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8月6日 星期日

捐得樂意,為神所愛 -- 歐又如 牧師

寫作於2006.08.06
作  者: 歐又如 牧師
   經: 【哥林多後書九章115節】線上收聽(國語)    線上收聽(台語)

各位弟兄姊妹大家平安。每一次站在這個講台上,我就覺得時光如梭,一去不復返,回想十五年前我離開台北的時候,才不過是一位三十五歲的少婦,今天回來則已經是典型的台灣歐巴桑,時光真是過得很快。但在這十五年當中,我發現和平教會不但沒有老成凋謝的景況,倒是每一次回來,都看見有許多我不認識的弟兄姊妹、上帝的兒女,從不同的地方來到這裡共同敬拜、共同服事,我真的非常高興。願神真的祝福這個教會,從今時直到永遠。 

一、 前言:比爾蓋茲和巴菲特的捐獻 

最近假若我們看報紙或媒體,就會覺得心很煩,甚至已經到了很討厭的地步。每一天在我們社會上所發生的事情,無論是在哪一個層面,好像沒有一件是好事。假若你看報紙或看電視,你會覺得我們的國家、社會是不是已經到了分崩離析,快要解體的地步了。記得以前在學校的時候,或在我們成長的過程中,很多的師長、長輩都會告訴我們說,做人就是要隱惡揚善,要把別人的惡放著,然後要張揚別人的善,好叫我們這個社會充滿美善的事情,美善的事情讓它去傳播,別人的惡別人的壞,稍微幫他遮蓋一下。可是我想,現在我們所看到的、所聽的,好像跟這個美德、教導是完全相反的。這幾個月我在南部,聽到我很多的會友在說,他們現在日子過得很悠閒,因為他們已經不看報紙也不看政論性的節目,現在耳根清靜,因為他們拒絕了媒體。 

但是在這兩個月有一件事情,我覺得它是一件好消息,看了、聽了以後,都讓我沈思許久,這個好消息就是報紙上報導說:「世界第一大富豪比爾蓋茲(微軟的創辦人),他決定兩年後要全部退出微軟的決策權,然後要把他後半生完全投入他所創辦的基金會,要來做公益慈善的事業。」  很多人一聽他要退休、他要捐錢,馬上的反應就是:「他今年幾歲?他是不是生病了?」這是我們的觀念。你不要以為比爾蓋茲先生已經年紀老邁,快要回天家,所以趕快補做一些公益,好方便他上天堂。比爾蓋茲先生今年才五十一歲。過幾天又有一個消息出來,就是世界第二大富豪巴菲特先生,他非常的會投資,因投資而致富。  這個巴菲特先生就在比爾蓋茲宣布過後不久,他也同時作了一個重大的宣布,他說要捐出他所有財產的百分之八十五,大約三七○億美金,分別給五個基金會,其中比爾蓋茲先生的基金會,獨得三百一十億美元。這兩個人所奉獻的心力和金錢,足以讓這個世界有很大的改變。所以媒體這樣說:「他們年輕的時候,賺了全世界的錢,現在他們要把這些錢,拿出來改變這個世界。」我覺得這是兩個月少見的好消息。 

緊跟著這個消息媒體就開始大作文章啦!說台灣也有很多富豪,那台灣的富豪是怎麼做公益的呢?過了不久,我就看到報紙列了一張表,說台灣富豪在公益的事情上面,是怎麼個做法?看了真的覺得非常失望,因為台灣的富豪的確也做公益,也成立基金會,但是他們所成立的基金會,主要是為了避稅。那基金會在做些什麼呢?不是用在救急、不是用在教育、不是用在培育、不是用在醫院醫療,更不是用在關心弱勢,他們的基金會主要是在藝術品的買賣。因為台灣的政府鼓勵文化交流和藝術水準的提升,所以這些富豪就把所買的藝術品掛在自己的公司或事業體上,來表現出自己是有氣質、有水準的。  或者是辦很多的活動,邀請大明星、大歌星…等表演團體,美其名說是義演,然後用這個義演的名義來提高自己公司的知名度。 

二、捐獻的四種心理

這兩者比較之下,帶給我很多的反省,我常在想:「我會怎麼做?我能夠做到像比爾蓋茲這樣嗎?我能夠做到像巴菲特這樣嗎?」也轉而一想:「信仰要求我們該怎麼做?」對猶太人而言,他們有三種敬虔的操練,為了要達到敬虔的地步,必須操練這三種功課,我想蔡牧師也講過了,就是祈禱、禁食和奉獻,在祈禱和禁食上,蔡牧師都有很精闢的證道。今天我想要用保羅的觀點,思考在捐獻的事情上聖經是怎麼教導我們的。假若我們來注意一般人的捐獻,大概有四種不同的心態:

1、義務型:納稅

第一種就是出於責任和義務。你能夠想到是什麼嗎?你一定要拿出來,卻不是出於你樂意的,而是出於你的責任和義務的,是什麼?就是納稅。誰願意納稅?誰想要納稅?但是你不得不納。我們教會有一個長老常常開玩笑說,我們的天父上帝賞賜萬物給我們,對我們真是無微不至的好,祂只要求我們奉獻十分之一;我們的政府說人民是頭家、人民是老闆,但是我們的政府沒有經過我們每個人同意,就告訴我們,你要繳20%、你要繳30%、你要繳40%,你只要一次不繳,稅捐機關就會找上門,你的薪資、銀行戶頭會被強制扣款。相較之下,我們的天父對我們真是寬容多了。納稅繳錢不管願不願意,都不得不拿出來,這也是捐獻不是嗎?最近還有一個會友跟我講,什麼叫作不得不做的捐獻?他的年紀大約七十歲,他說養兒女好像在繳保險金,按時在繳,你要是繳了二十五年或三十年,到了時間,你就會連本帶利的收回來,因為你的孩子就會養你,你的孩子就會回饋你孝順你啊!他說他很幸運,他是屬於繳保險金那一型的,他說:「牧師,你們這個時代養小孩是繳稅金,你活得越久繳得越多,退稅的機會少之又少。」聽他這麼一說,我也有體會到養小孩像是在繳稅金,這是第一種心態。

2、積善型:民間宗教做法

第二種捐獻,是我們民間宗教很流行的,就是積功德的心態。他們在勸募時的做法,有一個特點是「不是說對方需要什麼,而是我做了這個善行,對我的行善是有積分效果的。」我想在台北,弟兄姊妹的感受可能不是那麼深刻,在中南部我們周圍充滿著很多民間宗教的信徒,他們有時很樂意幫助人。譬如說他們很樂意去捐血,你若問他:「真好,你捐血可以救人一命。」他回說:「不是、不是,我們師父告訴我,每捐一次血,我的點數就累積一分。」所以為了使自己的積分升高,他們就拼命的行善。有人形容說,這種人行善,就好像我們的公教人員,他們很努力、很認真的去參加研習會,可以累積點數,為升遷或調動來做準備。所以這種積善行的捐獻,重點在於我得到了什麼利益,而不在於我幫助了什麼人,重點是不一樣的。

3、求名型:政治人物演藝人員

第三種我們也很熟悉,就是為了得到名聲、博得版面(上報紙、上媒體)。這是演藝圈或政治人物最常有的捐獻動作和狀態。我婆家在南部開一間小型的精品店,在當地還有一點名氣,住在婆家的時候,常常會看到議員、民意代表,或是他們的太太來買東西,我發現他們常常買了東西拿了就走。然後就告訴我們:「過兩天司機會把錢送來」,我就想:「很好,有派頭。」過兩天司機果真的送錢來,咦,可是他送來的錢是約定價格的五成或六成。收錢的是我,就覺得豈有此理,電話拿起來我馬上要問清楚,公公在旁邊就幫我把電話按掉不准我打。我覺得真是豈有此理,明明定價一萬五,你怎麼送七千來呢?後來我才了解到,這是不能講的,為什麼?第一、你講的不一定有用,甚至惹來麻煩。第二個,你也需要他為你作廣告,她穿你的衣服上版面,然後讓你的店更有名氣。過幾天我在報紙的地方版,看到這個議員穿著新的衣服,到附近的孤兒院去探望那些孤兒,然後致送禮金兩萬元給他們加菜,圖文並貌。我就想,政治人物、演藝圈的人,他們的捐獻,恐怕多少都含有這種心態。以上這三種捐獻型態,無論是因為責任義務,因為累積自己的行善積分,或者是為了博得版面得名聲,這三種就人的觀點來看也不盡然都不好,因為至少是你拿出來,並且是給了別人。

4、天父的榜樣:(約翰三:16)

不過,就我們的信仰而言,神對我們有更高的標準和榜樣,這個標準是要求,凡你樂意捐出的,你必須要出於單純的愛,然後才有行動;也就是說,這個奉獻是因為愛、因為你看見對方的需要,內心受到愛的逼迫,願意即時伸出援手,所想的就是他的需要、他的欠缺,而我能夠幫助他。這個榜樣,就是我們的天父及主耶穌基督。約翰福音第三章16節說:「神愛世人,甚至將他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他的,不至滅亡,反得永生。」神是愛,不忍心我們沈淪、我們滅亡,所以犧牲祂的獨生子給了我們。而耶穌基督,則是更好的榜樣,聖經上說:他愛世人就愛到底(約13:1),甚至為他們釘上十字架,流出寶血,洗淨他們的罪。耶穌愛我們到底,把生命都給了我們,使我們大得利益。對耶穌基督而言,他得到什麼?信仰告訴我們,奉獻的標準和榜樣,是出於甘心樂意,看見對方的需要,沒有想到自己的得失。

三、保羅的觀點

剛才我們所讀的這段經文,它的背景是在當時耶路撒冷地區,連年發生了飢荒,很多教會的弟兄姊妹,都生活在困苦當中。保羅等人就藉著四處傳福音建立教會的機會,也傳遞了這個信息,在哥林多教會的人聽見遠在耶路撒冷教會的弟兄姊妹,生活困苦財務困難。他們想到他們的需要,想到自己多少可以補足這些欠缺,就跟保羅講我們願意為他們有所奉獻。之後這件事情延宕了一年,願意的心是有了,但是願意的錢、願意的動作還沒有出來,保羅就寫了這封信,再次提醒他們。保羅說:「你們的熱心激動了許多人,激勵了許多的人,這個熱心讓更多的人願意在這件事情上面共同付出,你們的熱心加上你們無私的愛願意付出,這是好的,那麼,就應該及早預備妥當,才能夠顯出你們是出於樂意,不是出於勉強。」所以信仰裡面要求我們,假若我們有所奉獻,這個「樂意」是非常重要的。我們教會裡有一個姊妹告訴我,她說:「牧師,你們每一次都叫人家奉獻,你知道那個奉獻對我們來講,有多麼深的感受嗎?」我說願聞其詳,她說:「那個固定的月獻,對我們來講,就好像蚊子叮一樣,有一點感覺的耶﹗」她又說:「要是特別的奉獻,為了整建,為了救災等等,對我們來講有時候是割肉之痛。」有這麼嚴重嗎?我們確實想想,我們是很願意,我們都有願意的心,對我們而言困難的就是,我們的資源很有限。假若有一個人他的收入是四萬元,那麼他每個月固定月獻是四千元,那他只剩下三萬六千元可以自由運用,我們都很清楚這個算數的法則,多拿出來就是自己的資源減少,以致於我們的心雖然願意,像哥林多教會一樣,在那裡左思右量,難以下決定,總在想:「再延後一點,是不是可以再少一點,再久一點,是不是會聽到遠方傳來好消息,耶路撒冷的教會已經度過難關,那我心有餘而力不用出,那真是皆大歡喜。」

1、捐獻如撒種

保羅在這裡給我們提出的觀念不是這樣,我們認為給出去是減少,但是保羅在這段經文裡面,提出一個完全令我們耳目一新的想法,我們來看看保羅是怎麼講捐獻。保羅他首先說:「你拿出來,你自己絕對是不會減少的。」怎麼說呢?他說你拿出來給別人,就如同在撒種,你撒出去的種越多,你將來的收穫越多。第6節說:「少種的少收,多種的多收,這話是可信的。」我想這個邏輯我們可以接受,你不種就不能收,你種一點點就收一點點,你種很多就收很多,最重要的問題就是說:「你的種子從哪裡來?」我願意種、我願意撒,可是我的種子從哪裡來?假若我有很多的種子,用不完的種子,我當然拼命撒,假若我的種子有限呢?如同我們的人生有限、資源有限,我們豈能夠多撒、多種呢?保羅在這裡提醒了我們,你不用愁、不用擔心,因為賞賜種子在你手中的是那萬有的神、供應者天父,祂供應你。你撒的越多,祂供應你越多,這是保羅提供給我們的屬靈觀念。你是否一直覺得我們資源有限,所以謹慎使用,特別是要拿給別人,更要多多的思量。可是保羅的觀念不是這樣,保羅說那供應的天父,賞賜種子的,並且使人有糧吃的上帝,必要將多多將種子賞賜給你們,而且給你們有更多耕種的田地。種子不是我們自己拼來的,不是我們自己努力來的。假若是我們有限的努力拼賺來的,我們就要緊緊的握住它,捨不得給別人;可是保羅的觀念不是這樣,保羅說種子是從天上來的。賞賜供應的神,願意你把祂所賞賜給你的種子,多多的撒出去。這個觀念完全跟我們所想的不一樣。他說只要你撒出去,祂就要再多加給你。他說:「祂不但加給你種地的種子,而且讓你撒出去的種子有功效,能夠結出仁義的果子。」所以保羅認為在捐獻這方面,那賞賜的天父,祂渴望通過我們的手,去撒更多的種子給別人,我們撒出去的種子,祂會再滿滿的放在我們生命中,放在我們的手中。因為神盼望我們的付出、我們的擺上,能夠增添仁義的果子。反之,假若你把上帝賞賜給你的種子,緊緊的握住,你想這個種子會在你手中怎麼樣呢?我想它還是會漏掉,一點一點的漏掉,而且因為你握的太緊,它會發霉,不能生長。我們以為我們的資源有限,所以謹慎使用但保羅提醒我們一個觀念就是,在捐獻的方面,你大可放心,因為神樂意通過我們的手,結出仁義的果子,你要把你的生命、你的時間、你的專長、你的愛,多多的撒出去,那加添給你的天父,會完全無限的供應。

2、 捐得樂意為神所愛

第二個,保羅又講了一個新的觀念,他說:「捐得樂意的人是神所喜愛的。」台語的翻譯我覺得非常好,他說:「歡喜提出的,上帝疼他。」捐得樂意的人是神所喜悅的。我想我們今日坐在這裡,成為神的兒女、主的門徒,我們都非常的渴盼能夠為神所愛,並且享受神在聖經裡、在耶穌基督裡,所要賞賜給我們的自由、真理、豐富、平安、喜樂,我想我們都很渴望這樣。那我們要怎麼做才能夠這樣?使徒保羅給我們提供一個最簡單有效的方法,他說:「凡是樂意拿出來的人,你就是上帝所疼愛的。」假若你是神所愛的兒女,你想,你所承受的福氣,是多麼的多呢!有一位牧師說:「你以為這簡單嗎?你以為這沒有神學意涵嗎?只要捐獻,只要拿出來給別人,你就為神所愛?在這個當中,是有很好的神學意涵的。」他舉例說,我們都怎麼形容我們的天父?我們都知道上帝是很慷慨的,聖經上告訴我們說:「耶和華上帝祂厚賜予人,沒有留下一樣好處不給愛祂信靠祂的人。」所以基本上你看到,神是多麼的眷顧天地萬物,天上的飛鳥,地上的人群,不管是窮人富人,神一樣的眷顧。當你出於愛而拿出來給別人的時候,你這個行為就表明,你的個性跟你的天父是一樣的,有慷慨、有憐憫、有行動的個性。我們想想看,我們作父母的,假若我們看見我們的孩子,在好的品德上跟我們一樣,我們的心會何等受安慰,我們多麼願意把更多的留給他,把更多他需要的加給他,「捐得樂意的人是神所喜愛的」,因為你所表現的個性,剛好跟那創造你的上帝,在本質的某一些部分是相同的。

3、 使神名得榮耀

第三個,保羅還提到,假若我們捐得樂意,這個捐得樂意不只是說錢財。其實聖經上對我們的金錢要求的很少,但對我們的生命要求的很多。神告訴我們,祂要的是我們的全人,我們的時間、我們的心力、我們的專長、我們的恩賜…等等。祂要的是你的人,不只是你的錢。保羅說,假若你捐得樂意,你所做的,就會讓神得著榮耀。你能夠想像嗎?台灣這二十年來,成長最大的宗教團體,就是慈濟功德會,我想我們大家對它都很熟悉,姑且不論,他們信仰的本質我們贊同或不贊同。但你看,這二十年來,每當台灣的社會有大動盪,如華航空難、921地震以及各種天災人禍,你就會看到慈濟的志工們,穿起他們的制服,走出他們的家園,他們的身影穿梭在每一個貧病疾苦的同胞當中。他們走出來、關懷、協助他人。他們的身影留給台灣社會很美的印象。他們的做法也讓證嚴法師在台灣擁有極高的榮譽。假若這些事情是我們在做的,你想,當我們做這件事情的時候,別人是不是也把我們的作為歸榮耀給我們的神?保羅說:因為假若我們這樣做,別人會對這樣工作的經驗來歸榮耀給上帝(13節),因為我們這樣做,是讓他們知道,我們承認耶穌基督的教導,並且願意順服在這個教導當中。假若我們有持續的付出,不論是金錢、不論是時間、不論是專業、不論是能力,我們也可以這樣毫無保留的奉獻給上帝、奉獻給鄰人,那麼我們所做的就能夠榮耀上帝的名,就能夠真的讓別人知道,我們是信主耶穌,並且遵照祂的旨意來行,我們所做的,豈不就是能夠榮耀在天上的父嗎?

4、 接受者在神面前為你代禱

第四個,保羅在這個奉獻的觀念上,他又提到說,你奉獻還可以得到什麼呢?就是得到別人為你在主前代求,第15節這樣說:「他們會深深的感謝你們,然後切切的紀念你們,在主裡為你禱告。」以前我看耶穌基督說:「施比受更有福」,就一直嘗試在尋找答案,到底有福在哪裡?更有福在哪裡?當我看到這段聖經時,就完全了解,果真是施比受更有福。更有福有幾個方面,一個是上帝愛你,捐得樂意是為神所愛;第二個是天父願意不斷的把種子加在你的手裡;第三個是你所做的,能夠榮耀神;第四個是從人來的,就是你可以得到這個人為你代禱。保羅的書信中他寫信給哥林多教會、以弗所教會和腓立比教會時,他都怎麼說呢?他說:「我每一次想到你們,就為你們獻上感謝,然後我就想到你們的需要,就想到你們的成長,我就在主前切切的為你們代禱。」因為保羅與他所建立的這些教會心連心,不斷的向神禱告,注意他們的發展,然後為他們感謝,為他們代求。保羅說,假若你是這樣愛人,對那困苦需要幫助的人,無私的為他們奉獻,用你的時間、用你的金錢、用你的生命為他擺上,你會得到這個人給你什麼呢?就是這個人給你的是切切的思念,然後為你代禱。你想,這是何等大的福氣,有人在為你禱告。在你不注意的時候,在你沒想到的時候,他想念你,紀念你曾經對他伸出援手,紀念你曾經因為主名,幫助他、協助他、關懷他,所以他會用主前的禱告報答你,為你獻上感謝,為你切切代禱。弟兄姊妹,這是何等大的福氣,當我想到這裡我真知道「施比受更有福」的真諦。我們原本的觀念是說,給別人是減法、是虧本、是不划算,這個減法的定義一直根深蒂固的在我們腦中,但對保羅的觀點或就信仰層面來看,給別人加法,捐得樂意、拿出來,這是恩典滿滿的加法邏輯。

四、結論:路六:38

最後,我們來聽主耶穌基督怎麼應許我們,在路加福音第六章38節,主說:「你們要給人,就必有給你們的,並且用十足的升斗,連搖帶按,上尖下流的倒在你們懷裡;因為你們用什麼量器量給人,也必用什麼量器量給你們。」你們用什麼量器量給人,上帝也用什麼量器量給你們,甚願我們的觀念從保羅得到大大的突破,讓我們時常樂意拿出來,使上帝疼愛我們的心到永遠。讓我們一起來禱告。

「親愛的天父,謝謝你,讓我們聽見保羅的觀念,大大的改變我們對奉獻的觀念。我們原本以為奉獻是減法、是虧本、是失去的一種行為。但是通過保羅的教導,我們知道奉獻是一個恩典滿滿的舉動。耶穌基督應許我們,凡來到你面前的,你要賜給他們新的生命,不但是新的生命,而且是更豐富的生命。我們若真的願意照使徒保羅的觀點,順服主耶穌的教導,來就近主,在這個世上遵行主的旨意,順服主的教導來實踐,來操練我們的敬虔,我們就能夠真正的得著豐盛的生命。天父,求你也幫助我們和平教會,和平教會正要準備整建,我們正要平地起高樓,我們正要用我們的捐款、我們的奉獻,向左鄰右舍證明說,我們愛這個教會,神的靈也在這裡激動我們,所以就讓我們在這件事情上有好的學習。願保羅的話語改變我們的觀念,願你的聖靈與我們同在,讓我們真願意、也有能力這樣的實踐出來,然後我們便會經歷到,你是如何的愛我們,如何的加添給我們,然後經歷到我們的作為怎麼樣使你得到榮耀,也使那得到我們幫助的人,在主前紀念我們,謝謝你聽我們的禱告,我們這樣懇求,奉耶穌基督的聖名,阿們!」

0 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