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道內容
講題:靜默的力量
經文:詩篇62:5-8
主講:潘叡儀傳道師
時間:二0一七年一月八日
一、引言
弟兄姐妹平安,不知道你今天從早上起床到現在,有沒有一段自己安靜的時間?我們現在也來閉上眼睛回想一下:在這一整個禮拜當中,你有多少自己安靜的時間?
剛剛這段經文讓大家安靜回想的時間不知道會不會讓你感到不安?我們所處的環境,每個時刻都誘惑我們要急速衝向幾十個、甚至幾百個不同的方向,這樣的拉扯正撕裂著我們的生命,然而我們已經習以為常,以致於當我們處在「沒有事情做」的狀態時,會感到不安。或許你剛剛在回想這個禮拜的安靜時刻時,想到的是在每天上下班通勤的捷運中、或是一個人在浴室洗澡的時候,也或許是當你排在一個冗長的隊伍中等待被叫號的時刻,也或許你一點安靜的時刻也沒有,因為在所謂的空白時間裡,都還有智慧型手機占據你的心靈。
我剛信主的時候,有位長輩問我:「你開始有靈修生活了嗎?」「靈修」這個詞對一個初信者來說真的有些神秘難懂,但或許對於信主多年的人來說,也不確定應該用甚麼標準來衡量自己有沒有過靈修生活。
到底什麼是「靈修」?其他宗教也有靈修的概念,意思是指人類與超越者、神聖者互動,在基督信仰中,特別是指個人或群體與上帝建立關係,並活出與上帝建立關係的生活。有一個含括三位一體上帝的解釋—「身為耶穌基督的弟兄姐妹和父神的兒女在聖靈裡的生命」。
更白話一點來說,就是透過讀經、禱告,向上帝說話、也安靜在上帝面前領受上帝話語,因著與上帝真實的互動,生命被更新變化。然而在這個高速運轉的世代,讀經、禱告很可能都是迅速交差了事,「安靜在上帝面前」很真實地挑戰著當代的基督徒!
二、聖經釋義
今天讀的詩篇62篇5-8節,首先就說到「我的心哪,你當默默無聲,專等候神」,大衛在寫這首詩時可能正遭遇兒子押沙龍的叛變,面對外在混亂的處境,大衛沒有隨著環境擺盪,而是將憂慮、傷痛、困難放在上帝面前,安息在上帝裡面,這是大衛信靠上帝的表現。「默默無聲」或是「安息」、「靜止」表達出對上帝主權的尊敬,大衛伏在上帝主權之下,他確信,唯獨把盼望放在上帝裡面,才能面對誘惑與攻擊。
大衛的靜默來自於對上帝的認識,這首詩提到上帝是主(v12),是我的磐石(v2、6、7)、我的拯救(v1、2、6、7)、我的高臺(v2、6)、我的避難所(v7、8)。「我的」顯示一種個人性、可以被經驗的親密關係,大衛經驗到的上帝是恆久可靠的!上帝好像堅硬的巨石一樣,在祂裡面就是在一個不會動搖的安全所在。縱然,大衛面對的處境是「大家攻擊一人,把他毀壞,如同毀壞歪斜的牆、將倒的壁」(v3),曾經相挺的人,也「從他的尊位上把他推下」(v4),大衛依然能說「我必不動搖」(v2、6),他明白世上的錢財與人都無法信靠,他的內心唯獨與上帝連結,所以大衛能在驚濤駭浪中有平靜穩妥的心。
大衛進一步說「我的拯救,我的榮耀,都在乎神」(v7),「榮耀」這個詞有份量、重量的意思,對猶太人來說,榮耀不只代表個人的聲望、名譽,也代表了社會地位。曾經坐在高位上,如今卻面臨困境的大衛,真實經歷到權勢、財物、或是誇讚人的話語都不是真正的榮耀,榮耀不是世界上的任何一個人可以提供,榮耀唯獨來自於上帝自己!在上帝裡面才可以找到真正的榮耀—真正的安全感!
靜默不是代表對上帝無話可說,相反的,大衛不但自己向上帝傾心吐意,他也鼓勵人向上帝訴說,並在其中安心且忍耐地等候上帝回應。大衛先呼籲自己的心靈靜默,才轉而呼籲眾人,因為他要經歷到上帝是他的避難所,他才能對人說:「你們眾民當時時倚靠他,在他面前傾心吐意。神是我們的避難所。」(v8)眾民指的不是別人,指的正是以色列民,也就是認識上帝、敬拜上帝的百姓。他要百姓不論快樂或憂傷,都不要被使人分心的事物影響,要時常到上帝面前,把心中所有一切、毫不隱藏地告訴上帝,與上帝真實地相交。大衛的呼籲不但是對他的百姓、甚至對後來被擄到異鄉的以色列民,及至現在所有敬拜上帝的人都能適用。
在日光之下,沒有一件事物可以恆久信賴,不論是地位卑賤或是尊貴的人都無法倚靠,所有的人加在一起,都不如一口氣、一丁點重量也沒有(v9),就算押沙龍奪去大衛的王國,得到財富、權力與名望,在上帝面前仍是虛空、毫無意義(v10)!既然我們無法倚靠能力有限、慈愛有限、會改變的人,我們又怎麼能夠不到上帝面前呢?
大衛不只對上帝說話,他也聽到上帝說話了:「神說了一次、兩次,我都聽見,就是能力都屬乎神。」(v11)慈愛也是屬乎神(v12),神有能力施恩,因祂的慈愛,祂也願意施恩。人的思想靜止下來,上帝的思想才能進入,儘管外在波動,但內在安靜平穩的靈可以使人看清楚一切,可以從上帝的眼光看事情。靜默,讓上帝在我們的生命中作工;靜默,是信心的操練,是把對上帝的認識—不論是高臺、拯救、磐石、或避難所—實際在生活中活出來。
三、神學闡釋
德國神學家潘霍華(Dietrich Bonhoeffer,1906-1945)說:「在每天最早的時候,我們都該靜默,因為最初的話語應該由上帝說出;在臨睡前我們該靜默,因為最後的話語也屬於上帝。」潘霍華認為,靜默代表對上帝話語的尊重,我們恭敬地等候上帝的話語,也預備被這話語祝福。在一天的開始,我們需要被這話語祝福,好使我們有力量去面對一整天的試探、誘惑與攻擊,並且走在對的方向;在一天的結束,我們需要被這話語祝福,好讓我們帶著感恩的心回顧這一天,並將這一天無法達成的事交給上帝,降伏在祂的主權之下,進入一日的安眠。潘霍華接著說:「基督徒的靜默是聆聽的靜默,是謙卑的靜默。為了謙卑的緣故,這靜默隨時都可以被打破。」當一個人謙卑下來的時候,必定會知道人的有限,會認識自己總會有有所不能的時候,只能閉上嘴巴叨念、打開耳朵聆聽,在這個什麼也無法做的時刻,只有外來的力量可以給予幫助!只有外來的力量可以給予新的開始!因為參與反對納粹而被囚在監牢的潘霍華對此有深刻的體悟,因為他無法從牢裡把門打開走出去,堅牢的門只能從外面打開,囚犯潘霍華看起來是在等待獄卒開門、等待審判的法官施恩、等待戰爭結束,但他每一日真實在等待的是上帝從外將這扇通向他靈魂深處的門打開,被困住的他沒有能力開啟,然而在他謙卑聆聽的時刻,上帝的話語祝福他能再一日面對被囚的處境。
靜默不是永久的,因為靜默的本身不是最終的目的,靜默是為了要與上帝的話語有所聯繫,所以這樣的靜默不是一種自我滿足,不該給人有驕傲、不可侵犯的感覺,基督徒的靜默是可以被打斷的,因為在靜默中與上帝連結,以至於可以回應這個混亂的世界。靜默的基督徒不會像好撒馬利亞人比喻中的祭司和利未人—故事中的祭司和利未人因為過度在意與上帝聖潔的關係被破壞,而不去理會受到強盜打劫並且受了重傷的人。謙卑的靜默與上帝連結,也與人連結。
靜默是每天要做的練習,在每一天穩定且持續的讀經進度中,有上帝在永恆中賜下的應許,對我們個人一日的生命處境說話、也對我們作為信徒群體說話。就像以賽亞書50:4說:「主耶和華賜我受教者的舌頭,使我知道怎樣用言語扶助疲乏的人。主每早晨提醒,提醒我的耳朵,使我能聽,像受教者一樣。」每早晨上帝賜下話語,讓我們先使用耳朵聆聽、成為受教者,才能使用舌頭成為鼓勵者、教導者。聆聽的靜默讓我們每一日能湧出適當的話語。
靜默也是一份愛,上帝的愛讓我們在煩亂的世代中安靜下來,如同西番雅書3:17說道:「耶和華─你的神是施行拯救、大有能力的主。他在你中間必因你歡欣喜樂,默然愛你,且因你喜樂而歡呼。」默然愛你的其中一種解釋是,上帝以祂的愛使我們安靜下來(He will quiet you with His love.),上帝的愛使我們放棄掙扎、得以安息,也只有上帝的愛能讓我們自由、自然、且自在地在靜默中回應祂,持續與祂保持關係。我們總是會越來越像我們所愛、所密切相處的人事物,我們將在靜默中與上帝越來越親密。
四、生活應用
靜默的重點不該停留在經文的詮釋及神學的討論,因為靜默必須要在生活中實踐與操練。我們在每日的靈修中靜默,由於我們確信上帝真實活著,所以上帝與我們、我們與上帝可以在當中分享生命的全部。
因為不同的教派傳統、以及個人的個性、背景,每個人受上帝啟示的經驗不會完全相同,有的人是比較理性的,我有一個朋友是透過思辨、以及閱讀神學著作來與信仰當中的偉大真理會遇,他說當他讀加爾文的《基督教要義》時,會讀到流下眼淚;也有的人是比較感性的,很容易就可以透過詩歌、藝術作品感受到上帝的臨在;也有人是透過大自然,從創造中經驗上帝。這些不同的靈修方式都顯現了我們與上帝活潑的關係,以及上帝創造的豐富性,知道了這樣的多樣性,幫助我們不會期待別人要與我們有一模一樣的屬靈經驗,也幫助我們不會因為沒有他人的經驗而感到自責。因為最重要的是我們與上帝有所連結!
我們的靈修方式也會受個人處境的影響,人的狀況總是有好有壞,我曾經有一年非常的憂鬱,有好幾個月的時間無法系統性、邏輯性地思考,低落的情緒也讓我很難吸收文字,在那段時間,我的禱告詞常常會語無倫次,在一陣子沒有力氣讀經禱告的情況下,除了身邊朋友的代禱,上帝也給我靈感,拿起蠟筆來畫畫,我無法讀經,但我可以畫經文,我無法用話語向上帝禱告,但我可以用畫畫向上帝表達我的內心,我經歷到羅馬書所說:「我們的軟弱有聖靈幫助。我們本不曉得當怎樣禱告,只是聖靈親自用說不出來的嘆息替我們禱告。」即便我只剩下一點點微小的信心,上帝依然抓住我,伴我走過那憂鬱的一年。那段憂鬱的時間也幫助我看見,在健康時的靈修生活就像是打預防針一樣,預防我們心靈生病的時候不會離棄上帝。
所以,來靈修吧!為自己找一個神聖的時間和地點,只要是你分別出來給上帝的時間、地點,就是神聖的時空,訂立靈修計劃讓我們對上帝所賜的時間負責。如果你還沒有讀經的進度,你可以開始跟著教會的樂活讀經,樂活讀經的材料可以從教會的網頁上閱讀,也可以向辦公室幹事登記,透過收取email來閱讀。每次的靈修以簡短的「禱告」開始,求上帝更深啟示祂自己,再接著「閱讀經文」,並在「默想」中與每段經文稍微共處一段時間,就算這段經文是你已經熟悉的,也讓它可以更深進入你的裡面,接著「思考題目」,讓你的心被上帝的真理攪動、觸摸,最後用「禱告」做結束,雖然樂活讀經的材料已經有禱告詞,但是也鼓勵你可以寫下你在靈修中有所感動的禱告。如果之前從來沒有安排過靈修的時間,剛開始時可能會比較困難一點,但可以從10-15分鐘這樣短暫的時間開始,讓這個計畫成為可以被具體執行的計畫。
有人會問,「靈修的時候到底需不需要有註釋書,好讓我們去瞭解經文的歷史背景以及原文的字義?」很多時候,上帝可以單單透過經文表面的意思直接對我們說話,但我們不該只滿足於吃奶,而是要漸漸長成能吃乾糧的人,透過歷世歷代聖徒對聖經的研究,幫助我們避免錯誤使用經文來為自己的思想背書。儘管每個人靈修的感動會有所不同,但在靈修中得到的啟示仍然受到上帝透過聖經所賜下的話語來規範,並由歷史中基督的身體--也就是「教會」所詮釋。所以我們在靈修中,也可以適時地參考查經材料。
靈修是我們對上帝恩典的回應,上帝也答覆我們的回應,上帝與人之間保持著一個動態的關係,靈修也將影響我們處理各種關係,除了我們與上帝的關係,還有我們與自己、與他人、以及與生態圈之間的關係。
五、結論
我們沒有辦法將我們所沒有的東西與人分享,我們如果沒有領受祝福,也無法祝福他人,唯有與祝福的源頭連結,我們才能將上帝豐富的恩典傳遞給人。
加爾文說,靜默這個詞具有基督在十字架上的溫柔、順服、忍耐的意涵,因為基督與父上帝連結,以至於基督的靜默賦有極大的力量,雖然十字架上的基督看似軟弱無力,但上帝使靜默的等候者成為行動者,也成為世人的祝福。
我們透過靈修與上帝連結,在靈修中靜默本身就是一個帶有力量的信心行動,即使有這麼多的事情煩擾、等待解決、需要去回應,但卻憑信心先安靜地等候上帝,因為知道盼望及拯救都來自祂,外在雖然搖動,卻仍能依靠內在不震盪的磐石。
這時候讓我們一同來安靜一分鐘,這一分鐘的時間,問問上帝:「在今年的開始要告訴你什麼,讓我們安靜來領受……」
(安靜)
讓我們一起來禱告:天父上帝,祢說了一次、兩次,我們都聽見,就是能力、慈愛都屬於祢!在2017年的開始,這個依然忙碌的2017年,幫助我們立志進行個人靈修,幫助我們時常在祢面前靜默,好讓我們連結於祢、領受祝福,在祢面前平靜安穩,以至於能成為祝福他人的人!禱告奉耶穌的名,阿們。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