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1日 星期六

上帝的命令


講道內容
講題:上帝的命令
經文:約翰壹書3:23, 5:1~5
主講:周元元牧師
時間:二0一八年十一月四日

引言
我們都聽過認知會影響行為。舉例來說,有一個朋友自小就皮膚過敏,非常嚴重的過敏體質。家人為了照顧他,千方百計地閃避海鮮類,在他家的餐桌上,幾乎看不見帶殼的海鮮。因為老一輩的說,蝦子很毒,會讓皮膚過敏。於是這個朋友就在遠離海鮮的飲食中成長,直到他成年後去做了健康檢查。其中有一項是過敏原測試,測試出來發現,他的身體根本不會對海鮮過敏,他的過敏原是牛奶。他聽到後哀號好大一聲,因為從小到大,為了讓他健康,父母一直買牛奶給他喝。以為對他有益,沒想到卻是徹底弄錯。認知錯誤,導致行為錯誤。這也是約翰一書的作者費盡唇舌想說明白的。

[Oops]為什麼交代基督徒要相信、相愛
約翰一書323節說「上帝的命令就是:我們要信他兒子耶穌基督的名,並且照他所賜給我們的命令彼此相愛。」並且這個命令不是對非基督徒說的,是對認識上帝的人說的。二章13~14節說:「孩子們哪,我寫信給你們,因為你們的罪藉着基督的名得了赦免。父老們啊,我寫信給你們,因為你們認識從起初就有的那一位。青年們哪,我寫信給你們,因為你們勝過了那惡者。明確地指出這封信、或這一篇講章是對一群已經相信耶穌基督,藉著祂的名罪得赦免的人說的。既然是已經相信耶穌基督的人,怎麼還要命令他們要相信耶穌基督呢?到底發生了甚麼事?而至於「彼此相愛」這個命令難道他們不知道嗎?約翰說人若說自己認識神,卻不遵守他的命令是不可能的。所以,他們的認知或者說對神的認識,到底哪裡出了問題,怎麼會認識上帝,卻不相信耶穌基督,卻又沒有彼此相愛呢?

[Ugh]我們若說…,卻…
讓我們回去約翰一書成書的時代,看看到底怎麼回事?主後8090年之間,在以弗所、小亞細亞省一帶,主所愛的門徒約翰,或者是另一位受門徒約翰所深深影響的長老約翰,寫了約翰一書。他說:「論到起初原有的生命之道,就是我們所聽見、所看見、親眼看過、親手摸過的這生命之道已經顯明出來…我們把所看見、所聽見的傳揚給你們(1~3)作者約翰代表一群確實親眼看過耶穌、聽過耶穌的人,要對另一群也相信耶穌基督的人說一些話。因為約翰覺得這些主內的弟兄姊妹在認識神的事上面有了誤解。他舉了幾個例子:「我們若說,我們與上帝有團契,卻仍在黑暗裏行走,就是說謊話,不實行真理了。(6)「我們若說自己沒有罪,就是欺騙自己,真理就不在我們裏面了。」(8)「人若說自己在光明中,卻恨他的弟兄,他到如今還是在黑暗裏。」(9)認識上帝的人聲稱自己與上帝有團契、說自己沒有罪、說自己在光明中,聽起來不像有問題啊?為什麼約翰說他們說謊、欺騙自己、還是在黑暗中呢?主後第一世紀,親眼見過耶穌的人已經都慢慢離世了,剩下的愈來愈少。而受當時波斯、希臘善惡二元論的影響。人們覺得物質世界是邪惡的,唯有屬靈的世界是至善的。於是發展出了一種新的主張,有一些基督徒,就是約翰所指的假先知、敵基督的人,他們相信人能得救在於取得屬靈的知識,這種知識讓人的肉體可以脫離邪惡的物質世界。耶穌之所以可以帶來救贖,不是因為他道成肉身,因為肉體是屬於物質世界,是邪惡的,也不在於十字架,而是耶穌傳遞了神祕的屬靈知識。並且稱這種神秘的知識不是人人可以獲得,只有蒙揀選的人,獲得特別啟示的人才可以得到並依此得救。所以得到這神秘知識的人宣稱與上帝有團契、自己沒有罪、也不會犯罪,並且永遠在光明中。這些人脫離信仰群體,也不在意平常生活上的待人接物,因為物質世界都是邪惡的,他們已經得著神祕的知識,物質界不能影響他們,怎麼生活都沒有關係,他們辱罵、仇恨其他基督徒也沒有關係,反正他們已經得救,這樣就夠了。對這群相信自己是靠某種屬靈的知識得救的信徒來說,信仰是一種知識,一種個人性的救恩,一種跟行為脫節的信仰保障。

[Aha]約翰見證對神的認識
約翰,這位親眼看過耶穌、聽過耶穌講道的見證人。他說這不是他認識的耶穌,更不是他所認識的生命之道。他要把所看見、所聽見的傳揚給他主內的弟兄姊妹,也想阻止他們當中有更多人陷入這樣的迷思,並且因為這樣的錯誤認識,允許自己去過那種宣稱自己是基督徒,卻有權利去憎恨其他弟兄姊妹的生活。以下是約翰的苦口婆心。
約翰說:「上帝就是光,在他毫無黑暗;這是我們從主所聽見,又報給你們的信息。我們若說,我們與上帝有團契,卻仍在黑暗裏行走,就是說謊話,不實行真理了。(5~6)「人若說自己在光明中,卻恨他的弟兄,他到如今還是在黑暗裏。」(9)耶穌來到世上,用生命見證上帝是光,因此人若與上帝真的有團契關係,就會活在光明中,不可能活在黑暗裡。甚麼樣的生活是活在黑暗裡?是怨恨他的弟兄。
約翰說:「我們若說自己沒有罪,就是欺騙自己,真理就不在我們裏面了。我們若認自己的罪,上帝是信實的,是公義的,必要赦免我們的罪,洗淨我們一切的不義。(8~9)「若有人犯罪,在父那裏我們有一位中保,就是那義者耶穌基督。他為我們的罪作了贖罪祭,不單是為我們的罪,也是為普天下人的罪。」(1~2)耶穌基督來到世上,顯明上帝對世人的愛,對世人的救贖。十字架上的犧牲是贖罪祭,不只是為了少數人,是為了世人。所以一個人能得救,不是靠某種不用受苦的、純全的屬靈知識,而是透過一個寧願自己受苦、承擔世人一切罪孽,好叫人得著生命的救主。領受這樣恩典的人,是怎麼看待自己的?如同宗教改革者馬丁路德所說的,信徒同時是罪人與義人。他們不會聲稱自己從沒犯過罪,或是因為認為自己是對的一方、是正義的一方,就以憎恨的方式對待其他上帝的兒女。他們會承認自己是蒙恩的罪人,他們明白將來仍有可能有得罪上帝的時候,他們小心翼翼,一發現過犯就回頭來祈求上帝的赦免。並且警惕自己,避免主動地、繼續地犯罪。
約翰還說:「基督所應許我們的就是永生」(25)「上帝賜給我們永生,而這永生是在他兒子裏面的。那有上帝兒子的,就有生命;沒有上帝兒子的,就沒有生命。我把這些話寫給你們信奉上帝兒子之名的人,要讓你們知道自己有永生。(11~13)「我們知道,我們已經出死入生了,因為我們愛弟兄。沒有愛心的,仍住在死中。」(14)認識上帝的人,一定是相信耶穌基督的人,並從耶穌得著了新生命,這新生命具體展現在兩方面,一方面是彼此相愛,另一方面是不愛世界。「不要愛世界和世界上的東西,若有人愛世界,愛父的心就不在他裏面了。因為凡世界上的東西,好比肉體的情慾、眼目的情慾和今生的驕傲,都不是從父來的,而是從世界來的這世界和世上的情慾都要消逝,惟獨那遵行上帝旨意的人永遠常存。(15~17)教父奧古斯丁說「肉體的情慾」是指「感官的慾望」,「眼目的情慾」是指「好奇心所引發的求知慾望」,「今生的驕傲」是指「期望他人敬畏並愛戴自己的欲望」。二十世紀美國神學家尼布爾則認為驕傲和情慾是人類逃避「按著神的形象所造」的結果。我的理解是當人想用這世界上的擁有,不管是透過物質的豐富、知識的多少,或者是受愛戴的程度來證明自己的價值的時候,就是遠離了上帝創造人的心意與目的。因為這些世界上的擁有都會消逝,只有遵行上帝的旨意,就是只有「彼此相愛」才是永存的。想想看我們參加告別式的經驗,一個人在世上無論擁有多少的財富、多少的才幹,或者多高的地位,在進入死亡的時候,這些東西沒有一樣是帶得走的。而能讓後人繼續懷念的,留在別人生命裡的,是這個人怎麼透過他所擁有的財富、他的才幹、他的地位去愛、去造福了他身邊的人。他怎麼透過上帝所賜他的一切去愛人,才是人們真正記得的和願意繼續傳下去的,不是嗎?
所以四章7~21節,約翰用了好一個完整的段落來說明白「上帝是愛」。「7親愛的,我們要彼此相愛,因為愛是從上帝來的。凡有愛的都是由上帝而生,並且認識上帝。8沒有愛的就不認識上帝,因為上帝就是愛。9上帝差他獨一的兒子到世上來,使我們藉着他得生命;由此,上帝對我們的愛就顯明了。10不是我們愛上帝,而是上帝愛我們,差他的兒子為我們的罪作了贖罪祭;這就是愛。11親愛的,既然上帝這樣愛我們,我們也要彼此相愛。12從來沒有人見過上帝,我們若彼此相愛,上帝就住在我們裏面,他的愛在我們裏面得以完滿了。13因為上帝將他的靈賜給我們,由此我們知道我們是住在他裏面,而他也住在我們裏面。14父差子作世人的救主,這是我們所看見並且作見證的。15凡宣認耶穌為上帝兒子的,上帝就住在他裏面,而他也住在上帝裏面。16我們知道並且深信上帝是愛我們的。上帝就是愛,住在愛裏面的就是住在上帝裏面;上帝也住在他裏面。17由此,愛在我們裏面得以完滿:我們可以在審判的日子坦然無懼,因為基督如何,我們在這世上也如何。18在愛裏沒有懼怕;完滿的愛把懼怕驅逐出去,因為懼怕裏含着懲罰,懼怕的人在愛裏尚未得到完滿。19我們愛,因為上帝先愛我們。20人若說「我愛上帝」,卻恨他的弟兄,就是說謊了;不愛他看得見的弟兄,就不能愛看不見的上帝。21愛上帝的,也要愛弟兄;這是我們從上帝所受的命令。」所以這個要彼此相愛的命令,它不是一個教條式的命令,它是所有真的認識上帝的人沒有辦法不回應的行動。他每次想到主耶穌為了愛自己這個罪人所做的,他就沒有辦法恨他的弟兄或姊妹。

[Whee]住在裡面的認識
這是約翰所說的認識,不只是頭腦上的認識,而是「住在他裡面」的認識。住在上帝的光裡,不願意行為黑暗;住在為自己的罪而死的耶穌裡面,一犯錯就認罪,受不了自己繼續犯罪;住在神所應許的永生生命裡,不把會消逝的世界當成上帝,卻會將世上的擁有變成分享上帝愛的管道;住在上帝的愛裡,幫助受苦的弟兄姊妹,並且無論如何,不把憎恨別人當成可以做的事。

[Yeah]親愛的,相信耶穌基督、彼此相愛
回到第一世紀的教會場景,記得約翰在甚麼狀況說這些話嗎?當一些基督徒認為自己已經擁有得救的神秘知識,而瞧不起其他的弟兄姊妹,不僅離開他們,還傷害他們的時候。而留在教會的弟兄姊妹們,恐怕也一樣為了這些人的離開而生氣,在內部開始彼此紛爭、爭論誰對誰錯,彼此傷害的時候,約翰的信是寫給留下來的人,不是離開的人。約翰對他們說道理的時候,也沒有把自己放在「我們」之外。他說「我們若說,我們與上帝有團契,卻仍在黑暗裏行走,就是說謊話」;他說「我們若說自己沒有罪,就是欺騙自己。」他說:「親愛的」,而不是討人厭的、你這愚蠢的,他說親愛的,我們要彼此相愛。約翰跟任何一個上帝的兒女一樣,沒有比較優秀,或可以跳過這件事,都一樣要學習彼此相愛。約翰說我們要彼此相愛,因為上帝先愛我們。
今天這篇講道篇,最後我寫了一篇禱詞作為結論。這是我的祈禱,也想與一直在彼此相愛這件事上教導我好多的您們每一位分享。「親愛的上帝,今天如果我們有所虧欠,請讓我們在相愛上感到虧欠;親愛的耶穌,今天如果我們需要認罪,請幫助我們在不夠彼此相愛上彼此認罪;親愛的聖靈,如果我們覺得相愛好難,請幫助我們相信耶穌基督,因為聖經說:使我們勝過世界的就是我們的信心,勝過世界的是誰呢?就是那信耶穌是上帝的兒子的。聖經說:愛裡沒有懼怕;愛既完全,就把懼怕除去。」親愛的弟兄姊妹,讓我們相信耶穌基督的名,並且照他所賜給我們的命令彼此相愛。

0 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