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1日 星期五

學習作主的門徒

 

一、前言:使徒、信徒、門徒、聖徒、基督徒不同的用詞

當我們在研讀聖經時、常常會看到、有使徒、信徒、門徒、聖徒、基督徒等等不同的用詞,在聖經新約中「使徒」曾出現99次;「信徒」曾出現6次;「門徒」曾出現266次「聖徒」曾出現66次;「基督徒」曾出現3次。在新約聖經中,不論經文是用信徒、門徒、或者是聖徒、都是指基督徒,『基督徒』的名稱是從使徒行傳中安提阿教會開始用的,意思是「效法基督的人」。「使徒」是指是被主差派到各地去宣揚福音的人;「信徒」是用於強調基督徒對耶穌基督的相信;「聖徒」是強調上帝將基督徒從世人中分別出來歸屬上帝;用「門徒」時是強調門徒和耶穌是師徒的關係、門徒願意接受耶穌的教導、也願意順服耶穌的吩咐和要求。今年我們和平教會年度的主題是「相揪作門徒,逗陣來學習」,期待可以通過我們大家共同來學習、一起來成長、深刻體驗主的恩典、學習成為主的門徒!

 

二、本文:耶穌呼召門徒的目的—完成大使命

主耶穌在馬太福音第廿八章19-20節告訴我們「所以,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奉父、子、聖靈的名給他們施洗。凡我所吩咐你們的,都教訓他們遵守,我就常與你們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這是主耶穌、祂要升天之前、交代我們要去完成的「大使命」!這節的聖經節包括三個動詞「」、「施洗」、「教訓」,耶穌要我們「走出去傳福音」、「要為相信的人施洗」、「也要以聖經教導他們」、我們要用這三個行動來「使萬民成為主的門徒」!傳福音的目的不是只讓福音朋友受洗就好了,還需要幫助他們成為主的門徒。這是主給歷世歷代所有基督徒的使命。我們每個基督徒都要學習如何成為主的門徒,可以這麼說『學習成為主的門徒』是我們每一位基督徒一生都要學習的功課。

()   本文一:耶穌如何呼召門徒

馬太福音第四章17-22節記載耶穌當時是如何呼召門徒來跟隨祂耶穌對他們說:『來跟從我,我要叫你們得人如得魚一樣。』門徒的回應是:他們就立刻→捨了網()→別了父親→跟從耶穌。

當你願意接受耶穌基督進入你的生命中,你就是一個基督徒,而一個願意讓耶穌改變原本的生活、願意交出生命主權、願意跟隨耶穌、決志委身耶穌的使命的基督徒才是一個基督的門徒。

路加福音書的作者路加醫生在路加福音第五章8-11節。詳細記載主耶穌是如何呼召彼得的過程。當彼得與他的同伴整夜打魚都沒有收穫的時候,他們聽從耶穌的話將船開到水深之處下網捕魚,而所捕獲的魚甚至要將魚網撐破的經歷讓使徒彼得俯伏在耶穌膝前,說:「主啊,離開我,我是個罪人!」、耶穌對西門說:「不要怕!從今以後,你要得人了。」後來他們把船靠岸,就撇下所有的,跟從了耶穌。我們可以從耶穌呼召彼得成為主的門徒、彼得有三樣的改變:

1.彼得獲得新的身份:耶穌將西門改名為磯法:磯法,原是石頭的意思;耶穌改他的名字就是要給彼得一個新的名份,將來教會的基石也要建立在「彼得確認耶穌基督是主」這件事情的上面。

2.彼得擁有新的生命:當彼得跪拜在耶穌的面前對主說:「主啊!我是個罪人」時,彼得深深體認到自己內心的驕傲、無知及軟弱,因此彼得拋下他一切所有來跟隨耶穌得到新的生命。

3.彼得委身新的使命:耶穌說:「來跟從我,我要叫你們得人如得魚一樣」當彼得回應耶穌的呼召、捨了網跟隨了耶穌:原本彼得的專業是補魚蒙召之後「得人」便成為彼得的志業。當我們願意接受呼召成為門徒,主耶穌他也要用我們原本所學的專業來幫助別人成為主的門徒。

()   本文二:耶穌如何教導門徒

在四本福音書中記載許多主耶穌教導我們「要如何成為主的門徒」,總共有五點:

1.要遵守主道『耶穌對信他的猶太人說:你們若常常遵守我的道,就真是我的門徒』(約8:31

2.要彼此相愛『你們若有彼此相愛的心,眾人因此就認出你們是我的門徒了』(約13:35

3.要背十字架『凡不背著自己十字架跟從我的,也不能作我的門徒』(路14:27

4.要多結果子『你們多結果子,我父就因此得榮耀,你們也就是我的門徒了』(約15:8

5.要主居首位『人到我這裡來,若不愛我勝過愛自己的父母、妻子、兒女、弟兄、姊妹,和自己的性命,就不能作我的門徒。』(14:26)

 

()   本文三:耶穌如何訓練門徒

耶穌在世上傳道三年半的時間走遍各城各鄉,傳上帝國的福音、醫病及趕鬼。同時主耶穌也花許多的時間和精神在培育祂所呼召的這12個門徒,訓練他們承接傳上帝國的福音的使命。主耶穌讓這12個門徒一直跟在祂的身邊學習如同師傅與徒弟的關係。縱使這12個門徒他們的背景不同、跟隨耶穌的目也不一樣、每個人的個性及恩賜更是南轅北轍;但主耶穌仍然是非常有耐心的在陪伴他們、教導他們!耶穌邀請他們「來、看」—來看我的生命,來看我與上帝的關係,來看我如何努力實踐上帝的話;耶穌邀請他們「來、跟隨」—跟隨我—的腳蹤來前行,跟隨我—如何用上帝的愛來愛別人,跟隨我—如何努力實踐上帝的旨意;耶穌邀請他們「來、與我同在」—耶穌常常與他們在一起,耶穌更教導他們如何過門徒的生活,耶穌讓他們實際經歷到最真實的耶穌;主耶穌更告訴他們「我所做的,你們也要做,並且要做比我更大的事。」主耶穌教導門徒—如何在生活中實踐他們所信的;主耶穌陪伴門徒—一同走過生命中的困境及挑戰;主耶穌更是在實際互動的關係中、流露祂真實的生命,用祂自己的生命、來影響門徒的生命!

三、思考:宣教師—馬偕如何陪伴及訓練學生—逍遙學院

回顧當年馬偕為了福音的緣故、於187239日搭乘「海龍號」抵達淡水,開啟馬偕在北台灣的傳教事業。從1871年到1901年,馬偕的足跡踏遍北台灣,是台灣北部教會的創始者!馬偕除宣揚基督的福音,先後成立偕醫館、牛津學堂以及女學堂等等,也為台灣帶來了現代的醫學以及西式的教育。

當馬偕來到淡水傳教最初的十年間,馬偕一面巡迴佈道一面教導學生。馬偕在《台灣遙寄》這本書中有提到:「我們在北部台灣最早的學校,並非俯臨淡水河的牛津學堂,而是在大榕樹蔭下,以上帝的蒼空為屋頂。」馬偕訓練學生,用他們的眼睛看、用他們心來想,來瞭解大自然隱藏在海底、樹林內、上帝創造的奧妙。」通過上帝所創造的大自然、來認識創造宇宙萬物的上帝。

馬偕回顧說:帶學生外出旅行宣教的過程是非常有幫助門徒的訓練。我們可以在路上討論一切的問題。馬偕帶學生去旅行傳道時,同時作教育的工作,與他們討論遇到一切的問題,學生們邊走邊學!這種隨時教導的模式,被稱為「逍遙學院」。這些方法訓練學生們都能成為稱職的工作者、流利的演講者、巧妙的辯論者及成功的傳道者。

馬偕在他的傳道記裡曾提到兩個故事,我們可以看到馬偕他平常是如何訓練門徒及與學生之間那親密的關係:

1.由阿華開始,經常每天都有一個至二十個學生在我身邊。我們首先吟唱聖詩,如果天氣好,就坐在榕樹或竹林下,誦讀、研究或查考聖經。晚間則在可以避風雨的地方,由我解釋一段經文給學生及其他在場的人。即使在旅行中,每晚無論在什麼地方,我必定給學生講些上帝的道理,而他們也必定作筆記加以研究,預備在翌日的複習。

當各地設有教堂之後,我們在每個教堂停留一天,一個禮拜或一個月,每天學習到下午4時,訓練歌唱、講話及辯論。嗣後出去訪問附近的信徒及非信徒。學生們常被請去和朋友們共餐,因此他們即有宣傳上帝真理的機會,在我們所住的教堂,每晚必舉行公開的禮拜。

當我們有機會、翻閱馬偕日記可以得知,馬偕訓練學生的「教室」是榕樹下、竹林下、海邊、溪谷、臺地、草嶺、平原、民宅、旅社、禮拜堂,且是隨時隨地、隨招隨教,是像主耶穌一樣,一面巡迴傳道,另一面教導學生。

2.在馬偕和學生之間存在著無法割捨、緊密相繫師生的情感。當1884年清法戰爭爆發的時候,法國戰艦已在淡水海邊準備砲轟淡水。當時為了保護外國人,有一艘英國軍艦停在港口,他們要馬偕帶著家眷和貴重之物上船。但馬偕卻告訴這些外國友人:「我在主裡的這些孩子們,就是我的貴重之物。他們與我一同到各地宣教,在我生病的時候餵養我,我們一同涉溪、登山、共同面對海中或陸地上的危險,從來不曾在任何敵人面前退縮,這些學生就是我的貴重之物!當他們留在岸上時,我絕不上船,如果他們將會受到苦難,那麼我們要一同受苦。」這是作為老師的馬偕、真情的流露!

在馬偕人生的歲月中,有超過二分之一的時間都奉獻給了台灣!馬偕娶台灣的女子為妻、馬偕死後也葬在台灣、馬偕留下了許多美好的腳蹤及榜樣給我們每位基督的門徒來效法!馬偕他在三十年宣教的生涯中,他除了作醫療宣教外,他最看重的就是門徒培育的工作,讓每一位願意跟隨耶穌的人、都能學習做主的門徒!因為他非常的看重培育門徒的事工,在他過世之前,他在台設立69間教會、培育本地的傳道師60人、本地的牧師2名、本地女宣道婦24人、陪餐者有1738人、受洗者有2633人,這樣豐碩的成績單、可以看見馬偕看重培育事工、所成就的果效。信仰要一代一代傳承下去、我們就要看重門徒培育的事工!讓教會可以不斷的延續下去。

四、結論:相揪作門徒,逗陣來學習

耶穌及馬偕他們當時如何教導、陪伴門徒的方式及作法,實在值得今日我們每一位基督的門徒,好好來學習及效法!他們通過老師與學生之間建立良好親密的關係。他們用他們的生命在影響學生的生命。

感謝上帝的恩典!賞賜給我們和平教會的眾弟兄姊妹、我們大家可以成為屬靈的夥伴、我們可以「相揪作門徒,逗陣來學習」、彼此相愛,互相扶持,彼此鼓勵,一同跟隨基督。來學習成為主的門徒、學習「跟隨耶穌」、「被耶穌改變生命」,委身「耶穌的使命」。牧師相信:當你能看見你曾陪伴、帶領的人,他在屬靈上持續增長,成為熱心、能結果子成熟跟隨主耶穌基督的門徒;並且更能夠進一步的帶領人歸主,那是一生中最快樂的事!

【傳˙承】

 

一、前言:信仰一代傳一代—和平教會74歲!生日快樂!

各位弟兄姊妹大家平安!本主日是農曆新年過後第一個主日,願愛我們的天父上帝繼續施恩賜福在我們每個人的身上以及在我們的家庭中,讓我們在新的一年、每一天、都能領受上帝祂那豐盛的恩典及慈愛,我們所行的路徑也都能滴下上帝祂那豐厚的脂油!

 

本主日也是我們和平教會成立74週年的紀念日,讓我們一起大聲說:「和平教會!生日快樂!」雖然我們每個人在不同的時期來到和平教會,我們在和平教會接受裝備與造就領受上帝豐盛的恩典與祝福,共同享受地上上帝國的福份與喜悅;我們也在不同生命的階段出現在和平教會;有許多人在和平教會出生、成長、求學、結婚生子!也有些人曾在和平教會經歷人生極大的艱難,但愛我們的天父上帝差派許多的天使陪伴在我們身旁讓我們能安然渡過生命的幽谷,重新拾回對上帝的信心!

 

是什麼樣的因素讓你願意留在和平教會呢?和平教會有什麼樣的特色讓你持續參與和平教會的聚會呢?你怎麼會選擇和平教會成為你委身、學習、成長、追求信仰的教會呢?牧師邀請我們在歡慶和平教會74週年生日的時候一起來思考這些問題!讓我們和平教會真正能成為「連結於神、連結於人」、「領受祝福、成為祝福」、「成為萬民的祝福」的和平教會!

 

二、本文:門徒的傳承

當耶穌從死裡復活昇天之後、兩千多年來基督的教會歷經許多不同的世代、有使徒的世代、初代教會的世代、教父的世代、大公教會的世代、宗教改革的世代以及福音遍傳的世代。兩千多年來基督的信仰能遍傳各地,除了有重要文字的記載—聖經,讓我們所信的不致有所偏差外,更因著有許多信仰的前輩,他們殷勤教導用心陪伴、以自己本身為模範用他們的生命來帶領門徒,基督的福音才能一代一代流傳下來!

 

()   本文一:門徒傳承的例

在聖經中我們可以看到許多美好門徒傳承的例子,在舊約中有以利亞和以利沙的例子:以利亞陪伴以利沙有一段很長的時間,以利沙也一直跟在以利亞身旁在觀察和學習,才能接續以利亞忠心的事奉。在舊約中也有摩西和約書亞的例子:摩西也都一直在訓練及教導約書亞,約書亞才能接續摩西的工作帶領以色列百姓過約旦河進入迦南地;在新約中我們也可以看到,耶穌他是如何帶領12個門徒的例子;以及巴拿巴是如何陪伴保羅、保羅是如何引領提摩太的例子。

 

()   本文二:提摩太後書中門徒傳承的例:保羅與提摩太(提後2:1-2)

我們今天所看的提摩太後書,是使徒保羅寫信給他屬靈的兒子—提摩太第二封的書信。保羅勉勵提摩太要他在耶穌基督的恩典上剛強起來;要作耶穌基督的精兵;如同軍人不讓世俗纏身,好叫召他當兵的人喜悅。如同競技場上的運動員一樣、有節制、按規矩得著榮耀的冠冕;也要像農夫一樣勞苦工作,耐心等候作工的果效,更要擔負起教師和傳道的責任,努力成為上帝貴重的器皿。

使徒保羅他是如何陪伴帶領提摩太,實在是「門徒傳承」很好的典範。基督福音的傳承也是因為有這麼多願意為主付出的門徒,他們一個接著一個,用他們的生命努力在學習做主門徒!今天的你和我才有機會可以坐在這個地方領受上帝豐盛的恩典!

 

保羅在提摩太後書第二章1-2節提醒提摩太「我兒阿,你要在基督耶穌的恩典上剛強起來。你在許多見證人面前聽見我所教訓的也要交託那忠心能教導別人的人。

在經文中『剛強』這個字希臘文原文是命令被動語態,表示我們要持續不斷讓上帝在我們的身上動工,讓上帝通過耶穌基督的恩典使我們剛強起來。我們無法靠著自己就能「剛強」。如果我們清楚明白我們肉體是軟弱的,凡事都要倚靠耶穌基督的恩典,我們才能剛強起來!當我們有如此深刻的體會及親身的經歷,我們才能向別人傳揚主耶穌基督祂在我們身上所行奇妙的大工。

保羅同時也提醒提摩太要提摩太把在許多見證人的面前所聽見保羅的教訓,交託給這一代及下一代忠心的同工。在經文中『交託』是指真道的傳遞;『忠心』是指忠於真道;『能教導別人的人』是指善於教導真道的人。本段的聖經節我們可以看到4種不同傳承福音的人:第一是「我」—使徒保羅,第二是「你」提摩太,第三是「那忠心能教導別人的人」,第四是那被教導的「別人」。傳承的順序是;保羅→提摩太→能教導的人→別人

主耶穌在馬太福音28:19交代我們「所以,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因此,每一位基督的門徒都要能帶出另外一群基督的門徒,使他們能跟隨耶穌,活在基督裡,直到主再來時。我們不單單只是要使人成為主的門徒,也要使主的門徒成為能帶出門徒的人,才能讓基督的教會代代相傳下去。

 

()   本文三:希伯來書十三章第7節對我們的提醒

今天我們所讀第二段的經文、希伯來書第十三章第七節「從前引導你們、傳神之道給你們的人,你們要想念他們,效法他們的信心,留心看他們為人的結局。

希伯來書的作者提醒我們不僅僅要「想念」那些傳福音給我們的人,更要學習效法這些在信仰上留下美好腳蹤信仰前輩的信心。經文中「想念」在希臘原文中是用現在的時態,有記念,提醒的意思,也就是要我們「持續不斷的想念」。而「留心看」也有「一而再、再而三的『回想』和『留心觀察』」的意思。

保羅勸勉我們要不斷的回想和觀察這些信仰的前輩,他們是如何在信仰生活和日常的行為舉止上留下那美好的生命見證,而且他們是一直到生命的終了仍抱持著對上帝有堅定的信心值得我們好好來學習及效法。這些信仰的前輩他們願意為了福音的緣故付出他們的所有,甚至是他們生命的代價。我們從使徒保羅的身上看到這樣的模範。我們也可以在許多來到台灣宣教的宣教師的身上看到他們都留下這樣美好的腳蹤。

今天我們能夠認識上帝,成為一個基督徒,是上帝在我們人生不同生命的階段中安排許多不同的人,帶領我們、塑造我們、幫助我們,使我們屬靈的生命能夠日漸增長逐漸成熟。這些人將上帝的道傳承給我們!從小在教會長大的人,印象最深刻的常常是小時候主日學老師殷勤的教導我們,青少年團契的輔導溫柔的陪伴著我們,還有許多教會信仰的長輩我們在他們的身上看見一生依靠上帝真是有福的見證。上帝藉著許多人來奠定我們信仰的根基!今天我們是否也能幫助別人在信仰上扎根呢?今天我們也應當有這樣的心志,成為一個福音真理的傳承者,讓別人可以從我們的生命中看見上帝所做奇妙的改變。

三、思考:通過我們今天所讀的聖經節,牧師邀請我們一同來思考、以下幾個問題:

()   思考一:我們的信仰要傳承什麼?我們要如何承()?我們要如何傳?

『信仰傳承』至少包括三個重要的問題。

第一個問題是:「你想要傳承什麼?」這是對我們每一個人的挑戰,我們要好好思考「到底我們有什麼可以傳承?」

第二個問題是:「為什麼信仰傳承這件事,這麼重要(Why)?」你爲什麽想要傳承信仰呢?在我們的生命中、我們到底在乎什麽?

第三個問題是:我們要「怎麼傳承信仰?如何接棒(How)?」我們有『接棒』的責任,我們也有「傳承」的責任。我們如果不『接』,我們要怎麼『傳』?我們拿什麼來『傳』呢?

我們都曾跑過接力賽賽跑,接棒接得好不好,不是光傳棒的人,接棒的人也很重要。兩個人要有很好的配搭及默氣。當我們在思考「傳承」這個議題的時候,我們每一位做父母的、每一位基督的門徒,我們都有『傳承』的責任。一方面要『承』,一方面要『傳』。當我們的後輩提到你時,他們最懷念你曾為他們留下、他們可以學習的信仰模範是什麼呢?

 

我們想要傳承什麼給我們的後代子孫呢?高俊明牧師的祖父高長,他是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第一個信徒,第一個傳道者。高長一生貧苦,有人勸他:「你的孩子多,應該買些土地,留給子孫。」他說:「我無須留土地給子孫,高家的寶貝,就是耶穌基督。」高長常對子孫說:「我沒有留下金銀財寶給你們,我所留給你們的產業就是主耶穌和一本聖經。」

上帝交託給每位基督門徒的使命,要我們將豐盛基督徒的生命傳承下去,不管你目前領受多少上帝的恩典、你基督徒的生命是活得多麼精彩,過了就沒有留下任何的痕跡;沒有傳承,信仰就無法傳遞下去。大使命不只是傳福音,而是信仰的傳承。我們的家庭需要信仰的傳承,我們的教會也需要信仰的傳承,我們每一個人都負有傳承的責任,我們都需要將我們的信仰傳承下去。我們每一個人有一天我們都必須向上帝交帳?今日的我們是否可為我們的家庭、我們的教會、留下些許值得他們學習及效法的地方呢?

 

()   思考二:和平教會有什麼特色,值得我們傳承給和平教會的後輩呢?

當我們在歡慶和平教會設立74週年的時刻,我們更應當思想,我們和平教會有什麼樣的特色是值得我們傳承給和平教會的後輩?我們和平教會在不同的階段有不同的特色:牧師做一些整理與大家分享:

在莊丁昌牧師時代—是族群融合的教會:不論外省人、本省人都能在同一個禮拜堂一起敬拜上帝,且是同一個小會及長執會共同推動教會各項事工!

在商正宗牧師時代—是青年宣教的教會:當時青年團契人數可達到一百多人,學舍有六層、寒暑假都會辦南下巡迴的演唱、為神國造就人才、給學生們舞台訓練、裝備、栽培、差派他們;會友喜歡成為接待家庭接待大專學生;目前和平僑遍及全國及全球;

在蔡茂堂牧師時代—是團隊服事的教會、完成新堂的建築;

綜合來說現階段和平教會的特色有:1成人主日學的教育事工2.詩班、樂團的多元服事 3.完備、新穎的教堂設計(整棟大樓全教會使用)4.以宣教為本的宣教異象 5.接待新朋友的團隊同工6.成立和平關懷站、開啟社區長輩宣教事工。

 

四、結論:我們正在寫歷史

我們在場的每一位牧師、長老、執事、會友我們正在寫這一個時代和平教會的歷史,經過510年後我們的子孫後輩是如何為我們目前所做的努力來定位呢?我們領受上帝豐盛的恩典,我們曾為和平教會留下什麼?讓他們可以在我們這一代和平人所打下的基礎上,繼續在青田社區,台灣這塊土地、上帝國宣教事工上,繼續努力呢?上帝賦予和平教會有其特殊的使命及任務;上帝讓我們有屬靈的眼光可以看到和平教會目前所欠缺及該努力的地方,上帝也讓我們聽到許多的反應,我們努力不夠的地方,上帝更將那地上上帝國實踐的異象,存放在我們每一個人內心的深處!新的一年、2020年是我們該起來行動的時刻到了!將你所看到的、所聽到的、將上帝放在你心中的感動、透過你個人的禱告,努力與參與、透過你主動邀請同工一起來投入;透過全體會友大家共同的努力、讓我們為五年、十年後的和平人留下,他們可以踏在我們肩膀上,繼續向前邁進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