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26日 星期六

英雄的悲劇



講道內容
講題:英雄的悲劇
經文:士師記16:4,15-22,28-30
主講:蔡維倫牧師
時間:二0一六年二月二十一日

有關參孫的事蹟,相信我們在場很多人都孰悉,那是一個吸引人的英雄故事,成為歷代藝術家創作的素材。作為聖經中的人物,我們認識他們的事蹟,為的是要從他們身上學習一些屬靈的功課,然而,越是特殊和偉大的人,越感覺到跟我們的距離越遠。在今天,牧師要用稍微不同的角色和方式,帶領大家再次來說起這位參孫的一生。在今天要轉換一點場景,牧師邀請大家出席他的追思禮拜,我暫時要以參孫舅舅的身分,代表家屬說起他的故人略歷,而也請大家角色扮演,等下各位都是出席的會眾,暫時成為觀禮和要來安慰家屬的朋友,這樣清楚嗎?準備好了,以下就來開始。(在胸前貼上紅色的十字架貼紙)
各位在場的親友們平安,謝謝大家撥出時間,來參加這個特別的紀念會,帶著您們的關懷,相信會給我們家屬帶來許多的安慰。我們的確需要大家的安慰,在此,我將代表家屬,跟大家說一說,關於我的侄兒,參孫的一生。
我的妹妹,也是參孫的母親,自從嫁給她先生瑪挪亞的時候,我們家族都很高興有這門婚姻,這對新人是如此的相配。但是過了好幾年,一直沒有懷孕的消息,等了再等,就在幾乎要失去信心的時候,有一天我的妹妹在路上,遇見一個陌生人,這個人竟然主動對他說,他將要生一個兒子,並要他開始禁止喝酒,不管是啤酒或葡萄酒或是高粱都不能喝,也不能吃律法上規定不潔淨的東西,並且這小孩出生之後,他的頭髮都不能理頭髮,要讓頭髮自然生長,因為這小孩是上帝所派來,要拯救我們以色列人脫離非利士人統治的。
在當時,我妹妹聽到這陌生人所說的話,看他說得那麼認真,卻又從沒聽過這樣的話,也不認識他,半信半疑,就快快回家告訴她先生,她先生瑪挪亞就向上帝禱告說「上帝啊,如果這真的是祢派使者來,就請再一次讓我也看見。」感謝上帝體貼人的軟弱,聽了他的禱告,果然那使者又出現,對他們兩人顯現,就在他們預備牲畜獻燔祭給上帝後,這位使者也突然升天不見了,這讓他們深信所聽見的啟示。抱歉,原諒我說得太遠了。總而言之,這小孩的降生實在很特別,從還沒出生就已經領受他一生的使命和呼召,要走一條別人沒有走過的路。
這的確是令人羨慕的事,因為對我們在場很多人來說,一輩子要走怎樣的路,要成為怎樣的人,花上三五年去探索,還不見得就有清楚的方向,有時甚至走了五年十年,才發覺不適合自己的志向,又再轉向另外一個方向,這也是時常有聽過的。對參孫來說,他就出生在這個奇妙事件之後,漸漸長大。我妹妹和妹婿也很寶貝他,細心照顧他。雖然家族並非什麼顯赫的大家族,但家人都謹守當初使者所說的教訓,來培育他,訓練他,也不讓他喝酒、不吃不潔淨的東西,一出生後就沒有理過頭髮。參孫他也很有天分,身材又健壯,那手臂的肌肉比我的大腿都還粗,人也長得英俊,頭腦也靈光,真的是有神的賜福和引領,大家都對他說,他是一個幸運的小孩,領受祝福,令人羨慕,甚至忌妒。
但令人婉惜的是,參孫有一個叛逆的青少年時期,結交一些不好的朋友,也使我們很擔心。在那幾年我們迦南地也有好些從海上來的勇士民族,帶著先進鐵的武器,還有很多身材魁武的大力勇士,參孫受這些人的吸引。也想要成為一位這款的人。我們也期待,看見上帝對他前途的帶領。但是,之後參孫有好幾段感情,都談得不順利,我想這是令人感嘆的。第一次的婚姻,是他看見一位非利士人的女子,一見鍾情,回來要他父母親去下聘迎娶,我妹妹和妹婿苦勸不聽,就好同意要去迎娶。後來當我妹婿陪同他去和對方家庭迎娶,參孫卻在那裏和來賓猜謎語打賭,最後導致他和他太太翻臉,因為太太竟然偷偷幫忙那群人,參孫一氣之下殺了他們非利士人三十位,氣沖沖地回來,這對他的打擊實在很大。
後來當他氣消,就想要去見他的太太,但是他岳父竟將他太太嫁給一位伴郎。參孫為了報復,就在生氣中和其他非利士人起衝突,靠著有我們祖先耶和華上帝的靈的同在,用手邊拿到的一塊驢腮骨,一人打死的一千人,讓非利士人又氣又怕,也消弱非利士人在我們當中的神氣。看到他真是一個大力士,我和他媽媽都想像著,有一天要是參孫可以成為一個領袖,帶領著大家,一起去對抗非利士人,把他們通通趕走,就像以前的士師基甸那樣,那該有多好,可是這一天都還沒來,沒有人跟隨他,他都是自己一人。
後來,他又愛上另外一個女人--大利拉,大力士遇見大利拉,好像都融化了。剛開始時大利拉對他溫柔多情,讓參孫以為真的找到他的最愛,這次,他是認真的,畢竟前幾次的感情都不順。但不知這位大利拉竟然是一位可以為了錢而出賣愛情的女人。這也是我後來才漸漸知道的。非利士人的首領買通大利拉,想要得知參孫的秘密,因為大家都聽說參孫的神力,有特別的原因,一旦知道那原因,就可以制服他。有一次,參孫在喝酒當中,大利拉問他這秘密,就隨便跟他說個原因,然後那婦人就照那方法綁住他,然後說「參孫參孫,快起來,非利士人來了」參孫醒來就掙脫,那女人就打他,槌他,對他說,你真壞,欺騙我。這樣,一連三遍,都是假的。那女人還是不甘心,對他說,你既然不跟我說真話,怎還能對我說「我愛你」?
有一天他忍受不住,就將這秘密告訴這女人。這可惡的女人就去和非利士人領賞,帶他們回來,那一天又讓參孫喝了酒,讓他睡在自己的膝蓋上,出賣這位愛他,願意跟他分享祕密的參孫。然後讓非利士人進來,把參孫頭髮都剪掉,再對他說「參孫參孫,快起來,非利士人來了」,當他醒來,感到周圍有很多的手抓住他,想要奮力掙開那群非利士勇士的手,但是他的雙手和雙腳卻怎樣也沒有能力,就這樣被緊緊抓住,參孫大大眼睛瞪著他們,令人害怕,非利士人殘冷地將他的兩個眼睛挖出來,他出聲大叫,血流滿面,並將他拖走。一路帶回迦薩城,用粗大的銅練綁住他,在監牢裡叫他推  磨,親像牲畜一樣,用盡方法來羞辱他。這情況實在讓我們捨不得,好好一位青年人,一位從小我們就知道他要成為英雄的人,竟然走向如此悲哀的情況。
最後,我想在場的人也約略知道那結局,幾個月過去,在一次非利士人的祭典中,他被帶出監獄,在他們大袞神廟中被戲弄,如同戲弄一隻瞎眼的大熊,滿身又黑又髒,大家對他丟東西,吐口水,拿那發臭的東西讓他聞,並用各樣方式戲弄他。後來將他被綁在兩根柱子中間。但就在時,他突然用兩手各握住一根柱子,用力一拉,柱子一根根倒下,發出轟轟作響,夾雜著人的驚慌哀號聲,屋頂倒塌,就像大地震的現場。我想,參孫在那一刻,他一定有向神禱告,他一定是祈求神的靈再次與他同在,讓他最後可以做這。那一天,他死了,但那天他死的時候,所殺死的非利士人約有三千,比他生前所殺的還多。
我的妹妹--參孫的母親得知這消息後,大哭,在難過中不吃不喝好幾天,我們勸他說人死不能復生,他也不聽我們的勸。但是說也奇怪,後來他好像在睡夢中得到啟發,在夢裡他放手,放手讓參孫去,因為生命在於上帝,人的一生也在於上帝。上帝也用參孫的不完美,一生中用僅僅幾次的機會,回應神。不管如何,這是孩子的人生,也該放手交給神,不用再操心了。
倒是我,我卻不甘心。當我跟著大家,去那滿是倒塌土石的廢墟中看大家將他抬上牛車載回來時,我心中實在不甘心,因為這就好像玩大老二的紙牌遊戲,拿了一手四張大老二的好牌,最後卻玩輸了。也真該有人教他怎樣玩牌,我不是說玩大老二啦。我要是說是,如果他好好的打這副牌,如果有人可以多教教他,多陪伴他,了解他,或許他的人生真的不應該只是這樣。
在告別禮拜的時刻,也是一個讓我們安靜思考,我們人生該怎樣過的機會。參孫的一生,值得我們來效法嗎?對於這,我不敢如此說,但我要說,參孫的一生,卻是值得我們來深思,你我生命要如何行。在你我生命中,也存在著權力、金錢、和性的需要和吸引力,這些也都真實存在於上帝創造世界中,這些沒有本質上的邪惡,但是一旦遭到人的誤用,一旦使人專注去跟隨這些來取代跟隨上帝,人的一生確實會亂到失去方向,就算一時用不正當的方式和不正當的關係中得到,終究還是會發覺走錯了。願今天,我們都從這禮拜中,得到安慰、勸勉,以及為人生找到更清楚的方向。再次謝謝大家的參加,謝謝。(拿下胸前紅色的十字架貼紙)
這時我又回到和平教會的牧師,也請大家一起,帶著一些更願意依靠神,活出那種不是悲劇英雄的生命,活出那種上帝早已應許,領受他恩典的生命,讓我們一起來與主同行,你願意一起來行嗎?同心來禱告。
而今天,我們也要一起領受聖餐,為了紀念耶穌為我們受死,在我準備的過程中,也發覺參孫和耶穌之間有種特別的對比。參孫出生前,有上帝的使者向他的父母啟示,要成為拯救者。參孫他放縱自己,可用「行看取」來表達他的人生觀。參孫被出賣,受苦,為了要替自己報仇,成就了上帝拯救以色列人的計畫。
那耶穌呢?耶穌出生前,有上帝的使者向他的父母啟示,要成為拯救者。耶穌他不放縱自己,順從上帝,可用「行教導、給」來表達他的人生觀。耶穌被出賣,受苦,不為了替自己報仇,饒恕傷害他的人,成就了上帝拯救世人的計畫。
耶穌和參孫之間,竟可以有這樣的對比和連結。就如牧師先前曾問大家,參孫的一生值得我們效法嗎?我說「我不敢如此說」。那耶穌的一生值得我們效法嗎?「我也不敢如此說」,耶穌的一生值得讓我們來深思,並以感恩的心來接受。因耶穌的死所帶來的救贖,將阻隔在神人之間的深淵,藉著上帝主動的愛,透過耶穌順服的死和復活,使人和神得以再度連結。這真的不容易做到,但耶穌做到了,也讓我們可以因著相信而領受,並在恩典中漸漸改變我們內在。
也因此,在等下的聖餐中,我們也有如參與耶穌同在的最後晚餐,透過聖餐紀念耶穌的死和恩典,並以感恩的心來回應,幫助我們依靠恩典來生活。願今天的聖餐,幫助我們每一位省察自己,並領受恩典。現在請我們一起來唱回應的詩歌,並預備心來準備領受聖餐。

2016年3月19日 星期六

與我們一樣


講道內容
講題:與我們一樣
經文:士師記11:29-40
主講:潘叡儀傳道師
時間:二0一六年二月十四日

一、Oops哎呀!-我們懷疑自己的生命能否榮耀上帝
弟兄姊妹平安,在這個農曆年,不論是台灣以及世界都發生了很多的事情,「平安」對此刻的我們來說,似乎有了更不同的意義,當我們繼續關心在這片土地受苦的百姓、為他們禱告的時候,我們也用一個感恩的心來敬拜上帝,現在,我們就用一個感恩及祝福的心,對我們身邊的兄弟姊妹說:「很高興跟你一起敬拜上帝,願主的平安與你同在。」
每一次有天災、人禍,都會讓人感到人的生命真的是很脆弱,就算是基督徒也不免再一次去思考 「人生的目的到底是甚麼?」會有這樣的疑問,不是表示我們不知道耶穌的復活與再來,也不是懷疑上帝的同在、聖靈的內住,只是,雖然我們已經成做基督徒,有時,也會不確定是不是有活在上帝的旨意中,會懷疑自己是否有過一個榮神益人的生活。這讓我想到,生在主前十三世紀左右的基列人耶弗他。
「基列」這個地方是約瑟的兒子瑪拿西,他的子孫所得到的土地,身為上帝子民的耶弗他生在以色列人進入迦南地,但還不是統一王國的時代,當時以色列四圍有許多強敵,健忘的以色列人總是在太平的時候離棄耶和華上帝、不侍奉敬拜祂,等到強敵入侵才轉向上帝求救。
耶弗他不只生處的時代混亂,他的身世也很曲折,他不是父親明媒正娶的妻子所生,他的生母是一個妓女,耶弗他在成長過程不受到家人接納,到後來還被同父異母的兄弟們趕出家門、無法繼承父親的產業,被趕出家門已經夠悽慘了,雖然他是一個有能力的勇士,但因為低賤的身世,耶弗他還被趕離自己的家鄉,與其他不受人歡迎的人在一起。一直到亞捫人來攻打以色列,基列的長老們沒有辦法應付,只好前去把耶弗他請回來,不知道究竟是出於利用耶弗他的心態,還是長老們真的為過去的行為感到自責,長老們低聲下氣地懇求耶弗他回到家鄉、帶領民眾抵抗亞捫人,長老們懇求他說:「現在我們到你這裡來,是要你同我們去,與亞捫人爭戰,你可以作基列一切居民的領袖。」受過傷的耶弗他不太信任他們,所以搬出上帝在他們之間作見證,耶弗他說:「你們叫我回去,與亞捫人爭戰,耶和華把他交給我,我可以作你們的領袖嗎?」聽到長老們保證:「有耶和華在你我中間作見證,我們必定照你的話行。」耶弗他就放心,願意與長老們回到基列,作基列人的領袖以及軍隊的元帥。
二、Ugh唉!-基列人耶弗他的曲折人生
耶弗他的身世與我們曾經聽過的 許多激勵人心的見證有些類似--不健全的成長環境導致走偏差的人生,因為上帝奇妙的帶領而回到正途……然而,回到上帝面前,甚至成為領袖的耶弗他,並沒有從此就在基列過著平安喜樂的生活。
耶弗他兩度派人跟亞捫人週旋並不順利,於是耶弗他就帶兵與亞捫人爭戰,在這個過程中,耶弗他向耶和華許了一個願,他說:「你若將亞捫人交在我手中,我從亞捫人那裡平平安安回來的時候,無論什麼人,先從我家門出來迎接我,就必歸你,我也必將他獻上為燔祭。」耶和華確實將亞捫人交在耶弗他手中!耶弗他大大地擊敗亞捫人,一口氣攻取了二十座城,亞捫人就這樣被以色列人制伏了!
不料,當耶弗他凱旋歸來、回到自己家中的時候,卻看到一個令他痛心疾首的畫面!因為出來迎接他的不是別人,而是自己親生的、唯一的女兒。耶弗他難過地撕裂衣裳、跪倒在地,因為照他向耶和華許的願,他必須獻上自己的女兒為燔祭。他不只難過,他甚至責怪女兒使他愁苦。耶弗他的女兒溫柔而順服地承擔了父親許願的後果,唯獨請求父親讓她與自己的同伴上山為自己的遭遇哀哭兩個月。耶弗他一定對上帝有很多的疑惑及埋怨,他從小就沒有完整的家庭,就連此刻也無法與家人分享他勝利的喜悅。奇怪的是,上帝好像也隱藏了,獻人為祭難道不是上帝所恨惡的嗎?上帝卻沒有出來阻止耶弗他繼續犯錯。
耶弗他的處境真的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外族的侵擾剛過去,家中的哀傷還沒結束,以色列人當中竟然也起了紛爭,以法蓮人責怪耶弗他沒有招他們一起對抗亞捫人,在兩方的爭論之下,好戰的耶弗他沒有想辦法去平息以法蓮的憤怒,而是招聚基列人擊殺以法蓮人,民族內的爭吵演變為一場內戰,以法蓮人一共死了四萬二千人,成為以色列族的一場悲劇。
可憐的耶弗他雖然為士師,但他的每一個決定,都被他的「自我中心」所影響,從他答應長老們要回基列當領袖的過程,我們看見他的多疑與計較,他還不惜向耶和華許下將人獻為燔祭的願,因為他輸不起,他需要一個勝利叫那些看不起他的人看見他的存在,家鄉的人都是曾經不接納他的人,把任何一個人獻上為祭也無所謂,所以,他帶著報復的心態許下這個願。然而,婦女們用歌舞迎接凱旋歸來的軍隊是一種慣例,難道耶弗他沒有想過,出來迎接他的也很可能是自己的女兒嗎?還是說,復仇的心已經讓他不惜冒著犧牲家人的危險?當他面對許願的後果,不但沒有悔改,甚至責怪女兒是他的苦難,是他敗壞的根源,讓人不禁猜想……他到底是為了女兒將死而哀傷,還是為了自己要留下臭名而哀傷!?也許,在他的成長過程,他就是這樣不斷被父親、被家中的人責怪,以至於他不知道怎麼樣對待自己的孩子。
三、Aha啊!-耶弗他與我們一樣
不管你對耶弗他的人生感到同情,又或感到嫌惡,我們都無法否認:或多或少我們與他的人生有些相似之處。
耶弗他與我們一樣,有不完美的原生家庭,我們從耶弗他許的願看到,也許因為耶弗他在一個與父親疏離的環境成長,所以他認為需要透過獻祭的交換條件,來得到耶和華上帝的幫助,他不明白,其實當耶和華的靈同在,就有足夠的能力面對挑戰。耶弗他與我們一樣,會因為對信仰認識得不完全而犯錯,耶弗他就是因為對上帝認識得不夠透徹,才許下不必要、並且是極為錯誤的願,導致他失去女兒。耶弗他也與我們一樣,在很多人生的關鍵時刻,不是先停下來尋求上帝的心意,而是出於個人的血氣、喜好決定。耶弗他與我們一樣,對於別人造成的傷害難以忘記,他也與我們一樣,在犯錯時首先責怪他人。從耶弗他帶領基列人與以法蓮的爭鬥當中我們也看見,耶弗他與我們一樣,我們也會跟自己的弟兄姊妹互相傷害。耶弗他也與我們一樣,在人生的困境中也會遇見上帝隱藏自己、不插手攔阻我們犯錯的時候。
聖經在耶弗他之後,緊接著的一位士師以比讚,有眾多的兒女,似乎連聖經作者都在譴責耶弗他將自己唯一的女兒獻為燔祭。耶弗他與我們一樣,我們被比較,有很多地方不如人。他的人生不僅不是人生勝利組,相反地,看起來極為失敗!但這並不攔阻上帝揀選、呼召、使用他。在耶弗他的故事中,真正的主角出現在11章29節-「耶和華的靈」,當耶和華的靈降在耶弗他身上,他就不斷有行動,經文連續出現三次 ,也就是29節中的「經過、來到」,可惜的是,耶弗他沒有繼續前進,他停下來許願,等他許願完才出現第四個 ,也就是「往……去」。其實當耶和華的靈降到他身上,他就可以持續行動了,不需要停下來許願。耶和華的「靈」 有風、有氣息的意思,聖經讀到耶弗他許願的地方,耶和華的靈那如風似氣的流動似乎被打斷了。耶弗他忽略了,他的行動是從耶和華的靈引導而來,他要做的是順著耶和華的靈行事,而不是控制耶和華的靈。
當耶弗他的故事讀到尾聲:「耶弗他作以色列的士師六年。基列人耶弗他死了,葬在基列的一座城裡。」耶弗他的人生好像就這樣結束,無人紀念。但我們在撒母耳記上12:11又看到耶弗他,撒母耳說:「耶和華就差遣耶路巴力、比但、耶弗他、撒母耳,救你們脫離四圍仇敵的手。」在以色列的歷史上,耶弗他「拯救」以色列人的事被肯定。新約聖經也見到耶弗他再次登場,我們以為耶弗他是個信心不足的人,但希伯來書11章卻將他與其他的信心偉人列在一起,這些有信心的人在活著的時候沒有得著所應許的,但是因著信得著永恆的確據,耶弗他正是他們當中的一個,希伯來書11章說道:「…我又何必再說呢?若要一一細說,基甸、巴拉、參孫、耶弗他、大衛、撒母耳,和眾先知的事,時候就不夠了。  他們因著信,制伏了敵國,行了公義,得了應許……  這些人都是因信得了美好的證據,卻仍未得著所應許的; 因為神給我們預備了更美的事,叫他們若不與我們同得,就不能完全。 」
雖然人會失敗,但上帝不會失敗,上帝的選召是從來沒有後悔的,耶弗他雖然不是完美的人,出生低微、自我形象低落,但卻被上帝使用成為領袖、活在上帝的計劃中,可見上帝呼召的人不都有好的家世背景,或是優秀的天賦,上帝透過人的軟弱成就他的計畫,顯明這事是出於耶和華,重點在於呼召人的上帝,而且是陪伴人成長、使人在各樣環境中被磨塑得更像祂的上帝。
四、Whee嗯!-上帝的力量在人的軟弱中彰顯
也許我們現在可以討論,耶弗他如果能在某個環節作更謹慎的決定就好,我們也可以說,若是耶弗他等到生命更成熟再回應上帝要他帶領以色列人的呼召就好了,但上帝並沒有因為這樣不揀選他,上帝的力量在人的軟弱中彰顯!
我們有沒有可能很小心謹慎地過不失控的人生、過看起來不失敗的人生,但卻不在上帝計畫之中呢?我們有沒有可能過一個亮麗,讓人稱讚、羨慕的人生,但卻不被上帝使用呢?耶弗他與我們一樣,上帝對耶弗他、對我們每一個人都有呼召,加爾文對呼召作過這樣的描述:「上帝的呼召是行善的源頭和根基。」他還說:「上帝安排每一個人在自己的崗位上有當盡的本分,也為了避免任何人越過自己所當盡的本分,上帝稱這些不同的生活方式為呼召」。所以上帝呼召我們在不同的崗位上榮耀祂,在職場上,你可能是會計、老師、醫師、店員、農夫、營養師、設計師,這是一種呼召。你不需要是牧師、傳道、或是在教會機構的全時間事奉者,你也是在回應呼召。
上帝也呼召人來參與教會的事奉,加爾文認為一位牧者接受牧師的職分,是由於他的內心領受這樣的呼召,別人看不見,但是是由領受呼召之人的心向自己作證:不能出於野心、貪心、私慾,而是要出於對上帝真誠的敬畏,以及熱切地渴望建立教會。上帝賜予人建立教會的恩賜,也是上帝呼召人來服事的記號。而我相信,不只是一位牧者,在教會的事奉中,長老、執事、主日學老師、招待同工、愛餐同工、團契輔導等所有的事奉,都是神聖的呼召,你是否誠心敬畏上帝?你是否熱切地渴望使用上帝給予你的恩賜來建立教會? 如果是,就不要懷疑上帝呼召你參與教會的事奉,你的恩賜也會在服事過程越來越成熟。
在我們回應呼召的路上,有走偏差的時候,有誤解上帝心意的時候,也有不謙卑、搶在上帝前面的時候,走在這條路上,往往我們以為要為上帝作什麼,但其實最後的結果,不是我們為上帝成就了什麼,  而是我們的生命被上帝塑造、改變。也許每個人的呼召不同,但耶和華的靈同樣臨在他所呼召的每一個人身上。
前不久,我跟一個剛成為牙醫一年的朋友聊天,他說他還非常不習慣別人叫他醫師,因為他覺得自己能力不夠、愛心不夠,所以還沒有資格被稱為醫師,我說:「這也太巧了,我剛成為傳道半年,我也很不習慣別人叫我傳道,因為我還不夠屬靈,很多時候也不知道怎麼牧養人,我也覺得我不夠格被叫傳道。」但是,這時候,我感覺到上帝提醒我:「你不應該在意別人的眼光,甚至是你自己的眼光,因為重點是 誰呼召你。」
「重點在於是誰呼召我成為________」,這個詞可以換作你的工作、可以換成你在教會的事奉,也許你還沒有回應這個呼召,但是由於知道呼召你的是誰,你可以勇敢回應。
五、Yeah耶!-上帝賜我們力量
士師的意思包含了統治者、裁判官,在士師記中我們看到士師最清楚的職分是拯救以色列人脫離敵人欺壓,這些士師沒有一個是完全的人,在他們的職責上仍有虧損,只有上帝才是完全的。其實,整卷士師記真正的士師是耶和華上帝,在士師記11章27節中說到「願審判人的耶和華,今日在以色列人和亞捫人中判斷是非。」也可翻譯作,「願士師耶和華,今日在以色列人和亞捫人中判斷是非。」上帝呼召士師、與士師同在,但祂才是背後那位真正的士師。
也許,當你走在回應呼召的道路上,會感到想要後退、感到迷惘、不配,也或許你遲遲沒有回應上帝給你在工作上或是在教會服事上的感動,耶弗他與我們一樣,即使他是一個如此不堪的人,卻仍被上帝使用,叫人見到上帝的榮耀。
除了耶弗他,還有另一個人跟我們一樣,就是耶穌基督,希伯來書四章15至16節記載:「因我們的大祭司,並非不能體恤我們的軟弱;他也曾凡事受過試探,與我們一樣,只是他沒有犯罪。所以我們只管坦然無懼的,來到施恩的寶座前,為要得憐恤,蒙恩惠作隨時的幫助。」如果你此刻對人生感到迷惘,儘管來到我們的大祭司--主耶穌面前,因為他與我們一樣,他可以體會我們每一個人此刻所處的困境與感受,引導我們帶著聖靈的能力走在回應上帝呼召的道路上。我們一起來禱告。
禱告
天父上帝:感謝祢總是體貼我們的軟弱,也願意使用我們這樣卑微的人。在這個時刻,我們看到台灣和世界都有許多的苦難,求祢幫助我們~在這些需要上面看到自己的責任,當我們心中所熱切渴望要作的事情,若是與這些需要符合,求祢幫助我們知道:這,就是祢給我們的呼召…不管會是在我們的工作,或是教會的服事,也求祢賜給我們勇氣回應,更是賜給我們有祢的眼光,深深知道:祢是呼召人的主,祢是我們一生的主宰。禱告是奉靠主耶穌基督的名求。

2016年3月13日 星期日

上帝與你同在


講道內容
講題:上帝與你同在
經文:士師記6:11-18
主講:蔡維倫牧師
時間:二0一六年二月七日

一、 前言
    各位弟兄姊妹平安,今天是我們農曆除夕,先祝福大家新年快樂,講道開始前,讓我們以一段關於新年的啟應文來互相祝賀。
弟兄啟:光陰緊過親像是射箭  
姊妹應:真快又到農曆的新年
弟兄啟:感謝上主一年的保庇  
姊妹應:全家大小聚集慶團圓
弟兄啟:上主話語奧妙又啟迪  
姊妹應:領受恩典話語尚甘甜
弟兄啟:世間雖有深深的暗暝  
姊妹應:上主導咱一更過一更
弟兄啟:保守脫出黑暗的陷坑  
姊妹應:不再受罪綑綁與交纏
弟兄啟:主賜新年新地與新天  
姊妹應:使咱重新出發氣力添
弟兄啟:人生目的不在賺大錢  
姊妹應:乃在追求聖經的真理
弟兄啟:若是順趁上帝的教示  
姊妹應:上主恩典的確永不離
弟兄啟:人若求上帝的國與義  
姊妹應:上主賜福直到萬萬年
齊  聲:上主賜福直到萬萬年
(備註: 啟應文部分參考高雄德生教會胡忠銘牧師所寫內容略作修改)
在新年期間,牧師要和大家一起分享並領受「上帝與你同在」的祝福。對我們來說「上帝與你同在」是我們所需要和期盼的,因為沒有人會說自己對上帝的認識已經夠多了,不再需要上帝與我們同在了。但是,「上帝與我們同在」到底是什麼?以下要分別從生活經驗、神學命題,以及信仰實踐等三方向,和大家一起來探討和學習。
二、 上帝與你同在--作為我們信仰生活的經驗
1.在教會中常會聽到「願上帝與你同在」,作為教會內彼此的問候語,但也因為成為習慣,容易習以為常,使得感動不再。
在今天所讀的經文中,是關於基甸的故事,這位士師記中的重要人物基甸,當時的處境是什麼?就如同PPT上這張圖所顯示的,因著非利士人的侵略,使得基甸和其他以色列人必須偷偷地躲在酒榨場的園子中打麥穗,深怕被非利士人發現而失去所有農作收成。在這段經文中,有耶和華上帝使者對他顯現,並對他說了兩次「上帝與你同在」,分別是:耶和華的使者向基甸顯現,對他說:「大能的勇士啊,耶和華與你同在!」(6:12)耶和華對他說:「我與你同在,你就必擊打米甸人,如擊打一人一樣。」(6:16),而 基甸也回應說:「主啊,耶和華若與我們同在,我們何致遭遇這一切事呢?(6:13)基甸的這句話,換到我們的處境,就是問上帝說,如果上帝真的與我同在,那為什麼還會遇到這些困境呢?親愛的弟兄姊妹,在過去一年中,你可曾經歷過什麼樣的困難艱辛?在那些面對苦難和艱辛的時刻,你可曾心中納悶著想,上帝真的有跟我同在嗎?如果真有上帝與我同在,那真不該是這樣的,不該是這麼不順的啊!經文中接續著耶和華和基甸的對話。耶和華觀看基甸,說:「你靠著你這能力去從米甸人手裏拯救以色列人,不是我差遣你去的嗎?」基甸說:「主啊,我有何能拯救以色列人呢?我家在瑪拿西支派中是至貧窮的。我在我父家是至微小的。」(6:14-15) 基甸面對天使的顯現及對他提出的呼召,基甸的反應是「不會吧,應該不是我,我不行。」我們可能也和基甸的生命經驗有類似的體驗,一位沒經歷上帝同在的基督徒,因著感受不到上帝的同在,更看不見上帝對他生命中的計畫和呼召。
三、 上帝與你同在--作為一個神學命題的探討
請大家一起思想以下的命題,如果上帝不是無所不在的,那為什麼我們還要祈求上帝的同在?同時,牧師也要我們大家試著回答,你覺得是上帝比較想親近我們,還是我們比較想親近上帝?是我們在順境的時候比較能經歷上帝的同在,還是在逆境的時候比較能經歷上帝的同在?那當我們祈求「上帝與我們同在」時,那確切意思到底是什麼?如果上帝是無所不在,如果上帝是樂意想要親近我們的上帝,那在禱告中祈求上帝與我們同在的用意,是祈求上帝顯明祂的同在,是警醒自己,讓自己更覺察上帝的同在。問題不在於神是否同在,而在於我們怎樣面對祂的同在。求上帝顯明祂的同在,也讓我們警醒自己,察覺祂的同在,留意祂的作為。
四、 願上帝與你同在--作為信徒彼此祝福和勸勉
當我們彼此說「願上帝與你同在」時,是對彼此的一種祝福,祝福對方,如果上帝您真的是無所不在又大能的上帝,請讓我能夠經歷您的同在,願您顯明您的同在,因為有了同在,才有機會跟隨,有了跟隨的開始,才能從跟隨到清楚的呼召。基甸就這樣,要上帝的使者稍作停留,他去準備獻祭的牲畜,回來獻給耶和華上帝。而當他這一步踏出去之後,他的生命就不一樣。當我們從懷疑到相信,勇敢跨出第一步,或從灰心中重新再度跨出新的一步時,我們的生命就會不再一樣。
五、 如何操練上帝與我們同在?
那我們該怎樣操練省察上帝與我們同在,牧師今天提出三點和大家分享,也讓大家在過年期間可以有機會練習。
1.用具體物件想像自己內在的屬靈狀況
把自己的內心想像為一個杯子,杯子內可以裝東西,每個杯子可以裝入不同冷熱的東西,看起來也有深淺不同顏色,甚至有泡沫漂浮在其上。牧師問大家,如果你的內心像一個杯子,杯子目前是怎樣子的呢?是已被許多東西所填滿的杯子,或是還有空間可以放入新的東西,杯子看起來是清澈透明還是一片漆黑混濁。找到一個杯子,想像自己的內心,留意省察自己的屬靈狀況。
同樣的,我們也可將自己的內心想像著有一扇門,如同那幅耶穌在門外叩門的經典畫作,然後試問我們自己,我們內心的門是對上帝敞開,還是緊閉?是讓耶穌常常在我們的心門外叩門等待,還是當我們一聽見耶穌的叩門,就歡歡喜喜地邀請祂進到我們心中。
2.練習每天起床前的第一件事
牧師問我們大家,當你回想過去一年中,平常起床時的第一件事情是什麼?有些人可能會說是按掉鬧鐘,還有呢?有人可能會先看一下手機中的賴,或是FB中的訊息和動向。有的人可能一醒來就馬上腦子自動開機,想到今天要進行的許多行事曆,還有的人可能會在想到許多待辦事項後,心裡就充滿幹勁,或是相反地嘆了口氣。牧師要我們做一個練習,讓我們每天起床前的第一件事,是賴在床上一下,不是為了看賴的消息,而是「賴在上帝的懷抱中」,用想像來感受上帝的同在,如同溫暖的被窩。這在過年放假期間,要弟兄姊妹們來試試看,起床前練習賴在上帝的懷抱中。
3.祈禱,求神打開我們的眼光,看見祂的同在
牧師的興趣是攝影,因為從攝影中我看見上帝創造的美麗和變化,同時從上週教會六十九週年的紀念禮拜中,曾介紹一些在台灣教會歷史中的宣教士們。不管是從自然或從歷史中,上帝都一直在運行並顯明祂自己。我們可以用禱告,求神打開我們的眼光,看見上帝早已在這當中顯明祂的屬性和能力,讓我們有屬天的眼光,來看見祂的同在。你可曾為自己禱告,懇求上帝讓你看見祂的同在嗎?
六、 小結
你一生中至今最大的悔恨是什麼?這是一部我在網路上看到的短片,拍攝有人在紐約街道上設置一個黑板,歡迎來往的路人寫下自己這一生中至今最大的悔恨,透過這行動也讓我們想到自己,那我們呢?我這一生至目前為止,最大的悔恨是什麼?在這部短片的最後,很有意思的,是當有人把寫那張滿許多人悔恨的黑板,開始用板擦來擦,留下一個乾乾淨淨,一個全新的黑板。在短片中我看見許多旁觀的人笑了,我們看影片的人也突然笑了,因為全新的黑板所代表的,是一個新的開始,是一個新的機會。
親愛的弟兄姊妹,在這即將進入新的一年的開始,你我可有那種同樣的感動,在上帝的恩典中,讓我們有新的一年在我們面前,就如同那張全新空白的黑板。不管你過去的悔恨是什麼,你可願意有一個新的開始,而在新的開始中,你可願領受「上帝與你同在」的祝福]和勸勉。
教會新的一年的年度目標是「代代連結,跟主腳蹤」,跟隨,是為了不要越離越遠,跟隨是為了陪伴及同在。基督徒不只是擁有一份地圖,基督徒們還要一起去旅行。願我們和平教會的弟兄姊妹,在新的一年中,我們一起走在這條跟主腳蹤的旅程上,一同來經歷上帝的同在。願上帝與你、願上帝與我們大家同在。願我們一起說,阿們。
【默想與行動】
1.請在過年期間,留意杯子和門把,以此默想你的生命—當下的生命情境是清澈還是混濁?同時,你可願打開心門,邀請耶穌(再次)進入與你同在?
2.再來一週中,將每天起床的第一個意念獻給神,以感謝的禱告,邀請上帝同在來開始,將此做為今年的新習慣,經歷生命的更新。

【金句】
「耶和華必在你前面行;他必與你同在,必不撇下你,也不丟棄你。不要懼怕,也不要驚惶。」
申命記31章8節

2016年3月5日 星期六

代代相連,跟主腳蹤


講道內容
講題:代代相連,跟主腳蹤
經文:彼得前書2:21
主講:蔡維倫牧師
時間:二0一六年一月三十一日
一、前言
今天禮拜中可有感覺一些的不一樣,在PPT上出現許多老照片,為什麼呢?因為這主日要慶祝我們和平教會滿69週年。跟週圍的人,對他說,我來和平幾年,我是和平人,祝我們和平教會生日快樂。在剛剛的問候中,你覺得你要在和平教會多久,才可以自然說出「我是和平人」這句話?還是你目前比較習慣說,我是和平的客人,沒有關係,慢慢來,歡迎你享受這個從客人變成和平人的過程。今天要帶大家,從回顧我們和平教會的歷史講起,到今年年度目標的意義,並邀請我們思想這一年要怎麼過。  

我們先看幾張教會以往的照片,並從教會最早創設的時候開始講起。在古早古早以前,就在我們現在聚會的這個地方,曾經有一位日本人牧師中森幾之進,在這裡開設一間台北昭和町教會,後來因為二次大戰爆發,受徵召去當兵,原本還計畫在此蓋新的禮拜堂,把錢還給捐款人,1945年大戰結束後,日本人離開台灣,那時處境混亂,幾位學生來住在這教會中,看管這棟建築物。1947年,現在萬華的艋舺教會,為慶祝教會七十週年,有意開拓教會,聘請莊丁昌牧師作駐堂牧師,在2月2日早上,將十張桌子代替作椅子,開始第一次的禮拜,有37位成人,17位主日學學生,這是我們和平教會的開始。當時附近有學校,還有對中國來的基督徒,漸漸來這教會聚會,也成為當時有國語禮拜的禮拜堂。到1948年正式聘請莊丁昌牧師為第一任牧師,1949年開始建禮拜堂,募款12億舊台幣,建造60坪,可以容納300人的禮拜堂。當年年底遷入新堂,隔年1950年才增建鐘樓和其他,1951年才舉行獻堂典禮。還有很多後來的故事,鼓勵大家去看教會六十週年的紀念冊,在教會網站上也有。其中也有開拓支會,包括了公館教會(1962)、吳興教會(1973)、西湖教會(1985)、南園教會(2014)。

二、回顧教會起初歷史的點點滴滴,你會如何歸納當時教會的景況?

我們和平教會剛成立時,是因著看見需要,同時也很有行動力,設立教會、開拓支會、勇於把握機會、有時代開創性,在我們教會歷史的發展上,也常用新的方式,善用所擁有的恩賜,來回應耶穌最重要的兩項吩咐,就是大誡命和大使命,大誡命是愛神愛人,大使命是去將福音廣傳,如此作來跟隨主耶穌的腳踪。而這句跟隨主腳踪的聖經出處,在彼得前書第二章21節,也是今年教會年度目標的經文出處。

三、從彼得前書寫作當時所處的情境中,看彼得為何勸勉信徒「跟主腳蹤」。

1.關於受苦的主題--從彼得前書全卷中,常出現受苦的主題,在耶穌門徒彼得寫作的時代,苦難和逼迫是當時的處境,但也有聖經學者認為,當時來自國家的逼迫還不是最嚴重的,更多的逼迫是來是一個非基督文化中的逼迫,因為基督徒所看重的,和周圍其它人的不同,因此面對逼迫的痛苦,彼得要當時的信徒堅忍到底。但是基督徒也不是有自我虐待的傾向,明知這有苦,偏向苦中行。在這卷書中提到的受苦有兩種,ㄧ種是為自己所作的惡而受苦,在罪中之樂後,就是罪中之苦,這種苦是自作自受,自討苦吃的苦,彼得勸信徒不要吃這種苦。但另外一種,是因著持守信仰的緣故而受苦,彼得說這樣的苦要去承受,因為我們的主耶穌自己也是如此忍受,要我們跟隨耶穌的腳蹤行。

2.關於救恩的主題—在這卷書中也提到救恩,救恩不僅是臨到我們的恩典,同時也是我們忠心生活的結果,或者說,是我們成長的目標。不僅是耶穌來到我們這裡,同時也是我們去耶穌那裏去,我們要怎樣能到耶穌那裏,是藉著悔改到祂那裏去,願意將我們一生被上帝建造成為靈宮,成為聖潔的祭司,這過程就是跟隨耶穌的腳蹤。

最近教牧團隊和辦公室同工剛讀完一本「我不是耶穌的粉絲」這本書,作者用現在的用詞「粉絲」來表達,那種希望追隨耶穌,有如追隨超級巨星,享受當下的氛圍或感受,卻不願意真正付出代價的人,那些都只能算是小粉絲,不是真的跟隨者。讀完這本書,對我自己而言,印象最深的,是每章最後都有一個見證,是這位作者牧師的教會信徒,寫下他們跟隨耶穌的歷程,說起信仰怎樣改變他,而文章最後的一句都說「我是某某某,我不是耶穌的粉絲。」

親愛的弟兄姊妹,這是一句多麼堅定的信仰告白,我是某某人,我不是耶穌的粉絲。每一個時代的人,都要重新認真思想,我們要怎樣跟隨耶穌的腳蹤,甚至願意為此受苦,牧師要問大家,你覺得在這世代中,成為跟隨主腳蹤的人,最大的挑戰是什麼?
1.是擔心太多外在試探,怕把持不住自己的心。
2.是每天忙碌在許多緊急卻不見得最重要的事情,以至於沒有可以認真安靜思考方向的機會。
3.是已經習慣在熟悉的舒適圈,怕跟隨耶穌的挑戰太大,要付的代價太高。
4.還是認為自己還欠缺信仰的造就,以致無法在走出教會時,成為光成為鹽。
以上那些都是可能的原因。那對你我而言,跟隨耶穌最大的挑戰是什麼?牧師挑戰我們大家,在這新的2016年,你可願意堅定的說,我某某某,我不是耶穌的粉絲,我是跟隨耶穌的人。或者你想對主說,主阿,我信心不夠,請幫助我能夠更跟隨。上帝實在喜愛我們做這樣的祈求,也樂意將夠用的恩典賜下,幫助我們成為跟隨祂的人,就讓這成為我們今年時常的禱告。

四、從跟主腳蹤到代代連結

說了跟主腳蹤,再來要回來說「代代連結」。我們今年度目標中的代代連結,你可有想過,這個連結是要連結什麼?又要從哪裡連到哪裡?代代連結,是讓我們認清一個事實,跟隨耶穌從來就不僅是個人和耶穌的事而已,跟隨耶穌會與更大的信仰團體(教會),這個在歷史中的連續體有關係。

1.往回看,福音進入台灣透過是一群外國宣教士來開始。
當我們往回看台灣的宣教歷史,看見一群宣教士,某個程度上還真像一群怪人,這些宣教士,甘願冒著生命的危險,來到當時衛生環境差的台灣,不是為著鹿皮、茶葉、寶藏或貿易路線的利益,他們只看見這些本地人靈魂的價值。之後台灣宣教一百五十年期間,還有更多來到各地的外國宣教士,開始培育本地信徒,成為領袖,將接續建立教會的使命傳下來。往回看,我們看見和平教會也和這宣教歷史連結在一起。

2.往前看,就看見這世代的青年人,以及比這些年輕人更未來的兒童。在代代連結中,他們是跟著前輩的路走?還是或前面的路將如何前行?
在剛結束的台灣選舉中,我們看見這個時代的特殊性。選舉中一直被提起關於青年族群的議題,首次投票的首投族和青年選票,成為影響整個選舉的重要關鍵。但在時代中,也是台灣邁向高齡化的社會,加上生育率的降低,讓六十五歲以上的人口比例在未來還會繼續升高。最近我在閱讀一本【網路N世代】的書,書中作者從趨勢觀察的角度提出,他認為在現今時代中,網路N世代已經出現,這世代年輕人有不同的方式思考,他們善於使用網路和電子產品,也影響著新舊世代間的互動。他舉例說明,就像我們會發覺,現在的年輕人,甚至是小孩,竟然在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上的操作使用上,好像從小就自然知道怎麼使用,因為他們一出生就活在有網路的世界中。反倒是我們這些長輩要向年輕人請教如何使用。作者認為,這現象在某種程度上,加速顛覆了傳統中,年輕人向長輩來請教學習,關於知識的掌握。而且作者也認為,網路和資訊的傳播,會讓年輕族群更關注世界的貧富不均、全球環境、宗教衝突、性別等議題,活在更沒有階級、更包容、更多元的價值觀中。
我對那書中學習到的啟發,是面對年輕世代,面對現在複雜處境下的我們,看起來不像聖經中的摩西傳給約書亞那麼簡單,或說那麼的理所當然。實在需要重新界定「代代連結」的意義,不僅僅是從前一代將制度、人生經驗和智慧傳遞給下一代,如同中世紀修道院的修士,將聖經抄本恭敬又詳細的抄錄下來。代代連結中的「連結」是看重彼此陪伴,甚至勝過傳承,代代連結,代表著不同代之間互相的陪伴和一起成長。

3.是困境,也是挑戰。
面對世代之間的差異,這的確是困境,需要有新的思維來貼近年輕世代,但也並非沒有機會。你是否同意,這個時代中有太多的聲音、太多的吸引力,加上商業消費和個人主義興起,容易使人迷失,實在不容易找到值得跟隨的對象。這個時代,也不容易找到願意陪伴的人,即使大家是如此渴慕需要被陪伴。為什麼會這樣?因為陪伴需要花時間,陪伴的人不能單顧自己的事。從網路的FB和賴的廣泛使用,讓人留意一篇文章或圖片PO出後,有多少人按讚和回貼圖,看見人需要歸屬一個團體,渴望和人連結的需要,這事依然沒變。但是另外一方面,就算FB上有「跟隨Follow」這樣的功能,也還真的不夠。人內心真正想要的,並不只是那樣的跟隨和陪伴,而是真正用生命來陪伴。
對於世界中對和人連結的渴慕,感謝神,在教會生活中才可以真實被經驗。我們信仰中的跟隨和陪伴是怎樣的關係?那是一位立志要跟隨主耶穌而行的人,有如帶著一幅清楚的地圖要往前走,卻發覺在教會中,原來有一群要往同樣方向去旅行的人,可以相約一起陪伴往前走,這實在是何等的美好。親愛弟兄姊妹,從和平教會最起初的歷史,到一群跟隨主耶穌的人一起同行的教會目標。你是否盼望從和平教會中,親自嘗到這份美好?如果是,就請和我們就一起行動吧!將此化為兩個具體的行動。

五、
我們行動吧!
1.將今年目標化為具體跟隨主腳蹤的行動。
為了培育我們的屬靈生命,以及讓教會成為一個對福音友善的環境。我們將今年的目標具體化為跟隨主腳蹤的行動,並設定達成的目標來一起努力,包括:
■提早十分鐘到主日禮拜預備心
■參加週四禱告會中一起學習禱告(50人)
■立志成為福音夥伴(100人)
■樂活讀經(200人)
■鼓勵參與月定奉獻(200人)
■BB關懷系統(300人)
就如先前曾說過的,與其說是一種目標,更像是一種邀請,邀請弟兄姊妹在教會團體中來培育屬靈的生命,並塑造一個對福音友善的教會環境。
2.將今年目標化為具體一年教會活動律動。
這不再是一個抽象思考的問題,將年度目標化為一年的活動律動,參閱本週牧函中所寫的,在點點滴滴的參與和調整中,隨著教會每月的目標和方向前行。
六、結論
1.跟隨,看起來是要做不少事情,甚至聽起來像是被要求……。但從另外的角度來看,跟隨是為了不要越離越遠,跟隨是為了陪伴及同在。基督徒不只是擁有一份地圖,基督徒們還要一起去旅行,而旅程的終點就是回家,過程和結果都重要。
2.期盼在今年,讓我們和平教會弟兄姊妹們,越來越有跟隨耶穌的基督臉,有基督的馨香氣味,同時也有和平人的和平臉和香味。以致當日後我們回首時,要相約在永恆中一起歡慶和感恩,因為我們都曾經在同一塊土地上,先後用生命認真跟隨主,並在教會中,代代連結,彼此陪伴。
3.祝我們生日快樂,並讓我們立志要一起走跟隨主的路。

【默想與行動】
在你而言,要成為跟隨主腳蹤的人,最大的挑戰將是什麼?
你可願意,立志並參與在教會年度目標和一年活動律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