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5日 星期六

不要怕,只要信

 前言:教會年度目標--彼此陪伴、傳揚福音 不知道是否大家還記得今年我們的教會目標是甚麼?(答:彼此扶持、傳揚福音)。但是,你是否有這樣的想法--「怎麼辦,我不會也不知道怎麼傳福音耶」!或「我笨口拙舌哪會傳福音啊!傳福音的事就交給別人吧!」又或許,你也曾聽過有人跟你這麼說:「你信你的耶穌,我信我的佛祖,彼此尊重不是很好嗎?」 的確,我們需要彼此尊重,然而,耶穌也透過聖經清楚的告訴我們:「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奉父、子、聖靈的名給他們施洗,凡我所吩咐你們的,都教導他們遵守。」(太28:19-20a)     為什麼要傳福音?福音又是甚麼? 耶穌基督的吩咐與差遣(太28:18-20) 所以,你發現了嗎?人在接受基督成為救主之後,就自然而然地領受了「傳福音」的使命。那麼,或許我們又要開始傷腦筋了,甚麼是福音啊! 其實,新約聖經已經非常清楚告訴我們了!基督徒活著是帶著使命任務的。當我們接受基督作救主後,「使萬民成為耶穌的門徒」的使命便託付給我們了。 因此,我們應該去傳揚福音,因為這是主耶穌的命令。   耶穌基督是福音的開始(林後5:17-21) 好吧,身為基督徒的我們要接受基督交付的使命--傳福音。但問題又來了,我們要傳甚麼「福音」呢? 在我們剛讀的經文說:「耶穌基督,福音的起頭」(可31:1),從這節經文可知─福音從基督開始,基督就是福音,他道成肉身,為人的罪死在十架上,救贖了人類。 我們可以清楚發現福音可說是與耶穌基督息息相關的,保羅因此告訴我們:「這福音本是上帝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人。」(羅1:16) 進一步來發掘福音的內涵,它包含了耶穌擔負罪責:耶穌基督為擔當我們的罪,走上十字架的道路,釘死在十字架上,被埋葬在富人的墳墓,三天後復活,40天後升上高天,坐在上帝的寶座旁,為我們代求,未來祂還要再來,做王千年,引領我們進入新天新地。  福音也是向人分享個人生命更新的得救見證。但是,我們還是得承認,有時候你向人傳福音,得到的反應可能不是很美好。我發現通常會有以下三種反應:不敢信、不願信?不想信?    ...

Blogger Tricks

2025年6月21日 星期六

彼得最後的勸勉

 一、前言 親愛的兄姊平安,今天我們所讀的這段經文,來自使徒彼得在年老時寫下的一封書信,是他對分散在羅馬帝國各地、處在苦難與壓力中的基督徒所發出的勸勉與安慰。 前幾次我們有提到,彼得寫這封信的時代背景大約是主後64年,當時正是羅馬皇帝尼祿掌權的黑暗時期,當尼祿放火燒羅馬城後,誣賴是基督徒所為,被視為動亂分子,甚至成為遭受迫害的代罪羔羊。 就在這樣的處境中,彼得寫了這封信,這不是一封抽象的神學講論,而是來自一位親眼見過基督受難、自己也準備為主殉道的長者,對在逼迫中的教會所發出真誠的提醒和盼望。 如今我們來到這封信的最後段落,他在這書信的最後寫下:「萬物的結局近了,所以你們要謹...

2025年6月14日 星期六

心中盼望的緣由

 一、前言 親愛的弟兄姊妹,主日平安!大家知道今天是什麼日子嗎?是某個重要的人的生日嗎?沒錯,今天是重要的生日,值得我們慶賀,這是全體教會的生日,也是在教會曆中被稱為聖靈降臨節的日子。 今天我們也要透過恭守聖餐,來紀念並感謝上帝透過耶穌基督的救贖恩典。同時,我們也將繼續查考彼得前書,是試著「浸泡」在老彼得的這封書信中,讓那引領並感動初代教會的聖靈,繼續對我們的生命發出邀請和引導。 我們當中好些參加速讀聖經的兄姊們,上禮拜三的讀經進度也正好讀到彼得前書,那一天正好是將1-5章完整讀過。這種很快將整卷書信從頭到尾讀過的方式,其優點是可以幫助我們注意到作者整體想表達的,讀的時候除了想看到金句,同時能去留意其中反覆出現的關鍵字,如果可以,還能試著體會作者表達的方式和語氣,並且最後還要問自己「透過這段經文,上帝在我最近的生活中有何引領,上帝要我怎麼回應祂?」如果我們在每天讀經中都試著這樣來進行,不僅是我們個人信仰的生命會更茁壯,對於和平教會這群體,也會更明白上帝邀我們一起前進的目標。     二、前情提要 在這次連續幾個禮拜查考彼得前書時,其實我們也在示範這相似的方法,從整卷來了解各段經文的用意。回顧前幾週的信息,彼得前書中不斷出現的關鍵字是「苦難」。 而使徒彼得一開始先從上帝過去的恩典,講到目前的苦難,再到未來的榮耀盼望,他邀請我們走一條不簡單,如同金子被火淬鍊,卻真實的信仰之路。 在第二講,博文牧師焦點在於「你們既然嚐過主恩的滋味,就要渴慕那純淨的靈奶。」嚐過主恩的滋味,我想到的就像在冰淇淋店試吃一口,哇,怎麼這麼好吃,接下來就是大口享用。 神的恩典也是如此,不是點到為止,不只是試吃,是要我們整個人投入、大大享用。 接著在第二章前段,彼得接著講論主耶穌是活石,我們也因著祂,被建造成為靈宮。祂不是叫我們一人單打獨鬥,而是共同被建造,一起成為神的家、神的見證。 他提醒我們是誰?我們在基督裡的新身份,老彼得說「你們是被揀選的族類,是君尊的祭司,是聖潔的國民,是屬神的子民。」這些都是何等尊貴的身份,同時這不只是未來的盼望,而是我們現在的身分!請注意,這是我們現在就開始的身份。 接著,有一個轉換在第二章的後半與第三章,彼得提醒收信的信徒們,雖然我們有這樣榮耀的身分,卻活在一個並不認同我們信仰的世界裡,那要怎麼辦呢?就到了我們今天第三講的內容。     三、我們是僑民—有盼望的異鄉人 在今天這段經文中,他提出一連串很實際的人際關係教導,我們要學習在地上的角色中活出信仰—順服掌權者,包括最高的君王或地方的官長,也包括僕人面對主人的順服,不管是和善的主人或是嚴厲的主人都要如此,還有妻子要順從丈夫,過敬虔和純潔生活,不要看重外在的裝飾,接著他也提到做丈夫的要體諒,愛妻子,和一起承受生命的恩典。彼得說:要以敬虔、尊重、忍耐、體諒的態度來活出基督的樣式。 彼得整卷書中還有另外一個重要用語重複出現,是關於「客旅、寄居者」,在現代台語漢字版把這翻為「僑民」,我們好像是住在異地,在別人的地盤上,不屬這裡。 聽彼得這樣說,有時還會讓人困惑,不是嗎?我們內心認知自己是尊貴、屬神的兒女,但在彼得寫信的那時代,在現實生活中卻時常感受到社會的不理解、敵意、嘲諷、逼迫,甚至是在家人當中也如此。 這讓我們感覺到一種突兀和錯亂--我們裡面是尊貴,外在卻是受苦。 記得我曾聽過有人如此說,基督徒像是天國的特務,懷有特殊的任務,卻不屬於這個世界。這就讓我想到前幾禮拜剛上映很紅的《不可能的任務7》裡面的阿湯哥,我和姪女一起去電影院看大螢幕,看著阿湯哥上天下海無所不能,他一下子開飛機,一下子搭潛水艇,又在空中驚險打鬥,最後跳傘順利完成,感覺他身上掛著免死金牌,這真是猴賽雷的特務啊。 但是,老彼得說的我們並不是特務,沒有免死金牌—我們是僑民,是在這地上活出天國樣式的人,是願意在苦難中與基督一同受苦。 但另一方面,我們身上的確掛著另一種的免死金牌,那是主耶穌基督的十字架,當我們持守到底,存著盼望之後,將要和主一同得榮耀!      四、在苦難中活出見證 接著,彼得提出了他的勸勉,第三章13-15節,彼得寫道「你們若熱心行善,有誰會害你們呢?即使你們為義受苦,也是有福的。不要怕人的威嚇,也不要驚慌;只要心裏奉主基督為聖,尊他為主。有人問你們心中盼望的理由,要隨時準備答覆。」 當我們讀到這裡,這段勸勉中除了有好行為之外,更看到關於「被問起」這件事,我覺得這是彼得生命中的大議題,彷彿也是彼得生命故事的縮影,在他生命中有好幾個重要場景,都關係到「被問起」,像是什麼呢? 彼得曾被耶穌問:「你說我是誰?」彼得回答你是基督,是永生上帝的兒子! 彼得曾被使女問:你是跟他一夥的。彼得回答我不是,我不認識他! 復活的主曾三次問他:「你愛我嗎?」 彼得回答主,你知道我愛你! 彼得也曾在五旬節那天,被問起「你們喝醉了嗎?」(不是你累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