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1日 星期五

第一要緊的是甚麼?

 

一、前言

「願你們平安」是耶穌復活後來到門徒當中的一句話,也願我們都真實有這樣的平安。最近因為新型冠狀病毒而造成的紛亂,甚至造成社會動盪的口罩問題,使得走在路上,或是在社群網絡裏,我們都可以看到人們對於疫情與口罩的各種討論。也在大家對於環境恐慌的焦慮慢慢降低一些的時候,看到人們發起了一些活動,譬如「我會把口罩留給第一線人員」等等。是的,當生活中的困境,真真切切的影響到我們的生命,我們身為基督徒,在這些議題中,應該以甚麼樣的態度來回應呢?

 

瘟疫之城

最近看到兄姊在流傳一篇文章提到英國的Eyam依姆村的故事。內容提到,十七世紀中期,歐洲爆發千萬人死亡的大瘟疫,雖然從倫敦開始擴散,但英國北部卻受到較少的影響。原因在於英國中部德比郡山谷中的依姆村,這些當時在此地居住的居民所做的決定有關。或者可以這麼說,他們的決定程度上阻擋瘟疫繼續擴散。

依姆村很小,居民們主要來自中世紀英格蘭開採鉛礦的礦工,由於鉛礦的儲量足夠供應南北所需,英格蘭政府就把連接南北的交通補給點設在了依姆村,成為英國南北商人的必經之路,村民們也得以受惠過上優越的生活。然而一名從倫敦出發的布料商人把瘟疫帶到了依姆村,與布料商人接觸的裁縫一家四口,兩天後發燒昏迷、皮膚潰爛死亡。隨着醫生及探望者的離開,村民們也出現了高燒癥狀。

此時,從幾百公里外的倫敦才傳來黑死病的消息。本來為了躲避瘟疫,村民們決定往北撤離,不過村裏的牧師威廉·蒙佩森(William Mompesson),他卻把村民們召集在教堂里商議:如果往北撤離,肯定會把瘟疫帶到北方;如果留在村裡,或許可以阻止瘟疫波及剩下的大半個英國。經過簡單的討論,村民們做出了最痛苦的選擇:留下來,阻止瘟疫通過依姆村蔓延至北方。

通過決議,寧死不走的村民們先把通往北方的道路封鎖,留下幾個身強力壯的男子在路邊阻止行人,其餘人將自己關在有水井的籠子或圍牆裡,確認感染者再將其移送到酒窖和地下室中,未感染或確認痊癒的人才能離開。遺憾的是,進入酒窖和地下室的所有人都沒能活着出來,在那個缺乏抗生素和醫療水平的年代,感染瘟疫幾乎無法存活。

 

隨着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的村民被確認染上黑死病,村子裡也出現了越來越多的墓碑,到最後幾乎整個村子都是。之所以只有墓碑,是因為被感染的屍體只能集中深埋,留下墓碑是為了寫幾句話告誡活下去的人。

村民們自願隔離400天後,瘟疫才隨着感染者的死去而消失。雖然原先的350人中有260人喪生,但是也保護了英國北方不受瘟疫的衝擊。

 

在平常的生活當中,我們可以談論信仰,我們可以勤讀聖經,但是在生活遭受重大事故的時候,我們如何回應,成為我們身為一個基督徒十分重要的指標。耶穌說「憑著人們的果子就可以認出他們來」。信仰果子的養成,真的是對我們極重要的課程。

 

 

二、耶穌的教導

今天的經文耶穌給我們一個信仰道路的方向。馬可福音的紀錄中,在今天的經文之前,鋪陳了三段事件,更讓我們清楚的明白,甚麼才是生命中第一要緊的事情。

12:1-強奪葡萄園的比喻(占用恩典的好處)

   在耶穌被挑戰身分的事件之後,耶穌說了一個故事,

12:1 耶穌就用比喻對他們說:「有人栽了一個葡萄園,周圍圈上籬笆,挖了一個壓酒池,蓋了一座樓,租給園戶,就往外國去了。

12:2 到了時候,打發一個僕人到園戶那裡,要從園戶收葡萄園的果子。

12:3 園戶拿住他,打了他,叫他空手回去。

12:4 再打發一個僕人到他們那裡。他們打傷他的頭,並且凌辱他。

12:5 又打發一個僕人去,他們就殺了他。後又打發好些僕人去,有被他們打的,有被他們殺的。

12:6 園主還有一位是他的愛子,末後又打發他去,意思說:『他們必尊敬我的兒子。』

12:7 不料,那些園戶彼此說:『這是承受產業的。來吧,我們殺他,產業就歸我們了!』

12:8 於是拿住他,殺了他,把他丟在園外。

12:9 這樣,葡萄園的主人要怎麼辦呢?他要來除滅那些園戶,將葡萄園轉給別人。

   這個故事中耶穌表明了,本來一無所有的園戶,因為代管了園主的葡萄園,看起來好像擁有了這個葡萄園,心中不捨而不想歸還。園戶為了繼續持有葡萄園,不但傷害了園主所派來的僕人,甚至殺了園主的兒子。這個故事明顯地指出上帝的葡萄園被宗教人士佔有,這些人甚至以上帝的名義招財歛利,縱使上帝差派眾先知提醒,也不願悔改。

   不過這樣的場景,更進一步的進到我們的生命當中,我們所擁有的一切,又何嘗不是上帝恩典的賞賜呢?事實上當我們以為自己所擁有的資產與福氣是自己的努力所擁有,完全忘了我們的付出,是建構在上帝恩典的葡萄園中,我們就很容易陷入了「奪取上帝葡萄園」的錯誤當中。

12:12-世上的王權與天上的王權的比較(如何分別俗與聖?)

接著第二段故事,馬可福音記載著

12:14 他們來了,就對他說:「夫子,我們知道你是誠實的,甚麼人你都不徇情面;因為你不看人的外貌,乃是誠誠實實傳 神的道。納稅給凱撒可以不可以?

12:15 我們該納不該納?」耶穌知道他們的假意,就對他們說:「你們為甚麼試探我?拿一個銀錢來給我看!」

12:16 他們就拿了來。耶穌說:「這像和這號是誰的?」他們說:「是凱撒的。」

12:17 耶穌說:「凱撒的物當歸給凱撒, 神的物當歸給 神。」

 

人們來到耶穌面前,詢問著生活中的常態,並以質疑的態度來表達自己的有理。我們都知道,「納稅給誰?」的這個問題當中,猶太人正是把自己生命困境的問題拋給了耶穌。對於猶太群體而言,屬於上帝的信仰群體,本該擁有自己獨立的主權,但是因著時局的緣故,臣服於凱撒王朝之下。這個時候納稅是不得不然的行動。不過若有人回答不該臣服凱撒,這是明確的叛亂;卻若是回答當納稅給凱撒,又是對上帝主權的不忠。一個強調上帝主權的教師,面對這個極致兩難的問題,就像是在台灣這片土地上問「我們都是中國人嗎?」這個問題一樣。猶太人中的革命派,一定會表示「我們要爭取上帝的主權」;而猶太人中的政治派又會表示「何必跟現實過不去」。

   耶穌跳脫了這個問題的思維,耶穌要人們重新思考,我們是為了甚麼原因問這個問題的?是因為對上帝的信,還是對於自身身分認同的不確定性?如果是因為對於上帝的信,我們其實很明白答案是甚麼,但是若是因為對自身身分認同的不確定性,那麼我們怎麼樣也找不到答案的。譬如「守安息日是指一整天都不能工作嗎?」「十一奉獻是指固定薪水還是所有的收入,除了金錢也包含物品嗎?」簡單的說,耶穌就像是回答了一句「該怎麼樣就怎麼樣做」這樣子模擬兩可的答案。但是這個答案更深切的是在提醒我們,我們會陷入這個問題的困境,是不是因為我們的確有點不確定自己到底在信甚麼了呢?

 

 

12:18-不可理解的天上邏輯(過多的神學討論)

而馬可福音接下來的對話更是精彩

12:19 「夫子,摩西為我們寫著說:『人若死了,撇下妻子,沒有孩子,他兄弟當娶他的妻,為哥哥生子立後。』

12:20 有弟兄七人,第一個娶了妻,死了,沒有留下孩子。

12:21 第二個娶了她,也死了,沒有留下孩子。第三個也是這樣。

12:22 那七個人都沒有留下孩子;末了,那婦人也死了。

12:23 當復活的時候,她是哪一個的妻子呢?因為他們七個人都娶過她。」

12:24 耶穌說:「你們所以錯了,豈不是因為不明白聖經,不曉得 神的大能嗎?

12:25 人從死裡復活,也不娶也不嫁,乃像天上的使者一樣。

12:26 論到死人復活,你們沒有念過摩西的書荊棘篇上所載的嗎? 神對摩西說:『我是亞伯拉罕的 神,以撒的 神,雅各的 神。』

12:27  神不是死人的 神,乃是活人的 神。

   這聽起來是一段非常精彩的神學對話。這些內容對於平常人來說,根本沒有生活的急迫性,畢竟還沒有死亡,這樣問題只存在於論述的合理性,卻不一定反應出真實的情況。我們都知道,我們每個人對於事物的理解總存在於自己的主見,超過自己所能理解的部分,我們很容易聽不懂,也無法理解。譬如有一個報導提到,北海道因為太冷有許多人一生幾乎都沒有看過蟑螂,當記者拿著蟑螂給北海道的學生觀察的時候,他們的反應竟然是「好感動」。不過許多人聽到這則新聞的反應,卻是「這是真的嗎?還有沒看過蟑螂的人嗎?蟑螂不是對環境的適應力很高嗎?」

   既然我們對於無法理解,沒有概念的東西很難有更深的討論。耶穌清楚的指出,對於死後世界的理解,我們能知道的真的很有限。不過上帝是活人的上帝,我們不該在更實際的生活中,明白上帝的旨意,並實踐嗎?這裡並不是說對於神學的討論不重要,對於模糊概念的探討沒有價值,但是耶穌更清楚的指出,如果我們無法在已知事務上遵循上帝的法則,過多形而上的討論,並無法幫助我們更親近上帝。

12:29-第一要緊的事情

而接下來就進入了今天的主要經文,

12:28 有一個文士來,聽見他們辯論,曉得耶穌回答的好,就問他說:「誡命中哪是第一要緊的呢?」

12:29 耶穌回答說:「第一要緊的就是說:『以色列啊,你要聽,主─我們 神是獨一的主。

12:30 你要盡心、盡性、盡意、盡力愛主─你的 神。』

12:31 其次就是說:『要愛人如己。』再沒有比這兩條誡命更大的了。」

   從提醒人們常常占用恩典而不自知,接著討論到人們需要確認信仰的核心,然後論到不該陷入漫無目的的神學討論。馬可福音藉由一個文士的發問,讓耶穌來總結這個重要的討論,那就是我們生命中第一要緊的事情,便是以上帝為我們的生活重心。我們知道自己的所有來自於上帝,我們便不會不知感恩與分享;我們知道思考的中心是上帝,我們便不會陷入聖俗二元的討論中,而找不到行事的界線;我們明白遵行上帝的旨意,必然經歷上帝恩典的帶領,我們便不至於過分拘泥於還未探索清楚的立場之爭。這並不簡單,但是當我們以上帝為我們所有思考的中心,許多問題便不再是問題。

 

三、生命的重心 成為被造的祝福 vs.活下去的人

 

簡單的說我們的生命可以有兩個思維方向,一個是以上帝並上帝的創造為主,一個是以我個人的生存為主。

成為別人祝福

當我們以上帝並上帝的創造為主來思考,我們會明白我們的所有皆來自於上帝,上帝賦予我們生命,讓我們與祂同工。我們會開始認識上帝創造的我是個甚麼樣子的人,有甚麼長處,有甚麼特點,在甚麼樣的環境生存,自身的限制是甚麼,擁有甚麼資源。如此我們又該如何運用這些來回應上帝,並成為眾人的祝福。

在這樣的情境中,我們會因為連結於上帝,不害怕失敗;我們也會因為連結於上帝,而更清楚所走的每一步都帶來祝福;我們更會因會連結於上帝,在無力的時候更大力的依靠祂,與祂摔跤。因為我們知道,沒有上帝,我們所做的一切都徒勞無益。

 

得到更多財物

反之若我們不以上帝為我們生命的核心,我們會擔心我們的孩子未來是否會沒有工作;未來是否能養活自己;在世界的法則中是否輸人一等;在付出的經驗中,我們是否會吃虧。接著我們會開始談論聖經,用高言大智的方式來顯示自己的博學。甚至我們有可能會以聖經的標準來衡量別人,看看誰能在聖經的法則中成為完全人。當我們以自己的生命為核心,我們很容易追求財富的累積,甚至屬靈表現的高低。我們失去了與上帝的關係,我們只是為了我們自身的好處擁有了一個可以操弄的信仰。

 

四、幾種以上帝為主的

生活方式

兩種不同的價值觀,取決於我們的決定,當我們願意選擇「上帝」,我們的生命便有了根本上的不同。而這樣的不同,便會帶來我們生命許多行動上的差異。

 

 

直接傳揚福音

有些人是屬於比較積極主動的,他們願意無時無刻與人分享福音。曾經聽過一個傳道人的分享,說他有一次搭乘一台計程車,整車掛滿了各式神明與符咒,他心裡想著,這是多麼無助的人,才會如此的擺設。在搭乘的過程中,他雖然覺得害怕,但是卻是鼓起勇氣問了司機一個問題「你很不平安喔」,開啟了信仰的對話。最後在這個傳道人下車之時,甚至還能與司機做了一個祝福的禱告。

身邊這種以述說信仰真理來傳遞福音的人真的很多,這些人不害怕被拒絕,甚至忙碌的工作之餘,依然會找時間與人分享福音。對他們來說,上帝的恩典實在美好,這個世界還有許多人都還不認識上帝,如果可以的話,他們願意更多的為主傳揚。

當然不是每個人都能這麼做,而積極傳福音類型的人,有時候也會受到一些人的挑戰,這樣把福音當保險,當直銷的傳揚方式,會不會嚇跑更多人的,讓更多的人對信仰感覺反感呢?我相信這群人都是因為生命充滿上帝滿滿的恩典,願意主動分享給人的人。我們無法確認每個人認識上帝的經驗如何,但是這群人所帶來福音的果效常常是很大的。

 

成為別人祝福的生命

然而或許不是每個人都能積極主動的藉由言語與人分享信仰的美好,但是在自己的生活中,因為實踐上帝話語的教導,從生命散發美好氣息,卻是普遍基督徒可以做的。對於保羅曾提到,我們將自己的身體當作活祭,曾經有學者這樣分享:所謂的祭品,要能生發出馨香之氣,那是要透過焚燒的,而這樣焚燒的過程對我們來說,絕對不是一個容易的生命經驗,甚至有時候是痛苦的,但是卻經由這樣的過程,我們能發出獻給上帝的馨香之氣,也傳到地極成為眾人的祝福。

我們不是信徒,我們是耶穌的門徒。既然成為門徒,我們的言行舉止,與我們一心想念的,都是基督的樣式,上帝的話語。我們的行動,我們的方向都必然跟隨大牧者耶穌。在職場裡,在生活中,不知道我們是害怕別人知道我們是一個基督徒,還是歡喜高興人們知道我們是一個基督徒?有人認為信仰歸信仰,生活歸生活,這樣的說法,從聖經的角度來看,是不合宜的。就像是我們前面提到的依姆村,大家因著信仰,做出了一個痛苦的決定,但是這樣的決定,卻帶來許多人的祝福。信仰若是沒能反應在生活上面,就失去了價值。當我們說,我們願意尊上帝為大,卻無法實踐在生活中,甚至成為眾人的祝福,這是很可惜的。有姊妹在樂活讀經的分享就十分的美好,她說「我們的言行就是活見證,因為聖靈的同在必產生極大的影響力,祂在我們的前頭行,就一定不會出錯,所以跟隨與順服就是平安的源頭與祝福的實據。」

 

公義的發聲者

而當我們越來越依靠上帝,願意自己的生命與上帝同工,能成為眾人的祝福,我們必然也會發現,我們所在之地,還有許多的問題,需要大家一起來面對。

「我們信,教會是上帝子民的團契,蒙召來宣揚耶穌基督的拯救,做和解的使者,是普世的,且根植於本地,認同所有的住民,通過愛與受苦,而成為盼望的記號。」當我們一起念誦這樣的信仰告白,我們很清楚的知道,這也是我們今日在世上的職分與角色。我們無法只在教會彼此相愛,因為上帝創造的是整個世界,當我們知道上帝「使人有份於祂的創造,負責任與祂一起管理世界」,我們就會發現,許多時候教會必須在公義的議題上發聲。有人會認為你的公義不一定是我的公義。當我們談論公義的時候,很容易陷入自以為義的處境中。但是為公義發聲,指的便是讓許多隱而未現之事能被公開,甚至討論。沒有誰能決定甚麼是「公義」但是當隱而未現的事情被提出來,被討論,則人們將會看見,上帝行動的彰顯。

武漢肺炎疫情消息的起頭,便是八名大陸醫師基於良知對社會的發聲。最近大家談到其中一位醫師的過世,我們更能明白,一個以上帝為念基督的門徒,常常需要擺上代價來為公義發聲。

 

五、兩篇文章

最後以兩篇文章來做分享的結論。第一篇是2/2223會來我們教會帶領培靈會的盧俊義牧師所分享的內容。在這裡也鼓勵各位兄姊,特別把時間空出來,在2/2223這兩天,我們一起透過盧牧師的分享激勵我們對上帝更深的追求。

盧俊義牧師

    盧牧師在有人問到福音實在難傳的時候談到:談信仰既然是從分享開始,可是每個人對美好的事的看法都不一樣。因此,當您跟親朋好友說創造的上帝真正好時,有的人並不認同,因為他既看不見,也摸不著上帝。甚至有不少人認為多個上帝也好,反正多信一個如果有利益,信之又何妨?

  創造萬物的上帝確實是愛的上帝,祂會赦免那些認罪、悔改的人,並且會使信耶穌的人得到永恆的生命,這是聖經給我們的教導,我們相信。別人不信,這並不稀奇,也不奇怪。如果我們一講,別人就都信了,這樣,就不會輪到我們再接再厲地要將福音傳開來。因為基督教會已經有兩千年久的歷史,這兩千年來持續不停地傳講這個信息,且差派許許多多的傳道者到世界各地去傳這個信了可以得到永恆生命的信息,拒絕的人一樣還是非常多,並且更嚴重的是:有許多傳道者因為傳講這樣美好的信息,卻遭遇到迫害死亡。

  基督教信仰告訴我們,上帝就是我們生命的主。倚靠祂,必定會使我們的生命增添力量。

    傳福音不要急,需要一段很長的時間,而最好傳福音的方式,就是實踐聖經的教訓。我經常告訴我的會友:伸出你的手,做你的手所能做的好事。這樣就是在傳福音了。

   

來自武漢的代禱文

    第二篇文章是最近因為武漢肺炎,從中國武漢當地教會所傳來的代禱信。其中提到:

    這幾天,武漢肺炎幾乎成了我的思想和生活的中心,總在看有沒有新的消息,總在想家人和教會該如何面對。……顯而易見,我們面臨著信心的試煉。

    患難臨到我們,是上帝愛我們的一種方式,又如保羅所言,誰能使我們與基督的愛隔絕呢?難道是患難嗎?是困苦嗎?是逼迫嗎?是飢餓嗎?是赤身露體嗎?是危險嗎?是刀劍嗎? ……然而,靠著愛我們的主,在這一切的事上已經得勝有餘了。因為我們深信無論是死,是生,是天使,是掌權的,是有能的,是現在的事,是將來的事,是高處的,是低處的,是別的受造之物,都不能叫我們與神的愛隔絕;這愛是在我們的主基督耶穌裡的(羅馬書八章35-39節)。

 

    用今天的話說,武漢市的瘟疫也不能使我們與基督的愛隔絕,這愛是在我們的主基督耶穌裡的。這話是何等地安慰我們,我們跟基督已經成為一體了。我們在祂的苦難裡有份,也在祂的榮耀裡有份,基督的一切成了我們的,我們的一切也成了基督的。因此,基督在這座城市裏和我們一同面臨瘟疫,瘟疫不能傷害祂,也必不能傷害我們,若我們在瘟疫中死去,仍然是基督的見證,更是進入祂榮耀的機會。

 

    所以弟兄姊妹,我鼓勵你們靠基督的愛剛強,如果我們在瘟疫裡更深地體驗死亡,理解福音,也會更深地經歷基督的愛,與上帝也更加接近。好像我們的主耶穌,祂因信經歷了殘酷無比的死亡,上帝卻使他從死裡復活,使祂坐在自己的右邊(使徒行傳二章32-36節)。

六、結語

    透過兩篇文章我們看見,一個以上帝為第一要緊的信仰將怎麼樣來面對生命。我們剛剛提到,選擇跟隨上帝與為自己活是一個選擇。事實上這不應該是一個選擇,這是耶穌清楚明白述說,眾以色列人明白知道的真理。「第一要緊的就是說:『以色列啊,你要聽,主─我們 神是獨一的主。你要盡心、盡性、盡意、盡力愛主─你的 神。』」

0 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