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講道內容
講題:唯獨信心
經文:羅馬書3:21-22
主講:林鴻信牧師
時間:二0一七年十一月十二日
主內親愛的弟兄姊妹大家平安,今天是台灣神學院的奉獻紀念主日,我代表學校師生向大家請安,感謝和平教會兄姊一直以來對神學院的支持與奉獻。
我在台灣神學院教書與服事了27年,再過3年即將退休,這段生涯中我最深的體驗就是「神學院與教會是一體的」。神學院的畢業生大多會受差派到各教會作教會的工人,教會中如果能夠有好的年輕人來神學院受接造就,不只祝福神學院,同時是祝福未來的教會。在27年當中,我真實的感受到台灣神學院有領受上帝的祝福與眾教會的支持。學校已在去年完成教育部立案,是長老教會所屬神學院中最早立案躋身體制內之高等學校者;更重要的是學生素質逐年提升,教師團也陸續加入年輕的生力軍。目前學校的狀況相較於過去,是處於非常良好健康的時期。我一方面感謝主,另一方面也有擔憂,由於完成教育部立案後所有的經費都被要求比照大學規格再提升,學校原本經常費大約是每年6千萬左右,現在已經增加了百分之15,約7千萬。再加上校園的禁建法規在學校立案後也即將解禁,為了整建與整修超過60年沒有建設過的校舍,每年最少要預備1000萬的建築基金,總預算約需8000萬,這麼龐大的金額是我前所未見的。我呼籲大家繼續在禱告與奉獻當中關心台灣神學院,除了金錢上的支持,更期待大家在禱告裡祈求上帝持續帶領與看顧。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信息是「唯獨信心」。羅馬書第三章21節到22節「但如今,上帝的義在律法以外已經顯明出來,有律法和先知為證:就是上帝的義,因信耶穌基督加給一切相信的人,並沒有分別。」經文清楚提到人藉著信領受上帝的義,這個義要加給一切相信耶穌基督的人,並沒有分別。今年是宗教改革500週年,對於宗教改革大家可能會注意到幾個口號,也就是宗教改格的目標:「唯獨信心、唯獨恩典、唯獨基督、唯獨聖經、唯獨上帝的榮耀」。這幾個「唯獨」事實上是緊密的連結在一起,人是通過信心來領受上帝的恩典,而基督帶來上帝的恩典。聖經讓我們明白上帝啟示的中心就是基督,上帝就是上帝,一切榮耀歸給上帝。宗教改革就是因堅持這幾個「唯獨」而生,最初起源與梵諦岡的聖彼得大教堂有關。聖彼得大教堂是一棟非常龐大的建築,雖然很有藝術與傳統的價值,但所需的建築經費非常龐大,以致於中世紀當時的教會難以承擔,尋求財源的過程中跟一個不恰當的神學解釋產生連結。當時的教會認為罪有兩種,一是死罪也就是必死之罪,可以經由接受洗禮得到赦免。但人在接受洗禮之後還是會犯很多小罪,也稱為微罪,中世紀教會認為這些微罪必須在煉獄裡面煉淨,也就是必須燒乾淨才能去朝見上帝;同時教會也相信教堂裡積存了許多聖人的功德,可以施行大赦以減少人在煉獄裡面被燒的痛苦。於是教會主張信徒可藉由購買贖罪券(大赦證明書)來減少在煉獄受苦的時間,除了可以為自己買,也可以為家人為朋友甚至為去世的親友買,贖罪券上的文字清楚記載某人的奉獻金額與可減免在煉獄裡面燒煉的時間。販賣贖罪券背後強烈的經濟動機其實是為了籌款建教堂,於是大量販售甚至推銷贖罪券。馬丁路德當時是一位大學教授同時也是修道士,他嚴正反對贖罪券,因為贖罪券造成信仰上的偏差,讓人們以為可以靠自己的努力得到拯救,也就是用錢來換取赦免,混亂了基督教信仰最核心的真理:唯有上帝,而且唯獨上帝,才是人得以被拯救的終極原因。1517年10月31日馬丁路德列出「九十五條論綱」貼在威登堡教堂門口,徵求學者公開辯論,強調人應當真心悔改跟隨基督,而不是用購買贖罪券的方式來得赦罪。由於古騰堡印刷術盛行,馬丁路德的九十五條在兩週內便傳遍全德國。古騰堡印刷術同時對宗教改革的一大貢獻就是使聖經普及化,而大家閱讀聖經便會明白贖罪券是沒有聖經根據的。教皇委託當時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帝出面制止馬丁路德,1521年神聖羅馬帝國召開帝國會議,教皇委託皇帝要求馬丁路德撤回他的九十五條。皇帝在諸侯與貴族面前公開要求馬丁路德收回他的立場,馬丁路德拒絕了,大部分人都知道馬丁路德當時的回答:「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