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22日 星期六

誇耀軟弱

 

前言

有一個大家應該很熟悉的故事是這樣說的,有一個人邀請了許多朋友到家裡作客。時間到了,雖然來了一些人,但是很多人都遲到,遲遲沒有出現。這個人心裡很著急,隨口就說出了「怎麼該來的人都還沒有來?」這讓已經在現場的人很不高興,甚至有人覺得被冒犯,而決定離開。這下主人急了,又說出了另一句經典「怎麼不該走的人,都走了?」。這個故事說出了講話藝術的重要性,也指出了許多時候,就算是無心的,但是講出來的話卻是帶有影響力。而我就常常犯這樣的錯誤,譬如三月底的講道,當我大力邀請弟兄姊妹來協助福音隊的進行,說「我從合會的邀請,直到那天,回應的人還是很少」,希望沒有冒犯到一開始就大力支持回應的兄姊。感謝主,這兩個禮拜,福音隊有接近三十個成員的加入,也邀請兄姊,繼續為教會暑期福音隊的籌備訓練繼續代禱。另外服務隊需要大專生的協助,期待有二十個人參加,但是目前報名還不到十個,也請大家持續鼓勵大專生參加,讓我們能繼續透過服務學習,成為與金華國中連結的方式。

   剛剛說到,我是一個拙口笨舌的人,從小就常常因為說話不得體而冒犯人。但是感謝主,使用這卑微常常犯錯的我,也謝謝弟兄姊妹時時的包容與提醒。我的確有太多的不足,或許就如保羅所說的,因著這些軟弱,我知道,我能做甚麼,都是因為上帝恩典的帶領。

保羅的改變

上次的分享中,我們提到保羅以承認自己的軟弱為可誇的,不過這是慢慢地調整過自己生命態度的保羅說的話。事實上,保羅年輕的時候,可不是這個樣子。保羅在腓立比書清楚的指出,他年輕的時候,十分以自己的優秀自滿。他是有純正血統的以色列人,也是天生的羅馬公民。自己受教於迦瑪列的門下,是極優秀的聖經學者,也列於法利賽派別中,是很有潛力的年輕人,更不用提到他的父兄輩應該也列於法利賽派別中。如果把保羅的話用今天環境的理解來重新述說,可以這樣說明「保羅說,我是正統台灣人,但是出生就擁有美國籍,普林斯頓大學畢業,很年輕就在台大教書,長輩也是台大的教授,算是水準很高的讀書人世家。」

   這時期的保羅,看得出來,十分汲汲營營於打拼自己人生的道路。對於當時的猶太人來說,自從耶穌亂黨的負責人耶穌被處置了之後,接著就是撲滅耶穌黨人的火苗。保羅拿著基督徒中本來要傳遞的書信,直奔基督徒聚集的地方,想將這些跟隨基督的人一網打盡。如果保羅這次能夠成功撲滅一方的基督徒,相信對於保羅的政治勢力必然有很大的幫助。

   但是就像保羅自己所說的,他人生中最大的變化,就在這次的任務中發生了。耶穌的出現,完全改變了保羅生命的走向。這不在於保羅的血統、身分與能力,完全在於上帝的選召。接著雖然剛蒙召的保羅,因著自己的能力開展了宣教的事工,但是就像我們上次的分享中所提的,保羅被打,被追殺,在極為辛苦的宣教環境中,讓他更經歷沒有上帝聖靈的帶領,人真的太有限,做不了甚麼。有許多學者就明白指出,哥林多教會,明明是一個很豐富的教會,但是從保羅的書信看起來,這裡卻有可能是最讓保羅失望的地方。不過哥林多前後書,反倒因此成為今日指出許多教會問題,並造就眾人的書信。

 

以自己的眼界看世界

我們都太容易以自己的見識來瞭解這個世界了。還記得我國中的時候,班上在換體育服裝的時候,有一個同學大聲的訕笑另一個同學「你怎麼有肚臍?太好笑了吧!」反而引來在教室裡面所有的人反問「難道你沒有肚臍嗎?」該同學反而驚慌失措,落荒而逃。我們生活中有太多的「應該」讓我們很不容易理解一個跟我們生活不同面貌的人的樣子。中國有一個皇帝晉惠帝,他在發生大饑荒,大臣向他報告有許多人民餓死時,他反而問了一句:「何不食肉糜?」就是用碎肉末煮稀飯,來回應。或許我們聽完,覺得很不可思議,這個人也太沒常識了。但是事實上,我們身邊,沒有常識的人,並不如我們想像的少。聽說,曾經有一個年輕人,有一天回家,因為看沒有人在家,又不想出門,想著家裡有白米,索性想著自己煮個白飯,配咖哩調味包吃吃就好。他使用傳統電鍋,在外鍋加了滿滿的水,在內鍋放了米,卻一滴水都沒有加。可想而知,飯煮了很久不說,最後煮出來的東西,根本不能吃。會煮飯的人會說,這也太離譜了,但是這就是我們生活的現況,我們懂許多事情,同時也不懂許多事情。當我們以為自己很厲害的時候,卻常常陷入一個可怕的處境,就是我們會在無知的情況下,做許多的決定。

   

承認限制,才能看見不同

承認自己的有限,並願意打開耳朵聽與眼睛看,才能讓我們面對上帝所創造的世界,能看得更清楚,也更明白上帝恩典的豐富。

   猶太教師的智慧

   使徒行傳中,紀錄保羅的老師迦瑪列一段非常重要的談話。當使徒們開始在耶路撒冷四處傳揚耶穌的名的時候,大祭司派人阻止這些使徒的行為,甚至把他們抓起來關起來,企圖停止他們的行動。甚至使徒們被上帝的使者透過特別的行動,救出牢獄,大祭司眾人們還無所畏懼的再一次抓捕使徒們。直到迦瑪列的出面,才暫緩了這次的逼迫行動。迦瑪列跟這些掌握有宗教政治大權的人們說

 

 

使徒行傳

    5:35「以色列人哪,論到這些人,你們應當小心怎樣辦理。

5:36 從前杜達起來,自誇為大;附從他的人約有四百,他被殺後,附從他的全都散了,歸於無有。

5:37 此後,報名上冊的時候,又有加利利的猶大起來,引誘些百姓跟從他;他也滅亡,附從他的人也都四散了。

5:38 現在,我勸你們不要管這些人,任憑他們吧!他們所謀的、所行的,若是出於人,必要敗壞;

5:39 若是出於 神,你們就不能敗壞他們,恐怕你們倒是攻擊 神了。」

 

   這句「若是出於上帝,你們就不能敗壞他們,恐怕你們倒是攻擊上帝了。」這句話,真的十分精準地說出了,人們常常以為在為上帝伸張正義的時候,其實卻成為反對上帝的事實。迦瑪列沒有在這波大祭司的行動中,因為自己對於現況有限理解,而成為逼迫者,反而因為謙卑,而透過歷史的實況,給出了一個具體的建議。

 

乃縵將軍

   其實要讓人的耳朵打開,超過自己的限制去行動,真的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聖經中記載另一個故事,關於亞蘭王元帥乃縵的故事,就更指出是如此不易,卻如果能做到,就必蒙恩典的例子。乃縵因為聽從了一個以色列使女的建議,找先知以利沙尋求治療,以利沙竟叫他去約旦河洗澡洗七遍的指令,而且以利沙還沒有親自出來迎接他,這對於一個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平常慣於呼風喚雨的人來說,根本就是極大的不敬。經文中清楚地記錄著,乃縵說:請參「列王紀下5:11~12「我想他必定出來見我,站著求告耶和華─他 神的名,在患處以上搖手,治好這大痲瘋。大馬士革的河亞罷拿和法珥法豈不比以色列的一切水更好嗎?我在那裡沐浴不得潔淨嗎?」這真的是很典型的反應,一個眾人敬重的人,受到如此屈辱般的對待,乃縵沒有殺到以利沙家裡面,把以利沙拉出來殺了,已經是十分客氣了。但是乃縵的僕人,更是有智慧的提醒乃縵說「5:13「我父啊,先知若吩咐你做一件大事,你豈不做嗎?何況說你去沐浴而得潔淨呢?」」使得乃縵心得柔軟,因此得到治癒。

 

   只要我們堅持自己才是對的,無法面對自己的有限,會很容易失去很多經歷上帝工作的機會。反過來說,當我們承認自己的有限與軟弱,甚至是認知錯誤的時候,我們的耳朵才能打開、眼睛才能看見超過我們限制的世界。

 

關心與陷入

    不同政黨對於時政的攻防

   台灣社會,普遍受到所謂的藍綠政黨色彩的互相挑戰。我們教會蒙上帝的恩典,縱使不同政黨背景,也總能盡力心平氣和的對話,這真的是很令人感動的。事實上,我們都知道,政黨政治中,除了我們認知中,透過對話與合作,期許台灣越來越好之外,各個政黨在時事議題的發表中,也都或多或少參雜了自己政黨立場的觀點。而這樣的觀點,很容易影響著所屬的支持者,甚至同樣的事情,卻發展出不同的論調這樣的情境來。譬如美豬美牛的議題,幾年前與去年,都成了台灣極大爭議的議題。而2010年國道三號走山,2015年復興航空空難,剛發生的太魯閣號出軌,兩派政黨,站在不同的位置,對執政團隊不同的論述,更是讓支持者爭論不休的議題。

   基督徒當然關心社會,但是一個明白自己是如此有限的基督徒,在關心這些社會議題的同時,是認真的對於所支持的議題有深刻的理解,還是隨著自己支持的政治人物,而對所反對的政敵,使用汙衊的言語來論述呢?在這裡,我不是要談政治,但是透過今天上帝話語的提醒,我們是否要更小心,認知自己如此的有限,願意多關心。反之,若我們輕蔑的批判起討厭,甚至是未經證實的不信任時,我們可能正在犯當初把耶穌送上十字架的宗教領袖的錯誤了!他們當時可是十分相信,耶穌是個褻瀆者,他們的行動,只是為上帝伸張正義的行動罷了。或許大祭司們有更深層的其他理由,但是那個年輕時的保羅,可真是為了上帝,拼命的追殺基督徒不是嗎?

 

不同神學觀對於信仰認知的衝突

   在教會中,常有不同的神學認知,也真願意上帝賜下智慧,讓我們願意以更多的對話,來取代不同認知的衝突。幾年來,教會因為同性戀的議題吵鬧不休。事實上關心教會議題的人會知道,對於普世教會聯合宗派的做法、異文化宣教、信仰權柄的討論,這些高張力的議題,也常常都會讓支持兩邊意見的人,吵得不可開交。最近在教會界中,有許多人在討論的議題,是一篇討論原住民祖靈問題,帶來花蓮火車事故的文章。這個觀點很明顯的,造成族群的撕裂,與對受難者的無禮的批判。但是反對這個立場的許多信仰的前輩,使用揶揄嘲諷的口吻來述說,也只是從一個看似錯誤的論點,導向另一個應該也不會是正確的表達方式罷了。上帝的主權與真理當然是絕對的,但是對於這個絕對,我們有限思維的瞭解卻是如此的有限。若有人以為自己才是真理,他才擁有真理的絕對詮釋權,豈不是在上帝面前自大了嗎?這幾年,有人甚至大聲說著,過去神學論述的落伍,現代神學的進步。其實,這些對於上帝認識的過程,不就是有限的人,在藉由承認自己的軟弱與限制,在經歷認識上帝的過程嗎?我們可以說,我們有新的見地與想法,我們找到新的證據與論述,但是要以自己是真理來否定與自己意見不同的人的想法,是否過於高舉自己了呢?

 

信仰與實況生命的落差(談生育)

   而生活中,也更是有血淋淋的例子。有人認為聖經清楚的指出,生育是上帝賞賜恩典的象徵,常常對於困於不孕的夫妻,給予強烈肯定的建議「只要認真求,上帝必然賞賜子女」這樣的論述。這樣的論述,真的是基於對於聖經整全的看法嗎?還是這是上帝對於人類全體而言的一個普遍性祝福,卻不太適合針對所有的人都這樣說呢?或者這樣說,上帝若是期盼透過群體的回應,讓有人生育,有人協助照顧,成為一個信仰群體的祝福。那麼當人們要以所謂的「真理」來教導人的時候,是不是要更謙卑的來到上帝面前,理解當人們在說「必然賞賜子女」這句話,是一個祝福,還是一個傷害?

   而另一個極端是認為,這個世代,生育不必然是上帝的祝福。所以縱使身體健康,也不願生育,挑戰著邁入老年化社會,當長輩人數越多,但是能付出勞力照顧長輩的年輕人卻越來越少?事實上,如果「生養眾多」是對信仰群體的祝福,那麼教會成為信仰群體的展現,我們的確得面對,該怎麼回應的問題。其中怎麼陪伴無法生育的兄姊,又怎麼幫助已經生育,卻在照顧孩子的過程需要更多支援的現況。不過今天的重點是,我們都太有限了,若不花力氣連結於上帝,我們看見的世界是偏頗的,我們知道的真理是打折的。因為我們很容易指著別人說「你做不好」,卻沒看見在上帝國中,我們沒有一個人能置身事外。

 

上帝的應許

    事實上當我們不再以自己的理解來看世界、不再只以自己的需求為滿足,明白自己的有限,知道我們在信仰群體中的角色,才能真實的理解上帝透過耶利米所說的應許。

 

請參耶利米書

29:11 耶和華說:我知道我向你們所懷的意念是賜平安的意念,不是降災禍的意念,要叫你們末後有指望。

29:12 你們要呼求我,禱告我,我就應允你們。

29:13 你們尋求我,若專心尋求我,就必尋見。

29:14 耶和華說:我必被你們尋見

 

   以色列人,在因為一群自以為義,專顧自己利益的人給敗亡以後,耶利米帶出上帝的應許,其應許是所有人的希望,也是上帝真實的心意。當我們知道自己的有限,我們願意專心尋求上帝,上帝手所做的事情,將超出我們所求所想的。

 

 

 

連結於無限中的有限

    而這正是當保羅說「有誰軟弱,我不軟弱呢?有誰跌倒,我不焦急呢?」之後,帶來這句「我若必須自誇,就誇那關乎我軟弱的事便了。」給我們最大的見證了。保羅若為著自己的人生打算,他的才能、背景、正抓取的人生,看起來就像是當時的人生勝利組。不過當他放下自己,將目光連結於上帝,經歷了各樣的災難,他真實的知道,我們是如此的渺小有限,但也是因為如此,知道自己的限制,當我們願意連結於上帝的時候,軟弱有限的我們,將因著上帝的手,讓我們經歷祂那跨越時代限制的大作為。

 

而我的生命,雖然跟保羅完全相反,我不會講話,學習慢,各樣的能力都普通。唯一稱得上讓人注意的優點,就是做事情拼命的態度。但是我知道,正因為這樣有限的我,更需要緊抓住上帝的手,因為上帝的創造,不在於各別能力的大與小,而是每個人都明白,知道自己是在上帝豐富偉大創造工作的一部分。而我們願意擺上自己,看見自己的有限,我們就能因為連結於上帝而成為行大事的人。最近有一首歌流行在年輕人間,叫做「他們說我是沒有用的年輕人」。其中明確的指出,這個世代年輕人無力改變生活實況,又被人看輕的現狀。不過請相信,不論再有限,再軟弱的人,當我們來到上帝面前,成為一個共同回應上帝的信仰群體,這一切都會變得不同。

 

結語

    耶穌的十字架,看起來是軟弱無力的象徵,那不是門徒們期待的民族英雄式的榮耀。不過就像是上禮拜博文牧師所分享的透過十字架的工作,讓我們重新與上帝連結。而本來埋葬所有希望的墳墓,卻因為耶穌基督那空墳墓,成為今日我們得救的記號。

當我們認清自己的限制,明白自己的軟弱,我們就能開放自己,透過耶穌基督愛的連結,讓我們進入上帝的永恆中。我們不再以為自己憑藉著要做甚麼,成就何事。我們知道,一切都是上帝的作為,只要我們願意在上帝面前,擺上自己,擺上自己的軟弱,擺上自己的限制,擺上自己的願意。上帝必會帶領我們成就萬事。最後也邀請各位兄姊透過我們再一次來到上帝面前守聖餐的時候,再次思考,我們常常是以甚麼樣的樣貌來到上帝面前。光鮮亮麗、功成名就、眾人尊敬,還是卑微有限的呢?

0 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