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於2004.03.28
作 者: 許健仁 長老
經文:【 創世記十八章1~15節】線上收聽
前言:
當您問別人一個問題,對方回答您說:「阿婆生子,真拼」,這是一句台灣的諺語,意思是說;「老太婆生孩子,很困難,簡直不可能」,它是表明一件「不可能的事」。但是今天,「阿婆生子」這句話,在上帝的應許下,它代表了更深的意義;就是「無限的可能」。這也是今天,上帝透過我們所讀的這段經節,要向我們傳達的信息:耶和華豈有難成的事嗎?
在這一段聖經節中,講到;有一天,天氣正熱,熱得好像會讓人昏昏欲睡的樣子。亞伯拉罕就坐在帳棚門口,想看看有沒有什麼涼風吹來。無意中,他抬頭舉目觀看,竟然看見有三個人,在他對面的橡樹下站著,他一看到,就趕緊從帳棚門口跑去,俯伏在地,迎接祂們。原來耶和華在幔利橡樹那裡,向亞伯拉罕顯現。亞伯拉罕就主動邀請,懇求耶和華上帝暫時留步,接受他的招待。他就叫妻子趕快用最好的細麵粉做餅,自己親自挑選「又嫩又好」的牛犢,吩咐僕人預備好,又拿奶油和奶來,親自站在耶和華和祂的使者旁邊,伺候招待他們享用。在這個當中,耶和華再一次向亞伯拉罕提起他的妻子撒拉,要生一個孩子的應許。亞伯拉罕的妻子撒拉,在那人後面的帳棚門口也聽到了,就心裡暗笑說:「哪有這個可能啊!年輕的時候,就不能生孩子,何況現在,我已經衰敗,我的先生也已經老邁。」。 聖經在這裏,也強調說;亞伯拉罕和撒拉不但年紀老邁,並且撒拉的月經也已經斷絕了。於是耶和華上帝質問亞伯拉罕說:撒拉為何不信來偷笑呢!說:『我既已年老,果真能生養嗎?』。雖然撒拉的心思意念被看穿,害怕而不敢承認,但是耶和華上帝仍然明確地指出,對於祂的應許,並沒有難成的事。簡而言之,從這段經節,我們看見下列幾件事情;第一件是「撒拉生命中的困境」。第二件是「耶和華的顯現」。 第三件是「亞伯拉罕要求耶和華上帝留步,接受他的招待」。 第四件是「耶和華再一次重申祂的應許」。 第五件是「撒拉面對應許的態度」。
在創世記11章30節,亞伯拉罕還沒有離開哈蘭之前,聖經特別提到說:「撒萊不生育,沒有孩子。」。這件事情一直困擾著撒拉,因為在當時的社會中,一個結婚的女人,最大的恥辱就是不能生孩子(拉結及撒母耳母親哈拿的例子)。雖然在我們這個時代,不能生孩子,並不是一個什麼大不了的問題,甚至有些夫婦,他們選擇不願意有小孩。但是在我們過去,台灣人的社會中,部分的人,也有類似的想法;傳宗接代生子立後,是一個結婚男女,雙方的神聖使命,我們都可以體會。 若不能夠生孩子,不但在親人中抬不起頭來,有時也是讓男方休妻另娶的一個藉口。另外,當時,有一種風俗習慣,就是,若沒有孩子,將來所有的家業,都要由主人所收養的僕人來繼承。在這種環境背景下,我們不難想像,撒拉所承受各方來的壓力;包括親人的不諒解與鄰人的指指點點和譏笑;這麼一個容貌俊美的女子,竟然生不出孩子來。撒拉面對人生中最大的困境;對她來說,是一個不能改變的事實,那種無奈、無助與絕望的心情,不是我們可以感同身受的。或許,這也是亞伯拉罕蒙上帝呼召,離開本地、本族、父家,到上帝指示他去的地方時,亞伯拉罕毫不猶疑地,遵照去行的,其中一個原因吧。在創世記16章1~3節,我們看見,經過了十年的時間,也許在撒拉嘗試了各種的方法後,雖然對自己沒有辦法生育的這件事情,完全死心與絕望。但是為了要消除,因為沒有孩子的羞恥念頭,卻一直沒有停過。最後,在不得已的情況下,撒拉用自己的方法,選擇依循當時的習俗,要求老公和服事自己的埃及婢女夏甲同房,目的是為了要得到孩子,「被建立」,擺脫沒有孩子的恥辱。
同樣的,在我們每一個人的生命當中,我們也會遭遇到類似撒拉的困境,也許是身體上,某種疾病的困擾,也許是個性上的某種缺憾,也許是心靈方面的嚴重創傷,也許是我們與人之間的人際關係。這些困境和難處,不論是與生俱來的,或者是在我們成長的過程當中,所造成的,或者是屬於什麼樣的性質,它總是讓你感到灰心、失望,甚至絕望。也許我們會因為這種人生的困境,在深更半夜流淚哭泣,或到處尋求幫助,而沒有任何的結果,不知道如何是好?(也許我們會因它,而暗夜哭泣,求助無門,無所適從)。在這樣的情況及光景下,你要怎麼辦呢?你要用自己的方法,來尋求解決,像撒拉一樣嗎?我們回到聖經中來看,上帝透過這段故事,來教導我們,如何在困境中,領受祂的應許。
首先,我們需要上帝向我們顯現,但上帝今日仍然向我們顯現嗎?我們期待上帝向我們顯現嗎?雖然不是每一個人,都有像亞伯拉罕的經歷,能夠以肉眼看見耶和華上帝的顯現。但是今天,上帝仍然透過祂的話語,向我們顯現。我們要如何知道,上帝在聖經裡,向我們顯現呢?我們如何來款待上帝的顯現呢?在第二到第八節,亞伯拉罕給我們一些很好的示範與原則;在這裡說到,他「舉目觀看」、「跑去迎接」、「俯伏在地」、「求」、「提供最好的、豐盛的招待:細麵粉作的餅、又嫩又好的牛犢、奶油和奶」。用今天的話來說,「舉目觀看」就是要把你的眼目,定睛在上帝的話語上,去看祂、讀祂、默想祂,享受祂。「跑去迎接」、「俯伏在地」就是要用積極、殷勤、敬虔謙卑的態度,去面對上帝的話語。「求」就是要用禱告,渴慕上帝的同在。「提供最好的、豐盛的招待」,就是要用你最好的時間,最有精神、體力的時候,最好在不受攪擾的地點來親近上帝。當我們如此行,與上帝有密切的團契、相交時,上帝就會再一次清楚明白地,透過祂的話語,針對我們處境中的需要,適時地,向我們顯明祂的應許,而且這應許,是單單特別為你而預備的。
但是,很可惜的是,今天我們不是缺乏上帝給我們的應許,我們也不是不知道上帝的應許是甚麼。問題是亞伯拉罕與撒拉他們面對應許的反應和態度,也是在描述我們今日生命中的光景;「撒拉心裏暗笑」說:怎麼可能,哪有那麼容易,奇妙的喜事呢!她的理性、客觀外在的事實,還有環境和經驗告訴她,這是不可能的事。就像我們前面所提過的;一個「年紀老邁」,一個「月經斷絕」;「年紀老邁」意謂著,在夫妻生活上,可能夫妻已經不睡在同一張床了。「月經斷絕」指女性在生理醫學上,已經不具備生養能力。這雙重難題,猶如雪上加霜。其實,對我們來說,這也是一種正常的反應。因為撒拉所面對的「應許的話語」是違反常理、超越理性、經驗的範圍。換句話說,她是將她的信心,建立在自己的理性、眼見、感覺和經驗上,不是以上帝的話語作為信心的基礎和對象。
另一方面來說,這也是我們對上帝及祂的話語,沒有正確的認識、和沒有使用正確的態度來面對的必然結果。那麼甚麼才是面對上帝的應許正確的態度呢?首先我們必須認識、相信「上帝是信實的」;申命記7章9節說:『所以,你要知道耶和華你的上帝,他是上帝,是信實的上帝,向愛他、守他誡命的人守約施慈愛,直到千代;』。在聖經裡有太多的地方,超過29處,均提及「信實」是上帝永不改變的屬性;祂是信實的。另外,因著我們相信「上帝是信實的」,我們對他所應許的話語,也要有進一步的認識;在以賽亞書55章:10~11節說:『雨雪從天而降,並不返回,卻滋潤地土,使地上發芽結實,使撒種的有種,使要吃的有糧。我口所出的話也必如此,決不徒然返回;卻要成就我所喜悅的,在我所命定的事上必然亨通。』,以西結書24章:14節說:『我耶和華說過的必定成就,必照話而行,必不返回,必不顧惜,也不後悔……。』
馬太福音24章35節†耶穌說: 『天地要廢去,我的話卻不能廢去。』。雖然,在我們生活中,常輕易答應別人,向人做出許多承諾,但往往因各種不同原因,卻無法履行諾言,而失信於人。我們也常常在話語上顛三倒四、反反覆覆,甚至不明白自己所說的是甚麼。但是上帝和我們世人不同,祂是信實的,祂的話不能廢去,命立就立、說有就有,說過的必定成就,的確照話而行。理性、客觀的環境與過去的經驗,常攔阻我們去經歷上帝的應許,也是我們不信的原因;相信自己過於上帝的話語,看重自己的感覺過於上帝的信實。當理性與上帝的話語衝突時,我們要丟棄從理性來的任何理由與解釋,用單純的信心、相信接受、用信心的行動--禱告,讓上帝應許的話語,種在你心裡,孕育、環繞、充滿在你心裡面。像亞伯拉罕因著信,把以撒這個種子,種在撒拉裡面一樣。
最後用感謝讚美的心,憑信心忍耐等候開花結果的日子臨到。
親愛的弟兄姊妹,在您的生命、生活中,大大小小的困境,甚至那些您認為不能改變的事實,您知道它們為甚麼會臨到我們嗎?這些事情,無非是要引導我們,來經歷上帝、更深的認識祂,認識祂是那一位使不可能成為可能的上帝,在他沒有難成的事。以賽亞書59章1節說到:「耶和華的膀臂並非縮短,不能拯救,耳朵並非發沉,不能聽見……」,我們仍然認為上帝對我們的應許是那麼遙遠,好像與我們不相干嗎?是那麼困難以致於無法領受的嗎!要知道不是我們,是上帝自己親自要來成就祂的應許。我們要用禱告、在祂的話語中來親近祂,與祂建立更深、更親密的關係,就像是葡萄枝連接在葡萄樹上的關係。也唯有在這種生命交流的關係中,才能清楚聽見,上帝透過祂的話語,向我們說話。祂要適時地供應、解決您生命困境的應許。我們只要用單純的信心來領受,盡您的本分做您應該做的事,並且以感謝讚美的態度來等候,我們就必經歷甚麼叫做「流淚撒種的必歡呼收割」,嚐到主恩的滋味,知道祂是美善的。明白「耶和華豈有難成的事嗎?」這句話對您真正的意義。「聖靈和新婦都說:「來!」聽見的人也該說:「來!」口渴的人也當來;願意的,都可以白白取生命的水喝。」您知道您的困境嗎!您渴慕被改變嗎!您願意來親近祂嗎!祂要改變您,讓您從困境中轉回,將不可能的變成可能,把羞辱的變成榮耀的,因為在耶和華沒有難成的事!只是,您願意給上帝這樣的機會嗎?您願意嗎?
作 者: 許健仁 長老
經文:【 創世記十八章1~15節】線上收聽
前言:
當您問別人一個問題,對方回答您說:「阿婆生子,真拼」,這是一句台灣的諺語,意思是說;「老太婆生孩子,很困難,簡直不可能」,它是表明一件「不可能的事」。但是今天,「阿婆生子」這句話,在上帝的應許下,它代表了更深的意義;就是「無限的可能」。這也是今天,上帝透過我們所讀的這段經節,要向我們傳達的信息:耶和華豈有難成的事嗎?
在這一段聖經節中,講到;有一天,天氣正熱,熱得好像會讓人昏昏欲睡的樣子。亞伯拉罕就坐在帳棚門口,想看看有沒有什麼涼風吹來。無意中,他抬頭舉目觀看,竟然看見有三個人,在他對面的橡樹下站著,他一看到,就趕緊從帳棚門口跑去,俯伏在地,迎接祂們。原來耶和華在幔利橡樹那裡,向亞伯拉罕顯現。亞伯拉罕就主動邀請,懇求耶和華上帝暫時留步,接受他的招待。他就叫妻子趕快用最好的細麵粉做餅,自己親自挑選「又嫩又好」的牛犢,吩咐僕人預備好,又拿奶油和奶來,親自站在耶和華和祂的使者旁邊,伺候招待他們享用。在這個當中,耶和華再一次向亞伯拉罕提起他的妻子撒拉,要生一個孩子的應許。亞伯拉罕的妻子撒拉,在那人後面的帳棚門口也聽到了,就心裡暗笑說:「哪有這個可能啊!年輕的時候,就不能生孩子,何況現在,我已經衰敗,我的先生也已經老邁。」。 聖經在這裏,也強調說;亞伯拉罕和撒拉不但年紀老邁,並且撒拉的月經也已經斷絕了。於是耶和華上帝質問亞伯拉罕說:撒拉為何不信來偷笑呢!說:『我既已年老,果真能生養嗎?』。雖然撒拉的心思意念被看穿,害怕而不敢承認,但是耶和華上帝仍然明確地指出,對於祂的應許,並沒有難成的事。簡而言之,從這段經節,我們看見下列幾件事情;第一件是「撒拉生命中的困境」。第二件是「耶和華的顯現」。 第三件是「亞伯拉罕要求耶和華上帝留步,接受他的招待」。 第四件是「耶和華再一次重申祂的應許」。 第五件是「撒拉面對應許的態度」。
在創世記11章30節,亞伯拉罕還沒有離開哈蘭之前,聖經特別提到說:「撒萊不生育,沒有孩子。」。這件事情一直困擾著撒拉,因為在當時的社會中,一個結婚的女人,最大的恥辱就是不能生孩子(拉結及撒母耳母親哈拿的例子)。雖然在我們這個時代,不能生孩子,並不是一個什麼大不了的問題,甚至有些夫婦,他們選擇不願意有小孩。但是在我們過去,台灣人的社會中,部分的人,也有類似的想法;傳宗接代生子立後,是一個結婚男女,雙方的神聖使命,我們都可以體會。 若不能夠生孩子,不但在親人中抬不起頭來,有時也是讓男方休妻另娶的一個藉口。另外,當時,有一種風俗習慣,就是,若沒有孩子,將來所有的家業,都要由主人所收養的僕人來繼承。在這種環境背景下,我們不難想像,撒拉所承受各方來的壓力;包括親人的不諒解與鄰人的指指點點和譏笑;這麼一個容貌俊美的女子,竟然生不出孩子來。撒拉面對人生中最大的困境;對她來說,是一個不能改變的事實,那種無奈、無助與絕望的心情,不是我們可以感同身受的。或許,這也是亞伯拉罕蒙上帝呼召,離開本地、本族、父家,到上帝指示他去的地方時,亞伯拉罕毫不猶疑地,遵照去行的,其中一個原因吧。在創世記16章1~3節,我們看見,經過了十年的時間,也許在撒拉嘗試了各種的方法後,雖然對自己沒有辦法生育的這件事情,完全死心與絕望。但是為了要消除,因為沒有孩子的羞恥念頭,卻一直沒有停過。最後,在不得已的情況下,撒拉用自己的方法,選擇依循當時的習俗,要求老公和服事自己的埃及婢女夏甲同房,目的是為了要得到孩子,「被建立」,擺脫沒有孩子的恥辱。
同樣的,在我們每一個人的生命當中,我們也會遭遇到類似撒拉的困境,也許是身體上,某種疾病的困擾,也許是個性上的某種缺憾,也許是心靈方面的嚴重創傷,也許是我們與人之間的人際關係。這些困境和難處,不論是與生俱來的,或者是在我們成長的過程當中,所造成的,或者是屬於什麼樣的性質,它總是讓你感到灰心、失望,甚至絕望。也許我們會因為這種人生的困境,在深更半夜流淚哭泣,或到處尋求幫助,而沒有任何的結果,不知道如何是好?(也許我們會因它,而暗夜哭泣,求助無門,無所適從)。在這樣的情況及光景下,你要怎麼辦呢?你要用自己的方法,來尋求解決,像撒拉一樣嗎?我們回到聖經中來看,上帝透過這段故事,來教導我們,如何在困境中,領受祂的應許。
首先,我們需要上帝向我們顯現,但上帝今日仍然向我們顯現嗎?我們期待上帝向我們顯現嗎?雖然不是每一個人,都有像亞伯拉罕的經歷,能夠以肉眼看見耶和華上帝的顯現。但是今天,上帝仍然透過祂的話語,向我們顯現。我們要如何知道,上帝在聖經裡,向我們顯現呢?我們如何來款待上帝的顯現呢?在第二到第八節,亞伯拉罕給我們一些很好的示範與原則;在這裡說到,他「舉目觀看」、「跑去迎接」、「俯伏在地」、「求」、「提供最好的、豐盛的招待:細麵粉作的餅、又嫩又好的牛犢、奶油和奶」。用今天的話來說,「舉目觀看」就是要把你的眼目,定睛在上帝的話語上,去看祂、讀祂、默想祂,享受祂。「跑去迎接」、「俯伏在地」就是要用積極、殷勤、敬虔謙卑的態度,去面對上帝的話語。「求」就是要用禱告,渴慕上帝的同在。「提供最好的、豐盛的招待」,就是要用你最好的時間,最有精神、體力的時候,最好在不受攪擾的地點來親近上帝。當我們如此行,與上帝有密切的團契、相交時,上帝就會再一次清楚明白地,透過祂的話語,針對我們處境中的需要,適時地,向我們顯明祂的應許,而且這應許,是單單特別為你而預備的。
但是,很可惜的是,今天我們不是缺乏上帝給我們的應許,我們也不是不知道上帝的應許是甚麼。問題是亞伯拉罕與撒拉他們面對應許的反應和態度,也是在描述我們今日生命中的光景;「撒拉心裏暗笑」說:怎麼可能,哪有那麼容易,奇妙的喜事呢!她的理性、客觀外在的事實,還有環境和經驗告訴她,這是不可能的事。就像我們前面所提過的;一個「年紀老邁」,一個「月經斷絕」;「年紀老邁」意謂著,在夫妻生活上,可能夫妻已經不睡在同一張床了。「月經斷絕」指女性在生理醫學上,已經不具備生養能力。這雙重難題,猶如雪上加霜。其實,對我們來說,這也是一種正常的反應。因為撒拉所面對的「應許的話語」是違反常理、超越理性、經驗的範圍。換句話說,她是將她的信心,建立在自己的理性、眼見、感覺和經驗上,不是以上帝的話語作為信心的基礎和對象。
另一方面來說,這也是我們對上帝及祂的話語,沒有正確的認識、和沒有使用正確的態度來面對的必然結果。那麼甚麼才是面對上帝的應許正確的態度呢?首先我們必須認識、相信「上帝是信實的」;申命記7章9節說:『所以,你要知道耶和華你的上帝,他是上帝,是信實的上帝,向愛他、守他誡命的人守約施慈愛,直到千代;』。在聖經裡有太多的地方,超過29處,均提及「信實」是上帝永不改變的屬性;祂是信實的。另外,因著我們相信「上帝是信實的」,我們對他所應許的話語,也要有進一步的認識;在以賽亞書55章:10~11節說:『雨雪從天而降,並不返回,卻滋潤地土,使地上發芽結實,使撒種的有種,使要吃的有糧。我口所出的話也必如此,決不徒然返回;卻要成就我所喜悅的,在我所命定的事上必然亨通。』,以西結書24章:14節說:『我耶和華說過的必定成就,必照話而行,必不返回,必不顧惜,也不後悔……。』
馬太福音24章35節†耶穌說: 『天地要廢去,我的話卻不能廢去。』。雖然,在我們生活中,常輕易答應別人,向人做出許多承諾,但往往因各種不同原因,卻無法履行諾言,而失信於人。我們也常常在話語上顛三倒四、反反覆覆,甚至不明白自己所說的是甚麼。但是上帝和我們世人不同,祂是信實的,祂的話不能廢去,命立就立、說有就有,說過的必定成就,的確照話而行。理性、客觀的環境與過去的經驗,常攔阻我們去經歷上帝的應許,也是我們不信的原因;相信自己過於上帝的話語,看重自己的感覺過於上帝的信實。當理性與上帝的話語衝突時,我們要丟棄從理性來的任何理由與解釋,用單純的信心、相信接受、用信心的行動--禱告,讓上帝應許的話語,種在你心裡,孕育、環繞、充滿在你心裡面。像亞伯拉罕因著信,把以撒這個種子,種在撒拉裡面一樣。
最後用感謝讚美的心,憑信心忍耐等候開花結果的日子臨到。
親愛的弟兄姊妹,在您的生命、生活中,大大小小的困境,甚至那些您認為不能改變的事實,您知道它們為甚麼會臨到我們嗎?這些事情,無非是要引導我們,來經歷上帝、更深的認識祂,認識祂是那一位使不可能成為可能的上帝,在他沒有難成的事。以賽亞書59章1節說到:「耶和華的膀臂並非縮短,不能拯救,耳朵並非發沉,不能聽見……」,我們仍然認為上帝對我們的應許是那麼遙遠,好像與我們不相干嗎?是那麼困難以致於無法領受的嗎!要知道不是我們,是上帝自己親自要來成就祂的應許。我們要用禱告、在祂的話語中來親近祂,與祂建立更深、更親密的關係,就像是葡萄枝連接在葡萄樹上的關係。也唯有在這種生命交流的關係中,才能清楚聽見,上帝透過祂的話語,向我們說話。祂要適時地供應、解決您生命困境的應許。我們只要用單純的信心來領受,盡您的本分做您應該做的事,並且以感謝讚美的態度來等候,我們就必經歷甚麼叫做「流淚撒種的必歡呼收割」,嚐到主恩的滋味,知道祂是美善的。明白「耶和華豈有難成的事嗎?」這句話對您真正的意義。「聖靈和新婦都說:「來!」聽見的人也該說:「來!」口渴的人也當來;願意的,都可以白白取生命的水喝。」您知道您的困境嗎!您渴慕被改變嗎!您願意來親近祂嗎!祂要改變您,讓您從困境中轉回,將不可能的變成可能,把羞辱的變成榮耀的,因為在耶和華沒有難成的事!只是,您願意給上帝這樣的機會嗎?您願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