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28日 星期六

聖經中的婦女(十二)路得記一

講道內容

聖經中的婦女(十二)
路得記一
時間:二0一一年五月十五日
經文:路得記一章1-18節
主講:李晶晶牧師

 影片:

一.前言:515國際家庭日(International Day of Families)
        在我們做禮拜的同時,今天下午全台從台北、新竹、台中、嘉義、台南、高雄、花蓮七個城市各地舉辦名為「活力台灣幸福家庭快樂義走」活動,這是為打造幸福家庭及關懷國內弱勢家庭,以此呼籲國人更重視家庭,喚起社會對家庭價值的認同,讓每個人用更多愛經營家庭關係。

        在台北場由基督教教會聯合會發起,共有五支義走隊伍分五個路線於14:30準時同步出發,預計15:30在台北市政府前廣場會師,並接著展開一小時的熱鬧活動與連署宣示,其中安排知名基督徒藝人輪流上台分享他們和家人感人的見證故事、以及基督徒企業家也將以連署支持愛家理念,並有來自台北各教會的眾牧者,最後更將一齊為台北所有的家庭與市民祝福。這是一個很有意義的活動。
        特別選在今天,是因為今天是5月15日,是聯合國訂定的「國際家庭日」。
        這是1989年12月8日,第44屆聯合國大會通過一項決議,宣布1994年為國際家庭年。大家都是道「家」的重要性與特殊意義和地位,但事實上,家庭在過去半個世紀,特別在近20年,在世界各國社會中都發生了重大變化,其原因有工作、遷移、社會、經濟,以及戰爭和社會不平等因素造成家庭基礎受到動搖,而家庭基礎的動搖,也影響了個人、婚姻、親子關係、家庭結構、文化價值、以及社會治安等問題。
        1993年2月,聯合國社會發展委員會又作出決定,從1994年起,每年5月15日為「國際家庭日」(International Day for Families) 。以此提高各國政府決定和公眾對於家庭問題的認識,促進家庭的和睦、幸福和進步,加強在保護和援助家庭方面的國際合作。可看出對於家庭的關注。
        家扶基金會在此活動提倡「Love家幸福四部曲」的關懷行動:
 Long 長時間陪伴:每天花一點時間與家庭成員互動。
 Open 敞開心胸溝通:每天和家人分享所發生的事情。
 Voice大聲表達想法:相互交流與溝通,切勿默默壓抑心事。
 Ear 用心傾聽:多加傾聽,相互接納。
        鼓勵現代的家庭,每天多花一些時間與家人互動,向家人表達關愛與支持,敞開心胸接納不同的聲音,並且不要默默壓抑自己的情緒,要勇於表達自己的想法,而家人們更要用心傾聽,用愛與包容關心身邊的人,期盼如此優質的陪伴,孩子的成長路上不會留下遺憾。落實每天與家人相互擁抱、陪伴、傾聽與溝通,讓愛住在我家!讓我們一起用這LOVE來為我們自己的家庭守望禱告。
 二.拿俄米的家庭危機(得1:1-5) (The family crisis of Naomi)
        今天的經文帶我們看到主前一千多年前在猶大的伯利恆有一個家庭,就是以利米勒、拿俄米夫婦和他們的兩個兒子瑪倫和基連(得1:2),因為所居住的伯利恆遭遇飢荒,父親帶著整個家移民到約旦河外的摩押地,解決了飢荒危機,卻接著面臨這個家庭的男人接連年間相繼去世,留下拿俄米與兩個外邦媳婦,三個寡婦。到了拿俄米晚年的時候,她要回到故鄉猶大地定居。這個家庭在短短十年中面臨與經歷了不同的家庭危機,我們今天要從這個家庭來學習一些功課。
        從家庭的發展過程,每個成長階段都會出現家庭婚姻危機,可能是單一危險事件,或是接二連三發生危險事件。包括出生、死亡、天災人禍,而是婚姻危機出現的時刻,如剛組織新家庭、兒女青春叛逆期、兒女離開家或論及婚嫁、中年失業或退休、外遇、更年期、失婚或喪偶等,這些家庭危機每個階段都有需要面對危機
 1.大環境的變遷(得1:1a、士21:25)
        路得記一開始就告訴我們,這是處於一個「士師秉政」的時候(得1:1),就是約書亞帶領以色列百姓進入上帝應許之地死了之後,到以色列王朝興起之前,那是一段長達四百年的時期(大約是西元前1500年到西元前1100年),也是一段特別的時期,就是以色列一段黑暗的時期,人們悖逆神、行神眼中看為惡的事,神便興起他們的敵人攻擊侵略他們,百姓就開始禱告向神呼求,神就在他們中興起士師來拯救他們脫離兇惡。但是,這樣的情況一次又一次地,一共有幾次?從主要士師來看有六次大循環,若再加上次要的士師,就有十二之多,我們會想以色列人怎麼那麼笨,有那麼多的挫敗經驗,怎麼就是學不會?沒有記取教訓、學不會功課,屢次落入重蹈覆轍犯罪中,不斷地悖逆上帝,為什麼呢?《士師記》最後一節清楚地告訴我們結論,為何百姓落入這樣光景,就是「那時以色列中沒有王,各人任意而行」(得21:25),簡而言之,任憑己意、不願意讓上帝管。這是第一個外在危機:社會、文化及宗教的黑暗期。緊接著這個家庭面臨的危機是天災—「國中遭遇飢荒」(得1:1),在拿俄米和她的丈夫以利米勒以及她的兩個兒子瑪倫和基連所居住的猶大地伯利恆發生了饑荒。「伯利恆」,這個地方除了是耶穌基督降生的地方,他的名字有「穀倉」亦即蒙祝福豐盛之地,但是卻有飢荒,地會失去祝福,因為人們任意而行,(近年的生態神學、環保人士也都在提醒我們這個問題),士師時代,上帝不斷給人機會改變,但是接二連三仍然犯錯。「你們若遵行我的律例,謹守我的誡命,我就給你們降下時雨,叫地生出土產,田野的樹木結果子。」(利26:3-4) 當沒有雨降下時,那似乎就是嚴厲的神用手阻止了它。
        為何以色列人學不會功課呢?姑且不看他們,我們回轉看自己,在我們的家庭中是否也是如此,同樣的家庭問題不斷重複,婚姻關係、親子關係、經濟問題,同樣的問題一直、一直重複發生,到底是怎麼回事?是否上帝也在提醒我們,在我們的生命或家庭中,我們把上帝放在哪裡?如果有一個問題一直重複出現,或許上帝在提醒我們,是否我們自己在做王?還是遵主為大?
        這個家庭怎麼面對這個從大環境而來的家庭危機?這個家的「大家長」以利米勒做了一個決定要來解決這個困境。
 2.大家長的決定(得1:1b-2、創26:1-6)
         於是帶著一家人移民到摩押地居住。摩押是怎樣的一個地方?那是信奉別神的異教之地(1:15;士10:6),神早已教導他的子民要遠離周圍的外邦。移居到摩押的決定與行動使得這個家庭逃離飢荒之地、離開本族(伯利恆)到與神為敵的外族地(摩押地)去,卻同時也離開了上帝的祝福、改變了這個家庭的未來,從一個外在危機,進入另一個危機異族文化適應問題。
        當我們有智慧、有辦法、有能力、有資源時,我們就昴起來、竭盡所能,用盡全力、想盡辦法來處理情況,我們不會先去詢問上帝,這就是以利米勒的光景與決定。當他們到了摩押不多時,一家之主死了,這個有能力的人死了,這可能是以利米勒始料未及的。我們可以想像這對於一個新移民的家庭是何等大的打擊,適應異族文化的生活加上喪夫之痛。這個大家長、一家之主做的決定很重要,會影響一整個家。上帝是否也在提醒我們做父母的、家中決策者,注意我們所做的決定,對家庭、婚姻、夫妻、孩子的影響是什麼?
 3.大喪親的困境(得1:3-5、路7:11-15)
        第三節告訴我們,「拿俄米的丈夫以利米勒死了,剩下婦人和兩個兒子」,聖經作者這樣寫,在告訴我們,這家的重擔落在拿俄米的身上了。拿俄米這個婦人失去丈夫與兒子,成了寡婦,並且這個家庭不是只有他一個寡婦,而是三個寡婦,三個傷心欲絕的婦人。從小家庭夫婦兒子四人、單親家庭、五人家庭(隨後,她兩個兒子娶了摩押女子為妻,一個名叫俄珥巴,一個名叫路得)、再到兩個兒子的過世、留下兩個媳婦無子。在短短地十年中,遭遇如此大的變故――一波連一與路得內心的哀傷、悲慟與失落更是無可比擬。若是在華人文化,最後更難的危機可能就是華人觀念中婆媳相處問題。如何走出這死蔭幽谷、面對這樣的困境?
        危機是生命中重要的時刻,它可以是危險,也可當作轉危為安的契機。
         新約聖經路加福音7:11-15,記載一個拿因城寡婦失去獨生兒子。過了不多時,耶穌往一座城去,這城名叫拿因,他的門徒和極多的人與他同行。將近城門,有一個死人被抬出來。這人是他母親獨生的兒子;他母親又是寡婦。有城裡的許多人同著寡婦送殯。主看見那寡婦,就憐憫她,對她說:不要哭!於是進前按著槓,抬的人就站住了。耶穌說:少年人,我吩咐你,起來!那死人就坐起,並且說話。耶穌便把他交給他母親。當生命遇見生命之主時,就有另一個轉機。
 三.拿俄米的出埃及(得1:6-14) (The Exodus of Naomi)
        十年之後,拿俄米做了離開摩押、返鄉的決定。這個決定翻轉了這個家庭、家族的命運。我們生命中的「決定」非常重要。
 1.客死異鄉尋求神(得1:6、詩63:8)follow husband to obey God
        在丈夫與兒子死後,她就與兩個兒婦起身,要從摩押地歸回(得 1:5-6);為什麼拿俄米決定要回去?因為她在摩押地聽見耶和華眷顧自己的百姓,賜糧食與他們。她聽見了上帝的作為、知道上帝祝福了,想起了上帝的恩典與慈愛,於是她做了一個決定,要走回上帝的祝福。
 十年前她跟隨了丈夫的決定做了外邦新移民,經歷喪親之痛,他深刻體驗到,就如詩人所說「神啊,你是我的神,我要切切地尋求你,在乾旱疲乏無水之地,我渴想你;我的心切慕你。」(詩 63:1)如今他經歷不是外在的乾旱飢荒,而是生命家庭的荒蕪,但她決定回到有上帝的地方。,正如「我心緊緊地跟隨你;你的右手扶持我。」(詩 63:8)
        新約路加福音記載浪子的故事,當他離家經歷苦難勞力「他恨不得拿豬所吃的豆莢充飢,也沒有人給他。他醒悟過來,就說:我父親有多少的雇工,口糧有餘,我倒在這裡餓死嗎?我要起來,到我父親那裡去,向他說:父親!我得罪了天,又得罪了你;從今以後,我不配稱為你的兒子,把我當作一個雇工吧!於是起來,往他父親那裡去。」(路15:16-20)
        當浪子在豬圈裡和豬搶食時,他醒悟過來,想起父家中一切的美好,他明白自己過去做錯決定,他立即起身決定回到父家中。
 2.面對悲劇勇轉向(得1:7、20-21)  leave and cleave
        面對自己的悲劇,回頭尋求神,這不是一個容易的決定,是需要勇氣的,為什麼?因為我們有面子問題,俗語說「衣錦還鄉」,但誠如拿俄米自述卻是「我滿滿地回去,耶和華使我空空地回來」(得1:21),而浪子可能是飢腸轆轆、滿身豬屎味回到家中。在這個時代,絕大多數的人都不願意面對「失敗」這個議題,因為彷彿誰承認了軟弱、錯誤、困難、無力,誰就被視為輸家,所以大家最好永遠不要認錯,就表示自己充滿能力、無往不利。
        拿俄米必須面對失敗,放下面子問題,然後選擇回頭走神的道路、回到上帝賜福的伯利恆故鄉。同時,她也要付代價,有誰保證拿俄米回去的情況一帆風順?有保證拿俄米回去可以得到什麼?沒有!不知道的,拿俄米還要面對未知的返鄉情況,但在歷經這異鄉十年生活,現在他對於上帝的認識是「眷顧自己的百姓、賜糧食給缺乏的百姓」(得1:6)、「聽禱告的上帝、恩待人的上帝(慈愛守約的上帝)」(得1:8)、「使人得享平安的上帝」(得1:9)
        再大的難處,在上帝的裡面都有路,只要回到上帝面前,她堅信上帝是唯一可以仰望投靠的神,但是只要回到神的祝福,神會指示。誰敬畏耶和華,耶和華必指示他當選擇的道路。(詩25:12)意思是,耶和華以勒的神早就已經為你預備了,只是誰敬畏他、尋求祂,祂就告訴他,那個方向、道路、生命早有了,是需要,上帝早就為我們預備,敬畏神,上帝就開道路、指示方向。
 3.放棄權利愛之旅(得1:8-14、申25:5-10)  make decision with love
        接著我們再來看拿俄米的決定,她是以愛來處理事情的。我們常常在做決定,通常或有時我們做決定是很狠的、是以自己最有利益的、為自己著想的、因為是我們自己在做決定,當然選擇對自己最有益處最便利的來做決定,甚至我們的決定是傷害人卻全然不知。但是,拿俄米是「以愛來做決定」。
        她是寡婦,丈夫子都死了、晚年孤苦無依,身邊有兩個媳婦,如果你是拿俄米你會怎樣?綁都要把他們和自己綁在一起,生活在摩押,那是他們的地盤更是要靠著他們生活、若是回到伯利恆,是所謂的「外籍新娘」,當「外傭」來服侍自己也是不錯阿!
        當拿俄米定意回鄉,雖兩位媳婦都願意跟她回去,但拿俄米並未自私地就讓媳婦跟自己回去,她理智地向兩位媳婦分析、深深以她們的福利來著想:
        「拿俄米說:我女兒們哪,回去罷!為何要跟我去呢?我還能生子作你們的丈夫麼?我女兒們哪,回去罷!我年紀老邁,不能再有丈夫;即或說,我還有指望,今夜有丈夫可以生子,你們豈能等著他們長大呢?你們豈能等著他們不嫁別人呢?我女兒們哪,不要這樣。我為你們的緣故 甚是愁苦,因為耶和華伸手攻擊我。(得1:11-13 )
        事實上,拿俄米有充分的理由將媳婦留在身邊,按以色列的風俗,這個習俗就是: 若一個以色列男人死了,他的兄弟或近親有本分娶他的妻子來延續他的名(申25:5-10)。也就是年輕的寡婦有責任與丈夫家的親戚兄弟結婚。當拿俄米說她再沒有兒子來娶路得和俄珥巴時(得1:11),她所指的就是這個習俗。拿俄米自己也是守寡的,她沒有懷孕,而且年紀太老不宜另嫁,因此她說不能再生兒子來作她們的丈夫。她認為讓路得和俄珥巴延續族譜是無望的。她請求兩位年輕的兒媳離開她、回去娘家,回到她們自己的家中。路得記1:8-9拿俄米更具體為她們的未來祈求,希望她們都能夠在新的夫家「安居」亦即「主應許你將找到一個家」,古代女人沒有什麼職業可以從事,農村地區尤然;因此,婦女惟一的依靠似乎就是結婚,只有婚姻可帶來生活安定的保障。因此拿俄米認為她們還年輕,大可回到自己的國土再婚,安居無慮。這是拿俄米愛的決定。
        愛是不求自己的益處,以愛來決定時,神的祝福就臨到。拿俄米這個愛的決定,感動路得,拿俄米都尚未回到伯利恆,上帝的祝福就已經臨到,擁有一個全心全意相伴的媳婦。婆媳問題是歷世歷代的大問題 但在他們身上我們看不到對立,而是母女的關係,因為拿俄米用愛做決定。
 四.關鍵決定與家庭(得1:14-18)(The Key decision)
1.以利米勒移民悲歌(詩16:1-4)
        以利米勒的名字意思是「神是王」,但很可惜的是,他一生沒有讓神做王,這也是我們的問題,認識神卻沒有讓神來作主為王。當他在面對困境時是以自己的方式在做選擇—選擇用自己的方式,而不是如他的名字以神為主為王尋求上帝的引導。
        「移民」這件事情不是錯事,而是做這個決定時,是以什麼為原則,解決眼前的問題,卻忽略了上帝在我們生命中的帶領:Right Choice 正確的選擇亞伯拉罕也是移民,但這是他順服上帝的引導,「耶和華對亞伯蘭說:『你要離開本地、本族、父家,往我所要指示你的地去…亞伯蘭就照著耶和華的吩咐去了…(創12:1-4)』」亞伯蘭選擇順服神的帶領,因此獲得神加倍的祝福。
        創世記第26章記載,以撒也遇到了饑荒,生活發生了問題,他沒有被問題困住,聖經說:「以撒就往基拉耳去」。在當時去埃及對於以撒是一個好選擇,但是「耶和華向以撒顯現,說:「你不要下埃及去,要住在我所指示你的地。你寄居在這地,我必與你同在,賜福給你,因為我要將這些地都賜給你和你的後裔。我必堅定我向你父亞伯拉罕所起的誓。我要加增你的後裔,像天上的星那樣多,又要將這些地都賜給你的後裔。並且地上萬國必因你的後裔得福─都因亞伯拉罕聽從我的話,遵守我的吩咐和我的命令、律例、法度。以撒就住在基拉耳。」(創26:2-6)以撒就順服上帝的旨意,沒有移民至埃及,留在基拉耳努力耕種盡己本分與生活,上帝賜福於他,那一年有百倍的收成「以撒在那地耕種,那一年有百倍的收成。耶和華賜福給他,他就昌大,日增月盛,成了大富戶。」(創26:12-13)
        所以,不是是否移民的問題,而是如何做決定,特別是一個家庭的頭,作為父親、母親,您們的決定將會視影響孩子與整個家庭的一生。
        當我們選擇上帝時,我們會聽到上帝的聲音與指引,同時也會發現與我們想法不同時,我們要學習順服、相信神。學習相信主、順服上帝的帶領,不是不看環境,而是選擇相信上帝。我們一生會作很多的抉擇,我們也必須承認,我們會做出錯誤的決定,但為什麼我們「不回頭」呢?靠自己的分析與判斷、做錯決定、離神越遠,但我們需要學習如何回頭,我們會做錯決定,但求神幫助我們,懂得回頭。
 2.拿俄米重返伯利恆(得1:22)
        拿俄米的名字「甜」、「使人愉悅」,她做了不同的決定,改變他的和半人生、也帶來家族的改變,她以相信上帝的眷顧與開路,決定重返伯利恆,那個她認為滿滿而出來的地方,現在要空空回去,他需要面對「衣錦還鄉」的壓力與面子問題,需要思考回鄉後如何生活的問題,十年了鄉親是否依舊呢?當時候離鄉時也同時離棄同受飢荒之苦得鄰舍甚至親人,現在成為寡婦要回鄉,可能是要投靠親人或是另起爐灶,一切未知,但祂仍以選擇上帝為樂。
        消息傳到摩押,說猶大又有充足的糧食,拿俄米信這是耶和華的眷顧,便立刻準備起程回家。饑荒令這一家人離開伯利恆;耶和華的眷顧讓他們可以回來。是神解除了饑荒給拿俄米開了回家的路。從第22節末尾我們可以看到那細膩的希望之光――她們「回來到伯利恒,正是動手割大麥的時候」。
 3.路得的新移民家庭(得1:14-18、太1:5-6)
        在拿俄米苦口婆心勸導下, 一個媳婦俄珥巴領受她的好意,哭著向她道別,但路得「捨不得拿俄米」(得1:14)(捨不得,台語:放勿會離),這是愛的回應,她堅持不願離開拿俄米,不被她所說服。拿俄米看她心意已定,就不再說什麼。
         路得出於愛的決定,向她表白:「不要催我回去不跟隨你。你往哪裡去,我也往那裡去;你在哪裡住宿,我也在那裡住宿;你的國就是我的國,你的神就是我的神。你在哪裡死,我也在那裡死,也葬在那裡。除非死能使你我相離!不然, 願耶和華重重地降罰與我。」(得1:16-17)。路得願意愛拿俄米所愛的,她能愛慕神的旨意,於是不顧環境艱辛,毅然與婆婆拿俄米同行,回到猶大地的伯利恆。最後路得順服神,克服家庭危機,也得到「從上面召我來得的獎賞」。
        她宣稱這是永遠的,她的話超出婚禮中常聽見的『除非死能使你我相離』的限度。死亡不會使她與拿俄米分離,這句話也標明她不可能撤回到摩押,甘願做一個「外籍新娘」(外籍媳婦)。『死能使你我相離』。路得所下的許諾是全面性的,不僅有強烈的感情而且時間持久。
        路得的這個決定出於愛的選擇,同時也是付代價的,在摩押時,他是在地人、以地利之便,婆婆是新移民,但當她做了這個跟隨婆婆到猶大地,就變成了她是新移民、離鄉背井,放棄熟悉的生活、進入新的領域,這是需要很大的愛、勇氣和信心。不僅使一個孤單老人有人相伴,這個決定也改變的這個家庭。
 五.結語:重返榮耀愛我們的家(得4:22、林前13:5)
         在我們的生命與家庭中有很多的決定,是自己作主還是上帝作主,相信自己判斷還是敬畏神,在錯誤決定時,是否有勇氣回頭尋頭尋求神,做決定時是否用愛做決定?敬畏神,相信仰望尋求神,在你尚未啟程神的祝福就臨到。
        有一本書<重返榮耀>作者李健鵬見證他與太太在婚姻家庭中的見證:他們是一對精通廣告行銷、經營管理的年輕夫妻,四十歲不到都各自登上了事業高峰,先生是媚登峰事業集團副總,太太則是全球肯德基首位女性CEO。當時圈中就戲稱他們是一對「搶錢夫妻」,天底下最好賺的錢,莫過於小孩和女人,他們家全都包了! 眾人羨慕的才子佳人,骨子裡卻不似外表風光,他們名義上雖然是「夫妻」,但關係就像「室友」。直到簽字離婚後,才醒悟做錯了決定,發現身旁的人最重要。在太太信主之後,決定重建家庭,於是展開「求婚大作戰」追回先生。不過當兩人決定再走進禮堂時,才又是一連串的考驗開始。太太吳美君這麼說:「如果沒有學會教訓,那還是會遇到同樣的問題,所以我覺得關鍵是在於教會牧師在婚前對於我們的輔導,發揮了極大的作用,讓健鵬也受洗信主,我們有共同的信仰,可倚靠著上帝去改變。」。先生李健朋說:「因為做了一個關鍵的決定,就是成為基督徒」第一次到牧師家,不懂牧師說甚麼,不料,牧師問︰「你接受基督耶穌,做你生命的救主嗎?」我想到︰「為何我把我自己搞成這樣!」我想到︰「為何太太會改變!」,於是我說︰「我接受!」,就這樣,成了受洗的基督徒!嚐到主恩美善的滋味:基督教的神是可以「嚐」、可以「經歷」的!
        受洗後成為基督徒,並不代表就會一帆風順,如同李健鵬的事業或是吳美君的轉換跑道,也許一開始都不是盡如人意的安排,但如今他們學會看見不同的風景。由搶錢夫妻到最佳拍當「重返主榮耀、學習愛我們的家」
        誰會料想到,在士師秉政的這樣一個悖逆的時代裏,神已經悄悄地通過一個家庭的悲劇來為以色列最偉大的王開道呢?《路得記》的最後一節經文(4:22)。路得和波阿斯在士師時代所生之子為俄備得。俄備得是耶西的父,耶西是大衛的父,而正是大衛帶領以色列達到了榮耀的巔峰。這卷書所要傳達的其中一個資訊就是:即使是在最艱難的時期,上帝仍然在工作。即使是人們的罪,也是在神彰顯他榮耀的計畫之中的。這不僅僅對一個國家來說是如此,對個人、家庭來說也是同樣真實的 。在艱難的境況下,上帝確實是仍然在工作。當你認為他已經遠離你,甚至是離棄你時,事實卻是他正在為了你生命中更大的幸福打下基礎。)雖然家庭婚姻危機的壓力在每個階段都可能發生,但我們愛神而持守信仰,靠神渡過家庭婚姻的危機。

禱告
        親愛主,我們一生都需要做許多的抉擇、面對不同的決定,這些決定有時不僅是好壞或是對錯,而是這些決定會影響我們的生命、影響我們的家庭、影響我們身邊周遭的人。我們害怕做決定、擔心做錯決定,感謝主,你在聖經中給我看拿俄米的生命,幫助我們每次做決定時,可以思考拿俄米,定意尋求祢、你必指引我們道路,讓我們的決定帶領我們和我們的家走進你的恩典與祝福中。當我決定時,幫助我使我能用愛來處理事情、決定事情,因你的慈愛永遠長存、你的祝福為我們存留。你如何祝福拿俄米與路得的愛關係與危機人生,當我們尋求祢面、按你話語而行時,懇求你也同樣賜福於我們,幫助我們每一個家庭,在每個困境危機時,經歷你的信實眷顧與引導。奉耶穌基督的名禱告。阿們!

2011年5月20日 星期五

禱告系列(三十八):舊約禱告(十八)約伯(OT Prayer.18.Job)

講道內容
禱告系列(三十八): 舊約禱告(OT Prayer.18) 約伯 (Job)
時間:二0一一年五月八日
經文:約伯記四十二章1-10節
主講:蔡茂堂牧師

影片:

        提到約伯,通常我們想到的是他的受苦。但約伯記最後是以禱告作結束的,他的禱告是「代求」,上帝要他為那些傷害他的朋友禱告。
Ⅰ.引言:約伯的苦難悲慘與上帝的仁慈心腸The Misery of Job and The Mercy of God
     John Piper牧師用詩歌的方式描述約伯的苦難,下面是其中的一小片段:
 O Lord, if this were lost instead,
 喔!主啊!如果這一切都失去
 And all I had was you,
 我所擁有的只有你自己
 I would be rich
 我還是很富裕
 And have the greatest Good
 擁有最大的好處
 His hands hung limp
 他的手無力地垂放
 Beside the gray, Blood-splattered stone.
 在沾滿血跡的灰色石頭旁
 And then he knelt and said, “O God,
 他跪下禱告說,喔!上帝啊!
 What you have dealt me in this murky day
 你讓我在這幽暗日子的遭遇
 Is not what I had thought
 是我始料未及
 This blood, blot-red stone would bring.
 這石頭上沾滿斑駁紅色的血跡
 What have we done?
 我們做了哪些事?
 What is our sin? ”
我們犯下什麼罪?
Your sons and daughters, Job, are DEAD.
約伯,你的兒子和女兒都死了。
O God, I cling with feeble fingers
喔!上帝,我用無力的手指抓住
To the ledge of your great grace,
你那偉大恩典的礁石
Job’s face was full of sores,
約伯臉上長滿潰瘡
And every trace of healthy skin
身體上每一吋健康的皮膚
Was reddening before her eyes.
在她眼前都變紅腫
“Do you still cling to God?” She asked,
你還緊抓上帝不放嗎?她問道
There is no hiding sin.
你的罪是無法隱藏的
O, whom have you wronged, once-noble Job?
一向高尚的約伯阿,想想看你得罪過誰呢?
Beware the thought that all is vain;
要謹慎,我們的一切思想都可能是虛幻
In time God’s wisdom will be plain.
到最後上帝的智慧終將完全顯彰
What we have lost God will restore
我們所失去的上帝將會補償
That, and himself, forevermore.
除此之外,還有他的同在,直到永遠
         約伯的苦難不只是他失去財產、兒女和健康,還得不到最親愛的妻子支持和諒解;朋友們想要幫助他,卻更加深了對他的傷害。直到上帝要他為這些傷害他的人禱告而他也順服後,苦難才結束。
Ⅱ.約伯的苦難(The Misery of Job)
1.撒但對上帝挑戰
        烏斯地一位名叫約伯的人,生活過得很不錯,在信仰、家庭、事業各方面都很成功,有愛他的妻子以及十個小孩,名下的牛羊駱駝眾多,在當時算是很富裕、很成功的人,他也有很好的信仰,十分敬畏上帝。耶和華問撒但說:「你曾用心察看我的僕人約伯沒有?地上再沒有人像他完全正直,敬畏神,遠離惡事。」(伯1:8)上帝肯定約伯,撒但卻向上帝挑戰,認為約伯的信仰只是建立在上帝對他的賜福上。如果上帝收回這些祝福,約伯便會背離上帝。撒但說:「你且伸手毀他一切所有的;他必當面棄掉你。」(伯1:11) 由此可知,約伯的苦難並不是因他表現不好或犯罪而導致遭受懲罰,反倒是因為表現太好才受到挑戰。
        上帝要讓不服氣的撒但看見約伯之所以相信上帝,並不是為了這些好處,於是容讓撒但奪走約伯的財產與兒女,約伯並未因此背棄上帝。耶和華對撒但說:「你雖激動我攻擊他,無故地毀滅他,他仍然持守他的純正。」(伯2:3b) 撒但回答說,這是因為約伯損失的都是身外之物,他身體還健在。「你且伸手傷他的骨頭和他的肉,他必當面棄掉你。」(伯2:5) 耶和華對撒但說:「他在你手中,只要存留他的性命。」(伯2:6)
        失去一切財產(wealth)又失去健康(health)的情況下,約伯的信仰是否仍然堅定?這是魔鬼對上帝和約伯的挑戰。約伯陷入了極度的痛苦之中,比身體病痛更可怕的是,上帝不准他死。如此淒慘的景況,可謂是生不如死,卻又求死不得;就連他身邊唯一剩下的妻子,也沒有給他帶來安慰。
        面對痛苦的約伯沒有退縮,居然說:「賞賜的是耶和華,收取的也是耶和華。耶和華的名是應當稱頌的。」(伯1:21) 表面上看來,上帝和魔鬼之間的這場賭注是上帝贏了,因為約伯還是抓住他的信仰不動搖。可是,事情還沒結束。在財產、兒女和健康相繼離去後,他竟然喪失了周圍人對他的信任,大家開始對他不諒解了。他的妻子質疑他的信仰,好朋友們則是質疑他的正直。整卷約伯記從第三章到三十一章都是約伯與他朋友們的對話,朋友們認定約伯必是得罪神才招致懲罰,而約伯也沒有默默承受他們的指責。雙方神學的爭辯得不到答案,約伯無法說服朋友們自己是清白的,朋友們也沒辦法證明約伯真的有罪。之後還來了一個叫做以利戶的年輕人,對他們雙方又各有一大段論述。
        最後,上帝自己顯現向約伯說話,但內容卻又不像要安慰他,而是一口氣問約伯一大堆問題,都是約伯完全無法回答的。從上帝一連串的質問中,約伯突然醒悟自己絕對無法參透上帝的奧秘和旨意,也才真實地認識了上帝。除了謙卑降服以外,上帝還要約伯為這幾個使他痛苦又痛苦的朋友們祈禱,整個故事到此才結束。
2.天災人禍與病痛
        上帝與魔鬼的對話是我們人所看不到的,對於約伯的苦難,在人間我們能看得到的只是天災人禍。約伯的牛群被強盜搶走、僕人被殺光,這是人禍;羊群被天上降下的火燒盡,這是天災;駱駝又被一批強盜搶走,是另一個人禍;最後他的兒女聚餐時所在的房屋被狂風吹垮,十個孩子無一倖免,是再一次的天災。一連串天災人禍的接踵而至,約伯所擁有的「東西」和「關係」都被剝奪,他在悲傷中仍然堅定信仰;於是撒但攻擊他的身體,奪去他的健康,讓他承受病痛的折磨,但是約伯並沒有屈服。
3.親人摯友的批判
        這時,連他的支持體系都起來傷害他。首先是約伯的妻子,她質疑約伯的信仰,說,你信上帝信到這個樣子,你還信嗎?她勸約伯放棄神,自尋一死解脫算了。約伯的三個好友(提幔人以利法、書亞人比勒達、拿瑪人瑣法)也來批判他,他們以「惡有惡報、善有善報」的神學理論質疑他的正直,認為約伯肯定是犯了罪才會受到上帝這麼嚴厲的懲罰,力勸約伯無論有什麼罪都應該快快悔改。其實,約伯的妻子和朋友們都是不忍心看他這樣受苦,企圖解決他對苦難的疑惑,想要證明這個災禍是對罪的懲罰,但又辯不過約伯堅稱自己的無罪。對約伯來說,他們帶來的不是幫助,反而是更多的痛苦。後來有個年輕人(布西人以利戶)看不下去,說了一個重點:神的權柄不是人所能夠評判的。
4.上帝掩面與隱藏
        約伯所經歷的苦難中,最痛苦的不是他失去了所擁有的一切,也不是妻子不能體諒他,更不是他朋友不能同情、瞭解他;而是在這麼長一段時間中,上帝竟沒有對他說話,沒有回答他!約伯一生所信靠的上帝,在他最悽慘時居然一聲也不吭。他不斷地向上帝呼喊,希望從神得到對自身景況的合理解釋,上帝卻好像藏起來了。他對上帝說:「你為何掩面、拿我當仇敵呢?」(伯13:24) 又說:「我往前行,他不在那裏,往後退,也不能見他。他在左邊行事,我卻不能看見,在右邊隱藏,我也不能見他。」(伯23:9)如同我們遇到苦難時會問:「神阿,為什麼會這樣?」卻總是得不到神的回答。他不是尋求安慰,也不是要求補償,只是想要了解到底「為什麼?」但是上帝卻以「沉默」回應,上帝選擇不回答。直到上帝反問他「你聽得懂嗎?」約伯才終於醒悟,發現原來自己不如自以為的聰明,如同我們一直以為只要上帝告訴我們「為什麼」,我們就會懂了或就會接受,但並不是這樣一回事。
Ⅲ.約伯的禱告(The Prayers of Job)
1.獻祭敬拜
        過去我讀約伯記都會以為主要內容就是約伯的苦難,其實約伯是個禱告的典範。約伯記第一章便說到,約伯每天為他的孩子禱告。「筵宴的日子過了,約伯打發人去叫他們自潔。他清早起來,按著他們眾人的數目獻燔祭;因為他說:恐怕我兒子犯了罪,心中棄掉神。約伯常常這樣行。」(伯1:5) 約伯不只是完全正直遠離惡事,他也「常常」為子女禱告,讓他們不要得罪神。基督徒父母應有一個習慣,不管你的小孩有多乖、或多壞,要常常為你的子女禱告,讓他們不得罪上帝,這是我們可以從約伯身上學習的。我認識一位年紀很大的姐妹,她要子女和孫輩將照片寄給她,每天早上起床她就看著他們的相片一個一個為他們禱告,求上帝保守帶領每一個人,使他們常在上帝的愛裡。常常為子女禱告,是父母可以給子女很棒的禮物。
2.求死免災
        在約伯剛開始遭遇苦難而失去牲畜與兒女時,他還是可以禱告,而且是頌讚的禱告。當他失去所擁有的一切時,「約伯便起來,撕裂外袍,剃了頭,伏在地上下拜,說:我赤身出於母胎,也必赤身歸回;賞賜的是耶和華,收取的也是耶和華。耶和華的名是應當稱頌的。」(伯1:20-21) 約伯在非比尋常的苦難中還是可以稱頌、讚美上帝。
        然而,當撒但開始攻擊約伯的肉身,讓他痛不欲生時,他說「可不可以讓我死?」因為沒有出路,約伯向上帝求死,想尋求解脫。有些癌症末期的病人,醫生對他的病情已經束手無策,就算用麻醉止痛藥也沒辦法減輕他的痛苦時,很容易會產生想要讓痛苦與生命一同結束的念頭。有時候甚至不是本人,連陪伴的家屬也會有這種想法,希望透過死亡能夠讓所愛的人從痛苦中解脫。此時約伯禱告說:「我為何不出母胎而死?為何不出母腹絕氣?為何有膝接收我?為何有奶哺養我?不然,我就早已躺臥安睡。」(伯3:11-13) 又說:「惟願我得著所求的,願神賜我所切望的;就是願神把我壓碎,伸手將我剪除。」(伯6:8-9)
3.吐露悲哀
        上帝沒有照著約伯所求的讓他解脫,因此,當約伯不斷地承受著痛苦,在不得舒緩下他便透過禱告抒發苦衷。「我不禁止我口;我靈愁苦,要發出言語;我心苦惱,要吐露哀情。」(伯7:11) 「我厭煩我的性命,必由著自己述說我的哀情;因心裏苦惱,我要說話。」(伯10:1)
4.抗議辯白
         除了吐露自己的痛苦之外,約伯也向上帝抗議。朋友都因為他的遭遇指責他,認定他是有罪的,但是約伯不明白自己究竟犯了什麼錯,在他所知裡他自認有守分寸。因此,在禱告中約伯希望能與神爭辯自己的清白。「我的朋友譏誚我,我卻向神眼淚汪汪。願人得與神辯白,如同人與朋友辯白一樣。」(伯16:20-21) 「惟願我能知道在哪裏可以尋見神,能到他的臺前,我就在他面前將我的案件陳明,滿口辯白。」(伯23:3-4)
        其實上帝是邀請我們同他辯論和辯白的,在以賽亞書中上帝對著以色列國民說:「你要提醒我,你我可以一同辯論;你可以將你的理陳明,自顯為義。」(賽43:26) 所以,向上帝吐露苦情、抗議或要求一個跟上帝講理由的機會,都可以是我們禱告的一部分。
5.盼望未來
         約伯最讓人敬佩的,是他在極度的痛苦中仍然沒有放棄他的信仰。他相信無論如何最後上帝都會給他一個讓他滿意的答案,因此他沒有絕望。「現今,在天有我的見證,在上有我的中保。」(伯16:19) 「我知道我的救贖主活著,末了必站立在地上。我這皮肉滅絕之後,我必在肉體之外得見神。」(伯19:25-26) 在一切其他所有的都失去之時,他仍然抓住信心,有信心的眼光。「信就是所望之事的實底,是未見之事的確據。」(來11:1)
6.謙卑回轉
        到故事的最後,上帝向約伯展現一切,從宇宙萬物的運行到飛鳥走獸的管理,以及人不可能勝過的陸上巨獸和海中巨怪,讓約伯終於察覺到自己的理性是多麼地不足。他的一切遭遇都在神的手中,一切都有神的道理,並不是上帝棄他不顧,只是約伯無法了解。所以,面對上帝一連串的反問,約伯回答說:「我是卑賤的!我用甚麼回答你呢?只好用手摀口。」(伯40:4)
        約伯又說:「因此我厭惡自己,在塵土和爐灰中懊悔。」(伯42:6)這句經文在希伯來文中有不同的翻譯。首先,前半句中沒有「自己」一詞,而「厭惡」ma-ash (sam)一詞,另一個翻譯為撤回(recant),所以前半句的意思是:約伯看見上帝所展現的權柄之後,本來要質問上帝的都不用再問,對上帝的控訴他都撤回(撤銷告訴)。後半句的「懊悔」nacham (~xn) 意思另一翻譯則是安慰(comfort),這個字與42章11節約伯的親族來探望、安慰他時的安慰,用的是同樣的字。因此,整句的意思是這樣:當我明白上帝讓我遭遇這些,他有更好的旨意是我不能了解的時候,只要我確定上帝仍掌管一切且是愛我的,那我撤回「我要和上帝辯論」的意圖;我雖然很渺小如同灰塵一般,可是當我確認上帝是這樣愛我的時候,我就在苦難中得到安慰。所以約伯不是懊惱地那種懊悔,因為苦難還在,可是當約伯在苦難中看到上帝對一切的掌權和慈愛的時候,約伯就不再辯論,而且心裡得到安慰。
        在塵土和爐灰中(dust & ashes)指的是像灰塵一樣的微不足道,就像亞伯拉罕說:「我雖然是灰塵,還敢對主說話。」(創18:27)這是上帝要毀滅所多瑪前,亞伯拉罕跟上帝討價還價時所說的話,意思是:雖然我在你面前微不足道,仍然斗膽向你說話。因此,約伯後半句說「在塵土和爐灰中懊悔」,並不是後悔認錯的意思。而是跟上帝比起來,我們像灰塵一樣,是微不足道的意思。上帝從頭到尾也沒有說約伯哪裡犯罪,上帝只有問他說:「這些你懂嗎?」約伯突然醒悟自己其實什麼都不懂,所以他接受了這一切。他撤回的是,他自以為義的驕傲。
7.饒恕代求
        最後一項功課是最困難的,就是約伯和在他傷口上灑鹽的三位朋友們之間的關係也要得到醫治。在此有三個互動,首先是約伯在上帝面前謙卑地要收回他的冒犯,上帝打算醫治約伯,但是要約伯先原諒這三個朋友對他的冒犯,並要約伯為他們祈禱。接著上帝對約伯的朋友們:「現在你們要取七隻公牛,七隻公羊,到我僕人約伯那裏去,為自己獻上燔祭,我的僕人約伯就為你們祈禱。我因悅納他,就不按你們的愚妄辦你們。你們議論我,不如我的僕人約伯說的是。」(伯42:8) 這就是饒恕的代求。
        「約伯為他的朋友祈禱。耶和華就使約伯從苦境(原文是擄掠)轉回,並且耶和華賜給他的比他從前所有的加倍。」(伯42:10)如果我們是被仇敵傷害,還可以咬著牙忍住,因為知道對方是敵人,本來就是要傷害我們的。但是當傷害者是我們的親人,尤其是沒甚麼理由地傷害我們時,這痛苦就變得非常難以承受。從約伯記第三章到三十一章,這三個朋友不斷地想要定約伯的罪,最後上帝要約伯處理這個傷痛,否則他一生將被這個傷害所困,這也就是「擄掠」的意思。約伯所失去的財產和兒女,上帝可以再賜給他作為彌補;但約伯因為這場苦難而承受的傷害,上帝也要幫助他醫治和修復,不過這需要約伯自己願意。所以當約伯願意為他們祈禱時,耶和華便使他從苦境轉回,這個苦境就是從朋友不公正的指責所受到的傷害,上帝幫助他脫離這個傷害。
         今天是母親節,在座許多當媽媽的可能曾經被所愛的兒女傷害,做兒女的可能曾經被所愛的父母傷害,就像約伯跟他的朋友們一樣。上帝說,我願意饒恕你,你願意饒恕他們嗎?你要得醫治嗎?還是你要永遠被這個傷害所困?
         約伯的故事在祈禱中開始,也在祈禱中畫上句點。開始的時候,他為兒女親人祈禱,最後他為曾經是朋友卻又是傷他最深的人禱告。我們與父母或是子女關係好的時候,要為他們禱告,祈求他們不要得罪神;萬一相互之間有了傷害,我們還是一樣要為他們禱告。耶穌說:「只是我告訴你們,要愛你們的仇敵,為那逼迫你們的禱告。」(太5:44)這是要學習的。
Ⅳ.屬靈的功課(Spiritual Lessons)
1.敬畏上帝遠離惡事也會受苦
         首先我們要知道,倒楣的不一定是壞人。「烏斯地有一個人名叫約伯;那人完全正直,敬畏神,遠離惡事。」(伯1:1) 約伯是完全正直、遠離惡事,所以撒但才來試探他。約伯的苦難到底該怎麼看呢?
        一般來說,苦難有三種層次。有時上帝要讓你好之外,還要更好,猶如黃金在火中被試煉。「因此,你們是大有喜樂;但如今,在百般的試煉中暫時憂愁,叫你們的信心既被試驗,就比那被火試驗仍然能壞的金子更顯寶貴,可以在耶穌基督顯現的時候得著稱讚、榮耀、尊貴。」 (彼前1:6-7) 這種苦難幫助我們把人格中的雜質去除,如同火煉的精金,每次受苦,你的人格就更成熟,你裡面不好的個性會因著苦難而被挪走。這是成全性的苦難(Virtuous Suffering)。
        第二種受苦如同耶穌在十字架上為了我們受苦,並非是有需要成長的地方。「他雖然未行強暴,口中也沒有詭詐,人還使他與惡人同埋;誰知死的時候與財主同葬。耶和華卻定意將他壓傷,使他受痛苦。耶和華以他為贖罪祭 (或作:他獻本身為贖罪祭)。」(賽53:9-10) 這是代贖性的苦難(Vicarious Suffering)。
        有時候苦難不像上面兩點所述,是完全沒來由的受苦,這種苦難是沒辦法解釋的,不能勉強解釋成為了個人成長或為了別人而承受,這是奧秘性的苦難(Veiled Suffering)。就像約伯記40章15節提到的河馬(Behemoth) 是一種大陸怪,或41章1節的鱷魚(Leviathan) 是一種大海怪,是人沒有辦法理解的。上帝要約伯知道,有時人生的遭遇就像這些怪物們一樣,人無法懂但卻是神創造出來的。
2.坦誠向上帝表達負面的情緒
        受苦時我們是可以哭訴的,上帝允許我們痛苦時向祂吐露哀情,發出呼求,祂會留心聽。「我不禁止我口;我靈愁苦,要發出言語;我心苦惱,要吐露哀情。」(伯7:11) 「我發聲哀告耶和華,發聲懇求耶和華。我在他面前吐露我的苦情,陳說我的患難。」(詩142:1-2) 「我要向神發聲呼求;我向神發聲,他必留心聽我。我在患難之日尋求主;我在夜間不住的舉手禱告;我的心不肯受安慰。我想念神,就煩躁不安;我沉吟悲傷,心便發昏。」(詩77:1-3)
3.聆聽與服侍比解釋更有幫助
        當別人受苦時,並不需要神學教導和翻開聖經解釋為何受苦,而是需要在他身旁聆聽,借給他耳朵就是一種很大的安慰,因為上帝常常不講話,或者上帝說了他也聽不懂,所以他需要出口。約伯說,「你們要細聽我的言語,就算是你們安慰我。」(伯21:2) 「因為他沒有藐視憎惡受苦的人,也沒有向他掩面;那受苦之人呼籲的時候,他就垂聽。」(詩22:24)
        有時候不是討論人「為什麼」受苦,而是問「我能為他做什麼」。「耶穌過去的時候,看見一個人生來就是瞎眼的。門徒問耶穌說:拉比,這人生來是瞎眼的,是誰犯了罪?是這人呢?是他父母呢?耶穌回答說:也不是這人犯了罪,也不是他父母犯了罪,是要在他身上顯出神的作為來。趁著白日,我們必須作那差我來者的工;黑夜將到,就沒有人能做工了。」(約9:1-4) 耶穌教訓他們說,你們應該問的是我能不能把他醫治好,而不是在受苦之人的議題上開神學研究課。當人受苦時,需要的不是解釋,而是幫助;聆聽,就是幫助之一。
4.對神無限智慧謙卑承認無知
        我們必須承認自己的渺小,跟上帝的偉大是無可比的。「誰用無知的言語使你的旨意隱藏呢?我所說的是我不明白的;這些事太奇妙,是我不知道的。」(伯42:3)大衛寫過:「耶和華啊,我的心不狂傲,我的眼不高大;重大和測不透的事,我也不敢行。我的心平穩安靜,好像斷過奶的孩子在他母親的懷中;我的心在我裡面真像斷過奶的孩子。」(詩131:1-2) 對於吃奶的孩子來說,斷奶就是一種受苦,但孩子在母親的懷中就得到了安慰,雖然孩子不明白為何母親不給奶吃,在懷中的安慰卻勝過了斷奶的痛苦,此時孩子可以篤定知道媽媽的愛。同樣地,約伯不知道為什麼要受很多苦,但最後知道上帝還是愛他的,這就夠了。他要的不是解釋,而是再次肯定他的被愛。
        保羅也說,「我們如今彷彿對著鏡子觀看,糢糊不清(原文作:如同猜謎);到那時就要面對面了。我如今所知道的有限,到那時就全知道,如同主知道我一樣。」(林前13:12) 從我高二信基督後,每次遇到有不懂的問題或痛苦,我就把問題釘在牆上,繼續相信神,因為我知道,可能今天我還沒有辦法懂這些,但是要肯定的是上帝還是愛我。約伯也是因為這種篤定,撤回他的告訴且心裡得到安慰。
5.間接風聞到直接眼見的認識
        上帝在旋風中向約伯和他朋友問問題,然後約伯說「我從前風聞有你,現在親眼看見你。」(伯42:5) 前者「風聞上帝」是第二手資料,後者「親眼見神」才是第一手經驗,從風聞到眼見的篤定讓約伯知道神是愛他的。每一個要受洗的人我都對他們說:今天你們受洗可能是聽到牧師或是親朋好友的轉告和介紹,但是這樣的信仰是危險的,因為你的信仰是二手的,你還沒有親自遇見上帝,只是風聞上帝。你們要為自己禱告,我也會為你們禱告,希望你們能親身感受到上帝的愛,這樣若有一天帶你的人走了或跌倒了時,你就不至於跌倒。常言道,百聞不如一見。我們不要只是知道上帝(Know about God),而是要認識上帝(Know God)。約伯就是因著親眼見神而篤定上帝愛他,他就覺得夠了、滿足了。以前約伯只是知道且還可以跟人辯論,但認識上帝後就發現辯論不重要了。
        在審判所多瑪城之前,耶和華說:「所多瑪和蛾摩拉的罪惡甚重,聲聞於我。我現在要下去,察看他們所行的,果然盡像那達到我耳中的聲音一樣嗎?若是不然我也必知道。」(創18:20-21)上帝也是親眼去察看確認,而不是只有風聞。
         使徒約翰說,「論到從起初原有的生命之道,就是我們所聽見、所看見、親眼看過、親手摸過的……我們將所看見、所聽見的傳給你們,使你們與我們相交。我們乃是與父並他兒子耶穌基督相交的。」(約壹1:1,3) 意思是:約翰把親身所經歷的讓你們知道,為的是與你們相交,但最終的目的是希望有一天你們能和耶穌親自接觸、親自相交。一個人有和上帝相交的經驗,他就可以把這樣的經驗介紹給別人,可是聽到的人只算是二手經驗。雖然聽到的人可能會想嘗試去認識上帝,但約翰希望最後每個人能自己和上帝相交,不是只聽別人的,這點是很重要的。
6.放棄自大自義成為親密神僕
         「耶和華對約伯說話以後,就對提幔人以利法說……你們議論我不如我的僕人約伯說的是。現在你們要取七隻公牛,七隻公羊,到我僕人約伯那裡去,為自己獻上燔祭,我的僕人約伯就為你們祈禱。我因悅納他,就不按你們的愚妄辦你們。你們議論我,不如我的僕人約伯說的是。」(伯42:7-8) 上帝在這段話裡面一口氣講了四次「我的僕人約伯」,耶和華口中的僕人可不是普通的僕人,而是祂所親密和最喜愛的人。如同摩西是上帝所喜悅的,是與上帝面對面說話的僕人,是上帝要交代事情的僕人。當亞倫與米利暗毀謗摩西後,上帝說:「我的僕人摩西不是這樣;他是在我全家盡忠的。我要與他面對面說話、乃是明說、不用謎語、並且他必見我的形像,你們毀謗我的僕人摩西,為何不懼怕呢?」(民12:7-8)
        耶穌基督也被上帝稱作是我的僕人,「看哪,我的僕人─我所扶持所揀選、心裡所喜悅的!我已將我的靈賜給他;他必將公理傳給外邦。他不喧嚷,不揚聲,也不使街上聽見他的聲音。壓傷的蘆葦,他不折斷;將殘的燈火,他不吹滅。他憑真實將公理傳開。他不灰心,也不喪膽,直到他在地上設立公理;海島都等候他的訓誨。」(賽42:1-4) 所以這是對神僕人的描述:這個僕人是很溫柔的,不會灰心喪膽,直到完成神的託付。約伯也是一樣,溫柔地替他的朋友禱告,願意饒恕和祝福別人。
7.願饒恕祝福自己從苦境得釋
        當上帝斥責約伯的朋友時,約伯替他們禱告,「約伯為他的朋友祈禱。耶和華就使約伯從苦境﹝原文做擄掠﹞轉回。」(伯42:10) 當約伯願意饒恕、願意祝福別人的時候,自己就得到了釋放。「你們站著禱告的時候,若想起有人得罪你們,就當饒恕他,好叫你們在天上的父也饒恕你們的過犯。」(可11:25) 「倘若這人與那人有嫌隙,總要彼此包容,彼此饒恕;主怎樣饒恕了你們,你們也要怎樣饒恕人。」(西3:13)
Ⅴ.結論:彼此饒恕、互相代求、便得醫治(雅5:16)
        英國倫敦附近有個工業重鎮叫做Coventry,專門生產馬達、飛機引擎與各式彈藥。二次大戰初期,德國為了壓制英國的實力,這工業城便成了首要的轟炸目標。1940年11月14日晚上,德國發動了一次最大規模的空襲,將這個城市幾乎夷為平地。城裡的教堂也沒有倖免,被炸到只剩下一面牆。後來英國人在整理廢墟時沒有拆掉這面牆,但並非要紀念德國人帶來的傷痛,而是在這面牆上刻了兩個英文字:Father Forgive(天父原諒)。他們故意沒有在後面加上受詞,因為英國在戰爭中並不只是受害者。在這次大規模轟炸之後,英軍也立即改變戰略,從原本只對軍事工廠的精準攻擊改成對大範圍毫無保留的轟炸方式,毫不猶豫地採取了報復性的轟炸攻擊。在二次大戰後期,英美聯軍對德國同樣是工業大城的Dresden發動了同性質更大規模的轟炸行動,造成數萬人傷亡,城市也近乎全毀。戰後Coventry與Dresden結成了雙子市,兩座城的居民們組成團體,募款幫助彼此城市重建。在Coventry重建的教堂外留下了一座兩個人面對面跪著擁抱的雕像Statue of Reconciliation,象徵著彼此饒恕和扶持才能走出仇恨,解決傷害。
        今天是母親節,讓我們回想在家中,不論是作父母或作子女的,彼此之間總是會有衝突且會有或大或小的傷害。讓我們不要被這些過去的傷害綑綁,不要只停格在那裡而不成長,要能從擄掠中轉回,讓彼此的關係不再受轄制。上帝要幫助我們,就像幫助約伯與他的三個朋友。他們要向約伯道歉,帶著牛羊請約伯為他們獻祭,而約伯要為他們禱告;從雙方和解中,上帝要讓他們得著醫治和饒恕。

禱告
      「謝謝上帝,在母親節這天,記念我們為人子女所受的恩典。主啊!在這一天我們也要回想過去為人子女或為人父母時所受的傷害。主啊!這些傷害讓我們的心裡扭曲,讓我們的關係凍結,受困於擄掠之中。主,你讓我們看見約伯被他三個好意的朋友傷害,但我們也看見,你的恩典不僅能終止約伯所受的苦,也幫助約伯從傷害中得到醫治。主啊!幫助我們,在你的愛中都能接受你的恩典,彼此饒恕,互相代求。願我們都得到醫治,禱告奉主耶穌的名,阿們!」

2011年5月7日 星期六

復活節系列(七):革流巴的故事(The Story of Cleopas)

講道內容
復活系列(七):革流巴的故事(The Story of Cleopas)
時間:二0一一年四月廿四日
經文:路加福音廿四章13-35節
主講:蔡茂堂牧師

影片  復活系列7 革流巴的故事



Ⅰ.引言:以馬忤斯路上(The Road to Emmaus)
        各位弟兄姊妹大家平安!今天很高興來到這裡,我是革流巴,家住在巴勒斯坦的以馬忤斯。禮拜四我收到蔡牧師的Email,請我到和平教會講第一次遇到復活耶穌的經過。我想這主意不錯,但是時空距離太遠了,所以趕快上網訂購超光速太空梭(Superluminal Space Shuttle),穿越兩千年的時光隧道(Time Tunnel),剛剛才抵達。竟然發現我的故事已經有人拍成電影了,片名叫作「以馬忤斯路上(The Road To Emmaus)」,以下就是預告片的內容:
They killed him, executed on Friday.(他們殺死他,在禮拜五執刑的。)
Kill who?(殺了誰?)
You really haven’t heard?(你真的都沒聽說過嗎?)
Jesus’ death is on Friday.(耶穌是在禮拜五去世的。)
That’s in ancient writings more than a thousand years ago.(那記載在一千多年前的古卷上)
Yes, why are you so slow to believe?(是啊!你們為何信得那麼遲呢?)
The prophecies that said the Messiah will have to suffer exactly the way this Jesus did.(先知早就預言彌賽亞必須受害,這正是耶穌所遭遇的。)
He also said he would come alive on the third day.(他也說過他要在第三天復活。)
Which is today. Today!(那就是今天囉!)(今天!)
So you should see him today.(所以你們今天應該可以見到他。)
What do you think he was like?(你們想他會長得什麼樣子呢?)
So battle is over. We are freed, forgiven, right with God, right now.(爭戰已經結束,我們已獲得自由,被赦免,與神和好,現在就是。)
Let’s hurry!(我們趕快走吧!)
We saw him. Jesus. He’s risen from the death. He was in our house.(我們見過他了,耶穌,他已經從死裡復活了。他到過我們的家。)」
看完「以馬忤斯路上(The Road To Emmaus)」這預告片,我要請問在座的小朋友們幾個問題:
請問我叫什麼名字?革流巴
請問我家住在哪裡?以馬忤斯
請問我搭乘哪一種交通工具?超光速太空梭
請問一千年前先知預言誰必須受害?彌賽亞
請問耶穌星期幾去世?星期五
請問預告片中革流巴如何認出耶穌?耶穌戴上頭巾
請問耶穌死裡復活給我們帶來什麼恩典?罪得赦免與神和好
請問革流巴認出復活的主以後做什麼事?回去耶路撒冷與人分享見證
Ⅱ.革流巴與耶穌的關係(Cleopas and Jesus)(以下是自述方式)
1.太太馬利亞站十字架旁邊
        其實革流巴的名字在聖經裡不只出現一次,但你們對我(革流巴)沒什麼印象。比較明顯的是在路加福音中提到,去以馬忤斯的兩人中有一個叫作革流巴。但如果再仔細查考,就會知道我在聖經中不是默默無聞的。當耶穌基督被釘十字架時,在十字架下有幾位婦女陪伴著耶穌,其中有三位都叫作馬利亞。約翰福音說:「站在耶穌十字架旁邊的,有他母親(馬利亞)與他母親的姊妹,並『革羅罷』的妻子馬利亞,和抹大拉的馬利亞。」(約19:25)當中的「革羅罷(Cleopas)」就是我,我太太也叫作馬利亞。我太太和耶穌很要好,好到耶穌死時她是站在十架下四位婦女中的一位。在馬太(太27:56)、馬可福音(可15:40)中「他母親的姊妹」是指撒羅米──雅各和約翰的母親,這兩兄弟的父親叫作西庇太,所以雅各和約翰是耶穌的表兄弟(因為是阿姨的孩子)。在耶穌復活的那日清早,我太太也與另外兩個婦女到墳墓那裡,「過了安息日,抹大拉的馬利亞和雅各的母親馬利亞並撒羅米,買了香膏要去膏耶穌的身體。」(可16:1)這次耶穌的母親並沒有去抹耶穌的身體。我們有一個孩子也叫作雅各,他是耶穌的十二個學生之一。
 2.兒子小雅各是耶穌的門徒
         從達文西畫「最後的晚餐」中十二個學生排列的次序,可以知道雅各與耶穌的關係。馬太福音說:「這十二使徒的名:頭一個叫西門、又稱彼得,還有他兄弟安得烈,西庇太的兒子雅各和雅各的兄弟約翰,腓力和巴多羅買,多馬和稅吏馬太,『亞勒腓』的兒子雅各,和達太,奮銳黨的西門,還有賣耶穌的加略人猶大。」(太10:2-4)當中的「亞勒腓」就是我的名字,只因從亞蘭文及希伯來文翻譯成希臘文而有不同,一個譯作革羅罷,另一個譯作亞勒腓,這部分比較學術性,我就不詳細說明,好比客家話與河洛話發音不同,但卻是同樣的意思。既然十二使徒中有兩個名為雅各,所以就把他們區分為大雅各、小雅各;西庇太的兒子叫作大雅各,我(革流巴)的小孩叫小雅各。
 
        在右邊圖畫中,耶穌坐在正中央,大雅各和約翰坐在最靠近耶穌的兩旁,這倆兄弟的脾氣很暴躁,又被稱作「雷子」(可3:17),十二使徒的老大西門彼得也被倆兄弟擠到後面。安得烈雖是帶領西門彼得去見耶穌的,但是與耶穌最親近的三人核心小組他卻沒有列在其中。腓力是帶朋友拿但業找到耶穌的,但聖經稱拿但業作巴多羅買。腓力的左邊是在稅關處工作的利未(馬太),及參加奮銳革命黨的西門,達太的背景資料我們不太知道。
        再來介紹最有實驗精神的多馬,以及出賣耶穌的猶大。最後介紹的是我的兒子,他沒什麼表現,但因為同名的緣故,所以被稱作小雅各。我還有另外一個兒子叫約西,「還有些婦女遠遠的觀看;內中有抹大拉的馬利亞,又有『小雅各』和約西的母親馬利亞,並有撒羅米。」(可15:40)西庇太的兒子大雅各是被砍頭的那一位,我兒子可能因沒什麼表現而免於此災。
 3.耶穌基督父親約瑟的弟弟  (Eusebius of Caesarea, A.D. 263-339)
        我太太是跟隨耶穌直到十字架下、又是第一批去墳墓的婦女之一,我兒子是耶穌的學生,那我本人呢?其實聖經提到的不多,但如果你留意去讀教會歷史,就會知道我與耶穌的關係比我太太和兒子還要親。有一位叫作Eusebius(優西比烏)的初代教父,是第一位教會歷史學家,他寫了一本教會歷史,裡面就提到我是耶穌基督父親約瑟的弟弟,所以耶穌要稱我為「革流巴叔叔(Uncle Cleopas)」。平常我不太願意講這一層關係,但今天蔡牧師邀請我來,所以就自我介紹一下,雖然我跟隨耶穌很長一段時間,但並沒有被選入十二使徒中。
 Ⅲ.耶穌生平的驚奇  (The Surprise of Jesus Life)
 1.馬利亞未婚懷孕生下耶穌
        我的侄子耶穌很特別,他母親懷胎時就被人說不少閒話。因我哥哥約瑟與馬利亞訂婚之後,未婚妻就有身孕了,這該怎麼說呢?哥哥就想要與她解除婚約。但她說,天使對她說她雖是童女卻要懷孕,「天使對她說:馬利亞,不要怕!你在神面前已經蒙恩了。你要懷孕生子,可以給他起名叫耶穌。他要為大,稱為至高者的兒子;主神要把他祖大衛的位給他。馬利亞對天使說:我沒有出嫁,怎麼有這事呢?天使回答說:聖靈要臨到你身上,至高者的能力要蔭庇你,因此所要生的聖者必稱為神的兒子(或作:所要生的,必稱為聖,稱為神的兒子)。」(路1:30-35)哪有這種事!所以從那時起,我們就很注意,她所生的這個孩子一定和普通人不一樣,因為他的受孕過程就跟一般人不同。耶穌的母親懷孕時,我們就覺得這個孩子將來一定不同凡響,後來也真的很不一樣。
 2.十二歲就以天父的事為念
        在耶穌十二歲時,他的父母第一次帶他去耶路撒冷聖殿,返家時他不管父母,獨自留在那裡,害他父母焦急的找了三天,事後他父母問他為何如此,他的回答更是讓他父母有聽沒有懂,「……他父母看見就很希奇。他母親對他說:我兒!為什麼向我們這樣行呢?看哪!你父親和我傷心來找你!耶穌說:為什麼找我呢?豈不知我應當以我父的事為念嗎(或作:豈不知我應當在我父的家裡嗎)?」(路2:42, 48-49)在他十二歲時就了解,他的父親不只是約瑟而已,還有一位天父是他的父親,這個舉動讓他父母覺得這個孩子與眾不同。
 3.從約瑟學當木匠照顧家庭
        他沒有讀過神學院,非正式的拉比,本業是木匠,父親約瑟把木工的專業教給他,而他的技術好到只要村裡的人一提到「那木匠(The Carpenter)」,就成了稱呼他的代名詞。「這不是那木匠嗎?不是馬利亞的兒子雅各、約西、猶大、西門的長兄嗎?他妹妹們不也是在我們這裡嗎?」(可6:3)他所製作牛的軛,讓牛拉犁時可以很輕省,因為他的觀察力很好,能夠造出符合牛隻肩部形體的好木軛。若你請他訂做擔子,他也可以配合你的肩膀做出舒服的肩擔,不會使你磨破皮。所以耶穌曾說:「我心裡柔和謙卑,你們當負我的軛,學我的樣式;這樣,你們心裡就必得享安息。因為我的軛是容易的,我的擔子是輕省的。」(太11:29-30)因為他父親早逝,長子耶穌很孝順,照顧母親和家裡的需要,直等到他的弟妹長大了才出來傳道,「耶穌開頭傳道,年紀約有三十歲。」(路3:23)
 4.在拿撒勒就有彌賽亞意識
        但耶穌一出來傳道就出問題,可能因為沒讀過神學院所以不知道有些話不能講,但他卻直言不諱。第一次講道是在他成長的地方―拿撒勒,他進入會堂,有人拿聖經書卷給他誦讀,他拿起以賽亞書讀完之後,卻說了惹人非議的話:「今天這經應驗在你們中間了。」聖經上寫:「耶穌來到拿撒勒,就是他長大的地方。在安息日,照他平常的規矩進了會堂,站起來要念聖經。有人把先知以賽亞的書交給他,他就打開,找到一處寫著說:主的靈在我身上,因為他用膏膏我,叫我傳福音給貧窮的人;差遣我報告:被擄的得釋放,瞎眼的得看見,叫那受壓制的得自由,報告神悅納人的禧年。於是把書捲起來,交還執事,就坐下。會堂裡的人都定睛看他。耶穌對他們說:今天這經應驗在你們耳中了。」(路4:16-21)這句話是在指彌賽亞咧!彌賽亞就是受膏抹者(用油抹的),他的意思是「你們今天就看到彌賽亞了,他就站在這裡。」吹牛的話說完也就算了,他還說一些讓人不悅的話。他說先知以利亞時代鬧飢荒,當時有很多寡婦,但以利亞卻去投靠西頓(在外國)一個寡婦,讓她供應生活,言下之意是看不上以色列人。又說,以利沙時代,患痲瘋病的人一大堆,但以利沙只叫外國敘利亞的乃縵將軍得醫治。這兩句話讓台下那些同胞非常光火,大家蜂擁而上要把耶穌從山谷上推下去,還好耶穌手腳俐落,沒有被暴民所害。一出道就得罪不少人,導致他在拿撒勒沒什麼立足之地,果不其然,之後他將傳道總部搬到迦百農去。
 5.到處遊行傳福音趕鬼醫病
        這個孩子長大以後,不只說自己是上帝的兒子,他還顯出一些異能,去到哪裡就把那裡的病人治好了,眾人當然很歡迎他,好像現在的靈恩派一樣,有哪位牧師有醫治之能,大家就會慕名而去。「耶穌走遍加利利,在各會堂裡教訓人,傳天國的福音,醫治百姓各樣的病症。他的名聲就傳遍了敘利亞。那裡的人把一切害病的,就是害各樣疾病、各樣疼痛的和被鬼附的、癲癇的、癱瘓的,都帶了來,耶穌就治好了他們。」(太4:23-24)耶穌不只醫病、傳道,他還趕鬼,所以名聲越來越大,老百姓越發喜愛他。但這對宗教人士來說是危險,因為當時猶太人受羅馬統治,要是群眾集中焦點於一個人時,羅馬政府就會來壓制。
 6.與當代宗教領袖衝突齟齬
        他對當時的宗教領袖不太客氣,一開始就犯了他們的規定。有一個人手枯乾了多年,不需要急診,耶穌卻在不可做工的安息日,只說一句話就將他醫好了,這種事晚一天也無妨,但耶穌卻執意如此,他認為要做好事是不被日子限定的。「耶穌又進了會堂,在那裡有一個人枯乾了一隻手。眾人窺探耶穌,在安息日醫治不醫治,意思是要控告耶穌。耶穌對那枯乾一隻手的人說:起來,站在當中。又問眾人說:在安息日行善行惡,救命害命,那樣是可以的呢?他們都不作聲。耶穌怒目周圍看他們,憂愁他們的心剛硬,就對那人說:伸出手來!他把手一伸,手就復了原。法利賽人出去,同希律一黨的人商議怎樣可以除滅耶穌。」(可3:1-6)耶穌不止會瞪人,還會責備人,讓那些宗教人士怒火中燒,耶穌說:「你們這假冒為善的文士和法利賽人有禍了!因為你們好像粉飾的墳墓,外面好看,裡面卻裝滿了死人的骨頭和一切的污穢。」(太23:27)因此他得罪這些祭司長、經學士和法利賽人,但老百姓都很喜歡他,所以他變成一個爭議性很高的人物。
 7.騎驢進耶路撒冷引起殺機
        最後在逾越節時,他刻意騎了一匹驢子進耶路撒冷城,「他們把驢駒牽到耶穌那裡,把自己的衣服搭在上面,耶穌就騎上。有許多人把衣服鋪在路上,也有人把田間的樹枝砍下來,鋪在路上。前行後隨的人都喊著說:和散那(和散那:原有求救的意思,在此乃是稱頌的話)!奉主名來的是應當稱頌的!那將要來的我祖大衛之國是應當稱頌的!高高在上和散那!」(可11:7-10)那些老百姓就唱起「和撒那」的詩歌,那是在歡迎王入城咧!旁邊圍觀的宗教人士聽見就說:「要是被凱撒聽到眾人稱他是王,那這下他必死無疑。」所以他是在得到老百姓很大的支持之後,掌權的宗教人士決定要設計殺他的。他這樣進城倒也還好,只是進聖殿之後,看到有人在聖殿兌換銀錢,就翻倒人家的桌子;有人要買祭牲獻祭,他把那些動物都趕走,讓人難做生意。在聖殿外引起騷動是一回事,在聖殿裡他也這樣做,實在讓人心生不滿。「耶穌進入聖殿,趕出殿裡作買賣的人,推倒兌換銀錢之人的桌子,和賣鴿子之人的凳子;也不許人拿著器具從殿裡經過;便教訓他們說:經上不是記著說:我的殿必稱為萬國禱告的殿嗎?你們倒使他成為賊窩了。祭司長和文士聽見這話,就想法子要除滅耶穌,卻又怕他,因為眾人都希奇他的教訓。」(可15-18)樹大招風、名大招忌,又擋人財路,當然惹來殺機,但因支持他的人很多,投鼠忌器,不好公開抓他,於是私底下商議逮他。
 8.被猶大出賣釘死在十字架
        那時候還沒有裝設路燈,晚上看不清楚,若抓錯人就白費力氣,在不知道要怎麼抓耶穌時,竟然有愛錢的那個猶大出現,我想他本來可能不愛錢,只是他做財務長後才變得愛錢,但這是我猜的。猶大和他們商量以親嘴為記號,這樣在夜晚就可以知道誰是耶穌。耶穌會被抓,就是因為裡面的人出賣了他,不然白天宗教人士不敢抓他,晚上能見度又差,要抓也不容易。耶穌也真冤枉,被他的學生親一下嘴就被抓去判刑。「耶穌對他說:猶大!你用親嘴的暗號賣人子嗎?」(路22:48)晚上被抓,隔天上午九點就把他釘上十字架,「到了一個地方,名叫髑髏地,就在那裡把耶穌釘在十字架上,又釘了兩個犯人:一個在左邊,一個在右邊。……耶穌大聲喊著說:父啊!我將我的靈魂交在你手裡。說了這話,氣就斷了。」(路23:33,46)我、我太太及孩子跟隨他三年多,跟到最後他卻被人釘在木頭上,全家都投資上去,結果整個都毀了,什麼期待都破滅,人都死了還有何戲可唱?就在這樣的情況下,我才決定回故鄉去,於是跟一個同伴回以馬忤斯。
 Ⅳ、以馬忤斯的奇遇 (The Wonderful Encounter at Emmaus)
1.以色列救贖盼望者的被殺死亡
        耶穌死得很可憐,被人釘到手腳都是洞,放在墳墓裡,我知道他是真的死了,因為我太太目睹了全程,禮拜日清晨她還去墳墓那裡看過一次。事實是耶穌已經死了,很多人和我的盼望都破滅了。「……官府竟把他解去,定了死罪,釘在十字架上。但我們素來所盼望、要贖以色列民的就是他……」(路24:20-21)
 2.抹大拉馬利亞看見空墳的驚慌
        後來聽說耶穌墳墓洞的大石塊已被人滾開。那日一大清早,抹大拉的馬利亞第一個跑去,那時天還朦朦亮,不知道她的眼睛有否看清楚,她看到石頭被滾開了,嚇了一跳,心想這下糟糕了,是不是耶穌的屍體被人盜走,因為墳墓是空的。婦女比較膽小,因為裡頭黑漆漆不敢進去,從外面一看沒有,就趕緊跑回去告訴門徒。「七日的第一日清早,天還黑的時候,抹大拉的馬利亞來到墳墓那裡,看見石頭從墳墓挪開了,就跑來見西門彼得和耶穌所愛的那個門徒,對他們說:有人把主從墳墓裡挪了去,我們不知道放在那裡。」(約20:1-2)
 3.彼得與約翰查看細麻布的迷茫
        但彼得和約翰這兩個男人比較大膽,他們一起去做確認,想說是不是婦女們看錯了。這回他們進了墳墓洞裡,發現屍體真不見了,裹屍布卻留在那裡,他們感到奇怪不解,「彼得和那門徒就出來,往墳墓那裡去。兩個人同跑,那門徒比彼得跑的更快,先到了墳墓,兩個人同跑,那門徒比彼得跑的更快,先到了墳墓,低頭往裡看,就見細麻布還放在那裡,只是沒有進去。西門彼得隨後也到了,進墳墓裡去,就看見細麻布還放在那裡,又看見耶穌的裹頭巾沒有和細麻布放在一處,是另在一處捲著。」(約20:3-7)他們習俗是將屍體纏裹到很緊密,裡面還有香膏黏著,和埃及的木乃伊一樣,若有人要移動他,應該是人連布都扛走,怎麼有時間和力量解開紮實的裹屍布,再把布放好,把人扛走?雖然他以前說過他要復活,但怎麼可能?而且死了三天應該開始發臭了!
 4.革流巴與同伴絕望的走回故鄉
        無論如何,沒有人看到耶穌,只有看到空墳和裹屍布,反正在這裡沒有戲唱了,所以我想還是回家吧,於是和朋友就一路憂傷的往故鄉去。「正當那日,門徒中有兩個人往一個村子去;這村子名叫以馬忤斯,離耶路撒冷約有二十五里……二人中有一個名叫革流巴的……」(路24:13, 18)從耶路撒冷城到以馬忤斯差不多七英哩的路程,走路大約要兩小時多。
 5.復活耶穌同行傾聽我內心憂傷
        結果在半路上,遇到一個出外人與我們同行,交談中他問我們發生了什麼事,看起來他好像真的不知道這則大新聞,所以我就講給他聽,他聽我抱怨,但是都沒有責備我。「正談論相問的時候,耶穌親自就近他們,和他們同行;只是他們的眼睛迷糊了,不認識他。耶穌對他們說:你們走路彼此談論的是什麼事呢?他們就站住,臉上帶著愁容。二人中有一個名叫革流巴的回答說:你在耶路撒冷作客,還不知道這幾天在那裡所出的事嗎?」(路24:15-18)後來到了以馬忤斯已經傍晚了。我們的先祖教導我們,要邀請外人來作客,不要讓對方餓肚子,若他不願暫住一晚,也不會餓著離開,而他也不避諱,入境隨俗的留下來。
 6.耶穌解釋聖經打開我屬靈眼光
        一路上他還教導我們聖經,因為我們總是似懂非懂或遺忘,而且他的表達能力很好,講解到讓我明白聖經,原來從創世記到瑪拉基書裡有很多關於耶穌的事情,「耶穌對他們說:無知的人哪,先知所說的一切話,你們的心信得太遲鈍了。基督這樣受害,又進入他的榮耀,豈不是應當的嗎?於是從摩西和眾先知起,凡經上所指著自己的話都給他們講解明白了。」 (路24:25-27)
 7.耶穌擘餅祝福使我的眼睛明亮
        到了吃晚餐時,照電影演的,耶穌是蓋上頭巾祝謝,但聖經是寫擘開麵包祝謝。奇怪?應該是主人拿起食物來祝謝,他是客人,怎麼自己拿起麵包擘開祝謝?就在那一刻,我們的眼睛被打開了,發現他不正是耶穌嗎!我們想要拉住他,他卻不見了,「到了坐席的時候,耶穌拿起餅來,祝謝了,擘開,遞給他們。他們的眼睛明亮了,這才認出他來。忽然耶穌不見了。」(路24:30-31)
 8.生命翻轉回耶路撒冷與人分享
        這可不是件小事,我一定要回去跟門徒們說,不然他們老是以為耶穌的屍體是被人偷走了,我們兩個人就趕快收拾行李再次出發,原本是從耶路撒冷回到以馬忤斯,現在顧不得吃飯,又趕回耶路撒冷去。「他們彼此說:在路上,他和我們說話,給我們講解聖經的時候,我們的心豈不是火熱的嗎?們就立時起身,回耶路撒冷去,正遇見十一個使徒和他們的同人聚集在一處,說:主果然復活,已經現給西門看了。兩個人就把路上所遇見,和擘餅的時候怎麼被他們認出來的事,都述說了一遍。」(路24:32-35)這件事讓我整個人的生命都改變了,本來以為人生沒有希望而回鄉,現在我才知道耶穌復活不是捏造的,是真正的復活了!我當然要去跟別人說這個大好的消息。這就是我的故事。
 Ⅴ.結論:願復活的主叫我們的生命翻轉
        我的故事到此為止,雖然我有這個經驗,但我口才不好,還好蔡牧師請我來,我才有機會跟大家講這個故事,不然大家都不記得我革流巴,只記得以馬忤斯。但你們知道還有一個人比我厲害,耶穌死後復活也向他顯現,他便變了一個人,因為他讀很多書,後來對教會的影響非常的大,那個人叫作掃羅(就是後來的保羅),他也是遇到耶穌整個生命改變。我也是,但我比較沒影響力。掃羅說:「照聖經所說,第三天復活了,並且顯給磯法看,然後顯給十二使徒看;後來一時顯給五百多弟兄看,其中一大半到如今還在,卻也有已經睡了的。以後顯給雅各看,再顯給眾使徒看,末了也顯給我(掃羅)看;我如同未到產期而生的人一般。」(林前15:4-8)新約聖經絕大部分書卷是掃羅寫的。我期待今天要接受洗禮的人,遇見耶穌之後,你們的生命也能夠改變,像我一樣被改變。

禱告
        「天父上帝,我們感謝你。你讓我有機會來到和平教會跟弟兄姊妹分享我的故事,我們期待今天要受洗的兄姐,也有同樣的經歷,也能與復活的主相遇。復活的主能夠將他們的生命做一個徹底的改變,使他們從哀傷變成喜樂,從絕望變成充滿希望,想要放棄的變成帶著使命。讓他們的人生有個大的翻轉,也把耶穌基督復活的盼望與愛,放在每一個人和他們的家庭裡。我們在你面前這樣禱告,奉靠耶穌基督的名,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