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2月24日 星期六

真正的福氣

講道內容 講題:真正的福氣 經文:詩篇1:1-6、耶利米書15:16 主講:蔡維倫牧師 時間:二0一八年二月四日 一、 前言 大家有沒有想過,如果要你在詩篇150篇中取一篇當作第一篇,你會選什麼?我想,我不會選詩篇119篇,因為該篇176節的長度,大概會讓一半的人打退堂鼓。詩篇90篇,摩西感嘆生命的祈禱,要人好好把握人生,是不錯。而詩篇23篇,我不會選這篇,雖然短短幾節道盡人一生的處境,但放在第一篇或許會讓後續的詩篇黯然失色。而詩篇51篇大衛的懺悔詩也沉重了些,不選。或許一首讚美的詩歌會比較適合。而詩篇的編輯最後選了這首智慧詩,短短六節中說出兩種人生,透過兩種自然的景象中,要我們在溪水邊豐盛結果的樹木,和隨風吹動的糠秕中做智慧的選擇。老實說,在這兩個當中要我們做選擇,什麼是人生幸福的道路?其實真沒什麼好選的,雖然不能說三歲小孩就會,但至少小學三年級的學生應該就會選了,不是嗎?但除了選擇之外,其中還有什麼是特別值得我們去認識和留意的,牧師今天就要從這裡來和大家一起思想,什麼是真正的福氣。 二、...

2018年2月18日 星期日

你在這裡做甚麼?

講道內容 講題:你在這裡做甚麼? 經文:列王紀上19:1-18 主講:楊博文牧師 時間:二0一八年一月二十八日 一、 前言 今天我們要從舊約聖經人物中學習一位偉大的信仰人物—以利亞,他的生命從堅強變成軟弱,而通過上帝的幫助,再從軟弱變成堅強的歷程。當我們用心查考聖經可以看到許多信仰的前輩,他們是如何通過上帝的陪伴與帶領,走出生命的困境!    二、 本文 當你聽到以利亞的時候,在你的腦海中會浮現出甚麼樣的畫面呢?是否會浮現出: 1.上帝在基立溪旁差烏鴉叼食餵飽以利亞(王上十七5-6); 2.以利亞讓西頓寡婦兒子復活(王上十七:9-24); 3.以利亞在迦密山大戰巴力先知(王上十八:1-46); 4.以利亞在羅騰樹下求死(王上十九:1-7); 5.上主在何烈山以微聲向以利亞說話(王上十九:8-18); 6.以利亞用外袍將約旦河的河水分成兩半(王下二:1-8); 7.上帝派遣火戰車接以利亞升天(王下二:9-13); 8.猶太人問約翰說:「你是以利亞嗎?」(約翰一:19-23); 9.耶穌登山變貌,與摩西、以利亞相會(太十七1-9)等等故事的畫面呢? 在以色列的信仰傳統中,摩西是舊約律法的代表、以利亞是舊約先知的代表。每一段聖經經文所描寫以利亞屬靈生命的轉變,都值得我們好好地深入探究與思想,看看愛我們的天父上帝祂是如何地耐心陪伴、引導帶領祂所重用的僕人,在不同的生命處境中經歷祂那奇妙的恩典與愛! 縱使以利亞先知在以色列歷史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擔任非常重要先知的職份,但這段聖經節卻是非常詳實地記載,先知以利亞灰心失志,甚至要「求死」生命的歷程。上帝沒有因他的軟弱而放棄他,反而是一路陪伴他、帶領他、引導他,慢慢從失望的谷底、從失敗的困境中再次的站起來,重新得力,回到原有服事的道路上,跑那當跑的道路。 【在聖經中,有三位上帝重用的僕人,他們因遇到服事上的困境,向上帝求死的記載】 1.摩西因覺得擔當不起管理百姓的重任,求上帝立即將他殺了的記載【民11:4-15】 2.先知以利亞因耶洗別威嚇的話,向上帝求死的記載【王上19:1-4】 3.先知約拿因上帝憐憫尼尼微城全城的百姓,向上帝求死的記載【拿4:1-3】 摩西、以利亞、約拿向上帝「求死」的記載,讓我們認清一項的事實:從來沒有一個人能靠著自己的能力、努力,單獨來面對自己生命的困境。以利亞當時是遇到什麼樣他無法解決的困難和難處呢?為什麽在列王記上18章的以利亞,能剛強勇猛在迦密山上獨自面對八百五十個巴力及亞舍拉的先知,而在列王記上19章,以利亞卻被皇后耶洗別一句「恐嚇的話」,就嚇得灰心喪膽呢?天父上帝祂是如何陪伴以利亞走過這段生命的困境?都是值得我們深入探討的議題。以上這些的問題,若要得到解答,我們就需要對這段經文的背景有所了解。 以利亞大戰巴力先知故事的經文背景 當上帝呼召以利亞成為北國以色列國的先知,宣揚上帝審判信息的時候,北國以色列亞哈王的皇后是耶洗別。受到耶洗別王后的影響,亞哈王不但為巴力築壇,還拜亞舍拉。亞哈王的所作所為惹耶和華上帝的怒氣,比他以前的諸王更甚,因此上帝差派先知以利亞對他說:「我指著所事奉永生耶和華─以色列的神起誓,這幾年我若不禱告,必不降露,不下雨。」(王上17:1)所以全國的百姓三年半飽受乾旱之苦。 當日子滿了之後,列王紀上18章記載,以利亞在迦密山上力戰450個巴力的先知和400個亞舍拉先知的過程中,他還刻意譏笑、諷刺他們說:「大聲求告吧!因為他是神,他或默想,或走到一邊,或行路,...

這是甚麼人

講道內容 講題:這是甚麼人 經文:路加福音9:1~9 主講:周元元牧師 時間:二0一八年一月二十一日 一、希律問耶穌是誰 甚麼時候我們會問某某人是誰?有時是某個名字很多人在談論,我們卻不認識,所以詢問。今天的經文中,有一個人也問了這樣的問題。他是掌管加利利地區的希律王,因聽見耶穌所做的一切事,像是趕鬼、醫病、一堆人跑去聽他講道等等,就困惑起來。有人說這個人是約翰從死裡復活,有人說是以色列偉大的先知以利亞顯現,還有人說是古時另一個先知復活了。於是希律問:「這是甚麼人?關於他,我竟聽到這樣的事!」這問話裡有著令人不安的氣息,因為這位希律安提帕可是砍了施洗約翰的人啊! 二、其他人也問耶穌是誰 「這是甚麼人?」這問題不僅希律在問,路加福音裡記載了其他人也這樣問過。有次耶穌在一間房裡教導人,有些人抬著一個癱子要來給耶穌醫治,因為人多,他們弄開屋頂將這個人垂到耶穌面前。耶穌看見這些人的信心,就對那個癱子說:「朋友,你的罪赦了。」聽耶穌這樣說,文士和法利賽人議論紛紛,他們問:「這個人是誰,竟說褻瀆的話?除了上帝一位之外,誰能赦罪呢?」耶穌有赦罪的權柄,他是神嗎?是猶太人在等候的彌賽亞嗎?這不只是文士和法利賽人的疑問,也是當時因耶穌的話感到震驚的人,心中共同的提問。 另外,在路加福音8:22~25耶穌平靜風浪的故事裡,門徒也曾驚訝地問:「這到底是誰?他吩咐風和水,連風和水都聽從他。」雖然聽過耶穌的教導,但對這位滿有權能的耶穌,門徒還是問「這到底是誰啊?」耶穌知道眾人在談論他嗎?當然知道。甚至後來耶穌當面問門徒:「眾人說我是誰?」、「你們說我是誰?」 換作今天的情境,如果我們的朋友知道我們是基督徒,會不會有人也問我們:「耶穌是誰?你為什麼要信耶穌?」 三、耶穌透過差遣使徒顯明他是誰 「這個人是誰?」在路加福音作者的編排下,將差遣使徒、希律問耶穌是誰、使五千人吃飽、及彼得說出耶穌是基督四件事擺放在一起,為了讓人認識耶穌是誰。那我們就照著路加的安排一個一個來看(路9:1~20)。 耶穌知道自己將走向受難,所以差遣使徒有急迫性也是必要的。他叫齊了十二個使徒,賜給他們趕鬼和醫治疾病的權柄。首先,我們看見使命的來源是耶穌。耶穌要差遣他們,於是先賞賜他們能力。再來,耶穌交代使命的內容:要他們出去宣講上帝國,並且醫治病人。耶穌說得清楚明白,使徒出去是要傳整全的福音,不僅使人聽見上帝國,並且在生命中親身經驗上帝國。正如耶穌曾引先知以賽亞的話,說:「主的靈在我身上,因為他用膏膏我,叫我傳福音給貧窮的人;差遣我宣告:被擄的得釋放,失明的得看見,受壓迫的得自由。」(路4:16) 對於要被派出去的人,他加了幾點提醒:第一、甚麼都不要帶。第二、無論進哪一城,人若接待你們,給你們預備甚麼食物,你們就吃甚麼,待在那一家,不要搬來搬去,直到你離開的時候。(參路10:7-8)如此交代是有時代背景的,當時的旅行者多是倚賴人的招待,並且猶太人也有接待旅客的文化。第三、遇到不接待你們的人,在離開那城鎮的時候,就跺掉你們腳上的塵土。敬虔的猶太人絕不會把污穢的塵土帶進聖殿,所以當使徒遇到不接待他們的、拒絕他們的人,耶穌說你們就把腳上的塵土跺掉。這表示他們不接受福音的罪不歸使徒,他們要自己承擔。透過這三個提醒,耶穌在說甚麼?他要跟隨他的人明白這是一條信心的道路。不是倚靠自己而是倚靠人的接待(上帝透過人所給的供應),有人接受福音也一定有人拒絕。所以耶穌也說:「若有人要跟從我,就當捨己,天天背起自己的十字架來跟從我。」(路9:23) 這段耶穌差遣使徒的記事之後,路加接著放入希律問「耶穌是誰」的段落,然後,是另一個故事。耶穌帶著使徒離開加利利往伯賽大,眾人知道了,也跟著去。耶穌接待他們,對他們講論上帝國的事,治好那些需要醫治的人。我們看見耶穌做的就是他差遣使徒去做的,一模一樣。一邊宣講、一邊醫治,過了好幾個鐘頭,天色漸漸晚了。使徒們跟耶穌說是否要讓群眾散去,好讓他們各自去找吃的。但耶穌卻回答使徒:「你們給他們吃吧!」再一次,耶穌派工作給使徒,要他們給眾人吃的。 使徒看著手中僅有的五個餅、兩條魚,覺得這一定不夠。但耶穌堅持要他們吩咐眾人分組坐下,雖是不明白,使徒們還是照著耶穌吩咐的去做。然後呢?耶穌親身示範了何謂信心的道路。不是看自己擁有多少、單單定睛賞賜權柄的主。於是耶穌拿著五餅二魚,望天祝福、擘開、遞給門徒,門徒再分給眾人。最後所有的人都吃到了、並且吃飽了。 這個神蹟之後,路加記載耶穌問門徒「你們說我是誰?」耶穌是誰?「主的靈在我身上,因為他用膏膏我,叫我傳福音給貧窮的人;差遣我宣告:被擄的得釋放,失明的得看見,受壓迫的得自由。」(路4:16)...

成功是祝福嗎?

講道內容 講題:成功是祝福嗎? 經文:列王紀上10:23~24;11:4 主講:陳光勝牧師 時間:二0一八年一月十四日  前言 前陣子牧師參加一個講座,談到成為神的誘惑。這個講座非常有趣,他提到許多神學家對於人們現在由於高科技產品,而使得人與人疏離情況的反思;也提到了因為AI人工智慧的進步,人們越來越能夠大量地獲得資訊,並且透過這些資訊來讓自己的生活更便利。縱使個人本來知道的東西並不多,但是透過查詢電腦,人們可以很快地掌握這個世界許多的訊息。當然這種現象,也讓講者提醒人們:是不是在獲得大量資訊的同時,卻也失去了思考的能力呢?近年來,台灣不論發生了什麼樣的事件,都有所謂的懶人包,也有所謂的名人開講試圖解釋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我們這些沒有相關專業的人在聽了或看了這些資訊以後,也常常以為自己已經掌握了大部分的情況。不過,許多議題並不能那麼單純地被理解。 另外,講者提醒人們:在生化科技越來越進步的現代,人們甚至開始討論什麼東西是可以做的?什麼東西是不可以做的?譬如,我們可以討論到底複製人科技是否可行呢?是否可以複製一隻手一隻腳和一個心臟給需要的人呢?這世界的進展,讓人好像越來越可以取代上帝了。因為人們對環境的掌握度越來越高,甚至可以做到以前從來都做不到的事情,不論是身體健康或者是幫助人們獲取大量資源與資訊。我們過去提到上帝無所不知,現在我們也會以為,只要有工具的輔助,我們也可以無所不知;透過越來越先進的交通工具,過去我們說上帝無所不在,好像有那麼一下子,我們也會以為自己可以無所不在;甚至,人們以為自己可以創造生命,建造與上帝同等的世界。 當人們想像中上帝所能做的事情,現在的人都能達到的時候,人們就會以為自己可以取代上帝了。這是一個很可怕卻也是正在發生的事情。 ...

2018年2月3日 星期六

從今天起,從我開始

講道內容 講題:從今天起,從我開始 經文:耶利米書15:16、 詩篇5:3、詩篇141:2、 以賽亞書56:7 主講:蔡維倫牧師 時間:二0一八年一月七日 一、 前言 弟兄姊妹平安,今天是今年第一週主日,是否也跟周圍的弟兄姊妹說「新年快樂」,祝福大家在新的一年中,又是一個新的開始,牧師今天要以「從今天起,從我開始」這主題,接續我們上週去年的信息,從穿上新衣服來想,上帝要將什麼新衣穿上我們身上?大家有沒有想好,今年有怎樣新的目標和成長? 每年這時候,我會回顧去年一整年,作法是列出過去一年每個月的大事、活動、讀書、旅遊等,透過這些來回顧檢討過去一年,有感恩的,有值得繼續努力的。因為固定寫在同一本的記事本上,還可以翻看以前,五年十年前所寫的,用更長遠的眼光來看這自己,從哪裡走來,又要往哪個方向走去。 作為和平教會的主任牧師,雖然有很多事情在進行和牧養,但有一件事情十分重要,要常常花時間來想的,就是教會正往哪個方向走,要怎麼走才會更好。每年第一個主日,牧師也要跟大家分享教會年度目標,和我們透過這怎樣更向教會異象來邁進,又是透過哪些具體的活動來進行。 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