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一個福音使者,你想到什麼?我們人生不同階段,同一時間會扮演好些不同的角色,像我現在是丈夫、爸爸、女婿、大哥,牧師、鄰居等角色。試問,那福音使者呢?這是一個什麼樣的角色?是你的自我認定的一個角色嗎?或許我們當中很多人心裡馬上想的是「我不是,我不會,我不能,我不敢」。
各位,擔任角色,需要從經驗中學習,就像一個新手爸爸,也是一路學習,累積經驗而來。在今天,我們要透過以賽亞書,來學習關於如何成為福音使者。
以賽亞是主前七百年的先知,他所處時代正面對國家的危難,北國以色列被亞述帝國滅掉,他是南國的先知,先後經歷四個王,大約有40年時間忠心服侍。
在以賽亞書中,多次提到「傳講」這個詞,他是一位傳講者,傳講從上帝那裏領受的信息。雖然我們和以賽亞有著時空中很大的距離,仍可從他的經歷、他所寫下的信息來學習。
二、福音使者—從領受呼召和感動開始
我們對以賽亞的認識,一定會提到這本書第六章中,那段他寫下自己在聖殿中看見的異象,那是在烏西亞王去世那年,他在聖殿中看見主坐在高高的寶座上,有六個翅膀的天使在旁高呼聖哉聖哉聖哉,地震動,聖殿充滿煙雲,而以賽亞意識到自己和群體的不潔淨,他認識自己的真實光景,這時天使拿紅炭沾他的口,象徵除去他的罪,使他得潔淨。
接著他聽見主的聲音「我可以差遣誰呢? 誰肯為我們去呢?」以賽亞回答說「我在這裡,請差遣我。」這是先知領受呼召的經歷。
各位,這也是我們成為福音使者的起點。成為一個福音使者的先決條件,是先經歷過上帝的恩典和拯救,先成為一個領受福音的人。
試問,你曾如何領受過這福音的大能,如何經歷上帝的恩典,而現在的你又是如何繼續領受這福音? 一個福音的使者,要先是一個領受福音的人,再有一顆願意的心,回應上帝的邀請。縱使意識到自己的不夠,仍願意回應主的恩典,承接這樣的角色。透過回想並整理這些生命見證,就是成為福音使者的起點。
三、福音使者—能講述上帝在歷史中的拯救計畫(福音)
除了我們個人的生命經歷之外,成為福音使者是要成為一位能夠「講述上帝在歷史中拯救計畫」的人。接續我們來讀今天的這段經文賽61:1-3如此寫,讓我們一起來讀:
1.主耶和華的靈在我身上,因為耶和華用膏膏我,叫我報好信息給貧窮的人,差遣我醫好傷心的人,報告被擄的得釋放,被捆綁的得自由; 2.宣告耶和華的恩年和我們的上帝報仇的日子;安慰所有悲哀的人, 3.為錫安悲哀的人,賜華冠代替灰燼,喜樂的油代替悲哀,讚美為衣代替憂傷的靈;稱他們為「公義樹」,是耶和華所栽植的,為要彰顯他的榮耀。
至高上主的神臨到我,因為上主用油抹我;伊差我去傳好消息互散赤人,醫治心靈破碎的人,宣布受掠的得著解放,受關的出監牢, 2.宣布上主恩待人的年及咱的上帝替伊的子民申冤的日,安慰所有悲哀的人; 3.佇錫安悲哀的人,伊賜𪜶花冠代替火灰,歡喜的油代替悲哀,稱讚的衫代替憂傷的心。𪜶受稱做「公義的橡樹」,是上主栽種的,欲顯明伊家己的榮光。
這段經文大家應該不陌生,這段的前半段也被記載在路4:16-21,當耶穌在加利利開始傳道時,他在會堂中就宣讀這段經文,可說是耶穌第一次公開講道,刻意用這段經文來表明他的事奉目的,讓我們進一步解釋這段經文的內容,什麼是福音的好消息呢﹖
上帝的靈在我(耶穌)身上,他要宣布的好消息,就是將這福音的好消息給謙卑的人,而新約作者按七十士譯本的希臘文翻譯,翻為「貧窮的人」,這個好消息是要給那些有欠缺的人,給那些願意謙卑虛心聆聽的人,驕傲和自滿的人是無法聽進去的。
接著經文中提到醫治和釋放,耶穌來是要減除那些在罪惡擔子下痛苦的人,他要像醫生要來醫治人的心。同時,耶穌也宣告,被擄的將得釋放,那些因著罪成了罪的奴隸,基督來要使他們在祂裡面得自由。
經文中提到禧年,按照摩西所頒的律法,每五十年為禧年,禧年時所有的奴隸都可以恢復自由,賣掉的田地也可以歸還原主,禧年是經歷上帝恩典日子,是得自由釋放的時刻。
公義樹,在舊約中常用樹比喻屬神的百姓,在這裡是指神救贖回來的百姓,公義樹並非人所栽種,而是耶和華所栽的,為要叫上帝得榮耀。
這些都是耶穌來到世上,所傳講的福音好消息,拯救我們脫離罪惡的挾制,脫離匱乏欠缺,帶來醫治和釋放,如同禧年的日子得到自由,是上帝所栽種的公義樹,叫上帝得到榮耀。
各位,這是上帝在歷史中透過耶穌的拯救計畫,也是福音的好消息。
但上帝在歷史中的計畫還不僅是如此,什麼是上帝在歷史中完整的拯救計畫﹖
如果我們對照以賽亞書61章和路加福音4章,發現耶穌在讀經的時候,只念的一半「宣告耶和華悅納人的禧年」,少了接續的那句「和我們的神報仇的日子」,從新約的啟示中,我們了解這是指向耶穌的第二次再來,關於上帝最終的審判。
而從上帝的恩年到上帝報仇的日子之間,正是上帝給我們人類悔改的時間,這時間就是教會的時代,讓我們還有機會成為上帝的福音使者。
十九世紀的大佈道家司布真牧師曾將這具像化,他傳講的信息中有兩個重點,關於耶穌第一次來的十字架,和耶穌第二次來的白色大寶座(啟示錄中老約翰看見的異象),前者是關於恩典,後者是關於審判。
如果不好好把握傳講十字架恩典的時刻,日後就要面對啟示錄中白色大寶座前的審判。
因此,對福音使者來說,他深刻意識到「時間有限」,不僅是如上面所說,我們不知主耶穌什麼時候要再來,所以時間有限。
時間有限,更是意識到我們在世的時間有限,大家是否跟我一樣,隨著年紀的漸長,越來越覺得人生過得好快,台語詩歌有一句「一目你久變老人」。
試想,上帝讓我們周圍能接觸到的人,像是同學、朋友、同事、親人,這些都不是永久的,都會結束,早晚要面對離開的時刻,而機會往往是一去不復返。
1871年10月8日,慕迪牧師在芝加哥一連五天舉行大型佈道會,他回憶10月8日晚上佈道會的最後,外面傳來警鐘的響聲,救火車飛駛經過聚會的地方,但是大家都不在意。
當他講完耶穌的救恩及將來的審判後,向聽眾說「你們回去想想,下個主日再回來告訴我,你們要怎樣回應。」結果那晚的大火將芝加哥燒為平地,許多人死亡,更多的人流離失所,連當晚聚會的地方也被燒毀,他自認這是他一生中最大的錯誤,因為沒有把握那晚的機會。
四、回應和行動
成為福音的使者,源於我們先領受上帝恩典的經歷,並願意回應上帝的邀請,還有學習講述上帝在歷史中的救贖計畫。把握機會,因為時間有限—主耶穌將再來,世事多變難料。
在今年教會年度目標「建造年」當中,慎重地問大家,你我可願意跨出自己的舒適圈,把福音使者成為你生命中的一個重要角色﹖
縱使一開始你會想著--我不是,我不會,我不能,我不敢。但因著主愛的緣故,也因著愛主的緣故,我們學習整理自己的生命見證,學習對上帝救贖計畫有更深切的認識,並相信上帝會帶領我們成長。
這禮拜週報刊登九月份起的秋季班成人主日學課程,我看到裝備部提供這一道道豐富的屬靈饗宴,卻也擔心這麼好的課程卻沒有太多人來吃,真的很可惜。
各位,透過課程在團體中學習,會幫助我們持之以恆,這一次讓我們抱著不僅是為自己來學習,更是為要成為福音使者來學習。
當這社會越來越強調終身學習時,試問,你有多久沒有上過成人主日學的課程?
好不好在這八門課程當中,你選擇一門來報名上課。我相信,到年底的時候,你會深深覺得,跨出上課的這個決定,會是你今年所作最明智的一個決定。
我也在想,當有一天,我們將放下所有的,回家。你懂,就是回到永恆的家。會不會當我們放下我們現在忙忙碌碌的各樣事情,發現許多我們現在看重、珍惜的竟然都帶不回去。
那種感覺,就好像我們出國去旅行,沿途買了好多精美紀念品,沒想到行李竟然掉了,所有的紀念品都沒能帶回來。
人生在世是客旅,而我們出來旅行久了,或是這個旅行太過於精彩,竟然讓我們漸漸忘記我們是客旅這個事實。
到那一天,我們能夠帶往天家的,是我們為著上帝的緣故去接觸的人,是那些我們曾經跟他們分享耶穌基督的愛,是源於福音使者而來的所言所行。
會不會等到那時候才意識到,原來在你我一生中眾多的角色裡,這並不是另外新增的角色,而是把握每個角色成為福音使者的機會,讓我們自己領受這福音的禮物,也把握機會,跟人分享這福音的禮物。
最後,再分享一個我在書上讀到的故事,大衛李文斯頓(1813-1873),他是第一位去非洲的英國醫療宣教師,後來被稱為非洲之父。
當他在非洲去世後,遺體被帶回英國舉行榮重的葬禮,因著他在非洲的宣教,對非洲探險歷程的貢獻,以及記錄下親眼看見非洲人被抓來歐洲做奴隸受苦的記載等,也影響英國後來廢除奴隸制度。
就在那個人山人海的追悼會中,會場中有一個人大哭,別人問他為什麼哭得這麼傷心,他說我和大衛李文斯頓從小是同班同學,我們上同一個主日學,給同一位老師教,他走主的道路,而我呢? 假如我也這樣,那現在這個追悼會是給我的,不是給他的。
當我讀到這故事時,想到的不是世上的追悼會,更要看重的天上的歡迎會。
親愛的弟兄姊妹,讓我們為著自己、為著你所愛的親人、朋友、同事、同學們,那些上帝現在安放在你周圍的人,各位福音使者,去行動吧!去行動吧!﹗因為這是上帝給我們最好的禮物,也是我們可以給上帝、給周圍的人最好的禮物,你願意這樣做嗎? 我們同心來禱告。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