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29日 星期三

讓小孩子到我這裡來

講道內容
講題:讓小孩子到我這裡來
經文:馬可福音十章13-16節
主講:曾昭瑞牧師
時間:二0一四年一月十九日



講道影片


 

引言
今天所讀的聖經告訴我們,「有人帶著小孩來見耶穌,希望耶穌摸他們。」在猶太人的傳統,孩子是指12歲以下的男、女。而他們這樣的舉動,事實上也是猶太人父母的一個傳統,當孩子生日的當天,他們會帶孩子到當時候有名望的拉比面前,尋求拉比的祝福。  所以,他們在孩子過生日時,不是買個蛋糕慶祝,而是請會堂中這些拉比,為孩子祝福。一方面希望孩子們能夠長久在上帝的救恩裡面,另一方面,是透過這樣,父母的心中能夠感到有平安。因此,有人希望耶穌能夠摸他的孩子,這其實是一件好的事情,可是這樣的舉動,卻帶來一個緊張的關係。 

一、好意的責備   

首先,門徒跳出來責備這些人!為什麼?因為在當時,耶穌已是一個有名望的人,許多人想要親近耶穌,聽他的教訓。但是,在當時的社會,孩子並不像現在的小孩,可以自由地參與在大人的活動當中。  對門徒而言,與耶穌互動、交談的事情,是屬於成年人、大人的事情。小孩子來,只會帶來混亂、失序、吵鬧。  有時我們會認為,他們不過是個小孩子,他們真的理解嗎?他們真的會明白福音嗎?他們會真正的決志,然後持守下去嗎?所以,我們不自覺會認定,不如集中我們的力量、心思,把成人的信仰造就工作好好地做好,這樣我們的事工會更有果效。  或許,耶穌的門徒也是因為這種想法,所以他們認為,需要保護耶穌不受孩子們的打擾,他們設立了限制,讓孩子們無法到耶穌面前。當有人帶這些小孩子來到耶穌的面前時,門徒便責備他們。這是門徒出於好意的禁止、責備。

二、耶穌的惱怒
不過,事實上,耶穌總是將人們的需要擺在第一位。門徒的一番好意,在耶穌的眼中,成了不體諒耶穌心意的錯誤。聖經的作者描述「耶穌看見就惱怒」。這是非常強烈的字眼,馬可福音中常常把耶穌的情緒直接地呈現出來。他說耶穌看見門徒這樣作,非常生氣。這不是一般的不開心、不太高興,而是發自內心而出的一種憤怒,耶穌對門徒這種自以為是的舉動,感到非常地生氣、挫折,因為他的門徒雖然跟隨自己一段時間,可是總是會有分不清什麼是真正重要的時候。他們常常自以為是在幫耶穌,實際上是妨礙耶穌的工作。
三、耶穌的歡迎
所以,耶穌說:「讓小孩子到我這裡來,不要禁止他們,因為在上帝國的,正是這樣的人。」這裡耶穌所說:「讓小孩子到我這裡來。」它原本的意思是,容許他們到我這裡來,這種允許是一種急迫的,而且強烈。但是這種急迫、強烈的需要,卻被一個負面的行動所攔阻。所以,耶穌必須出面表示,讓小孩子到他面前來的這件事情,是不可阻擋的。因為,耶穌接著對他們說:「我實在告訴你們,凡要承受上帝國的,若不像小孩子,斷不能進去。」這對我們是一個很重要的啟示。耶穌提醒我們,如果要進到上帝的國,我們必須回轉像一個小孩子;如果我們沒有作到這一點,我們就跟上帝的國無份了。
耶穌的這番話,引起許多的討論。到底什麼才是耶穌所說的「回到小孩子的樣子」?是指孩子的天真無邪?或是純潔、無?事實上,我們要說的是,天真不是進入天國的要件;再者,從我們的信仰來看,我們大人的世界是一個充滿罪惡的世界,而孩子就在這樣的環境中生長。我們的信仰也告訴我們,人是帶著罪出生的。可見,耶穌這番話,並不是要我們像小孩子無罪一樣。因為孩子與我們一樣,需要耶穌基督作為他們的救主。從我們基督信仰的角度來看,我們必須謙卑地承認我們不能夠作什麼,好讓上帝喜悅我們。我們只能夠單純地相信、接受、邀請耶穌進入我們的生命當中,救恩是臨到那些歡迎、相信,並且單單信靠耶穌的人,我們的信仰不是強調我們擁有什麼樣的能力,我們擁有什麼頭術、或者是名聲,而是強調我們的本質是什麼?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我們的本質就是一個憑著信心,單單相信耶穌的罪人。就某種意義來說,耶穌的這番話,是確認上帝國是建立在,我們如同孩子般,對上帝單純的信任和信心上面。就像嬰幼兒對父母單純的信任、完全的依靠。因此,我們想要進入上帝國的話,我們要回復到像孩子那樣的單純和信任。
若仔細看馬可福音這段聖經,會發現接在今天這段經文的後面,正是富有少年官的故事。富有的少年官來問耶穌說:「我怎樣才可以承受永生?」馬可福音的作者很巧妙地把這兩段經文放在一起,他讓我們看見,不是我們守全了律法,或是擁有的身分、地位,還是對信仰有一個熱切的追求,我們就可以得到永生。耶穌讓我們看見的是,我們不必擁有什麼,而是我們必須是什麼。我們是什麼?我們必須是像孩童一樣的樣式,我們必須是願意放下一切;必須是願意成為一個愛人的人,必須是願意跟隨主的人。這才是我們進入天國,得到永生的一個方式。
四、多陪伴一里路
另一方面,耶穌說:「讓小孩子到我這裡來。」也提醒我們一件事情。信仰,從來就不是,只屬於大人,與小孩子一點也不相干。耶穌來不單單只為大人,當大人聽耶穌教導的時候,不是將孩子放在一旁,不管他們。而是當大人聽耶穌教導的時,孩子們也能有份於這樣的恩典,一起領受從上帝國而來的祝福。甚至,因為他們的單純、內心的柔軟,會比大人還要容易領受上帝國的祝福。接著,聖經告訴我們說:「耶穌就把小孩子放在懷裡,為他們按手,給他們祝福。」原本父母的期望是耶穌為孩子按手,可是我們看見我們的主耶穌他做得更多。他乃是把他們抱在懷裡。親愛的弟兄姐妹,我們的上帝,我們的主耶穌常常不是用那種最簡單的方式,來打發人的需要。他總是願意將更多的時間、精神、力量,用在我們這些有需要的人身上,耶穌是那位願意多陪伴別人走一里路的人。他將孩子們抱在懷中,給他們按手,為他們祝福。這就是我們的主,愛我們的上帝,他非常願意為我們做更多一點,他願意做的,往往超過我們的要求,超過我們的需要。透過今天這段經文,上帝透過耶穌來表明,他是多麼愛我們的孩子。
五、孩子與婦女
如果更深入思想這段經文會發現,小孩子不會自己跑到耶穌的面前,說:「耶穌,請你為我祝福。」應該是大人帶他們來。因此,當耶穌講這句話「讓小孩子到我這裡來」的時候,其實,也隱含著有些大人會因為這樣的機會,可以親近耶穌、聽見福音。而什麼樣人會因著帶小孩子來,以致可以聽見福音?很多研究聖經的人認為,就是父母,特別是孩子的媽媽,在下圖中,我們看見當耶穌抱著小孩子時,周圍有很多的婦女。在耶穌那個年代,婦女的社會地位是非常低的,她們不被允許出現在重要的場合當中,不能進入聖殿裡面,只能在聖殿的外圍。所以,像耶穌這樣有名望的人,婦女是不被容許輕易地來到耶穌面前的。因此,當耶穌說:「讓小孩子到我這裡來」時,得到益處的人不單只是孩子,有機會得到耶穌的祝福,婦女也得到機會來到耶穌的面前。她們可以聽見耶穌的教導,她們可以有份於上帝國。透過孩子,來到耶穌面前的這些婦女,這些家長,他們的生命也能得到祝福。耶穌讓我們看見,越是這個社會上弱勢的人,越是這個社會當中不被看重的人,常常是耶穌他所要接納,所要親近的。
思考與回應
一、雲彩般的見證
所以,親愛的弟兄姐妹,透過今天這段聖經,我們可以一起地來思考、回想什麼呢?
在我們教會林盛蕊長老的告別式上,我曾經用這段聖經。當我預備這段聖經的時候,我深深地覺得,林盛蕊長老的一生,正是這段聖經的釋義和見證。盛蕊長老早年從日本學習幼教,然後,她是台灣第一個引進德國的福祿貝爾恩物教學的幼教老師,她可說是這方面的始祖,甚至是這方面大師級的人物,在台灣有許多這方面的老師,都是她的學生。在不同的地方,當我向人提及我在和平教會牧會時,總有人會說:「你們教會有一位林盛蕊長老,我以前曾經讓她教過。我是她的學生,我讀過她的書。」像她這樣一個,可以說在幼教界很有名的一位大師級的人物,她大可以這樣說:「我教過了很多的學生,我幼教的學生桃李滿天下,所以呢!我應該叫我的學生來教我們的小朋友。我不需要自己教。」
可是呢!我所看到的她,是以八十幾歲高齡,每個星期天早上,認真地用福祿貝爾恩物,教著三歲、四歲的小朋友。弟兄姐妹,你是否能想像,一個八十幾歲的長輩,她還可以教三歲、四歲的小朋友。而且,她在教學的時候,是充滿了熱情、愛心,她非常認真地服侍這群小孩子。我想福祿貝爾恩物這個主日學的課程,可以說是和平教會主日學特有的課程,別的教會沒有。盛蕊長老在我們和平教會,教導這些孩子們,發揮了相當大的影響力。有一次家庭禮拜我,我與會友閒話家常時,他已入社會的孩子表示,自己現在的工作是室內美術設計,他說:「我之所以會從事這項工作,是因為小時候到教會上主日學,因為林盛蕊長老所教導福祿貝爾恩物,啟發了我對顏色、幾何、圖形、空間、美學的興趣。所以,後來我在讀書的時候,發現我對這方面有特別地恩賜,漸漸地就往這方面發展。」所以,當他在三、四歲來教會的時候,他所接觸到的第一個老師,就是影響他一生當中最重要的人。盛蕊長老不只是影響這個學生,她也影響到了許多的家長、家庭。許多人他們本來不是和平教會的會友,甚至這些家長不是基督徒,卻為了帶小孩來上和平教會的福祿貝爾恩物,特別來到和平教會,進而成為和平教會的會友,甚到他們去學如何教別人福祿貝爾恩物,然後他們成為和平教會重要的同工,甚至成為長執。親愛的弟兄姐妹,我要說的是,從盛蕊長老在和平教會的服侍當中,我們就可以看到耶穌所說的這句話「讓小孩子到我這裡來」。這句話不單單是小朋友來到耶穌的面前,他們的信仰得到造就,他們的生命得到改變。很多時候是連父母,帶著小孩來到耶穌的面前,來到教會,他們自己也有機會來認識耶穌基督,他們自己的生命也被改變,他們自己對起來服侍我們的神。親愛的弟兄姐妹,我要說的是,從盛蕊長老的見證,讓我們看到,當我們用心地在孩子的身上,當我們專注在孩子事工的時候,我們會給孩子和家長帶來很大的幫助和祝福。
二、孩子決定教會
第二個我們要一起思想的是,我們要說的是,現代人的孩子生得很少,很多家庭就生一個、二個,所以作家長的,他們都很希望集中他們的資源,集中他們的精力給孩子更好的。很多家長在選擇教會的時候,他們是選擇,問孩子:「你喜歡去哪間教會?」而不是大人喜歡去哪間教會?因為大人比小孩有更高的彈性,大人比小孩更能接受這個環境的變化,所以他們會選擇對小孩有興趣的。小孩子認為有興趣的,小孩認為這是他們喜歡去的教會,特別是那些因為工作搬遷而到一個新地區的家庭。父母其實很關心,我到那個教會去,我的子女能不能在信仰上得到好的照顧?當我在聽牧師講道的時候,我的孩子是不是在一個安全、親切、充滿愛心的環境當中?很多父母關心的是這一點。我記得我們剛去華神作禮拜時,第一禮拜去的時候,我就聽到有一些家長反應,華神的地下室好像有一股味道不太好,空氣不是很好,他們就不希望他們的小孩子在這個環境。所以,我們去華神時,我們的主日學以用四個字來形容「殘淡經營」,常常就是20個左右。因為什麼?因為我們的家長覺得那個環境不太好,那個空氣不太好。然後有一些家長是因為他的小孩子下午要睡午覺,我們的教會又在下午禮拜,所以他們考量小孩子的作息比較重要,所以,他們就選擇先去別的教會參加聚會。親愛的弟兄姐妹,這是真的,我們的環境,我們的主日學會影響家長要不要來教會。我記得,前年當我們還在華神聚會的時候,在我們的宣道年會曾經邀請淡江教會的莊育銘牧師來跟我們分享他們教會的事工,他曾經講到一句話,「在家裡,我們把最好的給孩子。在教會裡,卻把最差的、不好的的給小孩。這樣教會怎麼能夠吸歉兒童,說我們重視兒童呢? 」我常看到教會事業有成的長老,他用的手機都沒有兒、女們用得好,雖然他們只是國、高中生。常常父母都是給小孩子最好的,但是在教會裡面,常常是相反的。有時候大人使用的空間是最好的,卻把最差的、不好的給小孩。莊牧師說,這樣的教會怎麼能夠吸引兒童呢?怎麼能說是重視兒童呢?親愛的弟兄姐妹,我想要說的是和平教會是一間還滿重視兒童事工的教會,因為我們去年禮拜堂剛蓋好的時候,其實我們教會還缺滿多錢的。後來我們看見了我們的兒童有這樣的需要,雖然已經不是很多錢,我們還是花了一大筆錢,把兒童的禮拜堂裝潢好,讓他們在那裡有最新、最完善的設備,給兒童最好的硬體,讓小孩子在教會裡面可以快樂的學習,安全地參加主日學。可是我要說的是,如果只是單單硬體的充足、完善,還是不夠的。
三、成為陪伴祝福
在台灣2011年曾經有一份台灣基督信仰的民意調查報告,在份調查報告當中發現,有55.6%的人是在1-19歲以前信主的。但是隨著年齡增加,信主就變得越來越困難。在這項調查報告中發現75.5%的人是在29歲以前信主。但是一旦超過50歲以後,信主的比例就是下降許多。40歲以後信主的人只佔12.9%。如果你有牧會,如果你認真看週報,你就會發現一件事情,根據牧會經驗,很多人都什麼時候要信主。如果他沒有在40歲以前信主,很多人都在什麼時候信主,在他快要臨終安息以前,這個比例會忽然升很高。我們教會常常作一件事情,就是有人在醫院了,他已經沒有辦法來教會了,我們邀請小會員一起去醫院為他洗禮。這種比例非常高,常常在每次洗禮的時候,我們的小會就要報告有誰在醫院受洗了。親愛的弟兄姐妹,這種在病床上信主的人,我們非常感謝上帝在他臨終之前可以認識主。可是他們可能在信主之後,從來沒有機會踏進教會。我要說的是,這份調查報告與國外的研究相當一致。就是決大多數的基督徒是在他兒童、青少年時候信主,年紀越大的人信主越困難。因為他們的想法、他們的價值已經固定了。這樣的結果也提醒我們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就是教會要注意兒童與學生的事工,教會應該多關心兒童與學生的需要。在我們的活動、空間、財物、人力上面,應該給兒童與學生事工更多的資源,因為我們要把握機會,在他們的心還柔軟的時候,努力地把福音傳給他們,好讓耶穌基督得著他們。這樣,我們的事工才能事半功倍。
我要跟弟兄姐妹說的是,不要輕看年輕人小時候作的決定。馬偕牧師在十歲的時候,聽到賓威廉牧師在他們村子裡面演講,跟他們報告自己在中國廈門宣教的情形時,馬偕心裡面就深受感動。當他十歲的時候,就埋下了日後成為宣教士的種子。巴克禮牧師在他十六歲時,他就立志決心要獻身為主所用。所以,在我們的孩童,在我們的青少年的身上,有非常高的可塑性,只要我們給他們好的造就,他們就能結出美好的果子。我記得我的小孩子,當他四、五歲時,我開始跟他講聖經故事,當我第一次講到亞當與夏娃他們犯了罪,違背了上帝的命令的時候,我對他說:「他們兩個人被上帝趕出伊甸園。」我家孩子眼睛睜得大大地看著我說:「這樣,他們怎麼辦?」當他聽到該隱殺了亞伯的時候,我的孩子很震驚地說:「啊!弟弟就死掉了。」親愛的弟兄姐妹,我們的孩子們聽見聖經信息的時候,我們不要先假設他們不懂、不知道、不理解。事實上,這些聖經的故事,都會很深刻地烙印在他們的腦海當中。這些故事,很可能就在他們生命遇見困難,遇見挑戰的時候,成為他們的幫助。上個禮拜天,在週報有夾一張報名表,是我們的兒童主日學要徵培訓的師資。這個計畫,不單只是徵召的大家來教主日學,而是我們希望這些有負擔於主日學的弟兄姐妹,我們要給他們完整的培訓,幫助他們成為孩子們的老師,去教導孩子,這是一件美好的事情。
我要說的是,主日學不是在騙小孩。主日學是在造就我們的孩子,主日學是在幫助他們在年輕的時候,在他們的心還很柔軟的時候,可以認識上帝。可是我們必須承認,真正教過主日學的人就知道。最難教的小孩就是主日學的小孩。為什麼?因為在學校的時候老師可能要求得很嚴格,老師對學生可能有一些處罰的方式,可是在主日學裡面,老師都被要求要有愛心。小孩子知道你不會處罰他,所以小孩子就特別的皮。就如同自己家的小孩最難教。父母要教自己的孩子,他總是特別不聽話。因為他們知道我們愛他們,知道我們很關心他們,不會處罰他們,所以他們並不好教,每一個要作主日學的老師,我真的很希望你們可以來接受這樣的培訓,讓你能夠成為一個知道如何教導他們的主日學老師。我要說的是,這樣的呼召不單單只對我們的姐妹發出,也對我們的弟兄發出這樣的邀請。除了姐妹是非常好的老師及榜樣外,我們的孩子也需要弟兄來教導他們。這個學期我去新生國小一年級的班上去講故事,在我去之前,新生國小只有故事媽媽,去了之後,我是今年惟一的故事爸爸。然後,每次我們開會,就是一群的故事媽媽,加上我一個故事爸爸,他們以前都是說:「各位故事媽媽……」。現在他們講了之後,會發現還有我。我要說的是,當我去講故事的時候,我家小孩就對我說:「爸爸,我的同學說你講的故事好好笑喔!他們很喜歡你講故事。」我想,弟兄姐妹,姐妹有姐妹的特色,弟兄有弟兄的特質,我們的孩子可以從不同的特質上面,得到他們所需要的幫助。從不同的特質、不同的老師,當他們講故事、帶合班、帶分班的時候,可以給孩子不同的需要。幫助他們得到不同的滿足。所以,我很希望的是,我們徵召這一群兒主助教老師時,不單單是姐妹很熱切的回應,甚至我們的弟兄也熱切的回應。同時,我也要請大家記住,如果盛蕊長老到了八十歲了,都還能教三、四歲的幼童上福祿貝爾的課程,我們又何需自我設限,認為四十歲以上的年紀無法教兒童主日學?我非常希望,當我們願意委身在這樣的一個服侍當中時,我們就會看見我們的孩子,因著我們願意擺上,他們就真實地經驗到上帝是愛他們的。因為上帝愛他們,所以感動我們願意出來服侍。因為上帝愛他們,所以我們看見有這麼多的弟兄姐妹願意委身,教養這群孩子。因為上帝愛他們,所以他們從主日學課程當中認識信仰,他們經驗到生命的改變,他們去學習到生命的價值觀。所以,親愛的弟兄姐妹,我相信因著我們的投入、委身,我們可以看見更多的孩子們在這個教會。主日學不是主日上午父母的托兒所,主日學是希望在他們還年輕,心還柔軟的時候,我們將福音的種子種在他們心中。我們將看見這個福音的種子在他們的生命中、生根、發芽、茁莊。我們要看見有三十倍、六十倍、一百倍。
禱告
親愛的上帝,我們謝謝你,因為你將孩子抱在你的懷裡,你讓我們看見,你是多麼地愛他們。主,讓我們學習你的樣式,讓小孩子到我們這裡來。不只如此,也讓我們去到孩子當中。主,我們要為我們的弟兄姐妹禱告。求你感動有負擔的弟兄姐妹,願意採取這樣的行動,我們能夠真正地來關心我們的孩子。主,若我們不能,我們也求你將為他們禱告的心放在我們心裡,常常為我們主日學的老師禱告,為著我們的孩童禱告,好讓我們的孩子們在年輕的時候就有機會認識你。謝謝主耶穌,求你將這樣的話語放在我們的心中,讓我們的和平教會成為一個愛孩子的教會、歡迎孩子的教會、造就孩子的教會,我們這樣感謝禱告,奉靠耶穌基督的名祈求。阿們。

0 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