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道內容
講題:在哪遇見復活主?
經文:馬可福音16:1-8
主講:蔡維倫牧師
時間:二0一六年三月二十七日
前言--在美妙歌曲和樂聲中,讓大家印象最深的是什麼?就如清唱劇中旁白在一開始所說的,上帝永遠不變的憐憫和一個十字架相連結成一體,轉化並創造了一個全新的開始,因為各各他的愛。
大家是否也發覺,今年的清唱劇也有些不同,在歌曲中沒有出現那些喊著要釘耶穌十字架的百姓、彼拉多的遲疑、羅馬兵丁殘酷的行動,作曲家看待耶穌走上十字架的受難和復活,雖然表面上是許多人的計謀陷害,但這一切,如果不是天父和耶穌的願意,願意為著人類的救贖恩典而成就,這些都不允許發生。因此在詩歌中,作者要表達這是上帝極大的憐憫,上帝的計畫,並在耶穌的順服中一步步完成。耶穌在走上十字架所忍受的極大痛苦,不只是身體的痛苦、還有內心忍受被門徒出賣、百姓的離棄等,更是為了承擔人類的罪,而需在靈裏經歷與上帝親密關係的割離,以致在十字架上說「我的上帝,我的上帝,為什麼離棄我?」但是當主耶穌在死前最後的一句是「完成啦!」表明他因著順服,已完成上帝託付給他的使命。
而清唱劇中靠近最後時有一段,指揮特別讓樂團所有樂器伴奏都停下來,單純只有人聲,唱出歌詞「當舉目仰望耶穌,注目看祂奇妙面容,一切世事攏會變成空空,在祂榮耀恩典大光中,在祂榮耀恩典大光中。」那是最乾淨,直指核心的表達,邀請我們用心去注視耶穌在十字架上的容貌,去體會上帝在歷史中早已預備的拯救計畫,藉由歷代先知所預言的應驗,包括耶穌的出生、怎樣的容貌、死、埋葬等都早已有記載,祂成為無罪的羔羊,替人罪受死,而在上帝的憐憫藉由十字架顯明,並經由第三天從死人中復活的主耶穌,開啟我們的心眼,讓我們逐漸了解上帝在歷史中救贖計畫的奧妙恩典。
在禮拜五晚上的受難祈禱會,舉行聖餐,一百多位聚集,透過聖餐和仰望十字架,紀念主耶穌走上十字架的愛和救贖。而在今天,復活節的禮拜,因著耶穌的復活,見證他所說的都是真實。耶穌的復活,也見證他是超越死亡的束縛,我們可以依靠祂超越生死,使我們有永生的盼望,我們每年透過復活節再次慶祝耶穌復活得榮耀。
然而,這一開始,是如此奇妙,往往都是難以接受的。四本福音書中最早一本的馬可福音,正記載在第一個復活節的早上,那些要去耶穌墳墓的婦女們,他們最真實的反應。在那主日的天剛亮的時候,當時他們的心是怎樣的?
他們是悲傷的,因為在三天前看見耶穌被釘在十字架上的痛苦,羞辱,到死去,埋葬,敬重的老師和朋友,竟受如此的對待,他們悲傷。
他們是擔心的,邊走邊說著,想到墳墓前的大石頭,誰可以幫他們挪開呢?他們擔心自己搬不開那墳墓的大石頭,但先不管這些,心願卻只有一個,就是想可以替他們所敬愛的耶穌再多做些什麼。
然後,他們是真驚慌的,因為看見墓門口的大石頭已被挪開,裡面有個白衣少年人出現,對他們說「他不在這裡,他已經復活了,來看祂埋葬的地方,去告訴祂的門徒和彼得說,祂比你們先去加利利,在那裏會見到祂,就照祂先前所說的¬。」
結果是,這些婦女就馬上相信的嗎?經文記載著,結果是這幾位婦女「直直走,驚甲皮皮剉閣楞去」,都沒有對人說什麼,因為他們真驚。這真是令人驚訝的事,有聖經古卷只寫到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