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26日 星期六

啟示錄系列 (三十三) 玻璃海 (Glass Sea)

講道內容 講題:啟示錄系列 (三十三) 玻璃海 (Glass Sea) 經文:啟示錄十五章1-8節 主講:蔡茂堂牧師 時間:二0一四年七月十三日 Ⅰ、引言:玻璃海 啟示錄第十五章只有短短八節,描述上帝審判世界之七災前的最後景象。約翰在天上見到玻璃海,海上有個異象。來看這段經文的動畫:耶穌基督的啟示。 And I saw another sign in heaven, 我又看見在天上有異象, Great and marvelous, 大而且奇, Seven angels having the seven last plagues; 就是七位天使掌管了末了的七災; For in them is...

2014年7月19日 星期六

啟示錄系列 (三十二) 兩收割 (Two Harvests)

講道內容 講題:啟示錄系列 (三十二) 兩收割 (Two Harvests) 經文:啟示錄十四章14-20節 主講:蔡茂堂牧師 時間:二0一四年七月六日 I. 引言:兩收割 今天啟示錄的經文,要看兩個收割,一是穀物的收割(Grain Harvests),另一是葡萄的收割( Grape Harvests)。雖然都是收割,卻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收割。今天的經文,有一短片說明什麼是雙收割(短片內容可至教會網站觀看,路徑:教會首頁→講道影片→啟示錄系列(三十二)兩收割) 。   我又觀看,見有片白雲,雲上坐著一位好像人子,頭上戴著金冠冕,  手裡拿著快鐮刀。又有一位天使從殿中出來,大聲喊著說,向那坐在雲上的兩位喊著:「伸出你的鐮刀來收割,因為收割的時候已經到了,地上的莊稼已經熟透了。」那坐在雲上的就把鐮刀扔在地上,地上的莊稼就被收割了。又有一位天使,從天上的殿中出來,他也拿著快鐮刀。又有一位天使從祭壇中出來,是有權柄管火的,向他大聲喊著說,就是向拿著快鐮刀的說:「伸出快鐮刀來,收取地上葡萄樹的果子,因為葡萄熟了。那天使就把鐮刀扔在地上,收取了地上的葡萄。 ...

2014年7月13日 星期日

主上帝的心意-生養眾多

講道內容 講題:主上帝的心意-生養眾多 經文:創世記一章27-31節 啟示錄二十二章3-5節 啟示錄二十二章12-14節 主講:何淑珍牧師 時間:二0一四年六月廿九日 Ⅰ、主上帝的心意——生養眾多 在教會裡,我專責牧養年紀在四十歲以上的兄姊們。或許因為如此,我常有機會見證人的生老病死之事。也因為如此,常遇到兄姊們詢問我,上帝對創造的心意為何,人類生老病死和苦難的原由等等問題。今日就以此為題來分享。 1.樂園祝福祝生養眾多 創世紀寫道,上帝視他所創造的每一事物皆為美好,又命令大地繁殖萬物。在他以自己的形象創造了人類以後,上帝賜福給人,吩咐人「生養眾多」,將人安置在伊甸園裡,讓人吃園中各樣的果...

2014年7月5日 星期六

基督徒的自由

講道內容 講題:基督徒的自由 經文:加拉太書五章1-13節 主講:石素英牧師 時間:二0一四年六月廿二日 一、前言: 今天的經文,我們看到保羅提到「基督徒的自由」。到底自由是什麼?長久以來,很多人討論這個議題。在21世紀的今日,大家更喜歡討論這個問題。在過去的討論中,康德相信人是理性且可以駕馭生物的本能。理性是人存在重要的原則之一,所以人們努力追求理性的理解。但是,在追求理性的過程中,必定會遇到困難,這困難是什麼呢?主要為何理性的人,遵循理性的原則行事,但是所為並不一定是善的,因此產生了矛盾。在矛盾中值得慶幸的是,人可以自我決定,當事情是被別人決定的時候,就更沒有自由了。 在近代學者的研究中,腦部的研究是一門顯學。研究中發現,人存在其實是不自由的,因為人是在天資、經驗和教育下的產物,人依舊受生存需求的支配,所以人是不自由的。對人的理性思維的反動力量,也包括二十世紀精神分析的研究,精神分析主張人的行為主要並不是受理性的支配,而是受潛意識的影響。在受潛意識影響的情況下,理性影響人的行為到甚麼程度?其實很少,大概只有百分之十。在這樣的情況之下,我們會認為,人其實不是自由的。 有趣的是,在社會科學的研究中指出,人往往是文化的再現。社會框架決定了人的經驗和教育,所以人是這樣被社會形塑的。人的行為只是重複社會的秩序、角色的扮演和滿足規範的期待,這就是人的存在。人只是將社會意識形態和文化模式紀錄在自己的身上,好比人是一本書,紀錄著社會意識形態和文化,而人只是把它們展現出來。這就像聖經裡面記載的話語,我們是上帝所寫的信而活在這個世界上。如果我們活出基督教的文化,活出聖經的話語,那麼我們不僅僅只是表現出社會的意識形態,我們的行為也反映了基督教的真理。 上述的看法是要理出人的行為受甚麼影響,人有沒有自由?其實人是理性和感性並存的,而人的感覺是可以臣服於知性的控制,也就是他們彼此之間是可以協調的。所以人的感覺是具有學習的能力,心理可以決定行為或是行為可以決定心理,兩者之間並不是必然的二分。 二、保羅和加拉太教會 1.加拉太在哪裡?福音何時傳入? 我們回到經文的部分。這段經文在我們現在這個時代,想要跟我們說些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