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28日 星期六

聖經中的婦女(十二)路得記一

講道內容

聖經中的婦女(十二)
路得記一
時間:二0一一年五月十五日
經文:路得記一章1-18節
主講:李晶晶牧師

 影片:

一.前言:515國際家庭日(International Day of Families)
        在我們做禮拜的同時,今天下午全台從台北、新竹、台中、嘉義、台南、高雄、花蓮七個城市各地舉辦名為「活力台灣幸福家庭快樂義走」活動,這是為打造幸福家庭及關懷國內弱勢家庭,以此呼籲國人更重視家庭,喚起社會對家庭價值的認同,讓每個人用更多愛經營家庭關係。

        在台北場由基督教教會聯合會發起,共有五支義走隊伍分五個路線於14:30準時同步出發,預計15:30在台北市政府前廣場會師,並接著展開一小時的熱鬧活動與連署宣示,其中安排知名基督徒藝人輪流上台分享他們和家人感人的見證故事、以及基督徒企業家也將以連署支持愛家理念,並有來自台北各教會的眾牧者,最後更將一齊為台北所有的家庭與市民祝福。這是一個很有意義的活動。
        特別選在今天,是因為今天是5月15日,是聯合國訂定的「國際家庭日」。
        這是1989年12月8日,第44屆聯合國大會通過一項決議,宣布1994年為國際家庭年。大家都是道「家」的重要性與特殊意義和地位,但事實上,家庭在過去半個世紀,特別在近20年,在世界各國社會中都發生了重大變化,其原因有工作、遷移、社會、經濟,以及戰爭和社會不平等因素造成家庭基礎受到動搖,而家庭基礎的動搖,也影響了個人、婚姻、親子關係、家庭結構、文化價值、以及社會治安等問題。
        1993年2月,聯合國社會發展委員會又作出決定,從1994年起,每年5月15日為「國際家庭日」(International Day for Families) 。以此提高各國政府決定和公眾對於家庭問題的認識,促進家庭的和睦、幸福和進步,加強在保護和援助家庭方面的國際合作。可看出對於家庭的關注。
        家扶基金會在此活動提倡「Love家幸福四部曲」的關懷行動:
 Long 長時間陪伴:每天花一點時間與家庭成員互動。
 Open 敞開心胸溝通:每天和家人分享所發生的事情。
 Voice大聲表達想法:相互交流與溝通,切勿默默壓抑心事。
 Ear 用心傾聽:多加傾聽,相互接納。
        鼓勵現代的家庭,每天多花一些時間與家人互動,向家人表達關愛與支持,敞開心胸接納不同的聲音,並且不要默默壓抑自己的情緒,要勇於表達自己的想法,而家人們更要用心傾聽,用愛與包容關心身邊的人,期盼如此優質的陪伴,孩子的成長路上不會留下遺憾。落實每天與家人相互擁抱、陪伴、傾聽與溝通,讓愛住在我家!讓我們一起用這LOVE來為我們自己的家庭守望禱告。
 二.拿俄米的家庭危機(得1:1-5) (The family crisis of Naomi)
        今天的經文帶我們看到主前一千多年前在猶大的伯利恆有一個家庭,就是以利米勒、拿俄米夫婦和他們的兩個兒子瑪倫和基連(得1:2),因為所居住的伯利恆遭遇飢荒,父親帶著整個家移民到約旦河外的摩押地,解決了飢荒危機,卻接著面臨這個家庭的男人接連年間相繼去世,留下拿俄米與兩個外邦媳婦,三個寡婦。到了拿俄米晚年的時候,她要回到故鄉猶大地定居。這個家庭在短短十年中面臨與經歷了不同的家庭危機,我們今天要從這個家庭來學習一些功課。
        從家庭的發展過程,每個成長階段都會出現家庭婚姻危機,可能是單一危險事件,或是接二連三發生危險事件。包括出生、死亡、天災人禍,而是婚姻危機出現的時刻,如剛組織新家庭、兒女青春叛逆期、兒女離開家或論及婚嫁、中年失業或退休、外遇、更年期、失婚或喪偶等,這些家庭危機每個階段都有需要面對危機
 1.大環境的變遷(得1:1a、士21:25)
        路得記一開始就告訴我們,這是處於一個「士師秉政」的時候(得1:1),就是約書亞帶領以色列百姓進入上帝應許之地死了之後,到以色列王朝興起之前,那是一段長達四百年的時期(大約是西元前1500年到西元前1100年),也是一段特別的時期,就是以色列一段黑暗的時期,人們悖逆神、行神眼中看為惡的事,神便興起他們的敵人攻擊侵略他們,百姓就開始禱告向神呼求,神就在他們中興起士師來拯救他們脫離兇惡。但是,這樣的情況一次又一次地,一共有幾次?從主要士師來看有六次大循環,若再加上次要的士師,就有十二之多,我們會想以色列人怎麼那麼笨,有那麼多的挫敗經驗,怎麼就是學不會?沒有記取教訓、學不會功課,屢次落入重蹈覆轍犯罪中,不斷地悖逆上帝,為什麼呢?《士師記》最後一節清楚地告訴我們結論,為何百姓落入這樣光景,就是「那時以色列中沒有王,各人任意而行」(得21:25),簡而言之,任憑己意、不願意讓上帝管。這是第一個外在危機:社會、文化及宗教的黑暗期。緊接著這個家庭面臨的危機是天災—「國中遭遇飢荒」(得1:1),在拿俄米和她的丈夫以利米勒以及她的兩個兒子瑪倫和基連所居住的猶大地伯利恆發生了饑荒。「伯利恆」,這個地方除了是耶穌基督降生的地方,他的名字有「穀倉」亦即蒙祝福豐盛之地,但是卻有飢荒,地會失去祝福,因為人們任意而行,(近年的生態神學、環保人士也都在提醒我們這個問題),士師時代,上帝不斷給人機會改變,但是接二連三仍然犯錯。「你們若遵行我的律例,謹守我的誡命,我就給你們降下時雨,叫地生出土產,田野的樹木結果子。」(利26:3-4) 當沒有雨降下時,那似乎就是嚴厲的神用手阻止了它。
        為何以色列人學不會功課呢?姑且不看他們,我們回轉看自己,在我們的家庭中是否也是如此,同樣的家庭問題不斷重複,婚姻關係、親子關係、經濟問題,同樣的問題一直、一直重複發生,到底是怎麼回事?是否上帝也在提醒我們,在我們的生命或家庭中,我們把上帝放在哪裡?如果有一個問題一直重複出現,或許上帝在提醒我們,是否我們自己在做王?還是遵主為大?
        這個家庭怎麼面對這個從大環境而來的家庭危機?這個家的「大家長」以利米勒做了一個決定要來解決這個困境。
 2.大家長的決定(得1:1b-2、創26:1-6)
         於是帶著一家人移民到摩押地居住。摩押是怎樣的一個地方?那是信奉別神的異教之地(1:15;士10:6),神早已教導他的子民要遠離周圍的外邦。移居到摩押的決定與行動使得這個家庭逃離飢荒之地、離開本族(伯利恆)到與神為敵的外族地(摩押地)去,卻同時也離開了上帝的祝福、改變了這個家庭的未來,從一個外在危機,進入另一個危機異族文化適應問題。
        當我們有智慧、有辦法、有能力、有資源時,我們就昴起來、竭盡所能,用盡全力、想盡辦法來處理情況,我們不會先去詢問上帝,這就是以利米勒的光景與決定。當他們到了摩押不多時,一家之主死了,這個有能力的人死了,這可能是以利米勒始料未及的。我們可以想像這對於一個新移民的家庭是何等大的打擊,適應異族文化的生活加上喪夫之痛。這個大家長、一家之主做的決定很重要,會影響一整個家。上帝是否也在提醒我們做父母的、家中決策者,注意我們所做的決定,對家庭、婚姻、夫妻、孩子的影響是什麼?
 3.大喪親的困境(得1:3-5、路7:11-15)
        第三節告訴我們,「拿俄米的丈夫以利米勒死了,剩下婦人和兩個兒子」,聖經作者這樣寫,在告訴我們,這家的重擔落在拿俄米的身上了。拿俄米這個婦人失去丈夫與兒子,成了寡婦,並且這個家庭不是只有他一個寡婦,而是三個寡婦,三個傷心欲絕的婦人。從小家庭夫婦兒子四人、單親家庭、五人家庭(隨後,她兩個兒子娶了摩押女子為妻,一個名叫俄珥巴,一個名叫路得)、再到兩個兒子的過世、留下兩個媳婦無子。在短短地十年中,遭遇如此大的變故――一波連一與路得內心的哀傷、悲慟與失落更是無可比擬。若是在華人文化,最後更難的危機可能就是華人觀念中婆媳相處問題。如何走出這死蔭幽谷、面對這樣的困境?
        危機是生命中重要的時刻,它可以是危險,也可當作轉危為安的契機。
         新約聖經路加福音7:11-15,記載一個拿因城寡婦失去獨生兒子。過了不多時,耶穌往一座城去,這城名叫拿因,他的門徒和極多的人與他同行。將近城門,有一個死人被抬出來。這人是他母親獨生的兒子;他母親又是寡婦。有城裡的許多人同著寡婦送殯。主看見那寡婦,就憐憫她,對她說:不要哭!於是進前按著槓,抬的人就站住了。耶穌說:少年人,我吩咐你,起來!那死人就坐起,並且說話。耶穌便把他交給他母親。當生命遇見生命之主時,就有另一個轉機。
 三.拿俄米的出埃及(得1:6-14) (The Exodus of Naomi)
        十年之後,拿俄米做了離開摩押、返鄉的決定。這個決定翻轉了這個家庭、家族的命運。我們生命中的「決定」非常重要。
 1.客死異鄉尋求神(得1:6、詩63:8)follow husband to obey God
        在丈夫與兒子死後,她就與兩個兒婦起身,要從摩押地歸回(得 1:5-6);為什麼拿俄米決定要回去?因為她在摩押地聽見耶和華眷顧自己的百姓,賜糧食與他們。她聽見了上帝的作為、知道上帝祝福了,想起了上帝的恩典與慈愛,於是她做了一個決定,要走回上帝的祝福。
 十年前她跟隨了丈夫的決定做了外邦新移民,經歷喪親之痛,他深刻體驗到,就如詩人所說「神啊,你是我的神,我要切切地尋求你,在乾旱疲乏無水之地,我渴想你;我的心切慕你。」(詩 63:1)如今他經歷不是外在的乾旱飢荒,而是生命家庭的荒蕪,但她決定回到有上帝的地方。,正如「我心緊緊地跟隨你;你的右手扶持我。」(詩 63:8)
        新約路加福音記載浪子的故事,當他離家經歷苦難勞力「他恨不得拿豬所吃的豆莢充飢,也沒有人給他。他醒悟過來,就說:我父親有多少的雇工,口糧有餘,我倒在這裡餓死嗎?我要起來,到我父親那裡去,向他說:父親!我得罪了天,又得罪了你;從今以後,我不配稱為你的兒子,把我當作一個雇工吧!於是起來,往他父親那裡去。」(路15:16-20)
        當浪子在豬圈裡和豬搶食時,他醒悟過來,想起父家中一切的美好,他明白自己過去做錯決定,他立即起身決定回到父家中。
 2.面對悲劇勇轉向(得1:7、20-21)  leave and cleave
        面對自己的悲劇,回頭尋求神,這不是一個容易的決定,是需要勇氣的,為什麼?因為我們有面子問題,俗語說「衣錦還鄉」,但誠如拿俄米自述卻是「我滿滿地回去,耶和華使我空空地回來」(得1:21),而浪子可能是飢腸轆轆、滿身豬屎味回到家中。在這個時代,絕大多數的人都不願意面對「失敗」這個議題,因為彷彿誰承認了軟弱、錯誤、困難、無力,誰就被視為輸家,所以大家最好永遠不要認錯,就表示自己充滿能力、無往不利。
        拿俄米必須面對失敗,放下面子問題,然後選擇回頭走神的道路、回到上帝賜福的伯利恆故鄉。同時,她也要付代價,有誰保證拿俄米回去的情況一帆風順?有保證拿俄米回去可以得到什麼?沒有!不知道的,拿俄米還要面對未知的返鄉情況,但在歷經這異鄉十年生活,現在他對於上帝的認識是「眷顧自己的百姓、賜糧食給缺乏的百姓」(得1:6)、「聽禱告的上帝、恩待人的上帝(慈愛守約的上帝)」(得1:8)、「使人得享平安的上帝」(得1:9)
        再大的難處,在上帝的裡面都有路,只要回到上帝面前,她堅信上帝是唯一可以仰望投靠的神,但是只要回到神的祝福,神會指示。誰敬畏耶和華,耶和華必指示他當選擇的道路。(詩25:12)意思是,耶和華以勒的神早就已經為你預備了,只是誰敬畏他、尋求祂,祂就告訴他,那個方向、道路、生命早有了,是需要,上帝早就為我們預備,敬畏神,上帝就開道路、指示方向。
 3.放棄權利愛之旅(得1:8-14、申25:5-10)  make decision with love
        接著我們再來看拿俄米的決定,她是以愛來處理事情的。我們常常在做決定,通常或有時我們做決定是很狠的、是以自己最有利益的、為自己著想的、因為是我們自己在做決定,當然選擇對自己最有益處最便利的來做決定,甚至我們的決定是傷害人卻全然不知。但是,拿俄米是「以愛來做決定」。
        她是寡婦,丈夫子都死了、晚年孤苦無依,身邊有兩個媳婦,如果你是拿俄米你會怎樣?綁都要把他們和自己綁在一起,生活在摩押,那是他們的地盤更是要靠著他們生活、若是回到伯利恆,是所謂的「外籍新娘」,當「外傭」來服侍自己也是不錯阿!
        當拿俄米定意回鄉,雖兩位媳婦都願意跟她回去,但拿俄米並未自私地就讓媳婦跟自己回去,她理智地向兩位媳婦分析、深深以她們的福利來著想:
        「拿俄米說:我女兒們哪,回去罷!為何要跟我去呢?我還能生子作你們的丈夫麼?我女兒們哪,回去罷!我年紀老邁,不能再有丈夫;即或說,我還有指望,今夜有丈夫可以生子,你們豈能等著他們長大呢?你們豈能等著他們不嫁別人呢?我女兒們哪,不要這樣。我為你們的緣故 甚是愁苦,因為耶和華伸手攻擊我。(得1:11-13 )
        事實上,拿俄米有充分的理由將媳婦留在身邊,按以色列的風俗,這個習俗就是: 若一個以色列男人死了,他的兄弟或近親有本分娶他的妻子來延續他的名(申25:5-10)。也就是年輕的寡婦有責任與丈夫家的親戚兄弟結婚。當拿俄米說她再沒有兒子來娶路得和俄珥巴時(得1:11),她所指的就是這個習俗。拿俄米自己也是守寡的,她沒有懷孕,而且年紀太老不宜另嫁,因此她說不能再生兒子來作她們的丈夫。她認為讓路得和俄珥巴延續族譜是無望的。她請求兩位年輕的兒媳離開她、回去娘家,回到她們自己的家中。路得記1:8-9拿俄米更具體為她們的未來祈求,希望她們都能夠在新的夫家「安居」亦即「主應許你將找到一個家」,古代女人沒有什麼職業可以從事,農村地區尤然;因此,婦女惟一的依靠似乎就是結婚,只有婚姻可帶來生活安定的保障。因此拿俄米認為她們還年輕,大可回到自己的國土再婚,安居無慮。這是拿俄米愛的決定。
        愛是不求自己的益處,以愛來決定時,神的祝福就臨到。拿俄米這個愛的決定,感動路得,拿俄米都尚未回到伯利恆,上帝的祝福就已經臨到,擁有一個全心全意相伴的媳婦。婆媳問題是歷世歷代的大問題 但在他們身上我們看不到對立,而是母女的關係,因為拿俄米用愛做決定。
 四.關鍵決定與家庭(得1:14-18)(The Key decision)
1.以利米勒移民悲歌(詩16:1-4)
        以利米勒的名字意思是「神是王」,但很可惜的是,他一生沒有讓神做王,這也是我們的問題,認識神卻沒有讓神來作主為王。當他在面對困境時是以自己的方式在做選擇—選擇用自己的方式,而不是如他的名字以神為主為王尋求上帝的引導。
        「移民」這件事情不是錯事,而是做這個決定時,是以什麼為原則,解決眼前的問題,卻忽略了上帝在我們生命中的帶領:Right Choice 正確的選擇亞伯拉罕也是移民,但這是他順服上帝的引導,「耶和華對亞伯蘭說:『你要離開本地、本族、父家,往我所要指示你的地去…亞伯蘭就照著耶和華的吩咐去了…(創12:1-4)』」亞伯蘭選擇順服神的帶領,因此獲得神加倍的祝福。
        創世記第26章記載,以撒也遇到了饑荒,生活發生了問題,他沒有被問題困住,聖經說:「以撒就往基拉耳去」。在當時去埃及對於以撒是一個好選擇,但是「耶和華向以撒顯現,說:「你不要下埃及去,要住在我所指示你的地。你寄居在這地,我必與你同在,賜福給你,因為我要將這些地都賜給你和你的後裔。我必堅定我向你父亞伯拉罕所起的誓。我要加增你的後裔,像天上的星那樣多,又要將這些地都賜給你的後裔。並且地上萬國必因你的後裔得福─都因亞伯拉罕聽從我的話,遵守我的吩咐和我的命令、律例、法度。以撒就住在基拉耳。」(創26:2-6)以撒就順服上帝的旨意,沒有移民至埃及,留在基拉耳努力耕種盡己本分與生活,上帝賜福於他,那一年有百倍的收成「以撒在那地耕種,那一年有百倍的收成。耶和華賜福給他,他就昌大,日增月盛,成了大富戶。」(創26:12-13)
        所以,不是是否移民的問題,而是如何做決定,特別是一個家庭的頭,作為父親、母親,您們的決定將會視影響孩子與整個家庭的一生。
        當我們選擇上帝時,我們會聽到上帝的聲音與指引,同時也會發現與我們想法不同時,我們要學習順服、相信神。學習相信主、順服上帝的帶領,不是不看環境,而是選擇相信上帝。我們一生會作很多的抉擇,我們也必須承認,我們會做出錯誤的決定,但為什麼我們「不回頭」呢?靠自己的分析與判斷、做錯決定、離神越遠,但我們需要學習如何回頭,我們會做錯決定,但求神幫助我們,懂得回頭。
 2.拿俄米重返伯利恆(得1:22)
        拿俄米的名字「甜」、「使人愉悅」,她做了不同的決定,改變他的和半人生、也帶來家族的改變,她以相信上帝的眷顧與開路,決定重返伯利恆,那個她認為滿滿而出來的地方,現在要空空回去,他需要面對「衣錦還鄉」的壓力與面子問題,需要思考回鄉後如何生活的問題,十年了鄉親是否依舊呢?當時候離鄉時也同時離棄同受飢荒之苦得鄰舍甚至親人,現在成為寡婦要回鄉,可能是要投靠親人或是另起爐灶,一切未知,但祂仍以選擇上帝為樂。
        消息傳到摩押,說猶大又有充足的糧食,拿俄米信這是耶和華的眷顧,便立刻準備起程回家。饑荒令這一家人離開伯利恆;耶和華的眷顧讓他們可以回來。是神解除了饑荒給拿俄米開了回家的路。從第22節末尾我們可以看到那細膩的希望之光――她們「回來到伯利恒,正是動手割大麥的時候」。
 3.路得的新移民家庭(得1:14-18、太1:5-6)
        在拿俄米苦口婆心勸導下, 一個媳婦俄珥巴領受她的好意,哭著向她道別,但路得「捨不得拿俄米」(得1:14)(捨不得,台語:放勿會離),這是愛的回應,她堅持不願離開拿俄米,不被她所說服。拿俄米看她心意已定,就不再說什麼。
         路得出於愛的決定,向她表白:「不要催我回去不跟隨你。你往哪裡去,我也往那裡去;你在哪裡住宿,我也在那裡住宿;你的國就是我的國,你的神就是我的神。你在哪裡死,我也在那裡死,也葬在那裡。除非死能使你我相離!不然, 願耶和華重重地降罰與我。」(得1:16-17)。路得願意愛拿俄米所愛的,她能愛慕神的旨意,於是不顧環境艱辛,毅然與婆婆拿俄米同行,回到猶大地的伯利恆。最後路得順服神,克服家庭危機,也得到「從上面召我來得的獎賞」。
        她宣稱這是永遠的,她的話超出婚禮中常聽見的『除非死能使你我相離』的限度。死亡不會使她與拿俄米分離,這句話也標明她不可能撤回到摩押,甘願做一個「外籍新娘」(外籍媳婦)。『死能使你我相離』。路得所下的許諾是全面性的,不僅有強烈的感情而且時間持久。
        路得的這個決定出於愛的選擇,同時也是付代價的,在摩押時,他是在地人、以地利之便,婆婆是新移民,但當她做了這個跟隨婆婆到猶大地,就變成了她是新移民、離鄉背井,放棄熟悉的生活、進入新的領域,這是需要很大的愛、勇氣和信心。不僅使一個孤單老人有人相伴,這個決定也改變的這個家庭。
 五.結語:重返榮耀愛我們的家(得4:22、林前13:5)
         在我們的生命與家庭中有很多的決定,是自己作主還是上帝作主,相信自己判斷還是敬畏神,在錯誤決定時,是否有勇氣回頭尋頭尋求神,做決定時是否用愛做決定?敬畏神,相信仰望尋求神,在你尚未啟程神的祝福就臨到。
        有一本書<重返榮耀>作者李健鵬見證他與太太在婚姻家庭中的見證:他們是一對精通廣告行銷、經營管理的年輕夫妻,四十歲不到都各自登上了事業高峰,先生是媚登峰事業集團副總,太太則是全球肯德基首位女性CEO。當時圈中就戲稱他們是一對「搶錢夫妻」,天底下最好賺的錢,莫過於小孩和女人,他們家全都包了! 眾人羨慕的才子佳人,骨子裡卻不似外表風光,他們名義上雖然是「夫妻」,但關係就像「室友」。直到簽字離婚後,才醒悟做錯了決定,發現身旁的人最重要。在太太信主之後,決定重建家庭,於是展開「求婚大作戰」追回先生。不過當兩人決定再走進禮堂時,才又是一連串的考驗開始。太太吳美君這麼說:「如果沒有學會教訓,那還是會遇到同樣的問題,所以我覺得關鍵是在於教會牧師在婚前對於我們的輔導,發揮了極大的作用,讓健鵬也受洗信主,我們有共同的信仰,可倚靠著上帝去改變。」。先生李健朋說:「因為做了一個關鍵的決定,就是成為基督徒」第一次到牧師家,不懂牧師說甚麼,不料,牧師問︰「你接受基督耶穌,做你生命的救主嗎?」我想到︰「為何我把我自己搞成這樣!」我想到︰「為何太太會改變!」,於是我說︰「我接受!」,就這樣,成了受洗的基督徒!嚐到主恩美善的滋味:基督教的神是可以「嚐」、可以「經歷」的!
        受洗後成為基督徒,並不代表就會一帆風順,如同李健鵬的事業或是吳美君的轉換跑道,也許一開始都不是盡如人意的安排,但如今他們學會看見不同的風景。由搶錢夫妻到最佳拍當「重返主榮耀、學習愛我們的家」
        誰會料想到,在士師秉政的這樣一個悖逆的時代裏,神已經悄悄地通過一個家庭的悲劇來為以色列最偉大的王開道呢?《路得記》的最後一節經文(4:22)。路得和波阿斯在士師時代所生之子為俄備得。俄備得是耶西的父,耶西是大衛的父,而正是大衛帶領以色列達到了榮耀的巔峰。這卷書所要傳達的其中一個資訊就是:即使是在最艱難的時期,上帝仍然在工作。即使是人們的罪,也是在神彰顯他榮耀的計畫之中的。這不僅僅對一個國家來說是如此,對個人、家庭來說也是同樣真實的 。在艱難的境況下,上帝確實是仍然在工作。當你認為他已經遠離你,甚至是離棄你時,事實卻是他正在為了你生命中更大的幸福打下基礎。)雖然家庭婚姻危機的壓力在每個階段都可能發生,但我們愛神而持守信仰,靠神渡過家庭婚姻的危機。

禱告
        親愛主,我們一生都需要做許多的抉擇、面對不同的決定,這些決定有時不僅是好壞或是對錯,而是這些決定會影響我們的生命、影響我們的家庭、影響我們身邊周遭的人。我們害怕做決定、擔心做錯決定,感謝主,你在聖經中給我看拿俄米的生命,幫助我們每次做決定時,可以思考拿俄米,定意尋求祢、你必指引我們道路,讓我們的決定帶領我們和我們的家走進你的恩典與祝福中。當我決定時,幫助我使我能用愛來處理事情、決定事情,因你的慈愛永遠長存、你的祝福為我們存留。你如何祝福拿俄米與路得的愛關係與危機人生,當我們尋求祢面、按你話語而行時,懇求你也同樣賜福於我們,幫助我們每一個家庭,在每個困境危機時,經歷你的信實眷顧與引導。奉耶穌基督的名禱告。阿們!

0 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