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題:栽培耶穌基督的門徒
經文:歌林多前書3:1-9
主講:李俊佑牧師
時間:二0一八年七月八日
各位弟兄姐妹大家早安,很高興回到和平教會當中和大家一起分享,我看到許多熟悉的面孔,也看到不少生疏的面孔,表示我們教會正在一個不停更新的過程當中。首先我簡單介紹自己與南園教會。我生於花蓮,1996年到台北讀書時來到和平教會,期間受到良好的信仰造就。2006年受上帝呼召決定放下一切報考神學院獻身神職,並於2008年進入神學院就讀。我在禱告中感受到上帝的帶領與恩典,朝向開拓教會服事努力。2012年神學院畢業後回到和平教會服事,當時和平建堂事工已接近尾聲,蔡茂堂牧師(前主任牧師)提議教會應可更近一步承擔傳福音的使命,著手預備教會開拓事工,在上帝的帶領下,2014年於南港區開設南園教會。
南園教會開設至今已將近四年,這段期間當中經歷了很多不同的時期,一方面我們學習信靠神來開設一間新的教會,另一方面我們也在當中學習如何倚靠神並經歷上帝的信實。聚會人數從一開始的十四個人,到如今有近五十人固定參加聚會。目前我們每週有兩場禮拜,除了主日禮拜,另一場是週四晚上的職場禮拜,主要是為了因工作關係而無法參加主日禮拜的弟兄姊妹所開辦。隨著參加禮拜人數增多,教會的空間已有些不敷使用,連牧師館也作為聚會場地,並借助時下盛行的網路直播功能來幫助弟兄姊妹參與主日禮拜。感謝上帝的恩典與保守,使我們能持續成長,也感謝各位弟兄姊妹對我們的關心、禱告與奉獻,使我們得以持續在南港、東湖、汐止區域的傳福音事工,並且可以開啟職場的福音工作。在這四年開拓與牧養南園教會的經驗中,我不停地思考什麼叫做「教會」,以及什麼樣的群體、什麼樣的樣式叫做「教會」,以及「教會」的功用跟使命到底是什麼?事實上,這四年的經歷和我自身的教會生活經驗與認知有相當程度的差異。前面提到,我從小在花蓮長大,也可說是在教會中長大,鄉間的教會總是小孩的樂園,對我來說,教會是上帝的家,也是我家,只要一得空便往教會跑,與牧師聊天,無形中也對牧師的生活作息建立印象。上台北後來到和平教會,除了信仰上的造就,更感受到牧長與會友們愛人愛己、尊主為大的敬虔生活。於是在這些經歷中,建立了我對於教會行政運作與團契生活的特定美好樣式與型態認知。可是,漸漸地,在這四年的經驗中,我不得不重新思考:到底上帝的教會該是什麼樣子。一旦開始傳福音,開始有新的人加入教會,教會原有的美好生活與群體關係就受到擾動;而由於每個新人進到教會的動機與目的不同、成長背景不同,對我這樣從小建立教會美好形象的人來說,新人的加入甚至帶來所謂教會形象的崩壞,我腦中所謂的「教會形象」開始瓦解,我不得不去思考到底什麼叫做「教會」。舉個例子,這幾年當中我們有九位弟兄姊妹受洗並且分擔教會的事工,而這些新加入的人,我們總期待他們的生活就像個受過造就與訓練的基督徒一樣敬虔聖潔。然而事實並非如此,初信者通常仍帶著世俗的價值觀。例如兩性關係,我們都以「男女交往不可同居」、「婚姻是神所配合,不可分開」等觀念為理所當然,但是新進來的人卻不是如此思考,他們認為「離婚」也是其中一個自然而然的選項之一。我發現當我們開始傳福音,有新的人進來之後,關於生活裡各式各樣事情所謂「基督徒該有的行為與認知」就不斷地受到挑戰,在在使我必須重新思考教會該有的樣子。同樣的,所謂「門徒」的定義,對我來說也必須要重新思考,我的經驗與認知中一個屬神的、信主的人在教會裡的樣貌應該如何,亦必須重新思考與定義。一個人從初信主到成為門徒的歷程究竟如何轉變?是我原有的經驗太過狹隘,或是過程中的衝突與掙扎是一條必經之路?
今天的經文中,哥林多教會也經歷了類似的景況與過程。〈哥林多前書〉的內容在「屬肉體」與「屬聖靈」的討論上有非常強烈的張力,因為在當時哥林多城是個地處交通往來要塞的大城市,來自四面八方的人匯聚於此,就好比今天的台北市一般,除了來自台灣各縣市的人口,也聚集了許多新住民及外籍移工。整個哥林多城商業活動興盛、各樣的種族也帶來多元的文化與思想,一方面看似是個多元發展、自由開放的大城市,有非常多屬地的或屬世界的智慧言論與哲學思考,但另方面來看卻也成為一個追求身體慾望、放縱情慾的城市。保羅是第二次宣教的時候來到哥林多教會傳福音,最先得著福音的是亞居拉跟百基拉,之後西拉跟提摩太來到這個城市裡頭,他在這地方居住了一年六個月的時間,建立了教會。〈哥林多前書〉大約是保羅在哥林多教會開設後約四、五年時所寫的書信,我覺得現在南園教會的情況跟當時的哥林多教會有相當程度地相似。原本建立教會時都是期許教會在一個健康美好的狀態下成長茁壯,但當時進到哥林多教會的人,抱著各種心態來到教會,信主的動機也不盡相同;有人因為真心愛慕主渴慕神所以進到教會、有人是因為可以得到關心與幫助而來、有人因為男女朋友是教徒而來、也有人因為教會可以為他趕鬼而來。因為各種動機與原因而來的人,常常也因為達到目的而沒有繼續參與教會。例如南園教會中有人來教會接受洗禮是因為希望男友可以因此而與她結婚,而她受洗後來教會的次數寥寥可數;另有一個人則是因為可以看到另一個世界的魂魄,希望教會有人可以幫他趕鬼,我們為他禱告後,他的困擾解決了,也不再來教會。這是很真實存在於教會裡的情境,哥林多教會也是在這樣的情境中,來到教會的人們不全是以單純的心來認識神,教會裡充滿各式各樣不同的思想、各種不同的動機,我們可在經文中看到當時人們將希臘羅馬的哲學辯論精神帶進教會,大家在辯論中分門別類,這在當時的教會裡是普遍自然的情況。當然,因為人們都是從哥林多城市這個哲學辯論與分門別類盛行的環境進來教會。此外第五章經文也提到教會中有一個人娶了自己的繼母,教會卻對於這樣的行為無動於衷,覺得正常。因為哥林多城的文化就是如此,世界的潮流就是如此,許多原本教會認知上屬於不道德的行為,對當時哥林多教會來說卻認為是正常的事情,因為他們都習慣成自然地以世俗的價值觀來看待事情。保羅對這樣的事情強烈指責,因為這不符合上帝的心意,不在上帝的教導裡。此外,哥林多教會的人擁有很強的屬靈恩賜,說真的,能夠有這樣的屬靈恩賜真是太好了,可是他們空有恩賜,卻不彼此相愛,反而互相攻擊,保羅不得不再次在書信中提醒他們要彼此相愛,否則他們的恩賜不過像鳴的鑼、響的鈸一般枉然。
哥林多教會這樣的景況,保羅是以怎樣的心來牧養這間教會?我覺得這是非常艱難的事,也正是我現在所面對的問題。這間教會用很多屬肉體的方式在思考,用屬肉體的方式來面對教會的生活。我們要先了解什麼叫做「屬肉體」,什麼叫做「肉體的生活」。聖經裡關於「肉體」有兩種不同的表示,其一是非常直接的談到我們的身體,例如保羅說身體就是聖靈的殿,這是講我們的身體,聖靈住進在我們這裡頭;耶穌也講「這是我的身體,為你們捨的」,這講的是我們本質被上帝所造的身體是美好的,是神所造的。然而聖經裡同時也講身體是不好的,講這個肉體不好,更深一層表達的意思是說,我們的身體被驅策,好像從本質上已經在扭曲的肉體裡頭,被慾望與血氣所控制。我們不是降服在主聖靈的指導當中,而是被肉體的慾望、被肉體的趨向所支配,成為被世界所影響的人。所以聖經中談到「肉體」的部分,有兩種不同的面向與涵義。屬於世界的各種觀念如果進到教會裡,我們就會是用屬世的、屬肉體慾望的方式在運作教會,這是很糟糕的狀況,我們會用各式各樣屬人的知識來運行教會的各項事工,例如長職選任,我們會基於某個人的才華而選他當執事、會因為某個人事業上的成功而選他當長老,然而這些原因都不是上帝所看重的,這樣的選任方式並不符合《聖經》的教導。保羅說,教會裡頭有很多屬靈的嬰孩,實際年齡不見得幼小,但靈性上卻如同未長大的嬰兒一般。南園教會的現況就是有許多屬靈的嬰孩,而我們如何在這當中可以得到改變。各位弟兄姐妹,我們非常需要被聖靈充滿跟驅動,加爾文引用奧古斯丁講到上帝在我們裡面的工作,他說,我們被聖靈所驅動就好像我們本人是一匹馬,而聖靈坐在馬背上,當聖靈按著祂聖潔清楚的旨意帶領我們前進的時候,我們這一匹馬願意順服在祂的鞭策跟驅動之下,我們就會走向光明之處;但是如果我們背後所坐的是撒旦,我們就被驅動走向黑暗、敗壞毀壞之處。當然,還有一個選擇就是什麼都不接受,不接受不順服,靠自己在一個盲目的狀態下四處闖蕩。《聖經》清楚地告訴我們,我們應當要順從聖靈的帶領,〈羅馬書〉八章6節說:「體貼肉體的就是死,體貼聖靈的就是生命跟平安」,當一個人願意降服在上帝面前,完全發自內心地降服,尊主為大,信祂是拯救者,也信祂是生命的主宰,上帝的話在他的裡面就會發出功用,他就能夠經歷上帝的大能。
前年聖誕節有一位更生人加入南園教會,他在獄中已信主,但離開監獄後一直沒有去教會,經由一位媽媽的帶領而來到南園。來了幾次之後,這位弟兄表示他非常喜歡南園教會,也非常渴慕能有一個從小沒能擁有的家,但他希望處理並切斷自己與過去那些不良份子的牽扯關係後,以最好的狀態再回來教會。我知道他的動機原是好的,也勸他應該先來教會,透過上帝的力量而不是靠自己來解決問題,但他仍選擇靠自己想辦法解決。結果我再次聽到他的消息時,是他因積欠房租而被房東限時搬離。原來他因為積欠債務而連帶無力繳納房租,我與同工趕緊設法幫他找了可以暫放家當的處所,並安排他暫住於教會,他終於願意完全接受上帝的帶領,完全降服在主的面前。現在的他,固定參與聚會,且每天晨更與晚禱,在教會的幫助下接受聖靈的改造。其實我們每個人也常處在這想要靠自己解決問題的情境之下。各位弟兄姐妹,你要用什麼樣的方式去轉變自己的生命?按我們在教會裡或是在社會上所受的訓練,我們應該要努力克己認真,但我們常常發現自己做不到,除非一個人真實地完全降服在主的面前,不然他沒有辦法改變。這位弟兄真正開始進到改變,是因為他一無所有,他只好學習降服在主的面前,也正因為他降服在主的面前,他才開始進入改變的景況。和平教會今年開始推動靈修年,我認為這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因為這是我們在門徒生命成長中最最基礎的事,沒有上帝的話語,你怎麼知道你要如何改變?沒有上帝的話語,你要怎麼知道什麼樣的行為才是合神心意?你必須有神的話,才能夠驅策你的生命,將它轉變為跟隨主的生命;你必須有神的話,你才能夠聽見所謂「聖靈的聲音」,才能夠走到正確的位置上。如果沒有靈修,沒有靠近神,這件事情是不可能達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