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道內容
隨主的人有幸福
經文:馬太福音十四章29節; 使徒行傳廿二章21節
主講:李晶晶牧師
時間:二0一二年九月九日
講道影片 :
Ⅰ、前言:默劇—泰愛你
有一首台語的詩歌,名叫「隨主的人有幸福」,意思是「信主的人很幸福」。我們常感到自己幸福嗎?或許我們可以自問,認識上帝、跟隨主,在信仰生活或侍奉中,是否常覺得幸福呢?相信今年參與泰國短宣的同工們都同意,跟隨主的腳蹤行,跟隨主一起服事,是一件很幸福的事。特別當我們看到,接待短宣隊的六十多歲宣教師夫婦——翁瑞亨夫婦,臉上無時不刻充滿了開心燦爛的笑容;彷彿在告訴周圍的人,服事上帝、跟隨主耶穌,是一件很幸福的事,無論他們是在台灣作醫師、傳道,或在泰國作宣道師。他們稱之為喜樂的宣教(mission of joy)。我相信,這是上帝給人的應許,也是人要努力的方向。
出發去泰國前,短宣隊的同工們演了一齣短劇──「泰神奇婚宴」。今天,同工們要和大家分享另一齣短劇,叫作「泰愛你」。我們一起來欣賞。
謝謝泰宣的同工。這齣默劇改編自一個繪本故事,叫作「猜猜我有多愛你」。原著講述一隻小兔兔使出渾身解數,跑跳倒立,不斷地想向大兔兔表達他的愛。而大兔兔接收到了小兔兔的表示之後,也不斷地做出回應。這個故事談到表達愛、也談到回應愛。在小兔兔的表達當中,有一個張開雙臂的動作,這是一個我們很熟悉的動作,像耶穌基督在十字架上,祂不斷地要告訴人們,祂是何等地愛人。「惟有基督在我們還作罪人的時候為我們死,神的愛就在此向我們顯明了。」(羅5:8)。默劇中,無論小孩的成績好或壞,母親都為她貼上紅心表示「我依然愛你」。「愛」是什麼?「愛」不是用分數取悅對方而獲得的回應,而是無論做了多少、回應多少、能力有多少,「愛」都在。耶穌在十字架上,為眾人擔負了罪,藉此向世人表達他的愛。主為人捨命,人從此就知道何為「愛」。因著「愛」的激勵,在侍奉或跟隨的事上,人才能尋求、嘗試、堅持、努力。
1.溫馨接送情,在和平也在泰國
今年夏天,泰宣的同工們很深刻地感受這樣的愛。在我們尚未出發到泰國,尚未進行任何侍奉前,我們卻先得到兩大袋的防曬乳液、防曬面膜,還有弟兄同工提供醫藥、乾洗手等常備用品等。出發當晚,牧長同工們來為我們祝禱,並以車隊送至機場,兄姐們甚至等我們入關了才離去。因為班機延誤(delay),我們深夜兩點多才抵達曼谷機場。加上當晚的旅客眾多,我們全數出關時已是隔天的凌晨三點四十五分。在機場苦等了三個多小時的翁爸、翁媽,卻從大老遠就以他們燦爛的笑容迎接我們。這一切,都是上帝的愛。
短宣隊要從泰國返台時,泰國教會的同工們很早就安排好接送的車輛,以免我們舟車勞頓地轉換交通工具到機場。深夜回到台灣,正盤算著還有捷運回到市區嗎,沒想到下了飛機便收到消息,兄姐們開著車隊,正熱情地等候歡迎我們,並送每位隊員回到各自的家,那時已接近半夜十二點。這就是「愛」,基督的愛向我們顯明何為愛。在耶穌基督裡,我們都是上帝的兒女。
2.順服培訓意,八加一全副軍裝
為期三個月的行前訓練,短宣隊的同工們接受了八次培訓,和一次總彩排,實屬不易。從陌生到熟悉,同工們一起認識宣教、一起敬拜讚美和禱告,一起設計活動、一起練習彩排,也用聖經經文彼此分享、勉勵。翁爸、翁媽回台期間,特地前來教導我們泰文,向我們介紹泰國的文化和宗教。我們學習四律、心鏡、五色珠、福音魔術等個人佈道的工具,可說竭盡所能,為個人談道、傳福音作出萬全的準備。不僅如此,團員們還參與了台大愛心晚會的事奉,並參加「在台向泰勞傳福音二十週年之感恩禮拜」,作為額外的行前預備。同工們都樂意配合,也認識了從事泰勞福音侍奉的夏義正牧師,和許多關心泰勞的兄姊們,漸漸感受到泰宣的負擔。
3.奇妙侍奉行,從風聞到經歷神
短宣時,有條路是每天的必經之路。這條路越走越窄,人必須從抬頭挺胸地走,到後來彎腰駝背地過。翁爸、翁媽說,這是謙卑路,而我稱之為「恩典之路」。它提醒我們需要謙卑地與主同行,才能夠服事每一位上帝帶到面前的人。
短宣隊去了曼谷一個很熱鬧的區域,有四面佛和許多的百貨商場。我們在那裡行軍禱告。
某次行至公園,偶遇一來自巴基斯坦的家庭,因遭受逼迫而到泰國。他們分享了他們的故事,我們彼此禱告,相互激勵。這是出乎原本計畫之外的,但上帝的愛讓我們相遇。
短宣隊也在新近遭逢水患的社區唱歌鼓勵當地居民們。我們唱的不是詩歌,而是鄧麗君的歌,是不是很奇妙,因為唱鄧麗君的歌能接觸到泰國人,於是短宣隊的同工們一首接一首地唱,上帝真是「泰」奇妙了。
有時在公車上,我們利用讓位時的互動,來接觸當地人。有一次竟是泰國人讀「四律」給我們的團員聽,我想福音竟也能如此被傳揚,這真是上帝的大能。
抵達當地的隔天適逢祂威越他納教會建堂兩週年之感恩禮拜,短宣隊受邀主理禮拜。出發前我們思考該預備什麼禮物,來表示祝福呢?最後我們決定贈送字畫。字畫是出自一位不認識上帝,且是虔誠禮佛的老先生寫的。老先生受感於我們前往泰國傳福音的行動,決定幫我們寫字畫。我們請求他寫一幅「數算主恩、榮神益人」;沒想到打開包裝後發現他還另外寫了八幅小字畫送給我們。上帝透過這位不認識基督的人祝福泰國人。
奇妙的上帝以他的方式讓人聽見福音,在教會、醫院、和學校侍奉中我們經歷了許多奇異恩典。邀請兄姐們下下禮拜五出席教會禱告會,聽東北角福音隊和泰國短宣隊分享上帝透過短宣隊所作的事。嗯~隨主腳蹤行的人何等幸福。
4.陪走一里路,三代同堂侍奉神
翁瑞亨宣教師夫婦走了宣教的佳美腳蹤。他們在屆退休之齡,成為駐泰國的宣教士。並且不僅自己走,也帶他人同行。在教會尋求上帝引領,從事跨文化宣教事工之際,感謝主為我們預備了這兩位前輩。他們帶著短宣隊忍受辛苦不便,四處服事。他們的生命傳揚了:跟主腳蹤行是何等幸福、美善。他們的分享中滿有熱情和喜悅;他們以宣教生命帶領我們這年輕的一輩,他們走出宣教的第一哩路,並在他們的第二里路時,陪伴我們走這第一里路。
邀請在座每位敬愛的兄姊,於九月二十一日晚上華神禮堂,和短宣隊們一起回顧,上帝今夏藉由我們教會,在東北角和泰國成就了什麼超乎所求所想的奇妙事。我們若參與其中,就能知道上帝也可以行同樣的事在我們當中。宣教佳美的腳蹤需要兄姐們前仆後繼,但該如何做?教會需要在禱告中繼續尋求。邀請每位兄姐不要錯過這個機會,預留時間,從家裡走短短路程過來,看上帝今年夏天在教會當中成就了什麼事情。
Ⅱ、你來吧(太14:29)
1.主的邀請
分享聖經中的兩個人物──彼得和保羅。兩人都跟主腳蹤、跟隨主,這兩人是否感受到幸福呢?彼得聽到耶穌說:「你來吧」;而保羅聽到主說:「你去吧」。似乎「來」是靠近耶穌;「去」是被差遣到遙遠之地。你比較喜歡聽哪一種呢?耶穌對彼得說「來」之時,彼得在狂風巨浪的船上,看見耶穌走在海面上,驚恐中耶穌對他說「你來吧」;保羅則是在前往大馬色逼迫基督徒的路上,被大光照耀跌倒在地,聽見耶穌說「你去吧」。這兩者有何異同之處?
2.行在水面
在此,耶穌並不是第一次邀請彼得「你來吧」。耶穌在福音書的開頭,行走加利利海邊時,也曾邀請彼得:看到彼得和安德烈在海邊打魚,就對他們說「來跟從我,我要叫你們得人如得魚一樣」(太4:19)。耶穌清楚邀請彼得和他去做工傳福音,一起經歷得人如得魚。但這次邀請是彼得先開口請求耶穌,叫他從海面上走到耶穌那裡去,耶穌回應他:你來吧。所以這次的邀請是耶穌回應彼得的禱告。
這禱告看似荒謬不合邏輯,因為在水面上行走為一件超自然的事。但為何彼得會提出這不合邏輯的請求?原因有二。首先,彼得方才親眼目睹耶穌行走在水面上。第二,彼得知道他禱告的信心對象是耶穌:彼得問耶穌說,主,如果是你,我就可以做這個禱告(14:28)。禱告的對象若是上帝,人就能做超越過去經驗、想像、和邏輯的禱告,求主幫助。
彼得知道自己信心的對象。「主,如果是你,請叫我從水面上走到你那裏去」(太14:28)。耶穌說,「你來吧」(太14:29)。彼得的信心既得到回應,便也回應邀請,跨出腳步,行在水面,走向耶穌。彼得當時可能定睛注視耶穌,因為定意要走到耶穌那裡,於是便經歷了行在水面上的神蹟。
3.定睛於主
一些初信者在剛認識上帝時,大發熱心,充滿信心,願意跟主腳蹤行。但人的信心也有軟弱之時。若調轉目光,想到個人的能力或環境,「見風甚大,就害怕,將要沉下去」(太14:30),信心便有可能軟弱。該如何面對?彼得說,「主啊,救我!」(太14:30)箴言:「你要專心仰賴耶和華,不可倚靠自己的聰明」(箴3:5)。耶利米書:「你們要呼求我,禱告我,我就應允你們。你們尋求我,若專心尋求我,就必尋見。」(耶29:12-13)
定睛尋求上帝。若上帝說:「你來吧」,上帝要人來經歷他。彼得一晚接連二次經歷上帝,首先是上帝回應禱告,彼得跨出腳步;第二次是彼得信心軟弱,耶穌伸手搭救,彼得經歷得救。當耶穌說「你來吧」,主邀請人在各樣的環境中經歷他。
III、你去吧(徒22:21)
1.主的差遣
保羅清楚聽見主耶穌的差遣:「主向我說:『你去吧!我要差你遠遠地往外邦人那裏去。』」(徒22:21)人的天性往往喜歡進前來;若要到遙遠的地方去,往往需要多加考慮。但保羅認真面對主的差遣。
上帝在差遣時同時賜下權柄:「耶穌叫了十二個門徒來,差遣他們兩個兩個地出去,也賜給他們權柄,制伏污鬼。」(可6:7)耶穌差遣門徒時,同時給他們能力。先知耶利米說,「耶和華對我說:你不要說我是年幼的,因為我差遣你到誰那裏去,你都要去;我吩咐你說甚麼話,你都要說。」(耶1:7)人需要回應上帝的差遣,這與當事人的年紀和經驗無關。
保羅在羅馬書十章15節說:「若沒有奉差遣,怎能傳道呢?」保羅認為,傳福音要蒙受差遣,帶著權能,並且是人可以回應的。使徒行傳二十二章19至20節,保羅對上帝說:「『主啊,他們知道我從前把信你的人收在監裏,又在各會堂裏鞭打他們。並且你的見證人司提反被害流血的時候,我也站在旁邊歡喜;又看守害死他之人的衣裳。』」保羅在此指出,自己的過去黑暗而不光彩,曾逼迫他如今蒙差遣去面對的人,他該如何向他們傳福音?保羅需要清楚這個差遣來自於上帝,以致能夠面對這群知道他過往的人。決定全職服事上帝的人,有時也會在全職之初,想起自己的過往,進而懷疑自己是否夠格服事上帝;但上帝呼召即表示他要差遣人。保羅說,「主向我說:『你去吧!我要差你遠遠地往外邦人那裏去。』」(徒22:21),「現在我往耶路撒冷去,心甚迫切,不知道在那裏要遇見甚麼事;」(徒20:22)保羅願意去,同時心情迫切,只是不知道會發生什麼事情;並且保羅說,聖靈向他指證將遭遇捆鎖和患難(23)。
若上帝要人在未知並且似乎有危險的情形下去某個地方,不知道人願不願意遵行?這次泰宣的行前訓練沒有培訓如何發福音單張,以為這很容易,無需特意培訓。短宣期間曾發生隊員發的單張接二連三被拒絕,或有人遠遠看見便走避。未來一定要增加這項培訓,以免遞出單張被拒絕時,心裡十分受傷。
相較之下,保羅所面對的,是未知的災難,和有捆鎖的患難。但保羅仍說,他不以性命為念,不看為寶貴,只要行完我的路程,成就我從主耶穌所領受的職事,證明上帝恩惠的福音(24),性命就不足為惜了。不介意未知,不懼怕患難捆鎖;只要是主的差遣,保羅便歡喜跟隨。接下來呢?
2.離開原地
接下來需要有具體的行動。首先是需要離開原地。主耶穌吩咐保羅:起來,進去(徒22:10),給予保羅下一個方向的指示。如同第二堂的見證,要進入下一個階段,需要蒙差遣、離開原地。所謂「原地」,指的可能是場域、心境、或舒適的環境(comforting room)。
上帝呼召亞伯拉罕時,清楚指示他:離開本地、本家、本族,往我所要指示你的地方去,以致於你可以成為大國。我必賜福給你,使別人也因你得福(創12:1-2)。有一位宣教士說,「當我離開自我的習慣和習慣的語彙,我才真正聽懂了要去宣教的那群人,倒底在說什麼。」他說,「正如我搭上了船,揮別了家鄉,我才能夠真正踏上這塊土地。」真正的離開需要真正的出發。東北角或泰宣的服事或許並不是隊員們原先所想像的,但上帝邀請人嘗試接受上帝的改變,離開原地,進入下個階段。
使徒行傳三處提及保羅遇見上帝的事件。第一處在第九章,作者寫保羅遇見上帝的過程;第二處在第二十二章,保羅向猶太人見證如何遇見上帝;第三處在第二十六章,保羅向亞基帕王分訴如何得著信仰,以致熱心傳揚福音。第二十二章記載,保羅說:「主啊,我當做甚麼?」(徒22:10)保羅撲倒在地時,有聲音表明說話者是耶穌;根據記載,當時無人耳聞,唯有保羅聽見,保羅因此生命改變,回應耶穌。
3.當作的事
領受上帝差遣、願意接受改變後,接著需要求問該做什麼。使徒行傳第二章記載,彼得講道、聖靈工作,其結果是人們覺得扎心。接著人們便問彼得「我們當怎樣行?」(徒2:37)領受感動後要用實際行動回應。蒙光照後的保羅,與聽了彼得講道而覺得扎心的人,都問了這個問題:我當怎樣行?教會事工往往需要四處尋找同工。重新預備講章時有個領受,人應該找事情來做,而非問該做什麼。上帝對保羅說的「你去吧」不是等人來找你做事,而是人要去找事情做,如:向未信者傳福音、對未得之民(unreached people)分享。你去吧,去找事情來做。 IV、屬靈的功課
三件事情跟大家一起學習。
1.經歷神
當耶穌邀請人「你來吧」,不必害怕,上帝要人經歷他,使人信心加增。約翰壹書一章說,「論到從起初原有的生命之道,就是我們所聽見、所看見、親眼看過、親手摸過的。」(約壹1:1)人需要親自經歷上帝,透過靈修、禱告、小組、團契、侍奉等等。經文接著說,也把這些傳給你們,使你們的喜樂充足(1:1-4)。經歷上帝使人的喜樂充足,並學習在各種狀況中禱告尋求他,孜孜不倦。
泰宣第一天的行程原訂彩排隔天的侍奉。彩排時突然停電,一片漆黑,伸手不見五指。短宣隊停下彩排禱告,禱告結束時,台前十字架的燈竟然亮了。上帝讓短宣隊在侍奉起初便經驗在各種狀況下,都禱告尋求他。經上說,「你們要嘗嘗主恩的滋味,便知道他是美善;投靠他的人有福了!」(詩34:8)耶穌邀請人在靈修、教會生活、禱告中,親嘗主恩,尋求上帝幫助。創世記記載,在一片混沌黑暗的時候,上帝說要有光,就有光。求上帝幫助,每當他說「你來吧」,上帝在人的生命和處境賜下亮光。
2.蒙差遣
耶穌說:「去吧!」求上帝幫助人,願意蒙受差遣,分享福音,參與宣道。主的大使命:「所以,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太28:19)其對象是每個人。最近靈修中,很感動於一段經文:「義人所結的果子就是生命樹;有智慧的,必能得人。」(箴11:30)「得人」無需豐功偉業或才能,而是生命結果子、有見證。我傳福音沒有可誇,這是不得已(林前9:1)。意即,傳福音是上帝的呼召、使命、差遣;人參與其中,便會經驗上帝恩典。
上週週報牧函刊載翁瑞亨宣教師夫婦的代禱信,分享他們過去認為短宣隊是宣教體驗,不能對收成抱持期待。然而上帝使用短宣隊收割莊稼,有人透過短宣隊的分享而信主。十三位成員都沒有神學院的訓練,僅接受過八加一的培訓,但當有人願意蒙差遣,便有人被得著。沒有傳道,怎能聽見呢?沒有聽見,怎能信呢?(羅10:14)有人願意受差遣,就有人的生命得改變。
近日在某宣道祈禱會中得知,全世界有一萬七千多個族群,其中六千五百個族群尚未聽聞福音。洛桑大會七千多人與會,大會主席說,若在場每位各認領一個族群,全世界的族群便都能聽聞福音了。
當人願意蒙差遣,他人就能聽聞福音。我蒙召時,腦中不斷想起曾看過的分享:人若不去,他人便永遠無法得知福音。每個人都有其獨特的接觸範圍,該範圍只有他能埋下福音的種子。傳福音不一定是去遠處,而是人願意蒙差遣、被改變,用生命分享見證,影響他人的生命。
3.照樣行
耶穌曾說過一個好撒馬利亞人的比喻:某人被打傷,經過的牧師和主日學教師都沒有伸手幫助;最後一位鄰居救了他。耶穌問,誰是好鄰居?來人回答:是這位伸手幫助的人。耶穌說,「你去,照樣做吧」(路10:37)。當人看過他人的好見證,應當照樣去行。
當思想可以付出什麼時,上帝早已在身邊放下許多人。教會有很多事工需要同工們的投入。見證過許多佳美腳蹤,如今我們需要照樣行。「傳福音的人,他們的腳蹤多麼佳美!」(羅10:15)兄姐是否願意嘗試努力,以致於後人也見證你的佳美腳蹤?泰宣十四人見證了翁瑞亨夫婦的腳蹤;也願意後人見證我們的腳蹤,照樣去行。保羅說,「我沒有違背從天上來的異象。我先在大馬士革和耶路撒冷,然後在全猶太和外邦。」(徒26:19-20)我們信主多年,是否曾對某些事工有負擔、感動?邀請兄姐們回想起初的愛,並嘗試實行;也邀請兄姐們思考投入新堂的新事工。
V、結語
邀請你來,鼓勵你去:
921禱告會、2012宣道年會
耶穌對彼得說,「你來吧」;耶穌對保羅說,「你去吧」。其實耶穌每天不斷邀請人來,差遣人去。講道末了要打個廣告。
首先,邀請兄姐來參加九月二十一日的福音隊感恩禱告會,陪伴兩支短宣隊分享數算上帝的恩典。第二,邀請兄姐們共同思考,教會遷回新堂後,外展事工該如何進行?如同今天的講道標題,跟隨主的人何等幸福,邀請每位兄姐「幸福在一起」。
若過去不習慣參與教會禱告會,或對教會的活動不甚有印象,邀請兄姐離開這樣的習慣,嘗試進入新的季節、新的習慣,允許上帝在生命中做新事;求上帝幫助,願意效法所見過的美好典範。一起來禱告。
禱告
謝謝天父應許人得嘗主恩,便知它何等甘美。求上帝不斷呼喚每一位兄姊,來吧;也讓人都願意進前,來到上帝面前,蒙恩惠、得憐恤,經歷上帝話語的信實,在每一個境遇中,呼求上帝,你就拉拔我們。願主差遣人,使人能跨出腳步,願意跟隨。在小小的事奉裡,在人生的下半場,主,我們願意跟隨,求你帶領。當我們還不知怎樣行的時候,已有人作了模範,求主賜勇氣、信心,讓人能照樣去行。求主幫助兄姊,願意來、也願意去,更願意照著如此行。奉耶穌基督的名禱告,阿們。
隨主的人有幸福
經文:馬太福音十四章29節; 使徒行傳廿二章21節
主講:李晶晶牧師
時間:二0一二年九月九日
講道影片 :
Ⅰ、前言:默劇—泰愛你
有一首台語的詩歌,名叫「隨主的人有幸福」,意思是「信主的人很幸福」。我們常感到自己幸福嗎?或許我們可以自問,認識上帝、跟隨主,在信仰生活或侍奉中,是否常覺得幸福呢?相信今年參與泰國短宣的同工們都同意,跟隨主的腳蹤行,跟隨主一起服事,是一件很幸福的事。特別當我們看到,接待短宣隊的六十多歲宣教師夫婦——翁瑞亨夫婦,臉上無時不刻充滿了開心燦爛的笑容;彷彿在告訴周圍的人,服事上帝、跟隨主耶穌,是一件很幸福的事,無論他們是在台灣作醫師、傳道,或在泰國作宣道師。他們稱之為喜樂的宣教(mission of joy)。我相信,這是上帝給人的應許,也是人要努力的方向。
出發去泰國前,短宣隊的同工們演了一齣短劇──「泰神奇婚宴」。今天,同工們要和大家分享另一齣短劇,叫作「泰愛你」。我們一起來欣賞。
謝謝泰宣的同工。這齣默劇改編自一個繪本故事,叫作「猜猜我有多愛你」。原著講述一隻小兔兔使出渾身解數,跑跳倒立,不斷地想向大兔兔表達他的愛。而大兔兔接收到了小兔兔的表示之後,也不斷地做出回應。這個故事談到表達愛、也談到回應愛。在小兔兔的表達當中,有一個張開雙臂的動作,這是一個我們很熟悉的動作,像耶穌基督在十字架上,祂不斷地要告訴人們,祂是何等地愛人。「惟有基督在我們還作罪人的時候為我們死,神的愛就在此向我們顯明了。」(羅5:8)。默劇中,無論小孩的成績好或壞,母親都為她貼上紅心表示「我依然愛你」。「愛」是什麼?「愛」不是用分數取悅對方而獲得的回應,而是無論做了多少、回應多少、能力有多少,「愛」都在。耶穌在十字架上,為眾人擔負了罪,藉此向世人表達他的愛。主為人捨命,人從此就知道何為「愛」。因著「愛」的激勵,在侍奉或跟隨的事上,人才能尋求、嘗試、堅持、努力。
1.溫馨接送情,在和平也在泰國
今年夏天,泰宣的同工們很深刻地感受這樣的愛。在我們尚未出發到泰國,尚未進行任何侍奉前,我們卻先得到兩大袋的防曬乳液、防曬面膜,還有弟兄同工提供醫藥、乾洗手等常備用品等。出發當晚,牧長同工們來為我們祝禱,並以車隊送至機場,兄姐們甚至等我們入關了才離去。因為班機延誤(delay),我們深夜兩點多才抵達曼谷機場。加上當晚的旅客眾多,我們全數出關時已是隔天的凌晨三點四十五分。在機場苦等了三個多小時的翁爸、翁媽,卻從大老遠就以他們燦爛的笑容迎接我們。這一切,都是上帝的愛。
短宣隊要從泰國返台時,泰國教會的同工們很早就安排好接送的車輛,以免我們舟車勞頓地轉換交通工具到機場。深夜回到台灣,正盤算著還有捷運回到市區嗎,沒想到下了飛機便收到消息,兄姐們開著車隊,正熱情地等候歡迎我們,並送每位隊員回到各自的家,那時已接近半夜十二點。這就是「愛」,基督的愛向我們顯明何為愛。在耶穌基督裡,我們都是上帝的兒女。
2.順服培訓意,八加一全副軍裝
為期三個月的行前訓練,短宣隊的同工們接受了八次培訓,和一次總彩排,實屬不易。從陌生到熟悉,同工們一起認識宣教、一起敬拜讚美和禱告,一起設計活動、一起練習彩排,也用聖經經文彼此分享、勉勵。翁爸、翁媽回台期間,特地前來教導我們泰文,向我們介紹泰國的文化和宗教。我們學習四律、心鏡、五色珠、福音魔術等個人佈道的工具,可說竭盡所能,為個人談道、傳福音作出萬全的準備。不僅如此,團員們還參與了台大愛心晚會的事奉,並參加「在台向泰勞傳福音二十週年之感恩禮拜」,作為額外的行前預備。同工們都樂意配合,也認識了從事泰勞福音侍奉的夏義正牧師,和許多關心泰勞的兄姊們,漸漸感受到泰宣的負擔。
3.奇妙侍奉行,從風聞到經歷神
短宣時,有條路是每天的必經之路。這條路越走越窄,人必須從抬頭挺胸地走,到後來彎腰駝背地過。翁爸、翁媽說,這是謙卑路,而我稱之為「恩典之路」。它提醒我們需要謙卑地與主同行,才能夠服事每一位上帝帶到面前的人。
短宣隊去了曼谷一個很熱鬧的區域,有四面佛和許多的百貨商場。我們在那裡行軍禱告。
某次行至公園,偶遇一來自巴基斯坦的家庭,因遭受逼迫而到泰國。他們分享了他們的故事,我們彼此禱告,相互激勵。這是出乎原本計畫之外的,但上帝的愛讓我們相遇。
短宣隊也在新近遭逢水患的社區唱歌鼓勵當地居民們。我們唱的不是詩歌,而是鄧麗君的歌,是不是很奇妙,因為唱鄧麗君的歌能接觸到泰國人,於是短宣隊的同工們一首接一首地唱,上帝真是「泰」奇妙了。
有時在公車上,我們利用讓位時的互動,來接觸當地人。有一次竟是泰國人讀「四律」給我們的團員聽,我想福音竟也能如此被傳揚,這真是上帝的大能。
抵達當地的隔天適逢祂威越他納教會建堂兩週年之感恩禮拜,短宣隊受邀主理禮拜。出發前我們思考該預備什麼禮物,來表示祝福呢?最後我們決定贈送字畫。字畫是出自一位不認識上帝,且是虔誠禮佛的老先生寫的。老先生受感於我們前往泰國傳福音的行動,決定幫我們寫字畫。我們請求他寫一幅「數算主恩、榮神益人」;沒想到打開包裝後發現他還另外寫了八幅小字畫送給我們。上帝透過這位不認識基督的人祝福泰國人。
奇妙的上帝以他的方式讓人聽見福音,在教會、醫院、和學校侍奉中我們經歷了許多奇異恩典。邀請兄姐們下下禮拜五出席教會禱告會,聽東北角福音隊和泰國短宣隊分享上帝透過短宣隊所作的事。嗯~隨主腳蹤行的人何等幸福。
4.陪走一里路,三代同堂侍奉神
翁瑞亨宣教師夫婦走了宣教的佳美腳蹤。他們在屆退休之齡,成為駐泰國的宣教士。並且不僅自己走,也帶他人同行。在教會尋求上帝引領,從事跨文化宣教事工之際,感謝主為我們預備了這兩位前輩。他們帶著短宣隊忍受辛苦不便,四處服事。他們的生命傳揚了:跟主腳蹤行是何等幸福、美善。他們的分享中滿有熱情和喜悅;他們以宣教生命帶領我們這年輕的一輩,他們走出宣教的第一哩路,並在他們的第二里路時,陪伴我們走這第一里路。
邀請在座每位敬愛的兄姊,於九月二十一日晚上華神禮堂,和短宣隊們一起回顧,上帝今夏藉由我們教會,在東北角和泰國成就了什麼超乎所求所想的奇妙事。我們若參與其中,就能知道上帝也可以行同樣的事在我們當中。宣教佳美的腳蹤需要兄姐們前仆後繼,但該如何做?教會需要在禱告中繼續尋求。邀請每位兄姐不要錯過這個機會,預留時間,從家裡走短短路程過來,看上帝今年夏天在教會當中成就了什麼事情。
Ⅱ、你來吧(太14:29)
1.主的邀請
分享聖經中的兩個人物──彼得和保羅。兩人都跟主腳蹤、跟隨主,這兩人是否感受到幸福呢?彼得聽到耶穌說:「你來吧」;而保羅聽到主說:「你去吧」。似乎「來」是靠近耶穌;「去」是被差遣到遙遠之地。你比較喜歡聽哪一種呢?耶穌對彼得說「來」之時,彼得在狂風巨浪的船上,看見耶穌走在海面上,驚恐中耶穌對他說「你來吧」;保羅則是在前往大馬色逼迫基督徒的路上,被大光照耀跌倒在地,聽見耶穌說「你去吧」。這兩者有何異同之處?
2.行在水面
在此,耶穌並不是第一次邀請彼得「你來吧」。耶穌在福音書的開頭,行走加利利海邊時,也曾邀請彼得:看到彼得和安德烈在海邊打魚,就對他們說「來跟從我,我要叫你們得人如得魚一樣」(太4:19)。耶穌清楚邀請彼得和他去做工傳福音,一起經歷得人如得魚。但這次邀請是彼得先開口請求耶穌,叫他從海面上走到耶穌那裡去,耶穌回應他:你來吧。所以這次的邀請是耶穌回應彼得的禱告。
這禱告看似荒謬不合邏輯,因為在水面上行走為一件超自然的事。但為何彼得會提出這不合邏輯的請求?原因有二。首先,彼得方才親眼目睹耶穌行走在水面上。第二,彼得知道他禱告的信心對象是耶穌:彼得問耶穌說,主,如果是你,我就可以做這個禱告(14:28)。禱告的對象若是上帝,人就能做超越過去經驗、想像、和邏輯的禱告,求主幫助。
彼得知道自己信心的對象。「主,如果是你,請叫我從水面上走到你那裏去」(太14:28)。耶穌說,「你來吧」(太14:29)。彼得的信心既得到回應,便也回應邀請,跨出腳步,行在水面,走向耶穌。彼得當時可能定睛注視耶穌,因為定意要走到耶穌那裡,於是便經歷了行在水面上的神蹟。
3.定睛於主
一些初信者在剛認識上帝時,大發熱心,充滿信心,願意跟主腳蹤行。但人的信心也有軟弱之時。若調轉目光,想到個人的能力或環境,「見風甚大,就害怕,將要沉下去」(太14:30),信心便有可能軟弱。該如何面對?彼得說,「主啊,救我!」(太14:30)箴言:「你要專心仰賴耶和華,不可倚靠自己的聰明」(箴3:5)。耶利米書:「你們要呼求我,禱告我,我就應允你們。你們尋求我,若專心尋求我,就必尋見。」(耶29:12-13)
定睛尋求上帝。若上帝說:「你來吧」,上帝要人來經歷他。彼得一晚接連二次經歷上帝,首先是上帝回應禱告,彼得跨出腳步;第二次是彼得信心軟弱,耶穌伸手搭救,彼得經歷得救。當耶穌說「你來吧」,主邀請人在各樣的環境中經歷他。
III、你去吧(徒22:21)
1.主的差遣
保羅清楚聽見主耶穌的差遣:「主向我說:『你去吧!我要差你遠遠地往外邦人那裏去。』」(徒22:21)人的天性往往喜歡進前來;若要到遙遠的地方去,往往需要多加考慮。但保羅認真面對主的差遣。
上帝在差遣時同時賜下權柄:「耶穌叫了十二個門徒來,差遣他們兩個兩個地出去,也賜給他們權柄,制伏污鬼。」(可6:7)耶穌差遣門徒時,同時給他們能力。先知耶利米說,「耶和華對我說:你不要說我是年幼的,因為我差遣你到誰那裏去,你都要去;我吩咐你說甚麼話,你都要說。」(耶1:7)人需要回應上帝的差遣,這與當事人的年紀和經驗無關。
保羅在羅馬書十章15節說:「若沒有奉差遣,怎能傳道呢?」保羅認為,傳福音要蒙受差遣,帶著權能,並且是人可以回應的。使徒行傳二十二章19至20節,保羅對上帝說:「『主啊,他們知道我從前把信你的人收在監裏,又在各會堂裏鞭打他們。並且你的見證人司提反被害流血的時候,我也站在旁邊歡喜;又看守害死他之人的衣裳。』」保羅在此指出,自己的過去黑暗而不光彩,曾逼迫他如今蒙差遣去面對的人,他該如何向他們傳福音?保羅需要清楚這個差遣來自於上帝,以致能夠面對這群知道他過往的人。決定全職服事上帝的人,有時也會在全職之初,想起自己的過往,進而懷疑自己是否夠格服事上帝;但上帝呼召即表示他要差遣人。保羅說,「主向我說:『你去吧!我要差你遠遠地往外邦人那裏去。』」(徒22:21),「現在我往耶路撒冷去,心甚迫切,不知道在那裏要遇見甚麼事;」(徒20:22)保羅願意去,同時心情迫切,只是不知道會發生什麼事情;並且保羅說,聖靈向他指證將遭遇捆鎖和患難(23)。
若上帝要人在未知並且似乎有危險的情形下去某個地方,不知道人願不願意遵行?這次泰宣的行前訓練沒有培訓如何發福音單張,以為這很容易,無需特意培訓。短宣期間曾發生隊員發的單張接二連三被拒絕,或有人遠遠看見便走避。未來一定要增加這項培訓,以免遞出單張被拒絕時,心裡十分受傷。
相較之下,保羅所面對的,是未知的災難,和有捆鎖的患難。但保羅仍說,他不以性命為念,不看為寶貴,只要行完我的路程,成就我從主耶穌所領受的職事,證明上帝恩惠的福音(24),性命就不足為惜了。不介意未知,不懼怕患難捆鎖;只要是主的差遣,保羅便歡喜跟隨。接下來呢?
2.離開原地
接下來需要有具體的行動。首先是需要離開原地。主耶穌吩咐保羅:起來,進去(徒22:10),給予保羅下一個方向的指示。如同第二堂的見證,要進入下一個階段,需要蒙差遣、離開原地。所謂「原地」,指的可能是場域、心境、或舒適的環境(comforting room)。
上帝呼召亞伯拉罕時,清楚指示他:離開本地、本家、本族,往我所要指示你的地方去,以致於你可以成為大國。我必賜福給你,使別人也因你得福(創12:1-2)。有一位宣教士說,「當我離開自我的習慣和習慣的語彙,我才真正聽懂了要去宣教的那群人,倒底在說什麼。」他說,「正如我搭上了船,揮別了家鄉,我才能夠真正踏上這塊土地。」真正的離開需要真正的出發。東北角或泰宣的服事或許並不是隊員們原先所想像的,但上帝邀請人嘗試接受上帝的改變,離開原地,進入下個階段。
使徒行傳三處提及保羅遇見上帝的事件。第一處在第九章,作者寫保羅遇見上帝的過程;第二處在第二十二章,保羅向猶太人見證如何遇見上帝;第三處在第二十六章,保羅向亞基帕王分訴如何得著信仰,以致熱心傳揚福音。第二十二章記載,保羅說:「主啊,我當做甚麼?」(徒22:10)保羅撲倒在地時,有聲音表明說話者是耶穌;根據記載,當時無人耳聞,唯有保羅聽見,保羅因此生命改變,回應耶穌。
3.當作的事
領受上帝差遣、願意接受改變後,接著需要求問該做什麼。使徒行傳第二章記載,彼得講道、聖靈工作,其結果是人們覺得扎心。接著人們便問彼得「我們當怎樣行?」(徒2:37)領受感動後要用實際行動回應。蒙光照後的保羅,與聽了彼得講道而覺得扎心的人,都問了這個問題:我當怎樣行?教會事工往往需要四處尋找同工。重新預備講章時有個領受,人應該找事情來做,而非問該做什麼。上帝對保羅說的「你去吧」不是等人來找你做事,而是人要去找事情做,如:向未信者傳福音、對未得之民(unreached people)分享。你去吧,去找事情來做。 IV、屬靈的功課
三件事情跟大家一起學習。
1.經歷神
當耶穌邀請人「你來吧」,不必害怕,上帝要人經歷他,使人信心加增。約翰壹書一章說,「論到從起初原有的生命之道,就是我們所聽見、所看見、親眼看過、親手摸過的。」(約壹1:1)人需要親自經歷上帝,透過靈修、禱告、小組、團契、侍奉等等。經文接著說,也把這些傳給你們,使你們的喜樂充足(1:1-4)。經歷上帝使人的喜樂充足,並學習在各種狀況中禱告尋求他,孜孜不倦。
泰宣第一天的行程原訂彩排隔天的侍奉。彩排時突然停電,一片漆黑,伸手不見五指。短宣隊停下彩排禱告,禱告結束時,台前十字架的燈竟然亮了。上帝讓短宣隊在侍奉起初便經驗在各種狀況下,都禱告尋求他。經上說,「你們要嘗嘗主恩的滋味,便知道他是美善;投靠他的人有福了!」(詩34:8)耶穌邀請人在靈修、教會生活、禱告中,親嘗主恩,尋求上帝幫助。創世記記載,在一片混沌黑暗的時候,上帝說要有光,就有光。求上帝幫助,每當他說「你來吧」,上帝在人的生命和處境賜下亮光。
2.蒙差遣
耶穌說:「去吧!」求上帝幫助人,願意蒙受差遣,分享福音,參與宣道。主的大使命:「所以,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太28:19)其對象是每個人。最近靈修中,很感動於一段經文:「義人所結的果子就是生命樹;有智慧的,必能得人。」(箴11:30)「得人」無需豐功偉業或才能,而是生命結果子、有見證。我傳福音沒有可誇,這是不得已(林前9:1)。意即,傳福音是上帝的呼召、使命、差遣;人參與其中,便會經驗上帝恩典。
上週週報牧函刊載翁瑞亨宣教師夫婦的代禱信,分享他們過去認為短宣隊是宣教體驗,不能對收成抱持期待。然而上帝使用短宣隊收割莊稼,有人透過短宣隊的分享而信主。十三位成員都沒有神學院的訓練,僅接受過八加一的培訓,但當有人願意蒙差遣,便有人被得著。沒有傳道,怎能聽見呢?沒有聽見,怎能信呢?(羅10:14)有人願意受差遣,就有人的生命得改變。
近日在某宣道祈禱會中得知,全世界有一萬七千多個族群,其中六千五百個族群尚未聽聞福音。洛桑大會七千多人與會,大會主席說,若在場每位各認領一個族群,全世界的族群便都能聽聞福音了。
當人願意蒙差遣,他人就能聽聞福音。我蒙召時,腦中不斷想起曾看過的分享:人若不去,他人便永遠無法得知福音。每個人都有其獨特的接觸範圍,該範圍只有他能埋下福音的種子。傳福音不一定是去遠處,而是人願意蒙差遣、被改變,用生命分享見證,影響他人的生命。
3.照樣行
耶穌曾說過一個好撒馬利亞人的比喻:某人被打傷,經過的牧師和主日學教師都沒有伸手幫助;最後一位鄰居救了他。耶穌問,誰是好鄰居?來人回答:是這位伸手幫助的人。耶穌說,「你去,照樣做吧」(路10:37)。當人看過他人的好見證,應當照樣去行。
當思想可以付出什麼時,上帝早已在身邊放下許多人。教會有很多事工需要同工們的投入。見證過許多佳美腳蹤,如今我們需要照樣行。「傳福音的人,他們的腳蹤多麼佳美!」(羅10:15)兄姐是否願意嘗試努力,以致於後人也見證你的佳美腳蹤?泰宣十四人見證了翁瑞亨夫婦的腳蹤;也願意後人見證我們的腳蹤,照樣去行。保羅說,「我沒有違背從天上來的異象。我先在大馬士革和耶路撒冷,然後在全猶太和外邦。」(徒26:19-20)我們信主多年,是否曾對某些事工有負擔、感動?邀請兄姐們回想起初的愛,並嘗試實行;也邀請兄姐們思考投入新堂的新事工。
V、結語
邀請你來,鼓勵你去:
921禱告會、2012宣道年會
耶穌對彼得說,「你來吧」;耶穌對保羅說,「你去吧」。其實耶穌每天不斷邀請人來,差遣人去。講道末了要打個廣告。
首先,邀請兄姐來參加九月二十一日的福音隊感恩禱告會,陪伴兩支短宣隊分享數算上帝的恩典。第二,邀請兄姐們共同思考,教會遷回新堂後,外展事工該如何進行?如同今天的講道標題,跟隨主的人何等幸福,邀請每位兄姐「幸福在一起」。
若過去不習慣參與教會禱告會,或對教會的活動不甚有印象,邀請兄姐離開這樣的習慣,嘗試進入新的季節、新的習慣,允許上帝在生命中做新事;求上帝幫助,願意效法所見過的美好典範。一起來禱告。
禱告
謝謝天父應許人得嘗主恩,便知它何等甘美。求上帝不斷呼喚每一位兄姊,來吧;也讓人都願意進前,來到上帝面前,蒙恩惠、得憐恤,經歷上帝話語的信實,在每一個境遇中,呼求上帝,你就拉拔我們。願主差遣人,使人能跨出腳步,願意跟隨。在小小的事奉裡,在人生的下半場,主,我們願意跟隨,求你帶領。當我們還不知怎樣行的時候,已有人作了模範,求主賜勇氣、信心,讓人能照樣去行。求主幫助兄姊,願意來、也願意去,更願意照著如此行。奉耶穌基督的名禱告,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