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31日 星期六

期待主降臨

講道內容 講題:期待主降臨 經文:以賽亞書35:1-10 主講:蔡維倫牧師 時間:二0一六年十一月二十七日 一、前言 大家是否發現在禮拜堂講台上有什麼不同?出現一個叫做「聖誕環」裝飾,代表待降節的開始,聖誕節前有四個主日,從第一週開始點上蠟燭,第一週的主題是「盼望」,提醒我們,耶穌帶來的是一種盼望,基督的臨在,並且再一次反省我們的信仰,這個盼望是真實的活在你我的生命當中。 二、兩位與以賽亞生命交會的聖經人物 今天,我們也將延續教會樂活讀經的進度,透過以賽亞書35章來看,幫助我們如何經歷待降節第一週的盼望。接續以賽亞書第四講,已經讀經到33章,正好是以賽亞書全卷的一半,半卷書當中,除了記載以賽亞先知領受呼召的經歷外,有很多的審判,對北國以色列的審判、南國猶大的審判,周圍列國的審判等,在這些沉重嚴厲審判中,卻也看見上帝的恩典和安慰。如同光穿過厚重的烏雲,在元元牧師的信息中,讓我們看見上帝恩典的光。也如同叡儀傳道師上週所引述的一段話「以賽亞書是不斷堆疊盛怒和夢想的建築結構」。 而這個主前700年的先知信息,當我們從以賽亞書第一章開始讀,讀到今天的35章,其中存在著許多時空文化下的差異,確實不容易與我們當今的處境做連結,特別是我們沒有活在那種有即刻戰爭危險或滅亡的處境中,至少這樣的恐懼不成為生活的重心。在我預備的過程中,想著要如何能拉近我們和以賽亞書的距離,找到聖經中兩位跟以賽亞書有關的人,要看這本書如何幫助他們,作為我們的參考和幫助。使徒行傳中有記載有一個人很辛苦的在讀以賽亞書,他是從非洲來臉黑黑的人。這段記載在徒8:26-39當中,一個古實(埃及)來的太監在讀以賽亞書,他在哪裡讀以賽亞書呢? 在聖殿中嗎?在耶路撒冷嗎?都不是,他是在從耶路撒冷離開往曠野的路上,是當時非洲女王的財務大臣,一位敬虔的外邦人,在離開繁華耶路撒冷準備回非洲的旅程中,他在馬車上讀以賽亞書,他為著什麼緣故來到耶路撒冷,我們不知道,他為著什麼原因讀以賽亞書?我們所知甚少。但要記得,當時的書卷是很貴重的,或許是這位非洲來的財務大臣剛從耶路撒冷買到這珍貴的書卷,為什麼是以賽亞書,對一個敬虔非洲外邦人,以賽亞書當中記載了先知對他祖國的審判,或許他迫不及待想要讀著以賽亞書,看看裡面到底寫著關於他國家有什麼樣的預言和信息。當他從第一章開始讀,那距離當時七百年前的先知文字,加上他對當時有寬闊世界觀的認識,我想他比我們更有條件讀懂以賽亞書。書中所記載的帝國,像亞述和巴比倫都已不存在,但經過波斯到羅馬帝國統治,他至少看過那些帝國留下的遺址,而當他一路從非洲旅行到耶路撒冷的途中,也經過一些鄰近的國家,雖然大都已滅絕。特別是,每當「埃及」這名字出現在這聖書上,尊貴的大臣想必會比我們更仔細的、更留心想要讀出一些,關於他祖國埃及的審判預言,或是深思在先知曾說的宣告,先知寫說埃及有一天也將和亞述,一同前來錫安敬拜耶和華上帝,這究竟是什麼意思?他在這趟走進曠野的路程裡,對先知所說的奧秘、那未來戰爭後的和平有期待,他的確有一種渴慕在他的心中。在這個什麼都乾渴的曠野中。 令人狐疑的是,在那時候有一個人,快跑挨近他的車,不是刺客或強盜,近前來問他在讀什麼,可有讀懂,然後那個人上車,將書卷中他正在讀的內容向他解明,那時他已經讀到以賽亞書53章了,當然那時聖經還沒有分章節,那段關於受苦僕人之歌的預言,原來那個神祕人物,叫做腓利,是初代教會耶路撒冷教會的一位執事,就對他解明這段經文,那位拯救者,是如何應驗在耶穌身上。緊接著馬車靠近一個水池,這位太監就邀請這位腓利為他受洗,當他走進水中,同時由頭上滴流下的水,領受洗禮時,那乾渴的心被上帝的奇妙帶領和恩典所滿足,他不僅讀懂以賽亞書也從經文中得到幫助,並經歷深刻的感受,心中充滿盼望和歡喜,他領悟以賽亞書中所指向的耶穌,可以滿足他生命的乾渴,原來他也有份在這恩典之中,便歡歡喜喜地繼續上路。 除了這位埃及太監之外,我也要介紹在新約中另有一個人,也曾經在生命乾渴中,藉由以賽亞書得到滿足。他是誰?不同於那個高貴的太監,他原本是一位幫人洗禮的人,那是一段記載在馬太福音11:1-5中。當那位曾經幫耶穌洗禮的施洗約翰,因著批評希律王不合宜的婚姻,被抓到監牢中軟禁,要他閉口不要再講了。經過一段時間,軟禁的情況並沒有任何的改變,施洗約翰要他的門徒去見耶穌,要門徒幫他帶兩句話去問耶穌說「那將要來的是你嗎?還是我們等候別人呢?」當他生命走進黑暗的幽谷時,約翰需要一個盼望的確據,成為他在監獄黑暗中支持他的力量。耶穌要施洗約翰的門徒將他們所聽見所看見的告訴約翰,就是「瞎子看見、瘸腿行走、長大痲瘋的潔淨、聾子聽見、死人復活、窮人有福音傳給他們」,耶穌回答的,正是以賽亞書中我們今天讀到的經文,那些因著身體、社會地位而受壓迫,甚至被排除在律法外敬拜中的人,這個福音的好消息已經發生,蒙拯救了,已經有福音傳給他們。這對這位曾經盡力侍奉上帝,卻落在黑暗無盡苦難中的人來說,耶穌讚賞他,並安慰他。約翰從以賽亞書的預言看見已經應驗在耶穌身上,那就什麼都不用說了,看見所盼望的拯救者已經來了,滿足安慰了他那內心的乾渴和疑問。 弟兄姊妹,這兩位都因著以賽亞書,以及與耶穌的生命交會,讓他們內心的乾渴有了真實的滿足。那你呢?他們從以賽亞書中所讀到的盼望,以及指向耶穌生命的拯救,不管你是一位剛在探究基督信仰的慕道者,或是一位長久忠心愛主服侍主卻正受苦難的基督徒,這些是否也正是你渴望領受的滿足? 三、經文結構分析 如果我們更貼近經文,會更清楚看見,從今天經文中1-7節,其實是以猶太文學中特有的交錯文體做優美的表達: A...

2016年12月24日 星期六

基督是王

講道內容 講題:基督是王 經文:以賽亞書31:1-32:8 主講:潘叡儀傳道師 時間:二0一六年十一月二十日 一、前言 相信大家都有發現,隨著聖誕節的接近,許多同工都開始為聖誕節的活動忙碌,在十一月初,教會就已經發下「福音夥伴立志卡」,上面不但有今年聖誕節的一系列活動,也讓大家透過立志、持續地代禱,用一個與耶穌同工的心,邀請福音朋友到教會。不知道您已經寫上福音朋友的名字了嗎?如果還沒,邀請您今天就將福音朋友的名字寫上、為他禱告,並且跟他分享耶穌基督降生的好消息。 下一週我們就要正式進入教會曆一年的開始--「待降節期」,這是一個要我們作好準備,迎接基督的來臨以及再來的節期,因為教會曆是用耶穌道成肉身的一生作為基礎,所以等待耶穌來到的待降節是教會曆的開始。而今天,在待降節前的主日,是教會曆的最後一週,叫做「基督君王日(Christ...

2016年12月17日 星期六

成為見證人

講道內容 講題: 成為見證人 經文: 希伯來書12:1-2 主講: 陳光勝傳道師 時間: 二0一六年十一月十三日 前言 週三經歷了美國總統大選,感覺上美國選舉,全世界十分關注,我相信在座的許多人一定也十分在意,尤其是川普當選,關於美國精神的討論,更是此起彼落的不停的被討論著。不過甚麼是美國精神呢?10/15長執同工訓練會的時候,蔡維倫牧師談到了和平文化這一個議題。這當中蔡牧師提醒同工,我們要一起來透過這樣的文化建造我們的教會,不過甚麼是和平文化呢?我想對教會的青少年孩子,這應該是十分陌生的。去年長老教會界慶祝長老教會在台一百五十周年,這是從馬雅各醫師在1865年從台南的醫療工作開始計算的。如果以北部馬偕的1872年算到今日,北部長老教會到今天也有144年歷史了。不過就算我說長老教會精神,或是馬偕精神,又有幾個人能夠明確的說明呢? 生命經驗的傳遞 ...

2016年12月10日 星期六

黑暗中看見大光

講道內容 講題:黑暗中看見大光 經文:以賽亞書9:1-7 主講:周元元牧師 時間:二0一六年十一月六日 我們是否有摸黑走路的經驗?像是晚上看書時,突然停電了。一片漆黑中,原本熟悉的環境都走得小心翼翼,因為深怕跌倒或撞到東西。另一種類似的經驗是迷路,八年多前我剛去鄉下牧會,還沒有智慧型手機,也沒有汽車導航系統前,常常把地圖放在大腿上,一邊認路一邊開車,但一不小心就把車開到不知名的田埂路上去。外面是烏漆墨黑的樹林或田地、連找人問路都有困難。找不到路的感覺,讓人慌張。那種黑暗中的慌張,是今天以賽亞書中,猶大國的處境。 一、猶大國的黑暗不只是戰爭壓迫 主前735~732年間,在烏西雅的孫子、約坦的兒子亞哈斯作南國猶大王的時候,亞蘭王利汛跟北國以色列王比加聯合起來,攻擊耶路撒冷。有人把這消息傳到猶大王那裏,王的心和百姓的心就都顫動,好像樹枝在狂風中搖擺一樣。因為這樣,上帝吩咐以賽亞帶著兒子去見猶大王亞哈斯,對他說:「你要謹慎,要鎮定,不要害怕,不要因為利汛和亞蘭,以及利瑪利的兒子這兩個冒煙火把的頭所發的烈怒而心裡膽怯。」(7:4)因為這兩個國家不久必滅亡。 但是亞哈斯面對亞以聯軍,仍是害怕不已。於是他把上帝的話當作耳邊風,派使者去晉見亞述王(提革拉毗列色),對他求說:「我是你的僕人,你的兒子。現在亞蘭王和以色列王攻擊我,求你上來,救我脫離他們的手。」(王下16:7)並且送上大把的金銀。亞哈斯不僅不聽上帝的話,跑去投靠亞述,亞哈斯王還另外築了壇獻祭、拆了聖殿的銅座、改了聖殿的擺設等,為了討好亞述王。 表面上,困住猶大國的黑暗是戰爭帶來的匱乏、被擄、被滅絕,但因為太害怕這些眼前所見的黑暗(四周圍處處可見的結果)。於是出於恐懼,亞哈斯帶著猶大國投向亞述帝國的懷抱。一個擴張中的亞述帝國面對投懷送抱的猶大,難道會手軟,當然不會。於是,我們將會看見這樣出於恐懼的選擇,結果是帶來更深的綑綁,將來受亞述控制的綑綁。所以對亞哈斯所主政的猶大國來說,真正的黑暗不只是這些外在的壓迫,而是因為恐懼這些壓迫,在恐懼下所做出的一連串決定,讓他們離光明愈來愈遠。賽8:21~22用以下的話語形容了他們的處境:「他必經過這地,遇艱難,受飢餓;飢餓的時候,心中焦躁,咒罵自己的君王和神。他仰觀上天,俯察下地,看哪,盡是艱難、黑暗和駭人的昏暗。他必被趕入幽暗中去。」 二、今日,黑暗不只是可見的困難 亞哈斯王在黑暗環繞中讓懼怕主導了他的決定,結果是更多的黑暗。這種情境,不陌生啊! 看看今日這個世界,就是占滿報紙版面和新聞節目的議題與事件,不難發現在我們的世界裡充斥著由恐懼所主導的聲音。盧雲神父在他的《愛勝過恐懼》一書中說到:「這個世界誘使我們接受各式各樣令人害怕的問題:『如果我沒有找到另一半,沒有找到房子、工作、朋友,我該怎麼辦?如果我突然失業、如果我生病、如果發生意外、如果我失去朋友、如果我的婚姻失敗、如果戰爭爆發,我該怎麼辦?如果有人偷了我的錢、闖進我的家、傷害了我的家人,我該怎麼辦呢?』」這一大堆的問題包圍了我們,也開始影響我們生活中的許多決定。 更糟的是「令人恐懼的問題,絕不會帶出充滿愛的答案;每一個充滿恐懼的問題底下,都隱藏著其他更多令人害怕的問題。」像是害怕不被別人接受,於是處處討好,反而失去了自己;像是怕被人看輕,於是努力證明自己,將別人視為仇敵;像是害怕失去關係,所以緊緊抓住別人,反倒讓人退避三舍。 所以比起那些讓我們害怕恐懼的問題,真正的黑暗並不是問題本身,而是因為恐懼所緊緊抓住的人事物,而這些有限的人事物帶給人的是稍縱即逝的曇花一現。因為「恐懼只會帶來更深的恐懼,恐懼從不會生出愛。」《愛勝過恐懼》。 三、上主大光照耀死蔭之地 出於恐懼所作的選擇不會帶來光明,只是捲入更大的黑暗。這是當時的猶大國所面臨的,也是上帝讓先知以賽亞去提醒他們的話。然而,上帝說的話不只有提醒,還帶著極大的盼望。 (一)大光主動臨到:這盼望像大光臨到。先知以賽亞說:「但那受過痛苦的必不再見幽暗。從前上帝使西布倫地和拿弗他利地被藐視,末後卻使這沿海的路,約旦河東,外邦人居住的加利利地得榮耀。在黑暗中行走的百姓看見了大光;住在死蔭之地的人有光照耀他們。」西布倫、拿弗他利,這兩個位於北方的地名,在當時已被亞述帝國侵佔。但以賽亞說,就像這兩個在戰爭中失敗、被征服、被藐視的地方。在將來,這地區,就是從地中海向東延伸到約旦河東岸,包括異族居住的加利利,全都要脫離被藐視的黑暗,恢復榮耀。因為縱然是人的罪、離棄神,導致這一切的災難,但是人的罪不足以攔阻神彰顯自己。無論在黑暗中,還是坐在死蔭之地,他們會突然發現自己沐浴在大光中。這大光不是人所造、不是人配得,就像這個應許透過以賽亞的口說出來一樣,全然是上帝的恩典。這大光也就是象徵上帝的同在:撒下22:29「耶和華啊,你是我的燈;...

2016年12月3日 星期六

遇見聖潔主

講道內容 講題:遇見聖潔主 經文:以賽亞書6:1-8 主講:蔡維倫牧師 時間:二0一六年十月三十日 一、前言:你認識先知以賽亞嗎? 以賽亞這位先知,對我們來說應該不陌生。他是舊約先知中的一位,跟耶利米、但以理,以及以西結同為舊約的四位大先知。在舊約中除了有四位大先知以外,還有十二位小先知,這大先知和小先知之間的分別,並不是大先知比小先知偉大,而是因為大先知所留下的記載比較長,小先知的記載...

2016年11月26日 星期六

啟示錄系列 (四十七):主快來 (Maranatha)

講道內容 講題: 啟示錄系列 (四十七):主快來 (Maranatha) 經文:啟示錄22:1-21 主講:蔡茂堂牧師 時間:二0一六年十月二十三日 Ⅰ.引言:主快來 (Maranatha) 各位弟兄姐妹,大家平安!今天是講啟示錄最後一章,結論是主快來-Maranatha。Maranatha只有在哥林多前書那裡用亞蘭文出現,同樣的意思在啟示錄也出現,但用的是希臘文,maronasa這是希臘文(at...

2016年11月19日 星期六

團契-預嚐地上上帝國的滋味

講道內容 講題:團契-預嚐地上上帝國的滋味 經文:詩篇133:1-3 主講:楊博文牧師 時間:二0一六年十月十六日 一、 前言-網路世代/何必上教會 各位弟兄姊妹平安!今天一早起床要來教會做禮拜的時候,你的心情是如何呢?你是抱著什麼樣的態度來教會做禮拜?你是抱著歡喜、快樂的心,你的內心是充滿著期待!是因為可以再次來朝見愛我們的天父上帝;還是因為可以通過牧師的講道從上帝的話語當中,再次得著激勵以及幫助;或是因為可以通過許多優美、激勵人心的詩歌,將我們過去一個禮拜快要熄滅的熱情,再次重新的點燃起來!亦或是因為可以見到許多相同信仰、熟識的弟兄姊妹,大家可以相互的鼓勵以及打氣,享受上主所要賞賜給我們那美好教會的生活。當然,還可以吃到美味的愛餐讓我們的身、心、靈、都可以得到飽足!最後我們是抱著滿足及愉快的笑容,摸摸肚子走出教會!各位弟兄姊妹、這是你所期待的教會生活嗎? 還是當每個週日的清晨,要來教會做禮拜的時候,都會讓你整個身體、肩、頸、痠、痛呢?因為有許多的服事;因為有許多的會議都塞滿你週日整天的行程?在你內心的深處仍然有許多的擔心與煩惱,讓你的心都沒有辦法安靜下來!也許,你想要早點來教會,但仍然會讓你感到有點的怯步,因為今天你有可能會遇到你剛得罪,或是曾經讓你心靈受創的人,而讓你心存畏懼、腳步蹣跚地踏進教會呢?或是,平時上班那麼的忙碌,我只期待能安安靜靜一個人來教會,聽聽講道、唱唱詩歌、然後能安安靜靜一個人走出教會,不期待與任何的人有多一點深入的交通,我只想要來教會跟上帝、打個卡、簽個到就好了!各位弟兄姊妹!不知道你是否曾經有想過:現在的網路那麼發達、新眼光、GOOD...

2016年11月12日 星期六

信經的第一句:我信上帝

講道內容 講題:信經的第一句:我信上帝 經文:希伯來11:1-7;約翰福音1:12;              腓立比書1:29 主講:商正宗牧師 時間:二0一六年十月十六日 I、前言:信上帝與信偶像(羅1:21-25) 兄姊平安!信經是基督教的濃縮、基督教的精華。信經則告白所信之聖經的內容。使徒信經是最早的信經,當時教會要求,每位信徒皆須清楚信仰內涵。我們每週宣誦的信經、或信仰告白,開宗明義都宣告「相信上帝」。但兄姐請留意,除了使徒信經的第一句,是「我信上帝」之外,其他信經,第一句都是「我們信上帝」。原因是,初代教會認為,信仰首先是個體性,然後才是團體性。眾多個人信仰合在一起,成為了教會團契。所以在宣告「我們信上帝」以先,需要先告白「我信上帝」,否則無法在教會團契裡告白信仰。 (1)...

2016年11月4日 星期五

願祢崇高

講道內容 講題:願祢崇高 經文:詩篇57 主講:潘叡儀傳道師 時間:二0一六年十月二日 一、前言 各位弟兄姐妹,不知道你有沒有躲藏的經驗?也許是小時候玩捉迷藏;又或是跟家人賭氣躲起來;或是犯了嚴重的錯誤,需要躲一陣子……。剛剛說的躲藏,原因不同,躲的程度也就不同,對我來說,從小時候開始,只要難過、遇到挫折的時候就會躲在棉被裡,因為在被子裡面就是我的世界,很有安全感,不會被別人打擾,但是,每次躲久了,就會感覺有點無聊,會希望有人發現我正在躲著,希望有一個能夠把我拉出低潮的人找到我!不知道弟兄姐妹們躲藏的經驗又是如何,不過比起大衛,我們躲藏的經驗都會顯得小巫見大巫! 今天所讀的經文來自詩篇,因為詩篇的歷史背景不明確,以至於從早期以色列人到現在的敬拜團體,在類似的情境都還能不斷使用。詩篇57篇,詩人在內容也沒有明確記載背景,不過根據可靠的傳統,這首詩是大衛躲避掃羅,躲藏在洞裡時所作,從《撒母耳記上》的記載,我們看到大衛有兩次為了躲避掃羅而藏在洞裡,一次是在亞杜蘭洞(撒上22:1),一次是在隱基底(撒上24:1),不論這篇詩是指哪一次的經驗,對大衛來說都一樣不好受!因為大衛面對的躲藏,是自己無罪、但因著他人的罪—也就是掃羅王的嫉妒,不得已的躲藏。如果你曾經受過不公平的對待、受人無故陷害,就更能體會詩人此時的感受。 二、面對急難的祈求(1-5節) 為了讓詩句能更貼近原文,經文的排列順序會與中文和合版聖經稍有不同。 「求祢憐憫我, 上帝啊! 求祢憐憫我。」 躲藏在洞中的詩人面對飢寒交迫,反覆地向上帝呼求、表達內心的痛苦,但相對於寒冷、飢餓、骯髒的環境,更讓他感到挫折的是要孤單地面對敵人。這些敵人比詩人握有更多的權力,所以有能力讓詩人身陷困苦。 詩人迫切地緊接著說: 「因為我的心投靠祢, 我要投靠在祢翅膀的蔭下, 直到災害過去。」 詩人所祈求的對象,是有母親形象的上帝,上帝的保護像母雞用雙翼將小雞覆蓋、讓小雞安全無虞。當我們想到母親的形象,可能會以為是溫柔的樣子,但其實更多的是「勇敢」!當有敵人來襲,公雞一般會自顧生命躲得遠遠的,但母雞卻會奮不顧身地和敵人搏鬥,不管敵人多麼勇猛,是老鷹、是獵狗,母雞寧可犧牲自己,也要保全小雞的性命。詩人所求告的就是這樣一位有著母親形象的上帝! 詩人所求告的對象也是至高的上帝,與迦南人敬拜的諸神明不同,詩人的上帝是創造天地、高過全地的上帝! 詩人求告的對象也是為他成全的上帝。 求告至高的上帝, 就是為我成全的上帝。」 在詩人的禱告中,並沒有明確說出上帝成全了什麼,詩句的原文若是以英文表示,會是who...

2016年10月29日 星期六

主的道大大興旺

講道內容 講題:主的道大大興旺 經文:使徒行傳19:1-20 主講:李俊佑牧師 時間:二0一六年九月二十五日 一、前言 各位弟兄姐妹,早安。有很長一段時間沒有與大家見面,感謝主,今天能在這台上與大家一起分享。二年前,我在和平教會與大家一起學習、成長、服侍。後來,神差派我及幾位和平的弟兄姐妹,一起到南港軟體園區傳揚神的話。在這兩年裡,我們經歷許多神的恩典,並且透過和平教會,得到很大支持。在過去,我們與和平教會是夥伴教會;而今,神帶領我們重新回到母親的懷抱,成為和平教會的子會。我們一直希望有機會與你們分享,神在南園教會所作的工作。謝謝維倫牧師安排今天,讓我與你們分享。在開始之前,邀請大家與我一起禱告。 親愛的主,我們在祢面前獻上感謝,在早晨時刻,將我們分別為聖,來到祢的面前,敬拜祢、仰望祢。主,這是祢的時間,願祢對我們說話。敞開我們的心,讓我們的眼睛看見、耳朵聽見,讓我們生命能夠行出你的話。我們在你面前,感謝禱告,奉靠耶穌基督的聖名,阿們。 不曉得弟兄姐妹是否有過,為某些人,或某些事情拚命付出的經驗?就像我們為了要買某個門票,徹夜排隊、花盡你心思與意念,想要得到那樣東西。我曾有這樣經驗,在我預備碩士考試時,為了要聽一位名師的課程,一大早就到補習班排隊拿號碼牌。號碼牌拿到越前面,就可以越早選好的位置,因此我們非常早到。但是,卻發現有人前一天就到了。他們對於所謂的名師,補習的課程內容,是如此在意,以致,他們拚命地要拿到號碼牌、得到好的位置。這只是一件小事情,但是,當它是關於我們的人生時,我覺得要很仔細地想想,到底什麼才應該是我們一生中最在意的?值得我們為它付出心思、時間,甚至付出生命?因為當我們的生命結束,回到神那裡時,神會問我們:「你這一生作了什麼事?」因此,我們不只要思考什麼值得我們一生追求?也需要思考,我們的努力,是別人對我的要求、期待?還是我自己的想法?甚至這是不是從神來,給你的看見? 二、...

2016年10月22日 星期六

你還缺少一件

講道內容 講題:你還缺少一件 經文:馬可福音10:17-31 主講:蔡維倫牧師 時間:二0一六年九月十八日 一、前言 在大家剛才看完這段經文,對這個故事會多少有一些印象。我要問大家,這是一個關於什麼的故事?這是關於討論財富的問題,也是關於跟隨耶穌。在這個記載中,跟其他福音書中的記載有一些不同,特別是關於這個來到耶穌面前的人。不知大家是不是有發現?如果要從這段經文來開始講所發生的事情,我想會從「有一個人」來開始講。但這是一位什麼樣的人? 二、一位努力追求的人 在馬可福音中所記載的,這個人來到耶穌面前,他是怎樣來的?聖經中曾記載許許多多的人來找耶穌,有眼睛瞎眼的人大聲叫,求主憐憫醫治;有血漏的婦仁人,偷偷靠近耶穌,想要得到醫治;有的是躺在那裡,耶穌看見就憐憫他;也有百夫長為了他的僕人,或許是有其他衛兵來陪伴;也有不能走路的,朋友拆屋頂用攤子將他垂到耶穌面前。在這些用各種不同方式來見耶穌的人當中,這個人,在耶穌走路時,他用跑的,快跑到耶穌面前,就跪下來,或許還不是最特別的,但更特別的是,這個人他來見耶穌的目的,跟耶穌每天所面對的人有很大不同,其他來找耶穌的人,他們想要看神蹟、想要求醫治,但是這個人來,卻是向耶穌求一個很特別的東西,這個人問耶穌:「我當作什麼事,才可以承受永生?」這是一個特別的問題,我相信,正因為他所問的問題是這麼特別,所以得到耶穌的看重。 這個人是誰?他的確可以說是好像什麼都有,卻還如此努力追求的人。在三本福音書中,也分別對他做一些的描寫,在馬可福音書中,說起有一個人;在馬太福音書中,說起是一個少年人;在路加福音書中,說起是一個官。所以這個人,在教會傳統中,也稱呼他是一個少年人的官,加上他的財產,所以可以說是一個少年得志,又有成就的人。這樣的人來找耶穌,所問的問題又是關於永生的,真正是很有心。這是一位追求永生少年人,這樣的人老實說並不多,在一個別人看起來,有財產,年輕、作官有權力、功成名就時,還會想到永生的問題,會來問耶穌,真的很特別。大家想想看,如果這樣的事情發生在我們教會,一位年輕有為、高學歷、有家產、又做民意代表的人來教會聚會,在新朋友名單上勾選想要進一步了解基督教信仰,註記欄寫著想要多了解永生的問題,如果你是牧師,也會想要好好將這個人留下來,不是嗎?那麼,耶穌所作的,卻好像不大一樣。 三、一個還缺少一件的人 隨著故事發展,這個人在跟耶穌說話中,耶穌看他,他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我們可以稱他是一個「還缺少一件的人」。什麼叫做那種還缺少一件的人?這樣的說法,並不是指那在座的某些人,那種在衣櫥裡永遠缺少一件的人。但是,為什麼耶穌會對他說,他是還缺少一件的人呢?在耶穌跟他的問話中,耶穌對他起初的問題,「要做什麼才會承受永生?」耶穌最開始的回應,講起十誡中關於人的誡命,就是「不可殺人、不可姦淫、不可偷盜、不可作假見證、不可虧負人,當孝敬父母」,這並不是說耶穌認為遵行十誡就是得永生的標準,但對於在舊約背景下的猶太人來說,這些是遵行上帝吩咐的誡命,是順從上帝話語的起點。而這個人「竟然」說,這些我從小時候就已經遵守了。在這裡,對這個人所回答耶穌的話,大家來想看看,「到底」他說的是真的還是假的。 根據在三本共觀福音書中對這事件的記載,認為他在公眾面前如此說,認定他是真的遵行了誡命,這沒有問題。然而,不同福音書的作者卻對於他的動機,有著不相同的理解。馬可福音從正面的角度,當他回答耶穌說他從小已經遵守這些誡命後,耶穌就愛他,看這個少年人做可貴。因為他已經遵守這些,又這麼願意來親近耶穌,在他的心中,發覺想要得到永生,似乎還需要再多做一些事情。同時,他也認為耶穌會有答案,所以他跑來跪在耶穌面前,這是馬可福音正面的評價。 但也有不那麼正向的,從馬太和路加福音書的版本,認為這個官,或許他心中存有優越感,認為他所守的律法誡命,已經比很多人都好很多。他來見耶穌,只是想要從耶穌得到認可,得到耶穌的讚賞,就如其他文士和法利賽人來找耶穌那樣。因此經文中沒有描述他跑來跪在耶穌面前,也沒有寫到「耶穌看著他,就愛他」的記載。但也因著這樣,讓我們有思考的空間,使我們慢慢去酌磨,去想這段對話。不管我們用什麼樣的觀點來看這個人所講的,耶穌對他所問如何才可以來承受永生,三本福音書裡回答只有一個,就是他還欠缺一項,這一項事中間包含五個動作,分別是「去、變賣、分、來、跟隨」:你要去,將所有的財產變賣,分給窮人,再來,來跟隨我。 四、Q&A...

2016年10月15日 星期六

愛我們的家

講道內容 講題:愛我們的家 經文:使徒行傳16:25-33 主講:陳光勝傳道師 時間:二0一六年九月十一日 聖經:使徒行傳 16:25 約在半夜,保羅和西拉禱告,唱詩讚美 神,眾囚犯也側耳而聽。 16:26 忽然,地大震動,甚至監牢的地基都搖動了,監門立刻全開,眾囚犯的鎖鍊也都鬆開了。 16:27 禁卒一醒,看見監門全開,以為囚犯已經逃走,就拔刀要自殺。 16:28 保羅大聲呼叫說:「不要傷害自己!我們都在這裡。」 16:29...

2016年10月8日 星期六

你們都來看

講道內容 講題: 你們都來看 經文: 詩篇第46篇 主講: 蔡維倫牧師 時間: 二0一六年九月四日 前言     很高興和大家一起敬拜上帝,今年暑假大家一起讀詩篇,今天將和大家分享詩篇46篇的信息,同時也分享這段休假期間的學習。今天的題目是「你們都來看」,要問大家看見什麼?我小時候,有一天晚上,去住家附近的廣場,看見江湖郎中來賣膏藥,同時拿出一支竹竿上掛著一個網子,向大家說等下將要表演「空中抓鴿子」,令人好期待;我就一直等一直等,等到很晚很晚,母親都要我們回家睡覺時,都還沒有看到,卻也因此讓我一直記得這件事。現在我還真的懷疑,到底他最後結束前有沒有表演,如果沒有的話,那他最後要怎樣收場呢?會提到這個經驗,是想試問是否有人的信仰體認,也是如此,就像空中捉鴿子那樣,只聽到卻始終都沒有看到?如果你曾有過類似的心境,讓我們一起來看這篇詩篇,因為這可不是一般人所體驗的信仰。  ...

2016年10月1日 星期六

啟示錄系列 (四十六):新聖城 (New Jerusalem)

講道內容 講題:啟示錄系列 (四十六):新聖城 (New Jerusalem) 經文:啟示錄21:9-27 主講:蔡茂堂牧師 時間:二0一六年八月二十八日 I. 引言:新耶路撒冷 (New Jerusalem) 弟兄姐妹,早安!今天我們要來看啟示錄廿一章的後半段,就新耶路撒冷,或叫新聖城。我們先看一段相關的短片。 And there came unto me one of the sev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