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5日 星期六

如何面對苦難

 一、前言:面對不可避免的苦難

    弟兄姊妹,根據心理學與社會學的研究,每一個人,在一生中都會經歷各種形式的苦難。無論是外在環境的挑戰,比如天災人禍,還是內心的掙扎,例如:失去所愛、孤獨或疾病,原來苦難是我們人生的一部分。

    那麼,我想問大家,當這些苦難悄然降臨時,我們的內心是如何反應的?我們是否感到迷茫、無助,甚至質疑人生的意義?又或者,我們是否試著從信仰中尋找平安與力量?

    想一想,特別是在過去的幾年裡,無論是全球疫情、各地的戰爭,還是我們身邊所聽聞的悲劇事件,這些都提醒我們苦難的普遍性。而在座的每一位,可能也有屬於你自己的生命故事,那些刻骨銘心的挑戰和傷痛。

    今天,我邀請大家與我一起探索:在這充滿苦難的世界中,我們的信仰究竟如何幫助我們不被擊垮,甚至能夠在絕望中找到光明。這不僅僅是一個哲學的問題,更是我們信仰生活中切身且實際的功課。

    在面對苦難時,你我怎麼看待苦難,這是上帝的懲罰、管教,還是其他的?在苦難中,有時我們好想問,上帝祢在哪裡?我們又要如何尋求祢?面對苦難的提問,其實也關係到「我們與苦難的距離」,究竟我們是有段距離、客觀地談論,或是近距離、主觀地面對自己或周圍人所遭受的苦難。

    在今天,就讓我們透過主客觀這兩種不同的角度,通過聖經的教導、神學的整理,以及我們個人經驗的分享,來談如何面對苦難這個議題,並讓信仰成為我們的依靠。 

 

二、關於苦難—客觀的論述整理

    請看這問題你會怎麼回答:「既然上帝是慈愛的神,為什麼祂使人類遭受戰爭、飢餓、窮困及自然災害呢?」有人會覺得這問題有點熟悉,沒錯,因為這是我們每週「有愛才有羊」福音問答的第五題,這是關於苦難和上帝的關係,我們可以試著從幾個角度來理解:

    前兩個是關於人—自由意志和罪:

    1.自由意志與人類選擇--上帝賜給人類自由意志,使我們可以選擇愛祂或偏離祂。戰爭、飢餓和窮困,很多時候苦難是人類選擇錯誤的結果。例如:戰爭通常是因為人類的驕傲、貪婪和仇恨。飢餓和窮困往往與資源分配不均、腐敗和自私有關。上帝尊重我們的選擇,即使這些選擇會帶來痛苦,但這並不代表祂喜悅或希望我們遭受這些苦難。

    2.人面對罪的後果--根據聖經,罪進入世界後,帶來了各種痛苦和混亂。羅馬書5:12寫到「罪是從一人入了世界,死又是從罪來的,於是死就臨到眾人,因為眾人都犯了罪。」這意味著,我們生活在一個因罪而破碎的世界,這破碎性表現在戰爭、飢餓、窮困及自然災害等方面。因著人的罪的後果,遭受苦難。

    除此之外,還有三個關於上帝的部分:

    3.上帝的計劃與主權--雖然我們無法完全理解上帝的計劃,但聖經告訴我們,上帝是掌管一切的主。以賽亞書55:8-9「耶和華說:我的意念非同你們的意念,我的道路非同你們的道路。天怎樣高過地,照樣,我的道路高過你們的道路,我的意念高過你們的意念。」

    有時,上帝允許苦難發生,是為了達成祂更大的計劃和目的,這些目的遠超越我們當下所能理解。

    4.在苦難中經歷上帝的同在--上帝並沒有撇下我們不顧。詩篇34:18,「耶和華靠近傷心的人,拯救靈性痛悔的人。」耶穌道成肉身,進入我們的痛苦與掙扎中,體驗人類的一切困難,並為我們在十字架上受死,這是上帝無限慈愛的表現。

    在苦難中,上帝與我們同在,賜我們力量和安慰,陪伴並幫助我們度過難關,這也是基督徒在苦難中深切的體會。

    5.從上帝來的盼望與救贖--基督信仰給予我們盼望,雖然現在的世界充滿苦難,但上帝已應許最終的救贖和新天新地。在啟示錄21:4上帝應許,祂:「要擦去他們一切的眼淚,不再有死亡,也不再有悲哀、哭號、疼痛,因為以前的事都過去了。」這盼望讓我們堅信,上帝最終會除去所有的痛苦和不公,基督信仰讓我們在苦難中有盼望。

    總結來說,雖然造成苦難的原因複雜且不能完全理解,但基督信仰教導我們,在苦難中依然可找到盼望和安慰,讓我們在這破碎的世界中,讓我們依靠祂,在每一個困難中看見祂的同在和救贖的盼望,成為上帝愛的見證。

    問大家,從以上這幾個信仰的角度來看待苦難,是否解答了你對苦難的一些疑惑﹖增加你對造成苦難的原因和上帝兩者間的理解﹖

 

 三、關於苦難—主觀的經歷和體認

    然而,透過以上客觀的信仰陳述,在當你我或自己親近的人遭受苦難時,我們又是如何面對和理解所遭受的苦難呢﹖我說的是主觀的經歷,如同你看見牙醫師在幫病患拔牙,跟你自己躺在診療椅上自己被拔牙,那鐵定是不一樣的,是吧。關於苦難的主觀體會,鐵定跟上面說的不同。

    老實說,我自己面對苦難,一開始是無法瞭解為什麼,為什麼這樣的苦難臨到,縱使是先有以上的認識,也需要一段不算短的時間來體會,或者說,重新理解。

    回想我一生中曾經遭受的苦難,最開始的是小時候父親的去世,我父親在我要上小學前生病去世,童年總覺得有種缺憾。那時候的我,才剛接觸信仰,前面說的這些關於理解苦難和信仰的事也不懂。直到長大後,慢慢理解並經歷幾次上帝的醫治的臨到,才讓我對幼年時的苦難有重新的理解。

    跟大家分享主的醫治臨到我的那次經歷,是當我在神學院時曾參加一個醫院關顧的訓練課程,透過團體的方式,在督導牧師的協助下,學員們輪流分享回顧生命歷程,然後在信仰中更新修護。那天我分享小時候父親去世對我的影響和缺憾,督導牧師和同學們給我回饋。我覺得能夠敞開說,以及從他們的回應和禱告得到安慰。

    那天傍晚回家,一樣去接女兒,買了晚餐回去,跟太太說今天課程中的領受。正說的時候,突然聽到啪一聲,玻璃碎掉的聲音,是我那小學二年級的女兒,在廚房倒水,杯子掉落在地上,她楞住站在那裏。我趕快過去把她抱開,地上滿是玻璃碎片,跟她說:沒關係,不要怕。

    突然,我心裡掐了一下,因為那天下午,我跟大家分享小時候的一個經驗,就是爸爸生病時我們住在親戚家,有兩次的經驗,我在廚房打開冰箱上方的冷凍櫃的門,杯子掉下來碎掉,還有一次我轉著餐廳大圓桌上的轉盤,轉到擺在上面的菸灰缸飛出來掉下碎掉,我都嚇到而且被大人責罵。

    在那天傍晚,當我抱起我女兒的時候,我好像也在安慰那個小時候的我,告訴他沒有關係,我在。

    那天晚上,我回想這一整天的領受,心裡很感動,但還沒有結束,我想到樓上儲藏室,有著一疊我爸爸寫給媽媽的信,那天晚上上去找出來看,原來不是結婚前的情書,而是結婚後出差時寫回家的家書。

    爸爸用鋼筆寫字,才讀幾封,看見一封信的最後有一小段字,寫著「幫我抱抱小維倫」,讀到此就感動不已,我已經忘了有沒有哭出來。因為小學前我對爸爸的印象很模糊,但看到這句話,爸爸用他的愛來愛我,縱使後來他生病,沒有辦法繼續陪伴我們,他的愛也沒有變。

    就這樣,那天晚上我很感激地去睡,但事情還沒有結束。隔天早上我載女兒要去上學前,她突然問我:「爸爸,你的名字,維倫的維,是不是微笑的微?」

    我心又掐了一下,因為這名字是我爸爸取的,而我小時候還有另外的一個記憶,是因為爸爸去世後,我臉上常有憂容,去親戚家的時候,常被說你怎麼臉「懊嘟嘟」(台語),好像嘴巴上掛著一斤豬肉。

    那天早上聽到女兒這樣一問,突然我對自己的名字有不同的理解,是微笑的微嗎?好像是上帝給我名字另外的詮釋,我的生命可以是微笑的微,而非苦。我如同那患有血漏12年的婦人,裡面的流血突然停了。小時候父親去世的苦難,雖然我不明白為什麼臨到我們家,但我需要背負這樣感覺這樣的苦多久呢?在那一天,上帝讓我經歷這一切,醫治了我內心的痛苦。

    同時也讓我看到,因著父親的去世,透過教會的人來關心,父親在病床前受洗,交代媽媽要帶我們去教會,我們家進入教會,接觸這份信仰,也透過教會和學校團契中輔導的陪伴,上帝用另外的方式讓我們經歷天父的愛,讓我用另外的眼光來看過去的苦,也感受到上帝在我成長過程中的塑造和帶領。

    親愛的弟兄姊妹,你曾經面對怎樣的苦難,或現在正面對怎樣的苦難,你真需要時間來理解關於苦難的這個奧秘,求主讓我們經歷醫治和重新用新的眼光來看待這一切。

  

四、面對苦難,新約中的人物他們怎麼說

    接著,讓我們回到今天所讀的幾段聖經,看新約中幾位人物,他們怎麼說。

1.1:2-4

    「我的弟兄們,你們遭受各種試煉時,都要認為是大喜樂,因為知道你們的信心經過考驗,就生忍耐。但要讓忍耐發揮完全的功用,使你們能又完全又完整,一無所缺。」雅各說:試煉會生出忍耐,忍耐使我們更加完全。

2.彼前5:10

    「那賜一切恩典的上帝曾在基督裏召了你們,得享他永遠的榮耀,在你們暫受苦難之後,必要親自成全你們,堅固你們,賜力量給你們,建立你們。」彼得說:經歷暫時的受苦之後,上帝會親自成全堅固我們。

3.2:18,4:15

    「既然他自己被試探而受苦,他能幫助被試探的人。」

    「因為我們的大祭司並非不能體恤我們的軟弱;他也在各方面受過試探,與我們一樣,只是他沒有犯罪。」希伯來書的作者說:主耶穌能體恤我們的軟弱,祂受過試探但未犯罪,祂也要成為我們的幫助。另外一段經文也說,聖靈要用說不出的嘆息為我們禱告。

4.林後4:16-18

    「所以,我們不喪膽。雖然我們外在的人日漸朽壞,內在的人卻日日更新。我們這短暫而輕微的苦楚要為我們成就極重、無比、永遠的榮耀。因為我們不是顧念看得見的,而是顧念看不見的;原來看得見的是暫時的,看不見的才是永遠的。」保羅說:短暫的苦楚為永遠的榮耀預備,你們要仔細看清楚。

5.16:33

    「我對你們說了這些事,是要使你們在我裏面有平安。在世上你們有苦難,但你們要有勇氣,我已經勝過世界。」這是約翰寫下主耶穌給我們每個人的應許,你們在世上有苦難,但我已勝過這個世界了,你們可以放心,我將勇氣和平安賜給你們。

    我們會發現,原來新約中這許多的書卷,都提到關於如何面對苦難,同時也充滿了應許,是他們在苦難中通過忍耐、通過默想耶穌、以及緊抓住主耶穌的應許,相信這些苦難都是短暫的,主耶穌能體恤我們的軟弱,他懂,他也要賜下平安,讓我們可以有依靠,有勇氣可以勝過。而當經歷過苦難後,就是那永遠的榮耀和得勝。

  

五、結論

    讓我們用禱告,把自己和周圍的人遭受的苦難帶到主面前。

    最後,邀請大家用以下這段啟應,我們輪流啟應,來成為我們的禱告。

啟:慈愛的上帝,我將病痛受苦的人,交在祢醫治的同在裡…

應:願他們認識基督深刻的平安。

啟:慈愛的上帝,我將心靈受苦的人,交在祢醫治的同在裡…

應:願他們認識深刻的平安。

啟:慈愛的上帝,我將這世上受苦的人,以及正在經歷傷害與分裂的地區包括我自己人生中受到傷害與分裂的地方,交在祢醫治的同在裡…

應:願我們認識基督深刻的平安。

啟:慈愛的上帝,我將正在經歷喪慟的人,交在祢醫治裡…

應:願他們認識基督深刻的平安。

啟:慈愛的上帝,我將那些需要智慧指引下一步的人,交在祢醫治的同在裡…

應:顧他們認識基督深刻的平安。

啟:慈愛的上帝,我將那些破碎到似乎修補不了的人與事,交在祢醫治的同在裡…

應:願他們認識基督深刻的平安。

啟:慈愛的上帝,有些人,我不知道他們有什麼需求,但祢認識他們;有些人,要我為他們代禱;我將他們都交在祢醫治的同在與平安裡…

應:願他們認識基督深刻的平安。

齊聲:榮耀歸與上帝,因所有的愛源自於祂,榮耀歸與耶穌,因祂藉著受苦表現祂的愛,榮耀歸與聖靈,因祂將光帶進最黑暗的地方。阿們。 

 

【默想與行動】

    1.對於「人為什麼會遭受苦難」這問題,你會怎麼回答呢﹖

    2.你現在正經歷怎樣的苦難﹖花點時間默想,透過今天的信息,上帝要對你說些什麼﹖

    讓我們同心來禱告:慈愛的上帝,我們將所有受苦的靈魂交在祢的手中,求祢醫治我們的心靈與身體。求祢賜下深刻的平安,讓我們在苦難中得見祢的慈愛。願祢的光照亮最黑暗的地方,祢的愛修補破碎的生命。如此禱告,是奉復活主耶穌的聖名求,阿們。

 

0 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