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30日 星期六

以感恩進入上帝的安息中

 前言

我常常在做婚姻輔導的時候,都會提醒要結婚的兩個人,若可行,盡可能天天跟另一半說:「我愛你」。這是一句很平常表達愛意的一句話,也不多,就三個字。但是很多老夫老妻,除了結婚之前或者說過幾次,幾乎婚後陷入生活的忙亂,也就不再提起了。

有人會說,愛就愛,幹嘛說出來?我常常跟新人說,如果能用全心、全情、全意、全力去愛對方,甚至願意為對方做許多的事情,那麼就三個字,不一定要嘴巴說出來,發個訊息,寫個字條,也就三個字,應該不會太難吧?

有人說,這樣很刻意,不夠真心。我不確定,真心的我愛你,該怎麼評量?但是當進入婚姻久了,結婚時願意說,婚後時間越久卻越說不出這三個字,我會覺得很可惜。畢竟有時候這三個字,就像是婚姻的溫度計,說的人很清楚,自己說的時候,目前彼此的關係在甚麼位置。兩個人有沒有真心?有沒有溫度?在說的當下,說的和聽的人,自己心裡都是有數的。

今天要分享的主題也是如此,我們常常感恩頌讚上帝嗎?還是有人會說,我很感謝上帝,但是總不需要常常掛在嘴巴上吧。有人整天說:「感謝主!感謝主!」就像有人說:「我愛你!我愛你!」的,最後還不是有口無心。

我們的確無法討論有口無心的人,他們是怎麼想的?但是透過今天詩篇詩人的提醒,或許我們可以一起來想想:時時頌讚感恩,將怎麼讓我們與上帝建立更親密的關係?

 

經文的分段

今天的經文是一首教導以色列人的讚美詩,這是一個很重要的信仰傳統,將關於信仰的原則與核心概念透過詩歌的方式頌讚,也教導後人在詠唱的時候,內化這些教導。這段經文我們可以分成三個部份來閱讀:

首先,詩人以頌讚上帝開始,以「磐石」來指稱上帝,代表著整個民族都立於上帝這個基石上,才能真實不動搖。以詩歌、頌讚來歡呼上帝,以上帝為偉大的上帝、偉大的君王,甚至在所有神明之上。

透過這個開始,提醒所有的人,沒有可以跟上帝比擬的神明,也沒有可以立於上帝以外的基石。這個頌讚不只是讚美,而是開宗明義地把上帝的獨一特性說明的十分清楚。

 

接著詩人將上帝為什麼是上帝做了明確的定義與說明。是的,上帝是創造一切的那一位。既然一切都是上帝創造,那麼就沒有不是被造的。既然都是被造的,就沒有人可以跟上帝站在平行或是對立的位置。

我們相信一位上帝,是這個世界沒有其他的上帝。沒有其他可以創造一切的上帝。詩人藉由創造的概念,將上帝的榮耀彰顯了出來。

到了第七節,詩人用了一句明確的關係做收尾,「我們是他草場的羊,是他手下的民。惟願你們今天聽他的話。」其中最關鍵的第一句「他是我們的上帝」指出,我們在上帝之下,不是出於我們的選擇,而是我們就是他的羊,他的民,聽他話行事的人。

而他是我們的上帝,是這篇詩歌最重要的地方,也是唯一被強調的重點。我們讚美,是因為上帝是上帝。「我們的上帝」這句話,不是因為我們擁有了他,乃是他擁有了我們。

所以第三段我們看見,詩人接下來透過一個以色列眾人歷世歷代都知道的事實來提醒後人,不要離棄上帝。因為我們屬於他,我們離開他,就沒有路可以走。

 

出埃及中的以色列人

    痛苦中的哀號

那麼,以色列人怎麼了?詩人提及的是一群蒙上帝恩典帶離埃及挾制的以色列人。這群人在埃及,受到了許多的壓迫,最少超過一百年的奴役、折磨,不被當成人,只是埃及王朝的工具般的存在。

當以色列人隨時都得面對死亡的威脅,他們向著上帝哭喊著救贖。我們好像可以聽見,那個哭喊著:「亞伯拉罕、以撒、雅各的上帝啊!你過去帶領著我們的祖先,現在請你看見我們的苦情,救我們脫離這惡人的手吧。」

 

    聽見並回應的上帝

不知道在這百多年的時間裏,他們怎麼理解上帝的。但是這一刻,上帝終於出手了。那個被壓得喘不過氣來,隨時面對生命危脅,親人失散憂慮的以色列人,看著埃及大軍,在十災中,在穿越紅海的道路中,甚至被海水淹沒的埃及大軍中。

不只是一個人,而是整個族群被上帝帶離開壓迫的世界。也在這一刻,所有的人經驗了一個從來沒有經歷過的釋放,是的,除非有人超過一兩百歲,否則這當中的所有人,都不會知道「自由」是甚麼滋味。然後他們自由了。

        

    不相信上帝的埋怨

「自由」讓他們不受埃及人的壓迫,但是也讓他們感受到「交託給上帝」是需要學習的。在一大群人當中,水、食物,甚至美味的肉香,是難以想像的。

「我們記得,在埃及的時候不花錢就吃魚,也記得有黃瓜、西瓜、韭菜、蔥、蒜。」(11:5)這句話誰說的?是的,就是那群被上帝用大能的手救出來的人說的。他們忘記上帝所施行的大能,他們忘記那個還餘悸猶存的埃及刀劍與皮鞭。他們向著摩西怒罵哭喊,好像上帝透過摩西對他們的折磨比埃及王朝還要過份。

 

    經歷恩典

不過上帝一一回應他們的需要,要水有水,要食物有食物,要肉就有有吃不完的肉。摩西都難過地跟上帝說:「這百姓豈是我懷的胎,豈是我生下來的呢?你竟對我說:『把他們抱在懷裡,如養育之父抱吃奶的孩子,直抱到你起誓應許給他們祖宗的地去。』」(11:12)上帝沒有蔥薑蒜給這些人,但是摩西在最後的日子這樣說:「這四十年,你的衣服沒有穿破,你的腳也沒有腫。」(8:4)

 

    再遇困境的怨氣

不過這群人總是一而再,再而三地抱怨、埋怨、憤怒與混亂。詩人說:「你們不可硬著心,像當日在米利巴,就是在曠野的瑪撒。」(95:8)這豈是單單的提那個他們因為沒水就大鬧的事情嗎?

當然不只,只是透過瑪撒(就是試探的意思),米利巴(就是爭鬧的意思)這兩個字,來強調,當人無法相信上帝,就只能在混亂當中,無法得到安息。

 

    平靜中的權力爭奪

事實上,當人們得到豐盛就會甘心順服上帝,將榮耀歸給上帝了嗎?我們都知道。亞倫和米利暗,以色列人的眾長老,因著不服氣摩西的權柄,又帶來一波混亂的事情。

詩人的詩句,短短幾著字:「四十年之久,我厭煩那世代,說:這是心裡迷糊的百姓,竟不曉得我的作為!」(95:10)清楚地指出,如果我們成為上帝的跟隨者,無法將眼光專注在上帝,而是生活的困境中,本該被我們頌讚的上帝,會成為我們苦毒的出口。

我們會跟這群以色列人一樣,一直抱怨上帝,卻忘記這創造天地的上帝,沒有欠我們甚麼,而是從起初創造開始,就願意我們經歷他的恩典。

 

從頌讚中看見上帝的作為

上帝之所以成為我們的上帝,是因為我們可以親身經歷上帝的帶領。頌讚中,人們可以再一次地經驗上帝的帶領。頌讚中,人們也可以重新細數上帝在我們身上的作為。

小時候每次看到爺爺動不動就感謝上帝,本來覺得莫名其妙,但是越來越長大,忽然發現,那最小的讚美,都是再一次宣告上帝恩典的時刻。

趕上公車,「感謝上帝,剛剛好可以上車」;吃到好吃的東西,「感謝上帝,這個魚真是太好吃了」;若有難處,「感謝上帝,讓我還能繼續努力」;遇到缺乏,「感謝上帝,必有帶領」。

 

從頌讚中轉化冷漠的心

有人會認為,生活一片無奈,工作、學業,甚至為人處世所遭遇的挑戰盡都不如意,這樣又能怎麼讚美感謝上帝呢?難道我們相信的上帝不是真的嗎?難道上帝沒有力量施行大能嗎?

先知書記載著上帝說:「我的膀臂豈是縮短、不能救贖嗎?我豈無拯救之力嗎?」(50:2)除非我們不相信上帝,否則,怎麼會認為上帝不會聽我們的禱告,上帝的能力會向著我們失去力量呢?詩人頌讚的詩歌,正是相信上帝的大能,並因著上帝將會有所作為而大聲歡呼讚美。

當我們失去力量的時候,頌讚正是轉變我們眼光的最好武器。詩歌的頌讚、言語的頌讚、舞蹈的頌讚、音樂的頌讚,甚至藝術的頌讚,發自內心藉由手上的工作來頌讚上帝。當我們開始頌讚,冷漠的心將會產生變化,我們將會看見又真又活的上帝,超乎我們所求所想的工作大大被興旺起來。

 

成為讚美的器皿

雅各書說:「頌讚和咒詛從一個口裡出來!我的弟兄們,這是不應當的!泉源從一個眼裡能發出甜苦兩樣的水嗎?」(3:10~11)這本來是指我們舌頭所提醒的勸戒,今天牧師也用這段話用在我們的生命當中。

我們期待自己成為上帝讚美的器皿,還是那惡毒話語的出口呢?詩人頌讚上帝,詩人看見上帝不只是能力強大的神明,更是一切的創造者。詩人要我們知道,我們要不陷入混亂當中,只有專一心志仰望上帝。這個時候,透過我們的生命成為頌讚上帝的器皿,那是再好不過的了。

 

不可進入的安息

有人說:這不是自我催眠嗎?如果最後問題依然沒有獲得解決,我們豈不像著傻子一樣,自顧自地說著自我催眠的話嗎?

我們來看看詩人最後以上帝的憤怒所做的結語:「他們斷不可進入我的安息!」甚麼是上帝的安息?是上帝創造六天之後,創設的第七天,停止一切工作,看見上帝榮耀的時刻。也就是上帝必然做工,我們在頌讚與上帝同行中,看見上帝作為的時刻。

那是個看見上帝作為,聽見上帝指引,跟隨上帝行動,見證上帝榮耀的時刻。其中,不信的人,只會相信自己應該做甚麼籌謀,而陷入自己的困境中。而相信又真又活的上帝的人,會因為明白上帝的帶領,在上帝的應許中,得以安息。

這裡需要特別說明,上帝的應許不是「我們的困境消失,神奇地得到供應」,上帝的應許是,祂掌權帶領,祂不會撇下我們,在我們願意跟隨,明白,並行在祂的旨意中,我們必得見祂榮耀彰顯的時刻。

 

紀念上帝作為,頌讚傳遞給後代

當然我們的讚美不只是華麗的言語,或者空洞無意義的讚美。詩人給了我們很重要的示範,我們的讚美出於內心真實的讚嘆,更是上帝行動的紀念與反應。

我們前面有提到,這首詩歌可以分成三部分,詩人透過第一部份的讚美,述說上帝成為眾人的根基;第二部分的讚美,確認了眾人與上帝的關係;而第三部分更是透過前人的信仰軌跡,提醒並見證上帝的應許與帶領。

除非我們不相信上帝,否則我們怎麼會不跟我們的下一代述說上帝在我們身上的作為?又怎麼會只有讚美上帝,卻不知道為什麼要讚美上帝?

 

一個美好的見證

這一期的耕心週刊裡面有一篇文章,其中高牧師是我的表姊,這記錄著我表外甥女的故事。她有一個很美好的家庭,孩子三歲,再沒多久順利完成口試,就完成她更進一步的學業。兩年前受洗,對上帝的愛與信心十分的大。卻在今年四五月份的時候確認得到膽管癌。

家裡還沒信主的妹妹問她:「上帝怎麼可以這樣,讓家中第一個受洗的孩子得癌症?」她卻以堅定的口吻回答:「當然是我得,因為我受洗了。」

她相信上帝的計畫,在大家都還驚慌得不知道怎麼回應與陪伴她的時候,她說:「我仍要順服上帝,相信主一切的安排」她以頌讚的心,過著接下來的每一天。她所帶來的全家的安慰與堅定的勇氣,讓大家感受到從上帝而來的平安。

文章中提到五月她回家,感謝家人的照顧,為著她非基督徒的家人、為著她的緣故向耶穌禱告而感恩、又為她所愛與愛她的人能在身邊而感恩、為她可以彈琴唱詩讚美上帝感恩、為她能吃能睡能走而感恩、為她與家人的一切美好互動而感恩。

她在八月息了世界的勞苦回到天上美好的地方安息,但是她因著信心所誦讚的上帝,帶來是他家族在信仰上極大的影響。

 

結語

說「我愛你」是情侶間、夫妻間很重要的功課。時時透過詩歌的頌讚、言語的頌讚、舞蹈的頌讚、音樂的頌讚,甚至藝術的頌讚,發自內心藉由手上的工作來頌讚上帝,則是我們不可停止的行動。

詩人說,上帝要我們進入他的安息中,只要我們不硬著心,想要試探上帝。在信心的跟隨中,我們必然經歷從上帝而來的真平安。 

 

2024年11月9日 星期六

關於歲月—人生的中場時間

 一、前言

詩篇90篇,照編輯者標註是摩西所寫,全篇總共17節,前面1-12節說起上帝的永恆和人類的渺小軟弱間的對比,13-17節則是懇求上帝憐憫,施恩保守。

今天只讀12-15節,這正是全篇轉折之處,第12節是總結前面神人對比後的一個祈禱:「求你指教我們怎樣數算自己的日子,好叫我們得著智慧的心。」

接續13-15節,第13節求上帝轉回,為你的僕人後悔,另外聖經版本將後悔翻譯為憐憫,「求上帝憐憫我們,讓我們可以早早飽得你的慈愛。」而第15節,說起:「求你照你苦楚阮的日,照阮遇到患難的年,互阮歡喜。」

我們可感受到詩人謙卑在上帝面前,那種對人生有深切體認的祈禱。從經文聯想到一個漏斗的照片,詩人對上帝所求的,不是一輩子沒有痛苦,因為在他的經驗中,他知道這不可能。

他所求的是使他的人生,如果有多少的苦難,也希望能夠有多少的歡喜。就好親像一個漏斗,流完了要換邊,再開始倒過來。那試問,這究竟是苦盡甘來,還是甘盡苦來阿?其實,不論怎樣,隨著年紀的增長,越看漏斗就越覺得恐怖,因為看到時間,是這麼快不停地流逝,時間一到就要換到另外一邊。

詩篇90篇,真是一篇耐人尋味的詩,隨著年歲的增長讀起來越有感觸。先前,我們剛講過傳道書的兩講,還有成人主日及上禮拜總會退休傳道者紀念主日。在今天,我要延續這樣的主題,以詩篇九十篇這段經文,一起來思索關於歲月,特別是關於人生的下半場和中場時間的這個主題。

 

二、人生的下半場

你聽過這個說法:「人生的下半場」嗎?各位,你到人生下半場了嗎?什麼時候讓你覺得進入人生的下半場?我想在我們這麼越來越長壽的世代中,讓人生的下半場多了一種彈性和曖昧性。

或許從現在人的平均年齡來說,過了一半就是人生的下半場,不是嗎?那應該是40-45歲左右。或者是開始漸漸感覺體力不像以前那麼好,眼睛也沒以前那麼明,頭髮開始減少,記憶力開始減退的時候,那是人生要進下半場的階段。

這時,我也要讓大家看另外一張照片,請問那是什麼?這是一張籃球比賽的照片,如果將人生比喻為一場球賽,在上半場努力在前面搶球、運球、傳球來投籃得分,但很快就到中場休息。

中場休息是一個特別的時刻,那是要球員們下來補充水分、擦擦汗,聽教練作戰術的分析,再繼續下半場。

但是,我們人生的下半場,跟籃球的下半場卻不盡然相同,原因在於人生中場休息時,我們心裡會開始問自己一些新的問題,是以前所沒有問過的。

我們會想著,下半場跟上半場該有一些不一樣的打法,因著一些事情漸漸改變,或是內在想法也漸漸改變。因此,這中場休息時間對我們人生來說,特別重要。求你指教我們怎樣數算自己的日子,好叫我們得著智慧的心。

 

三、中場時間

那要再問大家,你曾什麼時候發覺自己進入中場時間呢?在場的年輕人們,你們還要再等等,但每個人也不盡相同,可能是得分不再帶給你像過去那樣的興奮、還是問自己我還要這樣一直往下衝嗎?

或許是你遇到一些意外的失落,或是在跟大家歡歡喜喜慶祝40歲生日、50歲生日之後,心中突然就有新的感觸等等。在中場休息時間的人,會問以下類似的問題,像是:

1. 目前的生活中是否缺少什麼重要的東西

2. 工作依然是我人生和價值的中心嗎?

3. 接下來的十年、二十年,我想作什麼?有什麼如果我沒有作過,之後會遺憾?

4. 我該獻身在什麼樣的志業中,什麼是我人生最高的目的?

5. 從永恆價值的眼光,會如何看待我現在的人生?

6. 為了使下半場比上半場更好,接下來的明天和後天,我該採取什麼行動?

7. 我希望後來的人如何紀念我?

 

初代教會的教父奧古斯丁曾說過:「當你開始問自己,我希望後來的人如何紀念我這樣的問題,你才真正開始步入成年」。

他意思是當我們開始想這樣問題時,才真正進入成熟期,對人生進入更深刻的探討和追求。

以我自己的經驗來講,這種開始想這類問題的中場時間,算是比較早。

當我陪太太帶著小孩全家出國讀書時,那年我36歲,去到一個全新的環境,也像是人生的中場休息。雖然當時的我,還沒有這樣的觀念,但是因為環境和角色的不同,讓我突然停下來,去思考再來我要做什麼?什麼是值得我投入,更加有意義的事。去思考關於改變,跟不改變之間?是在原有的專業,還是上帝有另外的帶領等。

但是,就一般來說,要有成功的下半場,關鍵不在於是不是一定要換工作,卻在於改變心態、改變觀念,和重新規劃生活,可能換個新行業,也可能繼續留在原來的工作崗位。

大部分來說,更可能是在這兩者之間。根本的改變是關於觀念,在人生上半場所追求的是成功,會漸漸轉化為對於意義的追求,這種的「意義」才是我們真正渴慕追求的東西,我想奧古斯丁要說的,就是這個。

在這,再先岔開一下,在這說到球賽、上半場,中場休息,還有下半場。是不是我們中間會有一些人在想說,我已經過了四十、四十五,甚至五十多了,還沒有想到下半場,不該是等到退休後才是下半場?

或是想著,目前我的生活正為位著三餐在忙碌,哪有什麼心思在想這些有的沒的?那是有錢有閒的人才能去想的事?又我們當中的姊妹們是不是會想,我是家庭主婦,結婚生子,照顧小孩,一路繼續往下走,我還要想關於人生下半場嗎?這是那些工作中的男人才要想下半場?

的確,對我們當中各樣的情況,各有不同。的確,能想人生下半場的人,是要感謝上帝給我們有夠用的生活供給,也在整個外在的大環境中,沒有讓我們遭遇戰亂或天然災難的危害。

因此,對我們中間絕大部分的人來說,不論性別、在職場工作或家庭主婦,讓我們珍惜這樣的機會,並值得我們花時間來思想這重要的問題。

當然,不要想用短短一兩個禮拜來回答這問題,畢竟是人生下半場這麼重大的事,越長大我們的責任更多,不是說想要改變就馬上可以去改變。

但是,也正因為我們太容易習慣目前的生活,每當這些問題浮上心頭時,往往就被我們放著、擱著。各位,請聽詩人所寫下智慧的話:「求你指教我們怎樣數算自己的日子,好叫我們得著智慧的心。」

 

四、我們可作些什麼?

當我們從中場時間,進入到下半場的時,需要花時間釐清內在的價值觀,以及重新檢視目前生活,盤點我們有什麼資源,我們可以作些什麼呢?

1. 檢視要用怎樣的步調來生活跟工作--我們檢視工作方式,更機敏的工作,而非更辛苦的工作。去作那些最擅長的事,也知道何時說「不」,會給自己定個限度,適度推辭其他事情,是否越來越認識我們自己?

2. 那我們可作些什麼呢找人談談。我們可以去找幾個值得你信賴的人,請教他們的意見。不要只找一兩個,多找幾個,跟他們談你所想到的目標、價值,還有可能的作法,也聽聽別人給你的回應。

3. 我們還可以做些什麼呢?作些測試。在做大的改變之前,可以有低成本的試驗,試著把自己的才幹、屬靈恩賜、興趣,放在那些你想投入認為有意義的事工中,嘗試得到第一手經驗。

舉例來說,有位基督徒,是個成功的企業家,在進入中場時間,他想要調整投入企業的時間,將一些的精力用在教會的服事,他自己想清楚,看重的意義是什麼,也跟牧師、同工們討論後,試驗性的去參與短宣活動,並用一些時間,將他的專長投入在成人主日學課程的規劃跟經營,看這是不是他所想要投入的,跟他當初想的有沒有什麼差別,這些都是可以做的測試方法。

4.那我們還可以做些什麼呢?這點也很重要,是花時間持續地去思考和化為行動。因為還有不少人,已經進入中場時間,漸漸找到他想要作有意義的事,卻一直還停留在想的層面,沒有進一步行動,轉眼就過三年五年,甚至五年十年之久。

但是等得越久,不見得就會想得更清楚,卻越來越失去實踐的動力。照一般的想法,以往大家認為退休的人是作義工最佳的時機,但是根據相關研究發現,如果五十五歲之前沒有嚐試投入志工,那麼等到他真正退休時,要再投入參與義工或是服事,那個比例就更低。

所以,當你一直跟自己說:「最好等我把現在的工作做完再說,但當等到全部都做完的時候,有時,真的已經太遲了。」我要借用運動用品廣告的一句話來互相勉勵,就是那有一撇的,是什麼? Just do it!

 

五、對基督徒來說,這還關係到「呼召」

而且,對我們基督徒來說,對追尋成功到追尋意義的轉變,基督徒會比別人更看重並珍惜這樣的探尋歷程。因為我們基督徒跟非基督徒的不同之處,是從信仰領受關於「呼召」這件事。

當非基督徒在人生下半場,從投入參與志工服務中找尋人生意義,我們基督徒不只是這樣,我們看見是受呼召參與在上帝國的建造。

而且我們會想參與,是因為我們已經從上帝領受這麼多恩典,在逐漸長大成熟中,投入在這個開闊的上帝國,發掘自己可以作又喜歡作的服事。

所以,這樣的侍奉和參與,不是將過去在工作中那種追求成功、互相競爭的習慣帶進來。反而,是在這樣的服事中,滿有信心、互相成全和喜樂地、感恩地活出信仰的好模樣。

當我們開始有這種渴慕,想要得著智慧的心的時,我們在天上的父,也更加樂意引領我們找到生命的意義。

當我們在中場時間,回顧之前的生活,在上半場中努力致意想要獲得的成功,但結果反倒忽略一些更加寶貴的。

透過讀聖經和禱告,以及在主日禮拜中的信息,聖靈會帶領我們一次次進入更深的思考,在進入下半場尋求意義的當下,學習放手和交託,也學習信靠和行動。

各位親愛的弟兄姊妹,你現在在哪裡?你是剛進入中場時間?還是在中場快結束,正找到新的方向,進行新的下半場?還是待在中場休息好一陣,需要透過這樣的信息,需要有人拉你一把,甚至是踢你一下?

或許,你我生命中不僅只有一次,像籃球比賽中有一次中場時間而已,會不會我們生命中,其實可能會有不只一次的中場時間?就在面對工作轉換時、身體病痛需療養時、突然發生家庭變故時,或是前幾年在Covid-19疫情期間的全面暫停時。

我的領受是,每一次的中場時間,不管發生的原因是什麼,都是讓我們有機會停下來,好好地回顧和展望,問自己一些更深刻的問題,然後預備和調整自己,踏上人生下一段路程,心中存著這樣的禱告:「求你指教我們怎樣數算自己的日子,好叫我們得著智慧的心。」

 

六、末了的話默想和行動

這個禮拜,當我在準備這信息時,有一段讓我好好思想的時間。在放颱風假時,我連續唸著這篇詩篇90篇,上帝的話語也對我的心說話。

 

 

親愛的弟兄姊妹們,我們可以如此來禱告:「求神保守我得著智慧的心,因為我渴慕深刻的活著,我渴望活出有意義,活出有永恆價值,活出令人懷念的人生。求主引領我們,好好珍惜這些機會。」

最後,邀請大家用剛才提過的那幾個問題,作為我們的默想和行動。

1. 目前的生活中是否缺少什麼重要的東西?

2. 工作依然是我人生和價值的中心嗎?

3. 接下來的十年、二十年,我想作什麼?有什麼如果我沒有作,之後是會遺憾的?

4. 我該獻身在什麼樣的志業中,什麼是我人生最高的目的?

5. 從永恆的價值,如何看待我現在的人生?

6. 我希望後來的人如何紀念我?

7. 為了使下半場比上半場更好,接下來的明天和後天,我該採取什麼行動?

 

 

2024年11月3日 星期日

建造屬靈又靈巧的下一代

 前言

今年母親節,不知道是否還有許多人送母親家電用品,事實上這幾年家庭分工慢慢的走向兩性平等,在這個日子送家電,反而會有一種性別刻板印象,譬如送洗碗機、掃地機器人甚麼的,感覺總是隱喻著當母親的人,還得在接下來的日子裡繼續跟洗碗、掃地這些家務綁在一起。

如果因為家庭需要,平時就會買了,這個特別慶祝母親的日子,可能就比較不會這樣送禮。不過換手機,我想這倒是很多人做過的事情。現在的手機真的蠻耐用的,五年前買了一支不到一萬塊的手機給我媽媽用,到現在看起來也還用得不錯,不過為了以防手機忽然故障,決定幫媽媽先換一隻,讓舊的當備用手機。

在幫媽媽設定新手機的時候,也順便整理一下媽媽的通訊軟體中的一些奇怪的名單。其中有一個人,媽媽說:其實她也不認識,就是忽然加好友,然後每天就是信仰問候。一開始我媽媽也不以為意,就是彼此傳一些信仰的問候,接著對方開始邀請媽媽參加一些線上的查經聚會,媽媽實在不認識對方,也就不回應了。

我看了一下,正是最近在基督教界十分流行的機器人加好友大軍。有機會大家可以分辨一下,這類型的帳號,他們有可能來自世界各地,譬如雅典、阿姆斯特丹、吉隆坡,總之可能你一輩子也不會接觸的國家。

 

接著他們的訊息版面上會有許多「上帝愛你、耶穌是安慰」一類的信仰鼓勵話語,另外他的朋友清單,也是充斥著世界各國的朋友。當你真的發訊息給他,有些帳號常常久久都沒有回應。直到有時候他發訊息,你也剛好回應,一來一回之間,他就會邀請你參加一些線上的查經課程。

不過也有人說,有些帳號回覆的很快,因為是AI機器人,所以很善於傾聽,通常講幾句話就會提到「上帝知道你很苦很累,你願意信靠上帝,得到上帝的救恩嗎?」如果你回答願意,他就會提供一個連結,讓你能繼續加入他們的小組。這些帳號真的動機是甚麼,其實眾說紛紜,不過看起來是基督徒傳福音的新策略,卻沒有任何教會表示跟自己有關。有人認為是在中國很流行的東方閃電異端邪說,有人認為是現在新型的投資詐騙的手法之一。

我實在沒有深入研究,真的不確定,不過這個機器人大軍真的很龐大。我參加中會校園部的帳號管理者,每天最少要刪除超過20個以上的加好友申請。沒錯,可以說全部都是這種類型的帳號。

不過現在網路的詐騙真的很可怕,最近新聞又在流傳一件事情,那就是有人的父親,被詐騙集團騙了房產,還背了一千多萬的債務。許多時候我們都以為自己應該不會受騙,不過詐騙集團實在厲害,總是在我們沒有概念的地方,設下陷阱,讓我們不知不覺的做了錯誤的決定。

 

事實上在現實的生活當中,魔鬼撒旦也常常欺騙我們,讓我們以為自己在跟隨上帝,卻做出違逆上帝心意的事情。聖經中就記載了好幾個這樣的例子。

 

聖經中的提醒

巴蘭混亂以色列人

巴蘭的故事,相信許多人都聽過,可能提到巴蘭很多人不記得這個名字,但是只要說到驢子說話阻止巴蘭的去路,應該很多人就會記得了。他雖然是被邀請去咒詛以色列人的先知,不過他很清楚,他的咒詛在以色列是沒有任何效用的,因此他也只能說祝福以色列人的話。

而在聖經裡面特別記錄幾次求問中,巴蘭只能一再的祝福以色列人。不過巴蘭沒有辦法咒詛以色列人的,他就真的無計可施嗎?看起來也不是,他很清楚人性,所以就設計謀給摩押人。讓摩押人透過他們的女子與以色列人行淫亂,讓以色列人墮落得罪上帝,甚至招受擊打。

在民數記中特別提到了這群被擊打的人所發生的事情 我們清楚的看到如果他們謹記著上帝的話, 他們還知道在曠野是受上帝的照顧與保護,那麼他們就不會行耶和華上帝看為惡的事。不過看樣子他們並沒有意識到,甚至因為陷入淫亂的情境,帶來了他們與摩押的神明更多的連結。

所以 整個在民數記的記錄裡面,摩西做了非常大的一個行動,他說:「凡與巴力連合的,你們各人要把他們殺了。」在整個事件當中,我們可以看到以色列人損失慘重,紀錄寫著「那時遭瘟疫死的,有二萬四千人」。

「這些婦女因巴蘭的計謀,叫以色列人在毘珥的事上得罪耶和華,以致耶和華的會眾遭遇瘟疫。」(31:16)

 

   士師焚燒女兒

以色列在士師時期有一個士師叫做耶弗他,以色列人跟亞捫人發生衝突的時候,耶弗他帶領以色列人去剿滅亞捫人。他要出戰之前,特別跟上帝禱告說,如果他能夠平平安安的回來,無論什麼人先從他家門口出來迎接,就必把他獻為燔祭。

所以當這個耶弗他戰勝回來的時候,看見第一個迎接他的是他女兒,哇!耶弗他覺得十分的難過,因為他已經許願了,他要把第一個出來迎接他的人獻為燔祭。

從這裡可以清楚的看見,耶弗他根本不認識上帝的律法

「你不可向耶和華─你的神這樣行,因為他們向他們的神行了耶和華所憎嫌所恨惡的一切事,甚至將自己的兒女用火焚燒,獻與他們的神。」(12:31)

摩西清楚的告誡以色列人,上帝一點都不希望人們把自己的兒女用火焚燒拿來獻祭。這是異邦外族敬奉他們神明的方式。而上帝十分恨惡這樣的做法。

 

也就是我們知道,如果耶弗他明白上帝的律法,摩西的教導,他就明白,依靠上帝,不需要立下這樣的願望,最少在許願的時候,不會立下這個令上帝憤怒的還願方式。

 

大衛運送約櫃

而大衛,一個看起來是上帝所揀選的君王,想像中應該要對上帝的話語有更多的了解,甚至應該深知上帝透過摩西設立的各種律法。但是從大衛迎約櫃的經文來看,我們會發現,事實不是如此。《撒母耳記下》記載著大衛挑選了以色列人中的精英,然後用心準備將約櫃運到他的城。

其中預定運約櫃的時候要使用牛車。當然他們用最好的牛車,用最好的新造的車,而且很小心翼翼的來運送著。縱使他這樣做,就在這個牛不知道什麼緣故被驚嚇到的時候,牛車也因此而翻覆。而負責運送的烏撒,因為自然的反應要去扶約櫃的時候,就被壓死在約櫃旁邊。如果大衛這個時候有明白聖經中的教導,知道摩西的律法裡面,關於運送約櫃的提醒是怎麼樣的,他就不會犯這個錯誤。

 

民數記第四章記錄著

起營的時候,亞倫和他兒子要進去摘下遮掩櫃的幔子,用以蒙蓋法櫃,又用海狗皮蓋在上頭,再蒙上純藍色的毯子,把槓穿上。亞倫和他兒子把聖所和聖所的一切器具遮蓋完了,哥轄的子孫就要來抬,只是不可摸聖物,免得他們死亡。會幕裡這些物件是哥轄子孫所當抬的。

面對上帝的約櫃,心態敬虔,也用敬奉的態度來移動,不過本應該成為以色列君王的大衛,因為不了解在於律法上面關於上帝的心意,憑著自己的想像,縱使十分的敬虔,依然不蒙上帝的悅納。

 

   以色列全地的神廟

   事實上,以色列人長期都混雜著異邦的信仰,學者研究,雖然以色列人應該是尊奉一神信仰的民族,但是他們其實長期都混雜著其他神明。我們可以看到有許多的記錄,都記錄著這些以色列的君王建築巴力的祭壇,甚至到處敬拜天上的萬象。

   瑪拿西「重新建築他父希西家所拆毀的邱壇,又為巴力築壇,作木偶,且敬拜事奉天上的萬象。」(代下33:3)

耶利米曾經這樣子挑戰他們說:「祭司都不說,耶和華在哪裡呢?傳講律法的都不認識我。官長違背我;先知藉巴力說預言,隨從無益的神。」(2:8)明確的指出當世代的惡行。而接著更是指出,人們明明離開上帝卻說:「你怎能說:我沒有玷污、沒有隨從眾巴力?你看你谷中的路,就知道你所行的如何。你是快行的獨峰駝,狂奔亂走。」(2:23)

「你們偷盜,殺害,姦淫,起假誓,向巴力燒香,並隨從素不認識的別神。」(7:9)為什麼以色列人應該要敬奉耶和華上帝,卻沒能這樣做呢?事實上當信仰沒有真實的落實教導子子孫孫,他們就會偏行己路,甚至到最後遠離上帝。

 

   以斯拉尼希米的種族隔離政策

最後我們看,在長期的混合主義之下,以色列人長期未能對自己的身分有明確的定位,以斯拉尼希米只能在混亂中,找尋一個出路,那就是藉由禁絕,來建構一個敬虔的信仰傳統。學者普遍認為,現在的舊約聖經架構,以色列人成人禮的信仰傳統,應該就是從這個時期流傳下來的。

不過當我們看著尼西米施行種族隔離帶來的毀滅,我們也覺得殘忍、可怕,甚至難以接受,不是嗎?但是對於一個充滿混亂,價值認同錯亂,沒有身分意識的以色列人。要扭轉大家的認知,那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聖經中的智慧

  對造物主的敬畏

   有人說,我信上帝就好了,為什麼還要花這麼多時間聚會,讀聖經呢?因為聖經裡面有上帝。當我們看見聖經中,上帝的創造不只是停在起初的七天,也看見在以色列的興衰中,上帝從來沒有缺席,我們才能產生對上帝真實的敬畏。

 

  對救恩的渴求

   而這樣的敬畏,會讓我們產生對救恩的渴求。因為我們知道,我們並沒有比聖經中記載的以色列人厲害,聖潔。我們能夠蒙恩,是因著上帝救恩的恩典,也因此,我們不會停留在生命轉變,起初上帝改變我們生命的那一刻。

我們會想要更認真的緊緊抓住上帝的手,會想要認識上帝的意念、想法與作為。我們不只是禱告中呼求:「主啊!主啊!」我們是能夠從聖經,還有前人的信仰見證,再度確認上帝救恩的帶領。

 

   對被造的尊重

   也因此我們會更謙卑,知道自己是上帝的創造,而所有的被造,都是屬於上帝的。我們並沒有比其他被造物高等。我們蒙恩領受與上帝共同管理世界的職分,不是因為我們可以踐踏這一切,乃是我們有上帝愛這被造一切的心,透過這樣的愛,我們學習呵護,照管世界,並成為欠缺軟弱者的幫助。

 

  對愛與被愛的認識

   因為如此,我們才能理解甚麼是「愛」,又甚麼是「被愛」的感覺。我們常常說「我們愛,是因為上帝先愛我們」,但是當我們沒有認識上帝的話,我們的下一代沒有認識上帝的話。我們不能在信仰群體,一起分享、聚會、禱告中彼此扶持。我們就很難理解甚麼是上帝的愛,甚麼是「被愛」的美好。

 

教會生活中的祝福

  學習說話

   我從小就是一個不會說話的孩子。我常常說錯話,也常常得罪人,其實現在也還是。不過在教會中,總能得到許多信仰前輩的提醒與指導。讓我雖然做得不好,尚能一天一天的學習調整。

 

   學習團隊與資源應用

   而在教會中學習帶領兒童主日學,讓我對聖經的概念更完整,也讓我學會運用資源;帶領小朋友做活動,更是建立我進入職場,建立團隊運作很重要的經驗。

 

   學習付出

   福音隊的參與,教會事工的配搭,也讓我看見怎麼在付出中,經歷各樣能力的提升。還記得曾經有一次,我母會的婦女團契煮好一大鍋湯,當時我是教會少契的輔導,我提醒國高中生的兩個孩子協助幫忙將湯抬到預定置放的地方。結果孩子們的父親跑出來,叫我跟他一起抬,不讓孩子們抬。

之後我問孩子們,你們真的覺得很重,抬不動嗎?他們說:「不會啊,不過大人要我們不要做,我們當然就不做了喔。」還記得當時我提醒他們,學習承擔,並注意安全,讓自己在付出中,更強壯。今天這兩個孩子,一個是企業的主管,同時在教會當團契輔導;而一個是很令人敬佩的牧師。

 

   看見更大的視野

   而從小有機會參與教會年度事工的規劃,更幫助我們的下一代有更寬廣的眼睛,不只是著眼於現在的生活,或是無法解決的問題。乃在於在全教會的同心合力之下,我們將可以走得更遠。有人認為,教會年度事工研討會是長執的事情,我想這是很大的錯誤的認知。

事實上,這個時刻,歡迎所有兄姊與青少年們也都願意一起參加,讓這個時刻成為我們共同經歷上帝帶領籌畫的時刻。

 

今日我們的宗教教育

  兒主認識上帝的歷史

事實上每年我有機會,都會特別提到,我們教會的孩子,在兒主的階段,只要穩定的出席學習,在12歲以前,整本聖經可以看超過三次,對聖經中上帝的作為,也能更熟悉。

幼幼、幼主、兒童主日學,我們常態希望有兄姊加入當老師,也鼓勵家長帶孩子穩定的聚會,讓孩子在各種價值觀的衝擊中,依然明白聖經中的教導。

 

   少主少契學習思辨與對話

   而少主少契的聚會,不斷的透過各種不同信仰知識的認識,對聖經經文的討論,對社會議題的關切,增加孩子們的思辨能力,甚至對話能力。過去許多職場的主管都喜歡使用長老教會的基督徒,因為他們發現,這群人,不只是聽從指令完成事情,更能在進行中的事情,看見問題,找到解決方法。

 

 

青契學習付出與接納不同

而教會的青年,更是在有議題意識和專業專長的情況下,學習投入福音、服務隊的協作和帶領。讓自己的信仰,更真切的活出價值。

 

結語

在這個世俗的觀念不斷影響我們的世代裡,如果我們不認真在上帝的話語裡面被造就,我們不長時間在信仰群體中互相提醒扶持,我們就很容易受世俗價值觀影響被撒旦所欺騙。

我相信許多人都聽過,稱自己的生日為「母難日」,這個觀點是認為,我們出生的日子,母親受苦,甚至在過去是擺上生命的代價才讓我們得以出生在這個世界上。事實上,母親真的很辛苦也很偉大,但是這不是母親的受難日,這是母親與上帝同工,所帶來美好創造延續的日子,不會是受難的日子。而今日甚至有許多未能生育的女人。

在潘叡儀牧師最近所發表的的新書簡介中有這樣一段話:

「女性身體孕育的不一定是寶寶,更是對神更深的認識!

  女性的形象與力量遠遠超過子宮所能夠定義的,

  即便是在失落與傷痕中,亦能向上帝傾訴傷痛,

  轉化成為豐富的生命經歷,

  孕育出相互依賴的新群體關係,

  甚至是多元母職的呼召!」

  

當我們成為一個基督徒,我們知道,我們無時無刻都在經歷與上帝同工的美好時刻。每個過程不會都輕省,但是必然充滿上帝恩典的價值與意義。

也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真實見證母親的價值,不是勞務,甚至任勞任怨的付出,更不是生育的苦楚。乃是透過母親,人類能世世代代存在於這個世界上經歷上帝創造的美好。

   先知瑪拉基說:「萬軍之耶和華說:從你們列祖的日子以來,你們常常偏離我的典章而不遵守。現在你們要轉向我,我就轉向你們。你們卻問說:『我們如何才是轉向呢?』」(3:7)是的,怎麼樣才是轉向上帝呢?

讓牧師再一次的呼籲,讓我們一起建造屬靈又靈巧的下一代吧。讓我們和我們的下一代不再受撒旦惡者的欺騙,陷入恐懼、批判和痛苦的境地。讓我們不只是「相信基督」,更是被建造於基督,讓我們的生命,充滿從上帝而來的智慧、靈巧與美好的香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