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文:撒母耳記上第三十章1-6節,21-25節
時間:二00九年四月五日
主講:曾昭瑞 牧師
各位弟兄姊妹大家平安。我們先一起來禱告:「聽禱告的主,我們感謝你,可以來到你的面前敬拜你,求你再一次用你的話語來教導我們,讓我們再一次來學習你的真道。這樣在你面前禱告感謝,是奉耶穌基督的名求,阿們!」
一、 生命中的意外禍患
當大衛帶著跟隨他的六百個人從亞弗要回到洗革拉,我們看見,從亞弗到洗革拉的距離差不多一百公里,一百公里一天不可能走完, 但是,我們可以想像他們回程一定走得很輕鬆愉快,因為他們與以色列人的爭戰已經告一段落,同時他們是受到亞吉王極力肯定和讚賞的,並接受他對這群勇士所懷深深地虧欠,他們是光榮地從戰場上撤退,而非羞恥地逃跑,重要的是,他們不必再選擇與以色列人交戰,或是與腓利士人交戰。 上戰場廝殺是件令人畏懼的事,不管是再勇敢的人都會害怕,因為所面對的是生死未卜的危險。 然而現在他們不用擔心了,就要回到家裡享受全家團圓的天倫之樂,所以我們可以想見他們一路上的心情是輕鬆愉快。現今的聖經學者試圖找尋洗革拉的地點卻找不到,只概略知道是在一個高處的山領上,可以俯瞰群山。當大衛他們漸漸接近洗革拉時,遠遠望見一股黑煙上騰,空氣中不時飄來陣陣燒焦的味道,戰勝後愉快輕鬆的心情頓時消失,轉而被恐怖不安的感覺所攏罩,每個人的心都擔憂著可能發生了什麼而變得焦噪不安。直到他們回到了洗革拉發現一件很嚴重的事情,就是亞瑪力人趁他們出徵時,將洗革拉洗劫一空,「亞瑪力人已經侵奪南地,攻破洗革拉,用火焚燒,擄了城內的婦女和其中的大小人口,卻沒有殺一個,都帶著走了。」(撒上30:1-2)大衛和跟隨他的人親眼見到那已經被火焚燒毀壞、以及毫無生命跡象的殘破家園,哀傷悔恨不已,所有人的妻兒都不在了,雖然沒有看到任何屍首,但是想到一切可能發生在他們的妻兒身上的事,眾人的心蕩到了谷底。這是大衛生命中一個非常黑暗的時刻,所有眼見這一幕的人都受到驚嚇、惶恐不安,沒有人知道下一步該怎麼做?大衛的兩個妻子與子女都被帶走了(其實大衛還有另娶妻子不只兩個),其他六百個人的妻小財產也都被搶走了。在同一個時間點上,這些人都共同面對著相同的命運,就是家破人亡、妻離子散的狀況,沒有比這個更糟糕、更悲慘的事了,面對這樣的打擊,沒有人得到安慰,所有人只有大聲哭號,直哭到沒有力氣。當六百個孔武有力的男人大聲痛哭之後,哀傷漸漸轉變為憤怒,憤怒往往帶來人性的醜陋面。他們需要一個憤怒的出口,有人需要負責,是誰造成這樣的錯誤?這個人就是大衛,「全是大衛的錯!是大衛把我們帶來投靠亞吉王,是大衛帶我們住在洗革拉,是大衛要我們參加這場戰爭,使得我們必須離開家園,無法保護我們的妻子兒女。如今出事了,誰要負責任?」當然是大衛要負責,於是大家準備把自己的哀傷和憤怒全部發洩在大衛的身上,他們決定要用石頭打死大衛。親愛的弟兄姊妹,如果你是大衛,你的感受和反應會如何?面對生命中的絕境,我們很難想像還有什麼比這樣更糟的情況。在以色列,掃羅天天要尋索他的命,然後大衛流亡到亞吉那裡,亞吉是真心的對待他,但是腓利士人卻不信任他、懷疑他,現在他回家後,卻發現原本美麗的家園破碎,所有財產被洗劫一空,親人被擄失去,甚至那些跟隨他的人想要用大衛的命來發洩怒氣。大衛此時面對他人生最黑暗的時刻,一無所有、眾叛親離,還要面對家破人亡的痛苦。
二、最壞與最好的反應一個最壞的時刻往往能夠帶出人內在最好或最壞的素質。在洗革拉這個事件中,那些曾經跟隨大衛的六百個人,他們過去和大衛一起生活,大衛教他們禱告,教導他們在困難時要依靠上帝,告訴他們什麼是上帝的美善與恩典,使這群原本是「受窘迫的,負債的、心裡不滿的」烏合之眾,在跟隨大衛之後變成一個很美的團契、一個教會的生活、一群相愛的伙伴,這就是他們靈性的形成。雖然他們的靈性在進步,但是靈性的形成常常是進三步退兩步緩慢的過程,有時遇到更大的打擊時,甚至一退就退了四、五步。當這群人看見亞瑪力人擄走他們的妻兒財產,我們要說,亞瑪力人不只把他們的妻兒財產搶去,甚至也把他們對上帝的信心給擄走了。他們被這樣的打擊內心充滿憤恨,以致於喪失理智要殺大衛,使人性中最壞的一面顯現出來,靈性則被丟棄在一旁。「大衛和跟隨他的人就放聲大哭,直哭得沒有氣力。大衛的兩個妻―耶斯列人亞希暖和作過拿八妻的迦密人亞比該,也被擄去了。大衛甚是焦急,因眾人為自己的兒女苦惱,說:要用石頭打死他。大衛卻倚靠耶和華―他的神,心裡堅固。」(撒上30:4-6)在悲痛、憤怒和責怪的混亂中,我們看到大衛和他們一樣的同聲哭泣,而不是心中剛強而無動於衷,他的心也焦躁不安,面對人生重大的挫折,大衛身為領導者其壓力和焦慮倍增於眾人,但是他有一個很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聖經說,眾人「要用石頭打死他。大衛卻倚靠耶和華―他的上帝心裡堅固。」親愛的弟兄姊妹,這是一段很美的文字,「大衛卻倚靠耶和華―他的上帝心裡堅固。」雖然他心裡焦急、雖然他承受極重的壓力,但是在這個最壞的時刻,他表現出內在最美的一面,就是「倚靠耶和華,心裡堅固。」我們看見,在最糟糕的時候,他不沒有爭辯,也沒有逃避,大衛乃是對祭司說:「請你將以弗得拿過來」,他在最困難、最危險的時刻,大衛乃是禱告,尋求上帝的旨意。透過這樣,大衛重新站穩陣腳,大衛在那裡與上帝相遇。親愛的弟兄姊妹,我們要說,這就是我們敬拜中一個很重要的時刻,當我們在在最困難、最痛苦、最危險的時刻,我們有沒有安靜下來禱告?還是怪罪他人、怨天尤人?我們看到大衛在那時刻,他尋求上帝的面,他仔細聆聽、勇敢順服,在眾人的吵鬧、憤怒中顯得安靜、平穩,這就是敬拜的生活。
三、緊急事件中的優先順序大衛從尋求上帝中得知可以追趕上亞瑪力人後,立即匆匆帶領六百人的急行軍出發。在大衛的計畫中看不出有何高明之處,他連敵人跑到那裡去都不知道。亞瑪力人是游牧民族,他們四處流竄、到處搶奪,沒有人知道他們的去向,所以大衛只能盲目的追趕。當他們從洗革拉向南來到比梭溪時,有兩百個人因疲乏無法向前。比梭溪不是一條很大的溪流。之前他們才從戰場上走了近一百公里的路程,又遇到洗革拉被擄事件哭到沒有力氣,使他們無法渡過這條溪流。所以這兩百人就留在比梭溪,另外的四百人就渡河繼續追趕,你可以想像這四百人過溪時的感受,就在他們要去追趕敵人時,少掉這兩百個人對他們而言無疑是士氣上的嚴重打擊,心中無力、倍感艱辛。比梭溪可以說是一條心理界線,一條很重要的心理界線,強壯的人與軟弱的人在這裡被分開了,強壯的人過去了,軟弱的就留在溪邊。大衛與跟隨他的人繼續在曠野裡碰運氣,結果遇到一個生病的埃及少年人,此時大衛他們實在沒有時間和精神來照顧他,你想想看,自己的妻小性命危在旦夕,哪有時間照顧外人呢?可是大衛很特別,他給那個少年人水和食物,還花時間等待他的精神恢復,這很特別。當他生病時,亞瑪力人覺得照顧他太麻煩而丟下他,讓他在沙漠中自生自滅;一個被主人撇棄的奴僕,沒有被視為累贅,大衛在那個緊急的時刻選擇照顧他、餵養他、救了他,他為這人停留下來。沒想到這個埃及人竟然是亞瑪力人首領的一個僕人,帶領他們到亞瑪力人扎營的地方,一個看起來會耽誤他們的人,卻成了他們勝利的祝福。「大衛問他說:你是屬誰的?你是哪裡的人?他回答說:我是埃及的少年人,是亞瑪力人的奴僕;因我三日前患病,我主人就把我撇棄了。我們侵奪了基利提的南方和屬猶大的地,並迦勒地的南方,又用火燒了洗革拉。大衛問他說:你肯領我們到敵軍那裡不肯?他回答說:你要向我指著神起誓,不殺我,也不將我交在我主人手裡,我就領你下到敵軍那裡。」(撒上30:13-15)
四、恩典除不盡
當大衛到的時候已是傍晚,亞瑪力人正在慶祝他們輕易得來的勝利,他們大吃大喝、宴樂狂歡、盡情享受,既然已經遠離了擄掠之地,因此毫無設防,沒想到大衛與跟隨他的人可以找到他們,在黎明,大衛一個出奇不意的突擊行動,將這群沉浸在佳餚美酒、享樂宴會後的亞瑪力人一網打盡。這是一次完全成功的行動,妻小沒有失去一個,財產失而復得,更重要的是,還從亞瑪力人的擄物中得到大量的戰利品,得到一大群的牛羊的報酬。原本垂頭喪氣、哀痛憤怒的一群人,現在卻顯得異常興奮;原本怒氣填胸想拿石頭打死大衛只不過是幾個小時前的事,如今他們看到這麼多的戰利品,卻高興的大聲歡呼說:「這是大衛的掠物!這是大衛的戰利品!」這就是人,很情緒化,也很現實啊!人遇到挫折時就想要殺大衛,在順境時就說這是大衛的戰利品,大衛的民調在一天之內從百分之五升到百分之九十五。一般而言,差不多故事的高潮到這裡就結束了,從一群人突然失去一切,遇到意外的幫助,然後又失而復得,還得到一筆意外之財,皆大歡喜,故事到此應該就結束了,但是並不是這樣,真正的高潮是在比梭溪。當這四百個人得到了勝利,興奮的要返回洗革拉,走到了比梭溪,他們面對留在那裡的兩百個人,這兩百個人沒有參加戰鬥,他們為了某種原因無法往前、半途而廢,當別人在那裡為自己的妻小努力戰鬥時,他們只能感受到自己的無用無能及失敗,「連自己的妻小都沒有辦法救,我算什麼?」現在這兩百人看到他們凱旋歸來,把他們的妻小帶回,他們高興的親吻著他們的妻兒,為著這場他們沒有參與的戰事而慶祝歡喜。我們要說,勝利是值得喜悅的,但是勝利之後所帶來的利益分配卻是現實的。聖經說跟隨大衛的人有很多是匪徒,這些人不願與這群在後方軟弱的人分享他們的戰利品,他們認為這些人沒有去打戰,能夠取回自己的妻小就很好了,「那些戰利品他們沒有權利分享,這是我們四百人冒著生命的危險搶回來的,那兩百人沒有付出,一樣也沒有。」聽起來很合理,但這時候大衛挺身而出,他的介入才是故事的高潮,這是在比梭溪發生的故事,在那裡的影響直到今日仍然對我們有意義。大衛規定當日所有在溪邊的每一個人都是平等的,所有得到的都應該平分,包括那四百個在前方拼命出戰的人與那兩百個不能繼續、只留在後方看守補給品的人。大衛的理由很簡單,他說:「弟兄們,耶和華所賜給我們的,不可不分給他們;因為他保佑我們,將那攻擊我們的敵人交在我們手裡,這事誰肯依從你們呢?上陣的得多少,看守器具的也得多少;應當大家平分。」(撒上30: 23-25)大衛說,勝利不是因為這四百個人,勝利也不是因為這兩百個人,成功不是因為我們,而是因為上帝,是上帝的保守,是出於上帝的恩典,不是出於我們自己能力。既然是恩典,就不要講功勞;既然是恩典,是從上帝那裡得來的,就沒有分別;既然是恩典,你怎麼除都除不盡,大家都在上帝的恩典裡,所以要平分才公平。大衛的這個政策,成為以色列人後來的律例和典章。
生活回應
一、何謂屬靈親愛的弟兄姊妹,我們要透過今天所讀的這段經文,思考一下可以從當中學到什麼功課?真正的屬靈是什麼?有時我們覺得真正的屬靈就是禱告,真誠的禱告很重要。身為一個牧師,我常常會遇到一件很尷尬的事情,有的弟兄姊妹很會禱告,尤其是姊妹的語言能力比弟兄好,我的禱告都比不上,我們要是聽到一個人很會禱告,會覺得他的靈性一定很好。有時我們來教會參加主日崇拜,有的人不但作禮拜還參加小組、參加禱告會、參加探訪,什麼聚會他都參與,我們會覺得自己很軟弱,連作禮拜都常休假,一個很認真聚會的人靈性一定很好。有時我們看到弟兄姊妹很會讀聖經,整本讀過五六遍七八遍,上禮拜我們頒發一年讀經運動的獎狀,可能有些兄姐認為那些讀完的人一定是靈性很好。有些人很喜歡敬拜讚美、喜歡服侍,那麼熱心、敬虔又投入,他會如此一定是靈性很好的人。老實講,作禮拜、讀經靈修、參加聚會、敬拜服侍這些都是很好的事情,對我們的靈性也都很有幫助,但是我認為靈性不是只有停留在這些形式的宗教活動而已,我們的靈性還有另外不同的面貌,就是當我們遇到困難、挫折、失敗時,我們如何反應?聖經並沒有說靈性好的人遇到困難不會難過,像大衛的妻小被擄走,他也是哭到無力、焦急不安,不管你靈性好或不好,當遇到困難時,你都有你的挫折和痛苦,但是在挫折痛苦中,不是怨天尤人,不是怪大衛或其他人來解決問題,我們看到一個真正屬靈的人在難過焦急中,他會定意尋求上帝,讓上帝成為他的依靠與幫助。有時我們會把原因怪罪於是個性的問題,這不單單是性格的問題,而是生命的問題。每一個人都有不同的個性,但是只停留在自己的個性沒有進步是一個層次,讓自己的生命在上帝的手裡被重新塑造又是另一個層次。大衛也是很有個性的人,他過去被人侮辱之後,一氣之下也會衝動要帶領一群人去殺死拿八全家,但是在曠野的那些年日裡,大衛的生命慢慢地被改變,在那裡他讓自己的生命活在另一個層次。聖經說:「若有人在基督裡,他就是新造的人,舊事已過,都變成新的了。」(林後5: 17)當我們遇到困難、問題、心裡不高興時,我們可以每次都說:「我講話就是比較大聲,我沒生氣,我講話就是這樣,我的脾氣就是這樣,我就是比較衝動,不然你要怎樣?」如果我們的生命只停留在「我本來就是這樣」,那就沒有改變、沒有進步,也表示我們在靈性成長的塑造上還要求上帝憐憫我們,有時我們不能夠以自己原本的性格來回應問題、回應環境,我們需要上帝在我們的生命中,幫助我們重新塑造,好讓在每一個問題、困難中,懂得來依靠神,那才是真正的屬靈。
二、成為別人的幫助
第二,我們可以在今天的經文中看見,如何成為別人的幫助。在讀大衛的故事中,我們常常可以發現,大衛並不都是那個德行最好、表現最棒的人,大衛身邊出現很多表現、品格都比大衛還要好的人,像是掃羅的兒子約拿單他是如何的幫助大衛,我們看到祭司亞希米勒他如何的保護大衛、我們看到拿八的妻子亞比該她如何的勸慰大衛,甚至我們看到外邦的亞吉王,他對上帝的那種認真和重視,都贏過大衛的個性,他們所表現出來的往往比大衛更有靈性、更值得信任。但我們要說的是,大衛的優點是他是一個會成長的人,他的生命有受到塑造。在這個故事裡,換做是我們不知會如何表現,可能有人也是急著想要去救自己的家人,那個埃及少年人的死活與我無關,當別人只想到要救自己的妻子兒女時,大衛卻是想到對別人的關心和付出,在這當中,他不是期待透過對別人的關心而得到回報,或透過對別人的付出能夠為自己帶來利益,他只是很單純地想要幫助別人。耶穌曾經對一個律法師講了一個故事:在半路上有個被強盜打個半死的人,經過看到的人有祭司、利未人和一個撒馬利亞人,誰是那被打個半死的人的鄰舍呢?是那個憐憫他的人。什麼叫作憐憫人的人?就是那個有採取行動的人。「你想,這三個人那一個是落在強盜手中的鄰舍呢?他說:是憐憫他的。耶穌說:你去照樣行吧。」(路10: 36-37)親愛的弟兄姐妹,我們也有憐憫,但我們的憐憫僅停留在情緒的層次,我們身處的時代,是一個以感傷代替愛心關懷的時代,感傷的情緒是一種與人際關係無關的感覺,就是有感動卻無行動,什麼叫作有感動卻無行動?為什麼有感動卻無行動?是因為電視電影文化的效應,我們被好萊塢訓練得很好,例如我們看著電視裡國旗在國外冉冉升起,熱淚盈眶,覺得這一幕非常的感動,但是五六月報稅時卻想著要如何的減少繳稅,我很愛國我很感動,但是稅少繳一點最好。或是看到戲劇中的死者及其家人,讓我們淚水沒有止息,但是這並沒有讓我們願意去探望關心在醫院中的友人。或是在新聞裡看到災難的慘劇,哪裡發生海嘯、地震、風災,他們有經濟上的困難,常常讓我們只是感動地捐幾百元,就達到關懷的極限。或是我們對別人的關心常常只是動動手指頭,什麼叫作動動手指頭?現在比較少了,以前我常常收到一些email,上面說:「某人的兒子得了白血病,需要骨髓移植,請你把這封信轉寄給別人,救救他吧。」大家就拼命地轉寄,一個禮拜我可以收到許多封這樣的信,這就是動動手指頭的關心,這就是我們願意為別人付出的行動和精神。我們有感動卻很少真正採取行動,我們很在乎自己的感覺,卻忘了真實地關懷別人。在大衛焦急匆忙的時候,遇到一個埃及人,大衛停留下來採取真實的行動,雖然這樣的決定可能會造成耽誤,但大衛願意像一個好撒馬利亞人來幫助人。這是我們可以學習的一項很重要的功課。
三、對成功的歸因―驕傲或謙卑第三,我們如何看待自己的成功,我們把自己成功的原因看做是誰的功勞。來到比梭溪,表面上我們看到的是大衛對戰利品的分配立下了一個規定,但這裡有一個更重要的屬靈意義,就是大衛對成功下了一個歸因。當我們把成功的歸因放在自己的身上時,我們就覺得自己很了不起,一切都是我的努力、是我的功勞、是我的本事高、是我的條件好,都是靠我自己來完成的,自然成功所帶來的一切好處,當然要歸我所獨享,因為這是我努力換得來的。但是大衛卻說是「耶和華所賜給我們的」,大衛看待自己的成功有不同的觀點,他認為這不是我們的功勞,是「上帝保佑我們,將那攻擊我們的敵軍交在我們手裡」,不是我們自己的能力有多高,我們的智慧比別人強,而是上帝幫助我們,所以當我們把榮耀歸給上帝、採取這樣觀點來歸因成功時,我們便看見別人的需要,更讓我們在慶祝成功時,容易去與別人分享成功的結果,更進一步會更謙卑地放下自己去服侍別人,不自覺地少了一份驕傲,而多了一點謙卑。那一天,經過了一場戰鬥,回到比梭溪的四百人與看顧器具的兩百人,他們不但一起分享了勝利的喜悅,也一起分享了所有的戰利品,更重要的是他們學到一項功課―把成功歸因於上帝。這種面對成功的態度,可以讓我們在上帝、世人的面前,學會了與別人分享、學會了謙卑,也學會了更深地依靠上帝。「並不是我們憑自己能承擔什麼事;我們所能承擔的,乃是出於神。」(林後3: 5)
四、當你留在比梭溪畔最後要分享的是,當你留在比梭溪畔時,你會如何。我們在生活中常常會憑藉著自己的本事,當我們在讀聖經時、看電影、聽故事時,我們都有一種傾向,就是我們的焦點是放在越過比梭溪的那四百個人,他們是英雄、是成功者、是能夠堅持到底、得著最後勝利的人。這些人也是我們情感上投射的對象,我們渴望我們的人生就像那四百人一樣,靠著上帝加添給我們的力量,我們可以超越自我極限、勝過所有困難、打倒一切仇敵,最後勝利贏得各樣豐富的獎賞。甚至我們認為,我們的成功和榮耀就是上帝與我們同在的印證,因為上帝祝福所以我成功。親愛的弟兄姐妹,如果我們這樣想,有可能就在不知不覺中陷入一種偏差的危險,我們會忘記,上帝除了是那四百個人的上帝以外,上帝也是那兩百個人的上帝。如果我們夠坦白,也願意認真的看待我們的生命時,就必須承認,我們不會永遠是那越過比梭溪的四百個人,在很多時候,可能是我們的工作、可能是我們的家人、是我們的功課、是我們的婚姻、感情,我們是留在比梭溪畔的那兩百個人,我們不是每次都能夠越過它,在來到比梭溪之前,我們是那麼的努力奔跑、付出代價、渴望成功,但是當到了比梭溪時,我們實在精疲力竭、力不從心了,我們的心如同那些越過比梭溪的四百個人一樣,我們渴望救回妻小、搶回財產的心沒有並比較少一點,但是我們做不到。那時我們坐在比梭溪旁會覺得挫折失望,覺得自己真的很沒用、「我好爛、是個失敗者」,那種充滿絕望,自己完全沒有價值的感受,讓我們深深地否定自己。那條越不過的比梭溪,在我們心中成為一條界線、成為一個記號,標示著成功與失敗。這個世界教導我們要追求成功、卓越和財富,甚至在學校的老師也這樣教導,「當你遇到挫折艱難時,你要更加努力打拼上進」,但是遇到失敗時怎麼辦?很少人會告訴我們該如何。感謝上帝,上帝幫助我們面對自己的失敗,上帝不單單是越過比梭溪那四百個人的上帝,上帝也是停留在比梭溪畔那兩百個人的上帝。每次當我們盡了全力,卻仍然失敗,而覺得自己沒有用、很差勁時,我們不要忘記,上帝仍然在比梭溪畔,那裡有一個記號,提醒我們停下來休息、停下來禱告、提醒你即使失敗了,感到很軟弱時,上帝仍然是你的上帝,你還有上帝的一個記號。在比梭溪畔,不論我們是成功或失敗,每一個人都是在上帝的恩典裡,他的恩典夠我們用。如同保羅說的:「(主耶穌)他對我說:我的恩典夠你用的,因為我的能力是在人的軟弱上顯得完全。所以,我更喜歡誇自己的軟弱,好叫基督的能力覆庇我。我為基督的緣故,就以軟弱、凌辱、急難、逼迫、困苦為可喜樂的;因我什麼時候軟弱,什麼時候就剛強了。」(林後12: 9-10)上帝是我們的幫助,當我們好像那兩百個人待在比梭溪畔時,願主提醒我們,我們不是孤單的,有上帝的恩典在我們的身上。我們一起低頭禱告。
「主,我們求你幫助我們學習懂得在困難中倚靠你;學習在我們的困難中間知道要禱告;學習在我們忙碌時記得去幫助別人;也學習在我們成功時懂得與人分享,不是高舉自己;也學習當我們軟弱時,我們知道你是我們的主,你是我們的幫助,你的恩典夠我們用。禱告感謝奉耶穌基督的名,阿們!」
(原稿未經講員審閱)
2009年4月18日 星期六
恩典除不盡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