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2日 星期六

困境中看見上帝恩典

 一、 前言:

我們每個人在一生中,都會經歷各種大小不同的苦難,但是我們可以從新舊約聖經信仰前輩中以及歷世歷代基督徒生命的見證中,學習到當他們在面對不論是自己或是周圍人所遭受的苦難時,他們通過「持守對上帝不變的信心、緊緊跟隨主耶穌的腳步、通過聖靈的扶持與幫助」可以深刻經驗上帝的同在,以及祂所賞賜屬天的盼望。

上帝更要賞賜力量和安慰給我們,陪伴我們、幫助我們來度過艱辛難過的時刻。道成肉身的耶穌,體恤我們的軟弱,進入我們的痛苦與掙扎中,讓我們的內心有依靠,有勇氣可以勝過苦難。

讓我們深刻經歷聖靈的醫治和重新用新的眼光,來看待我們過去生命曾經歷的一切。讓上帝的光照亮我們內心最黑暗的地方,讓上帝的愛修補我們破碎的生命。

 

 

二、 本文:艱難餅、困苦水

今天我們所看的經文記載在以賽亞書卅章,當時南國,猶大國,面臨北方亞述帝國極大的威脅,他們想要和南方的埃及結盟來對抗亞述帝國的侵略。以賽亞先知提醒及勸告他們,當國家面臨極大困境及挑戰時,不要一直只想要如何尋求從人而來幫助,應當謙卑來到上帝的面前尋求屬天的幫助。

先知以賽亞提醒以色列百姓,雖然他們是生活在一個用艱難當餅,用困苦當水的環境裡,但耶和華上帝仍看顧那吃艱難餅、喝困苦水、生活在水深火熱受苦的以色列百姓。

耶和華上帝將「不再躲藏」,要在他們生命的困境中向他們顯明,讓以色列百姓能夠看見、能夠經驗到上帝的拯救以及清楚明白上帝的計劃。上帝更要親自引導屬祂的百姓,使他們在困境中學習並成長。上帝並不離棄他們,反而要在黑暗、痛苦中成為他們的教師,指引他們走正路。百姓要在絕望中聽見上帝的聲音。

這節聖經節也是上帝要賞賜給生活在現今充滿生命困境、挑戰及苦難的我們一個不變的應許。

當我們的生命遇到困境、當我們走不下去時、當艱難和困苦圍繞著我們的時候,我們的眼睛必定會看見一位教師,引導我們走前面的道路。苦難能讓我們在困境中清楚看到自己的無能、無助、軟弱、無知和有限,轉而「注目看耶穌」,聖靈保惠師更要用細微的聲音提醒我們該走的正路,讓我們學習專心仰望上帝的功課。

上帝通過以賽亞先知的宣告,對於正陷在苦難中的我們而言,是一項極大的安慰及盼望。

最艱難的不是處境,而是我們看不見上帝在那。當我們停止掙扎,學習等候祂、倚靠祂,我們就會看到那一位大有能力又願意做我們隨時幫助的主,使我們的眼光轉向上帝,我們必會聽見祂的聲音,必會看見上帝為你預備的教師。

當祂在我們的苦難中賜給我們出人意外的平安時,我們的心更能堅定的相信祂。

困境能讓人悔改、反省與回歸上帝。很多時候,上帝容許我們經歷艱難,是要使我們謙卑下來,聆聽祂那微小的聲音。

 

 

三、 思考:在困境生命中如何看見上帝恩典

()鄧約翰牧師的屬靈筆記本<<在緊急際遇中的靈修>>

鄧約翰牧師(John Donne 1572-1631)是英國十七世紀英國國教會的牧師在1621年受命擔任倫敦聖保羅大教堂的牧師1623年時倫敦爆發大瘟疫,三分之一的人失去性命,三分之一的人逃到別的地方。

鄧約翰牧師拒絕跟大多數的人一樣撤離倫敦,他自願留下來要跟倫敦居民共度患難。陪伴他們面對死亡的恐懼及絕望,在最黑暗的時刻有機會可以見到明光,與生命的主相遇。

但不幸,鄧約翰牧師那時也被感染,身患重病、瀕臨死亡時,他在病床上寫下《在緊急際遇中的靈修》這本靈修的日記。記錄自己在疾病中與上帝的對話、默想、信仰的反思,在苦難中尋求上帝的心意。

這本靈修的日記詳細記錄鄧約翰牧師他在生命困境中如何看見上帝恩典,一本屬靈的筆記本!我們每一個人也應當有自己屬靈的筆記本,紀錄我們在不同生命處境中我們是如何與疼愛我們的天父上帝相遇,我們是如何領受上帝豐盛的恩典!

《在緊急際遇中的靈修》這本靈修日記,23篇,每篇都分為默想、勸告、禱告三部分

1.默想是紀錄他的病況與日常的反省。

當我們面對如疾病、失業、家庭破裂、憂鬱焦慮等苦難時,也需要學習在上帝的面前安靜自己的心,藉著默想來明白苦難的意義。

我們可以問自己兩個問題:1.上帝允許這個苦難發生,有什麼目的呢?2.這段困難的時間,是否幫助我更深認識上帝的恩典與信實呢?

我們可以如何作:1.選擇與苦難相關的聖經章節來作每日靈修閱讀。2.將自己的痛苦、禱告與領受的聖經話語記錄下來,寫成靈修日記。3.回顧上帝過去是如何帶領自己或他人的見證,增強我們對上帝的信心,來默想上帝不變的應許

 

2.勸告是鄧約翰牧師與上帝之間的對話。

在苦難中我們需要用上帝的話語學習來調整我們的心態:從「為什麼是我?」轉向「主啊,我能學習什麼?」從「這是不公平的!」轉向「上帝的旨意高過人的計畫。」從「這是毫無意義的苦難」轉向「上帝能使用這苦難來祝福他人。」

 

3.禱告記錄他對上帝的感恩與求告。

鄧約翰牧師以虔誠的禱告向上帝傾心吐意,他的禱告並非單單求上帝挪去苦難,而是求上帝幫助他在苦難中更加親近上帝,經歷上帝的恩典與憐憫,與上帝建立更親密的關係。

在苦難中我們可以:1.學習大衛在詩篇中向上帝哀求,誠實地向上帝傾訴內心的痛苦與疑問。2.學習耶穌客西馬尼園的禱告:「不要照我的意思,只要照你的意思。」(26:39)學習順服上帝旨意的禱告。3.建立代禱網絡:與教會弟兄姊妹一起禱告,彼此扶持,經歷上帝的同在與力量,在苦難中學習彼此扶持。

鄧約翰牧師在第十七篇默想中寫道:「沒有人是一座孤島」,提醒我們基督徒應在苦難中彼此關懷、相互代禱,透過默想,學習在痛苦中安靜等候神,認識祂的旨意

透過勸告,我們用上帝的話語來調整我們的心態。透過禱告,在困境中親近上帝,經歷祂的愛與信實。這樣就能幫助我們在苦難中與上帝相遇,並得著屬天的安慰與力量

 

()在困境中上帝所要賞賜給我們的恩典有那些

  1.屬天的平安 (腓四6-7)

  2.極大的喜樂 (雅一2-3)

  3.大有的盼望 (羅十五13)

  4.上帝的安慰 (林後一4)

  5.上帝的能力 (林後十二9)

  6.上帝的同在 (創卅九23)

 

()彼此扶持,在困境中看見上帝的恩典

  1.彼此分擔重擔,成為他人黑夜中的亮光

在苦難中,最重要的不是如何解決問題,而是有人願意陪伴。我們可以透過傾聽、關懷、分享上帝的話語,來陪伴受苦的弟兄姊妹,讓他們知道自己並不孤單。

許多人因為看到基督徒如何面對苦難,而願意認識福音。

加拉太書6:2,「你們各人的重擔要互相擔當,如此,就完全了基督的律法。」我們的愛與支持可以成為他們苦難中的亮光,幫助他們在生命低谷中仍能看見上帝的恩典。

在困境中,上帝不單單透過內心的微聲提醒我們,也常常透過信仰群體成為彼此的扶持。

透過實際行動、探訪、關懷,成為上帝恩典的器皿。當有人在黑夜中迷失時,我們可以陪伴他們,讓他們可以與主耶穌基督面對面相遇,主親自對他們說「這是正路,要行在其間」,成為別人困境中的恩典。

 

  2.用我們生命的故事傳揚見證上帝的恩典

每位經歷苦難卻依然信靠上帝的基督徒,他們生命的見證將成為福音最真實的詮釋。讓我們也將我們在苦難中經歷恩典的故事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看見上帝奇妙的作為。

 

 

四、 結論:新的眼光面對生命中困境、成就上帝的旨意

生命的困境我們每個人都唯恐避之不及;但有些人卻為了信仰及為上帝的緣故,勇敢面對及走向他原本可以自己選擇逃避面對的苦難,為要完成上帝美好的心意!值得我們好好來深思及學習,是什麼樣的動力催逼著他的內心、不畏艱難、勇敢向前!

懇求上帝讓我們有新的眼光來面對我們生命中每一個困境,來成就上帝在我們身上特別的命定及旨意。

德國年輕神學家潘霍華牧師(Dietrich Bonhoeffer 1906-1945) 14歲時就決定要成為神學家,年僅21歲就完成柏林大學神學博士的學位。

對於一個父親是大學教授,母親則是有著貴族血統的德國人來說,在納粹大肆迫害猶太人的時候,他大可選擇和大部分德國人一樣,保持沉默。

但潘霍華大聲呼籲教會,應該要起身反對希特勒迫害猶太人,並挑戰教會不能僅僅只是「包紮在巨輪下的受害者」,更應該「堵住巨輪的輪軸」不讓它進一步傷害更多人。

隨著局勢急轉直下,許多德國教會向「德國基督徒」親納粹的群體靠攏時,神學家巴特登高一呼,另外組成「認信教會」,聯合反對納粹的基督徒,潘霍華也參與認信教會,開始祕密訓練神學生與年輕牧師的工作。

潘霍華牧師1939年到美國教授神學。他有許多機會可以留在海外,同時發揮他的影響力,不必回到德國,面對納粹的種種逼迫。但他很快便返回德國,他願意與身處苦難中的同胞在一起,他在寫給朋友的信中,他說:「假如這時我不分擔我同胞的苦難,我將無權參與戰後德國基督徒生活的重建。

潘霍華牧師在《追隨基督》一書中,他曾說「恩典之所以昂貴,是因為上帝付上的代價是祂獨生愛子的生命,並且上帝也要求我們擺上自己的生命。」「當基督呼召一個人,祂是召他來為祂死。

因此,潘霍華身體力行,實踐他對基督的承諾,明明知道迫害就在前方,他仍無所畏懼的回到德國,與他的弟兄們一同努力。

潘霍華因反對納粹政權而被監禁,他在極端苦難中,他仍然堅信基督的同在,並寫下《所有美善力量》這首詩歌,在詩中我們可清楚看到潘霍華牧師對上帝的信靠與盼望,對家人和未婚妻的摯愛。

特別是第三節的歌詞是潘霍華牧師信仰的告白:「若你給我們遞來沉重苦杯,滿溢著憂愁痛苦的苦杯。主啊,從你良善慈愛的聖手,毫不顫抖心存感謝領受。

194549日,潘霍華牧師在集中營被施以絞刑。被處決前,他仍舊滿有信心地說:「這是終結,但對我而言,這是生命的開始。

這些歷代信仰的前輩,提醒我們無論面對何種困難,上帝都要賜下恩典,使我們能夠堅守信仰,只要我們依靠上帝,祂必賜我們足夠的力量。

我們即將進入受難週,讓我們再次來思想—耶穌為了我們世人的罪及成就上帝的旨意,定意走向各各他、受苦的道路。

耶穌在最後晚餐時對門徒的應許:「我將這些事告訴你們,是要叫你們在我裡面有平安。在世上你們有苦難,但你們可以放心,我已經勝了世界。(約翰福音16:33) 這句話帶給在苦難中的基督徒有極大的安慰與盼望。 

當時祂即將面對十字架的苦難,門徒也將遭遇逼迫。然而,耶穌在離別前賜下平安的應許,讓門徒知道,儘管世界充滿苦難,但祂已經勝過世界,並賜給信徒得勝的盼望。

耶穌的死而復活戰勝了罪惡與死亡,我們在苦難中可以緊緊抓住祂的應許,知道祂與我們同在。這是基督徒在困境中最大、最真實的盼望與恩典。



 

0 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