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7日 星期六

自我探索之旅

 一、前言:人生重要三個

    提問

「我是誰?」「我從那裡來?」「我要往那裡去?」這三個提問是人生三大謎題,也有人一直讓這三個提問所困擾,因為他們一直找不到答案及出路。

三個提問是我們人生最基本也是最難回答的問題,也是我們內心深處最根本的疑惑。

世上有許多不同的學理及宗教,對這三個提問有不同解釋及答案,而身為基督徒的我們是否能從上帝所啟示聖經的真理中,找到這三個提問的答案呢?

我們的一生可說是一趟認識自己、探索自我生命的旅程。而我們要認識自己最重要的原則是—我們要先認識那一位創造賞賜我們生命的上帝。

當我們愈認識上帝,我們就會愈認識自己。當我們愈認識自己,我們也會愈認識上帝。上帝祂自己,就是我們認識自己最好且是唯一的鏡子!

   

二、本文:認識自己vs.認識
   
上帝

(一)    世上最困難的功課

—認識自己

有人問古希臘時期的思想家、科學家、哲學家、就是希臘七賢之一泰勒斯說「世上何事最難?」泰勒斯回答說:「認識你自己」。「認識你自己」可說是人生最重要且是最困難的功課。「認識你自己」也是我們人類幾千年來一直在尋求答案的難題。

尼采曾說:「離每個人最遠的,就是他自己。」對於我們來說,我們每一個人都不是「知者」(完全認識自己的人)。蘇格拉底也曾說:「認識自己的無知、就是最大的智慧」!承認我們自己是一個無知的人,才是最有智慧的人。

你是如何來認識你自己的呢?而別人是怎樣來認識你的呢?現今這個世代,我們可以通過各種不同的心理測驗、來對「自己」有多一點的了解及認識。

通過各種不同的測驗及量表知道我們有那些優點及缺點,我們生命中的盲點在那裡。我們的一生可說是一直不斷在學習「認識自己」的功課。而通過這些測驗及量表對我們要「認識自己」是否足夠呢?

德爾斐是古希臘時代許多城邦共同的聖地。德爾斐曾蓋一座非常宏偉的阿波羅神殿,在入口處刻有三句箴言:認識你自己、凡事勿過度、妄立誓則禍近。

提醒每個來到神殿敬拜神的人要有自知之明,明白我們只是人,並非神。我們當承認我們是一個有限的人—我們的知識、能力和體力都是有限的,當我們越認識上帝,就越體會到人的渺小;當我們越認識自己,我們會越謙卑!

「人定勝天」是立在花蓮石梯坪的石碑,認為人的力量完全能克服大自然的阻礙來改造環境。

當大自然的力量反撲就會讓持此論調的人啞口無言。有些人不承認自己是受造物,認為凡事靠著自己的努力就都能成功且都能達到目標;有些人過於看輕自己,妄自菲薄;有些人無法認清自己真正的實力及能耐,眼高手低;有些人無法接納目前的自己,對自己目前的現況「認識不清」是我們人生為何如此痛苦最根本的原因!                                            

特別是電視的媒體、廣告一直不斷在灌輸我們,應該要成為什麼樣的人。當我們對自己的認識建立在如此的價值觀念中,當我們達不到世界及家人的期待,我們會越活越痛苦。

如果我們對自己的認識,是建立在上帝的話語;不是建立在社會的標準或別人的期待中,我們的人生將會跟過去完全不一樣。

 

(二)    我們當更認識上帝

—恢復上帝創造的原型

創世紀第一章26節上帝說「我們要照著我們的形像,按著我們的樣式造人」經文提到我們「人」是照著上帝的形象及樣式所造,我們不但擁有上帝外在的形貌,創世記第二章7節更提到耶和華上帝用地上的塵土造人,將生命之氣吹進他的鼻孔,這人就成了有靈的活人;我們是擁有上帝生命之氣、特質、德性以及上帝美好的恩賜的人;上帝更賦予我們「人」極重要的使命,就是管理上帝所創造的大地。

創世記第一章31節記載,當上帝完成所有的創造,上帝看一切所造的,都非常好。我們當清楚明白,我們是上帝看為創造非常好的那個「我」,我們就會更正確、更合宜地來看我們自己。

因為上帝祂是創造我們生命的設計師,因此我們也會願意、更放心,將我們自己傷痕累累的生命交在上帝的手中,讓上帝再次重塑我們破碎的生命。讓我們的生命能再次被上帝使用,活出尊貴的生命。

何西阿書6:3提醒我們:「我們務要認識耶和華,竭力追求認識他。」因我們所相信的這一位上帝是比我們自己還了解、認識我們的上帝。

如詩篇139的詩人所認識的上帝祂是一位無所不知、無所不在的上帝,祂比我們自己還了解我們,祂更無時無刻在我們身旁、幫助、扶持我們。我們當敬畏創造我們生命的上帝!                                          

「我們是照著祂的形象所造的」;因此,我們當從上帝的角度,透過祂的眼光及鏡頭,來看我們自己,來認識你自己。

上帝祂就是你認識自己的那一面「唯一的鏡子」。對我們來說,通過認識上帝來認識祂所創造的我們(自己),是最正確的選擇!

 

三、思考:            

加爾文:每一個人只有在上帝面前,才能夠真正地認識自己(I.1)

十六世紀宗教改革家—約翰加爾文曾寫《基督教要義》。《基督教要義》第一章第一節開宗明義提到「唯有正確認識上帝,才能正確認識自己;也唯有正確認識自己,才能正確認識上帝。」

加爾文認為:「認識上帝與認識自己有非常密切的關係」只有真正「認識人」的人才能真正「認識上帝」,也只有真正「認識上帝」的人才能真正「認識自己」。

當我們體驗到我們身體各樣器官奇妙的運作,我們更體會到創造我們身體的上帝的偉大;當我們從聖經中認識耶和華是我的牧者,我們更確信,只要我們信靠祂,上帝必引導帶領我們前面的道路。

我們過去所犯的罪,讓我們深思上帝赦罪的恩典。我們的貧乏,讓我們思想上帝的豐盛。不論我們是從聖經或是從其他的受造物來認識上帝,都會讓我們存敬畏的心,學習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榮耀上帝的聖名。

加爾文對上帝的認識,不是來自他研究的書房或是他非常順遂的人生境遇來認識上帝。加爾文是從他一生充滿憂患、挫折真實的人生中來認識上帝。

加爾文是在百般的痛苦中來認識創造我們生命的上帝。因此加爾文以他真實人生的體驗告訴我們—當人愈認識自己也會愈認識上帝;當人愈認識上帝就愈會認識自己。

我們生命中所遇到的難處使我們認識到人的有限,我們無法掌握我們的未來,我們也無法控制所處的環境,當我們的身體遇到病痛時,更讓我們願意謙卑,尋求那位掌管我們生命上帝的幫助。直到我們深刻感受到自己的無知、軟弱和敗壞:我們才會認真、渴望尋求認識上帝。

年少時才華洋溢、放蕩不羈的奧古斯丁,曾在上帝面前懺悔禱告說:「求主讓我認識自己,好叫我更認識祢。」我們每一個人生命的處境都不同,上帝要通過我們每一個人不同生命的處境、讓我們有機會、可以更認識上帝和認識自己。

我們可以如何做來更認識上帝及認識自己呢?

1.屬靈筆記本—每天記錄感恩的事,通過記錄上帝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奇妙的作為,來認識上帝。

2.用我們曾經驗到上帝的愛去關心和幫助身邊的人,讓他們也能經驗到上帝的愛和同在。

3.每日固定的靈修—讀經和禱告,可以幫助我們更深地認識自己和認識上帝。

上帝要通過我們認真讀祂啟示的真理—聖經,讓我們可以明暸上帝美好的心意,祂要開我們的屬靈的眼睛,上帝更要更新我們的生命,上帝要通過聖靈在我們的心中動工,上帝要重新來塑造我們,除去我們內心的自卑、自高、自以為義,恢復祂創造原本的我們!

上帝祂也要我們用敬虔的心來到祂的面前向祂禱告,將我們內心的煩惱、不安、害怕、擔心、都帶到祂的面前,上帝要重新放一個新的靈在我們的心中、恢復祂創造原本的我們!

因為上帝祂接納你、因為祂認識你、因為祂看重你、因為我們每一個人都是祂最寶貝的兒女!願我們每一位弟兄姊妹、都可以在上帝的愛中持續成長,更認識自己也更認識上帝。

 

四、結論:舊事已過、一切
   
都變成新的

使徒保羅在哥林多後書五章17節提醒我們:「若有人在基督裏,他就是新造的人,舊事已過,都變成新的了。」 

愛我們的天父上帝最了解你的軟弱、欠缺和需要,你過去失敗的經歷祂都非常清楚!祂是創造我們生命的

設計師;是祂設計你在祂那有原本設計的藍圖,祂是最有經驗的生命技師,讓我們大家都回到原廠做保養和整修!

因為你是上帝獨一無二的傑作!我們當接納並珍惜上帝所賞賜給我們那獨特身份和價值。通過認識上帝—認識獨特的自己!

2024年8月24日 星期六

在家庭中成為見證--提摩太和他家人

 一、前言—關於提摩太和他的家人

親愛的弟兄姊妹,今天我們要探討一個非常重要的主題:在家庭中成為見證。延續先前成為福音使者的系列,透過提摩太和他的家人,以及聖經中的幾個家庭為例,來看看如何在現今台灣的家庭中活出信仰,在家庭中經歷主的同在。

提摩太是一位年輕的福音使者,他在保羅的宣教旅行中被發掘並受邀加入團隊,保羅在提摩太身上看到了極大的潛力,並提到他的母親友妮基和外婆羅以的信心,這兩位女性在他信仰的塑造上扮演了重要角色,成為他堅定信仰的基石。

經文中有提到他的父親是希臘人,卻沒有多提提摩太有無兄弟姊妹,以及他的家人們對他加入保羅宣教團隊有怎樣的看法,這些聖經都沒有寫。

但就單從今天讀的這兩段經文,讓我們看見提摩太、母親友妮基和外婆羅以,一幅在家庭中信仰培育的圖像,真的好美,可以跟舊約的哈拿和撒母耳的家庭相呼應,讓人羨慕和期待。

也讓我們不禁想問,究竟什麼樣的家庭能夠塑造出一位青年門徒?在家庭中如何成為見證呢﹖前兩個禮拜是父親節,我收到網路上一部關於父親對小孩影響的影片,看完覺得印象深刻,讓我們一起來看這短影片。

 

二、回顧個人的家庭經驗

我要大家回想個人的家庭,你在家庭中成長的經驗:

  1.家庭成員

首先,我們要思考我們的家庭成員。你是生活在三代同堂,還是核心家庭、單親家庭﹖在你的成長過程中,誰對你影響最大﹖是誰特別影響你什麼樣的動作、生活習慣和價值觀呢﹖

  2.家庭氣氛和關係

家庭氣氛是家庭成員之間互動的總和,它可以是溫暖的、和諧的,也可能是緊張的、冷漠的。你的家庭經驗是怎樣的呢?是親密的還是疏遠的﹖是否有足夠的時間和家人相處,彼此分享生活中的喜怒哀樂?

  3.家庭變遷

同時,家庭也是動態的,家庭會經歷各種變遷,像是孩子的成長、搬家、工作改變、退休和分離等,這些都會對家庭產生影響。在這些的變遷中,你在哪裡體會到上帝的引領和祝福﹖

 

三、從聖經中看家庭的意義和挑戰

除了提摩太和他的家人的美好圖像之外,舊約聖經中有許多的人物,像是我們熟悉的三代家庭-亞伯拉罕、以撒、雅各的生命故事,也可以說是他們每一代的家庭故事,我們也從這來探討家庭的意義和挑戰:

  1.家家有本難念的經

首先,我們看到每個家庭都有其獨特的挑戰和困難。亞伯拉罕的家庭並不完美,他與妻子撒拉因為沒有孩子而焦慮,甚至在撒拉的建議下,與使女夏甲生了以實瑪利,這導致了家庭內部的矛盾和衝突(創16章)。在以撒出生後不得不將他們送走,這對他們來說是一種深深的傷害(創21:14)。

以撒的家庭則是他的太太利百加偏愛小兒子雅各,而以撒則偏愛長子以掃,這種偏愛引發兄弟之間的爭鬥(創25:28)。後來雅各為了得到父親的祝福,在母親的協助下,不惜欺騙父親和兄弟,這導致了以掃對雅各的怨恨(創27章)。

雅各的家庭更是充滿了複雜的關係,他有四個老婆,12個小孩,導致了家庭內部的嫉妒和爭鬥(創29-30章),兄弟們因為嫉妒約瑟而將他賣到埃及,這對約瑟和雅各都是巨大的傷害(創37章)。真的是家家有本難念的經。

  2.在信仰中帶來恢復和醫治

雖然在家庭中難以避免的造成傷害,然而,這些家庭故事也告訴我們,信仰可以帶來恢復和醫治。亞伯拉罕在信仰中學會了順服和信靠神,最終神賜給他和撒拉一個兒子以撒,並應許他的後裔將如天上的星那樣多(創21:1-3)。

以撒和雅各也在信仰中經歷了神的引領和祝福。雅各在與天使摔跤後,得到了新的名字—以色列,並且與哥哥以掃和解(創32-33章)。約瑟在埃及經歷了許多苦難,但他始終信靠神,最終成為埃及的宰相,並且與家人團聚,實現了神的計劃(創45章)。

  3.上帝親自在當中引領

同時我們也看到,無論是亞伯拉罕、以撒還是雅各,他們的家庭都經歷上帝的同在,經歷上帝的應許和祝福。上帝在他們的困難和挑戰中,始終沒有離棄他們,而是引領他們走過每一個艱難的時刻。

這提醒我們,無論我們的家庭面臨什麼樣的挑戰和困難,只要我們信靠神,祂必會在我們的家庭中工作,帶來醫治和恢復。

 

四、從宏觀角度看現今台灣家庭的變遷

我在準備今天信息時,從提摩太和他的家人,到很快回顧舊約中這幾為人物的家庭所發生的事件,來瞭解聖經中對家庭的看重。但在同時也發現,聖經中的家庭形態和你我的家庭,存在著很大的差別,有必要再透過一些統計數據,幫助我們從宏觀的角度去認識現在台灣的「家庭」。

我們就從這個表,關於台灣家庭組成型態發生變化(民國90年、100年、111) 

單位:%

家庭組織型態(單人、夫妻、單親、核心、祖孫、三代、其他)-百分比

家庭組織型態

單人

夫婦

單親

核心

三代

祖孫

其他

90

10.73

13.03

7.73

47.12

15.48

1.12

4.8

100

10.12

17.05

9.31

40.19

15.13

1.23

6.97

111

15.15

20.69

10.35

32.79

10.45

0.99

9.57

資料來源:行政院性別平等會網站

  1.觀察上升和下降的趨勢

上升的包括:單人家庭11%上升至15%,夫婦兩人家庭從13%上升到21%,單親家庭佔總體家庭戶數的8%升到10%。而傳統的核心家庭(夫婦及未婚子女)比例下降,從47%降至33%,三代同堂的家庭從15%下降至10%

  2.單獨生活戶

除以上的統計資料之外,另一個資料顯示,2020年台灣單獨生活戶已突破300萬戶,占台灣家庭總戶數的34.5%,其中包括未進入婚姻的成年人、離婚單身、以及健康能自理生活的獨居長輩等,台灣跟隨日本腳步,邁入「單身社會」。

  3.小結

透過以上統計資料,從宏觀的角度看見台灣過去20多年來家庭形態正在轉變,當我們談論家庭時,指的包括:父母親和小孩的核心家庭(33%),夫妻兩人 (無子女或子女離家)(20%)、單獨生活戶&單親家庭(10%)、三代同堂(10%)。從這樣的視角下,探究在家庭中成為見證,會有多種的對應方式。

 

五、如何在家庭中成為見證

再回到提摩太和他的家人,我們看到的是兩千年前像是一個三代同堂的家庭,在家庭中塑造的提摩太的信仰,我們也看到更早舊約時期的三的家庭,那種有2個老婆、4個老婆和12個小孩的家庭,跟我們現在真的很不相同。

然而,家庭作為上帝同在和應許的地方,上帝要讓我們在家庭中經歷祂的恩典,卻是不變的。在家庭中我們如何見証信仰,放到台灣現今家庭的各種形態下,試著提出以下具體建議,請大家也想想你適合哪些。

  1.單人生活戶

平時和其他家人不住在一起,上帝也要你在生活中活出見證。更可從家族的角度來想,將兄弟姊妹和其他親人們也列入,我們從平常生活關懷和特別節日的相聚,如何關心,長輩在家人們吃飯時帶領一同禱告,說起自己信主的見證,或是家族信主的經歷等,把握機會祝福晚輩。

  2.核心家庭和單親家庭

   (1)家中有學齡前到國小的孩童

趁小孩還小時,讀聖經故事,並與兒童主日學配搭,為了看重小孩的宗教教育,培養全家一起參與教會生活的習慣。想跟大家分享一段,教會幼幼班上課的情況,我們再來看一段影片。

   (2)家中有國高中以上的青少年

a.安排做家庭禮拜,一起讀書分享。在車上為兒女禱告和開啟信仰對話。

b.父母親願意接待會友、宣教師,開放家庭,帶著青少年一同參與服事,例如接待、短宣活動等。

  3.祖孫三代—阿公阿嬤的角色

a.父母親、祖父母對小孩的屬靈權柄,在過年節慶時為小孩祝福禱告,或是在特殊的日子,像準備應考、開學的第一天、外出求學的時刻、畢業等。

b.鼓勵孫子女參與服侍,例如:樂團、主日學彈奉獻歌、禮拜司琴。

  4.夫妻兩人的家庭

沒有小孩或是小孩長大後,進入空巢期的夫婦,能彼此關懷,一同讀經,一同參加詩班,一同關心小孩外出的教會生活和信仰,關心其他的親人和會友。另一半還不是基督徒的,也在家庭中透過行動和禱告來分享見證。

  5.對長執核心同工的提醒

教會忙碌外,看重陪伴家人的時間,省察在家裡如何談論信仰、談論關於教會的事。台語有一句俗語「小孩有耳無嘴」,意思是大人在講話時,只要聽不要插嘴。但請注意,小孩都聽進去了,雖然他們不會說出口,卻也影響他們對教會的看法,也讓我們留意。

 

六、你我如何回應?

  1.個人層面

雖然我們不能選擇所成長的家庭,但漸漸長大,我們開始多一些選擇,思考在不同生命的階段中,期待自己如何生活。再去思想家庭生活怎樣和信仰有關聯﹖在家庭中如何成為見證,目前有哪些機會呢﹖除了剛才牧師所提的之外,相信我們還會想到更多,用禱告和實際行動去試試看。

  2.教會層面

再思和平教會這個大家庭,如何成為兄姊家庭的幫助—面對台灣社會更多樣化的家庭型態,教會如何陪伴家庭一同成長的群體。

長久以來,教會都在陪伴家庭,我看見成人團契、夫婦團契,他們如何說起年齡相近的家庭一起成長,一張張滿是回憶的活動照片。

而這兩年,也看見親子小組和方舟團契,結合約翰館的空間的福音廚房、攝影課、繪本故事、足球和跆拳道、露營等活動,兒童主日學的老師們更是用心在陪伴孩童們信仰的建造。

 

 

 

 

 

 

 

感謝神,教會繼續在關懷陪

伴家庭。同時,也要有更開闊的角度來陪伴更多不同形態的家庭。

  3.讓我們在家庭中成為見證

有愛才有羊,成為福音的使者是因著愛,珍惜能在一起的日子。那我們這可以如何回應?讓我們共勉之,並化為行動。

願我們每一個家庭都能成為信仰的見證,讓主的愛,透過我們在家庭中傳遞,成為福音的使者。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