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當嚐主恩的滋味—需親自付出行動來體驗
當我們有機會到大賣場購物,你會如何選擇你要買的商品呢?是選擇知名的品牌?包裝得很精美?還是成分產地標示很清楚的商品呢?一個商品賣得好不好有時不在於公司廣告宣傳的費用很高或是有名人幫忙代言,一個非常關鍵的因素是公司是否有在現場辦試吃的活動,讓顧客可以親自品嚐那美好的滋味,就會從口袋裡掏錢出來購買!
我們若想要嚐到上帝恩典那美好的滋味也是如此,需要我們自己來體驗!我們才能親身體驗到上帝恩典的滋味是那麼的甘甜!
二、本文:在患難中持守信仰
彼得前書是使徒彼得寫信給住在小亞細亞地區,因信仰受到逼迫的初代教會信徒的書信。對於彼得那時代的信徒而言,要相信從死裡復活的耶穌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因為當時他們面臨三項挑戰:
2.社會與家庭的壓力—初代教會的信徒因改信主耶穌基督而拒絕參與異教崇拜的儀式,被家人、朋友,甚至整個社會所排斥,在家庭中被排擠、在工作中被解雇、受猶太教徒的逼迫。
3.屬靈上的挑戰—在艱困環境中,許多信心不夠堅定的信徒甚至妥協,想要回到原本的信仰中。
160年前當基督教傳入台灣時,第一批信主的信徒他們所面對信仰的困境,與當時初代教會的信徒極為類似!台灣第一批信主的信徒,他們是從佛教、道教、民間宗教,改信基督教。
因基督教的信仰與台灣原本傳統宗教信仰有極大的差異,「改信基督教」對當時台灣第一批信主的信徒,不僅內心有非常大的壓力及掙扎,並且引起相當大家庭及社會人際關係的衝突。衝突可分為兩方面:
1.與家人的衝突:因基督徒不拿香祭拜神明及祖先,以致引起許多未信主的人誤解「信基督教、死後無人哭」。信基督教的人—不拜祖先,是不孝、背祖忘宗的人。
基督徒沒「拿香拜祖先」,等同切斷與家庭及宗族間臍帶的關係,不祭拜祖先也等於放棄、喪失祖先財產的繼承權。
2.與社會群體的衝突:原本地方傳統宗教的王爺生、媽祖生、土地公生等祭祀慶典的活動,全部的費用都是依照全村家庭人口數共同來分攤。信徒不參與廟會活動以及拒絕分攤費用,會被視為「不同國」的人,很容易遭到街坊鄰居的排斥、排擠及疏離。
第一世紀初代教會的信徒以及19世紀台灣第一批信主的信徒,雖然他們都面臨極大信仰的困境,甚至有可能會喪失寶貴的性命,但他們都堅定相信所信的,確信所走的這一條路是正確的!
堅持信仰、代代相傳、廣傳福音,我們才有如此的福份今日在此領受上帝豐盛的大恩典!是什麼樣的動力深藏在他們內心的深處,一直在激勵、攪動、催促、他們要堅持走下去呢?
(二)彼前2:1-5—彼得勸勉初代教會信徒—當嚐主恩滋味,追求屬靈持續的成長
使徒彼得是第一代的基督徒,深知初代教會的信徒他們所面臨各樣的壓力及挑戰。當初彼得在加利利湖畔初次與耶穌相遇、開始跟隨耶穌。跟從耶穌三年期間親眼看到耶穌醫治岳母熱病的神蹟;也曾在登山變貌時看見耶穌的榮美;彼得在凱撒利亞腓立比承認耶穌是基督、是上帝的兒子;彼得更曾信誓旦旦地說:「主啊,我就是同你下監,同你受死,也是甘心。」(路22:33)
當耶穌被捕時,拿刀砍大祭司僕人耳朵的也是彼得;但在大祭司院子裡,面對使女的質問,彼得卻三次不認主。
當雞叫的那一刻「主轉過身來看彼得,彼得便想起主對他所說的話:「今日雞叫以先,你要三次不認我。他就出去痛哭。」(路22:61-62);雖然彼得表現得很軟弱,但耶穌並沒有放棄他。
當主耶穌復活後在加利利的海邊,耶穌三次問彼得:「你愛我嗎?」彼得每次都回答:「主啊,你知道,我愛你!」彼得三次不認耶穌,耶穌用三次的答問,挽回並堅固他的信心,讓彼得能重新站起來。彼得深刻經歷到耶穌對他的饒恕與接納。
耶穌對彼得不離不棄的愛,讓彼得的內心逐漸被耶穌的愛所修復。這股愛的力量,讓彼得重新得力,後來為福音的緣故遭到各樣的逼迫時,彼得仍不輕言放棄。勇敢傳揚大好福音消息。彼得嚐到主恩的滋味是那麼的美好!
年老的彼得以自己生命的經歷、以過來人身份寫彼得前後書。派西拉帶去安慰、鼓勵、勉勵初代教會的信徒。
鼓勵他們,當他們深刻經驗上帝的恩典是豐豐富富澆灌在他們身上,當他們曾嚐過主恩的滋味是那麼的美好,就當努力追求屬靈生命的成長,除去一切的惡毒、詭詐、假善、嫉妒和一切譭謗的話,如同剛生下來的嬰兒愛慕那純淨的靈奶,如鹿切慕溪水般,熱切持續在救主耶穌基督的恩典和知識上有長進,達到全備的救恩,才能在試煉的日子裡,站立得穩,信心得著堅固,持守信仰,以行動見證基督,活出與眾不同的生命。
(三)詩篇34:8—大衛曾嚐過主恩的滋味,邀請我們當嚐主恩滋味
詩篇34篇,當時大衛為逃避掃羅逃到非利士人境內時,大衛被發現—他就是當年戰勝非利士大巨人歌利亞的勇士。非利士人想要殺他,大衛只好裝瘋最後才得以逃脫。大衛寫下詩篇34篇獻上對上帝感恩的禱告。大衛雖面臨生命危急的處境,通過向上帝懇切祈求、上帝保守看顧他,讓大衛嚐到主恩的滋味是那麼的美好。大衛在經文中提到:
V4 在危難中大衛尋求耶和華→上帝讓大衛經歷到,禱告蒙應允和脫離一切恐懼的喜悅。
V5 在困苦時大衛呼求耶和華→上帝讓大衛經歷到,上帝垂聽他的禱告,救他脫離患難。
V7在困境中大衛求告耶和華→上帝讓大衛經歷到,上帝派使者在困境四周圍保護搭救他。
大衛在艱難生命的處境中,仍堅定信靠上帝、仰望上帝、等候上帝,上帝讓他經歷到「尋求耶和華的,甚麼好處都不缺」的喜悅。
因此大衛在詩篇34:8向我們提出懇切的邀請:「你們要嚐嚐主恩的滋味,便知道祂是美善;投靠祂的人有福了!」「主恩的滋味」是需要我們親自嚐嚐的,只有我們自己去經歷、去領會、去遵行,我們才能嘗到「主恩的滋味」是那麼的美好。只有當我們親身經歷到上帝的看顧及保守,深刻體驗主恩的甘甜,才能用我們自己生命的經歷去吸引別人,也願意嘗試來嚐嚐主恩滋味的美好。
(四)許多信仰前輩,他們都曾嚐過主恩的滋味是那麼的美好,而活出不一樣的生命!
以利亞的經歷:以利亞在迦密山大戰400個巴力先知後,心靈極度疲憊時,亞哈王的太太-耶洗別威脅要取他的生命,以利亞逃到曠野時,上帝差派烏鴉供應他食物,使他重新得力(王上17)。
保羅的悔改與順服:保羅原本是自傲的法利賽人,曾大力逼迫基督徒,但主用特別的方式改變他, 後來保羅為了福音的緣故,就是被打、被關也是甘心樂意。保羅說:「我為祂已經丟棄萬事,看作糞土,為要得著基督。」(腓3:8)
安得烈、約翰和腓力與耶穌相遇後,立刻把彼得及拿但業找來一起跟隨耶穌成為耶穌的門徒!
撒瑪利亞婦人與耶穌在雅各井邊對話後水罐子也不要了,立刻往城裡去對眾人說:「你們來看」撒瑪利亞婦人因深刻經歷主的恩典,生命得到翻轉。
許多來台宣教師因深刻經歷上帝豐盛恩典,嚐過主恩滋味的美好,因此願意為台灣奉獻他們的一生。
許多台灣初代基督徒因嚐過主恩滋味的美好,在職場上—活出分別為聖的生命;在社會中—持守信仰,成為光和鹽,在家庭中—以身作則,起造家庭祭壇。
各位弟兄姊妹,你是否願意接受大衛向我們提出:「你們要嚐嚐主恩的滋味,便知道祂是美善!」這項懇切的邀請呢?給自己一個機會,讓疼愛我們的天父上帝在你身上有一個施恩的機會及空間!
三、思考:
(一)今日的基督徒如何在日常生活之中嚐到主恩的滋味?
彼得前書2:3以及詩篇34:8這兩段經文提醒我們—當我們深刻經歷上帝的恩典,嚐過主恩的滋味,就會被上帝的愛所激勵,甘心樂意、堅定不移地跟隨耶穌基督的腳步來前行!
「嚐嚐」不僅是認知上的理解,而是要我們親身經歷上帝的恩典。大衛邀請我們不只是用聽的來理解上帝的恩典,而是要親自進入與上帝親密的關係中。
如同人生的酸甜苦辣,只有自己嚐過才知道。世界上有很多的事情是不能替代的,信仰也是一樣。信仰更是無法遺傳,每個人都必須親自領受,上帝的恩典才能持續不斷進到我們的生命中。
特別我們是生活在充滿焦慮、不安的世界中,人生處處有危機,邀請耶穌進入我們的生命中,讓我們能在缺乏中得滿足、患難中得平安、疾病中得醫治。讓主耶穌成為我們生命的救主是我們人生最大的福份。
今日的基督徒如何在日常生活之中嚐到主恩的滋味?
1.在禱告和親近上帝中,經歷上帝的安慰與帶領。—禱告是我們親近上帝、經歷上帝恩典最直接的方式。當我們在面對壓力和挑戰時,將自己的憂慮交托給上帝,就會漸漸發現自己的心不再被焦慮所捆綁,反而能用感恩的心來面對挑戰。通過禱告,嚐到主恩的滋味是那麼的美好!
2.在人際關係中,透過愛和饒恕體會上帝的恩典。—一個內心曾受傷的人,通過教會弟兄姊妹的愛與接納,感受到主恩滋味是那麼美好。一個曾因受人傷害而難以釋懷的人,當開始學習耶穌的教導—選擇饒恕別人時,內心反而得到釋放。寬恕帶來的自由,讓他深刻經歷到上帝恩典的滋味是那麼美好!透過別人對我們的愛或者我們對他人的付出,真實感受到主恩的滋味。
3.在奉獻和服事中,經歷上帝的供應與滿足。—許多基督徒在參與短宣、探訪、服事中深刻體會到「施比受更為有福」聖經的教導。深深體會到—通過他所做的服事,成為上帝的愛流通最好的管道。
4.在失去親人的痛苦中,感受到上帝的安慰和盼望。—一位信徒經歷至親的離世,內心痛苦難以承受。但在上帝的話語中找到盼望,在弟兄姊妹的陪伴中經歷愛,在禱告中感受到上帝的同在,讓他深深體會到主恩的滋味並非只是順境中的喜樂,也是在苦難中的安慰與盼望。
5.在傳福音和見證中,更深體會到上帝的大能。—帶領家人信主的喜樂、幫助迷失的人找到耶穌,當基督徒勇敢分享信仰,向他人見證上帝的恩典時自己也更深地經歷主恩的滋味。
四、結論:真實感受到主恩的滋味
在我們過去的年歲中,我們都曾嚐到主恩典的滋味是那麼的美好!當我們回想我們過去生命的經歷,那一句聖經節曾打動你內心,讓你淚流滿面?那一首歌曾觸動你心弦,讓你回想起上帝對你不離不棄的愛?
契友一句鼓勵的話、一個安慰的舉動、一張小卡片、一通關懷的電話,讓你感到很窩心,只要你曾經嚐過—主恩典的滋味,你就會記憶深刻,你就會想再次品嚐,你也會邀請你的親朋好友一起來品嚐上帝恩典甘甜的滋味!
基督徒在日常生活中所散發出基督馨香之氣,是讓慕道友願意來到教會,想要嚐到主恩的滋味是有多美好的最主要關鍵的因素。願上帝幫助我們都可以成為嚐到主恩美好滋味的基督徒!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