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5日 星期六

基督徒的自由

講道內容
講題:基督徒的自由
經文:加拉太書五章1-13節
主講:石素英牧師
時間:二0一四年六月廿二日

一、前言:
今天的經文,我們看到保羅提到「基督徒的自由」。到底自由是什麼?長久以來,很多人討論這個議題。在21世紀的今日,大家更喜歡討論這個問題。在過去的討論中,康德相信人是理性且可以駕馭生物的本能。理性是人存在重要的原則之一,所以人們努力追求理性的理解。但是,在追求理性的過程中,必定會遇到困難,這困難是什麼呢?主要為何理性的人,遵循理性的原則行事,但是所為並不一定是善的,因此產生了矛盾。在矛盾中值得慶幸的是,人可以自我決定,當事情是被別人決定的時候,就更沒有自由了。
在近代學者的研究中,腦部的研究是一門顯學。研究中發現,人存在其實是不自由的,因為人是在天資、經驗和教育下的產物,人依舊受生存需求的支配,所以人是不自由的。對人的理性思維的反動力量,也包括二十世紀精神分析的研究,精神分析主張人的行為主要並不是受理性的支配,而是受潛意識的影響。在受潛意識影響的情況下,理性影響人的行為到甚麼程度?其實很少,大概只有百分之十。在這樣的情況之下,我們會認為,人其實不是自由的。
有趣的是,在社會科學的研究中指出,人往往是文化的再現。社會框架決定了人的經驗和教育,所以人是這樣被社會形塑的。人的行為只是重複社會的秩序、角色的扮演和滿足規範的期待,這就是人的存在。人只是將社會意識形態和文化模式紀錄在自己的身上,好比人是一本書,紀錄著社會意識形態和文化,而人只是把它們展現出來。這就像聖經裡面記載的話語,我們是上帝所寫的信而活在這個世界上。如果我們活出基督教的文化,活出聖經的話語,那麼我們不僅僅只是表現出社會的意識形態,我們的行為也反映了基督教的真理。
上述的看法是要理出人的行為受甚麼影響,人有沒有自由?其實人是理性和感性並存的,而人的感覺是可以臣服於知性的控制,也就是他們彼此之間是可以協調的。所以人的感覺是具有學習的能力,心理可以決定行為或是行為可以決定心理,兩者之間並不是必然的二分。
二、保羅和加拉太教會
1.加拉太在哪裡?福音何時傳入?
我們回到經文的部分。這段經文在我們現在這個時代,想要跟我們說些什麼呢? 保羅在寫加拉太書的時候,是保羅在旅行的當中所寫的。新約的加拉太有北加拉太和南加拉太兩種說法,不論南北,保羅都曾傳過福音。保羅可能是在前往耶路撒冷,參與耶路撒冷會議時(使徒行傳十五章),經過加拉太,在此傳福音。福音是傳耶穌的復活,耶穌已經被釘在十字架上,我們的罪已經被赦免了,基督徒已經自由了。可是為什麼,大家還是覺得要去做點事情,例如要行割禮,或一定要去聖殿,才有得救的感覺。
2.加拉太人受到影響,以為傳承猶太傳統對加拉太人的基督信仰很重要。
保羅擔心的是,基督徒把猶太的傳統、行割禮之禮儀看得比十字架上的恩典還重時,那保羅的努力就失去果效了。保羅當時傳的道是,因著耶穌被釘在十字架上的救恩,我們已經得到救恩。但是當大家把割禮或傳統看得比十字架的救恩還重時,保羅就擔心了。因為這將使得新的基督徒忽略了十字架上的救恩,而無法活出白白的恩典的真理。無法活出這樣的真理,也就沒有自由可言。
3.保羅陳述自己的信仰旅程,由狂熱的猶太傳統的維護者到基督的信仰者。
這是保羅在加拉太書中,非常重要的核心議題。我們發現保羅有一段時間,都在處理初代教會面對猶太割禮、十字架真理或十字架救恩之間的衝突。我們知道在耶路撒冷會議中,使徒們已經決定外邦的基督徒或新基督徒,他們是不需要行割禮的。在這樣的掙扎中,我們看到初代教會,他們在面對基督信仰和自己的傳統,或者是傳統的認同中,或者身分的認同中,產生的衝突。
三、“自由”在新約中的用法:
在新約當中,自由這一詞有三種用法:
一是公民身分的自由 (非奴隸身分),這種自由也就是指非奴隸的身分,如果你不是奴隸,就沒有該做的職分和義務。二是免於某些義務的自由(例如繳稅) 。三是脫離罪的束縛或是摩西律法的自由,也是加拉太書中,保羅所說的自由。
在教會的歷史中,討論到基督徒的自由時,最核心的議題是良心的自由。意思是指,當我們在感受到或是面對上帝審判的時候,我們有沒有辦法感覺到自己被赦免,這是基督徒良心自由最重要的議題。
四、信仰與傳統的關聯
當我們意識到,我們必須面對上帝的審判,上帝一直關心我們的生活,他在看顧著我們,並且期待我們走在真理的道路上。但是當我們離開真道的道路時,我們就落在一個意識型態,這意識形態是我其實和上帝沒有和好,我是逃避上帝要我去做的或是我應該做的。在過程當中,我們產生了良心的掙扎。這就是保羅所提,到底猶太的割禮、或是猶太的律法,與耶穌基督十字架之間的關係。到底基督徒怎麼樣才能得到自由,怎樣才能得到真正的自由。
1.馬丁路德在The Diet of Worms的信仰宣告
馬丁路德在Worms面對議會的質詢時,良心備受折磨,到底該跟著自己對經文的理解走?還是跟著議會對教會傳統的路線走?
在500年前宗教改革時期,馬丁路德發現了一個問題,就是當時腐敗的教廷所發行的贖罪劵。在當時購買贖罪劵除了自己可以得到上帝的赦免,也可以讓親人的罪得到赦免。於是,大家都希望幫親人做點什麼,或者想透過做點什麼達到和上帝有更好的關係,就去購買贖罪劵。
保羅要說的是,我們得救不因著我們奉獻了多少錢,不是因著我們買的贖罪劵,我們得救乃是因著耶穌基督為所有人的罪釘死在十字架上,並且耶穌已經從死人中復活了。如果我們還能因為做點什麼,而得到救恩的話,那麼耶穌基督的死亡就沒有什麼價值了。換句話說,上帝差遣他的兒子來到這個世上,並釘死在十字架上,這樣的代價和這麼重要的福音真理,是基督教世界的核心價值,也就失去力量了。
當馬丁路德提出了95條,引起了全歐洲對天主教廷的注意,當時的教皇和主教就必須去處理這些事情。很多的主教和馬丁路德在各地開始辯論,不管是在海德堡或者是奧斯堡,最後到國會的辯論。神聖羅馬帝國查理五世時,其諸侯和教廷來審理馬丁路德案子。在當時,馬丁路德並不是像大家所理解的那樣,非常肯定自己的話,因為教皇和主教們都非常的優秀。主教問馬丁路德,你真的那麼的確定嗎?你只是一個人,而教皇底下有那麼多有學問的主教們,有能力的神父們,他們是能幹的學者、研究聖經的人,難道你真的覺得,只有自己一個人說的是對的嗎?
在審理期間,馬丁路德每天晚上都在爭戰,他無法睡覺。他不知道,也懷疑自己真的是對的嗎?面對所有的人,面對這麼一件已經引起歐洲各地的關注,他很痛苦,每天晚上不停地禱告。最後馬丁路德決定,他仍要宣告自己的立場。我們常常記得路德所說的 這是我的立場這句話,其實接著的下一段話更深刻說明路德的立場。「我被我所引用的聖經內容所吸引,我的良心被上帝的話所擄掠,我沒有辦法也不會撤回我的看法,因為違反良心是既不安全,也是不對的。求上帝幫助我!」(“I am bound by the Scriptures I have quoted and my conscience is captive to the Word of God. I cannot and will not recant anything, since it is neither safe nor right to go against conscience. May God help me! ”)
馬丁路德在聖靈的光照之下,他的良心完全被上帝的話所擄掠。他不是不了解其他人在想什麼,也不是不知道傳統是什麼,當然更清楚經文的內容是什麼。他明白贖罪劵的發行違反聖經教導,如果他不站出來反對,那麼十字架的救恩就沒有意義了。馬丁路德的看法並不是在說,基督徒不要好的行為,而是說,如果用贖罪劵就可以得到救恩的話,那麼十字架的救恩就失去功效了。
在議會的辯論過程中,馬丁路德其實是有很多的掙扎。馬丁路德最後的這些話,對德國文化產生很大的影響力。即便是今天的德國,人們對良心的反應還是非常在乎的,指向每個人都要在上帝的面前負責任。在德國的傳統倫理中,每個人都應該盡量完成工作的每個步驟和內容,這是馬丁路德宗教改革留下的重要遺產,人在意自己在上帝面前的責任,而在上帝面前無愧的良心,是最大的保障。
加爾文註解加拉太書5:1中的基督徒的自由,也主張基督徒的自由完全在於良心。在宗教改革時期,影響教會基督徒最深的事實(reality)之一,在於人最終都是要面對上帝的審判。當我們跟上帝面對面的時候,就像倒帶的錄影帶一樣,是回顧一生的過程。人的良心就像馬丁路德所說,人的良心在面對傳統和律法要求的時候,發現自己有罪而無法得到釋放。
2.加爾文的看法
我們到底是要跟著經文?還是跟著教會傳統走?加爾文和日內瓦的宗教改革,是另外一個有趣的例子。
加爾文對信心的解釋:信心,主要內涵是認識上帝在基督裡對我們的應許。缺乏對上帝在基督裡恩典的確信,人不敢投入基督的死和復活,面對罪感和良心控告的時候,我們就不能有一個清潔的良心,或者是來到上帝面前而得到平安。在當時的文化,有好的良心和不好的良心。好的良心是指基督徒真的確信耶穌基督赦免了我們的罪,在基督裡,我們能夠得救並且罪被赦免了。但我們常常是認罪了以後,又把那罪的重擔再拿回來扛在自己的身上。這是在我們的文化形態中,比較不好的良心,反應出的一個情況。
對加爾文來講,基督已經為我們成就了救贖,而我們基督徒往往仍想用理論來控制自己的生命,不想讓基督來掌權,那麼也就沒有辦法榮耀上帝,也就沒有辦法在基督裡平安,也就沒有自由。
在宗教改革時期,一直在追求跟上帝的和好,讓良心能夠跟隨上的的話,活出真理,這就是基督徒的自由。所以,就這樣的原則來說,生活的規範和秩序並沒有決定性的重要。自由的意思並不是隨心所欲,是基督救我們脫離了罪的權勢,使我們可以在自由當中,因著恩典,因著我們跟耶穌基督的連結,可以服事基督和愛鄰舍。所以基督裡的自由,是指基督徒在世界的綑綁和慾望中,在不自由的世界裡,活出基督裡的自由。
在500年前的歐洲世界,他們沒有現代的醫療,沒有進步的文明生活,可是在那樣的困難中,加爾文勉勵信徒,艱難中仍可以每日生活在上帝的安慰中。確信上帝不是用人的成就來審判我們,而是像基督順服上帝,就不再受制於事物的控制。有時候,我們在一個文化的情境下,當這個文化所崇尚的是追求成就、或是追求物質的時候,我們也在文化的影響下用文化價值在過生活。
馬丁路德和加爾文的看法,基督徒的自由就是在良心的兩個世界之掙扎中,最後選擇站在經文教導的真理這一邊!
五、現代人的良心和基督徒的自由
如果說宗教改革時期,基督徒的自由跟人的良心是這麼緊密關聯的話,我們要問,現代人的良心是怎麼一回事,那我們又怎麼在耶穌基督裡得到自由?
現代人,其實是活在一個高度發展的專業世界裡,我們為了要符合每一個面向的要求,而變得非常的忙碌。在如此一個高度發展的社會裡,人對財富、愛和物質的追求也已經達到空前的高度。也就是說,從人類有文化歷史以來,因為人類的科技和文明已經達到這樣的狀態,在這樣越來越富裕和專業的狀態中,保險和保障變得越來越重要,人們都覺得需要好的退休與後援的機制,才可以讓人活在一個安心、可以掌握的生活型態當中。如果我們所生活的世界,是如此精緻高度分化的專業世界,到底十字架的真理和物質世界是怎樣一個掙扎的型態。
一個明顯的例子,就是現代人對於婚姻生活跟愛情的期待已經漸漸地疏離了。為什麼呢?因為人們發現,人類的情感是波動的,感覺是不穩定的、情緒情感也不容易掌握。最難的是,人不知如何去維持原有的熱情,事實的真相是戀愛的感覺很快就消失了!
人的善變和家人的相處成為議題,在宗教改革時期,馬丁路德從修道院進入世界,他說,真正的修道場所不在修道院,修道院太清靜了,不容易修道。最難的修道場其實是在家,當你願意委身在一個家庭,親密地跟家人互動,願意委身一輩子的時候,就是大家坦誠的面對彼此最深刻的自己,那個其實是最難的。
在今天的社會,物質的發展已經到了一個空前的高度。人跟物的關係,其實是一個契約的關係,可是人在婚姻裡是盟約的關係,而不是契約的關係,人不太敢委身,不太敢去期待別人,因為期待往往帶來失望,因為人常常會改變,包括自己也會改變。
當馬丁路德在面對議會辯論的時候,他的良心是很掙扎的,他受教會傳統和社會價值的影響,傳統的迷失,同時在聖經裡看到真理。回到一開始所說的,人是天資加上教育和環境因素的總和,如果人是因為這樣而存在,那在台灣的教會教育和基督徒家庭文化,處在弱勢之中,基督徒所面對的挑戰是很大的。
台灣基督徒的良心應該常常是處在一個非常掙扎的狀態,因為我們的周圍是台灣一般的價值。一般台灣追求高薪高位的價值,而教會裡教導的是十字架的真理,是一個追求自由而能得自由的真理,所以我們在良心裡面產生了兩個不同的世界。我們會看到受文化負面性的影響,例如對物的愛,對獲取財產和保障的渴望,可能比愛上帝的話和真理更多。這是我們每天都必須常常面對的一個情況。
新教改革宗的傳統,採取一個入世的態度,而不是逃避這個快速發展的世界。然而我們所面對的困難是,不斷地獲取財物和消費的行為,成為人們快樂的最直接的來源,卻正好消滅了我們去尋找其他快樂來源的可能性,因為即使不賺取錢財,不擁有名利,沒有能力消費,人還是可以有其他快樂的來源。事實上現代人喜新厭舊的速度越來越快,人們要不斷地獲取財物,也要處理自己和自己,以及自己與物的關係。在這樣的氛圍底下,我們往往忘記了我們跟上帝的關係,或者是我們生存之原有的基礎。
回到今天的經文,基督徒的良心在上述的情況時,在良心的掙扎中仍是有原則可循。加爾文認為基督徒並不是隔絕於文明,而是在其中要做到擁有如同沒有擁有一般,這樣做需要操練的過程。加爾文要表達的是,基督徒可以非常恰當的使用物質和此世的一切,但良心並不是一直處在不變的狀態,而是一直處在掙扎的情況,當在面對自己,面對上帝和面對世界,我們跟物質之間的關聯,我們是在追求的過程中,我們有時把自己拋出去的太多,以至於幾乎迷失,或是過於執著某些傳統,過於附和習俗,而失去了自由。
在教會裡聚會的時候,我們被提醒----基督徒的快樂來源是在於追求真理跟獲取真理。獲取真理的過程非常辛苦,可能比獲取錢財還要辛苦。可是當人獲取和實現真理,在那個過程中同時也是在實現自己,如同在獲取財物一般。因為人的追求和獲取的過程,同時會產生延伸自己到所追求的內容。
當基督徒在教會做禮拜、平時讀聖經的時候,我們會知道基督徒有一個幸福和快樂的來源,那就是追求真理和獲取真理,因為唯有真理才能使人自由。這也是我們每一次在教會,可以一次一次的提醒自己,我們活在這個世界,可是我們跟這個世界不同。
在全球化的經濟走向、台灣的社會文化包圍的大環境,基督徒在靈性操練上如何去學習分辨,就變得非常的重要。在忙碌的生活當中,我們有時沒有辦法靜下來分辨一些細膩的感受,分辨自己是愛物多於愛上帝,還是自己愛什麼比愛上帝更多。或者在內心的擺盪中,因為時間的壓力或是周圍的要求,而無法處理自己良心的掙扎,我們需要時間、需要安靜,在上帝的面前,重新檢視我們的存在、檢視我們的生活,這也是我們自己和自己內在的關係、自己跟物的關係、自己跟世界的關係,還有自己跟上帝的關係。也只有一次又一次,回到十字架的恩典,在聖靈光照中回到上帝的面前。即使自己感覺很多的不足,但是上帝在道成肉身的耶穌基督身上,為我們在十字架上成全了完全的救恩,這是我們可以確定的,也是我們自由的根源。
禱告
上帝我們感謝你的恩典,你賞賜你自己的獨生子為我們死在十字架上跟復活,讓我們有份於你的恩典當中,也幫助我們在快速轉動的社會跟世界中,依然是守在真理裡面,以追求真理做為我們快樂的源頭跟自由。
奉主耶穌基督的名禱告,阿們!

0 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