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11日 星期六

建造與禱告

 

一、前言

今年2024年教會的年度目標是「跟隨基督,齊心建造」,關於建造在聖經中的人物,常會想到舊約的尼希米。所以從這禮拜開始,我們將用8次主日講道,透過尼希米記來認識這一位聖經人物,透過逐章近距離的研讀,認識他,讓他成為我們的信仰陪伴者,讓我們的生命和處境和他對話。首先,讓我們來簡單介紹尼希米所在的時代背景,以後還會有更詳細的說明,他是處在以色列歷史上一個充滿挑戰和試煉的時期。主前586年,巴比倫攻下耶路撒冷,將以色列人流放到異邦;但隨後波斯王允許猶太人返回耶路撒冷,重建聖殿(主前516)。尼希米是第三批返回的人(主前446),距離第一批回來已經又過了70年。我們也可說,那是一段屬靈低落的時代,但上帝的計畫和安排超過我們所求所想的,祂讓尼希米,這位在波斯首都書珊的高官,王的酒政,就是王喝酒之前都要他先試過以防有毒,可說是王的貼身親信,參與在耶路撒冷的重建計畫。

 

在這第一講,首先我們來看,關於發在尼希米身上的這一切是從哪裡開始的。第一章一開始像是尼希米的回憶錄,說起事情開始於他聽到他的弟兄哈拿尼和幾個人從耶路撒冷回來,得知故鄉破敗,歸回的同胞遭大災難,受凌辱,城牆拆毀,城門被焚燒。這些消息讓他的心很難過,他哭泣並開始為這事禁食禱告。我們前幾週曾說過,禱告是行動的開始,或者說禱告絕對是一個關鍵性的行動,今天就讓我們從他的禱告,發現他禱告的秘密,究竟他在這段禱告期間經歷了什麼。

 

二、尼希米禱告

1.禱告中的情感表達

當我們談到禱告時,往往想到的是一種與神對話的方式,但禱告更可說是我們屬靈的溫度計。禱告中的情感是什麼﹖禱告中的情感至關重要,它給予禱告生命力,使其不成為空洞的儀式。當時的尼希米,儘管身處首都書珊城,受到王的器重,但這突如其來的訊息,闖進他的生活,深深影響他。這位在異鄉出生、成長,打拼的成功楷模,卻感覺在他現在的生活中,突然被打亂,或許是關乎人生使命,或者你說是中年的危機,卻又不只是個人,也關係到群體。讓他處在一種在現場又好像被抽離的不滿足當中,我在此套用一個詞,有人把這稱為一種「神聖的不滿足」。想想看,當我們對現況感到滿足時,往往無法發現上帝要給我們的異象,因為目前在這裡很好,這裡就是目的地,不是嗎﹖但是當我們開始聽見、開始知道、開始關心這個苦難的世界時,我們心中有些東西被挑起了,或許一開始連自己也不那麼清楚那究竟是什麼,各位,你有過這樣的經驗嗎﹖當尼希米聽到故鄉耶路撒冷的破敗和欠缺,這時他開始為這禱告,要去了解這種神聖的不滿足究竟是什麼,這樣的禱告成為整個尼希米故事的開始。然而,轉到我們的生活,在今日我們碰到的問題是,每天聽到太多的訊息,內心好像需要產生某種機制,把我們漸漸地變成無感,或者說,我們心中好像有一個選台器,可以很快切換我們的有感,從看見痛苦的頻道,下一秒馬上切換到其他的場景去緩和我們的有感,大家懂我在說什麼吧﹖各位,這是我們這時代的實況。但是尼希米,他以關心和分擔為出發點的禱告,這不僅是他的見證,也挑戰著我們的禱告和信仰生活。各位,讓把我們逐漸習慣的「無動於衷」帶到神面前,在每天給自己一段安靜的時間中,懇求聖靈將感動繼續啟示給我們,激發我們與神同工的心。

 

2.關於信心

信心,是我們與神之間最為緊密的聯繫之一。當我們談到信心時,我們不僅僅是在談論一種感覺,或是對自己的自信心,而是在談論一種堅定的信靠,關於對象--上帝的信心,透過禱告來表達信靠。在這個世界上,我們會遇到許多困難和挑戰,但當我們擁有堅定的信心時,能夠勇敢地面對一切。各位,你所認識的上帝,讓你我有這樣的信心嗎?這是我們應該思考的問題。上帝是全能的,祂也願意幫助我們,這種信心不僅僅是來自於我們的感受,更是來自於上帝的應許。我們從尼希米的禱告中,他用三個詞來稱呼他禱告的對象--耶和華,天上大而可畏的上帝,向愛你、守你誡命的人守約施慈愛的上帝啊。耶和華—這是摩西在曠野受呼召時,上帝對他說起的名字,尼希米稱呼上帝的名字,是那位跟他列祖、和他同胞們立約的上帝,他是天上大而可畏的上帝,同時也是那位會向愛他、遵守他誡命的人守約施慈愛的上帝。尼希米的信心是源於對上帝的認識,這是你所認識的上帝嗎﹖各位,在你現在每天生活中,哪裡正是你在經歷上帝信心的地方呢﹖哪裡正是你透過禱告,向上帝表達信靠,相信上帝會帶領保守你,指引你方向的事情呢﹖讓我們憑著上帝的應許,在禱告中持續祈求,經歷信心的挑戰和成長。

 

3.認罪和代求

在我們的靈命成長過程中,省察並承認自己的錯是一個十分重要的環節。透過認罪,我們不僅能夠與神和解,也是靈命成長的重要關鍵。從尼希米的禱告中,我們發現一件特別的事,就是他的認罪不僅僅是為自己的罪行而懺悔,更是為代表一個群體中的罪而懺悔,可以稱為「認同性的悔改」。尼希米把自己視為在群體中的一位,他站在罪人群體中,與百姓有強烈的認同,為他們和祖先們的罪行而認罪,而非站在群體之外,指責那些他認為犯罪的人的角度。這對我們來說可能是較不熟悉的,我們習慣為自己個人來認罪悔改,但我們是否曾為教會和我們所在的土地和國家認罪﹖再者,這種認罪的態度與現在習慣的個人主義截然不同,它體現了對同胞和土地的關愛,覺察到自己並沒有高人一等,他感受到自己也有份在那受罪惡影響的社會結構,甚至是歷史發展之中,我願意為著所屬的群體,用認同性的悔改來祈禱代求。

 

尼希米的禱告,成為代求者的見證和示範,值得我們來學習,或許我們對這種在群體中的代求感到陌生,但這代求的傳統可以追溯到聖經時代的亞伯拉罕、摩西、耶利米和但以理等先知,他們在所在的時代中,為神的百姓代求。在新約,我們的主耶穌祂也是如此,祂是神的兒子卻願意道成肉身,在世上與我們認同,進到我們人類當中,同時保持自己的潔淨,成為完全的人,最後甚至為我們的罪來承受十字架的苦難,也因著這樣,帶來集體性的拯救。

 

在以西結書22:30中寫道,上帝說「我在他們中間尋找一人重修城牆,在我面前為這地站在缺口上,使我不致滅絕它,卻連一個也找不著。」這告訴我們,神在不同時代中,熱切尋找那些關心祂的榮耀和關心祂心意的人,來成為與神同工,參與建造的人。祂也在現代,繼續在尋找這樣的人。讓我們透過這種認同性悔改的禱告,帶給你我更開闊的眼光,有份在這個世界中成就神的工。

 

4.禱告的真諦

透過尼希米的這個禱告,讓我們想問,除了他表達對故鄉同胞受苦的強烈不捨,以及對上帝信實的信心之外,他究竟跟上帝祈求什麼呢﹖在1:11「主阿,求你側耳聽你僕人的祈禱和喜愛敬畏你眾僕人的祈禱,使你僕人現今亨通,在王面前蒙恩。」尼希米向上帝祈求讓他亨通,在王面前蒙恩,但他向神求的不僅僅是物質上的福氣,而是尋求神的心意。他不僅僅是在向神陳述自己的需求,更是在尋求神的旨意,願意按著神的心意來行事。

 

請注意,我們可以說,尼希米的禱告不僅是一種求神行動的祈禱,更是一種改變自己、調整自己參與在上帝計畫中的禱告。他在禱告中經歷被神改變,他的心靈被更新,他的思想被調整。這種禱告的力量是無法衡量的,因為它能夠改變我們的生活,使我們更像基督。如果我們往下看第二章,距離上帝給他一個機會,從禱告到他跨出去行動,期間相聚4個月,我們看見這個持續禱告的歷程,正一步步改變他的生命軌道。

 

三、默想和回應行動

各位,你有過類似的經歷嗎?你曾經在禱告中感受到被神更新改變嗎?調整人生的方向﹖如果是的話,讓我們一同感謝神的恩典和引導,並且持續尋求祂的心意。如果沒有,讓我們祈求,求聖靈引領我們進入代禱者的侍奉之中,成為神尋找擋住破口、重建城牆的同工。或許你會覺得,牧師這有點恐怖,不知道上帝會怎樣改變我﹖不知上帝會要我做什麼﹖但當我們越認識這位上帝,越相信上帝對我們生命有美好的帶領,上帝有藍圖,而我們有的是拼圖,我們在一片片的拼圖中逐漸看出上帝的藍圖。這樣的歷程,又像是跟軍隊中的總司令同行,我們可能不懂總司令下的命令,但當我們願意順從並去執行,終會看見在整場戰役中,因著我們的有份和投入,共享最終勝利的成果。

 

最後,這段經文中還有一個詞很吸引我,就是「那時」,指的是生命中看似平凡的一天,很奇妙的是,從那一天起尼希米的生命就漸漸不再一樣。親愛的弟兄姊妹,你生命中的那時,在那一天,可能是透過一個對話,參加一個聚會,或讀到一段文章,或看到一張照片,一個影片等,是否開啟你生命另一個篇章。各位,你是否認同我們人的一生,從小到大,都在探詢生命的意義,雖然我們有時候忘記這件重要的事。而成為基督徒,在探尋人生意義和使命時,基督徒相信上帝有藍圖,而我們有拼圖,不僅在生活上尋求,也在禱告中尋求,透過將一片片拼圖拼起來的當中,自己生命投入在建造某些,比滿足於自己現在生活還更高的事情。上個禮拜我受邀去參加台灣世界展望會60週年的活動,看到他們曾參與在埔里基督教醫院、木柵的伯大尼育幼院一開始的開設,聽到現在全台灣每十個低收入家庭中需要被照顧的小孩,就有一個是台灣世界展望會參與關懷。以前會覺得看機構的紀念特刊,如果沒有熟悉的人事物,好像總有一種距離感,但這次當我看著這特刊,被當中一張張的照片,一個個贊助者的受訪文章,還有一個個執行過的專案回顧,甚至我們台灣如何從接受國外的資助到成為其他國家的資助。那當中有台灣的集體故事,也是你我的故事,去實踐並體會如同耶穌所說的「施比受更為有福」的真義。

 

或許,那個有一天,就是這一天,就在你我的生命最近的日子中,你正在建造些什麼﹖這是尼希米的開始,也會是你我另一個階段的開始。你我可願意留意那些有感的事,你可願意繼續在禱告中尋求上帝的心意呢﹖你我生命另一個奇妙的階段就從這裡開始。阿們嗎﹖讓我們同心來禱告。

2024年5月4日 星期六

基督徒八要(八)—維護生態

 

一、前言

弟兄姊妹平安,經過復活節兩個禮拜的聯合禮拜,今天我們要繼續這基督徒八要的最後一講「維護生態」,當我們從一開始的敬神愛人開始,到個人禱告讀經、參加聚會、樂意奉獻、傳福音領人歸主、服務社會等,或許好些弟兄姊妹心裡會想,基督徒個人和教會有這麼多的事情要學習和參與,在維護生態上究竟花多少心力呢?或許也有人會想,維護生態和基督信仰有怎樣的關係?在今天,我們要從聖經中所教導的來看關心生態這件事,並接著談我們該如何將這樣的理解化為行動。

 

二、起點--歌羅西書1:15-20

聖經中對生態的關懷可以從好些地方來切入,今天要以保羅在歌羅西書這一段經文開始。這是保羅在寫信中加入一段當時初代教會的詩歌歌詞,說起三個對耶穌基督的宣告,神學上來說是關於「基督論」,也作為關心生態的神學基礎。提到耶穌是:

()萬有都是藉著他而造,為著他而造(16)

()萬有一同靠著他而存在(17)

()神藉著他在十字架上的血成就了和平,使萬有藉著他與神和好(20)

以下我們就以這三個宣告為架構,對照不同的聖經版本,加上其他相關的經文,來談基督信仰和關心生態的關係。

 

()耶穌是受造界的源頭

約翰福音一開始,提到「太初有道,道與神同在,道就是神。這道太初與神同在。萬物都是藉著他造的;凡被造的,沒有一樣不是藉著他造的」(1:1-2)。約翰認識耶穌,他是在創造一開始的時候那個道,參與在世界的創造之中,耶穌是受造界的源頭。在福音書中,我們看見道成肉身的耶穌,降世成為人,成為老師和朋友,是的,他是這樣的角色,但又超越這樣的角色。在這個藉著他而被造的世界中,他有如戲劇的原創者,親自在戲劇裡上場。福音書中記載著耶穌他能平靜風浪,當門徒們彼此驚訝的說,他是誰,竟然連風浪都聽他的。對當時猶太人來說,海是代表無法掌握受造界的混亂力量,耶穌能夠,因為他是受造物的源頭。福音書中也多次記載,耶穌醫治那些身體心靈受傷的人,如同將這些送回原廠來修理一樣。我們也看見耶穌,他也特別喜歡在比喻中用許多大自然的素材來傳達上帝國的信息,展現耶穌對受造界的認識和喜好,他要聽眾透過觀察四周的大自然,去學習、去思想,因為他參與在世界的創造,對受造界有深切的情感。

 

()耶穌是受造界的維護者

17節提到「他在萬有之先;萬有也靠他而存在。」這個靠他而存在,2019年現代中文譯本是「萬有也藉著他各得其所。」2021現代台語譯本「萬有靠伊連結好勢。」宣告耶穌是受造界的維護者,科學家們越來越發現,不論是從外太空星球的探索,或是對地球生態圈的認識,皆發現地球是在一個難以相信的平衡下,擁有讓生命得以存在的條件,縱使地球在久遠歷史中曾經歷重大的氣候變遷,像是冰河時期或隕石撞地球造成恐龍的滅絕等,但這個平衡依然被保存下來。基督是受造界的維護者,他並非創造完就放著不管,而是繼續維護著這受造界。接著第18節提到基督是教會的頭,在這一整段談論基督身分時,特別提到教會,基督是教會的頭,這也讓我們可以連結到耶穌曾講過好幾個比喻,都提到我們是管家,受託管理主人的家園。因此,不僅在創世記一開始,提到上帝要人有負責管理世界的角色,透過耶穌,我們也被吩咐成為管家,和耶穌一起管理和維護這世界。

 

 

()耶穌是受造界的救主

對我們來說,比較熟悉的耶穌成為我們個人的救主,但什麼是受造界的救主,我們來看以下的幾段經文。

 

1.約翰福音3:16

我們都宣認耶穌來世上,要成為我們的救主。我們所熟悉,甚至會背誦的約翰福音3:16「神愛世人,甚至將他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他的,不致滅亡,反得永生。」但請注意,這當中的神愛「世人」在原文指的是神愛宇宙,神愛整個受造界。在現代台語版中這段是這樣翻譯「上帝連伊獨一的子都賜互世間,欲互逐個信伊的人免滅亡,反轉得著永遠的活命,伊即呢疼世間!」用「世間」來代替「世人」。從這段經文早先的翻譯版本,顯示在以人為中心的思想,會使我們忽略聖經中原本提到關於神和受造界之間的關係。

 

2.創世記9:9-17

另外一個例子,是舊約創世記中的大洪水,當時人類犯罪,上帝啟動洪水的毀滅行動,但上帝揀選挪亞一家,要他們在山上蓋方舟。用現代的話來說,上帝在氣候變遷中做審判,也做拯救。在這行動中不僅是關於挪亞一家八口,也關係到許多的動物,因為這些動物也是上帝所珍貴的創造。從創世記第九章寫到當大洪水退去後,上帝和挪亞的立約(9:9-17),請注意在立約的內容中,總共重複五次,「我要與你們和你們後裔立我的約,包括和你們一起所有的生物,就是飛鳥、牲畜、地上一切的走獸,凡從方舟裏出來地上一切的生物。」同樣的,這裡不只是上帝和人類的代表挪亞一家所立的約,更是和所有生命活物所立的約。透過這兩段我們熟悉的經文,看到我們以往只讀到關於人本身,而忽略了上帝更寬廣對整個受造界的心意。

 

3.羅馬書8:19-22

「受造之物切望等候上帝的眾子顯出來。因為受造之物屈服在虛空之下,不是自己願意,而是因那使它屈服的叫他如此。但受造之物仍然指望從敗壞的轄制下得釋放,得享上帝兒女榮耀的自由。我們知道,一切受造之物一同呻吟,一同忍受陣痛,直到如今。」這段是保羅所領受,是萬物要透過十字架和上帝和好,恢復原有的破裂關係。保羅說,這個拯救不僅是給世人,連受造之物也在熱切盼望,一同呻吟忍受,期待將來主耶穌再來的時候,和信徒一起得到完全的釋放、得到完全榮耀的自由。在啟示錄中寫到的新天新地,是這個世界將要被更新,成為上帝完全統治的國度,上帝的國降臨到世界上。

 

透過剛才我們查考的聖經,在認識上帝全備的福音和計畫中,我們的確需要更全面地認識關心生態這主題,老實說,我們以往的關注都太少,忽略了受造界也在上帝計畫中的角色。

 

三、省思與行動實踐

()省思可能會卡關的原因

緊接著,我們不僅是認識,更需以行動來回應。然而,我們也馬上會遇見這實際的問題,很多人卡在「關於生態的問題,問題實在太大,我們做的實在有限,反而覺得無力改變而放棄。」或是,因為關心生態的議題,如果你網路上搜尋一下,就有爆量的資訊和各種需要,但假如什麼都要做,反而什麼都無法持續去進行。各位,這也是你的困難嗎?

 

()關於行動實踐的建議

跟大家推薦這本《耶穌的環保學》,裡面提到幾項對教會和基督徒如何關心生態的建議,我覺得是個很好的開始,作者建議看大局,但不要輕忽細微的日常改變,例如全球的氣候變遷議題,這並不是單一巨大無法處理的問題,而是幾十億個微小而可以處理的問題,千萬不要灰心,改變一開始往往看起來微不足道。建議我們基督徒可以從本地開始,從群體來開始,因為你我不是獨自去改變世界,而是了解之後願意化成回應的行動才重要。作者提出具體的三個行動建議:

 

1.從禱告開始

是的,當基督徒開始禱告,這就是行動的開始。我們可以禱告,求主指引我,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關愛你所造的受造界,告訴我可以從哪裡開始?我們可以禱告,求主讓我找到夥伴,可以一同來尋求我們要從哪裡開始。

 

2.認識你所生活的地方,並對神所創造的美善發出讚嘆和感恩

耶穌說去看見空中飛的飛鳥,去欣賞地上開的百合花。各位,在復活節之後,你可有察覺春天的到來,你可有發現周圍的大自然正在變化。作為一位攝影的愛好者,透過拍照,幫助我發現上帝的美和發出讚嘆。問大家,在這幾個月你有去過陽明山、士林官邸、新生公園玫瑰園、或是大安森林公園,或是你們家或辦公室附近的公園呢?還是去台北盆地四周圍的登山步道走走呢?美景就在我們所在的地方,讓我們學習對上帝所創造的美善,自內心發出讚嘆和感恩。我們不是只生活在鋼筋水泥的建築中,從這一棟走到另外一棟,請打開你的雙眼,打開你的心,去欣賞和表達對上帝的感恩。

 

3.和一些已經開始照顧當地環境的人建立關係

留意有好些關心生態的人就在我們周圍,他們可能是動保團體、荒野保護協會、台灣環保聯盟的成員,但也可能就是公園的志工、喜愛賞鳥的人、海邊淨灘的人,他們都很樂意跟我們分享。當有機會遇見他們時,跟他們談話,了解他們關心什麼,從他們眼光中學習一些新事物,讓自己更有意識地活在上帝所創造的世界中。

 

()末了的話

上個禮拜一,我跟一位以前城鄉所的同學相約好久沒有見面,他找我去貓空走走喝茶。在那個下午,我走到茶園中欣賞茶花,聽到不同的鳥叫聲,在溪邊聽見流水聲,聞到柚子花開的香氣、桂花的香氣,看見好大的蜘蛛和掛滿水滴的蜘蛛網,雖然下著小雨,也欣賞著雲霧飄過山林的美。然後從山上開車下來,不到15分鐘就到政大,原來我們跟自然的距離,其實比我們想的還要近。

 

我在寫講道篇的時候,想到那首「天父世界」的詩歌,會不會其實我們都還沒有領略,這個美好天父世界的10%。關心生態,是讓我們更有意識地,活在上帝所創造的世界中,讓我們與自然界、我們與人、與我們自己,與上帝,都有更深又美好的連結。和平教會的弟兄姊妹們,你有打算,從以聖經為開始的認識、到禱告、到欣賞、到連結,一步步地更多關心生態嗎?耶穌說,聽見我的話語又去行的是有福的,阿們嗎﹖我們一起來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