2019年12月4日 星期三

我們與宣教的距離


講道內容
講題:我們與宣教的距離
經文:馬太福音28:18-20
      歌羅西書1:28
主講:蔡維倫牧師
時間:二0一九年八月二十五日

一、前言
1.耶穌在世教導兩個重要的命令—大誡命(12:28-31、路10:27)和大使命(28:18-20)
新約聖經四本福音書中,記載在門徒跟耶穌三年半的時間中,耶穌所言所行,除了登山寶訓之外,有兩段話語特別被賦予重要的名稱—分別被稱為「大誡命」和「大使命」。大家知道這大誡命和大使命,指的是什麼嗎?
大誡命—有一個文士來,聽見他們的辯論,知道耶穌回答得好,就問他說:「誡命中哪一條是第一呢?」耶穌回答:「第一是:『以色列啊,你要聽,主—我們的上帝是獨一的主。你要盡心、盡性、盡意、盡力愛主—你的上帝。』第二是:『要愛鄰如己。』再沒有比這兩條誡命更大的了。」

大使命—耶穌進前來,對他們說:「天上地下所有的權柄都賜給我了。所以,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奉父、子、聖靈的名給他們施洗,凡我所吩咐你們的,都教導他們遵守。看哪,我天天與你們同在,直到世代的終結。」

    透過大誡命和大使命,也能將基督徒和其他非基督徒最大差別的地方說清楚,就是基督徒要活出敬神愛人的信仰生活,同時基督徒的人生使命是為主見證。因此,這大誡命和大使命也可是說,是我們基督徒重要的生活準則和人生目標。

2.這兩者之間—先後順序、關聯性、難易度為何?
當然,我們進一步會去問,在這兩者之間,什麼是正確的先後順序,大誡命先於大使命嗎?兩者又有什麼樣的關聯性?幾年前我們長老會總會曾有過的一個標語「活出大誡命,完成大使命」,究竟這兩者之間是怎樣的一種關聯。同時,我們也可想一下,你覺得這兩個那一個比較難?會不會有些教會比較會實踐大誡命?又有些教會比較強調實踐大使命呢?而我們和平教會又屬於哪一種呢?

3.今天要從教會和個人的層面,探究「我們與宣道的距離」。
牧師當初在訂題目的時候,將題目訂為「宣教與我」,宣教的英文為Mission,以前來台灣傳道的外國人,我們稱為 (Missionary) 宣教師。但後來我調整題目,是因為參考青宣,全名是青年宣道大會。青宣從最開始採用宣道,而不用宣教,是因為想要強調基督徒宣講的,不在傳一個「新的宗教」的宣教,而是宣揚上帝的真道—宣道。我個人十分認同這樣的解釋,因此改採用宣道,而非宣教,來代表承接耶穌基督的命令。以下我們要分別從教會和個人的層面,探究「我們與宣道的距離」

二、從教會整體發展的角度,檢視我們與宣道的距離。
宣道是主耶穌交託給門徒的命令,也可以說是教會存在的目的。而宣道的內容是什麼?在教會歷史中有諸多的討論,其中關注「社會關懷」和「傳揚福音」這兩個面向,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歐美發展出「社會福音」(social gospel),與當時的神學思潮發展很有關係,而當時1897年出版的一本書「跟隨他的腳蹤行」,更在社會中引起很大的迴響,WWJD(耶穌會怎麼做—What would Jesus do?)成為基督徒關注社會需要,投入各樣社會議題的關懷。然而,其源頭我們可以從舊約中律法書和先知書中找到,舊約中除了顯明上帝的救恩之外,也同時提到要照顧群體中的孤兒寡婦、外地來的寄居者。就如先知彌迦對當時以色列百姓的勸戒,那對記載在彌迦書6:8「世人哪,耶和華已指示你何為善。他向你所要的是什麼呢?只要你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與你的神同行。」而上帝對人的心意,也在新約耶穌的生命中展現,耶穌真實活出愛神愛人,與神同行的生活。祂同時透過神蹟奇事,醫治周圍有需要的人。而教會歷史中對於社會關懷的看重和關注,一直存在歷史中修道院的發展和慈善傳統裡。在現代我們台灣基督長老會提出「雙福」的概念,透過福利和福音的整合,傳揚全備的福音,營造社區的教會,這是現階段的在神學和實踐上的發展。

對和平教會的會友來說,我們會覺得教會生活很豐富,也很忙碌。教會中各樣的活動值得我們來檢視,除了禮拜之外,我們都是在忙些什麼,我們需要檢視看看這些活動,究竟和宣道的距離,是近或是遠?我們可將教會活動,除了主日禮拜外,大約可歸納為五類。

首先,教會除了主日禮拜之外,我們有很多活動,屬於福音預工和社會關懷的性質—包括:社區事工、社區長者關懷站、社區長輩共餐、青田兒童營、金華國中服務隊、和平週日樂饗音樂會等,讓人有機會走進教會,這些活動都是福音的預工,撒種和鬆土的工作。

其次,我們與宣道的距離,有另外一類是專注在直接的宣道上,例如--大型佈道會、音樂佈道會,以及連續幾年北二區在農曆七月舉辦的聯合音樂福音見證會、聖誕節的佈道會,還有前往緬甸的短宣隊等,都是讓教會兄姊可以去體會參與宣道的機會。
第三,裝備的課程,從基要真理班的入門開始,有系統的認識上帝的真道,接著透過各樣的成人主日學裝備課程及講座,今年我們並連結台灣聖經公會的講座、基督教智庫的神學課程等,來建造信徒的信仰根基。
第四,是團契和小組,透過聚會和平日的關懷,實踐大誡命中的彼此相愛。
最後一類,就是教會的禱告聚集,卻是常被忽略的一環,你是否知道教會目前有哪幾種禱告會呢?目前共有三種,包括:週四晚上禱告會、週五早上早禱會,以及禮拜天在五樓禮拜堂的主日禱告室等,各用不同的方式來進行,透過禱告為教會守望,並紀念各個肢體的需要。透過禱告,來到上帝面前,承認自己的有限,並尋求上帝的引領和平安。

當我們說要從教會整體發展的角度,檢視我們與宣道的距離,是來重新檢視教會各樣活動,從這樣的角度來檢視活動的目的和意義,數量和頻率,是否有平衡,那些部分仍有欠缺,在一整年的教會行事曆中,時程的安排上是否有合宜或有衝突。就如今天我們所讀的歌羅西1:28「我們傳揚他,是用諸般的智慧,勸戒各人,教導各人,要把各人在基督裡完完全全的引到神面前。」牧師長老們有全面的眼光,成為榜樣,帶領會友去看見、去參與。對教會的執事們,透過兩個月一次的長執會會議,從各部門的參與到看見整體整體的發展,而長老特別關注的,不僅是將負責的部門事工完成,更是藉由同工的關係,培養並帶領執事們,同樣具備有這樣的眼光來看教會,並檢視各樣活動的目的和效果,檢視我們教會整體和宣道的距離。

三、從個人信仰生活的角度,檢視我們與宣道的距離。
從教會整體的層面,同樣需要落到會友個人的層面,作信仰生活檢視,包括:個人平日的讀經和禱告,主日禮拜的預備心並準時出席,會友彼此關懷,參與成人主日學課程、教會服侍,這些是受裝備,像是在實踐大誡命的部分。那另外關於大使命的部分,包括:邀請朋友參加教會福音活動、參與短宣隊、在朋友同事中傳福音並見證分享等。牧師鼓勵我們每位基督徒,都值得花時間停下來,檢視今年在信仰上各層面有無均衡,重新立定新的目標,在大誡命和大使命上都有成長。

四、小結
當我在準備這信息的時候,心中有一種深切的被提醒,自認自己是一位認真的牧師,但在大誡命和大使命兩方面,我也省思自己投入的重點和方向是否能更聚焦,也需要來到主面前悔改。我是否有帶著期盼教會復興的眼光,能否更有整體的眼光描繪出一幅教會的大藍圖,牧養會友、裝備會友,傳揚福音,關懷社會的需要,向著這藍圖前進。我們每一位兄姊和宣道的距離,是再次省思自己基督徒生命,不在於是否完成一條條「應該」要做到的規定,才叫做是盡責的基督徒。實踐大使命的宣道,是先去深刻的經歷上帝的愛,心中自然有一種願意和人分享上帝愛的心志,就如同當你吃到很好吃的冰淇淋,會很想跟人說起多麼好吃,會想再找人一起再去吃那樣,甚至在FBIG上貼照片,轉傳別人的介紹文章等。我們與宣道的距離,動力來自於真的體會到神愛我們的美好,而不是教條的規定。其餘的是去克服不習慣、是去找到合適的表達方法,以至於能就像是分享美食一樣的自然。

而且宣道是對上帝來開始,我們受邀請去與上帝同工。關於上帝和宣道使命的關係中,校園雜誌總編輯黃旭榮曾在文章中寫到「宣道若是上帝的,宣道使命就是一切生命的中心,該問的就不是『上帝如何融入在我的人生故事中?』而是問自己『我小小的生命如何融入上帝宣道的偉大故事?』親愛的弟兄姊妹,在你我的生命中,有過怎樣的宣道故事?或現在的你我,正熱切期盼能「活出大誡命,實踐大使命」而融入在上帝偉大的宣道故事中?

五、省思和回應
你我每一位與宣道的距離有多遠?有多近?你是否有看見上帝在我們當中主動的動工?在上個禮拜,我和博文牧師參七星中會的牧家旅遊,晚上睡覺前和同住的傳道師彼此分享教會的現況。我跟他分享,過去這幾年我們和平教會,在社區長輩關懷事工的推展,實在非我們四五年前所能想像的,和平教會的一樓真的成為像廟埕一樣的活動空間,讓社區的長者和教會內的長者一起活動。而未來五年、十年中,還有什麼樣的宣道面向要推展呢?目前我看見的是職場宣道尚待開展,教會青壯年在上班的弟兄姊妹們,那是需要在更寬廣的國度觀中產生,教會看待職場的基督徒們,不是只以教會內的服侍為重心,更鼓勵工作的兄姊們,受裝備進入職場,在職場中連結不同教會的兄姊們,不是邀請別人來,而是我們去,不是以堂會為第一線,而是成為支援的基地,在各個職場中甚至是不同教會的基督徒們連結,成為宣道牧養的前線,並用專業來榮耀主名。而同時,在家庭和親子教養的領域中,我們也要進入這些領域,用信仰來實踐,在一個個基督化的家庭中,教養培育屬神的下一代兒女。

2.大富翁桌遊的省思。
最近,我想到大富翁這個遊戲,我們當中有多少人聽過和玩過?請舉手。大富翁是我們這一代小時候的遊戲,在那個還沒有各種各樣所謂「桌遊」的年代中,大富翁是很熱門的遊戲。還記得在那樣的遊戲中,遊戲規則是大家輪流甩骰子,走著一圈又一圈,賺錢、買土地、蓋房子(綠綠小屋,變為紅色旅館),收租金。期間還有會抽到機會和命運的卡片,不可知的幸運、厄運,包括像是直接坐牢,或是整修自己所有的房子,好運像是中愛國獎劵發大財。現在再想想,那些小時候在遊戲中我們所努力建造和爭取,跟後來長大後我們所過的生活,其實也有幾分的相似。但在那遊戲當中沒有教會,沒有禮拜天可以親近神,重新充電。有的是繞完一圈通過起點,銀行會發給你兩千元獎勵,但要是剛好走到起點,那就很抱歉,沒有。在大富翁中,也少了夥伴的關係,兄弟登山各憑本事,直到最後遊戲結束時要結清算帳,看每個人所建造和積蓄的是多少。我在google上搜尋長知識,才知這款大富翁遊戲,當初創作者原是要讓人體會資本主義下的經濟樣貌,卻意外造就了這樣一個歷久不衰的熱門桌遊。

大家是否想著,牧師你說大富翁遊戲,除了童年的懷舊之外,要說的是什麼呢?我要說的是,不知你現在是活在怎樣的世界中?活在如同大富翁的遊戲中,過著一天一天往前,繼續繞圈圈的生活,在賺錢和投資,機會和命運中,愛加上一些的人情世故,這成為你現在的生活。或是你期盼活出一種怎樣的生命?上週在鄭宏輝牧師分享的信息中,那群在樂生療養院中的院生,好像在大富翁遊戲中,抽到一張很壞的命運牌,從此註定要住在這療養院中,他們一生因此註定無法在大富翁遊戲中獲勝。然而,透過鄭牧師的分享,在他一生30多年的牧會生活中,他描繪那種在教會群體中被他們所感動的事情,那種生命中因著大誡命的彼此相愛,有著敬神愛人的領悟和激勵,以及大使命中見證並分享福音,以至於活出一種不單單顧自己的事,也關顧別人身心靈需要的群體生活。各位,你我與宣道的距離,不正標記著我們基督徒活在一個怎樣的生活中。你是否渴望有這樣的生活呢?

4.一個關於小鳥的喻道故事。
最後,牧師要分享上週一位弟兄跟我分享的一則關於小鳥的喻道故事。從前從前,在波斯國流傳一個故事,說起初小鳥是沒有翅膀的,他們能唱歌,有好看的羽毛,但不能飛,只是在地上蹦跳著。在上帝創造世界之後,有一天上帝召聚所有動物來到寶座前,對他們說:「我現在有工作分給你們,誰願意為我負一點擔子?」獅子心裡想:「我身體那麼笨重,怎能再負擔子呢?」就悄悄地溜走了。小兔推辭說:「我太小了,心有餘力不足。」於是也跳開了。接著牛、馬、駱駝都找到了藉口推卻了。到了最後,只剩下一群小鳥,他們異口同聲地說:「我們雖小,不能負很重的東西,但願意盡我們的力量做一點。」於是上帝將兩片長長的物品放在小鳥背上。剛放上去的時候,小鳥覺得很沉重,誰知上帝將手一揮,說一聲:「你們都掙起來負擔起來前往。」小鳥們聽到就用力往前一掙,那重擔居然把他們帶上了天空,這是翅膀的來歷。故事說到這裡,最後在這篇喻道故事結束前,作者用一句做結尾--親愛的弟兄姐妹,你有這個經驗嗎?─佚名《喻道小品》

我們和宣道的距離,就關乎我們怎樣看待上帝的託付,那最初看來好像是重擔的,其實關乎我們怎樣看待,當我們聽見這邀請,並盡我們的力量去做一點。會不會因著那樣的順從,讓我們原本認為的重擔竟然變成祝福的翅膀,展翅帶我們飛上了天空。這是一幅多美的景象,多麼美的一個喻道故事,不是嗎?我將這故事獻給每一位願意嘗試的弟兄姊妹們,獻給每一位渴望離開原本那一圈又一圈、一天又一天所謂成就「大富翁」桌遊生活的人,在上帝的引領下,讓我們有一種不一樣的視野。你願意試試看嗎?我們同心來禱告。

0 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