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4月1日 星期日

愛的系列(二十四):愛與上帝 -- 蔡茂堂 牧師

寫作於2007.04.01
作  者: 蔡茂堂 牧師
  經: 【約翰壹書四章713節】線上收聽(國語)    線上收聽(台語)

各位弟兄姊妹大家平安。感謝主,今天第一堂有三位小朋友的獻詩,他們所獻的詩是「野地的花」,我講道時也會用到這首歌,這首歌表達了上帝的愛,今天我要用「愛與上帝」來作為愛的系列講道之結束,這也是神的恩典。當我們開始講愛的系列時,大概是在去年母親節前夕,我們從母親的愛體會到上帝的愛。這週是受難週,今天我們要從上帝的兒子耶穌基督為我們受難,來體會上帝的愛,其實上帝的愛是很豐富寬廣的,到底什麼叫作上帝的愛?有時候福音派的牧師太過於強調耶穌為我們受難,就是上帝的愛,似乎上帝的愛只局限於救贖之愛,其實神的愛不只這樣,所以我們今天要從「愛與上帝」一起來學習。 

Ⅰ、引言:天犬The Hound of Heaven (Francis Thompson 1859-1907) 

這是詩人Francis Thompson寫的一首長詩(Biographical ode),他一直在逃避上帝的愛,但是上帝不放棄他,一直追著他,最後他把自己的經歷寫成了一首詩。他用天上來的獵犬做為象徵,以天犬來表達上帝對他的愛,我在本週牧函裡詳細介紹他坎坷的生平,以及這首長詩的意思。  由於這首長詩是以古英文寫成的,我在福樂神學院讀書的時候,我的老師就要我們讀這首詩,很艱澀難讀,所以我請台大的英文教授邱錦榮姊妹幫忙翻譯這首長詩的第一段(總共有五大段),我試著把第一段唸出來讓大家體會一下,Thompson他所領受上帝的愛是怎樣的愛,我把它翻譯成「天犬」,英文是The Hound of Heaven,它是由Francis Thompson (1859-1907)這位英國詩人所寫的一百八十二行的長詩: 

I fled Him, down the nights and down the days;
I fled Him, down the arches of the years;
I fled Him, down the labyrinthine ways Of my own mind;
and in the mist of tears I hid from Him, and under running laughter.
Up vistaed hopes I sped; And shot, precipitated,
Adown Titanic glooms of chasmed fears,
From those strong Feet that followed, followed after.
But with unhurrying chase, And unperturbèd pace,
Deliberate speed, majestic instancy,
They beat―and a Voice beat More instant than the Feet―
"All things betray thee, who betrayest Me."

我逃避祂,歷經白晝和黑夜;我逃避祂,歷經長遠的歲月;我逃避祂,歷經錯綜複雜的心思,以及朦朧如霧的淚珠;我躲藏祂,埋在洋溢的笑聲,我急忙攀登希望的遠景,又快速墜落巨大的恐懼陰影,來自那跟在我身後的強勁腳步,從容不迫的向我追逐,那不慌不亂的腳步,以鎮定執意的速度與充滿莊嚴的緊促,在腳步節奏聲中,一個聲音傳出,比那腳步聲更加緊促,『你若對我背離,將被一切唾棄。』」  這是詩歌的第一段,描述他自己如何地想要逃避上帝的愛,但是上帝的愛卻慌不忙的緊緊的跟著他,之後的整段嘗試性描述他到各處去找尋愛,希望可以不需要上帝的愛,在人世間找愛就夠了。可是一而再,再而三的他失望了。發現自己所追尋的愛,都沒有辦法滿足他,直到最後他來到上帝的面前說:「神啊,我還是接受祢的愛。」  這是整首長詩的一個表達,上帝的愛是很特別的愛,是追逐人、不放棄的愛,直到你願意接納為止,這是Thompson對神的愛的一個經驗。一般的人認為什麼叫作宗教?宗教就是人來尋找神的努力過程(或是它的結果),可是從Thompson的這首詩就讓我們發現另一種的看見,基督教不是人找神的宗教,而是神找人的宗教,充滿愛的神一直在找人,祂持續的問著:「你在哪裡?」記得創世紀第三章嗎?當亞當夏娃做錯事情時,他們沒有找神,他們是躲避神,他們想要逃,後來是上帝來找人,在伊甸園中,上帝尋找亞當,跟亞當說:「你在哪裡?」(創3:9)這個問題是從創世紀直到今天、一直到末世,神一直問著我們的問題:「你在哪裡?」甚至找到你的心門外。到啟示錄時,祂還是一直在找人,耶穌說:「看哪,我站在門外叩門,若有聽見我聲音就開門的,我要進到他那裡去,我與他,他與我一同坐席。」(啟3:20)  若有願意開門的,祂就要進到他裡面去,去做什麼?不是要處罰,不是要教訓,祂說:「我要跟你一起吃飯,我要跟你一起講話、一起聊天。」神尋找人為的是祂要跟我們分享、跟我們同在。耶穌所講的比喻當中,提到有一個婦人,她掉了十塊錢,她點燈打掃,為了要找回那失落的十塊錢,「或是一個婦人有十塊錢,若失落一塊,豈不點上燈,打掃屋子,細細的找,直到找著嗎?」(路15:8)這也是神找人的一個比喻;還有一個牧羊人走失了一隻羊,他把其餘的九十九隻羊放在一旁,一直要把那頭迷失的羊找回來,「你們中間誰有一百隻羊失去一隻,不把這九十九隻撇在曠野、去找那失去的羊,直到找著呢?」(路15:4)這也是上帝找人的比喻,看起來聖經是充滿了上帝找人的例子。 

Ⅱ、上帝是愛

1、 希臘文:ά γάπη(agape)

如果只能用一個字來描述上帝,這個字應該就是「ά γάπη(agape)」,這個字在新約希臘文是ά γάπη(agape),現在我們對這個字有點熟悉了,因為我反覆的提及。在當時這個字不是什麼特別的字,是很少人用的冷門字,關於希臘文「愛」的字有很多,保羅為了要防止我們混在一起,所以他特別挑了一個不常用的字,然後加上詮釋,這個字就用來代表上帝的愛,這個字是基督教特有的用法,把ά γάπη(agape)強調是上帝的愛。「我已將你的名指示他們,還要指示他們,使你所愛我的愛在他們裡面,我也在他們裡面。」(約17:26)這裡的「愛」就是希臘文ά γάπη(agape)。

2、 英 文:God is Love (NKJ) (NIV) (NAS) (NRS)

英文翻譯很一致,都是翻譯為God is Love,到目前還沒有看到任版本用其它的字。

3、 中 文:神就是愛 (和合本) (現中修)

中文各版本也很一致的翻譯為「神就是愛」。

Ⅲ、上帝的愛 (Don Carson)

1、 三一之愛(Perfect Love):奧祕(Mystery)

ά γάπη(agape)這個字看來很簡單,大家的翻譯也都一致,但是問題是ά γάπη (agape)是什麼意思?特別是上帝的愛,是什麼意思?看來就不簡單了,在約翰福音第十七章26節說:「使祢所愛我的愛在他們裡面,我也在他們裡面。」這句中的愛都是用ά γάπη(agape)。有一位叫作Donald Arthur(D.A.)Carson的神學家,他是我就讀三一國際神學院時的新約老師,他在2000年出版了一本薄薄的、不易讀的神學書。書中他闡釋「上帝的愛」是:「The Difficult Doctrine of the love of God.(上帝的愛是一個艱深的教義)」,不是很容易完全了解,我們常常是只抓到上帝愛的一部份,然後把它絕對化,我們忘了上帝的愛其實不是只有這樣。

首先,我們講到上帝的愛就要記得,上帝是三位一體的神,如果上帝只有一位,上帝沒有對象,祂怎麼愛?又怎能說上帝是愛。既然上帝是愛,這樣看起來祂似乎一定要造人,或是造天使…來愛,結果創造變成是上帝的必須?其實不是。我們信的上帝是三位一體的神,在永恆當中,一切還沒有受造以前,父愛子、子愛父、父愛聖靈、聖靈愛父,祂們三位彼此相愛,所以這個愛不需要用創造來滿足,有些人說:「既然上帝是愛,祂就非造我們不可」,祂沒有非造我們不可,祂造我們純粹是祂的自由,因為上帝本來就是一個團契,就是一個三位一體的團契,可是這個愛我們講不清楚,這是一個奧秘(This is Mystery),祂們愛到完全合一那樣的愛,所以我說這是奧秘,耶穌說:「…因為創立世界以前,祢已經愛我了。」(約17:24)在宇宙還沒有存在以前,這個愛就已經存在,這是第一個愛,是上帝最根本的愛,其它的愛都是從這個愛衍生出來的。

2、 供應之愛(Providential Love):創造(Creation)

當三位一體的神,祂們決定說:「我們要造一些東西來愛他們」,這個就是創造的開始,創世紀第一章1節就是說神創造宇宙,創造宇宙萬物要做什麼?要愛他們。要記得神的創造,不只是創造人,還創造花、鳥、大地、海洋----祂創造了一切,上帝不只是愛人類,祂還愛所造的這一切,這個愛我們叫作供應的愛,英文叫作Providential Love,就是上帝對祂所創造萬物的愛,這一點我們要記得。所以當我們在使用上帝給我們的萬物時,要好好的愛惜,因為這是神所愛的,這跟環保有關係。神的愛不是給人類,祂也愛萬物,這是創造的愛,「你們看那天上的飛鳥,也不種,也不收,也不積蓄在倉裡,你們的天父尚且養活他。你們不比飛鳥貴重得多嗎?」(太6:26)上帝愛飛鳥、上帝愛花,世上的人上帝也愛,不只愛,還為人類預備永生的路,還記得有一首詩歌「野地的花」嗎?在這首詩歌中表達了神創造、供應的愛。

「野地的花穿著美麗的衣裳,天空的鳥兒從來不為生活忙,慈愛的天父天天都看顧,祂更愛世上人,為他們預備永生的路。」

這首短短的詩歌,把神愛所有一切的愛表達出來,神所造的萬物,當然包括人沒有錯,可是植物、動物、人物,神都愛,這是第二個我們要了解的上帝的愛,這個叫作Providential Love。

3、 赦免之愛(Pardoning Love):救贖(Salvation)

受難週我們最會強調的就是犧牲的愛、救贖的愛,對人類來講這是最重要的。因為世人不像花鳥一般,只是領受上帝的供應和照顧,人類還會搞怪作惡,把事情弄得一團糟,因著犯罪把所有的關係搞砸、扭曲了,上帝說:「只有供應的愛,對人類是不夠的,好,就讓我來愛他們,讓我來把這個扭曲改變回來,把和諧的關係恢復」,這個我們叫作救贖的愛,這個叫作基督受難的愛,英文叫作Pardoning Love,「神愛世人,甚至將祂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祂的,不至滅亡,反得永生。」(約3:16)這個愛是給所有犯錯的人,是給世人,是給一切信祂的人。不是只給基督徒,這點大家要記得,常常有基督徒把它講成上帝這個愛只給基督徒,「你們是罪人,上帝不愛你們」,這是不對的,這個愛是給世上所有的人,可惜不是所有的人都願意接受。上帝的愛是很廣闊的,可是只有相信祂的人可以領受得到,我們必須要把這兩者弄清楚。當用信心來領受這樣的恩典的人,他就進入愛的關係裡,上帝會開始引導他,教導他,使他成長。下主日我們有一些弟兄姊妹要作這個決定,願意用信心來接受上帝這個救贖的愛,我們要為他們舉行聖禮典,感謝主。

4、 管教之愛(Purrfying Love):成聖(Discipline)

那些專注神愛的人不是只享受愛就好,神的愛會帶來管教,神愛我們,祂不認為:「好,既然你相信我,你就繼續混吧,將來我會在天堂留一個位置給你」,這樣的愛不夠,這樣只是赦免的愛,其實祂還要我們進一步的有成聖的愛。當你真的是在神的愛裡面,你會發現神的管教,我把它稱作管教的愛(Purrfying Love),就是要讓我們越來越有神的樣子,「因為主所愛的,祂必管教,又鞭打凡所收納的兒子。」(來12:6)這是管教的愛。

5、 審判之愛(Punitive Love):公義(Justice)

最後這個愛是比較奇怪的,當有一些人,神一直等他(好像Thompson一樣)、一直找他、一直追他,但是他不斷的拒絕,「不要、不要、我不要祢的愛。」那些一直到他要離開世界時還是拒絕神的人,神還愛他們嗎?神怎麼愛他們?他們都不要神了,神說:「那我為你們蓋一間旅館住好嗎?那個地方是我絕對不會吵你們的。」那個地方就叫作地獄,很多牧師把地獄講成,「你們不要我,好!我就把你們送到地獄去,讓你們承受永遠的處罰。」神好像翻臉了。依我的體會好像不是這樣,因為全宇宙都是上帝的,這些永遠不要神的人,無處可去,因為全宇宙都是上帝的,那怎麼辦?神說:「好吧,既然你們一直不要我,那我就為你們特別預備一個地方,讓所有不要神的人,至少有個地方可去。」那個不要神的地方就叫作地獄,地獄為什麼會痛苦?因為在那裡的人都不要神、都不要愛,大家都只顧自己,和那樣的人處在一起不會太好過,所以我覺得,神不需要再預備一個火湖或是什麼的;沒必要,因為在那些只顧自己的人與人之間,彼此就會欺負,互相傷害。對我來說,地獄也是表達上帝的愛,神愛那些完全不要祂的人,神還為他們預備地方,讓他們永遠在那裡好自為之,上帝尊重他們、不會去打擾他們。「因為祂來要審判遍地。祂要按公義審判世界,按公正審判萬民。」(詩98:9)在白色寶座審判台前神仍然愛世人,尊重世人的決定,這就是審判之愛(Punitive Love)。

Ⅳ、基督的愛

剛才所講的這些神的愛好像很廣,有些是奧秘我們也不易懂,可是神成為人的基督,在世上活出的愛,我們容易懂,因為祂跟我們一樣,也在世上活過,祂活出來的愛是我們可以學習的。當我們講神的愛時,我們一定會講到基督的愛,到底基督在世上讓我們看到祂怎麼活出一個愛的生命呢?

1、 對上帝:遵行旨意

第一,祂對神的完全順服,基督對神的愛表現出來,是在客西馬尼園的禱告,祂很掙扎,祂跟神說:「我不要」,可是最後祂說:「如果是祢的意思,我就照祢的意思。」遵行神的旨意,「但要叫世人知道我愛父,並且父怎樣吩咐我,我就怎樣行。」(約14:31)基督怎樣叫世人知道祂愛父?因為「父怎樣吩咐我,我就怎樣行」,這是耶穌對神愛的表現。

2、 對世人:道成肉身

基督對人類愛的表現,就在於祂成為跟我們完全一樣的人,我覺得這是個很大的愛,是道成肉身的愛,祂跟我們完全一樣,住在我們中間,成為我們的一份子,而且還活出神的真理和恩典這樣的一個生命。我們可以想一想,一個人願意在我們中間,不管我們是什麼樣子的人,就跟我們一起生活,就跟我們一起長大,跟我們一起玩耍,這樣的人是耶穌基督,祂在我們當中,祂願意親近我們,跟我們完全的認同,「道成了肉身,住在我們中間,充充滿滿的有恩典有真理。」(約1:14)

3、 對罪人:保護鼓勵

可是當中真的是有人做壞事當場被逮到,人家要處分他的時候,耶穌的態度是先保護他,再鼓勵他,這樣的愛是很讓人感動的。這是約翰福音第八章所描述的一個現行犯,一個在犯姦淫的婦女被當場逮到,帶到耶穌面前,在當時的法律是唯一死刑――用石頭打死,耶穌卻想辦法讓那些人一個一個的離開,大家都走了以後,耶穌問那個女人說:「沒有人打妳嗎?」她說:「沒有」,耶穌說:「我也不定妳的罪…」,「…但是不要再犯罪。」耶穌不是說「我保護你」然後就沒事了,不是Condone(包庇)她的罪,祂是保護,但是也鼓勵犯錯的人,願意有一個新的開始,這樣的愛是很讓人感動的愛,耶穌對那個女人說:「…我也不定你的罪。去吧,從此不要再犯罪了!」(約:8:11)

4、 對弱勢:醫治釋放

耶穌對那些遇到困難,對那些被社會忽略的人,祂的愛是照顧他們的需要,祂醫治、釋放他們,「主的靈在我身上,因為祂用膏膏我,叫我傳福音給貧窮的人;差遣我報告:被擄的得釋放,瞎眼的得看見,叫那受壓制的得自由。」(路4:18)耶穌所帶來的是醫治和釋放的愛。

5、 對門徒:復興交託

耶穌的學生其實表現的也不怎麼好,可是當他們失敗的時候,耶穌是再給他們一個機會。耶穌要離開世界以前,把學生都召集起來,請他們吃さしみ(生魚片)、吃烤魚,吃完之後,耶穌知道彼得,因為當場否認祂,心裡非常難過,所以耶穌特別跟他說:「你愛我嗎?如果你愛我,我要把我的羊交托給你。」不知道你能不能體會,當你考試考壞了,然後老師說:「我請你當助教」,你知道那樣的感覺嗎?「考試都當掉了,你還請我當助教?你應該去找成績最好的人才對吧!」耶穌給他一個無限的盼望,一個無限的可能,「雖然失敗沒有關係,我還是相信你,相信你有那個可能性」,我想像彼得在那邊的感覺,「你還可以把羊交給我嗎?」耶穌說:「是的,我就是要把羊交給你。」這是耶穌對彼得、對所有學生的愛。約翰福音第二十一章,你们回去後可以再詳細的看那些對話,第一次彼得以為他聽錯了,一次、兩次、三次,「我愛你,你愛我,我把我的羊交托給你。」在那裡,耶穌對彼得表現出那種鼓勵他、讓他可以重新來過、讓他可以在失敗中有勇氣在站起來、讓他知道主還是愛他、託付他,那樣的愛。「(耶穌)第三次對他說:約翰的兒子西門,你愛我嗎?彼得因為耶穌第三次對他說你愛我嗎,就憂愁,對耶穌說:主啊,祢是無所不知的;祢知道我愛祢。耶穌說:你餵養我的羊。」(約21:17)

6、 對仇敵:饒恕代求

最後在十字架上,耶穌對那些討厭祂、把祂送上十字架的人說:「父啊!赦免他們;因為他們所作的,他們不曉得。」(路23:34)這個叫作饒恕的愛、赦免的愛,耶穌替他們禱告,耶穌也告訴我們說:「要愛你們的仇敵,為那逼迫你們的禱告。」(太5:44)如果你學會這樣的禱告,哇,那就很棒了,那些對你不好的人,你就替他禱告,如果你要對他好但做不出來,那就試試看先為他禱告,求上帝祝福他,這是基督對仇敵饒恕代求的愛。

Ⅴ、愛的回應 (最大的誡命)

1、 對上帝:盡心愛神

我們怎麼回應上帝/耶穌的愛呢?其實很簡單,耶穌講了兩句話而已,一是愛上帝,用愛來回應愛;一是愛有上帝形像的人,用愛來分享愛,把這個愛分享給周圍的人,那就是我們對愛最好的回應。「你要盡心、盡性、盡意、盡力愛主―你的神。」(可12:30)我想到一首詩歌「一生中最大的事」,歌詞把這個回應表達了出來,在我們一生中能做的「最大的事」,就是來愛祂。

「在一生中最大的事是認識(愛慕/服事) 祢,在一生中最大的事是認識(愛慕/服事) 祢,我要更認識(愛慕/服事)祢,更深地認識(愛慕/服事)祢,在一生中最大的事是認識(愛慕/服事) 祢。」

這是很簡單的一首詩歌,而且表達的很好。我把這個稱為愛的三部曲,第一是認識,喜愛一個人就越想認識他、越想親近他,你喜愛神嗎?你每天渴望花一點時間跟神親近嗎?我要提到教會那本紫色的靈糧日誌,你有使用它嗎?每一天幾分鐘就好,親近主,你越認識神,你越知道怎麼去愛祂,越愛祂,你就知道怎麼服事祂,這愛的三部曲(認識/愛慕/服事),不難,可以從小的事情做起。

2、 對鄰舍:愛人如己

第二,我們要愛按上帝形像所造的每一個人,我想最好的一個例子是聖經中好撒馬利亞人的故事。他愛那個跟他不同種族、倒楣的、被搶被打得半死的那個路人,他怎麼照顧他?他冒自己的危險、自己的不方便,可能還要自己花錢,就是要有所犧牲,願意去愛周圍的人的心,我想這是很重要的,「… 又要愛鄰舍如同自己。」(路10:27)愛神和愛人這兩樣要同時做,因為聖經說,如果不能愛這些人,你怎麼說你愛神呢,因為人是神所愛的,俗語說愛屋及烏,愛神的,就會去愛神所造的人。我們要唱一首詩歌「讓我們彼此相愛」,這是用今天我們讀的經文所寫成的。

「親愛的讓我們彼此相愛,因愛從神來,凡有愛心的是由神而生,也認識神, 沒有愛心的不認識神,因愛從神來,親愛的讓我們彼此相愛,因愛從神來。」

Ⅵ、結論:操練上帝的同在 Practice the Presence of God. (Brother Lawrence)
最後我想用勞倫斯這位弟兄來作結束,這是一個很特別的弟兄,他是十五世紀一位法國的修道士,因為他沒有讀過什麼書,所以他進修道院的時候,修道院的住持不曉得怎麼讓他進去,因為進去的人是修士要當神父,是要念神學院的,住持就問他說:「你會什麼?」他說:「我什麼都不會,只會煮飯,可是我想到修道院。」住持說:「那你就來當廚子好了」,他這一生就在廚房煮食物給兩三百個修道院的修士吃。可是很奇妙的,他雖沒讀什麼書,可是他慢慢的跟神進入愛的關係裡面,到最後,包括修道院的院長有困難的時候,也會跑去請教他。他沒有寫什麼書,因為他沒讀過書,在他去世以後,那間修道院的院長,就把有關他的所有資料收集起來,包括他寫給朋友的幾封信、他與別人所談的話,出版了一本很小的書,這本書有中文版現在也買的到,叫作操練上帝的同在(The practice of the presence of God)。他的本名是Nicholas Herman,他進去修道院的時候,人家給他一個聖名,叫作Lawrence(勞倫斯),大家稱他為Brother Lawrence(勞倫斯弟兄)。這本書很簡單,如果你有興趣,想要學習什麼是愛,我想這是一本很好的書。其實他本來生命的歷程也是很平凡,當兵受傷,找不到工作,然後不曉得要幹嘛,為了活命才跑到修道院裡,他並不是一個一開始就很高尚的人。有一年冬天下雪很冷的時候,他看到一棵光禿禿的、好像死掉的樹,在寒冬裡這種樹很常見,到處都是,可是很奇怪的,那一天他的眼睛好像突然被打開了,「咦?這棵樹好像死了,但是春天一到,它又長出很豐盛的生命…」,他突然在那棵樹上看到,那就是神的愛,「一棵好像死了的樹,神還愛它,像我這樣走投無路、受傷、人家不要的,神還愛我,神那麼愛我」當他有這樣的體會時,他整個人的生命都改變了。他後來寫下他對神的愛的體會,就是從一棵嚴冬的枯樹體會到神的大愛,這很奇妙。然後他回想上帝讓他在修道院當廚子,每天炒菜煮飯,可是他體會到,每一件小事上都有神的同在。做每一件事情神都是與他同在,所以很多事情他都可以做的很好,不管是挫折、失敗、成功,神都在那邊,這是他體會到的。他說我們不必為神做大事,包括洗衣服、掃地、不管做任何事情,神都是在那裡,神一直跟他在一起。另外,在所有的人身上,他都看到耶穌基督,比如說一個小廚子幫忙烤麵包,不小心把麵包烤焦了,怎麼辦,當他開始要責罵的時候,就想到那個小廚子就是基督,對基督就不敢罵的太大聲。所以他在自己的身上看到神的同在,在別人的身上也看到神的同在,他因為操練神同在,結果,哇,他整個人都改變了,影響了很多人。我想在這點上面我們要說的是,做任何事情的動機,是為了討神的歡喜,在待人的態度上是存著對人好像是對待主的態度,他是這樣的來操練與神的同在,用這樣的心來愛神愛人。讓我們一起低頭禱告。

「感謝主,祢是愛。這個愛是豐盛的,當然我們要這個愛,我們常常只體會到其中的一部份,或是有偏差,或是太狹隘,求神幫助我們,讓我們學習怎麼樣每時每刻能夠體驗到祢的同在,祢的愛跟我們同在,就像Thompson所感受到的,那個愛是一直在他的身邊,一直在追逐著我們,讓我們也用愛來回應祢,讓我們做任何事情的動機,都是討祢的歡喜,不管大事小事。當我們跟周圍弟兄姊妹相處的時候,我們看見每一個人都是神所愛的,每一個人都是基督,好像基督對學生說:『這些事你們既做在我這弟兄中一個最小的身上,就是做在我身上了。』(太25:40)主啊,幫助我們,不管是待人、不管是處事,都能夠操練神祢的同在,讓我們藉著這樣,能夠學習怎麼樣叫作盡心愛神,什麼叫作愛人如己,讓我們進到愛的裡面,讓祢的愛住在我們的裡面,讓我們這一生真的是浸泡在神的愛裡,禱告奉耶穌基督的名,阿們!」

我們愛的系列結束了,但是我不希望這個愛就此結束,這個愛才開始。我們從哥林多前書學到很多怎麼相處的功課,我們今天也看到神的愛表現在很多方面,不管是神所造的宇宙,我們的環境,周圍的人。我們也看到勞倫斯弟兄給我們留下很寶貴的一個功課,我們可以學習操練神的同在,在任何事上,我們是討神喜悅;在每一個人身上,我們是看見基督,求主讓我們學習更深的進到神的愛裡面,幫助我們能學習盡心愛祢,也愛人如己。

0 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