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2日 星期五

重建系列(八):失和 Discord

重建系列(八):失和 Discord
經文:尼希米記第五章1~19節
時間:二00九年九月二十日
主講:蔡茂堂 牧師

短片


各位弟兄姊妹平安。

上一次我們說到尼希米在建城牆時所遭遇的困難,外面的敵人反對他們建造城池,裡面的人也說:「我們沒有力量,因為工程太大了」,起先的困難都集中在城牆本身。今天所讀經文,尼希米面對的困難不是城牆,而是他們彼此的關係出了問題。部分工人的生活窮困,有人趁機利用他們的困境來賺取利息,因而引起內部的衝突,這樣的不和,比外來的困難還嚴重。我們蓋禮拜堂也是一樣,需要龐大的資金,要找合適的營造廠商等等,但這些都是外在的問題,只要教會弟兄姊妹同心,大家可以一起商議解決。可是一旦內部有衝突、分裂,或是彼此之間有利害關係,將是更大的傷害。因為是在我們內部裡面發生的,很難處理。尼希米怎樣面對這樣的問題呢?

Ⅰ、引言:第五縱隊(Fifth Column)

「第五縱隊」是西班牙內戰(Spain Civil War, 1936-1939)時,保守派將軍Emilio Mola(1887-1937)第一次使用的名稱。當時西班牙有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的思想進入,選舉當中共產主義勢力逐漸抬頭,Emilio Mola擔憂西班牙政府一旦換人做就會出問題,於是發動了內戰,保守派的人揭竿起義,想用軍隊的力量把政府拉下台。這個將軍從外面包圍首都馬德里(Madrid),部隊進攻以前他講了一句有名的話:「我有四支縱隊正開往馬德里,而第五支縱隊會從城內奮起」。第五縱隊在哪裡?在馬德里裡面。西班牙人對內戰的看法不盡相同,馬德里裡面原本就有一些人同情這個將軍,此話一出,合城的人都很害怕,「到底我們裡面誰是第五縱隊?」若有裡面的人與敵人相通、支持外面的勢力,也就是內部失和(Feud)窩裡反,將引起很大的混亂。最後,Emilio Mola並沒有在這場戰爭中獲勝,而是共產勢力贏了,但留下了「第五縱隊」這句名言。尼希米現在所面對的問題就是內部出了狀況。

Ⅱ、猶大人的失和
1.兒女成群糊口不易

「百姓和他們的妻大大呼號,埋怨他們的弟兄猶大人。」(尼5:1)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抱怨呢?有人的家庭經濟出了問題。因為那時耶路撒冷附近有飢荒,沒有田產的人發現家裡存糧不夠,沒有辦法再去蓋城牆。教會要建堂時,若是你家裡的經濟只是勉強過的去,你的心裡一定蠻苦悶的,因為建堂需要大家努力奉獻,你一定覺得壓力很大。尼希米與眾人要蓋城牆,大家也要奉獻,家裡有困難的人,他們沒有辦法繼續蓋下去,必須另外去謀生,「我們和兒女人口眾多,要去得糧食度命。」(尼5:2)這些人沒有錢、沒有田產、只有眾多人口。當年約瑟跟他的父親雅各說,飢荒還會持續好幾年,你有子孫七十幾口要養,所以你要下到埃及這裡,「我要在那裡奉養你;因為還有五年的饑荒,免得你和你的眷屬,並一切所有的,都敗落了。」(創45:11)遭遇飢荒艱難時,如果你的銀行裡沒有一點存款,家裡沒有米糧,你會覺得建城牆很困難。

2.遭遇饑荒典當田產

第二種人是家裡有田產,但是因為飢荒,田裡的收成不夠吃,所以就把田產拿去抵押典當換得食物,「我們典了田地、葡萄園、房屋,要得糧食充飢(原文指飢荒)。」(尼5:3)這比第一種人好一些,他們有田產,但是要繳利息。約瑟在埃及當宰相的時期也是如此,埃及人因為沒有東西可吃,都把土地抵押給了法老王,「於是,約瑟為法老買了埃及所有的地,埃及人因被饑荒所迫,各都賣了自己的田地;那地就都歸了法老。」(創47:20)

3.稅負過重押田貸款

第三種人雖有田產,糧食也夠吃,但吃完就沒有錢可納稅,因為有田地就要繳土地稅,納稅季節一到,就得賣掉或抵押田產來繳稅。我想很多人都有此感受,每天得過且過,到要繳稅的那個月就很難過,得想辦法周轉。「我們已經指著田地、葡萄園,借了錢給王納稅。」(尼5:4)第一種人沒有田產,只能借貸;第二、三種人有田產,但是為了填飽肚子或是納稅,只好拿田產去抵押、借錢,一個月1%,一年就12%,在尼希米看來是高利貸。那時耶路撒冷被外邦人統治,「從前耶路撒冷也有大君王統管河西全地,人就給他們進貢,交課,納稅。」(拉4:20)

4.償債無力賣女為婢

當他們為了納稅或為了買食物吃抵押了田產,一旦繳不出利息就必須把兒女送去當奴僕婢女,也就是被迫用自己的兒女作為抵押品。台灣也有這樣的情形,勵馨園(勵馨基金會)就搭救了很多同樣情形下被賣到妓女戶的原住民女兒,。他們因為欠債、沒辦法繳利息,只好出此下策,讓兒女去作人家的奴隸,「現在我們將要使兒女作人的僕婢,我們的女兒已有為婢的;我們並無力拯救,因為我們的田地、葡萄園已經歸了別人」(尼5:5),所以他們才會抗議:「沒錢吃飯,女兒救不回來,還要我去蓋城牆,我做不到,因為讓我被迫抵押女兒的人,就是和我們在一起蓋城牆的這些同工。新約也有這樣的例子:「因為他沒有什麼償還之物,主人吩咐把他和他妻子兒女,並一切所有的都賣了償還。」(太18:25)

5.貴冑官長放貸高利

尼希米所面臨最大的問題不是這些遭遇困難的工人,而是趁人之危賺取利息、逼迫別人抵押自己兒女去作奴隸的那些人,竟然都是自己人。一樣是蓋城牆、奉獻,卻發生有錢人壓榨窮人的事,這樣是不對的。問題不是出在遇到困難的百姓,而是在於那些收取他們利息的貴冑官長,一起蓋城牆的自己人成了窩裡反的「第五縱隊」,這些人像「貸鯊」(Loan Shark)──嗜血、殘忍。很多人無法再繼續建造城牆,因為猶太人欺負自己人。尼希米認為這些人太過份了,此事必須處理,「我心裡籌劃,就斥責貴冑和官長說:你們各人向弟兄取利!」(尼5:7)結22:12「在你中間有為流人血受賄賂的;有向借錢的弟兄取利,向借糧的弟兄多要的。且因貪得無饜,欺壓鄰舍奪取財物,竟忘了我。這是主耶和華說的。」摩西五經裡講的很清楚,若有弟兄因經濟困難活不下去,借錢給他時不可收取利息,但是他們偷偷地做,尼希米不知道,直到有人抱怨、罷工時,他才知道原來內部出了這樣的問題,所以他積極解決,而不是沈默以對、假裝沒事。

Ⅲ、尼希米的處置
1.義憤填膺

尼希米的第一個反應是義憤填膺,「我聽見他們呼號說這些話,便甚發怒。」(尼5:6)基督徒可以生氣嗎?可以。如果你看到這種不人道的事情還不生氣,那你應該不是人吧?當耶穌看見聖殿裡面那些官員,為了中飽私囊,把聖殿裡供外國人禱告的地方,劃成攤位出租,並以「這些牛羊必須蓋過章,祭司才肯接受」的規定來賺錢,為了猶太人獻祭上的方便,他們就在外邦人禱告的地方擺設攤位,使得外邦人沒地方敬拜,耶穌很生氣:「上帝說聖殿是各國人都可以來敬拜禱告的,你們竟然為了圖利,妨礙他人敬拜上帝」,所以耶穌生氣地拿繩索當作鞭子、把牲畜驅離聖殿、掀倒兌換銀錢的桌椅,「他的門徒就想起經上記著說:我為你的殿心裡焦急,如同火燒。」(約2:17)在不應該取利的地方取利,引發了尼希米的怒氣,耶穌也是如此。

2.深思冷靜

尼希米很快地控制住自己的怒氣、恢復了理性,因為他知道生氣時做事會衝動莽撞,所以他「心裡籌劃」(尼5:7),這個字希伯來文的意思是「冷靜的深思熟慮」──先了解情形,再決定怎麼處理。「不輕易發怒的,勝過勇士;治服己心的,強如取城。」(箴16:32)尼希米有這樣的特質,問題確實令人生氣,但他沒有馬上爆發,而是考慮清楚之後再解決。

3.當面指正

首先,尼希米直接糾正那些貴冑和官長。這不是件容易的事。通常在教會中,當我們覺得誰做錯事,我們比較少直接告訴那個人,而是去講給別人聽,因為後者比較容易做到,跟當事人講可能會引起爭執或辯解,很麻煩,有時候是因為沒膽量這麼做。尼希米並沒有去找第三者,因為那會變成三方溝通(Triangle Relations),第三者可能加油添醋地告訴當事人,反而造成混亂。他憑著勇氣和智慧,當面找「問題製造者」談,即便那些人都是有權有勢、有財有位的,「就斥責貴冑和官長說」(尼5:7)。耶穌也這樣說:「倘若你的弟兄得罪你,你就去,趁著只有他和你在一處的時候,指出他的錯來。他若聽你,你便得了你的弟兄。」(太18:15)這是我們東方人很不容易學習的功課,就我的了解,西方人比較敢面對面講(Confrontation對質),我不同意你的意見就直接講。我們常為了顧及面子而裝客氣,但是不講又不甘心,所以就去告訴別人,常因此把事情複雜化。不同的溝通方式會產生不同的結果。尼希米選擇直接找當事人談,不只如此,還開了一場和會,公開與他們辯論。

4.兄弟之情

辯論一開場,尼希米就說:「當我從巴比倫回來時,我知道很多人因為窮困在國外作奴隸,我存錢將這些人買贖回來,帶他們一起來建造城牆,哪裡知道今天你們竟然把自己人當奴隸,這些人是我們的弟兄,你們竟然要賣他們!還是你們要將他們再賣給我們?同樣是親族,不應該把他們當奴隸吧!」「我對他們說:我們盡力贖回我們弟兄,就是賣與外邦的猶大人;你們還要賣弟兄,使我們贖回來嗎?他們就靜默不語,無話可答。」(尼5:8)尼希米動之以情(兄弟之情),這些人就都無話可說。保羅也曾說:「為我弟兄,我骨肉之親,就是自己被咒詛,與基督分離,我也願意。」(羅9:3)

5.公開挑戰

尼希米公開挑戰這些官長貴冑,並且讓那些欠債的百姓也來參與討論,「於是我招聚大會攻擊他們」(尼5:9),指出他們的錯來。當保羅看到彼得一行人不敢在猶太人面前與外邦人一同吃飯,保羅不認同他們的行為,「但我一看見他們行的不正,與福音的真理不合,就在眾人面前對磯法(彼得)說:你既是猶太人,若隨外邦人行事,不隨猶太人行事,怎麼還勉強外邦人隨猶太人呢?」(加2:14)尼希米選擇面對面講清楚,公開討論這樣的事應該怎樣做,而不是私下解決。

6.免息歸還

大家討論的結果,認為利息太高,應該改為零利率,「如今我勸你們將他們的田地、葡萄園、橄欖園、房屋,並向他們所取的銀錢、糧食、新酒,和油,百分之一的利息都歸還他們。」(尼5:11)這些貴冑和官長也覺得不好意思:「其實我們自己綽綽有餘,不應該賺這些錢」,所以就決定把多取的還給他們。出埃及記說:「我民中有貧窮人與你同住,你若借錢給他,不可如放債的向他取利。」(出22:25)或許有人會問:「基督徒借錢給別人都不可以拿利息嗎?」不是這樣。如果對方向你融資去賺錢,你就可以收取利息;如果對方是因為三餐沒飯吃而向你借錢,你就不該拿利息。聖經的意思是,如果對方已經快餓死了,那就不是借錢還錢的問題,而是能否存活的關鍵,這種情況再收利息就不應該了,理當無息貸款。有時窮的連抵押品都沒有時只好賒帳,小時候我家裡快斷炊時,母親就會去隔壁的雜貨店賒帳,但如果都沒有還,下一次就沒辦法再賒帳,要先還才有下次賒帳的機會。像這種情形就不應該跟對方拿利息。

7.承諾起誓

尼希米認為空口無憑,要他們當場發誓,他要確認這些官長貴冑「說到做到」,尼希米真的很謹慎小心地處理此事,他還請牧師來見證,要這些人把手放在摩西五經上發誓,「我就召了祭司來,叫眾人起誓,必照著所應許的而行。」(尼5:12)「人若向耶和華許願或起誓,要約束自己,就不可食言,必要按口中所出的一切話行。」(民30:2)當他這樣處理後,百姓覺得問題解決了,就願意繼續建造城牆。

8.同心敬拜

最後,他們舉行了一場感恩禮拜,用敬拜讚美做為這個事件的結束,尼希米成功地化解了這場危機,「會眾都說:阿們!又讚美耶和華」(尼5:13)。當日的會眾裡面應該有很多是欠債借貸、不得不抵押兒女去當奴隸的人,如今子女能恢復自由,大家都很高興歸感謝給上帝。「來啊,我們要屈身敬拜,在造我們的耶和華面前跪下。」(詩95:6)

Ⅳ、尼希米的榜樣
1. 願捨棄權利(Right to give up right)

為什麼大家會聽從尼希米的話?因為他自己就是一個好榜樣,不只教導別人不能拿利息,他本身借錢給人就不收取利息。不僅如此,他還不領薪水,因為他的薪水是來自於百姓繳的稅,他體恤百姓的困難。聽說最近有人穿睡衣要求馬總統自動停薪(919睡衣嗆馬大遊行),既然政府救災無能,就直接拿官員的薪水來救災,這是出於老百姓的抗議。尼希米出發前,國王允諾供應他一切所需,還派憲兵一路保護他,所以他不用靠省長稅來生活,雖然省長可以合法跟百姓抽稅,但他沒有那樣做,他留下很好的榜樣,應該拿的沒有拿,我稱之為「自願捨棄權利」(Right to give up right)。「自從我奉派作猶大地的省長,就是從亞達薛西王二十年直到三十二年,共十二年之久,我與我弟兄都沒有吃省長的俸祿。」(尼5:14)也就是省長及各部公務員都沒有拿薪水,以減輕老百姓的負擔。保羅也曾為了傳福音這樣做,他本來可以靠傳福音拿謝禮維持生計,但有一些教會不太支持他的事工,他為了傳福音的緣故,放棄應得的錢財,「若別人在你們身上有這權柄,何況我們呢?然而,我們沒有用過這權柄,倒凡事忍受,免得基督的福音被阻隔。」(林前9:12)

2. 拒隨波逐流(Dare to be different)

當別的省長都這樣做,「在我以前的省長加重百姓的擔子,每日索要糧食和酒,並銀子四十舍客勒,就是他們的僕人也轄制百姓」(尼5:15),尼希米拒絕隨波逐流。我們很容易犯這樣的錯誤──「既然大家都這麼做,我也可以」,因而失去獨立判斷的能力,尼希米卻不是這樣。雖然國家規定省長可以合法抽稅,但是他知道百姓已經很苦了,他勇敢地選擇不同的做法。耶穌也說:「你們要進窄門。因為引到滅亡,那門是寬的,路是大的,進去的人也多;引到永生,那門是窄的,路是小的,找著的人也少。」(太7:13-14)

3.會敬畏上帝(Fear of the Lord)

尼希米會這樣做,是「我因敬畏神不這樣行。」(尼5:15)這點很重要,身為基督徒,只要對上帝多一分敬畏,我們所做的惡事就會少很多。約伯便是如此,「烏斯地有一個人名叫約伯;那人完全正直,敬畏神,遠離惡事。」(伯1:1)有人這樣說:「你要是敬畏上帝,就不怕任何人;要是不敬畏上帝,你就會怕很多人。」很多基督徒會做壞事,就是因為不夠敬畏上帝,相反的,我們在乎人,只要沒人看到,我們就敢做,別人看得到我就不做,可是真正敬畏上帝的人,不管有沒有人看見,都不畏懼做對的事,因為敬畏上帝過於懼怕人。

4.肯投入侍奉(Commit to serve)

不只這樣,尼希米親自參與建造城牆的工程,他肯動手,而不是「出一張嘴」,「並且我恆心修造城牆,並沒有置買田地;我的僕人也都聚集在那裡做工。」(尼5:16)保羅還不認識耶穌時,他也很認真地服侍上帝,這樣的認真蒙上帝悅納,所以上帝呼召他、改變他,「保羅說:我原是猶太人,生在基利家的大數,長在這城裡,在迦瑪列門下,按著我們祖宗嚴緊的律法受教,熱心事奉神,像你們眾人今日一樣。」(徒22:3)

5.能慷慨分享(Willing to share)

尼希米不只沒拿薪水,還慷慨地跟人分享他所擁有的,他在日記裡記的很清楚:「除了從四圍外邦中來的猶大人以外,有猶大平民和官長一百五十人在我席上吃飯。每日預備一隻公牛,六隻肥羊,又預備些飛禽;每十日一次,多預備各樣的酒。」(尼5:17-18)他免費供應他們三餐,不只不增加別人的困難(放棄抽省長稅),還解決別人的問題──招待眾人吃飯。耶穌也說:「你擺設筵席,倒要請那貧窮的、殘廢的、瘸腿的、瞎眼的,你就有福了!」(路14:13)通常我們會輪流作東請客,大家吃來吃去,但是如果你請的是那些無法回請你的人,上帝就會紀念。我國中時,每個禮拜鄰居蘭醫師都請我們吃飯(詳見和平網站之<蔡牧師專欄>),他請我們吃飯得不到甚麼好處,,也沒有要求我們讀聖經,而是純粹請我們這些窮孩子吃飯、學英文,席開兩桌,吃飯中只能用英文對談,當我長大回想那一段日子,我非常感謝他們,一輩子感激。尼希米就是這樣,他所請的人就是一群無法回請他的人。當年那群窮小孩怎麼可能回請蘭醫師?我一考上醫學院,我就去拜訪蘭醫師,說:「現在我考上醫學院,以後我當了醫生就可以請你們吃飯了,讓你們請那麼久,不好意思。」蘭醫生說:「不用,我所需用的都足夠,以後你有了錢,你去請那些缺乏窮困的人,這樣就好。」這是真實的愛心,別人欠缺的時候,不是趁機剝削,而是去幫忙他們,這也是尼希米所做的。

6.只求神記念(Keeping to private)

尼希米並不想宣揚自己所做的一切,有趣的是,不知道誰把他的日記放在聖經裡,現在全世界的人都知道了。尼希米書其實是一本日記,所以他寫得很詳細,何時起床巡視城牆,誰負責那一段,那是尼希米個人的紀錄,他不是為名聲而做,他是因敬畏上帝而這樣行,所以尼希米單單希望上帝紀念他。「我的神啊,求你記念我為這百姓所行的一切事,施恩與我。」(尼5:19)耶穌也說:「要叫你施捨的事行在暗中。你父在暗中察看,必然報答你(有古卷:必在明處報答你)。」(太6:4)當你做了好事、沒人知道,上帝知道;若是你做好事、得了人的稱讚,上帝就不知道,因為你已經得到你所要的掌聲。上帝會紀念暗中行善的人,尼希米就是這樣的「行善不為人知」。

Ⅴ、結論:追求和睦 建立德行

今天的重點是,如果我們要同心做教會的事工,我們就得留意,不要為了個人的利益破壞教會的合一,所謂個人的利益可能是金錢、名聲、地位,若因個人的利益開始爭權奪利,教會就會結黨、不和睦,這樣不但是禮拜堂蓋不起來,教會也會因此受到虧損。尼希米很有智慧的處理這次的事件。盼望我們也能從中學習,現在要開始選長執,讓我們在上帝面前禱告,我所選的人,不是因為對方跟我的關係比較好,而是我知道這個候選人目前的能力和時間,和他對教會的認知,應該可以出來和大家一起侍奉,而不是為了名片上可以多印一個頭銜,也不是為了其他的好處,而是樂意來侍奉。「所以,我們務要追求和睦的事與彼此建立德行的事。」(羅14:19)我們一起低頭禱告。

「天父,我們看見你的工程以及屬乎你的百姓,也會因為利益的衝突而互相傷害。我們也看見某些教會,有人為了利益互相欺騙,因而產生令人惋惜的事情。主,我們也看見尼希米,他怎樣用智慧和勇氣,來處理這些困難。求主幫助我們,學習尼希米,在教會重建的過程中,我們能注意彼此和睦的問題。我們也知道我們做好事,不是為要自我膨脹或得到名聲利益。特別我們現在要選長執,我們仰望上帝,求你來鑑察我們的心,讓我們經歷選舉的過程,大家更加合一,讓我們知道,誰願意出來侍奉,懇求上帝感動他的心,也感動我們的心。禱告奉耶穌基督的名,阿們!」

0 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