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2月25日 星期六

聖經中的婦女(十六)底波拉


講道內容

聖經中的婦女(十六) 底波拉

時間:二0一二年二月十二日
經文:士師記四章1-7節; 士師記五章7-12、31節
主講:李晶晶牧師講道影片 :
Ⅰ.引言:現在以色列之母-梅厄夫人   (Golda Meir,1898-1978)

果爾達·梅厄(通稱梅厄夫人, 希伯來語:גּוֹלְדָּה מֵאִיר‎;拉丁轉寫:Golda Meir,1898年5月3日-1978年12月8日)1898年出生於沙皇統治下的基輔Kyiv(今屬烏克蘭首都),父母親都是猶太人。1906年八歲時隨全家移居美國威斯康星州密爾沃基,爾後進入師範學校學習,後來成為密爾沃基猶太復國主義工黨領導人。1921年,梅厄夫人與丈夫克服了重重艱難險阻,移居巴勒斯坦,在一個基布茲落腳,積極參與工黨活動。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她與英國委任統治當局進行談判,成為猶太復國事業的有力發言人。1948年5月14日,她參加簽署以色列獨立宣言,是以色列創國者之一。   在以色列建國初期,梅厄夫人是本古裏安總理內閣中唯一的女性,擔任勞工部長。在勞工部工作的7年是她一生中最滿意、最愉快的歲月。她也接續擔任駐蘇聯大使、外交部長及第四任以色列總理(由1969年-1974年)是以色列第一位女性總理。雖有光榮戰績,但在一場第四度的阿以戰爭(贖罪日戰爭)失利,以色列缺乏防備,震驚全球,雖然後來在美國的協助下贏得勝利,但是以色列政府飽受嚴厲的批評,大部分的指責朝向梅厄夫人的領導方式,使她在1974年黯然下臺。儘管梅厄夫人的政治生涯因此蒙上了烏雲,但是她對以色列的建國與國家外交建立與忠誠心,絲毫沒有受到任何人質疑。  

被稱為「現在以色列之母」,在英國首相瑪格利特·柴契爾未被稱為「鐵娘子」之前,果爾達·梅厄被外界認為是一位以色列的「鐵娘子」,她曾經被譽為「內閣裡唯一的男人」,因為她身材高大、直率、果斷,把一生都獻給了這個她協助建立的猶太國家。果爾達·梅厄是首位女性掌以色列大權,她也是世界上第三位女性總理。在身患長達12年的白血病之後,1978年12月8日病逝。  

她個人格言:「沒有什麽比和平更令以色列人心馳神往的了。」、「請任何地方的任何人不要有絲毫懷疑,我們的孩子和我們孩子的孩子永遠不會滿足於比自由更少的東西。」  

梅厄夫人是現代「以色列之母」,對於以色列的復國和建國後對外外交及其重要的人物,也是上一個世紀(二十世紀)在民族與政治上的重要關鍵女性。今天咱所讀的經文、所要看聖經中的婦人底波拉,在她那個世代稱為「以色列之母」,「以色列中的官長停職,直到我底波拉興起,等我興起作以色列的母。」(士5:7)是頭一個女士師,帶領那個混亂的以色列百姓有四十年的太平日子。  

Ⅱ.底波拉(Deborah)是誰

1.士師時代背景

我們先來了解當時的環境背景:士師時代在整個舊約當中,可被稱為最黑暗的時期,長達四百多年。約書亞領以色列人進入迦南地後,南征北討,佔領了許多城鄉,約書亞將地分封給十二支派。約書亞剛過世那些年,百姓還記得耶和華過去的帶領,仍舊侍奉耶和華,也很遵守約書亞跟他們所立的約定-不可拜偶像,「約書亞在世和約書亞死後,那些見耶和華為以色列人所行大事的長老還在的時候,百姓都事奉耶和華」(士2:7),可是當那世代過去,而不認識耶和華的別世代興起時,即開始忘記耶和華,「那 世代的人也都歸了自己的列祖。後來有別的世代興起,不知道耶和華,也不知道耶和華為以色列人所行的事。以色列人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去事奉諸巴力,離棄了領他們出埃及地的耶和華─他們列祖的上帝,去叩拜別神,就是四圍列國的神,惹耶和華發怒」(士2:10-12)。當人離開了上帝,就意味人離開了上帝的恩典;當人離開上帝的保護、恩典與立約時,人就開始遇到了各樣的困難與不平靜。以色列開始被外族攻打,外族從四面八方而來,這當中有多達五次,整個以色列地區淪陷,為外族所統治:美索不達米亞王統治長達八年,「所以耶和華的怒氣向以色列人發作,就把他們交在美索不達米亞王古珊‧利薩田的手中。以色列人服事古珊‧利薩田八年」(士3:8);摩押長達十八年,「於是以色列人服事摩押王伊磯倫十八年」(士3:14);迦南王耶賓統治了二十年,「耶賓王有鐵車九百輛。他大大欺壓以色列人二十年」(士4:3);米甸七年,「耶和華就把他們交在米甸人手裏七年」(士6:1);最長的就是非利士人,長達四十年,「耶和華將他們交在非利士人手中四十年」(士13:1)。

在四百年的歷史當中,他們有一百年是被外族侵略統治的。而當以色列百姓因為受苦、哀號、呼叫上帝,上帝就憐憫,興起士師來拯救他們脫離侵略者的手,「耶和華興起士師,士師就拯救他們脫離搶奪他們人的手」(士2:16)。當人受苦了,受難了,被統治了,被欺壓了,就回轉來找上帝;當人找上帝的時候,上帝的臉也轉向人,上帝就興起士師來拯救他們。在整個士師記中記載了十二位士師:睚珥、俄陀聶、以笏、底波拉、基甸、珊迦、陀拉、耶弗他、參孫、以比讚、以倫和押頓,當士師帶領百姓,戰勝外族,國中便太平一段時間,然而,以色列百姓卻在太平盛世中開始做惡:「及至士師死後,他們就轉去行惡,比他們列祖更甚,去事奉叩拜別神,總不斷絕頑梗的惡行」(士2:19)。換句話說,在這四百多年的當中,百姓活在一種循環裡面:行惡,受苦,呼求,拯救,行惡。

今天我們所看的經文,就是在這週而復始中的一段歷史:百姓受摩押王欺壓十八年,上帝興起以笏,使國中太平八十年(士3:30),這是士師時代最長的太平盛世,可是再長,以笏死後,百姓又開始做惡,彷彿學不會歷史的教訓,於是上帝允許迦南王耶賓攻打以色列,其有鐵車九百輛,他大大地欺壓了以色列人二十年,於是百姓呼求上帝,「耶賓王有鐵車九百輛。他大大欺壓以色列人二十年,以色列人就呼求耶和」(士4:3),當人轉向上帝的時候,上帝就憐憫,興起了下一個士師-底波拉。

2.是以色列之母

底波拉(Deborah)原文意思是「蜜蜂」,有人這樣形容:蜜蜂很勤勞地在做工,不斷地出去採花蜜回來餵養,正如底波拉,在惡劣的時代當中,餵養她的百姓,幫助她的百姓重回太平盛世。蜜蜂的尾巴有一根尖尖的針,專門攻擊敵人,亦如底波拉,當百姓陷入困境,上帝興起她,讓她帶領百姓攻打敵人,重回太平的生活。她被稱為「以色列之母」,在第五章第七節說:「以色列中的官長停職,直到我底波拉興起,等我興起作以色列的母」(士5:7),底波拉帶領以色列人脫離耶賓的統治有四十年之久。

3.是一位女先知

聖經告訴我們,底波拉是一位女先知,是拉比多的妻子,並亦為以色列的士師,「有一位女先知名叫底波拉,是拉比多的妻,當時作以色列的士師」(士4:4)。從與上帝的關係來看,她是一位先知,也就是上帝把他的心意告訴了這位先知,讓她可以告訴百姓上帝的心意及其所要做的事情,所以她是一個忠實的代言人,傳達上帝的命令。聖經上說,底波拉知道上帝要帶領以色列人脫離迦南王耶賓的手,所以她就打發人叫巴拉來, 「她打發人從拿弗他利的基低斯將亞比挪菴的兒子巴拉召了來,對他說:『耶和華─以色列的上帝吩咐你說:『你率領一萬拿弗他利和西布倫人上他泊山去』』(士4:6)先知的角色就是一個代言人,她把上帝的心意傳達下去,她告訴巴拉要做這一件事,因為上帝要他做這件事-帶領一萬人上他泊山,上帝要把迦南王和西西拉交在他手中,巴拉聽完很害怕,因為敵人光鐵車就有九百輛,人數遠多餘我軍,認為此仗必輸,不願意出馬,除非底波拉同行,所以底波拉就同意了:「我必與你同去,只是你在所行的路上得不著榮耀,因為耶和華要將西西拉交在一個婦人手裏」(士4:9)。這是第二次,我們看到底波拉說預言。巴拉說不敢去,要底波拉陪他去,底波拉同意了,可是她還是要忠實地告訴巴拉,就算打勝仗,功勞也不會在他身上,因為他剛剛拒絕一開始的命令,同時她說西西拉將軍會被交在一個婦人手裡,不是底波拉自己而是別人(雅億),這是先知的角色,她要傳達上帝的命令,把上帝的心意告訴百姓,底波拉就這樣忠實地傳遞。

接著,當他們去到戰場的時候,底波拉對巴拉說:「你起來,今日就是耶和華將西西拉交在你手的日子。耶和華豈不在你前頭行嗎」(士4:14),先知除了傳遞上帝的命令,還會鼓勵人「上帝就在你們當中,不要怕」,這就是先知的角色,把上帝的心意告訴百姓,使百姓有信心可以繼續往前跟隨上帝。

4.是拉比多之妻

同時聖經也告訴我們,底波拉是拉比多的妻子,至此以後,聖經中不再提起「拉比多」這個人,在以色列的文化中,這是不容易的,因為那是一個男尊女卑的世代,可是聖經就只有這樣說「她是拉比多的太太」,換句話說,上帝透過這段經文告訴我們:就算你再有恩賜,你跟上帝的關係再好,你還有一個家庭生活,你有你的責任,你有你的角色,你在教會有服侍,可是你在家庭裡面,你仍然有你的角色,你依然有你的責任要去負擔,所以讓我們看到,底波拉不只是位先知,同時在家裡她是為人妻。

5.是以色列士師

最後我們看到,底波拉在職場上,她的工作是以色列的士師,是上帝在百姓遭遇危難時,興起的拯救者,拯救以色列百姓脫離敵人的手,換句話說,是一個軍事的領袖,不過聖經不只說她是一位軍事的領導人,更是民間的調停者(如司法官):「她住在以法蓮山地拉瑪和伯特利中間,在底波拉的棕樹下。以色列人都上她那裏去聽判斷」(士4:5),她需要聆聽爭執雙方的主張以做評判,這需要具備敏銳的觀察來做判斷,要能夠聆聽與判斷,要能夠居中協調,更要抽絲剝繭地了解來龍去脈,因此我們說她當時是一位軍事領袖與社會仲裁者。聖經說,以色列人都上她那裡去聽判斷,當時以色列有十二支派,分布範圍廣,可見當時的十二支派互有往來,且都知道以法蓮那邊有一人是以公義來審判的,許多人都去到她那裡。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她是一個敬畏上帝的人,在家庭她是負起責任的,並且她是一個公義的審判官,很多人來到她那裡,她是有影響力的,這對一位男性而言,這個是容易的,可是對於婦女,在當時後要成為這樣一個有影響力的,被尊重,被看為是公義的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上帝必定在她的生命中,給予特別的恩賜與特質。

III.底波拉的功績與信仰

接下來看底波拉的功績:

1.勝了迦南王耶賓 使國太平四十年

她與巴拉戰勝了耶賓王。底波拉住在以法蓮,她把巴拉找來,要他去拿弗他利與西布倫各地調一萬人到他泊山去,巴拉軟弱,要求底波拉同行,底波拉告訴他:「耶和華─以色列的上帝吩咐你說:『你率領一萬拿弗他利和西布倫人上他泊山去。我必使耶賓的將軍西西拉率領他的車輛和全軍往基順河,到你那裏去;我必將他交在你手中。』」(士4:6-7)並且答應他,與他同去:「我必與你同去,只是你在所行的路上得不著榮耀,因為耶和華要將西西拉交在一個婦人手裏」(士4:9)。接著,底波拉就與巴拉上到基低斯,巴拉上去後,突然變為勇士,調兵遣將一萬人在他泊山上,這件事情被王還有將軍西西拉聽見後,他們就向各地調兵遣將,從夏鎖與外邦地,調到基順河,接下來,兩軍對打,果然,上帝將西西拉的軍隊交在以色列人的手中,西西拉的軍隊就逃到夏羅設,巴拉就一路往夏羅設追,然而,西西拉的將軍卻逃到撒拿音的一個婦人家(雅億)後,在雅億的家中休息,卻萬萬沒有想到,雅億趁西西拉睡覺時,拿鎚子,將橛子釘入頭中,西西拉就死了,「西西拉疲乏沉睡。希百的妻雅億取了帳棚的橛子,手裏拿著錘子,輕悄悄地到他旁邊,將橛子從他鬢邊釘進去,釘入地裏。西西拉就死了」(士4:21),將軍既死,兵亦潰散,迦南王戰敗,「這樣,上帝使迦南王耶賓被以色列人制伏了。從此以色列人的手越發有力,勝了迦南王耶賓,直到將他滅絕了」(士4:23-24)。迦南王被滅後,國中太平了四十年,「耶和華啊,願你的仇敵都這樣滅亡!願愛你的人如日頭出現,光輝烈烈!這樣,國中太平四十年」(士5:31)。

2.底波拉的信仰

這是底波拉的功績,她戰勝了耶賓王,使國中太平四十年,但底波拉怎麼看待這些事情?從世人的眼光,我們看到很多豐功偉業,我們會說,這是她的成功,但底波拉怎麼看?底巴拉說:「不,這不是我的功績,這是耶和華的作為」,士師記第四章用寫歷史的方式記錄這事件,可是到了第五章,我們看到的是一首長篇敬拜上帝的詩,那是底波拉和巴拉在勝了西西拉將軍後所寫下的讚美詩,整首詩歌當中,他們說,這一切都是上帝的作為:「耶和華啊,願你的仇敵都這樣滅亡!願愛你的人如日頭出現,光輝烈烈!這樣,國中太平四十年」(士5:31)。換句話說,打仗時,是誰在面對仇敵?是上帝,是耶和華,西西拉和迦南王都是上帝的仇敵,是上帝打贏這場仗;再往前翻閱,可以看到底波拉這樣說:「在遠離弓箭響聲打水之處,人必述說耶和華公義的作為,就是他治理以色列公義的作為。那時耶和華的民下到城門。底波拉啊,興起!興起!你當興起,興起,唱歌。亞比挪菴的兒子巴拉啊,你當奮興,擄掠你的敵人」(士5:11-12),表明這是上帝的作為,是上帝在治理以色列人。

雖然看起來好像是我們人在做這些事,但這些的背後是上帝的作為,是上帝興起底波拉和巴拉,並且使用不在軍事計畫中的雅億-上帝使用底波拉的先知恩賜告訴巴拉上帝的作為,並且底波拉智勇雙全,在巴拉害怕的時候,鼓勵並與其同行;巴拉雖然膽怯軟弱,但上帝指名要用他,底波拉沒有越權,因先知的角色是忠實地傳達上帝的心意,雖然巴拉很害怕,但底波拉沒有隨意替換人選,反而表示願意同去,因上帝依然使用軟弱的巴拉。如果你是巴拉,在面對一些困難挑戰的時候,是害怕的躲起來,還是誠實地承認自己的害怕,要求幫助?上帝使用巴拉,巴拉雖然一開始害怕,但他選擇面對,並且順服,從很遠的拿弗他利來,與底波拉一起前去戰場。當他們抵達基底斯的時候,調兵遣將的不是底波拉,而是巴拉。原本軟弱的,因為被鼓勵而成為剛強,上帝在過程中使人改變了。上帝也使用了雅億,這不在軍事策略當中,因為沒有人知道西西拉往哪裡跑,最後,西西拉跑到了雅億的家裡,這是一個突然發生的意外,雅億就把握這個機會,她參與在這場聖戰裡面,因著西西拉的死亡,我們再次看到了預言的應驗。面對這一切,底波拉說:「這是耶和華的作為」。

親愛的弟兄姊妹,當人讚美自己的時候,或當一件事情成功的時候,我們能不能看到那個背後是有上帝的雙手,能不能像底波拉一樣,相信這是上帝成全的,試試看,仰望上帝,也鼓勵身邊的人。

IV.屬靈功課

1.歷史借鏡知神管教

人容易記取歷史的教訓嗎?前車之鑑能夠幫助人避免重蹈覆轍嗎?他山之石對我們生命歷程有幫助嗎?看舊約以色列人的歷史,很快就會發現人是這樣健忘的,常常被環境軟弱影響、被情慾引誘而反覆犯錯。根據士師記的記錄,在四百年的歷史裡面,我們看到的是這樣的循環:行惡,受苦,呼求,拯救,不禁我們要問:人要受多少苦我們才會學會功課?我想這不只是以色列人的問題,恐怕也是多數人的問題:有沒有什麼不好的循環,或關乎人際關係,或關乎家庭,或關乎個人信仰,週而復始,重蹈覆轍地出現在我們的生命中?若有,該怎麼辦?

士師記不是讓我們專注於人類的墮落與罪性,而是讓我們看到上帝的憐憫。以賽亞書說:「壓傷的蘆葦,他不折斷;將殘的燈火,他不吹滅」(賽42:3),即使人如此的軟弱、悖逆並且週而復始地重蹈覆轍,上帝的憐憫依然在,不折斷,不吹滅。

詩人說:「因為,他的怒氣不過是轉眼之間;他的恩典乃是一生之久。一宿雖然有哭泣,早晨便必歡呼」(詩30:5),上帝雖生氣,讓以色列人受到外族攻擊,但是當人呼求的時候,上帝就興起士師,幫助了以色列百姓,怒氣不過轉眼之間,但恩典是一生之久。「一宿雖有哭泣,早晨便必歡呼」我們可以這樣思考:上帝在鼓勵人們「不要哭太久」,不要讓自己沈溺在苦痛以及週而復始當中。聖經告訴我們,早晨上帝用笑臉幫助我們,他在清晨的時候等候我們,今天當我們聽到這個信息,我們就願意試試看,求上帝幫助我們,士師記告訴我們:人呼求,上帝就伸手幫助,上帝興起士師來幫助以色列百姓,或許上帝也會興起周邊的人來幫助我們。詩人說:「耶和華啊,謙卑人的心願,你早已知道(原文是聽見)。你必預備他們的心,也必側耳聽他們的祈求」(詩10:17),上帝有聽見我們在受苦之中的哀號,說不出的痛以及躲藏起來的自怨自艾,但上帝「預備」人的心,我們看到以色列人被外族管教,或許這個管教是上帝的允許,因為這樣的管教,可以使人回轉向上帝,因為人的盡頭,是上帝的開始,而人總在碰壁的時候,才懂得回轉。

2.我雖軟弱主仍使用

在今日的故事中,人不免懷疑:巴拉沒有信心,上帝為何選召他?以色列十二支派之中,沒有其他人選,為何一定得用巴拉?更何況還要一個婦人跟著他去,這在以色列人看來是丟臉的。上帝的想法跟我們不一樣,上帝做事情的方式也跟我們不同,保羅這樣告訴我們:「揀選了世上軟弱的,叫那強壯的羞愧」(林前1:27),上帝就是要用那軟弱的,好叫我們不自誇,讓我們真知道,我們需要上帝的幫助。希伯來書講得更清楚:「我又何必再說呢?若要一一細說,基甸、巴拉、參孫、耶弗他、大衛、撒母耳,和眾先知的事,時候就不夠了」(來11:32-34, 38),這些士師真的無法跟約書亞或摩西相提並論-摩西是埃及的王子,約書亞是他的接班人,而這些士師都不是什麼大有來頭的人,而且還有一些是有問題的,或膽小,或身為婦女,在人看來是不配的,但因著信,他們制服了敵國,行了公義,軟弱變為剛強,征戰顯出勇敢,打退外邦的全軍。這是上帝的法則,他使用軟弱的,因在軟弱當中,上帝要使之變為剛強,顯出上帝的作為來。

希伯來書接著說:「我們既有這許多的見證人,如同雲彩圍著我們,就當放下各樣的重擔,脫去容易纏累我們的罪,存心忍耐,奔那擺在我們前頭的路程,仰望為我們信心創始成終的耶穌(或譯:仰望那將真道創始成終的耶穌)。他因那擺在前面的喜樂,就輕看羞辱,忍受了十字架的苦難,便坐在 神寶座的右邊」(來12:1-2),既然聽到這麼多見證,我們是否也能心存盼望,知道自己雖然軟弱,但也願意被上帝使用。我們周遭有很多見證,週報或週刊打開來,見證歷歷,或是翻閱荒漠甘泉,為字句所感動,可是你是否知道,這些激勵人心的見證,在他們剛強之前,他們可都是軟弱的,可都是經歷了艱辛的過程。人雖軟弱,但上帝仍舊使用:「我靠著那加給我力量的,凡事都能做」(腓4:13),我們雖軟弱,但我們背後有上帝的幫助。很多人說底波拉是位女強人,事實上,強大的不是她,而是這位婦人的理念中,有一個強大的上帝,使她成為可以做得到先知的角色,妻子的角色,以及士師的工作。

3.善用恩賜合乎主用

底波拉和巴拉是兩個很不一樣的人,有不同的領導與被領導的特質。領導者通常是強悍的,但我們看到底波拉擁有柔性的一面,當巴拉表示:「妳不去,我就不去」時,底波拉就跟著他去;被領導的巴拉,看起來是軟弱的,可是當底波拉陪他到了基底斯後,他卻起來成為一個領導人。他們擁有很不一樣的特質,上帝把他們擺在一起,來使用他們不同的恩賜,「全身都靠他聯絡得合式,百節各按各職,照著各體的功用彼此相助,便叫身體漸漸增長,在愛中建立自己」(弗4:16),在教會裡面,或在工作的場域裡面,甚至在家中,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恩賜、專長與特質,上帝就是會把人們擺放在一起配搭工作。當底波拉知道巴拉不敢去的時候,若是強悍的領導人,便會說:「算了,我自己去」,但底波拉沒有,她尊重巴拉,她尊重上帝,因為不同的恩賜要在這當中,一起配搭。晶牧自己在準備的時候,覺得這是幾項屬靈功課當中,這個部份是自己最需要學習的,在過去幾年與同工一起侍奉的經驗裡,當同工的步調與態度非我所期待、事工進行方式與進度與預設目標有所差距時,往往會興起「算了吧」、「再找別人」或「自己處理就好」的念頭與下一步行動;我想這些上帝都看在眼裡,祂給了我調整的機會,透過教會每年年底一個「review」的時間(稱為小會員與牧者懇談會:每年年底小會員個別與每一位牧者分享討論過去一年牧師的牧會工作與個人生活情況),有一年的分享中,小會的長老就是提醒我這一個問題:事情是做好了,可是人呢?那些被自己擺在旁邊的人,怎麼辦?似乎上帝希望不只有事情被做好,而是在此同時,「身體」也一起增長,在整個團隊裡面,人是被成就改變的。底波拉沒有在巴拉軟弱時直接放棄他,而是相伴隨行,到了基底斯,底波拉亦無越權指揮作戰,她只是在旁邊陪著巴拉,看著巴拉,讓巴拉成為那一位調兵遣將的人-於是不同的恩賜就在那裡彰顯。耶穌也是一樣,他有上帝的形象,卻反倒虛己,存心順服,為我們死在十字架上,「他本有 神的形像,不以自己與 神同等為強奪的;反倒虛己,取了奴僕的形像,成為人的樣式;既有人的樣子,就自己卑微,存心順服,以至於死,且死在十字架上」(腓2:6-8)。其實耶穌也可以有他自己的方式,但是沒有,他體恤我們的軟弱,他成為僕人的樣式,成為我們的模範,他沒有改變上帝的計畫,而是順服上帝的計畫。

4.與神同在與人同行

底波拉是上帝的先知,她跟上帝很親密,敬畏上帝,知道上帝的心意,也傳達上帝的旨意,但是她同時也與人同行:「底波拉說:『我必與你同去,只是你在所行的路上得不著榮耀,因為耶和華要將西西拉交在一個婦人手裏。』於是底波拉起來,與巴拉一同往基低斯去了」(士4:9),當巴拉害怕的時候,底波拉與之一同前往,她不是自己靈命高,跟上帝親近就好,她也跟巴拉去,不只是口裡說,也反應在行動上。

親愛的弟兄姊妹,我們進來教會,認識上帝,每個人進入的時間點都不一樣,每個人對上帝有不同的認識,信心有不同的深淺,可是上帝沒有要我們自己直直往前走,上帝有時候要我們停下腳步,也帶領,也等候,也邀請,也陪伴那些正要認識上帝的人,那正在尋求上帝的人,那正在軟弱徬徨的人,上帝要我們與他同在,但是上帝也要我們與人同行。底巴拉說:「…耶和華豈不在你前頭行嗎」(士4:14),底波拉在告訴巴拉:「看哪,上帝就在我們當中」,她不是坐在樹下,動口而已,她更陪著巴拉到了戰場,讓巴拉看見上帝就在他們當中。

有時候上帝要我們做個陪伴者,可是同樣地,我們也要願意有人來陪我們,我們也願意跟著別人走,就像巴拉一樣,表明自己的軟弱,尋求幫助,然後願意試試看,創世紀這樣說:「我也與你同在。你無論往哪裏去,我必保佑你,領你歸回這地,總不離棄你,直到我成全了向你所應許的」(創28:15),上帝的應許,是要每一個人在恩典的當中,上帝要與我們同在,無論我們到哪裡,他要看顧我們,此處的「無論到哪裡」表明,即使我們躲起來,即使我們畏懼,即使我們拒絕,上帝說:「我要與你同在,看顧你,要領你到恩典的地方」,上帝總不撇棄我們。

VI、結論:

你不要害怕,因為我與你同在

這四項屬靈功課,不知道哪一項是你必須多加學習的。牧師很喜歡左圖,這是兩天前朋友寄來的,剛好可以形容上帝的應許:「你不要害怕,因為我與你同在;不要驚惶,因為我是你的上帝。我必堅固你,我必幫助你;我必用我公義的右手扶持你」(賽41:10),換句話說,我們有害怕的時候,有驚惶的時候,上帝說他要與我們同在,要堅固你,扶持你,用公義的右手扶持你。

禱告

親愛的主,我們需要你的愛,需要你的恩典,我們每一個人都有大大小小,不同程度的困難和處遇,我們需要你,有些我們難以啟齒的事,有些我們已經說過無數遍,感謝主,都沒有關係,因為我們來到你面前,我們可以重頭開始,願你的愛大大地幫助我們。在我們今天,讓我們看見士師記中的歷史,主我們也可以重頭再來,求你幫助我們,你如何恩待底波拉那世代,也求你把底波拉那敬畏你,扮演好自己角色的恩膏也降在我們裡面;你如何使用巴拉這樣的軟弱,主你也如此地使用我們,幫助我們。謝謝主,願我們弟兄姊妹在你的面前都能夠領受你這樣一個應許與確信,願耶穌基督的恩典,上帝的慈愛,和聖靈奇妙的作為,要與我們的弟兄姊妹同在,從今天一直到這禮拜的每一天,直到永永遠遠,我們禱告奉耶穌基督的名,阿們。


2012年2月21日 星期二

禱告系列(五十七) 新約禱告(十七) (NT Prayer.17) 提摩太(Timothy)


經文:提摩太後書一章1-7節
主講:蔡茂堂牧師

講道影片 :

在這裡跟大家拜個晚年,新年快樂!過年期間我去美國參加女兒婚禮。許多人以為我會哭,當場我沒有!但隨之而來的、卻是擔心與牽掛。女兒嫁得如此遠,若需幫忙的、也幫不到。今天要講的這篇道,跟我近期的心情、有點關聯。

保羅曉得自己即將離開這世界,但對屬靈的兒子提摩太,卻不知如何是好,於是他就做了這個禱告。提摩太後書是保羅所寫的最後一封書信,為提摩太作的一篇簡短禱告文,之後他就被處死了。

I.引言: A Mother’s Prayer
作父母的皆會擔心兒女,也都會為之禱告,希望上帝來保守他們。知名歌手席林狄翁(Celine Dion)、加拿大人,出生於1968年,她很喜歡唱歌,卻沒有錢。於是1990年,她的男友抵押房子,出資幫她灌錄第一張唱片,一夕爆紅後,到現在還是全世界累積唱片銷量的第一名,依據唱片公司統計,共賣出了兩億張專輯。我們來聽她的一首歌,內容即為母親為女兒的禱告。



A Mother’s Prayer 一位母親的禱告
I pray you'll be my eyes 求你作我眼目
And watch her where she goes 看顧她在各處
And help her to be wise 讓她有睿智
Help me to let go 幫助我放手
Every mother's prayer 每位母親禱告
Every child knows 孩子都知道
Lead her to a place 帶她向前行
Guide her with your grace 你恩典引領
To a place where she'll be safe 領她到安全處境
I pray she finds your light 讓她得你光照
And holds it in her heart 並謹守於心
As darkness falls each night 當黑暗籠罩夜間
Remind her where you are 提醒她你懷抱
Every mother's prayer每位母親禱告
Every child knows孩子都知道
Need to find a place 那處需找到
Guide her with your grace 恩手領向前
Give her faith so she'll be safe 賜她信心以享安平
Lead her to a place帶她向前行
Guide her with your grace你恩典引領
To a place where she'll be safe領她到安全處境

天下沒有哪個父母可以永遠照顧自己的孩子,而最好的辦法,就是讓他們從小建立對上帝的信心,讓天父自己來帶領他,是這首歌的主旨,也就是保羅為提摩太的禱告。保羅將離世,除無法再照顧提摩太,且要將整個基督教的工作,皆交棒給提摩太,保羅期望提摩太堅強起來承接。

II.保羅與提摩太 (Paul and Timothy)

1.保羅第一次旅行佈道帶領提摩太三代信主(徒14:22-23;提後1:5)

保羅與提摩太關係與相識,在保羅的第一次宣道旅途中;保羅和巴拿巴旅行至路司得、提摩太的家鄉。保羅佈道時、將一個瘸腿的人醫好了,當地人卻將他視為神明來敬拜;保羅在聲明自己不是神後,有些猶太人卻教唆眾人,丟石頭打他直到以為死了,拖到城外,後來他才爬起離開。當時的提摩太、其母與外祖母三人,才剛聽到福音、信了耶穌、就目睹這件可怕的事情,一個傳教的人被眾人圍攻、要他的命!故,提摩太信仰之初,是建立在苦難中。保羅第二天再走進那城傳福音,使好些人作了門徒,就回路司得、以哥念、安提阿去,堅固門徒的心,勸他們恆守所信的道。(徒14:22-23)

想到你心裡無偽之信,這信是先在你外祖母羅以和你母親友尼基心裡的,我深信也在你的心裡(提後1:5)。 提摩太的父親為希臘人、故不信基督教的,母親是猶太人,因此他們家的信仰從外祖母、母親到提摩太。保羅這次佈道旅行完就回去了,當時提摩太大約才15歲。

2.保羅第二次旅行佈道帶領提摩太作為門徒(徒16:1-3; 提前4:14)

七年後,保羅第二次宣道旅行,拜訪曾傳福音之處,到了路司得,看到22歲的提摩太,其努力恩賜皆備受眾人肯定,他認為這個年輕人可以造就,就邀請提摩太與他同行。

保羅來到特庇,又到路司得。在那裡有一個門徒名叫提摩太,是信主之猶太婦人的兒子,他父親卻是希利尼人。路司得和以哥念的弟兄都稱讚他。保羅要帶他同去,只因那些地方的猶太人都知道他父親是希利尼人,就給他行了割禮。(16:1-3)

因為保羅習慣到猶太人的會堂,故猶太人的規矩還是要遵守,行了割禮好讓提摩太不會被排斥。你不要輕忽所得的恩賜,就是從前藉著預言、在眾長老按手的時候賜給你的。(提前4:14)至此,提摩太就一直跟隨著保羅、成為他的門徒。

3.保羅第三次旅行佈道提摩太陪伴同行幫助 (徒19:22; 徒20:4)

保羅的第三次宣教旅行,提摩太亦隨行,此時他已可獨立、可為保羅差遣。宣教途中,保羅在以弗所住了三年,當時欲拜訪馬其頓,但無法離開,故派提摩太與以拉都兩人代表保羅前往。

於是從幫助他的人中打發提摩太、以拉都二人往馬其頓去,自己暫時等在亞西亞。(徒19:22)此趟募款團到馬其頓的主要目的,是為有經濟困難的耶路撒冷教會募款。故他們籌足款目後、即回以弗所,與保羅一同離開以弗所踏上歸途。

同他到亞西亞去的,有庇哩亞人畢羅斯的兒子所巴特,帖撒羅尼迦人亞里達古和西公都,還有特庇人該猶,並提摩太,又有亞西亞人推基古和特羅非摩。(徒20:4)

他們帶著募到的捐款、回到耶路撒冷,保羅卻被抓了起來、關在該撒利亞兩年,之後被轉至羅馬、再關兩年,使徒行傳寫到第28章,以他被關在羅馬作結束。之後的事情,我們僅能從保羅在監獄裡寫的最後三卷書信,提摩太前書、提摩太後書和提多書裡拼湊而得,看來保羅從羅馬出獄後,拜訪了一些地方、之後又被抓,最後被尼羅皇帝迫害、斬首、結束一生。

4.保羅第一次羅馬坐監提摩太獄中服侍支持 (腓2:22-23; 門1:1)

保羅第一次在羅馬坐監時,提摩太即隨側服侍、陪伴左右,故保羅的【監獄書信】:以弗所、腓立比書、歌羅西書及腓利門書,開頭皆寫著“保羅和兄弟提摩太一同寫的信”。

為基督耶穌被囚的保羅,同兄弟提摩太、寫信給我們所親愛的同工腓利門。(門1:1)
但你們知道提摩太的名證;他興旺福音,與我同勞,待我像兒子待父親一樣。所以,我一看出我的事要怎樣了結,就盼望立刻打發他去。(腓2:22-23)

保羅從羅馬出獄後,他們一起坐船到革哩底,將提多留在那裡建立教會、傳福音,自己與提摩太前往小亞細亞、訪問以前的教會。

我從前留你在革哩底,是要你將那些沒有辦完的事都辦整齊了,又照我所吩咐你的,在各城設立長老。(多1:5)

5.保羅獲釋後將提摩太留在以弗所異端處置 (提前1:3; 多1:5)

保羅再次拜訪之前佈道旅行處,在往馬其頓途中,經過以弗所時,因當時教會有異端的問題,就將提多留在革哩底,將提摩太留在以弗所。

我往馬其頓去的時候,曾勸你仍住在以弗所,好囑咐那幾個人不可傳異教。(提前1:3)
我從前留你在革哩底,是要你將那沒有辦完的事都辦整齊了,又照我所吩咐你的,在各城設立長老。(提多書 1:5)

之後保羅前往馬其頓、再至庇哩亞、帖撒羅尼迦,來到哥林多,在拜訪當地教會時,他很想念提摩太和提多,就寫信給他們,也就是提摩太前書和提多書。在提多書裡、他跟提多說:哥林多太冷,欲往北到尼哥波立去避寒過冬,要提多快速來與之會合。

你要趕緊往尼哥波立去見我,因為我已經定意在那裡過冬。(多3:12)

6.保羅第二次羅馬下監請提摩太快趕來探視 (提後4:6, 21)

未料保羅到了那裡、竟立刻被抓起來,保羅此次是第二次被關在羅馬的監獄,在底層的死牢,其地下室既濕又冷,身上且還被鐵鍊綁著。保羅看情勢不妙,因為尼祿皇帝放火燒羅馬城、即為有名的電影【暴君焚城錄】,開始要迫害基督徒、保羅知道自己離世的時候近了,想念提摩太並寫了最後一封信給他,請他儘速來與之相見(之後他就被斬首)。這是第二封給提摩太的信,也就是提摩太後書,這是我們今天要講的主題。
我現在被澆奠,我離世的時候到了...你要趕緊在冬天以前到我這裡來。
(提後4:6,21)

III.保羅為提摩太禱告
(Paul’s Prayer for Timothy)

這禱告很簡短,內容為身為父母者,知自己即將離世、無法再照顧孩子,如何為之作最後一次的禱告。當時保羅被關在地牢、且被虐待,與他第一次坐牢情形不同。在知自己即將死、卻想念兒子,孩子將該怎辦?

1.祈求神賞賜恩惠憐憫平安(提後1:2;提前1:2 )

保羅為提摩太禱告的第一句話,是祈求神賜恩惠、憐憫與平安。保羅寫給提摩太的兩封信,其開頭皆如此寫:
願恩惠、憐憫、平安從父神和我們主基督耶穌歸與你!(提前1:2、提後1:2)

2.向清潔良心侍奉的神感恩(提後1:3ab; 徒24:16 )

接著第二句他表明其一生皆是用清潔的良心,在侍奉上帝。故,遭遇的景況雖不好,仍可向神獻上感恩的心,因問心無愧。
我感謝神,就是我接續祖先用清潔的良心所侍奉的神。(提後1:3ab)
我因此自己勉勵,對神對人常存無虧的良心。(徒24:16)

3.不停在禱告中紀念提摩太(提後1:3cd; 路1:13)

第三句,他告訴提摩太說,自己禱告時、總會紀念他,如詩歌“someone is praying for you”。想必有些父母親每天起床後、必會為自己的孩子禱告,因不知他們今天會碰到何事、將如何面對….,祈求上帝看顧他們。保羅每天為提摩太禱告:祈禱的時候,不住的想念你(提後1:3cd);如同撒迦利亞為約翰的出生、迫切的禱告,直至被神聽見:所以約翰也就被神大大的使用。天使對他說:撒迦利亞不要害怕,因為你的祈禱已經被聽見了。你的妻子以利沙伯要給你生一個兒子,你要給他起名約翰。(路1:13)

4.迫切渴望能與提摩太見面(提後1:4; 腓1:8)

保羅迫切、期盼與提摩太再見一面,因他此次被抓、讓提摩太極其傷心、哭泣,保羅非常擔心他會垮掉。紀念你的眼淚,晝夜切切的想要見你,好叫我滿心快樂(提後1:4),而”切切”兩個字,即為鹿很口渴、迫切尋找水源之意,保羅的心同此、急與提摩太碰面;他對腓立比教會也是一樣、有顆迫切的心,為之禱告:我體會基督耶穌的心腸,切切的想念你們眾人;這是神可以給我作見證的。(腓1:8)

5.為提摩太無偽的信心感恩(提後1:5; 提前:1:5)

保羅對提摩太那無偽裝、真誠的信心,感謝神。「想到你心裡無偽之信,這信是先在你外祖母羅以和你母親友尼基心裡的,我深信也在你的心裡。」(提後1:5)
「這愛是從清潔的心和無虧的良心,無偽的信心生出來的。」(提前1:5)當一個人與神,可以用真誠的信心建立關係,身為父母的就能真正安心了,因為知道神會親自看顧、保守、帶領他們的孩子,無偽的信心是非常為重要的。

6.盼望提摩太將神恩賜挑旺(提後1:6; 提前4:14)

提摩太在遇到問題時、會不想或是不敢繼續去做、較為退縮。保羅瞭解他、盼望提摩太在這種狀況時,可以將神賜給他的恩賜、挑旺起來「為此我提醒你,使你將神藉我按手所給你的恩賜如火再挑旺起來。」(提後1:6)就像在燒木炭時,去撥動那些快要熄滅的炭火,將炭上的灰撥掉、讓空氣流進去,火就會再燒旺起來般。恩賜是需要再挑旺的、莫要忽略、否則會不見的。在提摩太前書裡,保羅這般提醒他:你不要輕忽所得的恩賜,就是從前藉著預言、在眾長老按手的時候賜給你的。(提前4:14)

7.願神賜下剛強仁愛謹守心(提後1:7; 徒1:8)

最後,保羅祈求神賜下剛強、仁愛、謹守的心給提摩太,挪去他的膽怯,這是從聖靈給我們的能力、可以達到以上三項的。
因為神賜給我們,不是膽怯的心,乃是剛強、仁愛、謹守的心。(提後1:7)
但聖靈降臨在你們身上,你們就必得著能力,並要在耶路撒冷、猶太全地,和撒瑪利亞,直到地極,作我的見證。(徒1:8)

IV.屬靈的功課 (Spiritual Lessons)

1.傳福音如同生命的傳承(提後1:2a; 提前1:2; 多1:4)

從以上,我們如何學習到屬靈的功課呢?首先,所有傳福音、帶門徒者與被帶入基督信仰的人,其關係如同父母與兒女般。故,保羅寫給提摩太的兩封信裡,皆稱提摩太為自己的兒子,在提多書裡面也這樣稱呼提多。
寫信給我親愛的兒子提摩太。(提後1:2a)
寫信給我那因信主作我真兒子的提摩太。(提前1:2)
現在寫信給提多,就是照著我們共信之道作我真兒子的。(多1:4)
傳福音者與被帶來信主之間,應該同此,要有為人父母親者之心,供應、教導一無所有、所知的孩子、慢慢的將之拉拔、長大。被人帶來信主者,也是從開始的一無所知,慢慢的被教導、撫養與成長。孩子成長之後,父母尚要學習如何放手,就像一開始我們聽的那首A Mother’s Prayer裡的歌詞,那位母親祈求神、讓孩子有智慧,又祈求神幫助她放手,讓孩子可以走自己的路。

2.傳道人更須上帝的憐憫(提後1:2b; 弗1:2; 提前1:16)

願恩惠、憐憫、平安從父神和我們主基督耶穌歸與你!(提後1:2b)

這點我要特別強調,在保羅寫給所有教會的書信裡,皆說願恩惠、平安從我們的父和主基督耶穌歸與你們!(弗1:2)。並無求憐憫,但寫給提摩太則加上憐憫,看來保羅只有對傳道人、才這樣求。為何傳道人比弟兄姊妹更需要神的憐憫?保羅為之與神求的、為何比教會還多呢?我們逐項說明,首先恩惠,是指原不是應得的、卻白白的得到,也就是禮物 (gift)、恩典 (grace)之意;恩惠另種說法,是需要、但得不到,卻獲得賜予。而何謂憐憫呢,則是該得而未得或是本該承受的、需要付代價的,卻不用承擔、有人代受;簡單說,就是原本來該受的懲罰、免責之。最後一項平安,則是對於未來未知的恐懼,因為信靠上帝、心中不至焦慮!

為什麼保羅為傳道人禱告,特別為他們求憐憫呢?因傳道人也會犯錯,若其錯同一般弟兄姊妹,則傳道人較為嚴重。理由為:第一,因傳道人的身分有教導與輔導之責、告知別人應當如何行,自己卻知行不合一、榜樣出錯了,他人則無所適從。第二,因傳道人是牧養的角色,若犯了錯,弟兄姊妹受到的傷害的機會更高、且更嚴重。尤其,越有恩賜的傳道人,若犯錯、因他/她而跌倒的人、相較則會更多。因此,我們會說同樣犯了錯,神的僕人、會受更重的審判,換言之,神的僕人是比一般人更需要神的憐憫。所以保羅這樣說:「然而,我蒙了憐憫,是因耶穌基督要在我這罪魁身上顯明他一切的忍耐,給後來信他得永生的人做榜樣。」(提前1:16)

3.在極大艱難下仍能感恩(提後1:3a;提後1:16;哈3:17-19)

我感謝神,就是我接續祖先用清潔的良心所事奉的神。(提後1:3ab)
願主憐憫阿尼色弗一家的人;因他屢次使我暢快,不以我的鎖鍊為恥。(提後1:16)
我們一般人,都會在平順、環境很好的處境下感謝上帝!但保羅卻能在艱困的環境下、感謝神,這是很特別的信仰,我把這個稱為【哈巴谷的信仰】。以下經文描述,當時環境有三不狀況:不發旺、不結果、不效力。

雖然無花果樹不發旺、葡萄樹不結果、橄欖樹也不效力、田地不出糧食、圈中絕了羊、棚內也沒有牛;然而,我要因耶和華歡欣、因救我的神喜樂。主耶和華是我的力量;他使我的腳快如母鹿的蹄、又使我穩行在高處。這歌交與伶長、用絲弦的樂器。(哈3:17-19)

信仰的歷程大致上可以分為兩段:第一段是「因為」的信仰,因為上帝祝福我、聽我禱告、解決我的困難,所以我相信上帝。過了一段時間,「因為」的信仰就漸漸變為「雖然」的信仰:雖然我遇到困難挫折、雖然不如意….,我還是相信上帝。跟上帝已建立起穩定的關係,不會因外在的環境是否順遂而受到影響。保羅與神的關係、就是如此,雖明知自己大限將至,仍舊感謝神。

4.用洗淨的良心來服侍神(提後1:3b;詩19:12-13;詩139:23-24)

就是我接續祖先用清潔的良心所事奉的神。(提後1:3b)

保羅服事神、是用清潔的良心。我們剛才說神的僕人、也會犯錯,那怎會有清潔的良心呢?我的解釋,這個良心並非無錯、一塵不染的,而是要時常到上帝面前,檢視、承認自己之過,求神洗淨所犯之錯。我們若常常到神面前這樣自我反省,就可以用洗淨的良心、來服事主。
誰能知道自己的錯失呢?願你赦免我隱而未現的過錯。求你攔阻僕人不犯任意妄為的罪,不容這罪轄制我,我便完全,免犯大罪。(詩19:12-13)

神阿,求你鑒察我,知道我的心思,試煉我知道我的意念,看在我裡面有什麼惡行沒有,引導我走永生的道路。(詩139:23-24)

5.用真誠的見證信仰傳承(提後1:5; 提後3:15; 路1:6)

一個人要傳福音,靠的不是他的口才,而是看他信仰的表現是否真誠;與真誠相對的就是虛假。想到你心裡無偽之信,這信是先在你外祖母羅以、和你母親友尼基心裏的,我深信也在你的心裏(提後1:5)。並且知道你是從小明白聖經,這聖經能使你因信基督耶穌,有得救的智慧。(提後3:15)
父母如何將信仰傳給兒女,最重要的就是讓子女看到【真誠的信心】。家人朝夕相處緊密,父母的信仰在兒女眼裏、必定真假立判、無法躲藏的。父母是真誠的信仰,或說一套做一套,孩子都很清楚的。因此,無偽的信心,是信仰傳承的重要條件。聖經描述施洗約翰的父母親如下:他們二人在神面前都是義人,遵行主的一切誡命禮儀,沒有可指摘的。(路1:6)這樣的父母親、莫怪他們養育出的孩子施洗約翰,能成為神重用的僕人、也就不足為奇了。

6.祭壇的火要常燃燒不停(提後1:6; 利6:12-13; 太25:29)

最後提醒的是,恩賜不要忽略;因為若忽略了自己的恩賜,它是會消失的。
為此我提醒你,使你將神藉我按手所給你的恩賜如火再挑旺起來。(提後1:6)
上帝吩咐摩西說:壇上的火、要在其上常常燒著,不可熄滅。祭司要每日早晨在上面燒柴,並要把燔祭擺在壇上,在其上燒平安祭牲的脂油。在壇上必有常常燒著的火,不可熄滅。(利6:12-13)耶穌說:因為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有餘;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太25:29)世界上,所有的有形物質皆是越用越少,只有愛心和恩賜是越用越多。好比說某個人有音樂的天分,只有不斷的練習、才能讓其音樂造詣提高;反之,若疏於練習、懶於使用,原本的天分、也會慢慢被磨滅掉。故恩賜需要不斷使用、使之成長,與服事主是相同的。

V. 結論:

依靠聖靈賞賜能力
充滿基督愛心動機
明白順服上帝旨意

因為神賜給我們,不是膽怯的心,乃是剛強、仁愛、謹守的心。(提後1:7)
此句是保羅禱告的結尾;剛強代表力量之意,也就是我們需要依靠聖靈所賞賜的能力、非依靠自己的力量。仁愛代表動機,我們的所作所為,是因為我們內心、充滿著耶穌基督的愛心,作為動機。謹守,則是說我們明白並且順服上帝的旨意。

2012年2月13日 星期一

古老的約


講道內容 : 古老的約
時間:二0一二年一月廿九日
經文:撒母耳記下廿一章1-6節
主講:曾昭瑞牧師

講道影片 :

 一、基遍人與以色列人的約定  

    今日的經文主要在談當初基遍人與以色列人所立的約:當初以色列人進入迦南地的時候,引起當地居民的騷動,因為當地居民聽過上帝帶領以色列人出埃及的種種神蹟奇事,為此甚是震撼,而隨後當以色列人進入迦南地,繞耶利哥城七日,城倒塌後,以色列人攻城成功,以及攻打艾城(以色列人第一次攻打受上帝懲罰,故攻城不順,隨後悔改,才順利攻下)等事,都讓迦南人心生害怕,於是他們聚在一起要與以色列人對抗「約旦河西,住山地、高原,並對著黎巴嫩山沿大海一帶的諸王,就是赫人、亞摩利人、迦南人、比利洗人、希未人、耶布斯人的諸王,聽見這事,就都聚集,同心合意地要與約書亞和以色列人爭戰」(書9:1-2),   由此可知,迦南人儘管害怕上帝,仍不惜與以色列為敵,唯有基遍人例外,他們聽完以色列人的事蹟後,因為害怕而決定設下詭計,欺騙約書亞,好使以色列人不攻打自己:「基遍的居民聽見約書亞向耶利哥和艾城所行的事,就設詭計,假充使者,拿舊口袋和破裂縫補的舊皮酒袋馱在驢上,將補過的舊鞋穿在腳上,把舊衣服穿在身上;他們所帶的餅都是乾的,長了霉了。他們到吉甲營中見約書亞,對他和以色列人說:『我們是從遠方來的,現在求你與我們立約。』」(書9:3-6)    

看到基遍人逼真的演技與道具,約書亞一時不察,為基遍人所騙,與他們立下約定,過了不久,約書亞發現自己被基遍人所騙,但他沒有反悔,因為他不願違反向耶和華所起的誓,堅守所立之約;然而,為了平息眾怒,既然不能殺了基遍人,就讓他們做奴才,做一些劈柴挑水的辛苦工作,「首領又對會眾說:『要容他們活著。』於是他們為全會眾作了劈柴挑水的人,正如首領對他們所說的話」(書9:21)。這個約定,自約書亞一路流傳四百多年。  

二、背約所帶來的結果

結果這個約定被掃羅王違反,他曾殺過基遍人,於是到了大衛年間,就發生了三年饑荒。一年的飢荒在古代很常見,但是連續三年的飢荒是非常罕見且嚴重的,被視為不祥之兆。為此,大衛不得不求問耶和華,是誰得罪了上帝,導致這樣的災難臨到以色列?上帝回答說:「這飢荒是因掃羅和他流人血之家殺死基遍人」。  為什麼掃羅要殺基遍人?細查聖經當中,並沒有掃羅殺基遍人的詳給記載,也沒有找到掃羅與基遍人發生衝突的事件。但是我們知道掃羅住在基比亞的便雅憫人,鄰近基遍,也許是因為掃羅住在基遍這個地方,所以與基遍人有某種緊張關係或恩怨,聖經說:「掃羅卻為以色列人和猶大人發熱心,想要殺滅他們」(撒下21:2),這違反了當初約書亞與基遍人所立之約。聖經的經文特別指明,這不是單是掃羅王一個人引起的後果,而是「他流人血之家」。以色列很重視上帝的吩咐:「不要苦待孤兒寡婦」,如果苦待他們,致使他們痛苦卻無法向施暴者報仇,就只能向上帝哭訴,由上帝來裁決,所以他們不敢隨便欺壓孤兒寡婦。因此,經文這樣描述,很可能是因為基遍人向以色列人的上帝禱告。  

基遍人是外邦人,他們被以色列人欺壓,就向上帝禱告,上帝同樣垂聽,降下三年饑荒作為懲罰。我們常以為上帝只聽基督徒的禱告,而不聽非基督徒的禱告,實則不然,上帝獨不聽罪人的禱告。當基督徒自己做得不好,是個罪人的時候,上帝不會垂聽其禱告。倘若今天是掃羅一個人所引起的結果,那這樣的罪由掃羅一個人來承擔就夠了,但是,由於這個罪是「掃羅和他流人血之家」,代表他的家人也是共犯,參與其中,而非掃羅一人所為,所以這樣的罪債,就必須由掃羅和他的家族來共同承擔。

三、背約的代價

以色列人既然違約,基遍人認為以色列人應該要付上共同的代價。以色列人相信,饑荒是罪的審判,若有人犯了罪,得罪了上帝,上帝有可能透過不降雨來作為一種懲罰。基遍人雖然是外邦人,但以色列人既然冒犯了他們,就要贖罪、賠償或向基遍人道歉,如此,基遍人就會跟上帝禱告,以解除上帝對以色列人的懲罰。所以,有時候你最厲害的武器,不是跟對方鬥,而是向上帝禱告求助。

當大衛把基遍人找來,問他們當做什麼事才能止息這樣的憤怒,使上帝降福在以色列,「大衛對他們說:『我當為你們怎樣行呢?可用甚麼贖這罪,使你們為耶和華的產業祝福呢?』」這段話,代表大衛不認為這是一個普通的災難,而是上帝垂聽某人的禱告並替其伸冤,才會降下這麼大的災難。要解決災難,就必須使受冤者得到適當的平反,他們向上帝禱告為這地祝福時,上帝才會降下福分,使以色列人免去災難。

大衛相信掃羅和他的家族所犯下的罪,必須以某種方式來贖罪,才能夠促使基遍人為以色列人祝福,使饑荒消除。「基遍人回答說:『我們和掃羅與他家的事並不關乎金銀,也不要因我們的緣故殺一個以色列人。』」(撒下21:4)基遍人明確地表示:「這個不是欠錢還錢的問題,也不干其他無辜的以色列人問題,冤有頭,債有主,他們所希望的就是掃羅和他的家應負起應負的責任-「那從前謀害我們、要滅我們、使我們不得再住以色列境內的人, 現在願將他的子孫七人交給我們,我們好在耶和華面前,將他們懸掛在耶和華揀選掃羅的基比亞」(撒下21:5-6),基遍人指定了一個懸掛掃羅子孫的地點,「基比亞」這是掃羅的家鄉,也是掃羅作王時候的首都。基遍人強調,這地點是耶和華揀選的,代表這樣的決定,不是任意的復仇,而是出於上帝的旨意,也是對掃羅和他的家族一種嚴厲的審判。最後,大衛同意了他們的意見,決定交出七個掃羅的後代。

四、大衛再次的施恩

但是當大衛同意這樣的要求時,就產生了矛盾:因為他必須遵守四百年前祖先與基遍人的約定(儘管這個約為掃羅所違),也必須遵守自己與約拿單的約─好好照顧其後代,「王因為曾與掃羅的兒子約拿單指著耶和華起誓結盟,就愛惜掃羅的孫子、約拿單的兒子米非波設,不交出來」(撒下21:7)。

依照基遍人的要求,大衛可把米非波設交出去,然而,大衛沒有這樣做,他因著過去指著上帝與約拿單立下約定,就特別愛惜掃羅的孫子─米非波設。

這兩個不同的約存著一種緊張性,但是大衛決心堅守這兩個約,他同時執行以色列人與基遍人的誓約,也同時執行他與約拿單之間的約。所以,大衛既然不殺米非波設,代表掃羅其他的後代就必須遭殃。

五、利斯巴的不幸

利斯巴第一次出現在聖經中是在撒母耳記下:「掃羅家和大衛家爭戰的時候,押尼珥在掃羅家大有權勢。掃羅有一妃嬪,名叫利斯巴,是愛亞的女兒。一日,伊施波設對押尼珥說:『你為甚麼與我父的妃嬪同房呢?』 」(撒下3:6-7)因為押尼珥是掃羅的元帥,大有權勢,為所欲為,強佔了掃羅的嬪妃,結果被伊施波設給發現了,伊施波設指責押尼珥的犯上行為,然押尼珥不但沒有反省,反而對伊施波設大聲咆哮說:「我豈是猶大的狗頭呢?我恩待你父掃羅的家和他的弟兄、朋友,不將你交在大衛手裏,今日你竟為這婦人責備我嗎?我若不照著耶和華起誓應許大衛的話行,廢去掃羅的位,建立大衛的位,使他治理以色列和猶大,從但直到別是巴,願上帝重重地降罰與我」(撒下三8-10),押尼珥如此目中無王,出口教訓伊施波設,更公然揚言要叛變,投靠大衛。但是王懼怕押尼珥的權勢,也不敢多回嘴。而最可憐的是利斯巴,雖曾貴為王的嬪妃,無奈丈夫掃羅死於戰場,自己又不幸遭到權臣的侵犯,無力捍衛自身清白。

試想,身為前朝的王妃,利斯巴平常應該不會有好日子可過,然而,不幸的事再次降臨於她,大衛不殺約拿單的孩子米非波設,但是卻把利斯巴所生的兩個孩子(其中一人也叫米非波設)交出來。掃羅後代七個子孫被交給基遍人,基遍人就將這七個人懸掛在山上。這位年輕卻經歷不幸的王妃,在年長之後,要承受另外一個痛苦:就是她的孩子被以咒詛的方式處死。

六、母親的愛

利斯巴既不能保護她的兒子免死,她便用她的母愛保護兒子的屍體,白天不讓飛鳥來落在屍身上,夜間不讓田野的走獸前來糟踐,這需要何等大的體力與意志力,不是普通人可以長期負荷的。一個痛心的母親,長時間不眠守護,照顧著孩子的屍體。經歷過親人生病的人一定很清楚,照顧親人,24小時不睡是很辛苦的一件事情,勞心亦勞力。

聖經上記載,他們被殺的時候正是動手收大麥、割大麥的時候,也就是每年的三月底四月初。這裡的「直到天降雨」,指以色列的春雨時節,而每年的三月底四月初也是正以色列地降下春雨的時候。無論這個時節歷時多長,利斯巴就是這樣日以繼夜地用愛保謢死去的孩子。

聖經申命記二十八章中,列舉了一連串被上帝咒詛的事情,如被飛鳥啄,野獸食用屍首也是其中的一項咒詛:「你的屍首必給空中的飛鳥和地上的走獸作食物,並無人鬨趕」(申二十八26)。這位母親,不能保護孩死免死,但是她堅決地保護自己的孩子免於咒詛。

奇妙的事發生了,有人把利斯巴所做的事告訴大衛,大衛可能是受到利斯巴的感動,決定將這七人與掃羅、約拿單一起合葬在洗拉,「有人將掃羅的妃嬪愛雅女兒利斯巴所行的這事告訴大衛。大衛就去,從基列‧雅比人那裏將掃羅和他兒子約拿單的骸骨搬了來(是因非利士人從前在基利波殺掃羅,將屍身懸掛在伯‧珊的街市上,基列‧雅比人把屍身偷了去。)大衛將掃羅和他兒子約拿單的骸骨從那裏搬了來,又收殮被懸掛七人的骸骨,將掃羅和他兒子約拿單的骸骨葬在便雅憫的洗拉,在掃羅父親基士的墳墓裏;眾人行了王所吩咐的。此後上帝垂聽國民所求的」(撒下21:11-14)。

於此有一個故事:掃羅死在非利士人的手中,他的屍身被掛在城牆上,但是夜間基列.雅比人(掃羅未作王以前,曾救過基列.雅比人),冒險去把掃羅的屍身偷了回來,因為掃羅曾經有恩於基列.雅比人。但是偷回來之後,掃羅與約拿單並沒有得到適當的安葬,這個屍體就放在那裡,大衛亦不在乎此事。現在有一位傷痛的母親,盡自己所能保護兒子、親人的屍體,大衛深受感動,於是把這七個人與掃羅與約拿單的骸骨一起安葬。聖經用一個很特別的話來作一個結束:「此後,上帝垂聽國民所求的」。不是在基遍人將七人掛上木頭,上帝就垂聽基遍人的代求,而是,當掃羅與約拿單與這七個人被安葬,上帝才垂聽國民所求。所以,真正讓上帝改變的,是利斯巴,她的作為感動了大衛,使之將七人與掃羅骨骸埋葬,原本被咒詛掛在那裡的死者,因為這位母親,使原本的咒詛變為祝福。這當中有很大的轉變,對於基督徒而言是一個相當有意義的學習:被咒詛的人,成為祝福的管道。

你的生命中是否有不可原諒的人事物?這些東西往往帶給我們更多的傷害與冤屈。作父母的都知道,不要打小孩,因為他們以後可能會去打自己的小孩;不要忽略小孩,因為他們可能會重蹈覆轍。傷害、冤屈常常帶來更多的傷痛與遺憾,基遍人有傷害冤屈,進而要求報復,而這個報復帶來另一個冤屈,就是利斯巴。

如果是基列人的怨產生饑荒的話,那麼這怨恨就在利斯巴的身上畫下句點,因為愛在利斯巴的身上活出來,她不是去抱怨,而是做她所能做的事情來愛孩子。這不是報復性的公義,而是一位母親的愛所帶來的復合性公義。怨,常常帶來更多的怨恨與報復。但是愛帶來和平與復和。利斯巴的愛使饑荒停止、愛使大衛做了該對掃羅做而沒有做的事;愛,使上帝垂聽國民所求。

七、大衛在軍事上的退休

撒母耳記下二十一章記載大衛在軍事上的退休。要談到大衛的在軍事上的開始,就要想到大衛在軍事上的堀起。大衛一生展露頭角是在打倒非利士的巨人歌利亞開始的。如今大衛已經漸漸年老了,當他再上戰場,再次遇到非利士的巨人,大衛力不從心,「非利士人與以色列人打仗;大衛帶領僕人下去,與非利士人接戰,大衛就疲乏了。偉人的一個兒子以實‧比諾要殺大衛;他的銅槍重三百舍客勒,又佩著新刀」(撒下21:15-16),如果沒有洗魯雅的兒子亞比篩幫助大衛,大衛可能就會戰死沙場,不再像以前一樣孔武有力,歲月帶走了他的氣力。這件事情嚇到了大衛的臣子,為了王的安全,為了國家的發展,大衛被要求必須從戰場上退休,「當日,跟隨大衛的人向大衛起誓說:「以後你不可再與我們一同出戰,恐怕熄滅以色列的燈」(撒下21:17),這是大衛生涯的最後一戰,他從打敗巨人歌利亞開始,到這個戰役為止,順利地從戰場上退休了,雖然,他身為王的統治還沒有結束。這段聖經象徵著這一個偉大的君王開始衰老,面臨交棒的問題,這是這個國家所要面對的問題,而他所建立的國家還很年輕,還有很多挑戰在眼前。

思想與回應

透過今天的經文我們要來思想:

一.立約

    基督教是個立約的宗教,如上帝與挪亞立的彩虹之約、與亞伯拉罕立的祝福之約、與以色列人所立的西乃山之約,甚至在福音書耶穌以自己的身體和血所立的救恩之約,這些都明白地告訴我們基督教是一個立約的宗教。人所讀的聖經,是舊「約」與新「約」,我們的信仰是建立在這新約與舊約之上。不但上帝與我們立約,上帝也強調人與人之間的立約,如同我們今天所看到的以色列人與基遍人所立的約,大衛與約拿單所立的約。

牧師就任的時候要誓約;長老、執事就任的時候要誓約;結婚的時候也要誓約(誓約應成為婚禮的重點,因為結婚最重要首在上帝面前立約)。「約」對基督徒是一件重要的事。我們答應參與一件服侍,或與別人達成共識,都算是一個約。你是否看重這些約?若你的信仰是建立在「約」上面,那麼就要時時提醒自己守約的重要性,不論約定是否與信仰相關,因為聖經形容我們的上帝是「守約施慈愛的上帝」。一個守約的人才是值得信任的人,一個守約的人才是委身的同工,一個守約的人才是能夠與人建立穩定關係的人。求主幫助我們,不論對神、對人,我們都是一個守約的人,我們都是一個能夠信任、委身、建立關係的人。

二.米非波設

以往總有人對大衛有負面的連想:大衛利用飢荒,斷絕掃羅的後代,將他們展草除根。因為大衛年事已高,他可能會害怕掃羅的後代利用機會,在他死後起來搶奪政權,所以大衛乾脆把他的後代都給殺了,以絕後患,大衛是這麼有心機的人嗎?然而,有兩件事,讓我們相信大衛應該不是故意設法要除掉掃羅的後代:

第一、我們看到大衛雖然殺了掃羅的眾子,卻恩待米非波設。大衛若真要斷絕掃羅的後代,米非波設該為第一個。過去,當押沙龍反叛大衛的時候,米非波設曾經被他的僕人洗巴指控,米非波設想利用機會在耶路撒冷登基作王,「王問說:『你主人的兒子(米非波設)在哪裏呢?』洗巴回答王說:『他仍在耶路撒冷,因他說:『以色列人今日必將我父的國歸還我。』」(撒下16:3),到底米非波設有沒有要反叛大衛,還是洗巴說謊,聖經沒有給我們明確的答案,但是有一件事很明白,就是大衛沒有改變他對約拿單所立下的誓言,也沒有找機會設法除去米非波設。如果大衛真的想要殺掃羅的後代,或者他對米非波設有任何一點點懷疑,這正是一個除掉米非波設的大好機會,可以永絕後患。但是,大衛沒有這樣做。

第二、仔細看聖經可以找到米非波設的後代頗為興盛:「約拿單的兒子是米力‧巴力(在撒母耳下四章四節是米非波設);米力‧巴力生米迦。米迦的兒子是毗敦、米勒、他利亞、亞哈斯;亞哈斯生耶何阿達;耶何阿達生亞拉篾、亞斯瑪威、心利;心利生摩撒;摩撒生比尼亞;比尼亞的兒子是拉法;拉法的兒子是以利亞薩;以利亞薩的兒子是亞悉。亞悉有六個兒子,他們的名字是亞斯利干、波基路、以實瑪利、示亞利雅、俄巴底雅、哈難。這都是亞悉的兒子」(歷上8:34-38)「在基遍住的有基遍的父親耶利。他的妻名叫瑪迦;他長子是亞伯頓。他又生蘇珥、基士、巴力、尼珥、拿答、基多、亞希約、撒迦利雅、米基羅。米基羅生示米暗。這些人和他們的弟兄在耶路撒冷對面居住。尼珥生基士;基士生掃羅;掃羅生約拿單、麥基舒亞、亞比拿達、伊施‧巴力。約拿單的兒子是米力‧巴力(就是米非波設);米力‧巴力生米迦。米迦的兒子是毗敦、米勒、他利亞、亞哈斯。亞哈斯生雅拉;雅拉生亞拉篾、亞斯瑪威、心利;心利生摩撒;摩撒生比尼亞;比尼亞生利法雅;利法雅的兒子是以利亞薩;以利亞薩的兒子是亞悉。亞悉有六個兒子,他們的名字是亞斯利干、波基路、以實瑪利、示亞利雅、俄巴底雅、哈難。這都是亞悉的兒子」(歷上9:35-44),這兩處提到掃羅的家譜,我們看到約拿單的後代傳到至少第十二代,光是第十代烏蘭他的子孫就有一百五十人,並且都是大能的勇士。從這個記載更能看出,大衛並沒有想要消滅掃羅的後代,因為掃羅的後代明顯代代相傳,越發增多,大衛不但遵守他與約拿單所立的約,並且這個約也成為大衛子孫接續持守的約。

三.巨人的終結者

當年摩西帶領第一代的以色列人出埃及,他們曾經有機會進入迦南地,但為什麼卻失敗了?因為在迦南地有巨人。他們被巨人所嚇倒,故以色列人可說患有嚴重的巨人恐慌症。

當第一次歌利亞出來罵陣的時候,以色列人如何害怕:「掃羅和以色列人眾人聽見非利士人的這些話就驚惶、極其害怕。」(撒上17:11)「那非利士人早晚都出來站著,如此四十天。」(撒上17:16),「以色列眾人看見那人,就逃跑,極其害怕」(撒上17:24)。我們看到在大衛之前,以色列人面對非利士的巨人,是如何的恐懼害怕,無能為力。幸好有年輕的大衛,他充滿信心,勇敢無懼地出來與巨人對抗,為國家開啟了新頁。但是,當大衛老了,要退休了,以色列人該如何面外強?如何面對非利士人還有巨人?

聖經告訴我們,曾經是巨人終結者的大衛雖然退休了,但是新一代的巨人終結者卻站出來接班。有戶沙人西比該、伯利恆人雅雷俄珥金的兒子伊勒哈難、米示亞的兒子約拿單,他們都起來殺了巨人,「後來,以色列人在歌伯與非利士人打仗,戶沙人西比該殺了偉人的一個兒子撒弗。又在歌伯與非利士人打仗,伯利恆人雅雷俄珥金的兒子伊勒哈難殺了迦特人歌利亞。這人的槍桿粗如織布的機軸。又在迦特打仗,那裏有一個身量高大的人,手腳都是六指,共有二十四個指頭;他也是偉人的兒子。這人向以色列人罵陣,大衛的哥哥示米亞的兒子約拿單就殺了他。這四個人是迦特偉人的兒子,都死在大衛和他僕人的手下」(撒下21:18-22),新一代的勇士起來接班,他們看到巨人,不再像從前一般驚惶害怕,他們不再恐懼逃跑。這個國家在大衛的領導之下,產生了許多戰爭的勇士,當大衛退休了,不能夠再上戰場了,但這不構成問題,因為有更多的勇士勇敢地站出來,面對他們的歌利亞,不只大衛,有更多的人跳出來成為巨人終結者。這是大衛偉大的退休記號,因為產生了更多像大衛一樣的人。

這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功課,也是一個當好的同工的條件。判斷一個同工的好壞,不單看他做了什麼事,更重要的是當他離開之後,有多少人可以接續他的工作,並且做得更出色。大衛是一個很好的領導者,他不只是個勇士,並且他退休時,培育了更多的勇士。

今年我們的教會從十二部改成五個委員會,其中更重要的是,各個委員會除了長執之外,都有自己的核心同工,教會希望新的委員會能夠幫助我們的分工協調更順利,合作交流更多,同時亦培養出新的同工,期待有新的人願意委身在教會的服侍,願意站出來,願意立約,願意被裝備。

大衛退休了,但是有更多的勇士戰出來打倒歌利亞。新的一年,我們的教會也需要新的勇士站出來,願上帝幫助我們,在新的一年,能守住自己跟上帝、家人、教會的弟兄姊妹與朋友所立的約,並且願意委身於教會,好使和平教會服侍的棒子,能夠一代又一代地傳承下去。

禱告

主,求你幫助我們,讓我們思想,在我們的生命當中,是不是一個守約的人,不論是對神、教會的弟兄姊妹、我們的事工或是親朋好友,主,我們都求你幫助我們成為一個守約的人。主,求你幫助我們,當我們看見教會需要往前進步的時候,我們需要有更多的弟兄姊妹齊來接棒,願意傳承。主,願我們的教會是一個不斷栽培新的服侍同工的教會,願你的慈愛與恩典與我們同在,主,也請幫助我們學會去處理內心的冤屈、曾經受到的傷害,讓我們不再以怨報怨,而用愛來回應,願上帝你的愛與恩典與我們同在,禱告奉耶穌基督的名,阿們。

2012年2月5日 星期日

龍年話龍

講道內容

龍年話龍
時間:二0一二年一月二十二日
經文:啟示錄二十章1-2節

主講:曾昭瑞牧師

講道影片 : 龍年話龍


Ⅰ、引言:龍年的成語

        新年恭喜!去年關於兔年的吉祥成語很少,今年龍年倒是有不少吉祥的成語。  

我小時候對於龍的印象,來自每一年新年的舞龍舞獅。我小時候並不是在教會長大的,所以只要看到舞龍舞獅,就會跑到路上去探個究竟,那時鞭炮聲四起,鑼鼓聲響,有著濃厚的過年氣氛。一般來說,基督徒對於「舞獅」並沒有什麼意見,但對於「舞龍」,基督徒卻頗有微辭。   

就像現在,當我把這條龍的玩具圍在身上的時候,不知你是否會感到不舒服?因為許多人認為龍對於基督教而言,不是吉祥的動物。因此在進入龍年的前夕,我們來探討龍對於土生土長的台灣人有什麼樣的意義。   

關於龍有很多成語:望子成龍、龍飛鳳舞、龍鳳呈祥、龍吟虎嘯、乘龍快婿、生龍活虎、臥虎藏龍、龍爭虎鬥與龍蛇雜處等。這些成語當中,有些具有正面意義,有些則具有貶意。但不論哪一種,龍在這些字句當中,大都扮演著正向的角色。   

Ⅱ、龍在華人世界的意義

龍在華人的文化當中,通常代表強盛與強壯。   

1.龍是皇權的象徵   

下圖一為五爪龍,圖二為四爪龍,兩者極為相似。但唯有五爪是真龍,代表皇帝龍;我們一般看到的龍,是四爪龍。因為五爪龍在古代是統治者的象徵,所以一般人不能使用五爪龍。古時候皇帝身上所穿的龍,都是五爪龍,而皇族及民間所繪製的龍,都是四爪龍。因此,在華人文化,龍演變到最後便成皇帝的代表:皇帝所穿的衣服稱「龍袍」,所坐的椅子稱「龍椅」,所睡的床稱「龍床」,所以皇帝的生活與龍有很密切的關係。史記第二十八卷封禪書當中提及:「黃帝呈龍上天,群臣無法跟隨,只能抱著拉斷的龍髯哭泣。」因此,在華人文化中,龍逐漸成為吉祥動物的代表,甚至成為王的象徵。   

2.十二生肖中唯一虛構的生物   

華人一般民間,以十二生肖來標誌年,細看這十二生肖當中,都是人們日常生活中重要的動物,而龍卻是唯一虛構的生物,只存於神話故事,不存於現實生活,這就表示龍雖然不存在現實,但是在華人的文化中,他卻比現實存在的動物有更大的影響力。所以它很自然地被列入了十二生肖之中。   

3.龍被視為吉獸   

龍是虛構的,他的「意象」其實是由九種不同生物的部位集合而成,因此龍又被稱為「九不像」:蝦眼、鹿角(每年更新)、牛嘴(不停反芻)、狗鼻、鯰鬚(敏感)、獅鬃、蛇尾、魚鱗、鷹爪,每一樣多少都與強盛的生命力相關。世上沒有一種生物真的同時具備這九種部位。曾有一篇新聞報導,將全世界不同美女最美的部位合成在一人臉上,結果這人看起來並不特別驚艷,反而有些奇怪。然而,在華人的文化中,他們把各種動物中可代表生命力的部位集合在一起,創造出一尾龍,但龍並不真實存在於世界,故事皆為傳說。其中一則傳說提到「龍能隱能顯,又能興雲致雨,春風時登天,秋風時潛淵」,代表龍有「神龍見首不見尾」的特性,並專司雨水,它的出現與一些自然景觀很有關係;又因它可登天與潛淵,故具有興風作浪的力量。因此,有些人說龍就是龍捲風。不論如何,龍在傳說中,是一種深具力量的動物。此外,龍在華人的文化當中,是吉祥的象徵。在古代,華人有四種吉獸:龜(唯一真實存在的生物,象徵長壽)、鳳凰、龍與麒麟,而龍為這四吉獸之首。

台灣人也受這種文化影響很大,看歷年的出生率就知道,凡遇龍年,不論總出生人口如何改變,其出生率就特別高一些。因為在華人的文化中,生一個龍子或龍女是一件好事,許多人認為,這一年出生的孩子,成就會特別高。有人針對這個現象,特別去做研究,結果發現,在北美地區華人子女龍年出生的孩子念大學的比率比他年出生的小孩高出6%,研究的學者細探其原因,不是因為龍年出生的孩子比較聰明,而是因為這些父母會特別花心思讓孩子在龍年出生,通常這些父母具有較好的社經地位與能力,並且較重視教育。他們可能等了很多年,才生這個小孩。因此所有的心思都放在這個孩子身上。所以,小孩子要有成就,重點不是小孩在哪一年出生,而是父母是否用心栽培自己的子女。

4.華人偏好以龍來命名

華人也喜歡用龍來命名,譬如和平教會就座落於「龍安里」,或是很多教會的孩子都就讀「龍門國中」,還有明星「成龍」,電影「龍門客棧」,以及寺廟「龍山寺」,教會當中也有許多人以龍字命名,由此可見台灣人對於龍的喜愛。

III、西方對「龍」的觀點

然而,迥然相異於東方,西方認為龍乃邪惡之物。聖經上提到的龍為:「壁虎、龍子、守宮、蛇醫、鹽蜓。」(利11:30)龍子就是蜥蜴,為一種爬蟲類,這和我們今天所說的龍無關。另外有提到龍的經節為:「非利士全地啊,不要因擊打你的杖折斷就喜樂。因為從蛇的根必生出毒蛇;牠所生的是火焰的飛龍。」(賽14:29)這段聖經乃敘述當時的以色列與非利士,面對著共同的強大敵人──亞述帝國,兩者都奮力反抗亞述(最後,以色列仍為其所滅)。戰爭期間,南國猶大王亞哈斯去世的同時,亞述的王也過世,因此,亞述就暫時無法攻打非利士人,讓非利士人可以稍微喘口氣,但是先知以賽亞對非利士人說:「莫以為攻擊你的亞述王去世,就可以放鬆開心,亞述帝國還會再出更壞的王。」「火焰的飛龍」原文為「撒拉丁」,是一位會噴火的天使,而不是在說「龍」這種生物。然而,當中文聖經將之翻譯為「火焰的飛龍」時,會讓人產生舉刀劍攻火龍的印象。第三處提到龍的經文來自以賽亞書第三十篇第六節:「論南方牲畜的默示:他們把財物馱在驢駒的脊背上,將寶物馱在駱駝的肉鞍上,經過艱難困苦之地,就是公獅、母獅、蝮蛇、火焰的飛龍之地,往那不利於他們的民那裏去。」故事背景是猶大人被巴比倫攻擊,於是他們便去投靠「南方的牲畜」,也就是埃及,但以賽亞警告這些人:「埃及的幫助是徒然無益的;所以我稱他為坐而不動的拉哈伯。」(賽30:7)「拉哈伯」是一種猶太人的傳說生物,其在上帝創造天地時,本為天使,因拒絕協助上帝將水陸分開,而被上帝斬殺,落入水中變為一尾「拉哈伯」。以賽亞對他們說:「你不依靠上帝,反而跑去依靠埃及這徒有其表而無能力的海怪」,因此,這段經文中的「火焰飛龍」,講的是埃及,而非指實際真正的龍。

所以這三處的龍,與我們對於龍負面的印象,並無直接關係。我們對於龍的負面印象,主要來自啟示錄:

1.聖經視「龍」為撒旦、為蛇的化身

「天上又現出異象來:有一條大紅龍,七頭十角;七頭上戴著七個冠冕。」(啟12:3)這一隻龍是誰,啟示錄也有記載:「大龍就是那古蛇,名叫魔鬼,又叫撒旦,是迷惑普天下的。牠被摔在地上,牠的使者也一同被摔下去。」(啟12:9)這條龍就是當初在伊甸園引誘人類犯罪的那條蛇,也就是那墮落的撒旦,他有一群跟隨的天使。「他捉住那龍,就是古蛇,又叫魔鬼,也叫撒但,把牠捆綁一千年。」(啟20:2)後來這條龍為一位天使所捉,綑綁一千年。因此在聖經中很清楚記載著有一尾紅色的七頭龍,就是那條古蛇,名為魔鬼、撒旦,專門迷惑天下。因此人們對於「龍是邪惡的」這種看法,乃從啟示錄而出,這條龍抵抗上帝,是名反抗者。

2.「龍」專事殘殺、掠奪

西方人對於龍的印象是負面的,此印象顯於著名的敘事長詩「貝奧武夫」(Beowulf)中,故事談到北歐有位英雄叫做貝奧武夫,在他治理的五十年間,天下太平,但是後來有一頭惡龍突然攻擊他的國家,這名英雄就與之大戰三回合,最後龍被斬殺,這名英雄卻被龍的毒液所咬傷而亡。貝奧武夫成為屠龍英雄,而西方人對於龍負面的印象,也隨著這首詩流傳了下來。

3.「龍」是巨大的蜥蜴,長著翅膀,拖著長尾

有很多人小時候都玩過「勇者鬥惡龍」的電動遊戲,通常最後的大魔王,就是一頭龍。這些龍通常都長得像巨大的蜥蜴,長著翅膀,拖著長尾,會噴火(就像電影史瑞克當中的火龍一樣),這是西方龍的原形。

Ⅳ、基督徒如何看待龍年

我們來看看聖經對於龍的註解:龍(dragon)在聖經中時而指蛇,或指海中的怪獸,或是埃及河中的鱷魚,這些dragon有腮有鱗,其腳可以翻動波浪。而在舊約聖經當中,「龍」甚至並非邪惡的象徵,只是一尾蛇、海中的怪物、埃及河中的鱷魚。但是到了新約,這條龍就是古蛇,是魔鬼與撒旦,其形象為七頭十角的怪物,牠對抗上帝的陣營。所以當你將西方龍來與東方的龍相比時,不論在外觀上,還是意涵上都有很大的不同。在西方人的眼中,龍是對抗上帝,是有危害性的,但在華人的文化當中,龍是吉祥的。在看完東西方對龍不同的註解後,我們來思考基督徒應該如何看待龍年:

1.華人文化與基督信仰之緊張問題

基督徒對於傳統的吉祥物,像是鳳凰或是麒麟,甚至是舞獅,較不會有負面的聯想,但是看到舞龍時,卻有一些負面想法,甚至有教會要求會友避免觀看舞龍,因為他們用西方的眼光來看待龍。因此,有些教會在解釋華人世界為何會有這麼多苦難時,會歸咎於華人拜龍的習俗。在他們眼裡,龍就是撒旦,所以中國人拜龍,就是活在撒旦的統治之下。然而,這樣的講法實在有些牽強。雖然聖經有提到這尾龍,東方文化中也的確存有龍,但這兩種龍的形象差很多,一個是七頭十角,一個是一尾長如蛇,兩者外型很不一樣。做為一位華人基督徒,如果我們把龍都解釋成鬼的話,這樣和平教會豈不就是坐落於「鬼安里」,孩子念的就是「鬼門國中」,如果你直接將西方的龍翻譯成東方的龍時,東方的龍變成了鬼 。很重要的是,我們在解釋聖經或是看象徵物的時候,不可不參考文本。譬如經文:「務要謹守,警醒。因為你們的仇敵魔鬼,如同吼叫的獅子,遍地遊行,尋找可吞吃的人。」(彼前5:8)這裡在描述魔鬼如同飢餓的獅子,四處尋找獵物吞吃的可怕,所以,獅子也被拿來形容魔鬼;聖經上也說:「長老中有一位對我說:『不要哭!看哪,猶大支派中的獅子,大衛的根,他已得勝,能以展開那書卷,揭開那七印。』」(啟5:5)這裡的獅子,就是指彌賽亞耶穌基督,因此,獅子也被拿來形容耶穌基督;青年團契也用獅頭代表基督與其同在為標誌。所以,獅子有時候被形容成魔鬼,有時候被形容成基督,因此,同字異義,全用一種解釋來解讀是危險的。

在聖經中,蛇的形象也很負面,但是耶穌卻也告訴我們要「靈巧像蛇,馴良像鴿子」(太10:16),雖然蛇在聖經中往往是負面的角色,但這段聖經卻告訴我們要像蛇一樣靈巧,耶穌要我們做一位有智慧的基督徒,知道如何應對,但不要太狡詐,亦要馴良像鴿。由此可知,聖經中,並不是所有的蛇都是邪惡的,有些蛇也是具有好的特質。

接著,來深入探討基督徒與華人文化之間的緊張性。請問七月的時候你會怕嗎?一般來說,基督徒比較不受這些習俗影響,如果你有受到影響,代表你的信仰不夠堅定。因此基督徒不在乎是否會犯冲,也不在意風水,我們成為基督徒後,有一個認知:我們有耶穌基督看顧我們,我們基督徒不用害怕,因為這些事情在我們面前是沒有權勢、沒有影響、沒有能力的。這樣的想法,我想很多基督徒都能接受。但是,唯獨對「龍」的想法,許多基督徒無法擺脫對其負面的聯想。事實上,身為基督徒要注意不要將魔鬼撒旦的能力放大,不要誇大其影響力,不要主動與之連結。西遊記當中,裡面有位主角叫孫悟空,在傳統信仰中,有人拜孫悟空,但有讀過西遊記的人都知道,孫悟空是虛構的人物,所以他不會來攪擾我們,因為他是一個根本不存在的虛構人物;又或者民間信仰中,乩童起乩,讓三太子附身,然而事實是,三太子是封神榜中的虛構人物。同樣地,「龍」也是一個虛構的生物,非基督徒或許會將之說得活靈活現,但用基督徒的眼光來看,牠只是一個虛構的生物,對我們沒有影響力。因此,當我們在面對民間信仰時,我們要禱告,願上帝賜給我們智慧,因為「敬畏耶和華是智慧的開端」(箴9:10);「你們中間若有缺少智慧的,應當求那厚賜與眾人、也不斥責的上帝,主就必賜給他」(雅1:5)。我們要有智慧來分辨這些似是而非的觀念,遺憾的是,今天有些基督徒,信了耶穌之後,反而越發驚慌害怕。事實上,基督教也曾走過一段迷信的時代,在中古時期天主教會為主時,信徒認為許多與信仰有關的聖物俱有特殊的神聖性,譬如他們迷信摸過釘耶穌的釘子,或是看到耶穌的裹屍布就能減消幾年的罪惡。直到宗教改革運動後,信徒才逐漸不受迷信的影響。所以,我們的信仰已經帶領我們從迷信與害怕中走出來。過去台灣政府曾經計畫在身分證上印有龍的圖騰,於是就有基督徒去抗議,要求把龍的圖樣換去,其實沒有那麼嚴重,因為身份證就是身份證,對我們而言它並不代表魔鬼,「你們若是與基督同死,脫離了世上的小學,為甚麼仍像在世俗中活著、服從那『不可拿、不可嘗、不可摸』等類的規條呢?這都是照人所吩咐、所教導的。說到這一切,正用的時候就都敗壞了。這些規條使人徒有智慧之名,用私意崇拜,自表謙卑,苦待己身,其實在克制肉體的情慾上是毫無功效。」(西2:20-23)所以面對今年的龍年,我們不需要把東方的龍「妖魔化」,它不過就是台灣文化中,一個吉祥的象徵,不需要把它與聖經中所描述的七頭十角龍畫上等號。

2.翻譯的緊張與象徵的誤用

為什麼東西方存有如此大的落差呢?一部分原因來自於翻譯上的誤差:東西方的龍皆不存在於世上,所以在翻譯的時候,不知道該如何對應,反正東西方皆有龍,就在翻譯時讓兩者互為相通。我有一位朋友,有一陣子,他都不太敢跟大家介紹他父親的名字,因為他的父親名字叫做「陳進興」,陳進興是個大壞蛋,所以那段時期,所有叫做陳進興的人,都抬不起頭來,但事實上,這位朋友的父親雖稱不上十全十美,但也絕非像犯人陳進興那般壞。由此可知,命名對於一件事物的形象影響很大。因此,當直接將西方的dragon對應成東方的「龍」時,原本象徵吉祥的龍,就變為邪惡的龍,在這翻譯的過程中,龍的意義起了變化。所以,很多時候我們在研讀聖經時,不能只了解表面的字義,對於象徵的意義部分,我們也需要特別地去了解。

再舉一個例子,舊約中摩西在曠野舉蛇,在新約中耶穌提到這段過往:「摩西在曠野怎樣舉蛇,人子也必照樣被舉」(約3:14),耶穌於此也巧妙地用蛇來比喻自己。但在現今的基督教當中,有些人認定蛇就是魔鬼的化身,這樣的結論過於草率。人若把所有的蛇都稱作魔鬼,就等同於今日我們到動物園參觀蛇,儘管一般人看到蛇都會本能地害怕,但你不會向園方表示你要綑綁這些撒旦。牠是上帝所造的生物,聖經上說,上帝所造的一切,都是好的,因此,不是所有的蛇都是魔鬼。同樣地,我們也不能因為經文上說摩西在曠野舉蛇,人子也要被舉起,就說耶穌就是蛇,這樣亦是過度解釋。

因此,當我們回過頭來看今日的經文:「我又看見一位天使從天降下,手裏拿著無底坑的鑰匙和一條大鍊子。他捉住那龍,就是古蛇,又叫魔鬼,也叫撒旦,把牠捆綁一千年。」(啟20:1-2)在原文希伯來文中,這裡所指的「龍」前方都有放定冠詞,也就是不泛指所有的龍或蛇,而是特指這一條龍;同樣地,在創世記第三章第一節提到的那條引誘犯罪的蛇,前方也有放置定冠詞,特指「就是這一條蛇」。所以那一章節才會說:「耶和華上帝所造的,惟有蛇比田野一切的活物更狡猾。」(創3:1)在此指的就是那一條蛇,所以並不是所有的蛇都是魔鬼,所以對於眼前所見到的蛇,皆稱其為魔鬼是不對的。

3.龍年的平安

孫雅各牧師與其創立芥菜種會的孫理蓮牧師娘,對於台灣的慈善事業有很大的影響。孫雅各牧師曾擔任過台灣神學院的校長。他在位期間,台神原校址是在雙連教會附近,但因台北發展日漸繁榮,故於戰後孫雅各牧師向蔣介石總統要地遷校,搬到今日校地嶺頭。台神一開始的建築物大都是他設計的,他雖是外籍的宣教士,但他將建築物的設計融入東方的元素,並結合西方神學的特色,譬如三層鐘樓代表三位一體。最特別的是,台神正門口的柱子上有龍頭,外界的人可能會覺得奇怪,怎麼會把代表魔鬼的龍放在神學院的門口?為什麼孫雅各牧師要這樣做呢?因為他認為,基督教要進入台灣人的生活,需要本土化,而龍是本土化的宗教象徵,取其「大有能力」及「吉祥」之意,並以「龍」為校門象徵校門以內為「神聖空間」,是專門培養造就傳道人的地方,讓這些傳道人未來能夠進入台灣社會傳揚福音,祝福整個國家與土地。因此,將龍視為邪惡之物是受到西方思想的影響,但這對外籍傳教士注意到該如何調和東西方的文化。我想這也是我們當代基督徒,於現代社會中需學習的重要功課。當教外人士在舉行一些傳統儀式時,我們是否用宗教對立的角度來看他們,控告他們行魔鬼與撒旦的儀式,而忽略了背後的意義。

我小時候,母親會拿我的衣服到寺廟中去蓋廟印,以求保平安。當我信主後,我一開始很反對她這樣做,為此與她吵架,後來我念頭一轉,我是耶穌所保護的,我不在撒旦的權以下,經過這樣處理過的衣服並不能保護或傷害我,因為沒有什麼力量超過主耶穌,那「印衣」對自己是沒有任何影響力的。但母親做這樣的動作,是代表她的關心,表示對孩子的愛,所以當我改變看事情的角度時,不論衣服是否被寺廟處理過,我都穿,也不會為了這件事情與母親吵架。

期盼上帝賜給我們智慧,使我們在龍年這一年當中,能分辨什麼對我們是好的、是安全的,並且仔細檢視我們文化當中,什麼是我們真的要注意的、什麼是該顛覆的、以及什麼是可以用智慧去接納的。

禱告

上帝,我感謝你讓我們能夠身為台灣人,能夠站立在這土地上,我們知道,做為一個基督徒,不代表我們不能夠做為一個華人、台灣人。主,我們做為一個基督徒,不代表我們必須放棄我們過去的文化與一切事物,而是請你教導我們如何在這個文化當中,找到上帝你給我們的智慧,使我們得以透過這樣的文化,與我們的同胞對話,將福音傳給他們。主耶和華,今年即將結束,明年就是龍年,主,求你幫助我們,使我們在這華人文化當中,在這被認為是吉祥年的一年,仍得著主你的平安,幫助我們知道如何在這一年當中,心中有平安。也將主耶穌基督所賞賜的平安,與親朋好友分享,願你引導帶領,祈求禱告奉耶穌基督的名,阿們。

聖經中的婦女(十五)喇合 Rahab


講道內容

聖經中的婦女(十五) 喇合 Rahab

時間:二0一二年一月十五日
經文:約書亞記二章1-21節
主講:李晶晶牧師



講道影片 :


一.前言

伊是咱的寶貝(詞曲/陳明章)

今天一開始,先和大家分享一首台語歌,歌名叫做〈伊是咱的寶貝〉。我第一次聽到這首歌的時候,還在念神學院。那時是1996-97年,我參加了勵馨基金會拯救雛妓的活動,聽到了這首歌。這首歌最早也是因為勵馨基金會要舉辦這項活動,請陳明章先生寫的。2004年,台灣有個「手牽手護台灣」活動,當時也用這首歌當作主題曲。2007年,被當時的台灣政府定為「台灣之歌」。

陳明章說,他在寫這首歌時,是有天晚上去看他的小女兒,為她蓋被子,看著她熟睡的臉龐,突然有了靈感,便將這首歌完成。原本這首歌寫的是父母對子女的疼愛之情,而後延伸為對弱勢族群的關懷,然後又轉成對土地的認同與愛戴。我們一起來聽這首歌。

一蕊花生落地

爸爸媽媽疼最多

風若吹要蓋被

不倘乎伊墬落黑暗地

未開的花需要你我的關心

乎伊一片生長的土地

手牽手 心連心 咱站作伙

伊是咱的寶貝

誰是你的寶貝?我們在說「寶貝」的時候,就表示對方是你要疼惜的、保護的。「寶貝」是要給更多的關注、在意、支持、包容與接納的。那誰是我們的寶貝呢?昨天的選舉過後,不管選前選後有多少激情,有多少期待實現了或落空了,台灣這塊土地依然是我們的寶貝,台灣的人民也是我們的寶貝。

對於基督徒來說,我們除了是台灣的百姓與一份子之外,神也讓我們成為守護台灣的一份子。上帝除了讓我們活在地球上的台灣這塊土地之外,不要忘記了,我們還活在耶穌基督裡。幾週前,牧師有提到水蜘蛛的事。水蜘蛛在水中時,會吹出氣泡保護自己;牠活在大環境中,也活在上帝恩典的保護裡。對我們而言,我們需要有這樣的想法與確信:台灣的百姓跟台灣是在耶穌基督裡面,是上帝的寶貝,上帝把每個人都當作寶貝。今天無論選舉結果如何,在民主的意思裡面,我們要接納,我們要為國家禱告。在基督徒的責任與呼召使命裡面,我們更要禱告。

「我勸你,第一要為萬人懇求、禱告、代求、祝謝;為君王和一切在位的,也該如此,使我們可以敬虔、端正、平安無事地度日。」(提前2:1-2) 保羅在這裡表示每個人都有責任,要為我們所存在的環境、執政掌權者來守望與禱告。如果我們有一份期待,不只要透過言語,還要透過禱告說給上帝聽。所以我盼望我們繼續在禱告裡面,為接下來的日子裡,禱告讓神的公義、慈愛與憐憫,在每一位執政者身上實現。

我們一起來禱告:「上帝感謝你容許我們有許多的想法與意念。你允許所有的情況,因為你仍在掌權。主,我們是你的寶貝,台灣百姓是你的寶貝,透過民主選舉所選出來的每一個執政者,也是你的寶貝。願上帝你真的在慈愛雙手裡面,守護著我們的國家、執政者、政黨與百姓。願你的國降臨,願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我們禱告奉耶穌基督的名,阿們。」

今年我們的和平樂活讀經所讀的第一篇聖經是約書亞記。約書亞記是很特別的一卷書,這是以色列百姓進入新的紀元、階段與歷史的開始,因為以色列百姓要進入迦南地。

過去四十年,他們在曠野中顛沛流離,如今摩西已經蒙主恩召,接棒者約書亞領受了呼召,帶領以色列百姓進入走了很久、等了很久的迦南地。他們來到了一個叫做什亭的地方,預備要過約旦河,過河後便能進入迦南地。可是迦南地並不是無人之境,他們要面對的第一個關卡是迦南地軍事重鎮,往北往南的主要關口:耶利哥城。耶利哥城的城牆非常高大,軍力非常雄赫,耶利哥王也很有謀略,所以通過這裡是令人膽顫心驚的行為。此地是以色列人與約書亞都沒有去過的地方。所以當我們在看約書亞時,會發現這是一個新的開始,要面對新的挑戰。

我們今天要看的經文的內容是約書亞派了探子前去探查迦南地。對於和平教會的每位弟兄姊妹來說,2012年一開始來讀約書亞記,對我們也有很特別的意義。2012年對我們來講不只是新的一年,同時也是我們進入新禮拜堂的一年。這是新的歷史開端,上帝要帶領我們再次回到青田社區,但是同樣地遇到挑戰與未知的困難,所以我們需要上帝的恩典,更需要上帝給我們極大的信心。

約書亞記第一章出現的第一個人物是約書亞。神呼召他,告訴他「你當剛強壯膽。」(書1:9)「我怎樣與摩西同在,也必照樣與你同在。」(書1:5)這樣的應許,我想我也要對每一位和平弟兄姊妹說:「昔日過去六十年,上帝如何與和平教會同在,接續的每一年,上帝也會如此與我們同在,當剛強壯膽。」

二.城牆上的奇女子喇合(書2:1-21)

1.迦南人喇合

進入第二章時換了場景,我們看到的不是軍事領袖,而是婦人喇合。她是約書亞派去的探子前往耶利哥城時,藏身之處的女主人。她不是以色列百姓,而是迦南耶利哥城人,同時她的職業是妓女。聖經上有許多解釋,說耶利哥城是敗壞之城,有許多傷風敗俗、祭拜偶像、性交易的事情。也有神學家說,她是客棧的女主人,所以往來的人都會在這裡聚集。「當下,嫩的兒子約書亞從什亭暗暗打發兩個人作探子,吩咐說:『你們去窺探那地和耶利哥。』於是二人去了,來到一個妓女名叫喇合的家裏,就在那裏躺臥。有人告訴耶利哥王說:『今夜有以色列人來到這裏窺探此地。』 耶利哥王打發人去見喇合說:『那來到你這裏、進了你家的人要交出來,因為他們來窺探全地。』」(書2:1-3)可見探子的行動已經走漏風聲。

2.做妓女喇合

喇合是外邦人,對以色列人來說,外邦人就是「在恩典之外」的人,不是被揀選的人,與恩典無關。而她所從事的妓女工作,則代表她是社會邊緣人,同時關係也非常複雜。經文另外又說,「於是女人用繩子將二人從窗戶裏縋下去;因她的房子是在城牆邊上,她也住在城牆上。」(書2:15)這是耶利哥城的示意圖,城牆很高,住在那裡可以知道城內城外的事情。換句話說,三教九流的人都會在這裡相會,所以喇合的消息十分靈通。我們今天要來認識這樣的女子。

3.接待探子的喇合

那天探子突然出現,而喇合的態度不是把他們當成敵人,而是接待探子。她明明知道他們是以色列人,而且還是被派來偵察城裡的情況,但她還是選擇接待他們。不僅接待他們,當耶利哥王派人來搜索的時候,她還用了策略,讓耶利哥王的手下走往錯誤的方向,幫助探子逃跑。為什麼她要做這件事呢?因為喇合是個識時務的人。

我們可以想像,在那樣子的城牆上,她是很有經驗的,她知道耶利哥城要亡。約書亞記中,喇合跟探子有個對話:「對他們說:「我知道耶和華已經把這地賜給你們,並且因你們的緣故我們都驚慌了。這地的一切居民在你們面前心都消化了;」(書2:9)換句話說,整個耶利哥城的居民,包括喇合,都知道以色列人要打來了,而且耶利哥城一定會被攻垮。喇合覺得既然是這樣,「識時務者為俊傑」,她保護探子,以保護自己。所以她就幫助探子逃跑:「於是女人用繩子將二人從窗戶裏縋下去;因她的房子是在城牆邊上,她也住在城牆上。她對他們說:『你們且往山上去,恐怕追趕的人碰見你們;要在那裏隱藏三天,等追趕的人回來,然後才可以走你們的路。』」(書2:15)

4.要求擔保的喇合

由此看出,喇合是一個很有謀略的人,也把握了機會。她知道這座城要亡,知道以色列人一定會攻來,所以一定要恩待以色列人。「現在我既是恩待你們,求你們指著耶和華向我起誓,也要恩待我父家,並給我一個實在的證據,要救活我的父母、弟兄、姊妹,和一切屬他們的,拯救我們性命不死。」(書2:12-13)她把握了讓自己與自家人活命的機會,為全家人求擔保。但這擔保是有代價的,因為探子沒有一口氣就答應。

探子給了三個協商的條件:「我們來到這地的時候,你要把這條朱紅線繩繫在縋我們下去的窗戶上,並要使你的父母、弟兄,和你父的全家都聚集在你家中。凡出了你家門往街上去的,他的罪(原文是血)必歸到自己的頭上,與我們無干了。凡在你家裏的,若有人下手害他,流他血的罪就歸到我們的頭上。你若洩漏我們這件事,你叫我們所起的誓就與我們無干了。」(書2:18-20)這些事都不容易。她幫助探子逃跑,犯的是叛國通敵罪;她要讓所有家人都聚集,表示要讓他們認同她的想法,而且不知道什麼時候以色列人會打來。最後,不可以洩漏這件事。通常如果跟別人說:「請你不要告訴別人」,但往往所有人都知道了。

5.拯救全家的喇合

最後,他們家人是耶利哥城唯一倖存的一家人。「這城和其中所有的都要在耶和華面前毀滅;只有妓女喇合與她家中所有的可以存活,因為她隱藏了我們所打發的使者。」(書6:17)這是我們要認識的喇合,她被記載在舊約的約書亞記第二章與第六章。可是她不只出現在舊約,新約中也有她的身影。

三.聖經中的信心女子喇合

(來11:31、雅2:25、太1:5)

1.從事蹟到榜樣

喇合在新約中出現三次,這很特別,而且當中有兩個地方提到她的時候非常稱許,說她是信心的女子。一位居住在城牆上的妓女,卻在聖經新約中成為一個被表揚的榜樣。舊約的事跡,成為新約的榜樣。希伯來書十一章可說是信心英雄榜,把所有能成為榜樣的人都列出來,喇合也名列其中。「妓女喇合因著信,曾和和平平地接待探子,就不與那些不順從的人一同滅亡。」(來11:31)雅各書在提到信心跟行為有什麼關係的時候,舉的例子又提到喇合:「妓女喇合接待使者,又放他們從別的路上出去,不也是一樣因行為稱義嗎?」(雅2:25)在舊約是事跡的描述,在新約成為生命的榜樣。每個人的生命當中都有故事與事件不斷在發生,但不都能成為榜樣。我們自己每天都發生很多故事,但都能成為榜樣嗎?喇合這位邊緣人物,聖經說因著信,她成為了榜樣。

2.一個信仰告白

約書亞記有一段是喇合的信心告白:「對他們說:『我知道耶和華已經把這地賜給你們,並且因你們的緣故我們都驚慌了。這地的一切居民在你們面前心都消化了;因為我們聽見你們出埃及的時候,耶和華怎樣在你們前面使紅海的水乾了,並且你們怎樣待約旦河東的兩個亞摩利王西宏和噩,將他們盡行毀滅。我們一聽見這些事,心就消化了。因你們的緣故,並無一人有膽氣。耶和華─你們的神本是上天下地的神。」(書2:9-11)她知道耶和華的旨意,她聽說過出埃及的事及約但河東之事。換句話說,這四十年來喇合不斷聽到關於以色列人的事跡。聖經跟我們說:「可見信道是從聽道來的,聽道是從基督的話來的。」(羅10:17)喇合不是聽道理,而是聽見證。喇合並未親眼看見,我覺得這更難得可貴。當我們聽到不同人的見證時,這些見證有沒有激勵你?這些見證有沒有讓你感覺到信心?

3.不一樣的選擇

喇合相信上帝的全能,相信他讓紅海變乾地,讓威嚴的王倒塌。不管是大自然,還是地上的王,這位上帝都有能力掌控。此外,喇合在信仰告白中也承認上帝的獨一性,提到「耶和華─你們的神本是上天下地的神」。耶利哥城的人拜的是日月星辰、土木花草等各式各樣的神,可是她卻認為以色列人的神是獨一的神。同時她也相信上帝的同在,不是一個高高在上,不只是全能、獨一無二的神。她知道以色列人出埃及的時候,耶和華怎樣帶領他們,又說「我知道耶和華已經把這地賜給你們」。她聽見、她相信這位神是全能、獨一且與人同在的上帝。

因著這個信,喇合就做了一個不一樣的選擇。第一個選擇是把握住機會。整個耶利哥城的人都知道以色列人要攻打來,可是只有喇合接待探子,並且與對方交換條件:「現在我既是恩待你們,求你們指著耶和華向我起誓,也要恩待我父家,並給我一個實在的證據,要救活我的父母、弟兄、姊妹,和一切屬他們的,拯救我們性命不死。」(書2:12-13)喇合冒險保護探子,如果這事被耶利哥王察覺,性命就不保,但她覺得這是值得做的事,可以保全她和全家人的生命。

第二個選擇是立即爭取全家蒙拯救的擔保。第三個選擇是接受探子的交換條件:「二人對她說:『你要這樣行。不然,你叫我們所起的誓就與我們無干了。我們來到這地的時候,你要把這條朱紅線繩繫在縋我們下去的窗戶上,並要使你的父母、弟兄,和你父的全家都聚集在你家中。凡出了你家門往街上去的,他的罪(原文是血)必歸到自己的頭上,與我們無干了。凡在你家裏的,若有人下手害他,流他血的罪就歸到我們的頭上。你若洩漏我們這件事,你叫我們所起的誓就與我們無干了。」(書2:17-20)喇合並沒有與探子立下任何書面契約,但她的回應是:「女人說:『照你們的話行吧!』於是打發他們去了,又把朱紅線繩繫在窗戶上。」探子前腳一走,她立刻綁上紅線,讓攻入的以色列人就憑靠這條紅線辨識,放過這一家人。雖然沒有說何時攻城,但喇合的信心在這裡顯現,立刻綁上紅線。

4.成為他人祝福

同時她經歷到的是,她的生命成為別人的祝福。第一個,她保全了兩個探子的生命,沒有讓耶利哥城的人把探子抓走,同時讓探子回到約書亞那裡。「二人到山上,在那裏住了三天,等著追趕的人回去了。追趕的人一路找他們,卻找不著。二人就下山回來,過了河,到嫩的兒子約書亞那裏,向他述說所遭遇的一切事;又對約書亞說:『耶和華果然將那全地交在我們手中;那地的一切居民在我們面前心都消化了。』」(書2:22-24)第二個,她讓以色列百姓大得信心。原本以色列百姓非常害怕,因為耶利哥城很大、人的體型與城牆又高。當摩西派探子前往迦南地的時候,探子回來說迦南人很高大,應該要放棄攻打。但這次因為喇合說的話,讓以色列人充滿信心。探子將喇合的話重複說了一遍:「耶和華果然將那全地交在我們手中;那地的一切居民在我們面前心都消化了。」喇合的一番話讓以色列人為之一振,成為以色列百姓的祝福。所以在第六章我們就看見以色列人圍繞耶利哥城,直到城淪陷為止。最後。她也使父家大大小小蒙拯救。「約書亞卻把妓女喇合與她父家,並她所有的,都救活了;因為她隱藏了約書亞所打發窺探耶利哥的使者,她就住在以色列中,直到今日。」(書6:25)

5.成就上帝救恩

此外,她也參與了上帝的救恩。喇合遇到這兩個探子的時候,選擇隱藏他們、幫助他們逃離。喇合沒有想到她這樣做會發生什麼事,只是想跟著這位上帝,就是「我要選擇這個上帝,我要保全我的生命」這種想法。她萬萬沒想到,在她勇敢做決定的當下,她接待了探子,就等於接待了天使。她的名不是只有在希伯來書與雅各書裡出現,更出現在耶穌基督的家譜裡面。「亞伯拉罕的後裔,大衛的子孫,耶穌基督的家譜:亞伯拉罕生以撒;以撒生雅各;雅各生猶大和他的弟兄;猶大從她瑪氏生法勒斯和謝拉;法勒斯生希斯崙;希斯崙生亞蘭;亞蘭生亞米拿達;亞米拿達生拿順;拿順生撒門;撒門從喇合氏生波阿斯;波阿斯從路得氏生俄備得;俄備得生耶西」(太1:1-5)耶穌基督是神應許的救恩。當她因著信心,做了一個不一樣的選擇,接待了探子並保全他們,同時也接待了天使,讓自己參與上帝拯救的大使命裡面。或許當我們有一點點的信心,做了不一樣的選擇時,在某日或許會成為別人的祝福,並且成為蒙恩典的人,參與神救恩的計畫。

四.屬靈的功課

(提前1:13-15、羅10:9-13、弗2:8)

我們有一些屬靈的功課,一起來學習。

1.認識神是信心的開始

常有人問,信心從哪裡來?喇合的救恩,是因著她的信心。「妓女喇合因著信,曾和和平平地接待探子,就不與那些不順從的人一同滅亡。」(來11:31)「對他們說:『我知道耶和華已經把這地賜給你們,並且因你們的緣故我們都驚慌了。這地的一切居民在你們面前心都消化了;因為我們聽見你們出埃及的時候,耶和華怎樣在你們前面使紅海的水乾了,並且你們怎樣待約旦河東的兩個亞摩利王西宏和噩,將他們盡行毀滅。我們一聽見這些事,心就消化了。因你們的緣故,並無一人有膽氣。耶和華─你們的神本是上天下地的神。」(書2:9-11)

她的信心是從知道、認識上帝,知道上帝的作為、恩典與話語。認識上帝,是信心的開始。她聽到那些事件,並跟隨這一位上帝,而非人。信心不是建立在人的身上或行為,而是與人同在的上帝。盼望我們在新的年度,從經文、禮拜中,能多認識上帝,讓信心一點一點累積。

2.不完美人生主仍使用

喇合不是完美的人,聖經一提到她就說「妓女喇合」,為什麼要一直戳她的瘡疤呢?聖經不是為了揭露她的缺點,而是用喇合當作見證。這樣的一個人,當她的信心改變了她的生命,上帝使用她成為人的祝福,並使她參與上帝拯救的計畫。喇合的生命並不完美,甚至有人說她不誠實、叛國,欺騙了耶利哥王派來的人。

然而在這不完美的當中,因著信,她的生命被調整、被改變。保羅曾經說:「我從前是褻瀆神的,逼迫人的,侮慢人的;然而我還蒙了憐憫,因我是不信不明白的時候而做的。並且我主的恩是格外豐盛,使我在基督耶穌裏有信心和愛心。『基督耶穌降世,為要拯救罪人。』這話是可信的,是十分可佩服的。在罪人中我是個罪魁。然而,我蒙了憐憫,是因耶穌基督要在我這罪魁身上顯明他一切的忍耐,給後來信他得永生的人作榜樣。」(提前1:13-16)保羅的生命也不完美,可是當他在耶穌基督裡,他的生命就能成為榜樣,成為第一個宣道家。

提摩太後書這麼說:「在大戶人家,不但有金器銀器,也有木器瓦器;有作為貴重的,有作為卑賤的。人若自潔,脫離卑賤的事,就必作貴重的器皿,成為聖潔,合乎主用,預備行各樣的善事。」(提後2:20-21)無論過往、現今處境為何,當人脫離卑賤的事,生命就會改變,成為上帝所使用的人。不管是喇合還是保羅,他們的生命並不完美,我們的生命也是,但上帝不是看這個,而是要我們有信心,便能為神所使用。

3.信心需有相稱的行為

喇合只是聽見,沒有看見,但她試著相信。所以她把兩個探子隱藏起來。「女人將二人隱藏,就回答說:那人果然到我這裏來;他們是哪裏來的我卻不知道。」(書2:4)並且也不需要探子給予任何證明,「於是女人用繩子將二人從窗戶裏縋下去;因她的房子是在城牆邊上,她也住在城牆上。」(書2:15)接著,「女人說:「照你們的話行吧!」於是打發他們去了,又把朱紅線繩繫在窗戶上。」(書2:21)這種信心其實不容易。當探子離開以後,她要去跟家人說,去說服家人相信這件事。而且探子沒有告訴她何時以色列人會攻打來,她還是得將家人集合到自己家裡等待。以色列人攻耶利哥城時,前七天都繞城靜悄悄。所以喇合集合家人之後,等了七天,此時喇合必須要憑著信心,並不是件容易的事。

還有一個人各位一定記得:諾亞方舟的諾亞。上帝告訴他會有大水來,要他蓋方舟,但大水沒有馬上來,他便因著信,最後終被上帝所使用。巴勒是位神學家,他說:「你的口裡有一根舌頭,而你的一雙鞋子裡有兩根舌頭,無論你口裡的舌頭說什麼,只有你鞋子裡的舌頭說出你在做什麼,和你要往哪裡去。而事實上,只有你鞋裡的舌頭才有最後的決定權。」在腦海裡的信心是死的,只有做出來的時候才會變成見證,而且有意思的是,透過行為,你可以將信心活出來,而做出行為的時候,你的信心就更增加了。行為跟信心就這樣相輔相成,生命也就這樣被改變。

4.勇於做不一樣的選擇

整個耶利哥城的人其實都知道,耶和華上帝是全能的,在四十年當中帶領以色列人經過紅海、曠野,打敗亞摩利王西宏和噩。他們也知道以色列人要打來了,耶利哥城會滅亡,但只有喇合做了一個不一樣的決定,就是恩待探子。「現在我既是恩待你們,求你們指著耶和華向我起誓,也要恩待我父家,並給我一個實在的證據,要救活我的父母、弟兄、姊妹,和一切屬他們的,拯救我們性命不死。」(書2:12-13)。戴德生說:「如果沒有一絲毫的冒險,也就不需要一絲毫的信心。」信心是需要冒險的,唯有跨出信心的那一步,試著去做的時候,才會知道這個信心是真的,這一位上帝是信實的神。

五.結語

以信心迎新年(書1:5-7、24:14-15)

再過一個禮拜就要過年了,盼望在新的年度裡面,我們一起來學習信心的功課。認識神是信心的開始,我們試試看在新的一年一起靈修讀經,建立我們的信心,透過讀經來認識這一位昔在今在的上帝。喇合聽到的是四十年前的上帝,而試著相信現在的上帝,所以她發現這位神是實在的、是可畏的。而且喇合還做了一件事,她不是一個人信,因著她,全家都得救。試著去分享上帝的愛。過年的時候,我們會有很多時間和家人在一起。許多家人可能還不認識上帝,你要不要跟神禱告,讓你有那麼一點點信心,試試看跟喇合一樣,去分享。被拒絕,就再試一次。像喇合,她不知道探子會來,可是她看見那是機會,她把握住那個機會接待探子,並與家人分享,於是全家蒙恩得救。

我們要不要試試看在今年,做點不一樣的事?在紅包袋裡放一張經文卡,祝福你那位家人。若你已經是基督徒,則可以在除夕夜或大年初一的時候,用詩歌敬拜,把新年的新願望提出來,為他們做祝福的禱告。求神給我們創意,在新的一年裡給我們機會,讓我們知道這個信心是可信的,這一位上帝是全能的神,是獨一的神,並與我們同在。

禱告

我們一起來禱告:「我們要特別為我們的新年禱告:讓我們在新的一年對神有更多的認識。讓我們跟神禱告,好讓我們能繼續讀經來更認識神,使我們的信心更加堅定,讓我們面對每一個決定。我們為著新春期間與家人的相處禱告,讓愛與和諧擺在我們當中,讓我們有一顆勇敢的心能分享上帝的愛。我們要跟上帝說,我們要過一個不同的2012年,不同的農曆新年,讓這次的新年不只是吃喝玩樂而已,而是有上帝的恩典,因著你,讓信心喜悅充滿在你的家庭跟朋友當中。天父我們感謝你把喇合擺在我們的生命裡,她的生命被改變,成為了這麼多人的祝福。主呀,我們要這樣的信心,求你賜給我們。她的信心是從認識你開始,請你幫助我們的弟兄姊妹,讓我們對你有更多認識。農曆新年快來到,我們有很多時間跟家人朋友相聚,主請給我們機會去分享,給我們勇氣去做不一樣的選擇,那怕只是一句“上帝祝福你”或“耶穌愛你”,讓我們的家人在接下來這一年因著我們會不一樣。請給我們創意,讓每個人成為家中的守望者與祝福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