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道內容
講題:銀色季節與倒帶人生
經文:賽46:3-4,詩37:25-29
主講:蔡維倫牧師
時間:二0一九年九月十五日
一、前言
弟兄姊妹平安,本主日是教會排定的「成人主日」,針對年長者的生命階段和處境做信仰的連結。照這幾年來的慣例,邀請商正宗牧師於第二堂講道,而這次由我負責第一、三堂的講道。有趣的事情是,由於第二堂有較多教會的長輩參加,而這樣的主題,該怎樣對我們第一、三堂的弟兄姊妹來傳講呢?在這次,牧師嘗試從不同的角度,一起來談談面對「年老」這現象,我們的認識和預備,以及如何從聖經中給我們怎樣的提醒和看見。雖然你可能一開始覺得年老這主題離我還很遠,但這其實也關係到我們所有人,因為關於年老,是現今時代重大的議題,跟我們都有關係。
二、關於年老--是現今時代重大的議題
從人口結構上來看,世界上許多國家都正面對高齡化社會,根據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定義,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比例達到7%時稱為「高齡化社會」,達到14%是「高齡社會」,若達20%則稱為「超高齡社會」。目前台灣在2018年已進入「高齡社會」,甚至預估到2026年(民國115年),台灣的老年人口將突破20%門檻,走向超高齡社會。
而台灣,在這過程中變化的比許多國家還要快速,美國從高齡化社會步入高齡社會,費時72年(1942-2014),但日本與台灣均費時24年,韓國則僅費時19年。然而,台灣與韓國從高齡社會邁入超級高齡社會分別費時8年與7年,僅為美國社會的一半時間。因此,也有人用「銀色海嘯」這樣的名詞來形容,超高齡社會的到來,如同海嘯般會衝擊著原本社會的各個層面,關於工作、家庭結構、醫療資源、經濟發展、國民保險等。
當然,也有不少人在這當中嗅到商機,有提出「銀色商機」,增加許多新的消費項目,像是如何讓人看起來比較年輕的微型手術--拉皮、打肉毒桿菌等,各樣的健康保健食品,像吃什麼藥,可以讓長輩像阿業幹事一樣,抬著腳踏車快走上樓。未來是否還有AI陪伴看護?AI陪伴的寵物等。我想我們在座的年輕人,當你們再老一點的時候,或許這些都有可能成為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換句話說,人口老化的現象正衝擊的全球的人口結構,也同時引發新型態的商業發展,這是從整體巨觀的角度來看年老這件事。
三、關於變老--你有沒有想過怎麼預備?
另外,如果我們從個人的經驗出發,再問大家這個問題--你有沒有想過自己變老這件事?你有想過當自己老的時候,會是怎樣?類似想想以下這些問題,你會長成什麼樣子?這可能有,因為很早以前就有人開發這樣的手機APP軟體,可以將自己的照片放入,看以後變老會像什麼樣子?除了這之外,你有想過關於變老,你過怎樣的生活?會想要住在什麼樣的地方?和家人以及朋友的關係呢?退休之後的時間會怎樣安排?
其實變老這件事情,真的離我們不遠,也正發生在我們周圍的親人身上,我們當中有多少人,和家中的長輩(超過七十歲以上)同住?我們周圍的阿公阿嬤,家裡的父母親正以緩慢的速度在變老,只是在我們每天所關注的事情中,沒有那麼切身的感覺。反倒是在我們從幼稚園、國小國中高中大學,甚至研究所碩士博士的求學過程中,主要目的都向著下一個目標來邁進,因此,學校很少教我們關於「變老」的人生功課,沒有教導我們將來如何在「銀色季節」中過生活。
而在老年生活中,身體和心理機能也會逐漸衰退,特別是「失智」的疾病,隨著人的平均歲數增加,罹患失智的人數增加而受到重視。根據衛福部委託台灣失智症協會進行的調查統計,以民國107年12月底內政部人口統計資料,以及上述五歲分年齡層失智症盛行率計算(如下附表),台灣於民國107年12月底65歲以上失智人口有269,725人。65歲以上的老人約每12人即有1位失智者,而80歲以上的老人則每5人即有1位失智者。
林信男醫師,這位精神科醫師,同時也是一位牧師,在他的一篇關於失智的文章中,採用「倒帶人生」這樣的一個詞來形容失智的現象,當我們年老的時候,逐漸退回到像是小孩的智力、行為,需要別人來協助,就如同從成年人「倒帶」轉回到小孩子、甚至是嬰孩,需要別人的照顧。我在這幾年陸續看過幾部關於描寫失智者的電影,那種逐漸忘記原本我記得的,原本出色的專業表現消退,到忘記回家的路、忘記怎樣煮拿手菜、忘記家人的名字、到最後會不會也忘記自己是誰?那樣的過程是一個怎樣的生命歷程,你有想過自己怎樣照顧這樣的長輩,或你自己有一天發現自己罹患這失智症時,怎樣面對呢?
面對年老,除了失智之外,還有其他身體健康上的退化、走不遠、走不動、聽不清楚、看不清楚等。我記得我太太雅莉牧師帶我們玩過破冰的遊戲,先要每一位寫下自己現在所擁有的珍貴事項在小紙卡上,像是健康、才能、嗜好、金錢、夫妻、兒女、工作、教會生活等,然後要自己排重要的優先順序,再來要互相抽走對方的小卡,一張、兩張、三張,去感受那失去珍貴的,看看看自己還剩下。如同模擬當我們在逐漸衰退和失去的過程,讓我們停下來,再次面對去思想我能做什麼?我是誰?我用什麼樣的角度還看待我和自己、我和別人、我和上帝之間的關係呢?換句話說,變老,真的是一個人生重要的功課,變老,也同時是一個重要的靈性關顧議題,是當我們年老時,需要透過靈性來關顧人內心的深切需要。
四、舊約中對年老主題的相關人物經文
聖經中有那些人物的事蹟,讓我們看見關於年老主題的靈性關顧議題呢?在舊約人物中,則有好些人物,當我們從變老這件事情來看,可以讀出另一種意涵。首先是亞伯拉罕,他可以說是在面對年老無子的生命課題,在這課題上,神要他操練信心,等候並相信上帝的應許。同時,後來當他在老年得子喜悅中,更面對信仰最大的挑戰,是上帝要他將這獨生愛子獻給上帝,這是亞伯拉罕面對年老的生命和靈性的議題。
其次,是摩西,他在人生2/3的大半輩子中,活在面對曾經有過的熱情夢想,卻似乎要在異鄉曠野中過完一生。在80歲時看見燃燒荊棘,被上帝呼召出來承接帶領百姓出埃及的使命,是一種在人生下半場,他才好像開始要上場,以一個老人的身分,重新去實踐年輕時的夢想。而當摩西120歲時,上帝要他登上尼波山,遠眺迦南地,告訴他那迦南地是他無法進入的。面對他尚未完成的使命,就到這裡,需要交棒給約書亞,如同我們如何去面對人生命中的遺憾和勇敢交棒的挑戰。
還有,那個以諾,記載在創世記5:21-24,聖經中沒有記載他一生做了什麼,只寫到和上帝同行300年,神將他取走,就不在世上,享年365歲。365歲在他前後家譜中的人來說,算是遠古時代歲數短的,但讓我們這些後來讀聖經的人,會去想他一生到底是怎樣的,在那300年中如何「與神同行」,當人的一生被放在家譜這個時間長河中來看的時候,那些將被懷念和能留下來的生命成果,到底是什麼呢?
除此之外,舊約中還有一些人物,他們的年老成為負面的例子,像是以色列第一個王掃羅,在年老的時候因為自大和忌妒大衛,好像變了一個人。而在之後南北國時代裡,南國猶大有四位好王--亞撒、約阿施、亞瑪謝、烏西雅,原本都是敬畏上帝的好王,但很可惜的是當他們年老時,都做了錯誤的選擇而遠離神。或許,這是當他們在面對生命年老議題時,他們想要再試試看,還有什麼樣的方法去抓住,那些他們原先最想要得到的東西,結果卻是做了錯誤的選擇,離開了原先的信仰。從這樣聽起來,年老的銀色季節裡,還有許多屬靈的功課再等著我們去學習、跨越和成長,可能會讓生命更加光輝,卻也可能因此而墜落,甚至讓一世英名毀於一旦。
五、透過信仰來面對年老世代以及變老
因此,在這成人主日中,我們提早來思想,聖經中怎麼談關於面對變老,信仰中提供的智慧和恩典是什麼。關於信仰中的恩典和年老的關聯,當代的靈修專家盧雲,在一本「一棵樹栽在溪水旁—盧雲談靈性塑造」書中,他主要提到關於面對死亡時的靈性照顧,我覺得同時可以將這引申為面對老年的靈性照顧。我將其中的一些概念,透過轉換為我寫給自已65歲的一封信,關於預備自己變老這件事情。我來念一下我寫封信的內容:
給65歲的老維倫的一封信:
嗨,你好。記得好久以前,我就說要開始學習和年老做朋友,花些時間想想自己變老的樣子,學習正面去面對我將會變老這件事情,不知你現在和「年老」這個朋友相處得如何?現在逐漸有很多的不方便吧,不像以前年輕時候的俐落,接納這些,和年老的現象和平相處吧。也因著這樣,還有社會和家庭責任的逐漸放下,你有更多的時間留給自己,讓你運用,給自己、家人、朋友、興趣,是嗎?親愛的老維倫,要用什麼面對自己變老的不安呢?請再讀以賽亞書46:3-4這段經文「雅各的子孫哪,要聽我的話;殘存的以色列人哪,都要聽。你們一出生,一出母胎,我就關心你們。我是你們的上帝,我要看顧你們,直到你們頭髮斑白的時候。我造了你們,也要養活你們;我要幫助你們,拯救你們。」
透過這段經文和聖經中其他許多寶貴的教導,提醒你要重新認識自己,每天早晨刷牙時,再一次肯定地告訴自己「從我在母腹中就被上帝所愛,被上帝所認識。經過這一生的奔波,不管我做的什麼,或有什麼沒有做到,都沒有改變這樣的事實,我源於上帝愛的創造,有一天也將再度進入這永恆的愛中,沒有任何的事物或力量可以讓我們與上帝的愛隔離,我是上帝所愛的兒女,即使是年老的時候,上帝依然如此看我。」
同時,因著年歲的增加,進入倒帶的人生,逐漸變成小孩的樣式,我不知你是否會失智,假如你幸運中獎了,也請放寬心,就讓自己好像再回到童年,雖然很多會逐漸忘記,我的祈禱是「求主讓你忘記許多的不愉快和受傷的記憶,但懇求主,如果可以讓你記得感恩,記得感謝主。」在信仰上,讓你會對上帝和對人的認識,更多接納並承認自己的有限,承認自己需要被幫助,願你在這過程中,每天心存感激來接受別人的協助,將他們視為上帝派來的天使。
我也要跟你說,在這逐漸年老的過程中,我們來緬懷那些已經過往的長輩、屬靈前輩們,他們已完成世上的旅程,讓那些曾經和他們一起的生活經驗,幫助和支持著我的生活,在禱告中互相紀念,想到外婆、爸爸、媽媽,還有教會中許多的前輩(如果可以的話,寫下一份特別的名單和附照片),讓你能繼續感受到彼此之間的愛和支持,好陪伴你走這條靈性的路。最後的最後,或許還有一個影像,如果你還可以記得,再上網播放那五月天樂團「乾杯」的MV,那個在最後一幕,是伸手去開門,轉身回頭看見所有夥伴歡送的場景,是我曾經想過美好的生命謝幕,要是你沒有記得也沒關係。因為那同時也是開幕,是這首歌的MV中所沒有播出的,我深深相信,上帝爸爸預備的歡迎會,在天上的歡迎會將會更棒,更精彩。
最後要說,因著這樣,年老不是敵人,而是朋友,是一種機會,可以期待將幫助我們,啟發我們更深去認識我是誰,去品味所走過人生的各種滋味,並在靈性的關顧中,深信我是上帝所愛的兒女,我屬於祂,也將進入永恆之愛的連結中。
以上。寫于2019年中秋節前夕,給12年後的自己。
各位,你是否也要來試試,寫下給年老自己的一段話,為自己的年老的靈性關顧先做預備。
六、結論—默想和行動
回想自己以往的生日回憶,對我來說,10歲生日真的沒什麼特別印象。20歲生日,記得是在大學一年級中度過,包括自己和大學同窗同學都有慶生會。30歲結婚後,生日是剛結婚後的日子,還記得是剛去度完蜜月回來後不久。40歲的生日,是我在台灣神學院讀書第二年,人生道路在這10年之間轉了好大的一個彎,正準備要出發成為傳道人。50歲的生日,是來到和平會滿一年,我也努力在生日前,完成50歲出書的夢想,出一本攝影集。不知你在想著自己這些生日時,當時你在做些什麼?對當下和未來又有什麼樣的期許呢?
面對將要來的55、60、65、70、75歲的人生,想要留下些什麼?老實說,在這種感覺日子過得好快之中,還真的有這種壓力和自我期許,常常思想在當下--上帝此時所交託我的責任和使命,有沒有好好盡力。但在這特別的成人主日中,讓我和大家一起想想,關於年老這件事,在那日,當需要放下手邊這些責任時,又是怎樣的生活,我有沒有先做預備?但透過這樣的過程,是否讓我們更珍惜現在,也更透過信仰的眼光,看見信仰和信仰的群體,一起同走這一條信仰的道路,你我都是夥伴,透過分享,有份在這樣的群體關係中。
默想和行動
1.從今天的信息來思想「教會是什麼?」你是否同意教會是一個共同學習「變老」的信仰團體,教會是一個能夠互相陪伴,也陪伴社區朋友,一處靈性關顧的地方,分享我們是被上帝所愛的群體,對你來說,這信仰團體珍貴的地方在哪?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