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各位弟兄姐妹平安,今天是青年主日,所以我們在三堂禮拜中,邀請兒青部的長老、執事和青年們參與在禮拜的服侍中,透過今天主日禮拜的信息和報告,除了邀請我們一同來關心並參與在教會青年的關懷之外,同時也要我們一起來思想,什麼是教會生活的本質,教會如何活出美好群體的價值。在開始之前,邀請我們一起同心來禱告。
1.生活在一個變動更快世界中—
不知你是否深切的感受到,目前我們所生活的這個世界,實在變化得好快。特別因著科技的進步,手機、網路、人工智慧、生物基因工程,伴隨著國際政治局勢,以及全球環境變遷等,雖然地球的轉動沒有變快,但卻讓我們感覺一再追趕著新的變化,同時,隨著年紀越來越大,那種越來越追不上的感覺就更強烈。也因著這樣,長輩和年輕人之間的差距,或是我們所說的代溝,在語言、觀念、態度、穿著上的差異也越來越大,以往一二十年才有的世代差距,現在隔著五年、十年就有很大的差距。
不管你屬於哪個世代,牧師想請大家試著回答這個問題,「你覺得這世代的年輕人(18-35歲),比以前更________?」這個空格你會想填什麼?給大家考慮10秒,然後每個人就近找你旁邊的兩個人,分享你的答案。你所聽到的答案,你覺得這世代的年輕人,比以前更幸福?更聰明?更有開闊的視野?還是更痛苦?更迷惘?更忙碌?更有壓力?更不想長大?更買不起房屋?更需要耶穌?每個人從你的經驗和觀察角度,可能會歸納出不一樣的觀點,這也關係到你所站的位置。對於這個世代的年輕人,有什麼是隨著時代而產生的變遷,又有什麼是一再的循環擺盪,或是在這個青年階段一種不變的歷程。
2.一份遠見雜誌的華人青年跨國調查結果。
在我預備講道的過程,在網路上也找到一篇在去年2017年7-8月,遠見雜誌和上海、香港、新加坡的文字媒體,共同發表「2017兩岸四地華人青年翻轉力大調查」。他們在這四個地方分別調查約1000位18-35歲的青年,所得出的結果。我將其中一部分的調查結果整理給大家看。
發現1〉台青深感未來國家經濟影響個人目標,並僅8.6%對未來國家經濟表達樂觀。
發現2〉台青最勇於築夢
環境愈差,愈有夢想?現實的殘酷,會不會折損新世代做夢、築夢和圓夢的能力?結果發現大環境條件最差的台灣,居然是最敢做夢,也對夢想最有驅動力的國度,是華人圈最高的,突顯台灣青壯世代「敢做夢」、「敢築夢」的衝勁。
至於上海青年,雖然「夢想力」、「驅動力」並非四地最突出的,但「執行力」卻在華人圈稱霸,體現了「坐而言,不如起而行」的態度。相對的,香港年輕人對於翻轉未來,則明顯消極保守,無論「夢想力」、「驅動力」和「執行力」皆是如此。
發現3〉對未來職業角目標色的差異
問起年輕人最希望十年後的自己,扮演什麼角色?台灣以「團隊管理者」為首選,其次依序為「創業家或企業主」、「專業人士」┌’「自由工作者」、「一般上班族」。相對的,新加坡和香港皆以「專業人士」為首選。
發現4〉台青最任勞任怨
談到未來的人生價值,「擁有幸福美滿的家庭」幾乎是華人青年的首選,其次才是「找到喜愛的工作」。唯獨台灣人將工作擺第一(23.9%),其次才是家庭(20.6%)。
和這相關的,是再探究年輕人的心中,到底要選擇悠閒還是忙碌,結果發現,台灣年輕人最任勞任怨,選擇未來要過著忙碌充實生活的,是四地最高,達40.7%。反之,台灣年輕人想過著休閒隨性生活的,則是華人圈之末,只有22.7%。
透過這個跨國的青年問卷調查,是否讓我們多認識台灣的年輕人?
我很想要多瞭解,對於這時代的青年們,你們夢想是什麼?什麼是你們最大的滿足和需要?在我們那個年代的年輕人,曾讀過吳靜吉博士所寫的「青年的四個大夢」,人的青年時期(十七歲到三十三歲)有四個大夢影響最大,這四個大夢的形成,決定他將來成為什麼樣的人。人生價值、良師益友、終身志業和愛的尋求。從這個角度來看,不同世代的青年,在同樣的人生階段,也會面對類似的挑戰和考驗。
那教會呢?我們怎樣回應青年人在這生命階段的需要?從信仰的角度,在人生的四個大夢中,有比心裡還更根本的,關於靈性的需要,人生的價值由這份信仰提供核心的答案,當人藉由信仰恢復與上帝有合宜的關係,並相信在上帝的引領下,走在一條上帝安排的美好道路,接下來的良師益友、終身志業和愛的尋求,憑信心相信上帝會預備。而在基督信仰中的群體─教會,也是提供給青年們一個重要的資源和組成。關於教會,我們這群在教會中的男女老少,我們需要更常反思,我們在這裡為了什麼?上帝對教會這群體的心意是什麼?
在這一段比較長的論述中,要大家來面對在快速變化世代中的年輕族群,以及在青年成長的人生發展,思想教會群體所能扮演,和所該扮演的角色等,從這再來進入今天這段經文:詩篇133篇。
二、進入經文—詩篇133篇
1.上行之詩(詩篇120-134)—用在朝聖之旅中的詩篇。
這篇短短三節的詩篇,開頭有標註著「上行之詩」,指的是這詩篇用在古代以色列人,前往耶路撒冷朝聖之旅時所吟唱的詩歌。上行,是因為耶路撒冷建造在錫安山上,代表一路往上行的朝聖之路。在詩篇中,120-134篇共有15篇上行之詩。這篇表達出一種對團體生活的憧憬—弟兄姐妹和睦相處,是何等的美,何等的善。對以色列人來說,在宗教節期的時候,從各地前來耶路撒冷的朝聖者,從各地同行出發,朝向同樣的地方前進,沿路同行的人越來越多。
記得今年五月教會有培靈會,講員蔡銘偉牧師也分享他去走一條聖雅各之路的朝聖經驗;後來我在FB上也得知,我神學院的一位學妹也去走這條路。這樣的旅程實在十分艱辛,不像參加團體旅遊,在導遊的帶領下包吃包住,遊覽車載著玩個五天十天的。但從另外的角度來看,外出的旅行就算再長,終究是一段不長的日子,相較之下如何能長長久久在一個信仰團體中共同生活,才真的是一個生命的挑戰,但也是一個領受生命祝福的機會。
2.詩人用兩個意象來表達
a.貴重的膏油從亞倫頭上流到鬍鬚,再流到他祭司袍的衣領。
雖然這對我們現在來說感覺奇怪,但古代文化中,油有著珍貴、豐富和喜樂的象徵。為什麼會特別提到亞倫?他是帶領以色列百姓出埃及的領袖摩西的哥哥,在出埃及記29章,記載摩西用油倒在他哥哥亞倫頭上,照著上帝的旨意,設立他為大祭司。那是一同在服侍當中所發生的,而油在此象徵著上帝同在的記號,引申出當我們在教會中服侍和共同生活時,是否也看待我們的弟兄姊妹身上,有上帝同在記號?這樣的眼光會影響我們看待彼此的眼光和態度。同樣的,如同原本是領袖的摩西,透過這油膏抹的儀式,設立他哥哥為大祭司,彼此成全上帝的心意,是一種共同分擔,互相祝福的關係,而非忌妒和競爭。在這樣的儀式中,表達出上帝兒女間的合一,就像將珍貴膏油獻給上帝,被上帝所悅納。
b.黑門山上的甘露降在錫安山坡。
黑門山是以色列北邊最高山,清晨的露水很厚重。牧師在神學院畢業前的那個寒假,曾和班上神學生同學們一起去聖地旅遊。我們曾到過那黑門山附近的國家公園,那裡溪水長流,草木茂盛,和南邊耶路撒冷附近的曠野有很大的差別。詩人寫說,如同黑門山上的甘露,降在錫安山。是指那黑門山上濕潤的清晨露水,那是何等清新和珍貴,主內弟兄姐妹的和睦,也是如此的美好。
3.小結—嚐嚐神在群體中的祝福如膏油,恩典如甘露。
詩人用這兩個鮮明的意象,那珍貴溫暖的油,和清新濕潤的露水,來形容弟兄姐妹生活是何等喜悅。神的祝福如油,神的恩典如甘露,表達一種源源不絕上帝的豐富供應,上帝在每個弟兄姊妹身上供應愛和智慧,讓弟兄姐妹用這樣的眼光彼此看待。詩人總結說,這樣就有命定的福,有永遠的生命。
和睦的重要在於當我們活出這樣的團體生活,就成為榜樣,吸引人親近神。而這樣生活的本身,是上帝要我們連結成為基督的身體,能預嚐未來天上生活的滋味。同時,這樣的和睦關係,將會更新事工,為事工增添許多活力。
三、省思與應用
1.這是你我所期待的教會生活嗎?
親愛的弟兄姊妹,牧師這時也要問大家,這是你我所經歷的教會生活嗎?過去你曾在哪裡體會過這樣的教會生活呢?
2.尋訪和平教會過去歷史中
回想過去,在和平教會歷史中有留下好些美好的群體生活。牧師雖然來和平教會才快要滿四年,比我們中間許多會有來得短,但在許多不同的場合中,聽見弟兄姐妹們說起以往的美好,像是成人團契的兄姐們,他們從大學時代開始認識,在和平一起成長,一起服侍。後來組成成人團契,在團契中讓家庭和孩子們一同成長,我從他們群組中欣賞到過去許多美好的回憶照片,不管是年輕時的聚會,或是一同登上玉山的壯舉都讓人羨慕。
我也看到宣關小組,又是另一群比他們年輕些,同樣在和平成長的青年,從大學時的青年團契到畢業後的組成社青團契、夫婦團契,共同點燃宣教的熱情,在1985年組成宣關小組,關心並支持其中獻身為全職服侍的弟兄姐妹。在那時期,我們和平出身的傳道人,除了上帝的呼召之外,更有這群背後支持和同行的夥伴,大家一起築夢,為著主來夢想,鼓勵支持兄弟姊妹去讀神學院,有的認真在社會上工作,在背後成為他們的支持,並一起思索認識真實台灣的現況和如何回應這需要。現在他們當中還有一些留在教會擔任長老、執事,每當他們說起想當年的時候,那種眼睛發亮、嘴角揚起的熱情。那是和一群人有一輩子共同感動的熱情,都還在心中。
除這之外,在我們和平還有一段很長的時間,從外地來的大學生們,有好幾個家庭樂意接待學生,禮拜六接待大學生們來家裡吃飯,全家大小一起幫忙,用炒米粉、魚、肉來款待中南部上來的學生們。有的一開始不是為著認識耶穌,而是衝著一頓頓美食而來,不僅自己來,還帶同學朋友來。但這些婆婆媽媽們就是熱心款待,不在乎他們之後是不是會留下來,也造就我們和平教會在國內國外各地的和平僑,同樣延續這樣好的彼此款待。而現在,我們當中也有好些家庭,參與在青年團契契友的認養家庭中,讓青年人在教會有屬靈的家人來關懷,用不同的方式在做同樣的事情。
說了這些,讓我們這些以前來不及參與的弟兄姐妹們,或許會羨慕又覺得惋惜,但也讓我們感謝上帝,因為祂繼續在我們和平教會中動工,在不同時代中繼續帶領年輕人來到我們當中,成為我們的一份子,也讓我們可以彼此服侍。
有一本名叫「活出團體的美好」,作者是范尼雲(Jean Vanier),你可能不認識他,但他曾經深刻影響了盧雲、奧伯格、侯活士這幾位西方重要的信仰神學家。他也是2015年鄧普頓獎得主(宗教促進獎),這個獎在2012年的得獎者是西藏的達賴喇嘛,他同時也是方舟團體的創辦者。他在這本書中提到,教會信仰團體的美好特質,其中有一段話是這樣說的,「來自破碎或缺乏愛與溫暖的家庭所造成的不安全感,使年輕人急需一個群體,讓他們重新尋得更深的自我,並經驗到賦予生命意義和架構的價值感。他們面對兩種選擇──一種是暗藏極度痛苦的不安全感,或者是由工作、權力、世俗價值觀,或封閉性教派所賦予的虛假安全感。另一種選擇,則是成為群體的一份子,他們可以在其中找到自己,並培養出開闊完整的愛。我不知道今日社會或教會中的領袖是否充分意識到年輕人的面貌正在改變,以及一個在痛苦與孤獨中呼求歸屬感的世界。但是,對於群體的迫切需要不必然只針對年輕一代。他們的呼聲是先知的記號,顯示了這個世界和教會所匱乏的,那呼聲不只為他們自己,也是為了全人類而呼求。」
3.不只是年輕人內心渴望的呼求,不只為他們自己,也是為了全人類的呼求。
另一段是說起愛和回應生命的呼召,他在書中寫到:「一個人必須先發現自己被神所愛、被人所愛,他才有可能願意為別人去做一些美善的事情,也才能開始觸摸自己內心的最深處。也只有到這個時候,一個人的內心方有足夠的自由,去選擇自己的生命道路,而不是父母親,甚至是整個周遭社會所設定下來的路。他們不再只是機械式地反應別人的要求,而是對於生命呼喚的真實回應。」
這兩段從書中引用的話,呼應的詩篇133篇的上行之詩,看見教會這信仰團體,對於青年人的重要性和使命,同時也從青年人的需要和呼喊中,如同先知般的呼喊,提醒著我們每一位,這樣的渴望也是我們每一個人內在的需要,教會正是上帝讓我們領受愛和實踐愛的地方。在這青年主日的當中,我們一起在領受主愛當中,讓教會成為領受愛,學習付出愛的群體。不僅是為了下一世代的年輕人,也是為著不同年齡的人,也是為著我們自己內在極深的渴慕。教會真的是上帝所賜的恩典,在此有領受,也能有付出的機會。為此,最後有以下幾項默想和行動,牧師邀請我們大家一起來回應。
【默想和行動】
1.回想過去生命歷程中,你可曾在怎樣的群體中讓你能找到認同,並釐清生命的意義和方向?你可曾向這些陪伴的夥伴表達感謝?
2.當上帝呼召一群人組成教會,在耶穌所教導要我們彼此相愛(大誡命)和分享福音(大使命)下,目前你在這群體中如何能更積極地回應?或是有怎樣的事情阻礙你去活出群體的美好?請為此禱告和行動吧。
3.為著培育教會的年輕人,你可願意有份在這樣的服侍,請洽青壯部的同工,進一步了解你或你的團契小組可以怎麼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