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2月31日 星期日

恢復信仰的想像力 -- 莊信德 傳道

寫作於2006.12.31 作  者: 莊信德 傳道  聖  經: 【撒母耳記上十七章1~7節 、16~24節、34~40節】線上收聽(國語)   線上收聽(台語) 各位弟兄姊妹大家平安。今天是少契主日,要跟我們的少年人一起配搭服事。今天要思想的信息,也是一段我們很熟悉的聖經故事,在還沒有進入信息之前,先跟大家分享一個常常在電視上看到的節目,叫作歡笑一籮筐。它曾播出一段很有趣的影片,就是有一台車子,外觀看起來像一台郵局的郵車,在這台郵車的駕駛座把它很巧妙的隔了一半,在駕駛座上面放了一隻很大的狗,把那隻狗的兩隻手(腳)放在駕駛座上面,真正的駕駛是在巧妙隔起來的另外一邊,結果就把那台車子偷偷的開到公園的附近,有隱藏的攝影機在拍攝那些公園的人,大家看得目瞪口呆,「一隻隻狗會開車!?」  ...

2006年12月24日 星期日

錯失聖誕 -- 蔡茂堂 牧師

寫作於2006.12.24 作  者: 蔡茂堂 牧師  聖  經: 【馬太福音二章1~18節 、路加福音二章4~7節】線上收聽 各位弟兄姊妹大家聖誕恭喜。每年從十一月底開始,只要進入百貨公司就可以感受到濃厚的聖誕節氣氛,他們用音樂、裝飾品、燈光,告訴我們聖誕節到了,他們不一定是基督徒,他們只是做生意,賣聖誕卡片、賣聖誕禮品,他們只是要讓我們知道聖誕節到了,在這樣的情況下,是否會有人Missing Christmas(錯失聖誕)?你有可能錯失聖誕節嗎?今年我還收到一首慶祝聖誕節的台語歌曲,圍繞著這些,難道你還會不知道聖誕節已經來了嗎?  「北風呼呼吹,啥人對遮過,聖誕老阿伯,禮物背一大袋,也有運動鞋,也有像尪仔冊,...

2006年12月17日 星期日

愛的系列(十七):愛與懷怨 -- 蔡茂堂 牧師

寫作於2006.12.17 作  者: 蔡茂堂 牧師  聖  經: 【哥林多前書十三章5c節】線上收聽(國語)    線上收聽(台語) 各位弟兄姊妹大家平安。我想要找一隻會懷怨的動物的圖片讓大家看卻找不到,再怎麼找都找不到,我發現只有人才會懷怨,動物似乎不會懷怨,看來牠們的記憶力比較差,上帝給我們的一個恩典就是可以記憶,可是我們沒有記住好的,常常只記住壞的。剛才司會幫我們讀了今天的經文,就是愛是「不計算人的惡」,這是和合本的翻譯,現代中文修訂本是「不記住別人的過錯」,把這個「惡」改成「過錯」,把「計算」改成「記住」。我們來看英文,他們也是很努力的想要把希臘文的意思翻譯出來,在三個版本中,新欽定本(NKJV)的翻譯是Love...

2006年12月10日 星期日

受洗系列 (一) 渴與喝 -- 蔡茂堂 牧師

寫作於2006.12.10 作  者: 蔡茂堂 牧師 聖  經: 【約翰福音四章13~14節】線上收聽(國語)    線上收聽(台語) 各位弟兄姊妹大家平安。很高興我們今天有八位弟兄姊妹要接受洗禮和堅信禮,有六位兄姊由其他教派轉入我們教會,還有從本宗其他教會轉過來的五位兄姊,今天我要證道的題目是「渴與喝」,希望藉此再次來思想洗禮的意義。  「渴、喝」這兩個字有同樣的邊,一個是水字旁,另一個是口字旁,用嘴巴把水喝進去,這樣才會止渴。我們都有渴過的經驗吧?這個故事的背景是耶穌在撒馬利亞敘加城的井旁遇到一位婦女,她是在正午到井邊打水,耶穌向她要水喝,這當中有一些對話,我們今天只講其中的一句,耶穌回答她說:「凡喝這水的還要再渴;人若喝我所賜的水就永遠不渴。我所賜的水要在他裡頭成為泉源,直湧到永生。」所以耶穌從這個井裡面的水,引到另外一種水,耶穌利用這個婦人口渴想喝水,講到人因為乾渴而內心裡面也有同樣的欠缺、需要和期盼。祂說:「我所賜的水要在他裡頭成為泉源,直湧到永生。」所講的意思是什麼呢? ...

2006年12月3日 星期日

哪一本聖經最好? -- 賴俊明 牧師

寫作於2006.12.03 作  者: 賴俊明 牧師  聖  經: 【路加福音四章16~20節】線上收聽(國語)    線上收聽(台語) 各位弟兄姊妹大家平安。非常感謝我們貴會蔡牧師的安排,讓弟兄能夠今天早上代表台灣聖經公會來向各位請安,也向各位致謝,在過去的幾年當中,我們和平教會弟兄姊妹對於台灣聖經公會的事工非常致力於奉獻、關心和代禱,有關於聖經公會的報告,在我們教會週報的最後一頁的牧函裡面已經有詳細記載,所以我就不再重複的報告。我今天來,特地是要喚起各位弟兄姊妹大家一起來關心,當我們有了中文聖經、有了台語聖經的時候,請我們也一起來關心還沒有聖經的客家人,還沒有聖經的原住民十三個族群、十三種語言的這些原住民的教會,他們所有的聖經,都是由我們台灣聖經公會現在正在努力認真的為他們翻譯中,期望帶給台灣各族群都有上帝的話可以使用。 ...

2006年11月26日 星期日

愛與癲狂 -- 李晶晶 牧師

寫作於2006.11.26 作  者: 李晶晶 牧師 聖  經: 【哥林多後書五章12~15節 、使徒行傳廿六章24~25節】 線上收聽(國語)    線上收聽(台語) 一、前言: 各位兄姊大家平安,今天主日禮拜我們特別要來關心台灣神學院。台灣基督長老會總會共設有四所神學院:台灣神學院、台南神學院、玉山神學院,以及新竹聖經書院;總會並且分別訂定紀念主日來使地方教會關心支持並能以禱告和奉獻參與神學教育。  每一個蒙召獻身讀神學院的神學生背後,都有一個為主顛狂的神奇故事。事實上神學院的本身就是一個瘋狂的故事。許多神學生,在蒙召獻身前,各有其夢想、專長。夢想一展長才成為科技新貴領袖、成為音樂家、藝術家、成為富商名人…,有的原是醫生、教授、呼風喚雨的老闆主管、時尚設計師,也有叱剎風雲的神射手、演奏者,但當他們獻身傳道,放下這一切時,不免要被問「為什麼?」「你想清楚了嗎?」「你頭殼壞掉了」「你瘋了嗎?」這真是一個瘋狂的舉動! ...

2006年11月19日 星期日

愛的系列(十六):愛與暴怒 -- 蔡茂堂 牧師

寫作於2006.11.19 作  者: 蔡茂堂 牧師  聖  經: 【哥林多前書十三章5c節】線上收聽(國語)     線上收聽(台語) 各位弟兄姊妹大家平安。上個禮拜我們看到的是一隻很自私的貓,牠只自己吃不讓其他的貓有機會吃,我們今天看到的圖片是一隻生氣的猴子。生氣和愛有關係嗎?情緒不好的時候,怎麼處理它呢?今天的經文我把它翻譯成「愛是不暴怒」,在中文翻譯上,並沒有把突然引爆生氣的意思表達出來,所以就變成好像「愛是不可以生氣」似的。如果你仔細查看聖經的話,會發現我們的上帝是會生氣的上帝,也沒有提到不可以生氣。聖經倒是說:「生氣卻不要犯罪…」(弗4:26),所以生氣是可以的,生氣是上帝賜給人的禮物,這樣當我們看到不公義、不合理的事情時,才可以處理。希臘人對生氣的看法有好幾種,我們中文用的字,生氣就是生氣,只是有幾種不同描述的生氣。剛才司會幫我們唸的:「不輕易發怒(和合本)、不輕易動怒(現中修)」,這是翻譯聖經的人,對於希臘文原文:愛是不「生氣ου...

2006年11月12日 星期日

愛的系列(十五):愛與自私 -- 蔡茂堂 牧師

寫作於2006.11.12 作  者: 蔡茂堂 牧師  聖  經: 【哥林多前書十三章5b節】線上收聽(國語)     線上收聽(台語) 各位弟兄姊妹大家平安。「愛是不求自己的益處」,看起來很簡單,做起來不容易,圖片中是一隻自私貓,當牠要吃東西的時候,牠把脖子伸得很長,讓旁邊的那隻貓連吃的機會都沒有,為的是自己可以吃得很高興。「不求自己的益處」,照原文聖經,並沒有「益處」這兩個字,這是中文在翻譯的時候把它加上去的,這個加或不加就會引起一些解釋上的問題,今天我們的經文是「愛是不求自己的益處」,什麼是益處呢?英文NAS新美國標準版,翻譯為Love...

2006年11月5日 星期日

成為我的異象 -- 陳文逸 牧師

寫作於2006.11.05 作  者: 陳文逸 牧師  聖  經: 【以賽亞書六章1~8節】線上收聽(國語)    線上收聽(台語) 天下雜誌曾經刊登一篇文章,是兩位美國很有名的企業學者,他們針對了大約一百家的企業,這些企業有些成立了很久,大概有十八家是超過一百年的企業,這兩位學者就用了六年的時間好好的去研究,為什麼有些企業很快就消失,有些企業卻可以存在一百年那麼久的歷史,在當中他們不斷的整理,用六年的時間去研究,後來他們發現這些企業都有一個共通點,當然每一家企業都有它們的特色,但是都有一個共通點,就是這些企業對於它們核心的價值,什麼是它們企業中最重要的一件事,為什麼它們存在的核心價值,他們掌握得很清楚,所以在整個社會的變動當中,在有些削價競爭的過程當中,因為他們很清楚的掌握本身的核心價值,所以他們可以越過很多的挑戰。 ...

2006年10月29日 星期日

勇氣 -- 蔡茂堂 牧師

寫作於2006.10.29 作  者: 蔡茂堂 牧師 聖  經: 【但以理書一章1~21節】線上收聽(國語)   線上收聽(台語) 各位弟兄姊妹大家平安。今天是社會青年主日,所以愛的系列暫停一次,今天我们要一起思想一個題目,就是‘勇氣’。一隻小貓要從一群獵犬的面前走過去,需要相當的勇氣,是不容易的,我們的社青在社會上,就好像一隻小貓走在一群獵狗當中一樣,需要很大的勇氣。我們的社青,禮拜天和大家一樣一起在教會敬拜上帝,可是週間在職場上,他們要面對很多的挑戰,他們要如何保持信仰,活出一個基督徒應有的生命呢?  今天司會幫我們讀的經文是但以理書第一章整章,但以理是當時一位有為的年青人,他遇到相當多的挑戰,但以理書共有十二章,裡面有很多我们可以學習的功課。我把它稍微整理一下,他是在約雅敬王第三年的時候,遭遇到很悽慘的國破家亡、被擄到異邦的光景,可是因為他長的俊美,又很聰明,他和三個好朋友被異邦的國王召進宮裡,好像進入凱達格蘭大道學校就讀,接受三年訓練,在那邊學習台語,還給他們最好喝的台灣啤酒,可是他們為了信仰的理由拒絕那些,他們不吃台灣美食、不喝台灣啤酒。連姓名也被改成外國名字,不能叫原來的名字,他們原來的名字都有「耶和華是上帝」的含意在裡面,後來改名成「巴比倫王是神」的意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