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24日 星期六

向上提升

講道內容
講題:向上提升
經文:約翰福音十五章1-10節
主講:石素英牧師
時間:二0一四年十二月廿八日

這段經文是很有名的耶穌的葡萄樹比喻。用葡萄樹來比喻以色列在新、舊約中都有出現。而比喻的不同,在於那位園丁。在約翰福音第十五章,描寫園丁非常謹慎地栽培及修剪葡萄樹,讓葡萄樹可以結實累累,而經文當中也提到,當葡萄樹的樹枝不再連結於葡萄樹之時,它就無法結果實,園丁就會將這葡萄樹枝子砍下來並燒掉。   

我們也看見在舊約裡,特別是先知對以色列警告,有著上述相同的概念。例如耶利米書二章二十一節:「我栽你時原是上等的葡萄樹,是絕對純種的;你怎麼在我面前變為壞枝子,成了野葡萄呢?」這是耶利米先知責備以色列人說:「你們不敬拜上帝,卻拜偶像,所以沒有結果子。」   以賽亞書五章第一節到第七節同樣有一個葡萄園的比喻(人們稱之為葡萄園之歌),這首詩歌裡,以色列被比喻為葡萄樹,可是卻結出又澀又酸的葡萄;先知指責以色列人背離上帝且不行公義,所以上帝憤怒。另外,以西結書十五章,以無用的葡萄樹來比喻以色列不結果子、枝子沒有用途,要將枝子燒毀,也是講以色列人對上帝的不忠。何西阿書第九章、第十章的解釋是最有趣的,經文提到以色列原是上帝的好葡萄樹,應該要結好果子,開始的時候也是如此,但後來以色列離棄上帝去拜偶像,就好像那枯乾的枝子,不結果子。最後在詩篇八十篇,這個葡萄樹的比喻,可以做為以上舊約經文中關於葡萄樹比喻以色列之經文的總結,「你從埃及帶走一棵葡萄樹」,形容上帝將以色列人從埃及帶出來,他們本在埃及為奴,上帝釋放他們,最後這從埃及出來的葡萄樹,卻被人踐踏,這是指後來以色列人被擄巴比倫,詩人從歷史的角度,詢問上帝為何容受以色列被擄巴比倫,就像葡萄樹被人踐踏一般,求上帝要讓以色列歸回。

約翰福音十五章,耶穌比喻他的信徒或者基督徒就像是葡萄園裡的葡萄樹,他的門徒了解這個比喻的舊約淵源。不同在於約翰十五章提到園丁、葡萄樹及枝子,園丁跟葡萄樹在本質上是完全不同,其實這裡是呼應舊約的比喻用法。上述的比喻說法,園丁比喻人類,葡萄樹和葡萄則比喻植物中的果樹和水果,藉此表明神與人之間的不同;園丁比喻的是天父上帝,其屬性是神性;而葡萄樹則是比喻人類,神性與人性之間有著不可喻越的鴻溝。經文中耶穌要我們連結於他,因為耶穌既是人也是神,是人跟神之間的中保,就像枝子連於葡萄樹一般,得到供應才可以結果子。約翰福音這卷書特別將屬世的世界跟屬靈的世界分開,所以在上下文脈絡中,約翰指出人類原是屬於這個世界的,但因著連結於耶穌,屬靈的生命就在原本屬世界的人裡面開始萌芽。這個比喻中提到園丁會來修剪這個枝子,是為了讓葡萄樹可以結果子,所以修剪是必要的,對基督徒而言,意思就是會結出一個聖靈的果子。

約翰十五章接下來講的,是一個向上提升的生命,「當我們住在耶穌裡,也就是住在他的話語裡面,」也就是分享了耶穌基督的愛並且要活出那個愛。連結於葡萄樹的枝子就是連結於耶穌的人,那連結到底是什麼呢?連結其實就是聖靈在我們身上的工作,約翰福音十三至十七章為耶穌即將被捕和受苦前對門徒的教導,也就是著名的樓房講論(upper room discourse),耶穌告訴門徒:他將離開這個世界回到上帝那裡,可是他回到上帝那裏以後,將差遣聖靈保惠師到門徒當中,聖靈會引導門徒過屬靈的生活。約翰一書也提及「順服聖靈的教導,活在基督裡的生命」,指的是聖靈的工作將會讓我們較容易察覺到「罪」的影響及「罪」對我們的引誘。當基督徒連結於耶穌的生命,就有聖靈的工作,也就可以緊緊跟隨上帝的話語,不接受罪的引誘。

經文提到,我們是枝子,而非葡萄樹,這是指基督徒和耶穌的不同,儘管基督徒可以去愛,但基督徒的愛無法如同耶穌的愛一般;就如同基督徒親近上帝,但是基督徒永遠不會成為上帝。因為我們不是神性的存在,而是人性的存在。這個道理就是比喻中提到枝子必須連結於葡萄樹,同理作為枝子的基督徒必須連結於耶穌,也唯有耶穌的愛可以救贖,而基督徒的愛是在見證耶穌的愛,因為是連結於耶穌基督而發出的愛。

愛及誡命

在今天這段經文(約15: 14-15)提到,雖然耶穌是神,他那樣的偉大、愛我們,但他卻稱我們為朋友,不當我們是僕人。上帝可以不必對我們這麼好,可是因為他愛我們,將我們從原本與神不對等的位置,拉到對等的位置,稱我們為朋友,分享他所有的福分,經文15: 15說,神不再當我們是他的僕人,而當我們是他的朋友,因為他愛我們。約翰十五章所說的愛,並不是我們一般理解的愛,人們容易將愛的內涵簡化,覺得愛是無邊無際的,忽略其差異性,這個差異性就是耶穌是神,我們是人,他的愛無限,但人的愛有限,而他仍願意分享這樣的愛給我們,並稱我們為朋友。關連到今天的信息焦點,跟耶穌連結,也就是活出上帝的話語,活出神的愛的內涵。

約翰福音的作者約翰可以說是愛的使徒,在其著作中常常提及愛,到底約翰所說的愛是哪一種愛? 當我們思想愛時,往往會覺得愛是一種感覺,是一種他人愛我或是我愛他人的感覺,在約翰福音十五章,神的愛其實是和命令擺在一起談的,第10節 「你們若遵守我的命令,你們會常生活在我的愛中,正像我遵守我父親的命令,而常在他的愛中一樣。」 約翰把愛和命令放在一起,因為愛是上帝的命令。以前看這段經文時,不是很了解,因為一想到誡命,就會想到需要服從及順服,是一種不管感覺如何,仍得要去做。而愛比較像是一個感覺,被愛或者是去愛的一個感覺,但約翰卻把愛和命令組合在一起,把愛跟誡命擺在一起,當愛跟誡命放在一起時,於是產生一個緊張的關係,這個緊張的關係其實正是約翰福音十五章一個很重要的信息,它提出愛可能比一般我們自己經驗的愛還要深刻。愛這個字,英文翻譯成charity,可是時常我們口中提及的愛或是仁愛,會以為它是一個行善或是心存憐憫的意思,所以往往將約翰福音十五章所提的愛,當作憐憫或仁慈。C. S. Lewis在詮釋聖經中對愛的看法,幫助我們理解。憐憫是希望消除某人身上的痛苦,人們希望上帝除去世上一切的苦難,讓人免於受苦。但是真正愛的意思,是指當你愛一個人時,你甚至會願意為他進入受苦的狀態,因為想要參與在所愛的人的生命中。以最近大家都比較熟悉的說法來說:「愛其實是一個決定,而且是一個行動,不僅僅是感覺跟感受而已。」

C. S. Lewis在1960年的時候寫了一本書叫四種愛。他把愛分為親情的愛(affection)、友情的愛(philia)、愛情的愛(eros)、以及我們今天講的(agapa)神的愛。C. S. Lewis在書裡面提及這四種愛,是根據聖經裡面愛的不同意涵,將四種不同的用語加以解釋。C. S. Lewis解釋Agapa的愛,agapa不是一個情感,而是一個意志。約翰福音十五章表明跟隨耶穌或是連結於耶穌,可以被愛或是去愛的這種愛,是一個意志。意志就是一個決定,人因為決定去愛,甚至會開始變得有點脆弱,容易受傷害。在愛的行動中,我們發現,要對一個人付出愛和給予愛,但這個世界有些人、有些時候不是那麼可愛或者不值得愛,就發生一種尷尬,所以去愛基本上是冒險的,因為愛本身並不安全。但我們也不能因此而逃避愛,因為如果在世上生活,卻選擇逃避愛,逃避失誤和脆弱,那麼唯一的可能應該是活在如同地獄般冷冰冰、沒有愛的地方,那裏最安全,因為不會受傷。Agapa的愛跟一般功利價值不同,這個愛超越了價值,也超越了法律的公義和理性。約翰福音十五章所提及的愛裡面除了勇敢、冒險和可能受傷以外,也是一種Agapa的愛。

回到經文中,關於園丁澆灌的葡萄樹,連結於這樹的枝子會結出生命的果子,說的是一個向上提升的生命。這樣的一個生命,將會漸漸地脫去世界的價值和生活的生命狀態,進入一個越來越活出基督樣式的生命。換句話說,就是人會改變,不再是一個自我中心、孤立生活的狀態。一個向上提升、跟隨耶穌、連結耶穌的生命狀態,約翰福音當中提及最好的例子,就是耶穌在迦南婚宴所行的神蹟。在這個神蹟中,耶穌使水變成酒。當我們連結於耶穌時,聖靈就在我們裡面工作,經過上帝不斷地栽培和灌溉,我們的生命就好比那無味的水,因著聖靈的工作,因著連結於耶穌基督,轉變為香醇的酒,生命有了美好的變化。以下我將用一個故事和大家分享這種向上提升的生命轉變。

故事分享

一位美國的白人神父,後來蒙召而去墨西哥服侍偏鄉貧窮的人。在墨西哥時,他與這些墨西哥人相處得非常好,也開始進入他們當中服侍。在某年的感恩節,有三位學習修道的初學生(未來要當神父的學生),來到這位神父牧養的牧區見習。慢慢地三個初學生開始跟當地的人交朋友,也受到神父牧養的孩子們的喜愛,情況很不錯。這時發生了一個現象,神父開始不自覺地疏遠墨西哥人,真正的原因是本來他一人獨享的世界和愛,開始得跟另外三個人分,他覺得不舒服但是又覺得應當接受、應當包容,所以他選擇自我疏離,並與墨西哥人漸行漸遠。神父在靈修的當中看見自己的忌妒,因為他的忌妒造成情感上的疏離,後來他向一位資深的神師尋求協助。那位輔導他的神師,認為他應當跟上帝求一個恩典,祈求「不要與眾不同」這樣的一個恩典。這位在墨西哥服務的神父,在靈修當中,恰巧讀到馬利亞聖靈感孕的過程,突然感受到原來所謂祈求不要與眾不同的恩典,就是祈求可以謙卑,求像馬利亞般的謙卑:「主阿,我願意被你使用。」接著他意識到這位資深的神父在輔導他的過程,是在指出他的需要。所以他就接受這個建議。往後每當這位神父遇到忌妒情緒發生,而想和人疏離的時候,他就開始向上帝禱告說:「主阿! 請把我從想要與眾不同這樣的一個需要當中釋放出來。」在這個不斷地練習當中,他又發現原來他的這類情感,不只發生在他的牧區當中,也會在不同的情境當中出現,於是他開始學習,每一次發生這種疏離情感的時候,就發出同樣的禱告,慢慢地那個忌妒的心就消失了。經過幾年,當又有新的學生來到他的教區時,他可以跨越那個過去,跨越忌妒需要的限制,跨越情感所帶來的困擾,他開展了新的開始。面對初學生,他可以主動介紹自己牧養的那個教區的情況,讓他們熟悉環境進入狀況,甚至願意把他最喜愛的孩子們介紹給初學生認識,主動地去分享,敞開地面對自己。這個神父的故事,讓我們看見連結於耶穌的人,可以活出向上提升的生命。

結語

在葡萄樹的比喻裡面,經過園丁修剪的葡萄樹枝子,結出許多的果子來。今天信息的主題連結於耶穌,提醒我們,當連結於耶穌時,聖靈將不斷地在我們的生命中工作,這是指閱讀聖經的內容,可以回應上帝的話、按照上帝所教導我們的去做、去愛。特別在我們所處的現今的文化與環境中,我們往往感覺到自己是脆弱的;當要去愛的時候,我們很怕受傷害;可是想不去愛的時候,我們也沒有辦法面對一個冷冰冰的世界。連結於耶穌基督的人,儘管我們曉得在這個世界上有一些難處,我們也怕受傷害,但是因著上帝的幫助,因著我們願意學習耶穌的榜樣,也因著聖靈在我們身上的工作,我們可以開展一個更新的生命,所以我們可以更勇敢地去面對我們在耶穌裡的新生活。
更進一步,我們應當常常問自己,是不是有時候會回到那個讓自己舒服、舊我的區域(comfort zone)?並且挑戰自己,當生命連結於耶穌之時,聖靈給我們力量時,是不是我們能夠更勇敢地去愛?更勇敢地去開展屬靈的生命?同時,當我們自身決志連結於耶穌,受洗以後,是不是因著太過舒適或是因著一些因素,而沒有那樣緊密地連結於耶穌,所以有時候我們也仍會被上帝來修剪。在這些經文當中,再次來提醒我們連結於耶穌基督的人,其實是非常有福的,上帝修剪我們,他不只是修剪我們,其實是先愛我們,那個愛就在耶穌的身上彰顯出來。我們愛,因神先愛我們。
禱告
主耶穌我們謝謝你,你呼召我們成為你的兒女,連結於你的裡面。謝謝你為我們降世為人,為我們釘死在十字架上,為我們復活。主,我們知道這個世界有很多的困難,我們甚至因為害怕,所以我們不敢去愛。但主求你,用你的愛來幫忙我們,因為我們愛得不夠。但是主,你的愛在我們當中,我們就勇敢地跨出那一步。像C.S. Lewis所講的,也許我們去愛,我們也變得脆弱。但是,主你用你的恩典扶持我們,帶領我們。當我們跨出這一步的時候,我們相信,我們成為你的見證,這個世界因你的愛要改變,這個世界因你的愛會更美好。不是因為我們個人成就更多,而是因為你的愛在這個世界上被看見、被感受,並且吸引更多的人彼此相愛。謝謝你這樣帶領我們,也願你祝福我們今天所有受洗的弟兄姐妹,願你自己的聖靈在他們的生命當中工作,也祝福他們在未來的日子裡,緊緊地跟隨耶穌,連結於耶穌基督,結出美好的果子,我們這樣感謝禱告,奉耶穌基督的名求,阿們。

2015年1月17日 星期六

聖誕故事(The Christmas Story)

講道內容
講題:聖誕故事
(The Christmas Story)
經文:馬太福音一章1-25節
主講:蔡茂堂牧師
時間:二0一四年十二月廿一日

Ⅰ、引言:以馬內利懇請降臨
聖誕恭喜!今天將從馬太所寫的馬太福音來認識聖誕故事。有一首歷史悠久的教會詩歌〈O Come O Come Emmanuel〉描述聖誕故事。它起源於第八世紀,天主教在聖誕節前一週,從第一個晚上開始,每天晚禱時,禱詞以〈O ……〉開始,這樣七天的晚禱稱為〈O Antiphons〉。到第十二世紀,詩人將它寫成一首拉丁文詩:〈Veni Veni Emmanuel〉。十五世紀時,法國的Burial Processional Tune開始朗誦、吟唱,成為歌曲。1851年,英國詩人John Mason Neale把它寫成英文聖詩,才有今日這首詩歌。一起來聽:以馬內利、懇請降臨。
The Lord Himself will give you a sign,
上主自己要給你一個兆頭,
Behold a virgin shall conceive and bear a son,
看哪,必有童女懷孕生子,
And shall call his name Emmanuel.
給他取名叫作以馬內利。
O come, o come, Emmanuel,
以馬內利、懇求降臨,
And ransom captivated Israel.
救贖釋放以色列民。
That mourns in lonely exile here,
淪落異鄉、孤單傷心,
Until the Son of God appear.
引頸渴望、神子降臨。
Rejoice! Rejoice! Emmanuel,
歡欣!歡欣!以色列民,
Shall come to thee, O Israel.
以馬內利、必定降臨。
O come, thou Day-spring, come and cheer,
清晨日光、懇求降臨,
Ous spirit by thy advent here.
藉主降臨歡慰眾心。
Disperse the gloomy clouds of night,
衝破長夜、幽暗陰沈。
And death’s dark shadows put to flight.
驅走趕散死亡陰影。
Rejoice! Rejoice! Emmanuel,
歡欣!歡欣!以色列民,
Shall come to thee, O Israel.
以馬內利、必定降臨。
O come thou Rod of Jesse, free,
耶西之根、懇求降臨,
Thine own from Satan’s tyranny.
撒旦權下釋放我們。
From depths of Hell thy people save,
地獄深淵救贖子民,
And give them victory o’er the grave.
使眾得勝死亡之墳。
Rejoice! Rejoice! Emmanuel,
歡欣!歡欣!以色列民,
Shall come to thee, O Israel.
以馬內利、必定降臨。
Rejoice! Rejoice! Emmanuel,
歡欣!歡欣!以色列民,
Shall come to thee, O Israel.
以馬內利、必定降臨。
Ⅱ、人子的故事:耶穌的族譜
宇宙主宰竟成無處可歇的嬰孩,降生在世人當中,這是以馬內利的故事。
1.亞伯拉罕的後裔:萬民的祝福
馬太第一章是族譜,要表達的是,基督真的成為人,不是偽裝成人的樣子,因為他的身世有清楚的族譜。從亞伯拉罕一直到他的父親,他是亞伯拉罕的後裔。而亞伯拉罕是猶太人的始祖,因此,這個聖誕節的故事,是從猶太族開始的。在創世記裡,亞伯拉罕等候二十五年,終於生下唯一的孩子。到孩子十幾歲時,耶和華要他獻上這孩子。亞伯拉罕很掙扎,自己已經一百多歲了,不可能再有孩子。但他也知道,這是耶和華的賞賜,耶和華既然要,他願意。當他願意獻上唯一的孩子時,上帝說:「我已知道,你沒有將心中的至寶留著,不獻給我。因此,你的後裔要成為萬國的祝福,因為你順服我。」「地上萬國都必因你的後裔得福,因為你聽從了我的話。」(創22:18)
保羅在加拉太書寫道,「所應許的原是向亞伯拉罕和他子孫說的。上帝並不是說:『眾子孫』,指著許多人,乃是說:『你那一個子孫』,指著一個人,就是基督。」(加3:16)從希伯來的原文,可以看出這個「你的後裔」是單數,不是許多的後裔。保羅提出上帝的應許是指「那個後裔」,不是所有子孫,乃是指著某個子孫,就是彌賽亞、基督。因此,馬太寫耶穌的族譜,需要從亞伯拉罕開始,因為耶和華說,亞伯拉罕將有後裔,要成為萬民的祝福。
2.君王大衛的子孫:永遠的統治
第二是大衛的子孫。大衛是以色列最榮耀的君王,而王的兒子即是將來要成為王的人。因此,成為「大衛的子孫」,是強調基督的統治性。而這個應許如何與大衛有關呢?在大衛王時期,上帝是住在會幕裡;住在宮殿中的大衛王想為上帝蓋一座聖殿。但上帝說:「大衛你的雙手沾染血腥,不能建聖殿。」於是,讓他的後裔為上帝蓋聖殿。耶和華對大衛說:「你壽數滿足、與你列祖同睡的時候,我必使你的後裔接續你的位;我也必堅定他的國。他必為我的名建造殿宇;我必堅定他的國位,直到永遠。」(撒下7:12-13)這句話成為猶太人直到如今的盼望,大衛的子孫有一天會建立一個永遠的國度,以色列人不再亡國。彌賽亞、基督對猶太人來說,代表著統治、保護,讓以色列不再亡國。這就是「大衛子孫」耶穌,對猶太人來說,具有重大意義的原因,他的降臨,代表著他們不需再被人統治,有永遠的國度。耶穌族譜第二句話是這個意思。
只是耶穌又反問猶太人,「人怎麼說基督是大衛的子孫呢?詩篇上大衛自己說:主對我主說:你坐在我的右邊,等我使你仇敵作你的腳凳。大衛既稱他為主,他怎麼又是大衛的子孫呢?」(路20:41-44)這當中有些矛盾。如果這統治者是永遠的,大衛怎麼在詩篇說,主對我主說,你坐我的右邊,等我使你的仇敵做你的腳凳?既是大衛的孫子,大衛怎麼會稱他為主。這段經文顯現一個問題,彌賽亞與大衛究竟是什麼關係?耶穌提出這個問題,無人能答,大衛的子孫有這兩層意義。
亞伯拉罕生以撒,以撒生雅各,雅各生猶大,接著法勒斯、希斯崙、亞蘭、亞米拿達、拿順、撒門、波阿斯、俄備得、耶西、到大衛,這是第一階段。第二階段也從大衛開始,所羅門、羅波安、亞比雅、亞撒、約沙法、約蘭、烏西雅、約坦、亞哈斯、希西家、瑪拿西、亞們、到約西亞,國破家亡,人民被擄至巴比倫為奴。第三階段是黑暗時期,以色列人期盼大衛子孫降臨的時代:耶哥尼雅、撒拉鐵、所羅巴伯、亞比玉、以利亞敬、亞所、撒都、亞金、以律、以利亞撒、馬但、雅各、到約瑟。在此出現與前面不同規則的句子。之前都是誰生誰的敘述,但到了約瑟,聖經不是寫「約瑟生耶穌」,而是「他是馬利亞的丈夫,從馬利亞生的是耶穌」,藉此突顯耶穌不是從約瑟生的。亞伯拉罕到大衛王,是「始祖到大衛」,我稱作「旭日東升」;大衛王朝到亡國為奴,是「夕陽西沈」、「黑夜無光」;從耶哥尼雅、到耶穌降生,是「黎明在望」。這不是普通的族譜,是猶太人從開國、到盼望將來復國的一段歷史過程。
3.猶大和他的兄弟:君王的應許
在族譜中藏著些有趣之處,其中有些不按牌理出牌的情節。這份族譜是馬太辛苦在每段湊十四個人名,因為每個希伯來字母都有其數目價值,而「大衛」一詞的字母,加起來等於十四,加上大衛是以色列人歷史的中心、最重要的王,所以在耶穌的族譜裡,馬太才會以十四為原則。其實查考舊約就知道,馬太刪掉了某些王,這並不是最嚴謹的族譜。
猶大是雅各的四子並非長子,又突然出現「他和他的弟兄」這幾個字。其實大家都有兄弟,這裡卻特別提出來,是否有特別意義?從創世記可以看到,猶大是出賣兄弟之人。當時,父親雅各特別寵愛小兒子約瑟,其他兒子很不滿,有一天把約瑟抓起,扔到坑裡,想餓死他。哥哥猶大說:「反正都要死,何不賣掉他,還可以賺一點錢。」,猶大有三個兒子,長子、次子沒有留後相繼過世,他為免三子也死,不願將三兒子交給長媳為兄長留後。於是媳婦只好化妝欺騙他,和他亂倫生下一對雙胞胎,就是法勒斯和謝拉。在這段故事中,猶大是一個出賣弟兄、欺騙媳婦的人。但是聖經接著說,猶大發現其實是自己不好,他說:「她比我有義。」這是猶大生命重要的轉捩點,他發現自己不好。從此猶大開始轉變,原本很壞、唯利是圖、糊里糊塗,卻願意代替弟弟留埃及坐牢。上帝在意願意認錯、被改變的人,所以猶大和他的弟兄,就這樣被上帝寫在族譜裡。在雅各將死時,他說:猶大啊,你弟兄們必讚美你;……你父親的兒子們必向你下拜。猶大是個小獅子;我兒啊,你抓了食便上去。你屈下身去,臥如公獅, 蹲如母獅,誰敢惹你?圭必不離猶大,杖必不離他兩腳之間,直等細羅來到,萬民都必歸順。」(創49:8-10)「圭」是國王的權杖,他是統治者、領袖,到細羅(shalom)來到,世界真正擁有平安時,眾人都會歸順。啟示錄也形容猶大獅子、大衛的根,可以掌握人類歷史,拿書卷、開七印。「長老中有一位對我說:『不要哭!看哪,猶大支派中的獅子,大衛的根,他已得勝,能以展開那書卷,揭開那七印。』」(啟5:5)這就是為什麼,耶穌的故事裡,特別提到猶大和他的弟兄。
4.耶哥尼雅與弟兄:釋放的盼望
另一位,耶哥尼雅也被提到他和兄弟。他是南國滅亡時的惡國王,記載中他沒有兄弟,名字和父親類似。因此有人認為,弟兄是猶太人的通稱。有聖經學者認為聖經特別提他,是因為先知耶利米曾對以色列人說:「你們做惡,耶和華審判你們,所以不要反抗,要開門投降,還有機會。」沒有一位猶太王接受,只有耶哥尼雅願意相信,開城門投降、被擄至巴比倫為囚。後來,巴比倫王甚至提他出牢,讓他日日進宮、得賜食物。因此耶哥尼雅代表著在失敗、悽慘中,得釋的盼望:「猶大王約雅斤被擄後三十七年,巴比倫王以未.米羅達元年十二月二十七日,使猶大王約雅斤抬頭,提他出監;」(王下25:27)約雅斤是另一種譯法,他的特殊禮遇給了猶太人盼望,希望將來也能從被擄得釋放。「耶和華如此說:為巴比倫所定的七十年滿了以後,我要眷顧你們,向你們成就我的恩言,使你們仍回此地。耶和華說:我知道我向你們所懷的意念是賜平安的意念,不是降災禍的意念,要叫你們末後有指望。」(耶29:10-11)
5.四位外邦的女子:救恩達普世
除了這些,馬太還特別在耶穌的族譜裡放入四位女性的名字。人人都有妻子,如亞伯拉罕妻子撒萊,以撒的妻子利百加,在此都未被提及,反而是記下騙猶大亂倫的他瑪──一個外邦女子;撒門的妻子──妓女喇合;波阿斯的妻子路得,她是摩押人,這是摩西曾發誓十代都不可進以色列人會的民族。最後是烏利亞的妻子,丈夫前線作戰時,與國王通姦。這四位女性很特別,首先通常女性不會被列入族譜。第二她們都具有爭議性,無論是處境艱難,或是倫理道德上令人非議,但她們居然都被寫進耶穌的族譜。以喇合為例:「妓女喇合因著信,曾和和平平地接待探子,就不與那些不順從的人一同滅亡。」(希11:31)其實她是叛國,藏匿外國間諜,但因為相信上帝要滅耶利哥城,自己得躲過災難。再來,路得離開家鄉到以色列,在那遇見波阿斯,夜半去到他的棉被裡,做過不合常理之事。她們都有可批判之處。
但是,透過這樣不遮掩的記載,表達出耶穌的不在意,他願意接納所有的軟弱、缺陷和苦難。所以,透過族譜,其實可以發掘出很有意義的事情,裡面有許多故事。
Ⅲ、神子的故事:基督的降生
1.未婚馬利亞從聖靈懷孕
再來,耶穌出生的故事。馬太在第一章就點出,耶穌是人子、也是神子。馬利亞訂婚、尚未結婚前,就發現自己懷了孕。「耶穌基督降生的事記在下面:他母親馬利亞已經許配了約瑟,還沒有迎娶,馬利亞就從聖靈懷了孕。她丈夫約瑟是個義人,不願意明明地羞辱她,想要暗暗地把她休了。」(太1:18-19)馬利亞很害怕,未婚懷孕跳到黃河也洗不清,面臨社會的懷疑、和被石頭打死的危險。但天使說:「聖靈要臨到你、至高者要蔭庇你。他是上帝的兒子,不是人的兒子。」「馬利亞對天使說:『我沒有出嫁,怎麼有這事呢?』天使回答說:『聖靈要臨到你身上,至高者的能力要蔭庇你,因此所要生的聖者必稱為上帝的兒子。』」(路1:34-35)上帝要藉馬利亞,生出基督。
2.天使介入給他取名耶穌
約瑟是好人,想私下解除婚約,不讓馬利亞難堪。但上帝差遣天使告訴他,不是馬利亞不貞,是上帝要做大事,她懷的孕是從聖靈來的,這孩子要拯救罪惡中的人類,你要給他取名耶穌。「正思念這事的時候,有主的使者向他夢中顯現, 說:『大衛的子孫約瑟,不要怕!只管娶過你的妻子馬利亞來,因她所懷的孕是從聖靈來的。她將要生一個兒子,你要給他起名叫耶穌,因他要將自己的百姓從罪惡裏救出來。』」(太1:20-21)同樣的話,天使也對馬利亞說。「你要懷孕生子,可以給他起名叫耶穌。他要為大,稱為至高者的兒子;主上帝要把他祖大衛的位給他。他要作雅各家的王,直到永遠;他的國也沒有窮盡。」(路1:31-33)耶穌的名字是天使給的,意思是把人類從罪惡中拯救出來。
3.先知預言童女懷孕生子
除了「耶穌」,他也有「以馬內利」的名字,「以馬內利」在聖經出現過三次。一處在以賽亞書第七章,亞哈斯王是惡王,遭遇兩國聯軍來犯,攻陷了大部分領土,僅存耶路撒冷城。王出城察看,若被包圍,城內還能否供水。耶路撒冷城在高山上,山上有引水道,流進城裡,裡頭有蓄水池,若被包圍,希望能支撐一段時間。以賽亞帶著孩子,對王說不要怕,耶和華要給你一個記號。亞哈斯王嗤之以鼻,認為城即將傾覆。以賽亞說,雖然如此,上帝還是要給你記號,就是有童女懷孕生子。「因此,主自己要給你們一個兆頭,必有童女懷孕生子,給他起名叫以馬內利。」(賽7:14)「童女」一詞,希伯來文有兩種意思,一是「年輕婦女」、一是「未婚婦女」。不久真有年輕女子生子,孩子尚未三歲時,聯軍就被擊敗,成就了以馬內利的預言。而未婚女子生子,要到耶穌降生後,這句話才成就。
4.人要稱他的名以馬內利
以馬內利是指上帝與我們同在。舊約裡,上帝帶領以色列人出埃及、進入迦南地,他說我要與你們同在,住在你們中間的帳棚裡,就是會幕。會幕有聖所、至聖所和施恩座,耶和華就在裡面,與以色列人同在,這是以馬內利的開頭。「我要在那裏與你們相會,和你們說話」(出29:42)。所以,「同在」是見面、說話,「我要住在以色列人中間,作他們的上帝」(出29:45)。耶穌降生時,約翰說,耶穌實現了「道成肉身」,住在世人中間,帶來恩典和真理。「道成了肉身,住在我們中間,充充滿滿的有恩典有真理。我們也見過他的榮光,正是父獨生子的榮光。」(約1:14)啟示錄再次說,「我聽見有大聲音從寶座出來說:『看哪,上帝的帳幕在人間。他要與人同住,他們要作他的子民。上帝要親自與他們同在,作他們的上帝。』」(啟21:3)。會幕Tabernacle,約翰說這是「道成肉身」,耶穌是上帝,卻住在人的身體裡,如此徹底地與人同在,永遠與人同住。
5.約瑟與馬利亞順服上主
約瑟和馬利亞必須願意冒險順服,今日才有聖誕節。聖經記載,約瑟就承擔重擔,遵主使者娶了馬利亞,不與她同房直到孩子生下。「約瑟醒了,起來,就遵著主使者的吩咐把妻子娶過來;只是沒有和他同房,等他生了兒子,就給他起名叫耶穌。」(太1:24-25)。馬利亞說:「我是主的使女,情願照你的話成就在我身上」、「我心尊主為大;我靈以上帝我的救主為樂」(路1:38, 46-47)。如此,馬太第一章把耶穌的神子和人子身份,表達清楚。
Ⅳ、屬靈的功課
1.大衛後裔的雙重應驗
首先,在撒母耳記說:「你壽數滿足、與你列祖同睡的時候,我必使你的後裔接續你的位;我也必堅定他的國。他必為我的名建造殿宇;我必堅定他的國位,直到永遠。我要作他的父,他要作我的子;他若犯了罪,我必用人的杖責打他,用人的鞭責罰他。」(撒下7:12-14)這個「大衛後裔」是雙重的應驗Double Fulfillment。第一重應驗是,大衛之子所羅門建造了實體聖殿,如經文所說:「我也必堅定他的國。他必為我的名建造殿宇;我必堅定他的國位,直到永遠。」
但人所建立的國,從來沒有存到永遠,所羅門所建立的國也一樣,因此他應該不是耶和華所指的。在此預言裡有兩個部份需注意,建造殿宇是指在巴勒斯坦的聖殿?還是指教會?因為耶穌曾說:「我還告訴你,你是彼得,我要把我的教會建造在這磐石上。」(太16:18)保羅也說:「因為我們是永生上帝的殿,就如上帝曾說:我要在他們中間居住, 在他們中間來往;我要作他們的上帝;他們要作我的子民。」(林後6:16)因此,殿宇有兩種解釋,一是巴勒斯坦的聖殿,一是今日的普世教會。而耶穌所要建造的,是人所組成的殿宇。所以「大衛後裔」的第二重應驗是建立教會的耶穌。
2.以馬內利的雙重應驗
以馬內利也是雙重應驗。第一重的應驗是以賽亞所預言,當小孩長大到能棄惡擇善時,兩王就會被消滅。「因此,主自己要給你們一個兆頭,必有童女懷孕生子,給他起名叫以馬內利。到他曉得棄惡擇善的時候,他必吃奶油與蜂蜜。因為在這孩子還不曉得棄惡擇善之先,你所憎惡的那二王之地必致見棄。」(賽7:14-16)這是第一個以馬內利。而第二重的應驗,則是等到馬利亞生下耶穌時。她是童貞女懷孕,不只是年輕的女子。「必有童女懷孕生子;人要稱他的名為以馬內利。」(太1:23)
3.上主應許賜軟弱世人
從族譜會發現,這些以色列人引以為傲的先祖,很多都有問題。
上帝應許亞伯拉罕生子,他等了二十五年一直沒應驗,於是接受妻子的提議,與婢女夏甲同房「亞伯蘭的妻子撒萊不給他生兒女。撒萊有一個使女,名叫夏甲,是埃及人。撒萊對亞伯蘭說:『耶和華使我不能生育。求你和我的使女同房,或者我可以因她得孩子。』亞伯蘭聽從了撒萊的話。於是亞伯蘭的妻子撒萊將使女埃及人夏甲給了丈夫為妾;那時亞伯蘭在迦南已經住了十年。」(創16:1-3),所生的後代就是阿拉伯人,直到今日與以色列人仍爭戰不休。
大衛王濫用權力,強搶人妻。婦人懷孕,王設計栽贓婦人的丈夫,要烏利亞回家與妻子同房。但烏利亞因為同袍仍在前線,不肯回家。大衛王無計可施,就密令將軍,派烏利亞到前線攻城,攻城時悄悄撤兵,讓烏利亞落單被殺。大衛以為神不知鬼不覺,其實上帝非常生氣,說:「你本是牧羊人,我讓你作王,你竟用此手段!」上帝很生氣。大衛可愛之處是,他能即刻認錯,承認自己濫用權柄、做不該做的事。耶和華說:「我原諒你,但你要付出代價。」這就是大衛王。因此,上帝選擇大衛,不是因為他好,而是因為他不好,但願意認錯悔改,所以上帝給他機會。「大衛對拿單說:『我得罪耶和華了!』拿單說:『耶和華已經除掉你的罪,你必不至於死。只是你行這事,叫耶和華的仇敵大得褻瀆的機會,故此,你所得的孩子必定要死。』」「大衛安慰他的妻拔示巴,與她同寢,她就生了兒子,給他起名叫所羅門。耶和華也喜愛他,就藉先知拿單賜他一個名字,叫耶底底亞,因為耶和華愛他。」(撒下12:13-14 24-25)
猶大出賣弟弟、與媳婦發生不倫。但他願意認錯悔改,所以被列入族譜。耶哥尼雅也不好,做耶和華看為惡的事,但後來願意被擄,最後就被釋放。(代下36:9-10)
4.上主恩典及外邦女子
族譜中的四位女子也有問題。拉瑪為了替死去的丈夫留後,不擇手段;用計取得公公的身分識別物,到危急時拿出來,逼得猶大認錯。(創38:25-26)喇合為了追求信仰,背叛國家。(書6:25)路得是摩押人,摩押人是被摩西咒詛,十代都不准進耶和華的會,因為以色列人落難時,摩押人連水都不給他們喝,還雇了先知巴蘭,來咒詛以色列人。(申23:34)未到第十代的路得,竟為了服侍年邁的婆婆肯冒險,所以上帝接納她。最後是大衛王濫用權柄、與之通姦的烏利亞的妻。(撒下11:3-4)這四個人各自都有問題,但上帝還是接納。
Ⅴ、結論:以馬內利 不平安中的平安
亞哈斯王自己行為不好,外在國際情勢也不好,我稱作「內憂外患」。大衛王在詩篇說,上帝與我同在,我就不怕遭害。兩週前徐信得牧師來和平主持和會,講道題目是「平安中的不平安」。他說,當信仰慢慢成為行禮如儀,生活跟上帝脫節時,外在好似平安,其實不平安。若我們願意讓以馬內利成為實際,上帝與我們同在,住在裡面,不平安中就會帶來平安。一起禱告。
禱告
感謝上帝知道人的不完全、與軟弱,但卻願意接納。看基督的族譜、降生的樣式,我們知道上帝滿有恩典,願意在世人中間,看見人的不是,卻願意接納、改變人,我們就為自己禱告,但願在慶祝聖誕節時,不只是歡樂、禮物,而能再次面對自己,到你面前說,以馬內利,請你住在我的心裡,來改變我,讓我能像猶大、耶哥尼雅一樣,雖然不好,但願意讓主住進生命裡,讓主來改變我。禱告奉耶穌基督的名,阿們!

2015年1月10日 星期六

歡喜吃喝

講道內容
講題:歡喜吃喝
經文:尼希米記八章1-12
主講:陳光勝傳道師
時間:二0一四年十二月十四日

1.序言

還記得我上個月與大家的分享嗎?我說:「我常常跟年輕人分享,考國文要讀書,考英文要讀書,考聯考要讀書,卻我們面對愛情的議題不願意學習,面對引導我們一生道路,上帝的話語沒時間理解。  這樣我們面對這個世界無情的考驗,我們想要通過考試,會不會我們常常都太過單純了?難道我們以為不用準備,我們就能在這個世界建立上帝國?」而這正是我今天想要跟大家分享的主題。我們怎麼準備自己來面對這個世界。 

每次有機會能與青年人分享上帝的話,我都十分的開心,尤其當有青年問我一些很有挑戰性的問題,我就更開心。  因為上帝的話語,如果不去真切的面對討論,我們是無法理解的。不過這個機會並不多,畢竟大部分的時間,我們聚在一起談的是事工,生活與課業或是工作。
這個禮拜三晚上我與青年查經班的幾個青年在查考哈該書。我說:「對於哈該書所說的話,我們可以這樣理解。你們這些學生,總認為自己的書讀不完,事情做不完。你們要知道,這是因為你們沒有常常到教會。  使得你們讀很久的書,卻無法理解,做了很多的工作卻沒有相對的報償。如果你們知道,先把自己的心放在上帝教會上面。那麼,你們會發現,讀書有效率,認真工作必得到相對應的報償。」有沒有感覺很像賣膏藥的郎中在推銷產品,是吧?事實上,哈該對於當時以色列人來說,他的話正有如此的應許。甚至,他也明確的表達,因為人們沒有把上帝放在他們生命的第一順位,所以他們諸事不順,如此也正彰顯上帝的憤怒與懲罰。哈該是誰?他就是在以色列人被擄到外地七十年回歸耶路撒冷,建殿工程不順利的時候,出來鼓勵以色列人要繼續為重建上帝聖殿努力的先知。

2.聖經中的困境

只是當以色列人認真的回應哈該的說法,用五年的時間把建聖殿的工作努力完成之後,接續的五十年間,擁有聖殿的以色列人並沒有因此就飛黃騰達,國泰民安。換成是我們的學生來理解,就是並沒有因為每週跑教會書就讀得完,事情就做得特別順。那麼,問題在哪裡呢?讓我們來理解一下當時以色列人的環境吧。

在耶路撒冷城的這群以色列人,是歷經亡國遷移,在外族生活七十多年,歷經困苦回到家鄉的一群人。他們知道自己亡國的歷史,也知道自己受到強權的統治。他們對上帝懷著復興以色列的盼望,卻對著生活有著不可知的無奈。尤其,當他們回到以色列的時候,初期建聖殿的事情並不是那麼一帆風順,甚至被不同朝代的統治者要求停工。他們期待有聖殿重建的希望,期待上帝子民復興的希望,卻他們經歷著一次又一次的失望。接著哈該與撒迦利亞鼓勵他們依靠上帝放膽建殿。他們的確經歷了一個不可思議的神蹟。本來被統治者下令停工的工程,竟然在換了一個統治者之後,又可以復工,並且敵視他們的官員,還得提供資源給他們。他們經歷了上帝不可言喻的作為。

接著五年懷著熱切盼望的把聖殿給完工了,雖然規模不比原來聖殿,但是卻也拉攏了大家的心。只是接下來,大家卻不知道,下一步該往哪裡去了?

我們從聖經中可以看見,這五十年上帝安靜的令人害怕,哈該所表達的恩典,好像真的有,又不確定存在,畢竟大家還是過著生活。而城裡慢慢形成了一個權力結構的社會型態,跟異邦外族的生活模式沒有甚麼不同。人們可能因為不同的生活需求,祈求不同功能性的神明。有錢人剝削窮人,權力階層的人奴役無權無勢的人們,又因為與異族的通婚,造成信仰認知混亂。以斯拉記第九章一節就很清楚的記載著,當以斯拉為著第二次歸回的人們獻完燔祭,眾首領來見以斯拉說:「以色列民和祭司並利未人,沒有離絕迦南人、赫人、比利洗人、耶布斯人、亞捫人、摩押人、埃及人、亞摩利人,仍效法這些國的民,行可憎的事。因他們為自己和兒子娶了這些外邦女子為妻,以致聖潔的種類和這些國的民混雜;而且首領和官長在這事上為罪魁。」就可以知道,聖殿建完了,卻人們的生命並沒有改變。

以色列人雖然回到自己的家,吃喝過日子,但是他們無法真實的歡喜,他們依然看不見盼望。先知的應許只停留在上帝必讓他們順利的建完聖殿,事實上他們也見證了本來阻力甚大的建殿工程,竟然奇蹟般的開出一條路。不過當聖殿完工,大家歡喜慶祝後,日子回到常態,上帝消失了。這裡我們看到了兩組人馬的張力,一組是第一批回來的人,建完聖殿,卻也沒有盼望的過了五十年。另一組人是剛從異邦外族回來,帶有豐富的資源、資產,重點是還帶有上帝的話與真理。一群失去盼望的人面對一群回到聖殿力圖改革的人。這是以色列的現狀,卻也是一個令人難過的處境。人們吃喝過日子,卻沒有喜樂。

我們清楚的看見有一群人,他們認為好像可以努力的事情都做了,卻依然看不見希望。走回自己靠自己的那條路,是住在聖殿旁五十年的以色列人共同的心聲。我們知道,他們依然相信有上帝,他們依然圍著聖殿成為他們的信仰中心,不過除了上帝依然是上帝,他們並沒有真實的盼望。

3.生活中的困境

教會建堂完兩年了,看起來跟經文中,以色列人蓋完聖殿情況很像。不過守著聖殿五十年失去盼望的以色列人,跟建堂完後,宣道熱誠不減的和平兄姊,情況當然不同。不過從以色列的當時的情況看來,我們發現,我們的生活中好像也有一些處境很相同。很多時候我們知道有上帝,我們也跟別人承認我們的信仰。不過我們可能不一定有真實的盼望,相信上帝必在我們的生命當中掌權做王。

印象很深刻,大概四年前吧。曾經有一個年輕人,他正面臨大學聯考的焦慮與緊張。我太太跟他表達想與他一起禱告的時候,他表示:「禱告有甚麼用?難道有禱告,上帝就會幫助我考試得高分?如果每個人都禱告,那麼到底上帝要給誰高分呢?而且,既然禱告完依然還是要認真讀書,禱告到底有甚麼用?」是啊,這個孩子的挑戰非常直接有力,對他而言我們知道有一個上帝,一個創造天地的上帝。他掌管萬有,他主掌一切,但是為了世界的公平,上帝不能隨意出手介入我們的生命。因此,禱告上帝有甚麼用?日子要過,飯也要吃,上帝是我們的信仰,除此之外,上帝是上帝,我們的生活並未因為上帝而有甚麼不同。雖然我們今天不是要談禱告,但是這個青年對上帝完全錯誤的理解,使我們明白,為什麼現在許多人,明明在教會中,卻沒有一個基督徒該有的盼望。

來和平也有四個多月的時間了,不過如果以接觸教會兄姊的時間算來,我也來到教會有半年的時間了。這段時間我認識一些青年,也與他們談談他們對自己生命的看法與計畫,我深深的發現,許多人都面對一樣的處境。大家都知道我們有信仰,我們知道我們可以禱告。我們甚至很清楚的知道,上帝必帶領我們經歷他的美好。但是大家依然徬徨,依然不知所措。因為大家除了知道上帝必然的帶領,大家不知道怎麼經歷這樣的奇妙。日子還是要過,飯還是要吃。但是充滿喜樂盼望的吃飯,這好像並不存在。

我的人生往哪裡去?我的婚姻為什麼會出問題?我的小孩怎麼教養?我的服事為什麼這麼累?人與人的互動為什麼這麼困難?人生的生老病死為什麼這麼無常?少年人有少年人的煩惱,青年有青年的煩惱,成人有成人的煩惱。事實上兒童也有著自己所煩惱的事情。重點是,上帝在哪裡?我們怎麼依靠上帝繼續走下去?請容許我一再的強調這句話,日子還是要過,飯還是要吃。只是歡歡喜喜的吃喝。帶有盼望的吃喝,那真的很困難。因為很多時候,我們並沒有因為踏入教會,生活一帆風順。我們知道上帝必帶領我們,不過接下來呢?許多人真的不知道。

我想以一個小故事來做個比喻。

有一天一個人走到台北車站裡面的地下街。他問著路過的人,請問台北車站怎麼走。被問的人都很難以理解地回答他:「就是這裡啊!」結果這個人在車站裡面走了很久還是不知道自己在哪裡。

許多人的處境正是如此,我們相信上帝,也相信上帝對我們的帶領必有他的作為,不過,我們不知道接下來怎麼辦?是的,我們很像這個在車站中的人,雖然在車站中,卻走不出去。我們看見許多的標示都告訴我們,我們在車站裡面,我們應該很快就可以搭到車了,不過我們走來走去,就是走不出去。到底售票口在哪裡?到底怎麼買票?到底到哪裡搭車。我們充滿困惑著在這個應許之中。有時候,甚至讓人懷疑,這是哪裡?上帝的應許真的可信嗎?

4.上帝在聖經中的行動

接著我們來看看聖經中以色列人怎麼經歷上帝的作為吧。到了七月,以色列人住在自己的城裡。那時,他們如同一人聚集在水門前的寬闊處,請文士以斯拉將耶和華藉摩西傳給以色列人的律法書帶來。這裡清楚明白的記載著以色列人如同一人般的聆聽以斯拉所帶來的律法書。我們剛剛知道這群人的處境,正是面對一群擁有聖殿卻沒有盼望生活了五十年的第一批回歸族人,與隨著以斯拉回到聖殿前面想要重建聖殿榮耀的一群人。這兩群人明明有一個很大的張力,怎麼聖經這裡的描述,兩下能成為一人呢?我想大家都注意到了那本至為重要的律法書。

律法書為什麼能讓兩邊的人成為一人。如果我們仔細想想,就可以發現,第一群沒有盼望五十年的這群人,他們不是不願意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正的事,他們不是對著上帝的帶領不願意理睬的一群人。只是他們面對著空蕩蕩的聖殿,他們知道他們需要敬拜這位創造天地萬物的主宰,但是怎麼做他們不懂也不會。他們當中有祭司,有服事上帝的人。但是這些人不必然認識上帝的話,他們有生來就被賦予的身分,卻他們不必然明白怎麼讓人行在上帝的帶領之中。當他們沒了方向,他們當中有人與異族通婚,而這些人的外籍配偶所建構的神明世界,就成為他們對上帝的理解。我們明白他們所面對的難處,卻我們知道,當真實上帝的話出現的時候,他們必然是滿懷希望,充滿熱情的想要聆聽,想要追求。畢竟迷路很久的人,知道有一張地圖,必帶領他們走出迷途,怎麼會不令人興奮呢?

另一群人,他們是跟著以斯拉回來的,是跟著律法書回來的。這群人深切的知道上帝在歷史中的作為,他們明白自己老祖宗到底是怎麼得罪上帝的。他們明白空有上帝的殿,沒有真實的認識上帝的話,聖殿只有再次被拆毀的份。他們帶著敬虔與希望回到這裡。他們想與自己的族人一起重新建立上帝的國度。事實上他們正一起面對外族的欺負,一起建起保障他們安全的城牆。他們不是要指責別人的不是,他們僅僅知道,只有上帝的話才能建立他們的生命。而遵行上帝的話,他們必然擁有希望。真實的希望。認識上帝的話,他們的未來才有無限的可能性。真實的可能性。

兩群人在律法書的裡面合而為一。他們如同一人的來到上帝的律法書前面。他們聽著前人的歷史,上帝的作為。他們明白上帝的心意,並更新自己的生命。他們在律法書前面見識到自己的無知而大哭。那是一種,原來如此的恍然大悟,是一種早知道就這樣行的悔悟。他們深切的明白原來這一路走來的冤枉路,是因為他們不明白上帝話語早以清楚的言明的事情。而當他們的生命被上帝的話語真實的觸摸,他們發現,只有上帝話語才是人生最真實的捷徑。是通往真實平安的祝福,是建立真實根基的力量。是連結過去生命開創未來新局的唯一可以依靠和相信的依據。

以斯拉說,這麼釋放的日子,沒甚麼好哭的,唯一能 做的就是安靜領受。而上帝不止在心靈養育我們,也在身體建造我們。他說你們去吃肥美的,喝甘甜的,有不能預備的就分給他,因為今日是我們主的聖日。你們不要憂愁,因靠耶和華而得的喜樂是你們的力量。請注意,以斯拉說:「 靠耶和華而得的喜樂是你們的力量。」這個喜樂哪裡來?上帝的話,這本以色列人所明白的律法書。有沒有注意到,以斯拉說:「有不能預備的就分給他。」這已經是上帝國的臨在了,這是律法書的吩咐,或者清楚的說,這是律法書裡面所見證的信仰群體所該體現的現實。食無味的日子過去了,人們因為從上帝話語裡面所得的應許,真實的盼望,大家歡喜吃喝,真實的歡喜。

5.上帝在我們世界中的行動

以色列人能真實歡喜的吃喝,我們能嗎?講到這裡想到了我的生命歷程。國中之前,我只是個討人厭的小孩。很喜歡與大人唱反調,很喜歡標新立異。基本上不太會讀書,卻總是喜歡裝作一個評論家,挑三揀四的找人家的錯誤。這種討人厭的性格,可以想見,朋友也不多。到了國三要升高中的那段時期,教會的哥哥姐姐雖然很照顧我,卻也常常受不了我這自以為是的樣子。俗語說:「膨風水蛙割無肉(半瓶水響叮噹)。」真的是很貼切的形容我這個時期的處境。既然這麼討人厭,自然受到人們的排擠,自我的形象就越來越差。心中常常想著,這就是我嗎?一個沒有朋友的人,一個活著與死了沒兩樣的生命?當生命越來越糟的時候,這個標新立異的性格反而表現的更極致。當大家都忙著讀書的時候,自己反而鑽進聖經的世界裡面。大家不讀經,我就偏要讀經。這聖經一讀可真是不得了。我發現上帝創造了天地,上帝創造的所有東西都是好得無比的,上帝的創造,沒有一個被上帝嫌棄的,而這個創造裡面,包含我。

是的!上帝的創造,包含我。也因為這一刻,我經歷了上帝對我的提醒。我明明是極度地蒙恩,卻不知感謝上帝。我人在上帝恩典的帶領中,卻從不願花力氣明白上帝真實的心意。我發現,閱讀上帝的話,眼睛所看見的世界越來越不同。我找到了活著的價值,生命的意義。我越發鑽進上帝對以色列人的帶領,越發現自己生命的可能性。當你被上帝的話給摸著,你幾乎無法克制自己時刻想著他的話語教訓。因為那是你生命的基石,真切的力量與方向。最重要的是,上帝的話切實可行。

上帝的話切實可行?是的,我的生命經歷可以描述的世界還太小。在此我引用張文亮教授對生物學之父林奈的介紹來分享。張教授說林奈認為:「自然科學的存在,不是只留在探討大自然的現象,還有一個更高的目的-認識創造大然的上帝。」而提到林奈的重要論述:「雄蕊與雌蕊結構存在,是植物分類的特徵」這個論點怎麼來的時候提到:「為何林奈知道雄蕊與雌蕊的結構,存在著能將植物分類系統的特徵?當時林奈也才二十九歲,對一個這麼重大的發現,他實在是太年輕了。林奈沒有提供太多的資料給後人,只在《自然系統》一書的開始,就引用聖經::「你且問走獸……凡活物的生命,和人類的氣息,都在祂手中。」(約伯記十二章7,10節)來表達他的論述。

在張教授對於林奈的介紹中,我覺得以下這一段更是精彩

地球表面的水為何會逐漸消退呢?林奈認為是:「植物」作用。林奈寫道:「植物的功能,能將土壤含水量接近飽和的土地轉為旱地;沒有旱地,人類就無法居住。」林奈認為,上帝創造天地的第三天,上帝使旱地露出、植物生長,是上帝用植物使水分重新分佈。到了上帝創造天地的第四天,空中的水蒸氣很多,大氣中有些變動,沈降了許多雨水,而後厚雲消散,在地上可以看到太陽、月亮與星辰。到了第五天,地球上有旱地又有淡水,上帝在這時創造動物。1751年,林奈發表《植物哲學誌》(Philosophia Botanica),提到植物的生長與分佈,受到環境的影響,因此環境是限制生物繁殖的因子,尤其是植物影響環境,環境也影響植物,互相維持著大自然的平衡。

這是一個用聖經做科學的科學家。上帝的話,不單是道德的教導,他含括科學的理解,生命的出口,與上帝真實的心意。若我們沒有花時間了解,怎麼以為自己能因為聽幾場講道就認識上帝的話,甚至認為信仰有上帝,生活看世界,我們還能歡喜吃飯呢?殊不知若對世界的認識沒能建立在上帝話語,我們只能望著上帝的殿依然失去盼望。五十年不止,甚至終生都沒有真實的盼望啊!

6.結論

我想當我們知道上帝的話使人真實的掙脫綑綁,有真自由,得以真實的歡喜吃喝。今天是聖經主日,這是一個提醒我們要注意上帝話語的日子。我們現在有各種版本的聖經,有圖文並茂的聖經,有各種註釋清楚的聖經。但是如果我們不去真實認識上帝的話語,聖經只能成為基督徒的裝飾品。他並沒有辦法成為我們生命真實的力量與幫助。而若我們真知道用心認識上帝的話語,並關心聖經文字事工的發展。我相信,我們必然能歡喜吃喝,在我們生命中不管是順境與逆境中。因為上帝的話語帶有真實的力量。而用盡一生的力氣去認識它,正是我們真正有盼望的依據。最後讓我重新詮釋一次哈該對當時以色列人的提醒。你們這些學生,總認為自己的書讀不完,事情做不完。你們要知道,這是因為你們沒有常常認真認識上帝的話。使得你們讀很久的書,卻無法理解,做了很多的工作卻沒有相對的報償。如果你們知道,先把自己的心放在上帝話語上面。那麼,你們會發現,讀書有效率,認真工作必得到相對應的報償。「也可以這樣繼續理解:「你們這些人,總認為自己的工作很忙,生活有面對不完的問題。你們要知道,這是因為你們沒有常常認真認識上帝的話。使得你們忙碌很久,卻總沒有效率,做了很多的工作卻沒有相對的報償。如果你們知道,先把自己的心放在上帝話語上面。那麼,你們會發現,做事有效率,認真工作必得到相對應的報償。

認真的期待每一個會友,都有自己讀經的習慣,認真的與傳道人、牧者、跟所有的弟兄姊妹,一起分享、討論、真實認識上帝的話語。

讓我們一起來禱告。

親愛的阿爸天父,你的話這麼的奧妙,這麼樣的完全,我們的生命這麼樣的貧瘠卻常常不願意到你的面前,真實認識你的話,甚至有時候我們簡單的拿你幾句話,就想要當作我們人生的武功秘笈。主啊,求你幫助我們真實的認識你的話,真實的思考你的帶領,讓我們一生因為認識你的話而活出喜樂的生命,感謝你,奉主耶穌的名禱告,阿們。

2015年1月3日 星期六

平安中的不平安 行禮如儀、失去熱情的生活

講道內容
講題:平安中的不平安
行禮如儀、失去熱情的生活
經文:瑪拉基書三章1-5
主講:徐信得牧師
時間:二0一四年十二月七日


1.引言
兄姐平安!時間進入待降節期,第二主日是祈求平安的日子。平順日子中,若缺乏鍛鍊,信心可能就在不知不覺中,轉為懷疑。

2.信心在不知不覺中耗盡,成為懷疑的心態

先知說預言,多在政治動盪不安時。瑪垃基先知的時代,卻是風平浪靜,上帝彷彿已忘了他的百姓,任憑他們一個小猶大行省,忍受貧窮和外國勢力的欺壓。哈該和撒迦利亞曾說,所羅巴伯和約書亞是上帝為新時代所揀選的人,帶領猶太人回到祖國。但先知過世、甚至聖殿完成,也沒有任何跡象,顯示上帝即將降臨,用榮耀充滿聖殿。以西結的預言沒有發生,以西結書說,上帝的榮耀要通過東門、進入聖殿,當時人們並沒看見。以利亞和以利撒的神蹟時代過去,宗教儀式仍週而復始,眾人照禮儀獻祭,欠缺了熱情。他們懷疑,列祖的上帝是否存在,是否有必要侍奉他?一代又一代過去,上帝的應允總沒發生。許多人因此失去了信心:約書亞記24:34,約書亞在世時,以色列人侍奉上帝;他死後,那些親眼見過上帝作為的長老們仍活著時,百姓仍侍奉上帝。相反地,那沒經歷過的人,忘記了上帝。歷史有許多等候期,人的生命也是如此。瑪垃基的預言,是對這些等候中的人說,此刻的壓力、陰鬱,常不知不覺中耗損信心,使信成為懷疑,和永活的上帝失去連結。沒有重大事件發生的年代,祭司和百姓們,照宗教獻祭規定,行禮如儀過日子,不知不覺中失去了重要意涵而不自知。所以,當上帝責備祭司們,「你們不尊敬我、藐視我」時,祭司尚且不明就裡。上帝指出,你們的錯就是,將失明、跛腳、有病的牲畜,獻為祭牲,污穢聖壇。這些牲畜若作為禮物獻給統治官長,他們也不會歡喜接納,何況上帝?這樣的獻祭,藐視了上帝,上帝告誡祭司,你們必須用行為尊敬我;若再不聆聽、存在心裡,咒詛就要臨到。

現代生活也存在行禮如儀。許多基督徒不明白,每週做禮拜的意義,對禮拜的程序感到繁複,可見信徒缺乏對禮拜儀式的真實瞭解。瑪垃基書裡,「立約」是個重要主題,提及四次,其一是對利未人、祭司的約,第二是與列祖的約,第三是婚姻的約。上帝和百姓的約中,曾應許賞賜生命、平安,要百姓尊敬上帝,記住立約的日子,確實尊敬上帝、敬畏他。所以,祭司的職務是傳授真理,不講不義的話、彼此和諧相處,不只自己行為正直,也要幫助多人,棄絕罪惡。他們負責教導有關上帝的知識,要人民來學習,瞭解上帝的心意。

3.平安中的不平安~逐漸沈淪的信仰

但在缺乏重大事件的年代,祭司卻離開正道,歪曲道德,以致慕道者也走歪了。祭司原來和上帝有約,順服上帝,踏實帶領百姓。但平靜日子裡,他們廢棄與上帝所立的約,彷彿平安中的不平安,信仰漸漸沈淪。祭司的無能和不忠的嚴重性,在百姓對信仰的表達,即可窺見。百姓藐視上帝和列祖所立之約,在婚姻、社會、經濟關係上,破壞彼此的忠信。百姓娶拜外邦神明的婦人為妻,污穢聖殿,悖逆年輕時在上帝面前立誓忠心的妻。生活上行巫術、淫亂、作假見證、苛扣工錢,欺負孤兒寡婦和外國人。百姓不尊重宗教領袖,宗教領袖不忠心教導百姓,導致信仰漸漸沈淪,只滿足一己之需,不顧上帝要求,更欠缺公義,不憐恤困苦。除非人願意悔改,否則就落入了神聖的咒詛中。

台灣社會好像存在類似光景,全球發展進入「M型社會」,富人越富、窮人越窮,基本薪資和最低工資,都讓一般人只能滿足最基本的餬口而已。窮人活在社會邊緣,掙扎奮鬥卻無能為力,許多家庭因為老人失去健康,生活落入困境;窮苦人家的小孩,幾乎繳不出上學所需的費用。首善之區的居民或許很難瞭解這樣的光景。我居住的社區想做課後輔導,告訴學校想照顧經濟較不好的家庭,送小孩來教會,有人陪他們做功課。整所學校一千四百多位學生中,大約只有十八位學童來自低收入戶家庭。若在鄉下的學校,大約百分之七十五來自低收入戶家庭;偏遠的原住民部落小學,則是百分之百。都市、鄉下、和偏遠山區,資源十分不平均。

但政策有時讓人感受不到被照顧,反而處處禮遇那資源豐富、有權有勢的人。生活在這樣的處境下,久了也習慣了,對四周的不公義,無力關心,自顧不暇。這外表看似平靜、平安,其實攙雜了許多的不平安。人們紛紛到廟裡燒香,祈求平安;教會也因此興旺,禮拜人數增多,人們來祈求上帝保守自己,免受災害困境。面對不佳的大環境,人們靜默無聲,暗自忍受,讓心裡沒有平安的人,在看似平安的環境中,孤軍奮鬥。

4.真正的平安是對上帝的順服

我們的時代,和瑪垃基的時代類似。先知瑪垃基向一群灰心喪志的百姓說話,挑戰信仰。百姓們從被擄之地,返回猶太故土,以為以賽亞要來。但他們不是經歷百戰百勝、五穀豐收,反而是貧窮、飢荒、經濟困境。瑪垃基剛好切合時事。百姓懷疑上帝的應許,因為等待許久,卻看不見應許成就;所以無法熱心,委身於應許而活,盡心敬拜侍奉上帝。先知瑪垃基寫書時,針對當時百姓,昏昏欲睡的心靈,呼籲清醒,並警告說,若不悔改,審判就要來到。先知想說服時人,認真面對上帝,改變奉獻的態度,認真實現先知的教導。先知說,若認真遵行上帝的誡命,上帝要親自關心,並豐富賞賜福氣。

以色列人在平靜日子中,習慣生活,認為上帝並不在意他們是否行惡;因為行惡不義,似乎沒有被上帝刑罰;他們認為,行惡不義沒關係。上帝的回應是,他會先派使者來預備道路,然後才會回到聖殿,審判惡者。以色列人以為,上帝不會採取行動。其實,並不是上帝不理會祭司或百姓的罪;先知預告,百姓已讓上帝感到厭惡,他們懷疑上帝的公義。百姓中虔誠的人也問,為何公義允許這些藐視上帝的人和宗教領袖存在?身為信徒,看見宗教領袖一邊看似虔誠地行禮如儀;但生活中看不見公義,應該都會發出疑問,懷疑上帝為何容許這種人存在。

先知耶利米曾問過,究竟什麼是公正?為何壞人事事順利?哈巴谷也曾問,上帝怎能容許,壞人欺壓好人,正義被歪曲?這是否也是這時代的感嘆?台灣近期發生了黑心食品事件,企業政商勾結,利用特權,侵吞欺騙;百姓卻無可奈何,遭受冤屈無處可訴。瑪垃基時代的人問,上帝是否以惡者為良善?公平的上帝在哪?同樣地,今日時人也如此問。但被擄歸回的以色列百姓,並沒有真正敬虔地,尋求上帝的使者。他們認為,上帝的使者來,不是審判我們,而是審判那欺負我們的列國。可惜他們最後才發現,上帝的使者不只審判惡人,以色列人同樣受審判。

我們也感受到社會不公義,但我們期待上帝來,審判那不公義的作惡之人,卻忘記自己是否是那罪惡結構中的一份子?上帝來,不只審判行不義的人,也包括那對不公義,靜默無聲的人。台灣社會存在一種情況,大企業家為了社會形象,設立許多基金會,聘請社工關懷缺乏陪伴的兒童。然而,大企業聘請員工,讓員工超時工作,以致於沒時間陪伴家人,親子關係發生問題。企業家為了公益形象,設立基金會,聘社工人員,其實問題是他們創造的。若能減少工時,讓員工按時下班,有更多時間陪伴家人,就能減少一部份的問題。德國政府即立法,限制工時,讓人回家,和家人相處,減少問題。

5.悔改才是正途

面對這些問題,只有悔改才是正路。上帝何時臨到無人知曉,但他要來審判,用火焚燒好像煉金煉銀一般。對那隨便敬拜、獻祭的,他再不容許他們的污穢行為。上帝使者不只會做預備工作,也要潔淨、審判列國,完成徹底的改革,不只針對不潔淨的獻祭儀式,也針對百姓的悖逆行為。他要完成徹底的改變,就像煉金、煉銀,直到人們改變心思、態度,獻給上帝他喜悅的祭物。不只個人行為,百姓的集體社會行為,也要被導正。第5節說,「行邪術的、犯姦淫的、起假誓的、虧負人之工價的、欺壓寡婦孤兒的、屈枉寄居的,和不敬畏我的」(瑪3:5),都要受審判。只有悔改,歸向上帝、虔誠敬拜,才能得到憐憫與赦免,真正享受平安。瑪垃基書指出,回轉的道路乃是徹底更新倫理道德,奉行宗教禮儀的意義和重要性。參加禮拜,若瞭解每個程序,就會感到有意義。好像司會禱告,帶領會眾認罪悔改,是要讓人能平安地坐在禮拜堂裡,敬拜上帝。每個禱告、每個步驟,都有它的意義。當瞭解意涵,參加禮拜時就會覺得,這是有意義的,不只是行禮如儀而已。

6.結論

待降節第二主日,我們要祈求平安、等待平安。但真正的平安,卻亟待好好思考。行禮如儀的生活中,仍擁有宣教的熱情;對上帝仍發自內心、真誠地服事。社會的不公義,感同身受地同理,並與受苦的人同在。教會經過長考,想聘請新任牧師,接續目前的教牧團隊,牧養教會。過去幾年,教會在興建新禮堂時,並不因自身的需要,就斷絕對外的關係。建堂過程中,仍有極強的宣教熱情和異象,開拓教會、建立夥伴關係。我們不只看見自己的需要,也看見他人的需要,仍有這般熱情。盼望會友們抱著期待和歡喜的心,在之後的會員和會中,選出新任主任牧師。許多教會在選舉牧師或傳承過程中,因為意見不同,阻礙了對外的關心、和對內的進步。若能在選舉牧師上,通過信心,表達期待將這事視為傳道的延伸,讓教會在平和的過程中,維持現況,延續過去的優點並發揚光大;接續現任團隊,和會友彼此同工,讓會眾的靈性,不斷更新成長,教會更有活力,在這世代做更好的見證。這就是在這看似平靜的時代,教會可以做的,讓力量延續下去。期待在看似平安當中,當社會讓人們感受不平安,一起反省自身,是否還保有熱情?教會在中會裡,是指標性教會之一;盼望我們在宣教的事上,做好的楷模。教會歷經五任主任牧師,每位有上帝給各自的恩賜,和階段性的任務。期待在牧師的選舉上,顯明上帝交給教會的任務;也通過選舉一事,看出教會是否做好預備,要跟上帝同工,在這看似平安、卻不真平安的社會中,為社會盡更大的力量。一起禱告。

禱告

主,在待降節時,懇求你和我們同在,讓我們在等候中,看似平靜無事時,仍興起力量,有夠用的信心、熱情,向社會宣揚主名,讓社會能真正得到你的平安。懇求你的靈和我們同在,也保守每一位,讓我們的家庭、教會,能像周遭做出有力的見證。奉主耶穌的名懇求,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