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19日 星期六

轉機中的危機



講道內容

轉機中的危機
時間:二0一一年十一月六日
經文:撒母耳記下十九章9-14節
            撒母耳記下十九章40-43節
主講: 曾昭瑞牧師

講道影片 :

大衛系列 - 危機中的轉機 (華)
大衛系列 - 轉機中的危機 (台) 


一.以色列人與猶大人重迎大衛回耶路撒冷(十九9-14)

        我們上次講到押沙龍發動政變失敗,之後大衛要回耶路撒冷。以色列眾支派的人紛紛議論說:「王曾救我們脫離仇敵的手,又救我們脫離非利士人的手,現在他躲避押沙龍逃走了。我們膏押沙龍治理我們,他已經陣亡。現在為什麼不出一言請王回來呢﹖」(撒下19:9-10) 北方以色列支派這麼做的時候,南方猶大支派的立場就變得很尷尬,因為當初押沙龍是在南方支派的希伯崙被膏做王,自然南方支派在支持迎接大衛回來做王這件事有些尷尬。但是大衛自己是出身自猶大支派,若他自己本族的人都不願意起來支持他,他就這樣回去做王也是沒面子。因此他先派人去找祭司撒督和亞比亞他,讓他們替大衛向猶大長老們傳話,說大衛王很看重大家、願意不計較他們以前膏押沙龍做王的事。這樣大衛王重新得到了猶大支派的支持。另外大衛又特別吩咐說:「也要對亞瑪撒說:『你不是我的骨肉嗎﹖我若不立你替約押常作元帥,願神重重地降罰與我!』」(撒下19:13) 亞瑪撒是最初大衛在躲避掃羅王追殺的時候,追隨大衛的三十個勇士之一,跟大衛也有親屬的關係;但是在押沙龍崛起叛變的時候,他選擇了押沙龍這邊,做了押沙龍軍的元帥。大衛願意不計前嫌,立亞瑪撒代替約押做元帥的理由,除了安撫人心之外,還有向約押報殺子之仇的目的。之前在追趕押沙龍的時候,大衛王吩咐手下們,「要為我的緣故恩待那少年人」,但是約押不管大衛的命令,把押沙龍殺了。大衛取回政權和人心的過程非常順利,「如此就挽回猶大眾人的心,如同一人的心。他們便打發人去見王,說:請王和王的一切臣僕回來。」(撒下19:14)

二.大衛的恩與仇
     1.示每(16-23)
        大衛重新得勢要回去做王,立刻出現了一些馬屁精,想要第一時間讓王留下一些好印象。「巴戶琳的便雅憫人、基拉的兒子示每急忙與猶大人一同下去迎接大衛王。跟從示每的有一千便雅憫人。還有掃羅家的僕人洗巴和他十五個兒子,二十個僕人;他們都𧼮過約但河迎接王。」(撒下19:16-17)一個千人的歡迎團,再加上沒船坐、涉水渡河也要趕著去迎接大衛王的一票人,由此可見他們態度之積極。但是示每究竟為什麼要這麼做?其實從他之前的行為就可以知道。當初大衛落難的時候,他跑來咒罵大衛和大衛的支持者。「大衛王到了巴戶琳,見有一個人出來,是掃羅族基拉的兒子,名叫示每。他一面走一面咒罵,又拿石頭砍大衛王和王的臣僕;眾民和勇士都在王的左右。示每咒罵說:你這流人血的壞人哪,去吧去吧!你流掃羅全家的血,接續他作王;耶和華把這罪歸在你身上,將這國交給你兒子押沙龍。現在你自取其禍,因為你是流人血的人。」(撒下16:5-8)但是現在大衛要回來做王,牆頭草的示每怕被算帳,準備了這個千人歡迎團。「王要過約但河的時候,基拉的兒子示每就俯伏在王面前,對王說:『我主我王出耶路撒冷的時候,僕人行悖逆的事,現在求我主不要因此加罪與僕人,不要記念,也不要放在心上。僕人明知自己有罪,所以約瑟全家之中,今日我首先下來迎接我主我王。』」(撒下19:19-20)
        看到示每這樣求情,大衛的手下亞比篩可不能接受。之前在受到示每咒罵時,「洗魯雅的兒子亞比篩對王說:這死狗豈可咒罵我主我王呢﹖求你容我過去,割下他的頭來。」(撒下16:9)但是大衛沒有讓亞比篩動手。現在示每來求饒,「洗魯雅的兒子亞比篩說:『示每既咒罵耶和華的受膏者,不應當治死他嗎﹖』」(撒下19:21)大衛又再一次的拒絕了亞比篩,但是不僅如此,他的回答還暗藏著玄機。「大衛說:『洗魯雅的兒子,我與你們有何關涉,使你們今日與我反對呢﹖今日在以色列中豈可治死人呢﹖我豈不知今日我作以色列的王嗎﹖』」(撒下19:22)洗魯雅總共有三個兒子,其中一個亞撒黑死了,剩下兩個就是亞比篩和約押。大衛雖然是在拒絕亞比篩,但是其實他是意有所指的在罵約押,說:「我才是王,我才能定人的生死。」表面上,大衛看起來是寬宏大量,願意對這個落水狗的示每不計前嫌,大衛表示:我才是王,我說今天不可殺人,就不可殺任何人;其實是他指桑罵槐,心裡恨透了約押執意殺了押沙龍。從大局來看,大衛在這裡也必須要做出安撫、收買人心的動作。其實大衛在位期間,他的政權從來就無法用穩若泰山來形容,統治的以色列十二個支派中,總是有人蠢蠢欲動,也暗藏著分裂的危機,尤其是在便雅憫和以法蓮這兩個支派中。因此,大衛若是選擇要報一箭之仇,恐怕將來對他政權的穩固與否有不好的影響。這讓我想到在「三國志」中提到,曹操和袁紹準備在官渡決一死戰,但是曹操軍力不如袁紹,有些人眼看大勢不妙,就寫信到袁紹那邊表示願意將來願意視狀況反正,投靠袁紹。沒想到曹操用兵如神,以奇策大敗袁紹軍,讓袁紹連準備撤退的時間都沒有。戰後曹操部下發現敵營中的機密文件,裡面有那些通敵者的信件。曹操只要看一眼就能知道哪些人不忠,但是他下令一把火把這些文件都燒了,目的就是要穩固己方的人心。大衛在這裡表現的寬大為懷,不念舊惡,但是心裡對示每究竟如何?我們可以從大衛死前對所羅門的吩咐裡面可以看到。「在你這裡有巴戶琳的便雅憫人,基拉的兒子示每;我往瑪哈念去的那日,他用狠毒的言語咒罵我,後來卻下約但河迎接我,我就指著耶和華向他起誓說:我必不用刀殺你。現在你不要以他為無罪。你是聰明人,必知道怎樣待他,使他白頭見殺,流血下到陰間。」(列上2:8-9)雖然一般我們都認為大衛是個好人,但是在這裡我們也看見他狡詐和不願意饒恕的一面。耶立米書17章9節說:「人心比萬物都詭詐,壞到極處,誰能識透呢?」就算是大衛也不例外。
     2.米非波設、洗巴(24-30)
大衛見的第二組人是米非波設和洗巴。米非波設是掃羅的孫子,洗巴是掃羅家的僕人。大衛在落難的時候,洗巴帶著食物和坐騎來見大衛。「王問說:你主人的兒子在哪裡呢﹖洗巴回答王說:他仍在耶路撒冷,因他說:以色列人今日必將我父的國歸還我。王對洗巴說:凡屬米非波設的都歸你了。洗巴說:我叩拜我主我王,願我在你眼前蒙恩。」(撒下16:3-4)現在大衛回城,米非波設就在耶路撒冷迎接大衛。「掃羅的孫子米非波設也下去迎接王。他自從王去的日子,直到王平平安安地回來,沒有修腳,沒有剃鬍鬚,也沒有洗衣服。」(撒下19:24)「他來到耶路撒冷迎接王的時候,王問他說:米非波設,你為什麼沒有與我同去呢﹖他回答說:我主我王,僕人是瘸腿的。那日我想要備驢騎上,與王同去,無奈我的僕人欺哄了我,又在我主我王面前讒毀我。然而我主我王如同神的使者一般,你看怎樣好,就怎樣行吧!因為我祖全家的人,在我主我王面前都算為死人,王卻使僕人在王的席上同人吃飯,我現在向王還能辨理訴冤嗎﹖」(撒下19:25-28)在這裡米非波設為自己的辯解,和之前洗巴告訴大衛的話有著相當大的出入,洗巴之前所說的話好像很有道理,但是米非波設這附可憐兮兮的樣子也不像是裝的。大衛只要稍微調查一下應該很容易就可以知道究竟真相如何。但是大衛並不在意真相,「王對他說:你何必再提你的事呢﹖我說,你與洗巴均分地土。」(撒下19:29)不過米非波設看起來似乎沒有很在乎,「米非波設對王說:『我主我王既平平安安地回宮,就任憑洗巴都取了也可以。』」(撒下19:30)聖經中沒有明確寫出究竟是哪一方欺騙了大衛,許多解經書也都有不同的見解。或許可以說,大衛在經歷過親生兒子的背叛之後,對於人性已經有了全新的認識。親生兒子都可以背叛他,那這個前朝國王的家人和僕人其中一個對大衛有所欺瞞,其實也算不了什麼。
     3.巴西萊、金罕(31-40)
這段大衛回歸的敘述中所記載的第三組人,是巴西萊,他曾經在大衛落難的時候接濟他。「大衛到了瑪哈念,亞捫族的拉巴人拿轄的兒子朔比,羅底巴人亞米利的兒子瑪吉,基列的羅基琳人巴西萊,帶著被、褥、盆、碗、瓦器、小麥、大麥、麥麵、炒穀、豆子、紅豆、炒豆、蜂蜜、奶油、綿羊、奶餅,供給大衛和跟隨他的人吃;他們說:民在曠野,必飢渴困乏了。」(撒下17:27-29) 現在大衛要回耶路撒冷,他就一路送大衛到約旦河邊。「巴西萊年紀老邁,已經八十歲了。王對巴西萊說:『你與我同去,我要在耶路撒冷那裡養你的老。』」(撒下19:32-33)大衛對巴西萊的感激之情在此顯露無遺,不過巴西萊以自己年老為由,拒絕了王的邀請。「巴西萊對王說:『我在世的年日還能有多少,僕人現在八十歲了,還能嘗出飲食的滋味、辨別美惡嗎﹖還能聽男女歌唱的聲音嗎﹖僕人何必累贅我主我王呢﹖僕人只要送王過約但河,王何必賜我這樣的恩典呢﹖求你准我回去,好死在我本城,葬在我父母的墓旁。這裡有王的僕人金罕,讓他同我主我王過去,可以隨意待他。』」(撒下19:34-37)在以色列人的習俗中,能和列祖列宗們一同埋葬是莫大的福氣,讀列王紀也可以看到,比較好的國王都能與大衛同葬。巴西萊以此為由拒絕了大衛,不過他也提出了替代方案,讓金罕,應該就是他的兒子,代替他與大衛同去耶路撒冷。剛才提過大衛的臨終吩咐裡面也有說,「你當恩待基列人巴西萊的眾子,使他們常與你同席吃飯;因為我躲避你哥哥押沙龍的時候,他們拿食物來迎接我。」(列上2:7)由此可見大衛是個有恩報恩有仇報仇的人。
三.以色列人與猶大人的爭論(41-43)
        最後,大衛在過了約旦河之後,以色列人發生了一些紛爭。「以色列眾人來見王,對他說:我們弟兄猶大人為什麼暗暗送王和王的家眷,並跟隨王的人過約但河﹖」(撒下19:41)這裡的以色列眾人,指的是猶大支派以外的十族,另外利未人因為散居在各族之中所以不算在內。這些以色列人之所以生氣,是因為他們之前決定要迎接大衛回來做王的時候,猶大支派立場不定,沒有表示贊同,結果他們卻偷偷跑去迎接大衛,功勞都被他們搶走了。現在大衛好像跟猶大支派很親近,這樣很不公平。於是兩派就吵起來了。「猶大眾人回答以色列人說:因為王與我們是親屬,你們為何因這事發怒呢﹖我們吃了王的什麼呢﹖王賞賜了我們什麼呢﹖」(撒下19:42)這邊翻做白話就是:「大衛是出身於猶大支派,所以這是自家事,跟你們這些外人沒關係,何況我們又沒有拿到什麼好處,你們是在眼紅個什麼勁?」其他支派的以色列人當然不會善罷干休,「以色列人回答猶大人:『按支派,我們與王有十分的情分;在大衛身上,我們也比你們更有情分。你們為何藐視我們,請王回來不先與我們商量呢﹖」(撒下19:43a)簡單來說,王是所有支派的王,憑什麼猶大支派可以無視其他支派擅自做決定。雙方的吵架內容,聖經作者就紀錄到這裡,後面只用一句話說完:「但猶大人的話比以色列人的話更硬。」(撒下19:43b)作者省略掉雙方沒有建設性的爭執,只說猶大人的言詞比以色列人更尖銳更不客氣。
思考回應
一、不安的因素
        以色列做為一個國家,裡面暗藏著一些隱憂。我們都知道以色列有十二支派,但是其實約瑟的兩個兒子,以法蓮和瑪拿西都各成一派,因此總共有十三個支派,可以從他們土地分配的記載中確認,另外利未人沒有分土地。大衛出身於南方的猶大支派,也是所有以色列支派中最大的一支。掃羅王出身於便雅憫支派;掃羅王死後,以色列國曾經短暫分裂為南北兩塊,中間山地被非利士人占領。所羅門王死後,以色列從此分為南北兩國,猶大和便雅憫支派為南國猶大,其他支派為北國以色列。大衛剛即位的時候,國家是分為南北兩個陣營。大衛是個非常聰明的國王,使用了高明的手段來安撫北方的支派,以統一以色列。其中最有名的就是當掃羅、約拿單的死訊傳到大衛時,他吩咐手下把報信的殺了,然後為掃羅和約拿單作哀歌、哀哭。(撒下1:19-27)
        接著第二件事是大衛厚待基列雅比人(撒下2:4-6)。掃羅和約拿單死後,屍首被人吊了起來,掛在田野曝曬,這些基列雅比人半夜偷偷把他們的屍體放下來,搬去埋葬。大衛登基之後把這些人找來,稱讚他們做得很好、獎勵了他們一番,由此表現出大衛對掃羅家的重視。第三件事是在大衛和掃羅家爭戰的時候,押尼珥是掃羅家舉足輕重的角色,但是因為他和掃羅的妃嬪同床被掃羅的兒子質問,由此與掃羅家產生嫌隙,打算轉去投靠大衛。後來大衛請押尼珥來吃飯、立約。飯局結束,大衛送走押尼珥之後,約押打仗回來得知消息,立即帶人去追押尼珥,隨後在大衛不知情下將他暗殺了。約押擅自刺殺押尼珥,大衛厚葬押尼珥、咒詛約押,又撕裂衣服腰束麻帶,拒絕吃飯(撒下3:28-37),如此眾人就知道殺掉押尼珥不是出自大衛的命令。押尼珥死後,掃羅家人心惶惶。掃羅的兒子伊施波設手下兩個軍長,一個叫巴拿,一個叫利甲,眼看局勢不對,想要轉換陣營,趁伊施波設睡覺的時候,砍下他的首級,帶去給大衛。大衛就吩咐人把這兩個軍長殺了,手腳砍斷,掛在水池旁邊;將伊施波設安葬在押尼珥的墳墓裡。透過這些重視掃羅家族的行為,大衛漸漸解除了和北方支派的敵對關係,最後讓他們願意到大衛的首都希伯崙來膏他作王。於是這個國家終於能以大衛為中心,統一為一個整體。但是大衛苦心經營和維繫的國家,在押沙龍叛變失敗、大衛回歸的路途上又出現了裂痕。在大衛的示意下,猶大人搶先迎接了大衛的行為,在其他以色列支派眼中是不能接受的。偏心、不公平的感覺就在他們心中紮根發芽,加上猶大人反唇相譏,就有人忍不住起來造反了。「在那裡恰巧有一個匪徒,名叫示巴,是便雅憫人比基利的兒子。他吹角,說:我們與大衛無分,與耶西的兒子無涉。以色列人哪,你們各回各家去吧!於是以色列人都離開大衛,跟隨比基利的兒子示巴。但猶大人從約但河直到耶路撒冷,都緊緊跟隨他們的王。」(撒下20:1-2)一次政變才剛結束,緊接著是支派對立所引發的叛亂,如果處理的不好,大衛就會眼看著自己的國家一分為二。
二、這不是童話
       在大多數的故事中,主角千辛萬苦度過難關之後,迎來的結局總是幸福快樂的生活。但是在大衛的故事裡面卻不是這樣。總算平定了親生兒子發動的政變、經歷了喪子之痛後,大衛面對的是本族人和本國民爭風吃醋所引起的對立。這在在說明了大衛的故事不是一個童話,不是在苦難過後就永遠風平浪靜。同樣我們的生活也是一樣,從來就不是一個童話。不會因為我們娶了個好太太,或是嫁了個好丈夫、考上好學校、升官之後,就風調雨順,從來就沒有這麼好的事。大衛雖然受上帝祝福,從牧羊童一戰變成民族英雄,後來又當上國王,但是他的一生並不全然充滿成功、順利和幸福的生活。相反的,因為罪的影響,大衛的生活常常是充滿著壓力、挑戰和痛苦。許多人有一個錯誤的觀念,覺得大衛犯了錯,悔改認罪得到上帝赦免之後,他的生活又恢復原先的成功和幸福美滿,他所犯的罪好像對他沒有什麼影響。最近有一本的基督教暢銷書,這本書裡面有個觀點,就是認為大衛雖然犯了錯,但是沒有因此受到什麼很嚴重的對待。這真是大錯特錯,我們一整年講大衛,講的都是他犯了錯之後遇見什麼挫折和困境。關於這點我們要很小心,有時候會為了傳福音,只講那些大家都喜歡聽的部分,罪、懲罰這些我們就避開不談。這是一個很嚴重的錯誤。事實上,大衛所犯的罪,所帶來的代價是非常昂貴的。他死了三個孩子,一個女兒被強暴,老婆被人搶走,以色列人死了兩萬多人,親生兒子叛變結束後,又陷入南北分裂的危機。但是我們也不要把上帝給大衛的這些困難完全視為是負面的事情。從另一個角度,我們可以看到大衛在這些困難、失敗和挫折中所學習到的功課,這些都是對大衛有益的。當大衛作王的時候,他認為自己掌控一切,可以為所欲為。可是當他因為拔示巴的事犯了罪,一個一個問題接踵而至的時候,他才發現其實自己沒有這麼厲害。他要學習謙卑,學習重新依靠上帝,他學習到在困難中需要更多的忍耐,而不是像過去一樣隨自己好惡定人生死。因此他沒有當場追究示每過去對大衛落井下石、棒打落水狗的行為,也不在意米非波設和洗巴究竟是誰說了謊。另外,他也懂得珍惜那些當他在患難中對他伸出援手的朋友。在他這段非自願的「下鄉行程」中,遇見這些值得他珍惜的人,這些都是大衛要學習的功課,但並不是說他學到這些之後他就完美了,從他的遺言我們可以看出他的怨恨從未消失,他的饒恕只是權宜之計。從大衛的一生,我們可以看見他的許多缺陷,就算到死前還要下令復仇,好像跟我們印象中的好好先生大衛有不少落差。其實我們也是一樣,也許不少人會這麼認為,覺得自己信了耶穌,自己的生命就應該要變成100分,不再犯罪、能夠成聖。但是從大衛的生命中,我們看見事情並非如此。我們信神,我們仍然會跌倒,但上帝會讓我們有學習的功課,讓我們改變。這樣的改變並不會讓我們絕對完美,我們只是不斷的朝著這個方向努力,更何況大衛還是被稱為「合神心意的人」,因此我們在這條路上要付出更多努力。
三、掌權的上帝
        從押沙龍試圖篡位,到大衛回歸,我們綜觀全局可以看見這是上帝旨意的實現。上帝用明顯直接的方式介入了大衛的生活,但是從頭到尾大衛沒有行過一件神蹟。雖然大衛王一生的故事中他自己沒有行任何神蹟,但是大衛一生的路途都掌握在上帝手中的事實是顯而易見的,這就是上帝實踐主權的方式。用信仰的眼光來看生活,就能在生活中看出上帝主權的彰顯。過程中,上帝用的是凡人之手,來完成他的旨意。先知拿單對大衛說:「耶和華已經除掉你的罪,你必不至於死。」(撒下12:13)但接著他的兒子叛變,想要殺大衛,甚至在亞希多弗的計謀中,大衛可能活不過那天晚上。「這是因耶和華定意破壞亞希多弗的良謀,為要降禍與押沙龍。」(撒下17:14)上帝定意要這麼做,沒有神蹟發生,就在人和人的互動、押沙龍的選擇下,上帝收掉了亞希多弗的完善計畫。另外上帝又興起大衛的敵人來幫助大衛,包括過去被打敗的的非利士人以太對王說:「我指著永生的耶和華起誓,又敢在王面前起誓:無論生死,王在哪裡,僕人也必在那裡。」(撒下15:21) 「大衛到了瑪哈念,亞捫族的拉巴人拿轄的兒子朔比,……帶著被、褥、盆、碗、瓦器、小麥、大麥、麥麵、炒穀、豆子、紅豆、炒豆、蜂蜜、奶油、綿羊、奶餅,供給大衛和跟隨他的人吃;他們說:民在曠野,必飢渴困乏了。」(撒下17:27-29)亞捫人過去被約押率軍打敗,王冠被獻給大衛戴在頭上,朔比就是亞捫王的兒子之一,他也起來幫助大衛。就連以法蓮的樹林也幫助大衛作戰,「死於樹林的比死於刀劍的更多。」(撒下18:8)最後大衛吩咐千萬要存留押沙龍的性命,仍然被不聽命的約押奪去,這個看似失控的狀況,仍然是在上帝的掌握中。上帝達成旨意的手段,常常在人的眼中都是被看作為最不可能的。因此當我們想要尋求上帝幫助的時候,我們要有一對智慧的眼睛,不是看上帝在哪裡行了神蹟,也不是看上帝在哪裡顯靈,而是看見他在我們生命中如何掌權,他是如何帶領我們前進,在困境中教導我們所當學習的功課。他興起朋友幫助你,藉著你最討厭的人讓你學習改變,這是上帝展示主權的一種方式。如果我們沒有用信仰的眼光看困境,就不會看見上帝對我們的旨意。在大衛終於轉危為安要回到耶路撒冷的路上,除了偏心埋下族群分裂的種子之外,又因為用亞瑪撒撤換約押作元帥引發了新的危機。亞瑪撒領導能力不足,約押又對他懷恨在心,要設計殺害亞瑪撒,但是在約押的計謀中,又再次幫助了大衛。在人的權謀、計畫中,在人的愚昧自私之中,也在人的愛心和善行中,上帝一次又一次的彰顯他的主權,顯示他才是幕後最終掌權者。各位弟兄姊妹,這是我們所相信的上帝,希望各位弟兄姊妹都能夠在生命中的各處看見神的主權和帶領。我們一同禱告。主我們向你承認,因為我們目光短淺,常常只看見困難,沒有看見你要我們學習的功課。主,當我們看見挑戰一再來臨的時候,我們沒有看見背後都是你在掌權。主你過去掌權,今日掌權,你也是我們的救主,求你教導我們看見,在各樣事情不論是好事壞我們都要讚美你,因為主你讓萬事互相效力,讓愛神的人得益處。謝謝你,求你垂聽我們的禱告。奉耶穌基督的名,阿們。

0 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