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2日 星期六

母親的禱告


講道內容
講題:母親的禱告
經文:馬太福音15:21-28
主講:蔡維倫牧師
時間:二0一八年五月十三日
一、 前言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母親節,最初教會參與在這節日的發起中,原因很簡單,是因著「愛」的緣故,母親的愛和愛的源頭是上帝,有很多的共通點。而在教會中,我們也接納成為母親節的禮拜,透過兒童獻詩、配戴康乃馨,讓這份愛的表達在我們當中,實際上我們也真的不擅常對人表達愛,特別是對親人,所以需要有這樣的一個主日,來提醒我們,也給我們有機會表達。   

如何形容你眼中的母親?
在進入今天聖經經文之前,牧師要先讓大家花些時間預備心,問大家一個問題,你想想看自己,會用怎樣的言詞或形象,來形容你的母親呢?你還記得以前小學的時候,曾經在國語的作文中寫過「我的媽媽」,我們都寫過。或是在美術課的時候,想必也都曾經畫過「我的媽媽」。如果是「現在」再一次用寫的或用畫的,會怎樣來形容或表達你的母親?她是一位怎樣的女性呢?記得怎樣深刻的場景和對話?在母親節的時刻,我們能回顧成長過程中的母親,在你眼中的母親是怎樣一位?在母親眼中的你,又是怎樣一位?   

二、 舊約聖經中幾位母親 

1. 以利、哈拿和撒母耳
(撒上1:1-28、2:18-21)
提起舊約聖經中的母親,最常看到「母親」的角色,我想大家特別有印象的,是撒母耳的母親哈拿。他的經歷是—雖然她有一位愛她的丈夫,他曾因為沒有生孩子而在家裡受欺負,有一次去獻祭的時候,他將這樣的深切的盼望向上帝禱告,卻被當時的老祭司以利看見,看見他口中迫切地念念有詞,還以為是一位喝醉酒的女性。但當以利知道他的心願,就祝福他上帝將垂聽禱告,而撒母耳就是他向上帝求來的小孩,出生後就將撒母耳獻給上帝,之後上帝更繼續賜福他,讓他再生了3個兒子2個女兒。
2. 以利亞和西頓的寡婦
(王上17:8-24)
舊約聖經中除了這個撒母耳的母親哈拿的故事之外,舊約中還有其他的母親,將他們的需要帶到先知們面前,先知以利亞和以利沙都曾遇過。以利亞祈禱天不下雨後,當時亞哈王要抓拿他,上帝要以利亞逃到北邊的西頓,在那裏投靠一位寡婦,上帝透過神蹟供給他們全家的需要。後來卻因為寡婦的孩子重病,以利亞透過禱告醫治這寡婦的兒子。
3. 以利沙幫助窮苦寡婦(王下4:1-7)、書念婦人(王下4:8-37)
以利沙也曾幫助一位窮苦寡婦,她先生是先知的門徒,已經過世。以利沙讓家裡的容器都裝滿油,解決寡婦的生活需要。除此還有一個貴婦,這貴婦家裡有產業,她和先生商量後,樂意提供一個住處給先知,後來卻有一天孩子突然死了,貴婦急忙要人去請以利沙來,最後同樣得到醫治。儘管這兩位「母親」沒有互相認識,彼此有著截然不同的經濟狀況,卻同樣深信上帝的僕人先知會醫治他的兒子,而上帝果然也這樣行。這兩件神蹟發生的地點,不管是西頓或是書念,這兩個地方都恰巧位於加利利海附近,而也正好跟今天經文中,另外一位外邦的母親,有著相類似的經驗,這位母親他勇敢地來到主耶穌的面前。
三、 一位來到耶穌面前的母親
我們來看這位來到耶穌面前的母親,從某個方面來看,曾有各式各樣的人來到耶穌面前,但許多人卻有同樣的需要,就是希望能得到耶穌的醫治,而這位出現在耶穌面前的外邦女子也是這樣。說他是勇敢的不是沒有原因,經文中他勇敢越過性別、種族等的偏見和障礙。但這個記載一開始更讓我們好奇的,是耶穌的態度。從經文中我們感覺到耶穌對他的態度似乎不友善。聖經記載耶穌退到推羅西頓的境內去,是暫時離開向以色列百姓傳福音、醫治的忙碌生活。而讓這位迦南婦人認出他來,一直跟在他和門徒這群人的背後,大聲呼喊「主啊,大衛的子孫,可憐我! 我的女兒被鬼附得甚苦。」耶穌卻一句話也不回應,直到門徒進前來,求耶穌說,這個婦人在我們後面喊叫,請叫他走吧。也有版本更直接翻說門徒要耶穌同意「把他趕走」。接著耶穌對他說「我奉差遣,不過是到以色列家迷失的羊那裏。」婦人不管耶穌剛說的話,就來到耶穌跟前拜他,說「主啊,幫助我」。耶穌卻又說「不好拿兒女的餅丟給狗吃」。什麼?耶穌如同當時以色列人習慣稱呼外邦人為狗,野狗,不潔淨的動物。但那婦人並沒有因此走掉,他反而回答耶穌說「主啊,你說的沒錯。但狗也吃他主人桌子上掉下來的碎渣兒」。當那婦人如此回答時,我們好像可以看見耶穌,定睛有溫柔地注視著這位母親,對他說「婦人,你的信心是大的,照你所要的,給你成全了吧。」從那時候,他女兒就好了。
不同的學者,為要解決敘述中耶穌的態度,試著提出好些解釋,為要了解耶穌怎麼這樣回答那婦人,那種好像拒人於千里之外的態度,或是神學上耶穌傳的福音不是說要傳給萬民的,耶穌怎麼說只給以色列家?有的聖經學者從耶穌說的措辭,發現這裡用的「狗」字,不是當時一般所用的野狗,而是指家庭中的小狗,有去軟化耶穌說這句話的態度。也有學者認為,雖然在所用的字眼表達讓人感覺不友善,但看見耶穌最後同意醫治,以及接續本段在15:29-31節,耶穌後來再到靠近加利利的海邊,耶穌醫治許多請求醫治的人,這段記載的最後一句「他們就歸榮耀給『以色列』的神」,可見當中好些不是「以色列人」,才會說歸榮耀給以色列的神。耶穌既然也願意醫治那麼多的外邦人,表明耶穌在此與迦南婦人的對話,是讓這婦女表達出對大衛子孫的信心,並勇敢將母親對女兒的愛表達出來,使我們看到的是一位母親深切渴望--這位跪在耶穌腳前拜他的母親,想盡各樣的方式,就是希望耶穌醫治拯救他在受苦中的女兒。
在約翰福音第15章耶穌曾說「人為朋友而捨命,人的愛心沒有比這個大的」(約翰福音15:13),來表明人世間,如果有朋友願意為他捨命,這份愛是何等的大。我們卻更能從母親的愛中,更能去領略人世間那份願意為子女犧牲的愛。
四、 引申與應用
1. 耕心週刊中的見證
親愛的弟兄姊妹,當我們看見那位迦南地的母親,願意為著他在受苦的女兒如此犧牲時,你有想到你的母親為你做過什麼感動的事?或是在你人生重要的決定上,他願意推你一把,或拉你一把,或把路上的大石頭搬開,好讓你走得更平順?在上個禮拜教會週報中夾的耕心週刊中,我看到一個劉先生的見證,他出生在有一個愛賭博父親的家庭,父母親後來離婚,他和哥哥留給父親,母親獨自去美國。讓在青少年叛逆期的他很不諒解,後來18歲參加幫派,被送警備總部管訓。後來哥哥在媽媽協助下去美國讀書,在監獄中收到哥哥寫來的信,才知道當年媽媽一個人去美國很辛苦,一個五十多歲台灣婦人,小學沒畢業,在完全陌生的環境,每天16小時在速食店做算鐘點的清潔婦,為的是希望給小孩有夢想的未來。
劉先生寫說,媽媽久久回台灣一次,去監獄會客室探視他,但談話中還是讓母親受折磨。有次母親在會客時,帶著他愛吃的菜,搭公車時摔傷了,隔著會面的玻璃,含淚的說「如果媽媽的痛能夠換來你的醒悟,再苦媽媽也願意忍耐」。當我讀到這裡,深深感受到他母親的自責和不捨,為兒子所做愛的犧牲,但是後來卻發展到這樣地步,那種折磨和心痛,是最讓人難過的。牧師也要問你,在你的成長過程中,你想到母親曾經為你做「愛的犧牲」又是什麼?放下原本的工作、興趣,在照顧家庭的柴米油鹽醬醋茶中。或是忍受我們在青春期的叛逆,或是為支持我們的夢想而努力付出等。又當母親愛的行動沒有達到原有的期待,甚至引起其他負面的結果時,我們又是怎樣來面對?
2. 不同時代母親面對的壓力
不管是從耶穌時代那位迦南母親的付出,每個時代的母親其實也面對社會變遷中各樣養兒育女的壓力。在牧師牧會生活中所接觸的母親角色,有年長一代的母親模樣,是在家中相夫教子,成為男性的支持者,看起來很平凡的歷程,卻更顯出這樣四五十年的堅持,才真叫做偉大。也有母親嫁入一大家族,需要煮飯給三十多人吃,或要下田工作,還有面對
婆媳關係以及大家族中的人際關係等等的挑戰。稍微在近一點的,是職業婦女的母親角色,在工作和家庭兩頭燒。隨著家庭組成的多元,還有單親母親的家庭(可能是離婚、喪偶或未婚生子)、或單親父親的家庭,爺爺奶奶照顧孫兒的隔代教養家庭,外籍配偶的家庭,在面對不同文化、語言衝擊下承擔母親的角色,還有領養小孩,或是後母照顧前妻小孩的教養等等,可能還有更多不同類型的家庭,而其中母親的角色,雖然不能說現在當母親的就一定比以前的困難,但每位母親所要面對問題的挑戰和多樣性,顯然比以往還複雜許多。
3. 母親的禱告
因著這樣,我們更加需要像今天經文中的那位媽媽,勇敢地來到耶穌面前,來尋求耶穌的幫助。牧師把今天的講道題目訂為「母親的禱告」,正是如此。因為當一位母親真需要領受上帝的恩典和力量,為此,我們能來到耶穌面前提出母親的禱告。母愛的源頭是什麼?作為一個男性,沒有經驗那種在肚子中孕育十個月的新生命,那種和孩子親密連結的關聯。也沒能體會那種看見小孩健健康康出生,安詳躺在懷抱中的滿足是什麼。當然有人從經濟學的角度,評估養育一個兒女的付出精力的成本,實在遠遠高過日後在精神和物質上的回報,但那種愛的連結和傳遞,就是很難用成本利潤的方式完全衡量出來的,不是嗎?
早期教會中很重要的教父奧古斯丁,在教會歷史上發揮很大的影響力,在聖經解釋、神學教義、教會禮儀等,並對抗當時的異端。而從他的自傳「懺悔錄」中寫道,是那位愛他又愛主的母親莫妮卡,他曾經持續為著兒子不停止的禱告,最終主帶領他的兒子回轉改變。
而剛剛耕心週刊故事中的劉先生,或該稱他為劉弟兄,因他在服刑6年後在監獄裡信耶穌,出獄後在更生團契的安排下,邊在機構工作邊讀夜校,後來取得輔導員身分,現在在花蓮陪伴中輟生的青少年。當83歲的母親因為骨刺要開刀,住院期間照顧母親,隔壁的婦人一直稱讚說你的兒子真孝順,但劉弟兄寫說「回想過去對自己失望,對母親虧欠的心情,如今深刻感受到神的奇妙可畏,找回我們生命中的缺角」。
親愛的弟兄姊妹們,我們都從母親懷胎而出生,我們一生中也在面對兒女和母親的角色中,甚至是成為母親的角色。在這當中是源於愛,但在彼此表達愛的過程和結果,往往有些傷害、遺憾、缺乏、掙扎、壓力等。面對這些,不管你是母親的角色、還是那當兒女的,我們都可以來禱告,我們也都需要禱告,來到主面前領受恩典,接受聖經的教導。
五、 幾段關於母親和親子的經文應許
詩127:3兒女是耶和華所賜的產業;所懷的胎是他所給的賞賜。
箴22:6 教養孩童,使他走當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離。
賽66:13 母親怎樣安慰兒子,我就照樣安慰你們。
西3:20-21你們作兒女的,要凡事聽從父母,因為這是主所喜悅的。你們作父親的,不要惹兒女的氣,恐怕他們失了志氣。
約壹4:7親愛的弟兄啊,我們應當彼此相愛,因為愛是從神來的。凡有愛心的,都是由神而生,並且認識神。
大家在看上面這幾段聖經經文時,你最喜歡哪一句,是那要指教對方的那句?還是聖靈動工在這當中,指示我們領受全備的教導,不是用經文成為指責對方的工具,而是在整體的聖經教導中,依靠愛的源頭,領受上帝的恩典,去活出合宜的親子關係。
六、 結論
從向上帝禱告的—謝謝、對不起、請,來做對待母親態度的類比。
在教會今年靈修年中的母親節,在教養兒女中或兒女孝敬父母親,也是靈命成長的機會。我們在禱告中對上帝說三件事「謝謝、對不起、請」,是在禱告中感恩、認罪、祈求。那我們對母親,是否也能常說這三件事--謝謝他為我們所做的,特別是知道他也是有限不完美的人,卻願意為我們付出。對不起,是當有錯誤或爭吵的話語之後,願意找到方式表達對不起,一定會找到方法的。還有請—除了像向上帝祈求你的需要之外,對於母親,我們說的請—請母親繼續愛我們,也請母親能夠像一首台語歌的歌詞所唱的「媽媽請你也要保重」。
在這母親節的主日中,讓我們一起學習禱告,從上帝的恩典中,去活出一個人能走出過去的傷害,繼續一種活出愛的生命。這樣的愛,也不只成為母親才能有,我們在教會群體中,上帝也會將好些屬靈的後裔帶到你我身邊,讓我們有機會用生命培育生命。同樣,上帝也讓一些長輩在我們身邊,讓我們也留意去珍惜和陪伴。
最後,要用一首兒歌作為結束。聽這個旋律,大家知道這首歌的歌名嗎?這首叫做「下雨歌」的歌詞是這樣:
1.淅瀝淅瀝 嘩啦嘩啦 雨下來了
  我的媽媽 拿著雨傘 來接我
  淅瀝淅瀝 嘩啦嘩啦 啦啦啦啦
2.背起書包回家
  跟在媽媽身後 走呀走 鐘聲響起
  浠瀝浠瀝   嘩啦嘩啦 啦啦啦啦
3.唉呀唉呀 媽媽妳看 那個小朋友
  沒有雨傘 衣服濕了 躲在樹下哭
  淅瀝淅瀝 嘩啦嘩啦 啦啦啦啦
4.媽媽媽媽 我的雨傘 借給他用吧
  小朋友呀 請你進來 我的雨傘裏
  淅瀝淅瀝 嘩啦嘩啦 啦啦啦啦
這首下雨歌作詞不詳,作曲是中山晉平,但這首日文歌原來不只有三節或四節,其實是一共有5節。
5.我沒關係 我可以躲進媽媽的大傘   
 浠瀝浠瀝 嘩啦嘩啦 啦啦啦啦
下雨天沒帶傘,是你我還當小朋友上學都有的經驗,看見媽媽帶傘來接,是何等的幸福,煩惱的解除。跟著媽媽走回家,但看見別的小孩,站在柳樹下哭不停,跟媽媽說,要把自己的傘給他撐,那是看見別人需要勇敢的分享。而最後這節,當他把傘借給沒有傘的小朋友時,被問到那你怎麼辦?最後一節的歌詞是--我沒關係,我可以躲在媽媽的大傘中,是深信要躲在母愛的大傘中,和母親靠得更近。
各位兄弟姊妹,最後這節我覺得好美,不是嗎?原來這首兒歌這麼美,不是嗎。好像看到雨天的母子,或母女,因著幫助別人,需要緊緊靠著撐傘走回家的畫面。一種領受愛、分享愛,以及對愛滿滿的確信。而在我們信仰中,我還有另外的圖像,是兒女父母一起來,讓我們一起躲在天父爸爸的大傘中,有如有一把五百萬、一千萬的大傘。不用擔心外面那個有時下得 浠瀝浠瀝 嘩啦嘩啦 啦啦啦啦 的世界,讓我們在上帝愛的大傘中,有上帝的同行陪伴,讓上帝的陪伴,成為我們人生最美的風景。列位,這是我們基督徒的生命情景,也是我們最可以和別人分享的信仰。
3.願我們在今年的母親節,都在上帝的陪伴下,活出上帝要我們人活出的那最美的風景。祝大家母親節快樂!

【默想和行動】
1. 你可願意躲進天父上帝慈愛的大傘中?經歷上帝豐盛的愛和恩典?如有什麼阻礙或試探,也可在禱告中求上帝引導幫助。
2. 透過今天母親節禮拜,你領受到上帝要你做些什麼來回應?

0 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