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7月25日 星期日

生命的選擇 -- 王方舟 傳道

寫作於2004.07.25 作  者: 王方舟傳道  經文:【 約翰福音十二章24~26節】線上收聽 『我實實在在的告訴你們:一粒麥子不落在地裡死了,仍舊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結出許多子粒來。愛惜自己生命的,就失喪生命;在這世上恨惡自己生命的,就要保守生命到永生。若有人服事我,就當跟從我,我在那裡服事,我的人也要在那裡,若有人服事我,我父尊重他 』  在約翰福音這段經節中,講到一個很重要的主題—生命。在25節裡所講到的是耶穌對我們所提出的一個挑戰,要我們看出生命的不同處;而24節以麥子所作的譬喻正是耶穌所謂〝不同的生命〞。通常世人談論到〝死〞是指生命結束了;但耶穌所謂的〝死〞卻是引申出不同的生命。世界著名的童話作家—安徒生曾經寫過一個故事—五粒豆子。 ...

因著信,從遠處歡喜迎接 -- 呂又慧 傳道

寫作於2004.07.25 作  者: 呂又慧傳道  經文:【 希伯來書十一章1、6、13節】線上收聽 信其實並不是出於一種自信主觀的感覺,也不是一種賭博式突然的堅持,乃是一種所有的信念與所有的堅持,像這種信心盼望的基礎必須建立在對上帝屬性的認識及對祂的話語應許的把握上。因為我們知道所信的那一位,是一個慈悲忠信的大祭司,希伯來書的聖經經文告訴我們說:這位大祭司並非不能體恤我們的軟弱,祂也曾經凡事受過試探,只是祂沒有犯罪,祂雖然貴為上帝的兒子,但也受過肉體的苦難而學習順從,所以上帝將祂升為至高以後,祂將長遠活著,一直坐在父的右邊為我們祈求代禱,基督徒對人生的盼望絕對不是像大長今這樣子,這也是我們人生的某種實況,我想對一個基督徒來講,我們信心與盼望的基礎,是因為我們認識我們的上帝是一位 ...

2004年7月18日 星期日

誰最偉大? -- 曾昭瑞 牧師

寫作於2004.07.18 作  者: 曾昭瑞-牧師  經文:【 馬可福音九章33~41節】線上收聽 今年是奧運年,對於我們而言,今年台灣參加奧運有兩個最重要的話題。第一個問題是,今年我們有沒有可能拿到有史以來第一面的奧運金牌。第二個問題是,我們的奧運棒球代表隊,會得到第幾名。前幾天當奧運棒球代表隊公佈入選的二十四人名單時。我相信有一些常常看棒球的人一定會注意到一個人,就是林威助這位選手,聽到林威助入選,大家的第一個反應,不外乎「這個人是啥?」名不見經傳,到底是何方神聖,竟然可以將黃甘霖、林明憲、王傳家等名將擠出榜外,徐生明為什麼要選他,是不是他和徐總教練很熟,所以才選他?  ...

2004年7月11日 星期日

上帝國的富翁 -- 蘇國欽 傳道

寫作於2004.07.11 作  者: 蘇國欽 傳道  聖  經: 【路加福音廿一章1~4節】線上收聽   親愛的兄姐平安,逾越節的時候耶路撒冷可說是非常熱鬧的地方,有很多虔誠的猶太人與外邦人,他們都會在那個時候慶祝,在猶太的國家,每一個家庭婦人都很忙的在準備食物,有烤肉、烤麵包、鹹橄欖與釀造的酒,只有一個婦人她很窮,身上所剩沒幾分錢,可以說不夠她買吃的東西,所以她必須小心的使用這些錢財,雖然沒有很多錢,不過她卻很清楚要怎麼樣來安排,她就慢慢走到聖殿,來到專門婦人的庭與外幫人的庭中,那邊有十三個奉獻箱放在那,她就走到當時叫美門的地方,就是那願意來到聖殿奉獻的人所預備的地方,她到那邊的時候,不只有她一個人,有很多敬虔的人都到那個地方,他們在那把錢投下去,就像我們今天所讀的經文,有富有的人、有錢的人他們將他們的錢投下去,來表達對上帝的感謝。   ...

你累了嗎? -- 王榮義 牧師

寫作於2004.07.11 作  者: 王榮義牧師  經文:【哥林多後書四章16~18節】線上收聽 讓我們先一起來恭讀上帝的話,在哥林多後書四章十六節到十八節:「所以我們不喪膽,外體雖然毀壞,內心卻一天新似一天.我們這至暫至輕的苦楚,要為我們成就極重無比永遠的榮耀.原來我們不是顧念所見的,乃是顧念所不見的,因為所見的是暫時的所不見的是永遠的. 」   你累了嗎?我在想很多人都是一次次被打擊過來的,人會疲累人、會發現自己沒有動力有很多原因,在我們的生活有許多層面,你去想一想有時候我們做一件事情怎麼做都提不起勁來。可是如果我們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沒有人告訴你,你也會衝到前面去。我曾遇到一些年輕人都是這樣的,如果跟他的朋友在做事情,他可以三天三夜不用睡覺,可是如果要他做不喜歡的事情,他可以邊做邊打瞌睡。 ...

2004年7月4日 星期日

被逮者的兩個問題 -- 曾昭瑞 牧師

寫作於2004.07.04 作  者: 曾昭瑞牧師  經文:【 使徒行傳九章1~3節】線上收聽 當路加記載保羅的轉變以前,他已經代先有三遍提到掃羅這個人,這其中每一遍提到掃羅,攏是佇記載他怎樣討厭基督徒,參與佇逼害基督徒的事件中間。當司提反殉道的時,他參與在其中,「作見證的人,將衣裳放在一個少年人名叫掃羅的腳」;「掃羅也喜悅他被害」。然後掃羅開始「殘害教會」,他去到各人的厝內一間一間搜索基督徒,不論男女,攏下佇監裡。這個掃羅,他對基督徒的仇恨已經超越過一般人,甚至他自己認為捉耶路撒冷的基督徒不夠多,連那些逃走到別位的,去躲起來的人,掃羅也欲將姻找出來。所以他自己去找大祭司,自我推薦自已作總捕頭。說服大祭司給他有權力來追捕那些離開耶路撒冷的信徒。「若抵著趁此個路的人,無論男女,伊就通縳姻帶到耶路撒冷」,簡單來講,掃羅就是欲趕盡殺絕,不讓這些人有任何的機會。所以他帶著大祭司給他的「引渡條款」,從耶路撒冷,行一禮拜的路程,走兩百五十多公里來到大馬色附近。 ...

活出你的信仰傳統 -- 莊信德 傳道

寫作於2004.07.04 作  者: 莊信德 傳道  經文:【 創世記廿五章19~34節、廿七章1~40節】   線上收聽 各位弟兄姊妹平安:今天我們要一起來思想創世記,創世記總共有五十章,很多弟兄姊妹問我說什麼時候才能把創世記講完。如果我們要好好探討完大概要兩年半,這樣可能很辛苦,大家已經不知道跑到哪裡去了。所以我做了一點調整,我們今年把創世記講完,在人物上做了大量的裁減,只找幾個特別的人物事件來和大家一起思考。  不知大家是否還記得,亞伯拉罕獻以撒,以撒經歷了童年的陰影,因為他要被爸爸獻祭的確是童年的陰影,我們沒有足夠的時間管以撒長大後如何。但是你要知道,如果你是一個經常被遺忘的人,那你應該聽聽以撒的故事,他的故事絕對不被遺忘,很多人看到創世記時會想到亞伯拉罕叫做信心之父,雅各換長子的身份,約瑟呢他很會作夢。但不管怎麼想都不會想到以撒,因為他是一個小人物,他的故事很重要,不是因為他是生產工具,而是他的生命歷程中,有許多經歷是比較內向的角色,我們今天直接來談雅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