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30日 星期六

新的心 新的靈

講道內容 講題:新的心 新的靈 經文:以西結書36:24-28 主講:楊博文牧師 時間:二0一七年十二月三日 一、前言:待降節第一週的省思 在教會曆中,「待降節期」是從聖誕節前四個主日開始,一直到聖誕節那一天。「待降」(Advent)原文是拉丁文,意思是「來臨」,就是等待耶穌基督的降臨。在待降節期,我們一方面要紀念主耶穌基督祂曾「道成肉身、降世為人」,成為我們的拯救與盼望的記號,另一方面、我們更應等待主耶穌基督,祂將第二次的降臨。...

2017年12月23日 星期六

我必不被你們求問

講道內容 講題:我必不被你們求問 經文:以西結書20:3 主講:陳光勝牧師 時間:二0一七年十一月二十六日  前言 週一我參加了七星中會的牧傳退修會,獲得很好的學習,也有機會可以稍微休息一下。最令我開心的行程,就是晚上休息的時候,到旅館的游泳池游泳。事實上,這幾年因為忙碌的生活與工作,加上許多的理由,讓自己沒有好的運動習慣,更別說是游泳,真是好幾年沒游泳了。這次有機會游泳,心裡真的十分愉快。果然是太久沒有游泳了,很多身體的感覺都找不到,不但游泳的姿勢很難看,只游二十公尺,就覺得很不順。然後,才來回游三圈,手舉不起來,竟然有一點划不動的感覺。在和平三年多的時間,體重就上升了七八公斤,很感謝弟兄姊妹的照顧,自己卻知道,想要為主在服事的道路走得長久,健康的身體很重要。好的運動習慣,正常的作息,都是不可或缺的。相信許多目前正在為事業打拼的兄姊也有同樣的問題。希望我們都要好好的一起面對這個重要的議題。工作,生活,家庭需要兼顧,身體更是不可忽視的。 ...

2017年12月16日 星期六

不能忘,常思量

講道內容 講題:不能忘,常思量 經文:申命記8:7-18 主講:蔡維倫牧師 時間:二0一七年十一月十九日 一、 前言 各位弟兄姊妹平安,接下來的這禮拜四是美國的感恩節,我們雖然不一定要照著國外的習俗,但在教會中,即將要進入聖誕節期前四個禮拜的待降節之前,藉由這主日,一起和大家來思想,關於信仰當中的感恩,你是一個會感恩的人嗎? 感恩是什麼?有人整理寫下他認為的感恩是什麼,或許可以幫助我們思想這主題哪一個感恩的定義,你認為比較貼切呢? ...

2017年12月9日 星期六

唯獨信心

講道內容 講題:唯獨信心 經文:羅馬書3:21-22 主講:林鴻信牧師 時間:二0一七年十一月十二日 主內親愛的弟兄姊妹大家平安,今天是台灣神學院的奉獻紀念主日,我代表學校師生向大家請安,感謝和平教會兄姊一直以來對神學院的支持與奉獻。 我在台灣神學院教書與服事了27年,再過3年即將退休,這段生涯中我最深的體驗就是「神學院與教會是一體的」。神學院的畢業生大多會受差派到各教會作教會的工人,教會中如果能夠有好的年輕人來神學院受接造就,不只祝福神學院,同時是祝福未來的教會。在27年當中,我真實的感受到台灣神學院有領受上帝的祝福與眾教會的支持。學校已在去年完成教育部立案,是長老教會所屬神學院中最早立案躋身體制內之高等學校者;更重要的是學生素質逐年提升,教師團也陸續加入年輕的生力軍。目前學校的狀況相較於過去,是處於非常良好健康的時期。我一方面感謝主,另一方面也有擔憂,由於完成教育部立案後所有的經費都被要求比照大學規格再提升,學校原本經常費大約是每年6千萬左右,現在已經增加了百分之15,約7千萬。再加上校園的禁建法規在學校立案後也即將解禁,為了整建與整修超過60年沒有建設過的校舍,每年最少要預備1000萬的建築基金,總預算約需8000萬,這麼龐大的金額是我前所未見的。我呼籲大家繼續在禱告與奉獻當中關心台灣神學院,除了金錢上的支持,更期待大家在禱告裡祈求上帝持續帶領與看顧。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信息是「唯獨信心」。羅馬書第三章21節到22節「但如今,上帝的義在律法以外已經顯明出來,有律法和先知為證:就是上帝的義,因信耶穌基督加給一切相信的人,並沒有分別。」經文清楚提到人藉著信領受上帝的義,這個義要加給一切相信耶穌基督的人,並沒有分別。今年是宗教改革500週年,對於宗教改革大家可能會注意到幾個口號,也就是宗教改格的目標:「唯獨信心、唯獨恩典、唯獨基督、唯獨聖經、唯獨上帝的榮耀」。這幾個「唯獨」事實上是緊密的連結在一起,人是通過信心來領受上帝的恩典,而基督帶來上帝的恩典。聖經讓我們明白上帝啟示的中心就是基督,上帝就是上帝,一切榮耀歸給上帝。宗教改革就是因堅持這幾個「唯獨」而生,最初起源與梵諦岡的聖彼得大教堂有關。聖彼得大教堂是一棟非常龐大的建築,雖然很有藝術與傳統的價值,但所需的建築經費非常龐大,以致於中世紀當時的教會難以承擔,尋求財源的過程中跟一個不恰當的神學解釋產生連結。當時的教會認為罪有兩種,一是死罪也就是必死之罪,可以經由接受洗禮得到赦免。但人在接受洗禮之後還是會犯很多小罪,也稱為微罪,中世紀教會認為這些微罪必須在煉獄裡面煉淨,也就是必須燒乾淨才能去朝見上帝;同時教會也相信教堂裡積存了許多聖人的功德,可以施行大赦以減少人在煉獄裡面被燒的痛苦。於是教會主張信徒可藉由購買贖罪券(大赦證明書)來減少在煉獄受苦的時間,除了可以為自己買,也可以為家人為朋友甚至為去世的親友買,贖罪券上的文字清楚記載某人的奉獻金額與可減免在煉獄裡面燒煉的時間。販賣贖罪券背後強烈的經濟動機其實是為了籌款建教堂,於是大量販售甚至推銷贖罪券。馬丁路德當時是一位大學教授同時也是修道士,他嚴正反對贖罪券,因為贖罪券造成信仰上的偏差,讓人們以為可以靠自己的努力得到拯救,也就是用錢來換取赦免,混亂了基督教信仰最核心的真理:唯有上帝,而且唯獨上帝,才是人得以被拯救的終極原因。1517年10月31日馬丁路德列出「九十五條論綱」貼在威登堡教堂門口,徵求學者公開辯論,強調人應當真心悔改跟隨基督,而不是用購買贖罪券的方式來得赦罪。由於古騰堡印刷術盛行,馬丁路德的九十五條在兩週內便傳遍全德國。古騰堡印刷術同時對宗教改革的一大貢獻就是使聖經普及化,而大家閱讀聖經便會明白贖罪券是沒有聖經根據的。教皇委託當時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帝出面制止馬丁路德,1521年神聖羅馬帝國召開帝國會議,教皇委託皇帝要求馬丁路德撤回他的九十五條。皇帝在諸侯與貴族面前公開要求馬丁路德收回他的立場,馬丁路德拒絕了,大部分人都知道馬丁路德當時的回答:「Here...

2017年12月2日 星期六

以西結的異象

講道內容 講題:以西結的異象 經文:以西結書1:1-14,26-28 主講:蔡維倫牧師 時間:二0一七年十一月五日 一、 前言 提到以西結書,我就想起自己在國高中的時候,曾經讀過今天的這段經文,但不是解釋聖經的書、也不是牧師的講道篇,而是一兩本關於世界上不可思議現象的書,包括埃及金字塔、百慕達三角洲、鐵達尼號沈船、還有外太空不明飛行物,書中提到以西結書第一章、第十章曾記載一架飛碟,有四面轉動的輪子、會發出隆隆的聲音,以及人與外星人的第三類接觸,就寫在聖經中。當時的我沒聽過以西結書,還真的把聖經翻開好好對照一下,看聖經中是不是真的這樣寫,看完後心中多了一個問號,這到底是一段怎樣的記載,外星人和上帝,兩者好像都很神秘、都看不見,兩者有什麼關係呢?這個問號擱在我這個國高中學生的心中,好一段時間。今天,不管你是否第一次讀到這段經文,牧師要和大家分享我走過的這段歷程,帶領大家認識以西結這個人、並試著拉近以西結、以西結書和我們生活間的距離。 二、認識以西結和他的時代 不管以西結看到的是什麼,老實說,我們和他經歷的人生,存在著很大的距離。這位出生在主前622年,耶路撒冷城內某個祭司家族中的男嬰,當時北國以色列已經滅亡,南國猶大則是夾在南邊的埃及和北邊日益強大的巴比倫之間,當他二十五歲時(主前597年),他被迫離開耶路撒冷,屬於第二波被擄到巴比倫的青年菁英之一,雖然他從小被培育和期待能成為一位祭司,但這時人生卻有了極大的轉變,成為一個被擄到異鄉的人,過去的一切訓練和養成,頓時失去意義。隨著被擄的隊伍,經過漫長的旅程,落腳在巴比倫的迦巴魯運河邊。以西結這個名字,在希伯來文的意思是「願神堅固他」,這代表他爸爸媽媽對他的期望,願神堅固他,成為一個領袖,成為一個祭司,但現在呢?上帝要堅固他什麼呢?當他每一次被叫以西結的時候,或許都引起他心中小小的嘆息和失落。 當我們打開以西結書,一開始即為「當三十年四月初五日…」,這三十年指的是他三十歲的年紀,從被擄後已轉眼過了五年,根據猶太律法規定,三十歲是祭司開始在聖殿任職的年紀。如果那一年正是以西結滿三十歲的日子,他會記得這個特別的日子,如果他還在耶路撒冷聖殿中,那這一年會如何不一樣呢?那應該是他封牧就任的日子啊。這一天,當他獨自站在迦巴魯的運河邊想著好多好多事情,突然他看見天開了,看見異象一步步的逼近,神的靈降在他身上,而以西結這樣的生命經歷,真的和我們一般人距離好遠好遠。 三、如何理解異象—解釋異象的參考架構(觀點) 我們要近一點看這段記載,究竟以西結看見什麼,又該怎麼理解呢?因著現代網路的發達,我雖找不到以前看過的那幾本書,用google可以查到類似的文章,當我輸入「以西結...

2017年11月25日 星期六

與上帝同工 與人同工

講道內容 講題:與上帝同工 與人同工 經文:哥林多前書3:4-9 主講:楊博文牧師 時間:二0一七年十月二十九日 一、前言     我們所相信的上帝是一位昔在、今在、永在的上帝(啟示錄1:4)。從上帝創造亞當開始,上帝就一直邀請我們一起參與祂的聖工;上帝最大的期待是-每一位他所疼愛的兒女,都可以與祂一起同工,讓上帝的主權、國度能施行在地上。整部人類的歷史更可說是上帝積極邀請我們與祂同工的歷史。  ...

2017年11月18日 星期六

才德的婦人

講道內容 講題:才德的婦人 經文:箴言31:10-31 主講:蔡維倫牧師 時間:二0一七年十月二十二日 一、前言 各位弟兄姊妹平安,隨著教會樂活讀經的進度,我們用一個多月的時間,一起讀箴言1-31章的內容,也即將到一個段落。牧師今天選用箴言31章的後半段,是箴言的最後段落,作為今日主日講道的經文。其實這一段經文被稱為「才德的婦人」的經文,是有點危險,又有點困難的經文。為何有點危險,是因為這經文中所描寫的婦女,被視為妻子的理想模範,然而,因為太偉大太理想,我們會友中一半以上是女性,會覺得自己做不到,容易產生挫折感。而會友中另外一半是弟兄,還沒結婚的可以期待自己娶到這樣的妻子,但如果已結婚的弟兄把這拿來檢視自己妻子達到幾項,這可真的就危險,因為聽講道時有很不好的心態,就是替別人聽講道,而這一段,實在很容易替別人聽講道,牧師說的危險和困難就在此。或許講這段最適合的場合,是基督教學校的家政課,由女性老師來對女學生講解這段經文。或由資深的牧師娘來對婦女團契專講,互相勉勵和期許,就可減低這樣的危險和困難。 同時,我在準備講章的過程中,發現劉曉亭牧師(在好消息頻道主持劉三講古的節目),他曾寫過一篇加入現代感又幽默的信息,在網路上獲得極大的迴響。主題是現代版的才德婦人,他一開始就問大家,究竟沒有好好讀一讀這段經文啊?如果有,那對弟兄們來說可能不見得有興趣喜歡這樣的女子。劉三牧師把經文轉譯在現代情境中,他說這位婦人超有幫夫運,她的興趣是尋找原物料,然後自己加工,相當於現代人買黃豆自己打豆漿,買麵粉自己作蔥油餅,強調純手工…就是她會定期去costco或是遠東愛買跟家樂福採買,讓家裡不缺糧食…嚴禁家人吃美而美,每天五點多起床作早餐,…她擅於操作房地產、股票、基金跟黃金,以錢滾錢…她擅長女紅,會自己作衣服,打毛線,織襪子,不只家人自己穿,還能在奇摩拍賣或是露天拍賣開網路商店。…他又會喜愛伸手幫助貧窮人,就像擔任扶輪社或獅子會的會員…,甚是會幫先生站台競選民意代表……,而最後還有一點,單這一點就一槍斃命,那就是艷麗是虛假的,美容是虛浮的;惟敬畏耶和華的婦女必得稱讚。劉三牧師說女人幫助男人,靈命好,敬畏神最重要,但就不用考慮外貌,蝦米,真的是這樣的嗎?在劉三牧師幽默下的呈現,用現代眼光詮釋聖經經文,實在歡迎大家上網找這篇文章來讀一讀。 但在今天,牧師要從讀經的角度探討,大家知道我喜歡攝影,因此要透過三個不同的鏡頭,帶領大家來看這段經文,學習幾個讀經的原則,除了讓我們更加認識這段經文並加以應用外,也將箴言整卷的重點再做一次整理。 二、微焦鏡頭--詳看經文 1.欣賞這首「字母詩」,又稱為「離合詩」(Acrostic...

2017年11月11日 星期六

不要白費力氣

講道內容 講題:不要白費力氣 經文:箴言16:3~4 主講:陳光勝牧師 時間:二0一七年十月十五日  前言 最近在科技界、財經界有一個沸沸揚揚的新聞,就是有一個擁有很大產業的董事長宣布明年將退休的消息。消息一出來,令許多人都嚇了一跳,也有許多媒體開始整理關於這個董事長的一些新聞。其中有一則提到,這個董事長經營哲學中,有一句是這樣說的:「快跑的未必能贏;力戰的未必得勝;智慧的未必得糧食;明哲的未必得資財;靈巧的未必得喜悅。所臨到眾人的是在乎當時的機會。」這段話出自傳道書9:11,我想看過傳道書的人都知道,這是整本聖經裡面,看起來最憂鬱的一卷書,講得一切都好沒有盼望。但是這句話,卻是這個產業董事長在有人問他:「人該如何面對競爭這件事,尤其在沒有辦法看得開的時候?」所回答的答案。傳道書是否沒有盼望?我們今天姑且不談,但是,當這個董事長說出這句話的時候,大家一定會把重點放在「機會」這兩個字上面。 許多兄姊常常問:「為什麼我的生活會這樣?為什麼我會遇上這樣的問題?」面對生活、工作、情感與人生的下一步,常常是無奈多於盼望。正如傳道書所說的,好像自己的人生,少了那麼一點機運,少了那麼一些機會。不過,真的只是這樣的機會與運氣,就能夠轉變我們的生命,邁向豐富與成功嗎? ...

2017年11月4日 星期六

作天國子民,有福了!

講道內容 講題:作天國子民,有福了! 經文:馬太福音5:1~12 主講:周元元牧師 時間:二0一七年十月八日 一、顛覆想像的福 什麼時候我們會對別人說:你真有福氣!通常是當某人擁有大家所看為好東西的時候。像是對一位長輩說:「你真有福氣!又多一個孫子!」「你真有福氣!這樣的年紀身體還這樣硬朗。」或是對一位總是笑容滿面、好吃好睡的朋友說:「你都不會失眠、又不太煩惱,真是有福氣!」 上述幾個例子是我們常聽見對於「有福了」的定義。聖經裡面也有多處談到上帝的祝福,或談到甚麼樣的人有福了。其中最著名的一段經文莫過於馬太福音五章1~12節,然而,這段經文卻大大顛覆我們一般所認為「有福」之定義。 馬太福音4章23節提到耶穌走遍加利利,在各會堂教導人,宣講天國的福音,醫治各樣的疾病。他的名聲傳遍了敘利亞,那裏的人把患各樣疾病的人都帶來耶穌身邊,尋求他的醫治。於是有很多人從加利利、耶路撒冷、猶太、甚至約旦河東邊,慕名來找耶穌。當耶穌看見這麼多人,就上了山。對猶太人而言,這個"上山"舉動,馬上讓他們聯想到他們的祖先-摩西,他曾到西奈山上領受上帝所頒布的十誡。所以當馬太福音記載耶穌上了山,這是在提醒我們耶穌所要說的話將是重要的。耶穌說了甚麼呢? 耶穌說:「心靈貧窮的人有福了!因為天國是他們的。」「哀慟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安慰。」耶穌一連說了九次有福了,但他說的不是胸有成竹的人有福了!強壯威武的有福了!豐富飽足的人有福了!卻說心靈貧窮的、哀慟的、甚至說受迫害的人有福了?!這種說法真的太顛覆了!到底耶穌的意思是甚麼? 二、八福指向天國(上帝國)的臨在 [一]...

2017年10月28日 星期六

有和沒有

講道內容 講題:有和沒有 經文:路加16:19-31 主講:蔡維倫牧師 時間:二0一七年十月一日 幾年前,當我還在神學院的時候,有一位學長在他的畢業講道中,開頭就說了一段話給我印象很深,到現在我都還記得。他說:「一篇好的講道,是給不平安的人聽了得到平安,給平安的人聽了感受到不平安。如果你的會友時常感到生活很平安,你有責任讓他們感受到不平安。」這是他引用一位講道學老師的話,之後他接續說,「...

2017年10月22日 星期日

上帝能

講道內容 講題:上帝能 經文:以弗所書3:14-21 主講:蔡維倫牧師 時間:二0一七年九月二十四日 弟兄姊妹們平安,今天第二堂禮拜中,我們將舉行新任長老執事的就任,這次新任長執中,有8位新任的長老,有15位新任的執事,這對我們和平教會來說,未曾有過這麼多新的長執,在教會七十週年中,也是一個往前走新的開始。在今天下午也將舉行第一次新任長執的長執會,並邀請原有的長老執事們協助參與。我們也要特別感謝原有的長老執事們,他們參與在教會中的服侍,有的從小在和平教會長大,也有的從年輕大學時代開始,擔任長執也超過三四十年,我們要感謝他們忠心又良善的侍奉,成為我們的好榜樣,而他們將要從現任的長老執事職務中退下,但他們在教會的侍奉並沒有停止,他們將繼續成為安定教會、幫助新任長執、關懷會友的好同工。 就如出埃及記中,當約書亞和亞瑪力人在征戰的時候,摩西、亞倫和戶珥上到山上,在那裡為整個戰爭守望禱告,而這成為那場戰役中致勝的關鍵,這是寶貴的屬靈原則,也讓我們在新舊長執中來實踐這樣的原則。當然,對新任的長老、執事來說,也是承接一份的呼召和使命的時刻,我想從當選後到現在的日子,或是等下走到台前誓約後,可能有人對你說恭喜恭喜,但你心中卻在想,我該怎樣才能盡忠做好長老執事的角色,我究竟行不行啊? 牧師也要由這裡來開始,不只是新舊任的長執而已,而是帶大家一起思想,基督徒該怎樣看待自己的生命。我們所處的時代,是一個強調個人實踐、自我發展,卻又處處充滿鼓勵消費的社會,教會有時也在同樣的潮流中被推著往前走。在這樣的社會中,常常凸顯著「我們能夠」(We...

2017年10月14日 星期六

敬重所託職份 學習耶穌模樣

講道內容 講題:敬重所託職份 學習耶穌模樣 經文:馬太福音 20:17-28 主講:楊博文牧師 時間:二0一七年九月十七日 一、 前言:敬重所託職份     新約聖經保羅總共寫了十三封書信,他都是用「耶穌基督的僕人保羅,奉召為使徒,特派傳上帝的福音」這句話來介紹他自己!保羅非常看重上帝託付給他「使徒」這個職份!傳福音的過程無論遇到多麼大的困難、逼迫、患難,他都不退縮,努力在傳揚上帝國的福音,一直到他為主殉道為止。保羅的一生是以「沒有違背那從天上來的異象」(徒26:19)為志向,他也是以能擔任「使徒」這個職份為光榮,就是受苦、受死也願意。保羅說:「我卻不以性命為念,也不看為寶貴,只要行完我的路程,成就我從主耶穌所領受的職事,證明上帝恩惠的福音。」(徒20:24)保羅在歌羅西書第四章第17節勸勉腓利門的兒子亞基布說:「務要謹慎,盡你從主所受的職份。」...

2017年10月7日 星期六

基督的印記

講道內容 講題:基督的印記 經文:加拉太書6:12~17 主講:陳光勝牧師 時間:二0一七年九月十日 今天是成人主日學開課的日子,不知道兄姊都報名了沒有?如果這次開課沒有兄姊期待上的課程,也請兄姊願意給我們一些建議。希望教會兄姊,除了禮拜之外,也有時間,更深入的認識信仰的不同面貌。今天是秋季班第一天上課,也就是說,如果兄姊還沒報名的,可以趕快去看看,哪些課程在進行,有機會就一起來接受裝備與造就。我們一起來禱告。 ...

2017年9月30日 星期六

得勝與榮耀的確據

講道內容 講題:得勝與榮耀的確據 經文:羅馬書8:28-39 主講:蔡維倫牧師 時間:二0一七年九月三日 一、前言 各位弟兄姊妹平安,今天我們提早到九點舉行聯合禮拜,為著禮拜結束後的臨時會員和會,進行長執的選舉。或許大家也會因著剛剛的報告,以及等下要選給誰?誰會當選的事?讓今天的禮拜和平常感覺不大一樣。但牧師請大家依然將這禮拜的時間分別出來,分別為聖,讓我們在禮拜中敬拜神,存著信心來仰望。 今天的信息,是關於榮耀和得勝,聖經中如何提到榮耀和得勝?基督徒的榮耀和得勝是什麼?我想在這兩個禮拜中,對我們來說會對這兩個詞特別有感,因為在這次世大運中,看見我們台灣的運動選手,如何在國人加油之中,奮力爭取最佳表現。原本世大運剛開始時,觀看選手比賽的人少的可憐,但後來卻一票難求。而在禮拜四下午的選手遊行隊伍更是壯觀,牧師剛好那天下午去松山教會開中會的部會,回來路經忠孝東路SOGO前遇見遊行的隊伍,停下來看見兩邊街道上大家向遊行的選手、教練車隊揮手歡呼,我還聽見有人指著在吉普車上那位台灣最快的跑者楊俊瀚說,那一位是我們弟兄。遊行隊伍中,還有一台大車,車上有一大片的電視牆,連續播放選手比賽得獎的畫面,真被這些台灣英雄所感動,他們過去如何辛苦地受訓練,在這時刻是他們得勝和榮耀的時刻,不僅是他們個人、家庭、運動團隊的得勝和榮耀,也讓我們台灣全體感到榮耀,我想我們當中很多人,在這段時間裡或到現場或看新聞,跟我有同樣的感動。 二、比較得勝和榮耀的異同: 世大運選手和保羅對基督徒的勸勉 牧師接著要問,對看見台灣選手在世大運中得勝和榮耀的感動,和今天我們所讀這段,保羅對基督徒得勝和榮耀的看法,有什麼相同和不同的地方?羅馬書是保羅寫信給羅馬的信徒們,分享他對上帝永恆計畫,對於福音內容的理解。保羅從第一章開始鋪陳,論述他所領受的神學,他從猶太人和外邦人如何陷落在罪惡處境中,虧缺了神的榮耀,而上帝又如何透過耶穌基督的救贖,使人能因為信耶穌來得到被稱為義。當他寫到我們今天所讀第八章28節到37節的經文,卻帶入一種激昂的情緒,不像是一種神學論述的寫作,而是轉成一種凱旋的宣告和讚嘆。這裡所提的得勝和榮耀,其中不僅包括了人的榮耀,更重要的是上帝的榮耀。牧師歸納為以下幾點,可以和我們這幾天感受到的榮耀得勝的經驗來做比較。 (一)相同處 首先,在榮耀前先提到人在受苦中,必須忍耐堅持到底,這和運動選手在比賽前所接受的嚴格訓練是相類似的。然而,保羅在羅馬書中所提到基督徒的受苦和操練,是基督徒因著信仰受到外在迫害的苦,以及是基督徒面對內在肉體的敗壞,需要繼續面對內心的爭戰和失敗的苦。這是基督徒在屬世的文化和價值觀中,如何活出屬天的文化和價值觀的苦。面對這樣的爭戰,保羅說有時也會自己心裡嘆息,他說:「我真是苦啊!誰能救我脫離這取死的身體呢?」(羅7:24)他說,基督徒都指望脫離敗壞的挾制,得享 ...

2017年9月23日 星期六

我是甚麼人

講道內容 講題:我是甚麼人 經文:出埃及記3:7-12 主講:楊博文牧師 時間:二0一七年八月二十七日 一、前言:主動的上帝     主動的上帝看見、聽見、下來救贖他受苦的百姓。     舊約出埃及記第三章第7節到第12節,是記載著摩西在上帝的山、就是何烈山看到荊棘著火並沒有燒毀的異象時,上帝的使者要摩西脫去他腳上所穿的鞋,赤腳進入聖地!從出埃及記第三章開始一直到第四章的結束,上帝和摩西之間有許多精彩的對話!聖經的作者非常期待我們可以透過詳實記載「上帝呼召摩西」的過程,上帝與摩西之間的對話讓我們學習以及思考許多信仰的功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