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27日 星期六

有平安在我心

一、前言:青壯主日思想但丁的喟嘆

「走到人生的中程,我察覺到自己已經迷失在黑暗的森林裡,正確的途徑怎麼也找不到了……。這森林是荒野、是險惡、是舉步維艱,要說出這樣的景象又是多麼困難?」《神曲:地獄篇》 

1. 眾生相」看見人心的恐懼與憂慮

世上怎麼會這麼多苦難?不是說「神就是愛嗎」?為何慈愛的上帝卻容許苦難存在呢? 

想到這裡,不猶然也要像保羅一樣疾呼:「我真苦啊!誰能救我脫離這必死的身體呢? 」(羅馬書724)   

二、面對苦難的世界;逃避?(928-33耶穌變貌)

耶穌帶領三位學生──彼得、約翰和雅各,上山去禱告。禱告時,耶穌容貌改變,衣服光亮潔白,而且摩西和以利亞出現與耶穌對談,內容是關於耶穌要在耶路撒冷以死成就的事。

在猶太傳統中,摩西代表律法,以利亞代表先知,這兩位的出現,暗指耶穌即律法的實現,他就是先知所盼望的彌賽亞。

彼得看到這光輝燦爛的時刻,內心非常興奮,他多麼希望能夠長久住下來,不要下山了。

因此他建議在山上搭三座棚子給耶穌、摩西和以利亞。可是彼得卻不知道,他所看到的榮耀時刻,卻是耶穌以受難、釘死在十架上,來成就上帝使命的嚴肅時刻。

這個榮耀的時刻是以耶穌生命的代價所換來的,絕對不是搭三座棚子住山上就可以完成,我們必須要下山,去面對世界的苦難。

 

三、經文背景 與耶穌時代的社會處境

1. 經文背景

約翰福音14-16章是主耶穌最後一次上耶路撒冷城邁向受難之路,與門徒分別之前向門徒們所說的最後的勸勉。

 

2. 耶穌時代的社會處境

猶太人歷史相當坎坷,歷經了亞述、巴比倫、希臘、和羅馬的入侵及統治。耶穌那個年代的羅馬帝國是暴戾又腐敗,除此之外,從歷史的記載,我們知道當時的猶太社會還面對著階級嚴重對立的問題。

我們知道在耶路撒冷的聖殿裡住著一群受羅馬帝國指使的大祭司,他們勾結富商和官吏,壓迫其他猶太人,並向他們抽取稅賦。

在貧富差距不斷擴大的隱憂下,猶太地區也因而暴動頻傳,猶太人期待救世主的快來臨,從暴政中拯救他們並建立新的王國。

 

四、耶穌說:你們心裏不要憂愁....(141)的依據是甚麼?

約翰福音1427,耶穌說:「我留下平安給你們,我把我的平安賜給你們。我所賜給你們的,不像世人所賜的。你們心裏不要憂愁,也不要膽怯。」(1427)我們知道,「不憂愁」與「得平安」有著莫大的關係,因此我們要來從「平安」這個詞來做深入的探究。

 

1.對「平安」的認識

*舊約שָׁלוֹם(Shalom),出現超過230次,其基本意思是「平安、和平」。它的中文翻譯往往讓人理解為一種安然無恙、沒有戰爭、順利、安心的境況。

但在希伯來的觀念裏,שָׁלוֹם shalom其實有「完好無缺」、「圓滿」、「幸福滿足」等含義,所以שָׁלוֹם 常指:人生美滿、關係和好、興旺、健康、事情得到完滿的結果等廣泛的意思。

 

2.平安(שָׁלוֹםShalom)的源頭就是上帝

858a「我要聽上帝-耶和華所說的話,因為他必應許賜平安給他的百姓,就是他的聖民」。我們可以得知詩人藉此告訴我們─平安無法從人獲得,只有上帝能予以賜下,因為上帝是 שָׁל֑וֹם的源頭。

「我要聽上帝-耶和華所說的話」更是向我們證明:真正的平安是建基於人與上帝之間有完好的關係,這是透過人不斷信靠、敬畏、順服上帝而來的!

*新約Ερνη(eirēne,出現90餘次。原文中除了有平安、和諧之意,也有連結、整合的意思。而且在「真正的平安」中,有真正的踏實感,不會隨著環境、心情而起伏。

同時我們也可以從字義發現─真正的平安需要與耶穌連結。也就是:耶穌基督所賜的平安,來自於我們與他的關係。

 

3.心裏可以「不要憂愁」

是因為 「(耶穌)留下平安(ερνη eirēnē)給你們,我把我的平安(ερν eirēnē)賜給你們。我所賜給你們的,不像世人所賜的。你們心裏不要憂愁,也不要膽怯。」(1427)

耶穌所賜的平安不是世上安然無恙、沒有戰爭、諸事順利…等等。耶穌甚至明白告訴我們:「在世上有苦難」(1633),耶穌帶來的平安是一種超然和屬靈的平安,這是因為耶穌與天父有完美又親密的關係。

 

五、耶穌的命令:你們若愛我,就會遵守我的命令(1415)

*回想一下,耶穌在山上變貌時,彼得所說的話,我們可以充分的感受到「人只想享受榮耀,不想受苦」的本性。但是耶穌很明確地跟我們說:你們若愛我,就會遵守我的命令(1415)

 

六、結語:在基督裡有平安(馬可437-40)

35耶穌對門徒說:「我們渡到對岸去吧。」36門徒離開眾人,耶穌已在船上,他們就請他一同去;也有別的船和他同行。37忽然狂風大作,波浪打入船內,以致船灌滿了水。38耶穌在船尾上,枕着枕頭睡覺。門徒叫醒他,說:「老師!我們快沒命了,你不管嗎?」39耶穌醒了,斥責那風,向海說:「住了吧!靜了吧!」風就止住,大大平靜了。40耶穌對他們說:「為甚麼膽怯?你們還沒有信心嗎?」

在這一段經文中,特別讓我注意到耶穌所說的:「你們還沒有信心嗎?」這句話。試看門徒非常的緊張把耶穌叫醒,說:「老師!我們快沒命了,你不管嗎?」如果你是門徒,你會怎麼說?

如果是我應該會說:「救命!老師,外面狂風大浪,船快沉了,請救救我啊!」

可是,門徒不是這樣求救,他們口中滿是汰怨之氣,甚至在情急之下還口不擇言的控告耶穌不顧他們的生死!

我們是否也同樣在我們生活的狂風大浪中,質問上帝:「上帝啊!我好痛苦,祢不管嗎?祢不顧嗎?祢不在乎嗎?我都快死了,祢什麼也不做嗎?」

接下來,我們看見耶穌起來,第一時間就斥責了風和海,說:「住了吧!靜了吧!」風就立刻停止,浪也大大地平靜了。

這是何等的權柄啊!你相信嗎?我們生活中的狂風大浪,只要耶穌一句話就可以平息!問題是我們的信心常被困境、苦難給縛住了。

耶穌雖然痛心門徒跟隨他已久卻仍沒有信心,但我更在耶穌的作為中,看見他對門徒的憐憫和慈愛。門徒如此質問控告耶穌,耶穌仍然幫助他們。

並且,耶穌還教導他們、糾正他們,讓他們看見自己內心的膽怯,看見自己心中仍然信心不足。

相較門徒在「知道耶穌基督復活,並領受從他而賜下的聖靈保惠師後,便完全改換成不顧性命努力傳福音;犧牲性命也在所不辭」的作為。

我們知道堅定的信心並非一下便能獲得;而是不斷增長,不斷加添的。無論是透過耶穌的教導,或是親歷上帝作為,都會一步一步建造人對上帝的信心。 

當我們活在耶穌裏面,就能活在平安之中!這是他給每一個信靠和跟隨他的人的應許。

求主幫助我們在面對人生和各種環境的風浪中仍然定睛仰望他,在患難困境中仍然堅心依靠他。

2024年7月13日 星期六

你們來看吧!

 一、前言:今天你為什麼會坐

    在這裡?                 

1.是誰帶領你信主的?

    是你的家人、老師、同學、同事、朋友、鄰居、團契輔導、主日學老師帶領你信主的。若有機會請你分享三分鐘信主歷程的見證,你是否隨時都預備好了呢?

 

2.誰是影響你最深屬靈的前輩?

    他有那些信仰典範是值得你效法的呢?你目前是否也如此做來陪伴許多信仰的後輩呢?

   「從前引導你們、傳上帝之道給你們的人,你們要想念他們,效法他們的信心,留心看他們為人的結局。」(希十三07)我們今天能坐在這裡,和同信的弟兄姊妹同享上主豐盛的恩典及慈愛!我們就當向愛我們的天父上帝獻上感恩的禱告! 

 

二、本文:耶穌在日常生活中
   
與我們相遇

    約翰福音第一章35-42節的經文,是耶穌呼召安得烈、約翰以及西門彼得成為門徒的記載。

    約翰福音的作者特別描述—耶穌呼召門徒的方式是通過我們每個人在日常生活中,就有機會可以與耶穌相遇,讓耶穌來改變我們的生命,成為耶穌的門徒。

   1.耶穌問:你們要什麼?

     安得烈及約翰原本是施洗約翰的學生。因為施洗約翰的引薦,他們想要對這位老師口中稱為「上帝羔羊」的耶穌,有更進一步的認識及瞭解。因此他們轉而跟隨耶穌。

    約一章38節記載:「耶穌轉過身來,看見他們跟著,就問他們說:你們要甚麼?」「你們要甚麼」這句話是約翰福音記載,耶穌對世人所問第一個問題。

    耶穌問安得烈、約翰他們二人,同樣,耶穌今天也在問在場的你和我。當夜深人靜我們獨自一人時更要思考—忙忙碌碌一生,我們是在追求什麼?我們心中最深的渴慕是什麼?什麼才能填滿我們空虛的心靈!這是我們每一個人都必需問自己重要生命的議題。

    德國神學家莫特曼提醒我們「任何人來到耶穌面前、我們都必須先問自己這個問題,「你們要甚麼?」」

   你是希望—你饑渴的心靈能得著滿足嗎?你是希望—你的罪能得著赦免嗎?你是希望—你的心靈有平安、有喜樂嗎?你是希望—你能找到真理、永生的盼望嗎?你是希望、你的病痛能得著醫治嗎?你是期盼、你的禱告能蒙應允,還是期盼通過禱告能明白上帝的心意呢?

    這些耶穌都能滿足我們內心的渴慕、耶穌要賜給每位用心尋求他的人,那豐盛的恩典是超過我們所求所想的!如同以弗所書三20「上帝能照著運行在我們心裡的大力,充充足足地成就一切,超過我們所求所想的」

   2.耶穌回答:你們來看!

    當安得烈與約翰問耶穌住在那裡?「耶穌說:『你們來看。』兩個人就去看耶穌住在那裡,這一天便與祂同住。

    「你們來看」是約翰福音記載,耶穌對世人所發出第一個邀請!門徒與耶穌生活在一起,他們實際經驗到耶穌生活的態度、處事的原則以及思想,是與猶太的拉比、文士、法利賽人、以及當時宗教的領袖有很大的不同。

    通過與耶穌同住,通過近距離觀察耶穌日常生活起居的一舉一動,讓安得烈以及約翰確信、耶穌就是他們盼望許久的彌賽亞!

    「你們來看!」是耶穌對二位門徒的邀請及呼召,「你們來看」也是對你、我的邀請,「你們來看」同時也是我們可以主動邀請親朋好友來認識耶穌,接受耶穌為他們生命的主。讓耶穌有機會可以來翻轉他們的生命。

 3.約翰福音記載安得烈曾有

   三次帶領人來到耶穌的面前

   1)帶領彼得去見耶穌
  (
約一40-42a)【家庭成員】

    「他先去找他的哥哥西門,對他說:『我們已經遇見彌賽亞了。』於是他帶西門去見耶穌。」

    安得烈將家人帶到耶穌面前,由耶穌親自作工,改變家人的生命。

   2)帶領孩童去見耶穌
     (
約六8-9)常被忽略的人

    安得烈憑著信心帶著這個孩童來到耶穌的面前,耶穌藉孩童手中的「五個大麥餅和兩條魚」行了讓五千人吃飽的神蹟!

   3)帶領希臘人來見耶穌
    (
約十二20-22)【跨文化種
   
族的人】

    有希臘人來到耶路撒冷,當他們聽見有關耶穌的教導,當他們看到耶穌所行的神蹟奇事,他們迫切地期盼能見到耶穌,腓力來告訴安得烈,安得烈就馬上帶這些希臘人來見耶穌。

    安得烈認識耶穌後先去找哥哥彼得,就只是單純分享自己遇見耶穌的故事,接著就是把彼得帶到耶穌的面前。

    安得烈並沒有擔心彼得會不會接受?安得烈付出實際行動,提出邀請、領人到耶穌的面前。當我們與他人分享福音的時候,不用擔心太多的問題,我們的任務就是把人帶到耶穌的面前。

    我們要抓住各樣的機會與他人分享福音,耶穌知道如何滿足每個人不同的需要。翻轉世人生命的工程,上帝非常願意與我們一起同工,我們領人到主耶穌的面前,上帝就要成就大事,改變他們的生命。

    當我們回顧我們過去信主的經歷,不是我們的親友領我們到耶穌的面前,耶穌基督就一直在調整、改變我們,讓我們透過不同生命的處境,能深刻經歷到上帝豐盛的愛及恩典,因此我們願意緊緊跟隨祂的腳步前行,不是嗎?

 

三、思考:通過今天所讀的經
   
文,牧師邀請我們一同來
   
思想以下的問題                                

1.我們要如何做才能讓耶穌
    
有機會,陪伴心靈受傷的人
    
走過生命的困境。

    我們確信—耶穌是一位大有能力的神!我們了解—人們在不同生命成長的階段,都會遇到許多生命的壓力及困境,而我們是否願意—做上帝要賜福萬民的管道,陪伴受傷的心靈來到耶穌的面前呢?

    有一份「生活事件與壓力程度的量表」可以幫助我們檢視自己或他人在不同生命成長的階段,承受多少壓力。生活在這個世代,不論成人、青壯或兒青的年齡層,所面臨生活的壓力都好大!

    當有一個弟兄或姊妹,他同時要面對許多不同生活事件的壓力,若都只是他自己一個人在單獨面對及承擔時,就非常容易造成個人身心方面的疾病。不分年齡人人都需要主,我們當陪伴受傷的心靈,來到耶穌的面前。

    四個人合力抬癱瘓病人來到耶穌面前尋求醫治故事的畫!一個癱瘓的病人、相信他的身心靈、必定是相當的痛苦!他有四個朋友時時找他聊天、非常關心他!

    四個朋友聽到有一位大能力的耶穌要來到他們村莊,他們想:「若是我們能帶著我們這位、癱瘓的朋友去見耶穌,耶穌一定能醫好他!那不是一件很美好的事嗎?」

    他們就決定要帶這位癱瘓病人去見耶穌!讓耶穌來醫治他!但當時在屋內聽耶穌講道的人、實在是太多了他們再怎麼努力的推擠、也無法將癱瘓病人帶到耶穌的面前!

    這四個朋友並不氣餒,他們努力尋找任何可以接近耶穌的方式!最後他們決定—要拆掉房子的屋頂、將那癱瘓病人從屋頂垂下去!

    耶穌看見他們的信心是那麼的大!就對他們說:「孩子!你的罪蒙赦免了!我吩咐你,起來,拿你的褥子,回家去吧」這個癱瘓病人,立刻起來、拿起褥子,在大家注視下走出去!

    我們是否願意成為這個癱瘓病人、四個朋友之一呢?合力將身心靈軟弱的弟兄姊妹,帶到耶穌的面前,讓耶穌來改變他目前生命的困境!

    我們當深刻了解、體會我們身旁的親人、朋友、他們目前所遇到生命的困境及壓力;這是一個他們願意接受信仰的契機、我們當好好把握!

    雖然有時我們實在無法做什麼,我們只能陪伴在他們身旁!我們更可以與他一起禱告、引導、帶領他來到耶穌的面前,讓耶穌親自安慰、觸摸、醫治他受傷心靈,讓他們有機會將生命的重擔交託給主耶穌,因耶穌應許我們:「凡勞苦擔重擔的的人,可以到我這裡來、我就使你們得安息。」

    上帝要通過我們所做的成為上帝要祝福他人最佳的管道!

 

四、結論:學習安得烈帶領人
   
來到耶穌面前的好榜樣

    安得烈為我們立了一個好榜樣。首先我們自己要真正認識耶穌,經驗到耶穌、被耶穌所吸引,我們才會有滿腔的熱情,與其他人分享我們與耶穌相遇的見證。

    只要我們願意開口邀請,將人帶到祂的面前、聖靈自然會感動他的內心、刺扎他的心靈、讓他看到實際生命的光景、讓他願意摘下面具、脫去假裝堅強的外衣、以最真實的心靈來面對耶穌,讓耶穌用他那溫柔的雙手,來撫慰我們受傷幼小的心靈、讓我們可以邁開勇敢堅定的腳步、大無畏的信心來面對我們破碎的生命!

    保羅說:「凡我所行的,都是為福音的緣故,為要與人同得這福音的好處」(林前923)期盼我們都能成為─耶穌基督的見證人。

    許多人都要因你而得福。許多人成就今天的你,你也要成為他人生命的祝福,讓他人因你而得福。



2024年7月6日 星期六

建造之後

 一、前言

    弟兄姊妹平安,今天是今年上半年度的最後一個禮拜天,也是尼希米書最後一次的信息,先前我們查考尼希米記,當尼希米完成耶路撒冷城牆的修建後,在上一週,光勝牧師的信息中,透過以斯拉宣讀律法,百姓們一同認罪,重新跟上帝立約,在尼8:10尼希米和以斯拉對悔改難過的百姓們說「你們不要憂愁,因靠耶和華而得的喜樂是你們的力量。」

    接著他們就一同敬拜、照著律法所寫的守住棚節,每天讀上帝的律法,一同守節歡慶,原來在那不容易的時代,他們不僅是完成耶路撒冷城牆的修建,更因此經歷了一次以色列百姓信仰的大復興。

    信仰的復興不僅是外在城牆的建造,更是集體內心的更新與改變。

    在尼希米最後的第13章,記載他在耶路撒冷擔任省長12年之後,回到波斯皇宮,不知過了多久,他再次回到耶路撒冷。

    這一次,他面對的是尚未完成的幾件事,這些事不如城牆的建造那般引人矚目,甚至常常被忽略,但對我們也有很大的提醒。讓我們進入經文,看看尼希米再次回到耶路撒冷後,面對哪三個新的挑戰。

 

二、後來如何﹖
   
面對三個新挑戰

 1.清空多比雅在神殿中的庫房,
  
恢復利未人的侍奉和供應

    多比雅是周圍亞們人的首領(2:10),先前尼希米就已經跟這位多比雅交手過,他跟猶大好幾位貴族家族通婚(6:18),也是大祭司以利亞實的姻親(13:4)

    這次他發現大祭司以利亞實,竟然讓多比雅在聖殿中有一間大房子,作為庫房使用,這是一個不平常的特權。尼希米果斷採取行動,將多比雅的傢俱丟出去,這個舉動讓我們想起福音書中,耶穌也曾潔淨聖殿的情景。

    同時,他吩咐將聖殿中的器物搬回去,並發現原來許多利未人因為沒有得到供應,都回家種田了。他斥責官長離棄神的殿,委派忠心的人重新恢復供應,招聚利未人再次回來服侍。

    從這點我們看見,當時聖殿空間的世俗化,連帶阻礙了同工服侍的供給和心志。也讓我們省察現今的教會,是否存在的一些特權的使用,讓人看不慣,雖然放在心裡沒有說出來,卻影響整個團體服侍和參與的心志。

    同時,教會是否有提供給同工們充足的教導和培育,還是放任大家,隨隨便便,漸漸失去起初服侍的心志。我們可以問,尼希米,你會怎麼看我們和平教會?

 2.堅守安息日

    尼希米也發現,看見在安息日,就是禮拜五傍晚天黑到隔天天黑前這段時間,上帝賜下安息日要人離開工作,專心敬拜上帝和休息。

    然而,百姓們開始將農作物運進城要做生意,跟平常一樣,甚至有外族人也參與其中,尼希米責備那些長官,下令派人在安息日把城門鎖起來,不准開放。

    尼希米堅守安息日的原則,提醒我們在主日禮拜中也要存敬畏之心,如同牧師曾好幾次提醒大家,主日禮拜幾點開始?你覺得幾點到是合宜的?至少提早10分鐘到讓自己的心先安靜,相信這樣會比禮拜開始後匆匆忙忙進來找位子有更多領受。而服侍的同工,至少提早20分鐘到預備提早到達,為服侍的同工做好準備。

    而信徒守安息日,你怎麼看?一個月當中你通常來參加主日禮拜幾次,是四次?三次?兩次?一次?

    風氣和習慣是逐漸養成的,而要改變也需要一次次的提醒,尼希米用了嚴厲的手段,把門關起來,就像我們去參加音樂會,國家音樂廳的音樂會,演奏一開始門就關起來了。

    我還曾經聽過,南部一位牧師開福音車載同工們去探訪,約好集合時間一到就開車不等了,結果是後來大家都很準時。

    我省察自己,這不是我個性會做的,但在包容和體貼當中,是否也讓大家疏忽怠惰了?我會想問,尼希米,你會怎麼看我們和平教會?

 3. 重整婚姻問題

    尼希米還發現,許多猶大人娶了外族的妻子,甚至小孩子都不會說猶大話。尼希米斥責、咒詛並打了他們,要他們起誓日後不再將自己的兒女和其他族人通婚。

    在那個受外族統治,十分不容易的年代中,以斯拉也曾努力面對這問題,甚至做得比這更嚴厲。

    當然,當時面對這棘手議題的處理方式,並非直接適用到不同時代,保羅在哥林多前書中針對這,提醒教會信徒在婚姻中要活出信徒的見證,用見證去感動、影響丈夫或太太。

    我在默想這段記載,所領受的是關於下一代信仰的培育,關於對兒童宗教教育的看重。

    我們當中做父母的,都用心考慮兒女該念哪間學校、該送他們去補習或安親班學習哪些才藝,但我們是否也用心在兒女信仰的培育,在家庭生活中的成為兒女信仰的榜樣,並透過帶小孩來參加教會兒童主日學,在教會用心的兒童主日學老師們的陪伴下,幫助他們來培育信仰?

    我曾有好多次聽見長大後才信主,要接受成人洗的基督徒,十分羨慕那些從小就可以在基督徒家庭中、在教會兒童主日學中長大的基督徒,我們也真該重新檢視,如何培育兒女的信仰根基。尼希米,你會怎麼看我們和平教會﹖

 

三、側寫尼希米

 1.愛生氣,看不慣許多事。

    回顧尼希米的一生,他是一位怎樣的人﹖在尼希米最後這一章,我們看見一位年老的長者,一開始會覺得他怎麼那麼愛生氣,怎麼當他一回到耶路撒冷後,就看這不順眼,看那不順眼,好像其他的官長們、祭司們都已經見怪不怪習慣了。

    如果我們再仔細檢視,當他寫下前面說的這三件事--潔淨聖殿恢復服侍團隊、堅守安息日,以及重整婚姻看重小孩教育,他所要面對的,是他深刻意識到一個逐漸被世俗化侵入的信仰群體,讓神聖空間被世俗化,讓分別為聖的安息日時間被世俗化,也讓培育新世代的眼光被世俗化。

    到底誰才是怪怪的?我們看到的是一位長期和惡勢力對抗下的寂寞心靈,一位一心要追求神的讚賞的人,甚至不惜得罪很多人的尼希米。

 2.尼希米的禱告

    同時,大家是否也發現,整卷尼希米記是以禱告為開始,他從弟兄那裏得知耶路撒冷的光景,他哭泣禁食禱告來開始,到這最後一章,也是以禱告結束。

    在這一章的14,22,29,31節,每個事件最後,都是他的簡短禱告「我的神啊,求你因這事紀念我。」這樣的禱告詞,真的不是什麼華麗的用語,卻是一位在上帝面前保持謙卑,一心一意追求上帝的心意,為了要這個信仰群體好所作真誠的禱告。

 

四、末了的話

    當我準備到這最後一講的時候,才發覺原來尼希米的事蹟,跟烈酒一樣後勁很強。這卷書不僅僅是關於城牆的建造,更是關於群體內在的改變和屬靈的建造。

    我們或許不會在歷史上像尼希米那樣扮演重要的角色,我們每個人都還有上帝所交託的使命,那些「尚未完成的事」。

    各位,你知道那是什麼嗎﹖如果你還不那麼清楚,讓我們趁著還有機會,趁早透過禱告去尋求,讓我們更明白現階段上帝對我們的心意。

    無論是在教會、家庭、職場還是個人的生活,讓我們效法尼希米,他不僅參與外在實體的建造,更是參與了屬靈群體的建造,面對逐漸被世俗化的信仰群體,一生跟隨主直到最後。

    最後,也跟大家分享我還有的一些領受,這個信息很多是對我說的,跟大家分享。

    1.我想到學生時代禮拜六開班會的經驗,在那個還沒有週休二日的時候,禮拜六早上最後一節常安排是班會時間,印象中是班長主持討論,有時則是輪流上去講笑話、或是同樂會等等的安排,愉快地等著下課鐘響。

    但那開班會的時間,在印象中也有另外的一面,是一個嚴肅的時刻,當那一週班上發生大事,像是不認真打掃,嘻笑打鬧有人受傷的時候,像是發生偷竊沒有人承認的時候,像是考試有人集體作弊被抓包的時候,像是同學間發生霸凌時沒人挺身而出的時候,那時候的老師很嚴厲的斥責,大家一起被罵,罵得很兇,罵到下課鐘聲響。

    但現在回想起來,老師也不願意這樣,突然間,那一位位嚴厲老師的樣子,讓我多體會尼希米那種愛之深,責之切的心境。

    2.今天,透過尼希米連結回到我們和平教會的建造,今天牧師真的說了好些嚴厲的話,是你我都還沒有做好的地方,或許也讓好些的弟兄姊妹心裡想,牧師,今天我們來做禮拜的,我們都是那些願意的,牧師你說的責備,那些更需要聽到的,很可能剛好今天都沒來,因為我們又不是在開班會,為什麼我們要聽你說這麼嚴肅的話。我要對那些心裡這樣想的人說,你們這樣想也對。

    但面對越來越世俗化的世代中,教會面對消費的心態,逛教會像shopping一樣,疫情之後除了實體的,還加上線上有更多選擇,選擇自己覺得舒服的信息,聽想聽的信息,不然就轉台聽聽其他教會主日在講什麼,好像也越來越容易。

    但就如開班會時,老師露出嚴厲的那一面,對著所有學生訓話,不也是要這個群體一同發揮群體的功效,共同發揮影響力,讓原有做不好的地方因著互相提醒被改變,讓群體一起被提升,不是嗎?

    3.上禮拜我接到公舘教會幹事的賴訊息,請我提供7/21主日講道的資料,回想過去快兩年的時間,我受派去擔任小會議長,感謝神最近他們聘牧就要有好消息,我心裡想這次應該是我最後一次以擔任小會議長的身分去公舘教會,那我該講些什麼末了的話?再來這禮拜真該好好尋求,找時間好好想想。

    4.我真心期盼和自我期許,未來有一天,也會是我在和平教會最後一次以主任牧師講道的時候,那天要跟大家說的信息,不要像今天所說的,仍在提醒著大家同樣的事情,我希望可以如同保羅在使徒行傳20章,當保羅第三次宣教旅程,要回耶路撒冷之前路過以弗所附近的米利都,請以弗所教會長老來米利都跟他會面,路加寫下他所說的:

「你們也知道,凡與你們有益的,我沒有一樣不避諱不說的,或在眾人面前,或在個人家裡,我都教導你們…當向神悔改,信靠我主耶穌基督…你們當中的罪不在我身上,因為神的旨意,我並沒有一樣避諱不傳給你們的…我凡事給你們作榜樣,叫你們知道應當這樣勞苦,扶助軟弱的人…」

    各位,這是尼希米書最後一講,我末了的話是,願我所被託付牧養主的羊群我們和平教會,帶領大家一同跟隨大牧者耶穌而行。該說的,所領受的,真不該等到最後才說,不是嗎?

    在下一季,我們將透過如何跟人分享福音的三講,接續,要談我們如何在個人、家庭、教會、職場、大自然中更深刻地經歷神,領受上帝的恩典。

    願我們在建造的過程中,不忘禱告,尋求上帝的幫助,一同建造屬靈的生命,建造教會,阿們嗎?同心來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