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28日 星期六

啟示錄系列(四)以弗所教會(Ephesian Church)


講道內容 : 啟示錄系列(四)  以弗所教會(Ephesian Church)
時間:二0一二年四月十五日
經文:啟示錄二章1-7節
主講:蔡茂堂牧師

講道影片 :

使徒約翰被流放拔摩島時,被耶穌基督啟示,要他寫信給七間教會。若依據衛星地圖,教會地理位置依序為:以弗所、士每拿、別迦摩、推雅推喇、撒狄、非拉鐵非、老底嘉。其實在這七間教會之間,還有歌羅西、希拉波立、米利都、特羅亞等教會!但為何他會專挑這七間教會寫信呢?有人說,因為七是完整的數目,但眾說紛紜,而真實的答案,卻無人知曉。然而,我們要思考的重點應該是,耶穌基督曉諭約翰寫信給這七間教會,究竟是要傳遞何信息呢?今天要講的是──給以弗所教會的信,也是第一封信。

在保羅時代,以弗所城內有一個很大的「露天劇場」(Open Theater),該古蹟目前為世界著名的旅遊勝地,可容納兩萬五千名觀眾,此為新約聖經中提及的「亞細亞戲園」。使徒行傳記載著:「當時的保羅在以弗所傳福音、極為成功,使得原先拜亞底米女神(月神)的人都不拜了,這影響到賣神像的銀匠商人底米丟的生意,他因而很生氣,把所有的人都帶這個劇場大遊行、示威、暴動」(徒19:21-41)。

I、 引言:鹽是氯化納 (NaCl)

鹽巴除可用來調味,也可防腐,但最重要的功能,乃在於它是「生命的必需品」。在醫院,許多住院病人注射的點滴,即是藉著0.9%的食鹽水,來維持生命跡象。當我們拿著「放大鏡」仔細地看鹽時,它是呈現著漂亮的結晶體。若用「電子顯微鏡」來觀察它的組合成分時,會發現鹽是由許多個「氯原子」與「鈉原子」所組成的「氯化鈉」(Sodium Chloride)分子(NaCl),這也是人類生命得以延續、所不可或缺的物質。奇妙的是,當氯和鈉分別、單獨存在時,卻是對生命有危害的。例如,「氯氣」(Cl)雖可用來消毒,但對人體卻為有毒、有害之氣體;而「鈉」(Na)當任何細胞碰到它時,都會立即死掉,只因它是「強鹼」。這是一個吊詭的現象,它們分開,會對生命帶來死亡的結果;而它們結合時,卻成為生命不可或缺的物質。

這正是我們所要學習的,約翰說:「耶穌基督來,道成了肉身,住在我們中間,充充滿滿的有恩典有真理。」(約1:14a)而「真理」的存在,是為防止錯誤的事項,就如同氯氣有消毒的功能,但卻會殺害生命,因此當真理在防止錯誤時,卻可能會讓生命受傷。「恩典」則為愛的表現,有「黏」的特性,就如同鈉塊的依附性很強,可以依附於任何其它的物質上,但卻會傷及生命。因此,只有恩典(鈉)會讓生命受傷;只有真理(氯)也會讓生命受傷;唯有恩典與真理兩者在一起,才能滋潤生命,就像使徒約翰所說:「恩惠,憐憫,平安從父神和他兒子耶穌基督在真理和愛心上必常與我們同在 !」(約貳1:3)當真理和愛心在一起,我們就會得到「恩惠、憐憫、平安」;一旦分開,我們會得到的,將是傷害和死亡。而以弗所教會就是把真理和恩典分開了;雖然這封信很短,但是我們可以從中學習到很寶貴的功課。

II、七封書信的詮釋

(The Hermeneutics of Seven Letters)

先前講解過有關於啟示錄的詮釋,共有四種學派,但針對這七封信大部份的學者皆不主張第四種詮釋法──將來論(Futurist),因為此部分乃是敘述現在或過去的事情,並非指耶穌再來時之事,故較適合下列三種解讀法:

1.既往論 (Preterist):

主後一世紀小亞細亞七教會

此論說,主張這是約翰寫給在主後一世紀,存在小亞細亞的七間教會。「你所看見的當寫在書上,達與以弗所、士每拿、別迦摩、推雅推喇、撒狄、非拉鐵非、老底嘉那七個教會。」(啟1:11)

2.屬靈論 (Spiritualist):

對普世所有教會的屬靈教導

此派,主張根據第一封信──給以弗所教會信中結尾所提及的:「聖靈向眾教會所說的話,凡有耳的,就應當聽!」(啟2:7a)認為這七封信,是給普世眾教會(包括和平教會)的屬靈教訓,並非僅針對以弗所教會。

3.歷史論 (Historicist):

使徒時代到當代教會七時代

此論說,質疑點頗多,有學者認為這七封書信,是在預言教會歷史中有「七個時代」,而每個時代、有一個特點。並將「教會設立」到「耶穌基督再來」分成七個時代,分別為:以弗所(使徒時代,約至西元100 年)、士每拿(逼迫時代,約至西元313年)、別迦摩(妥協時代,約至西元500 年)、推雅推喇(教皇時代,約至西元1290年)、撒狄(改革時代,約至西元1517年)、非拉鐵非(宣道時代,約至西元1600年)、老底嘉(自由時代,至現今),稱之為「時代論」或「時代主義」(Dispensationalism)。

這個理論是由英國的清教徒牧師Thomas Brightman(1562-1607)所提出,並由兄弟會的 Jone Nelson Darby(1800-1882)與美國司可福牧師Cyrus Ingerson Scofield(1843-1921)將之發揚光大。他們依據但以理書九章24節「為你本國之民和你聖誠,已經定了七十個七。」我們且知,對末世論有興趣者,皆會研究舊約的但以理書與新約的啟示錄。在但以理書中所提到的「七十個七」(Daniel’s Seventy Week),又分為七個七和六十二個七(合稱為「六十九個七」)與「耶穌再來的一個七」;而耶穌再來的這個七,又分為兩個「三年半」。因為天使曾對但以理說──這是與末世有關,所以,很多人努力的想了解這段的描述。但是在「六十九個七」與「最後一個七」中間,這段時期又該如何解釋呢?雖然Thomas Brightman牧師將約翰所提的七個教會,放入這段時期,來解釋從「教會設立」到「耶穌再來」這段時間,教會進展的七個時代──時代論。但這理論若成立,到現在西元兩千多年了!耶穌基督一直都還沒有再來;依此論說,老底嘉時代就會一直持續下去,甚至超過三千年!因而時代主義的主張、顯現出多處的疑點,再加上每個教會,跟時代論的時代分法,並無絕對的吻合;所以相較之下,前二種論說的可信度,高於歷史論。

III、以弗所教會歷史

(The History of Ephesian Church)

以弗所教會是一個得天獨厚、優秀的教會,但雖然它很棒,卻還是有些問題!而它是在何時、由何人,且如何成立的呢?下列說明:

1.保羅第二次宣道旅行時佈道

保羅第二次宣道路線:安提阿、加拉太、亞細亞、馬其頓,再到亞該亞的哥林多。他在該處遇到一對夫妻──百基拉與亞居拉,與之一起織帳棚,且共同住了一年半。這對夫妻本來住在羅馬,因身為猶太人之故,被羅馬皇帝趕到哥林多,於此遇到保羅傳講福音,因而成為基督徒,並且隨同保羅一同服侍。(徒18:1-3)百基拉與亞居拉之名,於新約聖經中曾被提及六次之多,且皆為讚美之語,其行為值得稱頌。然而他們僅為平信徒、並非使徒或神學院的教授,卻在傳講福音時,可以教導、講解、說明給舊約的教授 亞波羅,協助其對真理的了解(徒18:24-25)。

2.百基拉亞居拉留下開拓教會

保羅離開哥林多要回耶路撒冷過逾越節時,即帶著這對夫妻到了以弗所。此次,因時間急迫之故,他僅能開一次佈道會,在與人辯論後、即趕回耶路撒冷。使徒行傳記載此段:「保羅又住了多日,就辭別了弟兄,坐船往敘利亞去;百基拉、亞居拉和他同去。他因為許過願,就在堅革哩剪了頭髮。到了以弗所,保羅就把他們留在那裡,自己進了會堂,和猶太人辯論。」(徒18:18-19)故,以弗所教會的第一個傳道人,可以說是保羅,其時間約為西元五十二年。他離開以弗所之後,坐船到該撒利亞,然後回到耶路撒冷過節,節慶後,他就回到所屬母會安提阿述職。(徒18:22)而亞居拉、百基拉,也就留在當地照顧和牧養那群信徒,這是以弗所教會的開始,也是繼保羅之後,接續他服侍以弗所教會的傳道人。而在聖經中,所記載著第一對的「福音移民者」,也就是這對夫婦。

3.猶太舊約學者亞波羅教聖經

當保羅回到安提阿時,上帝感動亞波羅從非洲的亞力山大、坐船來到以弗所傳福音。亞波羅是位很有學問的舊約教授,然而,雖他為舊約的專家、卻對耶穌並無了解,故有關救贖的福音訊息,無法清楚、明確的講述。使徒行傳:「有一個猶太人,名叫亞波羅,來到以弗所。他生在亞力山大,是有學問的,最能講解聖經。這人已經在主的道上受了教訓,心裡火熱,將耶穌的事詳細講論教訓;只是他單曉得約翰的洗禮。」(徒18:24-25)於是,亞波羅在百基拉與亞居拉的幫助之下、了解有關耶穌的啟示,這使他傳福音就更加有力量,並使以弗所教會,對舊約的根基更加地穩固。亞波羅成了第四位在以弗所教會,參與服侍的傳道人,時間約於西元五十三年間。

4.保羅第三次宣道行牧養三年

保羅休息了一段時間後,從安提阿第三次出來傳福音,此次,他走陸路過加拉太到以弗所。保羅在所有教會當中,待在以弗所教會最為長久,前後約有三年多,是他留在哥林多教會的兩倍時間,可見他極為用心的牧養、栽培他們。保羅曾說:「記念我三年之久晝夜不住的流淚、勸戒你們各人。」(徒20:31)

5.福音廣傳亞細亞引起大騷動

保羅在以弗所全心全意地栽培著他們,當時有許多人信主,但也因此讓那些賣神像的生意無法生存,於是商人發起──亞細亞戲園的大暴動。使徒行傳記載著:「滿城都轟動起來。眾人拿住與保羅同行的馬其頓人該猶和亞里達古,齊心擁進戲園裡去」(徒19:29)保羅無法繼續在以弗所待下去,只好離開、前往馬其頓,並至哥林多處理該教會的一些問題。之後,保羅再回到馬其頓收了些奉獻,然後再趕回耶路撒冷過節,並把奉獻拿去支援耶路撒冷面臨的經濟問題。

6.保羅請長老們到米利都告別

此時,保羅有感於自己這趟回耶路撒冷的旅程、應該凶多吉少,又因當時時間緊迫、無法前往以弗所親自與之告別,故「從米利都打發人往以弗所去,請教會的長老來。」(徒20:17)保羅向他們說明自己可能沒有機會再回來,所以告誡他們要小心防備那些從內部或外部傳異端的。結果不出保羅所料,在他回到耶路撒冷把錢交給那些窮人之後,就被逮捕了!這是保羅第一次坐牢,他被押著、從耶路撒冷經海路到羅馬,路線為:該撒利亞經過羅德島、到賽普路斯島,其中遇到颱風、差點沉船喪命,僅能另搭其它船隻到羅馬。保羅在羅馬監牢裡,想念以弗所教會,所以就寫一封信給他們,此信即為新約的「以弗所書」,這也是該教會所收到的第一卷書信。

7.保羅派推基古去鼓勵以弗所

保羅派小亞細亞傳道人推基古送信時,請他同時留下幫助以弗所教會。保羅說:「今有所親愛、忠心事奉主的兄弟推基古,他要把我的事情,並我的景況如何全告訴你們,叫你們知道。我特意打發他到你們那裏去,好叫你們知道我們的光景,又叫他安慰你們的心。」(弗6:21-22)所以,推基古是第五個在以弗所教會侍奉的傳道人,約為西元六十二年間。

8.保羅派提摩太去牧養以弗所

不久,保羅被釋放,便帶著提多與提摩太從羅馬坐船到賽普路斯島,然後將提多留在革哩底牧養教會;他繼續帶著提摩太搭船,從米利都上岸到歌羅西。因為沒有時間去以弗所,就拜託提摩太去以弗所牧會,然後獨自到馬其頓。「我往馬其頓去的時候,曾勸你仍住在以弗所,好囑咐那幾個人不可傳異教。」(提前1:3)這時候的以弗所教會,開始面臨有人傳異教的問題。提摩太成為以弗所教會第六位傳道人,他從西元六十五年起,一直到西元八十年殉道為止,皆留守在以弗所。共服侍了十五年,對教會的牧養根基、有極大的幫助。期間,經歷了保羅在西元六十八年的羅馬殉道。

保羅到馬其頓後,轉訪哥林多教會,於該處他擔心提摩太在以弗所教會的服侍,故寫了一封信寄給他,此為提摩太前書,因當時提摩太身兼兩所教會牧者之責。保羅同時寫了一封信給提多,教導他如何當傳道人,此信為提多書,信中他說:「你要趕緊往尼哥波立去見我,因為我已經定意在那裡過冬。」(多3:12)保羅於尼哥波立過冬後再到羅馬,並寫一封信給提摩太,此信為提摩太後書,也是保羅寫的最後一封書信。

9.約翰與馬利亞居住在以弗所

接續提摩太在以弗所教會侍奉的,是耶穌所愛的門徒約翰。耶穌死前在十字架上將他母親委託約翰照顧,之後約翰便把馬利亞接到他家奉養。(約19:26-27)就在耶路撒冷大會之後,因為整個猶太被逼害,所以約翰就帶著馬利亞到以弗所定居,約計二十年之久(西元八十年到一百年)。約翰在那邊拼命地傳福音,用以弗所為母會,在小亞細亞設了十間教會。後來,因約翰全力傳揚福音,且不承認羅馬皇帝多米田(Domitian)自稱為神,大受逼迫。他先被抓到羅馬,放到競技園中要用油烹之、作為刑罰,未料沒死且無受傷,只好將之外放拔摩孤島,禁止其傳福音。

10.約翰從拔摩島寫信給以弗所

西元九十五年約翰在拔摩島寫了啟示錄(啟1:9,11),因為新任皇帝看不出約翰有何被抓的理由,故釋放他。回到以弗所又活了五年,到了西元一百年才過世。約翰從八十年到一百年期間,總共寫了約翰福音、約翰壹書、約翰貳書、約翰參書和啟示錄。以弗所教會曾經直接收到新約聖經裡的八卷書信,且從設立教會以來,依據聖經的記載,共被七位傳道人牧養過。由此可見,以弗所教會是非常得天獨厚的,有最好的傳道人、長時間的牧養著,例如對「愛」最有感受的傳道人使徒約翰。且這個教會的弟兄姐妹皆很認真一同服侍,對真理也很清楚;可是他們還是有缺點,我們來看下列這封信,就有提到他們的問題所在。

IV、給以弗所教會的信

(The Letter to Ephesian Church)

1.稱讚(Commendation):工作、勞苦、忍耐

耶穌給以弗所教會的信很短,共七節。第一句就是鼓勵以弗所教會說:「我知道你的行為、勞碌、忍耐......」(啟2:2)耶穌稱讚三個地方:一個是工作(work),一個是勞苦(labor),最後一個是忍耐(patience)。這跟帖撒羅尼迦教會所得到的稱讚幾乎完全一樣:「在上帝我們的父面前,不住的記念你們因信心所做的『工夫』,因愛心所受的『勞苦』,因盼望我們主耶穌基督所存的『忍耐』。」(帖前1:3)工作(work實際服侍)是指他們的信心不是只有在嘴巴上說說道理,而是他們在教會真的參與實際的服侍。而且不僅是服侍,還是拼命地服侍,服侍到看到骨頭(work to bone努力投入),也就是勞苦,經上說:「我也為此勞苦,照著他在我裡面運用的大能盡心竭力。」(西1:29)。除了努力投入,還做了很久(work long堅持長度)!「弟兄們哪,你們要忍耐,直到主來。看哪,農夫忍耐等候地裡寶貴的出產,直到得了秋雨春雨」(雅5:7) 想想,這樣的教會多棒!大部分的教會只有10%的人在工作(work),而90%的人在觀望(observe)、在逛逛瞧瞧(shopping around),看那裡比較好。真的,大部分教會實際參與服侍的、都只有10%,而以弗所教會是大家都努力長久投入服侍,這是很理想、很完美、很棒的教會,是全體一起參與服侍,並非大夥兒坐在那裡沒事做!

2.肯定(Confirmation):試驗分辨棄絕

第二個很棒的地方是他們不只是拼命的工作,他們還拼命的讀聖經,對真理極為清楚,具有分辨真偽的能力,不受異端傳播的影響。所以以弗所教會的人會試驗(detect)「總要試驗那些靈是出於神的不是,因為世上有許多假先知已經出來了。凡靈認耶穌基督是成了內身來的,就是出於神的。」(約壹4:1-2)能分辨(discern)「保羅和西拉往庇哩亞去,二人到了,就進猶太人的會堂。這地方的人賢於帖撒羅尼迦的人,甘心領受這道,天天考查聖經,要曉得這道是與不是。」(徒17:10-11)並有將錯誤的講道棄絕(discard)的能力「但現在你們要棄絕這一切的事,以及惱恨、忿怒、惡毒、毀謗,並口中污穢的言語。」(西3:8)

3.譴責(Commination):離棄起初愛心

因此,這個教會在真理上很強,在服侍上也很認真,具有辨識能力,是很棒的教會,但耶穌說:「然而有一件事我要責備你,就是你把『起初的愛心』離棄了。」(啟2:4)中文「起初」這個字的希臘原文是protos(prto),有兩個意思:一是時序上的優先(chronology first),就是「首先」(beginning);或是排列上的優先(priority first),就是「首要」(most important)。英文翻譯是“first”love而不是“beginning”love所以理應翻成:「你把『首要』的愛心離棄了」。舉例,兩人相愛,男方將女方置於心中之首位,看為最重要、且凡事擺第一位者,這即為first love,此非第一次戀愛之意。若結婚數年後,可能將孩子、工作或休閒看為比較重要,但這男人依然對家庭負責,對愛情忠貞,只是這時對待原先的愛妻、已無將之擺於首位(first love)。試問,這中間的差異為何?很明顯的就在於是否把對方看為首要了!所以,愛神不在於先後次序的問題,先後沒有關係;而是當你愛神的時候,有無將神擺在第一位?「盡心、盡性、盡力、盡意」,這四個盡就是愛神之意。耶穌說如果你愛我的話,你就要愛我超過這一切,不是時間上的第一,是重要性的第一。

耶穌基督復活以後,有一天帶彼得去抓了很多魚,然後讓他們吃飽早餐後,問他三個問題:「彼得你愛我比這一切更深嗎?」(約21:15)這,不是先後的問題,而是哪一個比較重要的問題。耶穌跟以弗所教會說:「應當回想你是從哪裡墜落的」(啟2:5a)。墜落是從上往下掉,本來我在你心目中是第一的,現在已經「掉下來」了,墜落不是落後,也不是本來跑在第一、後來跑在第二,而是本來最重要,現在沒有那麼重要了!你還是愛主,可是沒有那麼愛,就差那麼一點點而已。首要的愛、漸漸地冷淡了!這是耶穌對該教會的譴責。

4.建議(Consultation):回想悔改回復

耶穌給以弗所教會三個建議,稱之為3R:Remember(回想)、Repent/Return(悔改)and repeat(回復)。「所以,應當回想你是從哪裏墜落的,並要悔改,行起初所行的事。你若不悔改,我就臨到你那裏,把你的燈臺從原處挪去。」(啟2:5)

「回想」即為:彼得在聽見雞叫第二次的時候,他「想起耶穌對他所說的話:『雞叫兩遍以先,你要三次不認我。』思想起來,就哭了。」(可14:72)所以要回想(Remember),回想是哪裡不對,然後「回轉」(U-turn)「你們當因我的責備回轉;我要將我的靈澆灌你們,將我的話指示你們」(箴1:23)。而何謂回轉呢(return)?就是做本來我們與上帝之間「應該」做的事情(Repent/Return),並重複去作(repeat),這樣做了之後我們與上帝才有可能「回復」以前那樣的關係。「從士師治理以色列人和以色列王、猶大王的時候,直到如今,實在沒有守過這樣的逾越節;只有約西亞王十八年在耶路撒冷向耶和華守這逾越節」(王下23:22-23)這裡的「守」即為最好的詮釋,我們要持續去做當作之事。

5.挑戰(Confrontation):有耳當聽聖靈

耶穌提出一個很大的挑戰:「聖靈向眾教會所說的話,凡有耳的,就應當聽!」(啟2:7a-c)此意為:有耳還不夠,有耳還要聽,而且要仔細聽,因為聖靈對眾教會講的話很重要。我們知,有耳的都可以「聽」(hear),但有可能只是隨便聽,例如:「雅典人和住在那裡的客人都不顧別的事,只將新聞說說聽聽」(徒17:21)。若人注意聽時,那就會聽入重要的訊息,路加福音提到:「你們應當小心怎樣聽;因為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凡沒有的,連他自以為有的,也要奪去。」(路8:18)所以應當小心、仔細聽,當人知道應當小心聽的時候,才會聽到重要的內容,此為「聽明」(listen)不同於「聽」(hear)。然而,這樣還不夠,當說話的是聖靈時,更應該仔細地聽,因為聖靈是要你回轉和悔改,並且要去做!所以第三個就是「聽行」(obedience),就像馬太福音提到「凡聽見我這些就去行的,好比一個聰明人,把房子蓋在磐石上;雨淋,水沖,風吹,撞著那房子,房子總不倒塌,因為根基立在磐石上。」(太7:24)

6.應許(Commitment ):得勝享生命果

當我們從聽聞、聽清楚,到聽了會去做(hear and then listen, and then obey),就會得到賞賜,這就是耶穌在啟示錄所說:「得勝的,我必將神樂園中生命樹的果子賜給他吃。」(啟2:7de)耶穌說當你聽了我的話,注意聽而且去做以後,你就恢復跟我之間的關係。當你把我擺在第一位的時候,你就會享受跟我甜美的關係,而它的代表就是伊甸園的那棵生命樹。生命樹因亞當與夏娃犯的罪而消失,後來又因為耶穌為我們死亡得以恢復,啟示錄記載生命樹又再次出現於生命河的兩旁(啟22:2)。所以,耶穌要以弗所教會趕快悔改,否則就失去跟上帝享受快樂生命的美好關係。

這邊提到得勝的,乃非指勝過魔鬼、勝過別人,而是勝過自己失落的愛心。把首要的第一,又放回到第一位的時候,即會享受跟耶穌最親密的關係 。而怎麼樣才能得勝呢?羅馬書告訴我們:「在這一切事情上面,我們『靠著愛我們的主』已經獲得完全的勝利!」(羅8:37)在伊甸園中,亞當因沒將上帝擺第一(創3:22),所失落最珍貴的賞賜,然而耶穌基督幫我們回復、找回了,也在啟示錄中等我們去拿,可是萬一我們跟亞當一樣把那個愛心失落了,我們也就失落了生命樹的果子。

V、屬靈的功課(Spiritual Lessons)

1.主耶穌深知動作與動機

耶穌的眼光是很銳利的,他說:「我知道你的行為,我也看到你的內心」(啟2:2,4),所以行為與心,兩者耶穌都知道。將來顯露在上帝台前的是按照我們所「行」的審判,但是你心裡面所「想」的也是會審判,「因為我們都必須站在基督面前,受他審判。每一個人會按照肉身的行為,或善或惡,接受報應。」(林後5:10)我們的隱情與心中的意念,到那時候都要顯明出來,「那時候,他要暴露藏在黑暗中的祕密,揭發人心裏的動機。那時候,每一個人會從上帝得到應得的稱讚。」(林前4:5)耶穌不是只有在意我們的動作,他還在意我們的動機。

2.失去愛心的服侍與知識

當我們很會服侍又很有知識時,要小心不要失去愛心。馬大的故事就是有服侍卻失掉愛心的例子,馬大伺候的事多,可是她已經失去愛心,她充滿抱怨、計較和比較,然後就開始埋怨耶穌和她妹妹。(路10:40)而另一種,則是有知識但失掉愛心的人,他的知識會傷人,如同保羅所說:「但知識是叫人自高自大,惟有愛心能造就人。」(林前8:1)

3.尼哥拉黨的濫權與濫恩

在給以弗所的信中,特別提到「尼哥拉黨」,尼哥拉是使徒行傳提到教會出了問題之時,所選七個執事裡、其中的一位(徒6:5)。在啟示錄給七間教會的信裡,卻提到兩間教會皆有尼哥拉黨的問題。根據學者的研究,尼哥拉黨與巴蘭的故事有關,在民數記中記載巴蘭因為咒詛不成,他就用計引誘猶太人犯淫亂之罪、拜外邦的神明,因而使以色列人被上帝懲罰。「巴蘭」希伯來文,同「尼哥拉」的希臘文Nikolaites (Nikolaites),同為「贏過老百姓」之意。Nikolaites此希臘文原為兩個字,Niko即為Nike此字、也就是Victor之意,是「得勝者(贏過別人,把別人痛宰)」。若和後段的第二個字Laites「老百姓之意」合在一起,則為「贏過老百姓」,而其意又何呢?有兩個意思:一為,他有權就壓迫老百姓;再則是他摧毀老百姓,讓他們去做壞事,而這也就是巴蘭所做之事。所以尼哥拉黨代表的勢力有兩種可能性,一個是濫權、另為濫恩,即為「勝過人民」或是「摧毀人民」。

就像前面提到,鹽(氯化鈉)是鈉和氯組合一起的,鈉可以比喻成恩典,氯可以比喻成真理;耶穌基督來的時候,是恩典與真理並存的。若將之分開,僅談恩典卻漠視真理,則成為濫恩(Abuse the Grace);另只講真理卻不論恩典,那就是濫權(Abuse the Power)。所以尼哥拉可能代表兩個意思,一個是只講恩典,就把百姓摧毀了,因為百姓就放縱亂來。另一個是只講真理,老百姓就嚇死了,因為他講的都是對了,都只有聽他的,這是濫權。所以這就像是只有鈉或只有氯的狀況,我們是既要真理、也需要恩典,兩者是不可以分開的。

以弗所教會堅持真理,但漸漸地把恩典放開了,所以耶穌很傷心,跟他們說:「你們不要這樣,請你們回想,請你們回轉,請你們悔改回來吧!」

VI、結論:最大的是愛

很多神學家在討論基督教信仰時,歸納成三大要素:「瞭解」、「情感」、「行為」,而這三大要素要平衡,否則信仰會出問題。若以哥林多前書十三章「愛的要素」來解釋:保羅說,「我若明白各樣奧祕知識」,這是對真理正確的瞭解(Orthodoxy);「我若將所有的賙濟窮人」,這是倫理正確的行為(Orthopraxy),;但是「卻沒有愛」,也就是說,缺乏愛心動機正確的情感(Orthopathy),這就會產生問題,一則變成表面主義或是變成鴨霸主義。所以,我們需要愛來當做動機,真理與倫理都很好,可是一旦失去了愛心、出發點偏離、所做的事就會變得很不好。

禱告

謝謝主,以弗所這間那麼棒的教會,曾有七個傳道人、長久時間努力地牧養和教導他們。他們學得也很好,真理上亦非常清楚,還把所學應用到實際的服侍上,每個人都熱心服侍。這麼優秀的教會,可是還是有改善之處,因為他們把對主耶穌基督的愛,慢慢地...從首要的地位、降了下來。主,你要他們回想和回轉,並要他們再回復到原來的樣子!求主讓我們聽了之後,也能自我反省,讓我們追求真理,也追求愛心的服侍時,讓我們思想是否有失掉對你的愛?求主聖靈來感動我們、光照我們,讓我們每一個有耳朵聽的,都小心地聽,不只是聽見,且要聽明白,更要聽了去做,好讓我們可以恢復與你美好的關係,享受生命的果子。禱告奉主耶穌基督的名,阿們。

0 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