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20日 星期六

求上帝的兩件事

 

前言

這兩年因為肺炎疫情,改變了許多人的生活方式,也更突顯了「多元聲音雖然重要,但是沒有知識與真理,人們就會陷於困境中而遭災受難」。

 

   去年疫情剛開始蔓延的時候,嚴重的亞洲歧視,我相信大家都還印象深刻。在義大利有一個中國人推廣「我是中國人,但不是病毒」的活動來化解疫情初期,人們對中國的恐懼。甚至有一個中國人沒有戴口罩,以「請擁抱我,我是中國人,但我不是病毒」,獲得了許多義大利人熱情的擁抱。不過之後義大利疫情急遽惡化,雖然沒能證實直接相關的影響,但是這成為了許多公共衛生教育重要的提醒素材。畢竟沒戴口罩,又不知道自身是否感染病毒的情況下,如此近距離的接觸,是十分危險的。

 

   而美國也發生,有一家餐館的老闆,要求進店吃飯的顧客都需要戴口罩,但是卻有一名男顧客,聲稱自己有不戴口罩的豁免權,甚至有意無意地露出自己攜帶的槍枝,直到老闆堅持表示,病毒才不管你有沒有槍的情況下,要求這名顧客,不戴口罩就必須離開。事實上甚至有人表示,戴口罩只是象徵性的意義,對於防治病毒傳染,並沒有實質的功效,而發起拒戴口罩的運動。這樣的聲音,在日本也有。而加拿大的抗議行動中,甚至有人明確地表示,病毒造成的傷害,還不如因為限制病毒的相關政策造成人們生理或經濟上的損失還要大。而德國更有認為要人戴口罩,就像納粹時期強迫猶太人配戴的「大衛之星」般的對人民的自由有了極大的傷害。

 

   每個聲音其實都是十分寶貴的,有人談到人身自由,有人談到對於口罩束縛感的壓迫,有人認為對病毒的害怕,不應該加諸在對人的歧視中。這些論述都非常真實,不過面對沒有情感,毫無人權法治概念的「病毒」,好像這些論述,剎那間都失去了意義。

 

事實上,在我們所生活的環境中,也是如此,我們充斥在許多的聲音之中,每個聲音看起來都那麼的有道理。甚至每個理論,也都有許多專家學者在討論著,我們只能在所有的聲音中,找尋可以相信的,不過我們常常發現,最終我們所相信的,還不一定是正確的。在資訊洪流中分辨可以相信的資訊,對許多人來說,真的是一個很大的挑戰,甚至許多人,寧可找尋一個立場,不論是政治性的,權威性的,或是純粹對於某個發言人的好感,毫無條件的就是相信,以此來降低自己的焦慮。不過這樣的行動,真的是好的嗎?

 

宗教改革—談對真理的詮釋權,並重建人們與上帝的關係

   今天是宗教改革紀念日(2021/10/31星期日),宗教改革五百多年來,看起來是對基督信仰論述的討論,其實更重要的是對於信仰詮釋權的討論與追求。在五百多年前,還是天主教會教宗掌有信仰絕對詮釋權的時刻,人們沒有機會閱讀聖經,只能聽著禮拜中前台的主禮者,用著自己也不熟悉的語言,使用著禮儀來建構一個敬虔的信仰模式。其中,握有教會權力的人,因為人的軟弱,開始改變了對信仰的許多論述,一來是容易管理教會的資源,一來也是將信仰的概念,簡單容易地傳達給眾人。從好的部分來看,讓人們不需要經過複雜的學習與思辨,就能快速地建立一個人與上帝的信仰連結。從不好的一面看來,則人們永遠只能看到其中一個面向的上帝,也因為這樣,對於其他可能性,與上帝的整全樣貌少了理解與認識,成了一個大舉上帝審判之劍,大肆殺伐,砍殺異議者,並收歛錢財的宗教系統。少了與上帝真實的關係,落入了先知所警戒的處境,也重蹈了耶穌時代,宗教領袖所犯的錯誤當中。

   事實上,馬丁路德,不算是宗教改革的先驅,在他之前,因為對於信仰的異議而死亡的前輩也還有好多人,其中1380年將聖經翻譯成英文版本的約翰·威克里夫便是令許多人都敬佩的存在。不過我們今天回到馬丁路德所挑戰的教廷的一件事情來思考,為什麼在信仰上認真學習,建立思辨的過程是如此的重要。

 

   我們都知道,馬丁路德對教廷提出九十五條論綱中,對於贖罪概念的討論,成為了整個宗教改革運動,很重要的論述。其中對於贖罪券的討論,更是令許多人印象深刻。今日當我們談到贖罪券,總覺得是一個很無知的斂財行動,不過事實上,所謂贖罪券,不只是教會收歛錢財的詭計,乃是某部分也回應了人們生命軟弱的需求。

 

   首先,當時代的人們,沒有足夠的知識傳遞,人們對於信仰的理解,常常都存在於對於教會傳道者的隻字片語,而這些隻字片語,除了自己的詮釋,還有整個教廷系統的世界觀。不過這些論述,若只是用述說的,對很多人來說,顯得不夠真實,也無法貼近生活的實況。這個時候,教會的藝術中,聖經故事的繪畫,甚至至大尊榮的教會禮堂,就成為了人們透過感受理解上帝很重要的管道。而要蓋禮堂,要繪製聖經故事的圖畫,則需要極多的人力與財力。而不同地方的教團,也因為彼此或多或少的競爭關係,還有對上帝崇敬,不願意使用次級的方式來建造上帝的教會。這個時候,幾個替代式的概念就出現了,首先便是「為上帝做工」這樣的概念。也就是說,每個人除了自己的生活,一生中,也要有段時間,願意全時間擺上勞力為上帝做工。當然,真的沒辦法的人,轉換成財物的供應,也是一個方法。透過這個為上帝做工的概念,教會擁有了源源不絕的人力和財務。不過這無法解決複雜的人際互動,其中有人因為親人無法工作,必需填補這樣的需要,甚至有人期待死亡的親人,能透過甚麼樣的形式,來彌補存活日子的錯誤,教會開始增加了系統性的救贖方式,也因此「贖罪券」的概念慢慢發展出來。有了教廷的認證,人們可以透過財務與紙本證明,讓看不見的「罪」,有了明白的對價關係。也讓許多人透過這些行動,得到了安慰與建造。事實上到了今日,依然有許多人在問這個問題:「我的親友死亡了,但是他還沒有重生得救,該怎麼辦?」如果對聖經瞭解的人會知道,這是上帝的問題,不會是我們的問題。上帝要救誰,怎麼救,都在於上帝主權。我們願意身旁的人得救,要在他們活著的時候,讓他們透過我們的生命看見基督信仰的美好,並被吸引,而不是我們想使用甚麼樣的對價關係,以為透過這樣子,就能獲取上帝的恩典。

 

   而宗教改革,正是對這種人們創造的贖罪系統的挑戰,也將閱讀聖經,讓人們自己認識上帝話語,並建立真實關係的責任,從人與教會,真真切切地再拉回人與上帝之間。

 

經文釋義

 

透過這樣的說明,我們會發現,生活是很實際的,如果把對上帝的信仰,建構在虛無縹緲的信仰論述中,人們可能永遠無法認識上帝。畢竟在說上帝至大,創造極美好的同時,若無法回應人們生命中最真實的需求,再美好的論述,都無法令人認同。我很少使用箴言成為我講道的經文,因為箴言充滿了許多信仰前輩的人生智慧,而這些看起來簡短的智慧之語,卻往往是經過了多少的歷練才體悟出來的,若想要套用甚麼生活經驗來分享,其實真的十分不容易。但是今天這段經文,卻是對於我的信仰歷程中,很重要的一個提醒。

 

   「箴言30:7 我求你兩件事,在我未死之先,不要不賜給我:30:8 求你使虛假和謊言遠離我;使我也不貧窮也不富足;賜給我需用的飲食,30:9 恐怕我飽足不認你,說:耶和華是誰呢?又恐怕我貧窮就偷竊,以致褻瀆我上帝的名。」

 

這裡提到的虛假,相關的經文還有

「出埃及記20:7不可妄稱耶和華─你上帝的名;因為妄稱耶和華名的,耶和華必不以他為無罪。」

「出埃及記23:1不可隨夥佈散謠言;不可與惡人連手妄作見證。」

「申命記5:20 不可作假見證陷害人。」

「瑪拉基書3:14你們說:—事奉上帝是徒然的……」

可以知道這個字的意思有假的、空穴來風、空泛無意義、徒勞無功的意思。

而另一個字「謊言」,則是兩個字組成的,一個依然是謊言,另一個字的意思則有「說話、話、事實、緣由、言論、命令、行為、事件」,也就是這兩個字組成的意思,可以理解為說假的話、不真實的事情、欺騙的命令或行動。

我們重組這兩個字,可以理解智慧者所求的第一件事情是求上帝保守,不讓他在空虛、虛假與欺騙中,還有也不要被人錯誤的行動影響,誤信錯誤的訊息。不知道大家聽完這個描述,有沒有一種即視感,那就是這不就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打開電視、網路,天天在面對的事情嗎?

 

而智慧者第二件祈求的事情,則相對單純直接,就是在生命所需最基本的需要中,不至於匱乏,以免因為過度缺乏,而行事偏差。請注意,智慧者在對上帝的祈求中,很清楚的指出,要人在極度軟弱中不犯錯,則是很困難的,只能祈求上帝,不讓這樣的缺乏發生,讓人們在有限的力量中,不至於做出偏離上帝心意的事情。是的,信仰正是如此地貼近我們的生活,譬如就這個在身體軟弱的需求中,我們來看耶穌的行動。

 

馬可福音

8:1 那時,又有許多人聚集,並沒有甚麼吃的。耶穌叫門徒來,說:

8:2 我憐憫這眾人;因為他們同我在這裡已經三天,也沒有吃的了。

8:3 我若打發他們餓著回家,就必在路上困乏,因為其中有從遠處來的。

 

   耶穌憐憫人身體的需要,並沒有直接打發人們離開,要這群人憑著各自本事,想辦法弄到食物吃,而是注意到人們的軟弱,並主動地供應缺乏者的需要。許多時候,人們談信心的功課,但是我們也得看見,身體軟弱,信心不足的情況的確存在著。智慧者在他對上帝的祈求中,明白地請求「不貧窮也不富足」,因為他知道,完全的缺乏,對人來說挑戰太大,但是他也明白,過度富裕,則讓人因為懈怠,依然失落在上帝的恩典中。

 

甚麼是真實?

 

   接著我們回到智慧者所祈求的第一件事情,一起來思考,智慧者到底跟上帝祈求的是甚麼?一位日本插畫家,作品常常有對時事的反省。我們看見的這副圖,在亮光的地方,有一個可愛的小女生,桌面有可口的點心,愉快地自拍。透過這張圖,我們都可以想像,接下來這個小女生在她的各種個人帳號上面,所貼出來的圖,是多麼地開心與光明。不過這張圖的其他部分,我們可以看見,是既灰暗又髒亂。甚至就在可口點心不遠處的桌上,依然是一片混亂。

 

   甚麼是真實?是小女孩上傳的照片是真實,還是是她處在混亂的環境才是真實?這個世界喜歡看到光明與愉悅的一面,所以每個人都得不斷地在網路上,上傳美好的旅行,美好的食物,美好的風景,與美好的消息。而痛苦不堪的部分,大部分的情況下,人們是不會讓別人看到的,因為這一切是那麼的不美好,難道還要告訴全世界「我現在很慘嗎?」事實上,如果真有人在自己的帳號上,上傳了悲慘的消息,馬上會被挑戰,是為了博取同情?還是為了尋找同溫層?結果,雖然我們看到了一個消息,但是這個消息,真正的內容是甚麼?其實我們依然不知道。

   前陣子國產疫苗開始施打,各種言論與挑戰此起彼落,攻擊的,護衛的立場也都不停止的二十四小時在各種媒體上面播放,最近提到美國最新政策,凡要入境美國的人,都需要接種完整的疫苗,其中尚未納入台灣國產的疫苗,這時候各種討論與聲音,更是第一時間不間斷地提醒著國內的每個人。牧師不是醫療專業的人,但是從3月開始,看著台灣各種疫苗慢慢地進來,人們廣泛地討論著各種疫苗的影響與效果,心裡不禁在想,我們的相信與不相信,到底是建構在甚麼之上呢?是所謂的醫療專業人員?還是所謂的政治立場?又或者是媒體所餵給我們的資訊?關於疫苗,唯一可以確定幾件事情,好像是,不管哪一個疫苗都有風險,也都有程度上的效用,在這緊急的關頭,越多人打疫苗的情況下,疫情會越加穩定。是的,這樣的資訊,好像幾乎是可以被接受的普遍認知,不過依然有人不相信。我不是相關專業領域的人,我當然無法針對這樣的各自的立場發表甚麼言論,但是也透過這樣的實況我們可以明白,不論事實是甚麼,因為影響人們理解事務的原因太多,甚至有人因著各自的利益散發錯誤的資訊夾雜其中,使得我們更難以分辨,甚至無所適從。

 

真理是甚麼呢?

   18:38彼拉多說:「真理是甚麼呢?」我之前曾經分享過一個實驗影片,影片中述說著一個實驗,幾秒鐘的影片,可以看到有許多人在傳著一顆球,接著實驗主持人會提出一個問題,要求看影片的人,說出影片中穿白衣的人的球被傳了幾次?被試者十分專心地數著影片中球被傳送的次數,但是卻沒有發覺,影片中一隻大猩猩穿過人群的樣子。明明是一個很明確奇怪的事情,但是當人們的注意力,不在整個環境,而是專注於一個特別的地方,人們很容易忽略了一個本來簡單可以辨識的問題。

 

而北海道過去因為氣溫長年偏低,許多在北海道生活的人,沒有特別接觸過蟑螂的經驗。所以有報導稱,當有記者拿著蟑螂給生活在北海道的人看的時候,他們的反應與長期覺得蟑螂很噁心的人不同,有些學生甚至看了好久,直呼好可愛。

 

   當彼拉多問「真理是甚麼」的時候,其實就像這個世代,認為沒有所謂的真理一般。事實上,就算有真理,當我們專注於自己的慾望,我們看不見。當我們沒有經驗過的東西,我們也不認識。而真理就算是清楚明白地展現上帝豐富的樣貌在我們的眼前,我們依然視而不見。也就因為如此,當這個世界的聲音多了起來,謊言與虛假充斥我們的環境中,我們幾乎不知道可以相信甚麼,我們也幾乎除了自己,好像甚麼都不可信。而有些人更辛苦,因為他們連自己也不相信,畢竟許多謊言在欺騙別人的同時,也讓自己相信了。

 

專注於上帝的話與帶領

   如果我們沒能專注於上帝的帶領,更深的認識與思辨,智慧者所說的欠缺,的的確確大大的影響著我們的生活。因為缺乏,我們的眼光不會專注於上帝的帶領,我們會像剛剛提到,認真數球卻看不見大猩猩的人,將自己投入險境中,卻一直呼喊著:「我快死了」。而無法專注於上帝話語的認識與思辨,我們只會陷於更多的謊言與錯誤之中。若說醫療的專業我們沒有概念只能人云亦云。那麼上帝的話呢?稱為基督門徒的我們,難道不是跟著耶穌學習,而每個人都成為跟隨耶穌的專家嗎?

 

   是的,不是因為我是牧師,就跟大家說,我們要來成為基督的門徒。而是當我們選擇成為一個基督徒,我們就是自己決定,要成為基督的門徒,而不是信仰的跟隨者。我們不是相信上帝、耶穌這樣的神明,我們是跟隨基督的教導,認識創造天地上帝的豐富,然後透過我們一生,來回應上帝的呼召。這樣的跟隨,不是每個人都讀神學院,每個人都當傳道人,而是每個人認真在自己的生活中,透過對上帝話語的理解,實踐在自己的工作、生活與人生中。也因為對上帝話語的理解,我們縱使對這個世界所發生的事情,有不同的看法與論述,但是都不會偏離上帝的帶領。尤其,因為我們自己就能閱讀這一本,所有人都看見一樣內容的聖經,沒有人可以說謊,改變,創造新的價值。事實上,雖然詮釋聖經的權威來自四面八方,但是當我們回到聖經,我們會明白「受上帝靈感而寫的每一卷聖經,對於教導真理,指責謬誤,糾正過錯,指示人生正路,都有益處」。

 

   事實上,如果我們還認為,主日來作禮拜,聽聽牧師分享的,我們就很得建造,這真的是很不夠的。智慧者跟上帝求的兩件事情,1.是不受欺騙,不在空虛中。2.是沒有缺乏,不過度富裕。要是我們沒能自己在上帝話語裡面追求,是很不容易得到的。因為沒有權威大過上帝自己,而追求權威,只會讓我們重新陷入以色列亡國的困境中、耶穌時代的錯誤中、宗教改革時期的迂腐中,而偏離了上帝。我們從今日台灣資訊氾濫的處境中,很清楚地看見,縱使有了知識,都還不一定有相同的看法,而沒有知識,就只能人云亦云了。

 

重新看見宗教教育的價值

   雖然因為疫情的原因,我們成人主日學暫停了好長的一段時間,但是鼓勵各位弟兄姊妹,讀聖經,真的是要大家願意一起來努力的。我們需要更多人願意投入一起來學習,也同時需要許多人,如果已經有一點聖經知識了,就一起來成為帶領者,幫助弟兄姊妹更深入對聖經的學習。

 

   談到這裡,我也特別分享一件事情,那就是我們這幾年,兒童主日學的新任師資招募,都十分地困難,每年願意加入的同工,都不超過三個,而現任老師雖然十分盡心盡力,但是長期付出,都沒能休息的情況下,老師越來越少。我們如果沒能注意這樣的情況,我們會發現,今日停滯不前的宗教教育,將帶來明天失去信仰的下一代。我們有許多孩子,從高中以後,就幾乎沒有穩定聚會,甚至上了大學之後,有課業、社團,甚至各樣的活動,已經失去了對信仰的認識。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真的得看見,箴言智慧者的提醒,是如此的大聲。這禮拜開始,我們又要招募新的兒童主日學老師,各位弟兄姊妹,我們當中是否有人願意,最少為我們的下一代,擺上兩年的時間,透過課程準備建造自己,也透過對孩子的教導,建造我們敬虔的下一代。

 

 

 

 

 

結論

   宗教改革,不只是對於迂腐教廷的挑戰,更是對所有基督跟隨者的一個挑戰。過去只要把自己的生活過好,只要記得奉獻,記得聽宗教領袖的話,今天卻要我們每個人負責任地來到上帝面前。

曾經有孩子跟我說,上帝怎麼那麼麻煩,祂說甚麼我就做甚麼就好了,幹嘛還讓我們有自由意志?還幹嘛做那麼多選擇?我想問,真的上帝的說地話,我們都願意聽?還是,我們只挑自己想要的聽,不想要的就連接觸也不要接觸,因為看不見,聽不到,就甚麼都不知道?還是,我們願意擺上更大的代價,認識上帝的話,看見今天生命的實況,用盡一生的力氣,去回應,去實踐,並且去選擇?看見上帝豐富的美好,也更見證宗教改革前輩所堅持的,當我們「每個人」都願意自己來認識上帝,讓上帝直接介入我們的生命當中,那麼我們必然經歷,「腓4:7上帝所賜、出人意外的平安必在基督耶穌裡保守你們的心懷意念。」

0 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