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於2004.09.12
作 者: 曾昭瑞 牧師
聖 經:
【馬可福音十二章41~44節】線上收聽
如果你注意台灣宗教廟宇中,常常會有一個建廟紀念碑,小時候我和家人去廟裡拜拜,因為要等很久,所以我常常跑去這個紀念碑前,仔細閱讀這些碑文。在這些碑文的最後,就會有捐獻芳名錄。這個芳名錄是從大排到小的,一開始會記載李明德存100萬,邱顯存80萬,慢慢地由大到小,最後是劉立文100元、李明進80元、甚至會出現50元以下不予登錄。排在越前面的人,錢出得越多,排在越後面的人錢出得越少。因為人們相信錢出得越多的,功德就越大,這個人就越敬虔。 這就是台灣宗教的典型,以貢獻數量的大小、多寡來表示對神明的虔誠。所以在祭祀神明時,人們總是想盡辦法讓自己的供品看起來比別人多、比別人大、比別人品質更好。所以現代人拜拜的時候,常常喜歡整箱拿來拜,這種看重以物質的多寡、好壞來表示奉獻者的心意。而人們也喜歡以表面事物來判斷一個人的所行所言。聖經告訴我們「耶和華不像人看人:人是看外表;耶和華是看內心。」人不但看人的外貌,人也看人在做事時所呈現的外在表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