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17日 星期六

脫離罪惡的權勢

講道內容
講題:脫離罪惡的權勢
經文:馬可福音五章1-20節
主講:曾昭瑞牧師
時間:二0一四年五月四日

一、被鬼附
多數人成長過程中,都曾感受過恐懼或害怕。我訓練孩子獨睡,開頭很順利,但某日他看了一部描述從衣櫥裡跑出怪獸的卡通影片──怪獸電力大學後,便不敢再獨睡了。幼時我曾幫父親跑腿買東西,從家裡到雜貨店途中,需走過一片稻田。長大後,發現家裡和稻田距離其實不遠,但一個孩子獨自走過那片兩旁無人的農田,實在令人害怕。對未知之事的恐懼,是人類的天性。
這段經文描述,格拉森地區有個人,被鬼附身。「被鬼附」意思是:在污穢的靈之中。格拉森是加利利東邊一座濱海小鎮,居民應多為外邦人,因為猶太人視豬為不潔的動物,不吃豬肉,但這裡卻有人一口氣養了兩千多頭的豬,可見這裡應該有為數不少的外邦人,產生了這樣的市場需求。墓穴在猶太人眼中,也是不潔淨的地方,他們相信污鬼喜歡住在樹林裡或荒蕪的花園中。海邊的墓園剛好符合這些條件。深夜、雞叫以前,是鬼出沒最頻繁的時刻,當時的人們在晚上不輕易外出。
二、那人的狀況
耶穌和門徒們一下船,那被污鬼附著的人,便迎著耶穌而來,上前拜他。(可5:1-2)這個舉動很不尋常。在人的普遍認知裡,被上帝之靈感動的人,才會認基督為主;但這被鬼附的人也敬拜耶穌。事實上,仔細閱讀聖經便會知道,污鬼們都認識基督;牠們都知道,耶穌是永生上帝的兒子;只有人,才會不認識耶穌,也不怕他。這污鬼迎著耶穌、跪在地上,並非真的要敬拜耶穌,乃是因為牠們害怕。
1.離「群」,過著被隔離的生活
被污鬼附的這人,平日住在常人不會居住的墳塋裡,離群索居,過著與世隔絕的生活,心裡想必很孤單。
2.傷害自己
經文說,即使用鐵鍊也無法捆住他。用鐵鍊捆他的,可能是他的親人、朋友,他們不是要虐待他,而是想幫助他,不讓他傷害自己。現代人或許會覺得,這不太人道;但在那醫學普遍不發達的年代,用鐵鍊鎖住一個人,防止他亂跑、傷害自己,是很常見的作法。
這被鬼附的人卻掙斷了鐵鐐,可見他擁有非常人的極大力氣,無人能約束。不只力氣,這人可能也無法自制,不能遵守世俗的律法、規則。他無法掌握控自己,失去道德、理性的判斷力。
3.晝夜不得安寧
這人晝夜在墳塋中,不停地喊叫。這是個令人毛骨悚然的恐怖氣氛,人通常只在極度的痛苦中,才會發出叫聲。可見這人活得很痛苦,內心一直處於掙扎的狀態,日夜在山中喊叫,不得安寧。
4.用疼痛來轉移注意力
經文說,他拿著石頭,砍殺自己。可能他活得極為痛苦,心靈非常難受,以致於他用自殘的方式,來轉移注意力。這是那被鬼附的人,當時的狀況。
三、污鬼與耶穌
1.污鬼認得耶穌的名
這人看見耶穌,馬上出來,迎著耶穌說:「至高 神的兒子耶穌,我與你有甚麼相干?我指著 神懇求你,不要叫我受苦。」(可5:7)這是污鬼的策略,「投降但不撤退」。污鬼承認耶穌有極大的權柄,因此牠們投降、不抵抗;但牠們也求耶穌,不要叫牠們受苦。污鬼們知道,自己無法抵擋耶穌的能力,因此採取了認輸的策略,期待得到耶穌首肯,讓牠們繼續留在這人身上。這是撒旦以退為進的手段。
2.害怕耶穌讓他受苦
污鬼們不願離開,是因為牠們好像寄生蟲一樣,需要有可供寄宿的「宿主」。耶穌在馬太福音12:43裡比喻:「污鬼離了人身,就在無水之地過來過去,尋求安歇之處,卻尋不著。」(太12:43)若離開宿主,污鬼們會沒有可安歇之處。因此牠們十分恐懼,再三地求耶穌,不要叫牠們離開那人(可5:10)。耶穌來到世上,要恢復人原本受造的形象,讓人看見身上有上帝的榮耀。因此,耶穌不會任由這人,過著不成人形的生活。
3.「群」的力量,小於耶穌的力量
污鬼說自己的名字是「群」,因為數目多(可5:9)。「群」是軍隊的編制單位,泛指人數大約六千人的軍團。通常,污鬼們不會只有一隻,往往是同時好幾隻,附在人身上。聖經記載曾有七隻污鬼,從抹大拉的馬利亞身上,被趕了出來(路8:2);在污鬼來到無水之地的比喻裡,污鬼最後帶了七隻比自己更惡的鬼,去住在人的身上(太12:43,45)。
四、恐懼
猶太人相信,被鬼附過的人,是無法存活的。格拉森的這人,被一群鬼附過,身、心、靈、情感意志等,想必都被折磨得不成人形,即使趕走了污鬼,也不知道能否回復正常的生活,因為被附的經歷,想必令他終生難忘,套句現代用語,就是有「創傷症候群」。這人可能從此提心吊膽,害怕鬼會不會再回來;午夜夢迴,自己曾住在墳塋裡,日夜喊叫、自殘的往事一一浮現。因此,他內心的傷,也需要被醫治。
耶穌以奇妙的方式,讓他知道自己康復了。我們可以想像,兩千多頭豬從高高的懸崖上一躍而下,落入海中。那畫面想必十分地震撼,令人印象深刻。耶穌用這震撼、富戲劇性的方式,讓他清楚知道,污鬼的確離開他了。對於被鬼附的這人而言,這想必是非常重要的。
1.被醫治的創傷症候群
這事發生後,放豬的人就逃跑,城裡的人聽見就出來,見那被鬼附的人坐著,穿上衣服,心裡明白過來(可5:15)。過去這人在山裡,赤裸、吼叫、拿石頭自殘;現在他安靜地坐著,穿上衣服,心裡明白過來。穿上衣服,表示他有了羞恥之心。坐著,表示他處於一種平靜、安詳的狀態。這人的神智清醒,精神、理智都恢復了正常。
2.害怕什麼?
聖經描述,格拉森城的人眼見被鬼附之人恢復了理智,並不為他感到歡喜,反而回到城裡,告訴其餘眾人,大家來到耶穌跟前,要求耶穌離開他們。許多人將原因歸咎於那兩千頭豬的損失,但或許還有其他的理由。
可能格拉森人已經習慣了,在城外的墳塋裡,住著一個被鬼附的人,只要不影響日常生活,他們原本早已接受了這個狀態。但耶穌來,趕走了污鬼,打破既有的現況、更威脅眾人原本的生活模式,格拉森人擔心,耶穌接下來還要做什麼,不知道自己是否也會受到影響?畢竟,耶穌既然能趕出污鬼,想必擁有比污鬼更大的力量。這個想法造成了眾人的恐慌,因此他們希望耶穌能離開。
生活回應
從上述觀點來思考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1.有什麼綑綁我們?
大多數人一生中,並不會有被鬼附的經歷,但內心卻會經驗許多恐懼、不安、害怕的情緒,甚至成為一種綑綁。同時,大多數的人也經歷被捆鎖的時刻,去做出一些明知不可為的事,無法克制地行那違背法律、道德、乃至良知的事。這,就是所謂的「罪在生命中發動、作主」。
過去人們普遍認為,人犯罪肇因於教育程度不足,以致缺乏分辨是非的能力,所以當人得到足夠的教育時,犯罪率就會下降。但事實證明,教育普及、提升後,犯罪問題並沒有因此減少,反而是犯罪的手法,變得更精密、更科學。由此可見,問題不是在於知識的程度,而是在於勝過罪惡的能力。
如果良知沒有泯滅,作惡的人內心或許會慚愧後悔,在心中大喊:「我不要再這樣了!」但人往往還是會軟弱、失敗跌倒,內心還是會糾結,甚至還是會傷害自己。
這就是人需要耶穌的原因。人需要從捆鎖中得釋放,需要被潔淨,看見自己的生命被醫治、改變。這很不容易,但人需要這個過程,卸下防衛,承認自己軟弱、無力,邀請耶穌進入心中,讓耶穌來醫治更新。
2.我們害怕什麼?
如果接受耶穌同時意味著改變現狀,那麼相信格拉森人並不樂意改變。即使那被鬼附的人,因為耶穌而恢復理智,格拉森人更在意,耶穌攪亂了他們原本的生活。他們對耶穌,想必懷著不信和敵意,即使看見神蹟,也不願意接受耶穌,反而更加地拒絕他。不只是格拉森人,許多當時的法利賽人、祭司、和文士也是如此。這些人也見證過耶穌行神蹟,奇妙而戲劇性地改變了人的生命,但他們仍不願意接受耶穌。其實,這些人對耶穌的反應,並不罕見。往往當人滿意於目前的處境時,對於無論怎樣的神蹟,都無動於衷,甚至可能敵視和反對。
格拉森並不是拒絕耶穌最激烈的地方。在耶路撒冷過節的人們,聽過、看過許多耶穌的神蹟,但最後他們不只希望耶穌離開,更高喊著:「釘他十字架!」聖經已經明白指出,那些不願意認識上帝的人,內心的眼睛已經被這世界阻擋、弄瞎了。
當人尚未信主以前,與上帝的關係也是如此,上帝是你死我活的死對頭。記得幼時住家附近,常有國外宣教士造訪。每當他們到來,社區的孩子們就會上前圍繞,索取糖果、卡片、氣球等。我和弟弟兩人,則遠遠地躲在一旁,嘴裡還唸唸有詞:「神愛死人、死人愛神。」當時的我,已經深刻地感受到,內心裡十分抗拒,不樂意認識這個信仰、認識外國的上帝。人不喜歡暴露在上帝的掌權下,因為罪惡的慾望極有可能受到威脅,但人的罪,除非向著基督死,讓基督在生命中活出來,方能改變與上帝的關係。
有時候,許多基督徒也過著一種「只認罪、不悔改」的生活。其實如果我們夠誠實,也瞭解自己,基督徒會承認,按照耶穌的旨意生活極為困難,與沈緬罪中之樂的天性背道而馳。這樣的基督徒,內心或許十分清楚,上帝輕慢不得,若太靠近,內心的「群」就要被迫顯露,生命勢必要有所改變。因此,雖然信主,但心裡還是與上帝保持距離,以便維持既定的生活模式。從言語、意念、態度、行為,到考試、工作、財務、娛樂、婚姻、家庭關係等,這樣的基督徒,無法對上帝交出主權。
教會和個人都需要真實地悔改,再次改變、復興。內心深處的害怕、不願改變、不完全,求上帝幫助,賜下真實的悔改,與真實的信心,使生命真實地心意更新而變化。基督徒,你在怕什麼?多少次我們做了認罪禱告,生命卻沒有真實地悔改。願上帝幫助,特別是當我們發現,自己常禱告、認罪,生命卻沒有改變,求上帝挪去綑綁、轄制,讓我們不只停留在認罪,更要開始悔改,因為如果我們只認罪,卻不悔改,最後可能連內心都麻木了。一起低頭禱告。

禱告
人常常活在綑綁、憂傷、黑暗中,祈求主的幫助,卻又往往不願意完全交出生命的主權。祈求主帶給人生命、平安、喜樂,但卻又不願意真實地悔改、歸向你。求主憐憫,人真是需要上帝的拯救恩典。求主幫助,讓人在每一個禱告裡,真實地悔改、真實地來到主裡面、回轉歸向你。願每次向你讚美、呼求時,你的恩典生發在生命中,生命真實地經驗到蒙你改變。求主垂聽呼求,感謝禱告,奉耶穌基督之名,阿們!





0 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