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與成長
經文:撒母耳記上第五章1~12節
時間:二00九年八月三十日
主講:曾昭瑞 牧師
短片
各位弟兄姊妹平安。我們一起來禱告:「慈愛的父神,我們感謝你保守我們來到你面前。主,我們要一同來聽你的話語,求你的靈與我們同在,保守我們在你面前的學習、我們的成長、我們的經歷都能夠成為我們的幫助,這樣感謝禱告奉靠耶穌基督的名,阿們!」
我們今天要來看大衛的另一段故事,就是大衛決定攻打耶路撒冷作為首都,這段聖經的記載當中,有包含三個不一樣的轉變:
一、地理位置的改變:耶路撒冷—和平之城(撒下5:6-7)
第一個是地理位置上的轉變。「大衛和跟隨他的人到了耶路撒冷,他們要攻打那地方的耶布斯人。耶布斯人對大衛說:「你若不趕出瞎子、瘸子,必不能進這地方;心裡想大衛決不能進去。然而大衛攻取錫安的保障,就是大衛的城。」(撒下5:6-7) 大衛知道他如果想做以色列人的王,就需要一個政治中心將各個支派聯合起來,因為在過去以前的幾百年,以色列人其實並不是一個國家,一直到掃羅王出現,掃羅王雖然出現,其實他比較像是一個英雄式靈力的治理,以色列這個國家的很多制度都還沒有被建立起來,到了大衛的時代,他很希望能夠做一些些改變。 從前大衛的首都是在希伯崙,掃羅王的首都是在基比亞,很顯然的,在希伯崙設立首都的話,比較偏南,那北方的以色列人他們會心裡會覺得不舒服,因為他們的首都原本是在北邊的基比亞,現在要搬到南邊的希伯崙,大衛是猶大人,所以是搬到大衛的家鄉去,可是如果把首都遷到北邊基比亞這裡,猶大人又會心裡不太高興,「咦?我們猶大人支持你做王,結果你當了王以後就搬到北邊去」, 因此大衛他希望能夠找到一個新的地方,使南北兩邊的人都能夠接受,所以大衛他選擇了一個地方就是耶路撒冷,為什麼選擇耶路撒冷呢?因為這地方剛好在南北兩邊的中間。可是幾個世紀以來,這地方一直住著另外一群人,叫作耶布斯人,在這過去的幾百年中,有非利士人、希伯來人和亞瑪力人,他們常常在這裡打仗,打來打去、拼來拼去,可是從來沒有人想說要去攻打耶布斯人,把他們的耶路撒冷城搶下來,所以住在耶路撒冷上的耶布斯人就過著和平幸福快樂的日子,因為從來沒有人來攻打他們,所以耶路撒冷又稱為「和平之城」。
現在大衛看上這個地方,他認為耶路撒冷是一個理想的地點,耶路撒冷剛好介於南方支派和北方支派的中間,特別是過去其他以前的各個支派,從來沒有一個支派曾經佔有過耶路撒冷,它不屬於南方支派,也不屬於北方支派,所以當大衛選擇這地方來作為他的首都時,南北兩方支派的人都很高興。我舉一個例子,蔡牧師以前在芝加哥時,他曾經很努力的使芝加哥的兩間教會,一間叫作瑞伯教會,另一件叫作松柏教會,將兩間合成一間,他們一間在北邊、一間在南邊,兩間要合成一間是要在哪一間教會聚會呢?當然是都不是,而是要找一間位置居中的教會聚會,所以他們就找一間在高速公路出口附近的教會,這樣北邊和南邊的教會都心甘情願的合成一間,如果是選擇其中一間教會的話,這個教會要合成一間的困難度就會很大。大衛也懂這個道理,所以他選擇的地方就不在北方的聯盟,也不在南方的支派,而是居中不屬於任何一方的地點。在這個地方,他可以往北聯絡其他支派,往南聯絡其他支派,是大衛覺得很理想的一個首都,所以在這裡我們看到大衛有一個地理上的轉變。
-->
-->二、心靈因素的改變:面對堅固的營壘傳說(撒下5:8-9)、(撒下4:4)、(撒下9:7,13)
第二個是一個心靈因素的轉變。現在問題來了,剛才說到非利士人、希伯來人和亞瑪力人幾百年來在山下打打殺殺,卻從來沒有人去攻打耶路撒冷,其實不應該說是沒有人去攻打耶路撒冷,應該說是為什麼從來沒有人攻得下耶路撒冷,這就要來看耶路撒冷的地形了。圖片中的右方是北邊,下方是東邊,整個地方我們都可以稱它為耶路撒冷,它的地形是一個四面被深澗環繞的地形,旁邊也都是山,可是剛好有幾條溪和幾座山谷把它圍繞起來,在錫安的最高處有一大片高原,城就建在這片高山的平原中,在它的東邊、南邊和西邊都是懸崖峭壁,敵人很難從這些地方直接爬上去偷襲它,特別是錫安居高臨下,山下敵人的任何動作都看得一清二楚,整個耶路撒冷是被山谷和乾凅的河床所包圍,除了北邊的山谷不太明顯以外,其他都是很明顯的在山谷裡面,所以自古以來任何人要攻打耶路撒冷,一定要先把這些山都攻打下來,然後再想辦法攻入耶路撒冷城。
-->圖片下方灰色部分是我們剛才講的錫安,整個耶路撒冷城一開始只是這一區,後來以色列人佔據了這地方後就一直往北邊發展,在耶路撒冷這裡,它有汲淪谷、欣嫩子谷和泰羅邊谷這三座谷,把它的東邊、南邊和西邊圍繞起來,在城南交叉,所以耶布斯人自古以來,有任何人來攻打,他們就據險而守,把北邊防守好就好了,若遇有戰事,在此居住的人就往東南角較高的錫安躲避,所以他們稱這裡是一個保障、是一個地形險要、易守難攻的據點,若沒有克服這地形保障,整個耶路撒冷也不能拿下,所以雖然有非利士人、希伯來人和亞瑪力人他們幾百年來在山下打來打去,可是從來沒有人能夠攻佔耶路撒冷。
那一天大衛就決定要攻打耶布斯人,他講了一句話:「當日,大衛說:誰攻打耶布斯人,當上水溝攻打我心裡所恨惡的瘸子、瞎子。從此有俗語說:在那裡有瞎子、瘸子,他不能進去。」(撒下5:8)這是一節很特別的經文,很多聖經學者提出解釋,為什麼大衛會和跟隨他的人說「當上水溝攻打我心裡所恨惡的瘸子、瞎子」?首先我要說明大衛他並不痛恨瘸子瞎子,這句話是他對耶布斯人的一個反應。因為大衛和約拿單很要好,而約拿單有一個兒子叫作米非波設,米非波設在五歲時,有一天聽到他的阿公和爸爸去前線和非利士人打仗,可是很不幸的,他們雙雙戰死沙場,那時候他的乳母以為非利士人要攻打來了,於是就抱著他趕快逃,結果不小心就跌倒,那時的醫術不發達,沒有骨科醫師照料,結果他的雙腿就瘸了,「掃羅的兒子約拿單有一個兒子名叫米非波設,是瘸腿的。掃羅和約拿單死亡的消息從耶斯列傳到的時候,他才五歲。他乳母抱著他逃跑;因為跑得太急,孩子掉在地上,腿就瘸了。」(撒下4:4)之後聖經告訴我們說,大衛做王以後就把米非波設找出來,「大衛說:你不要懼怕,我必因你父親約拿單的緣故施恩與你,將你祖父掃羅的一切田地都歸還你;你也可以常與我同席吃飯……於是米非波設住在耶路撒冷,常與王同席吃飯。他兩腿都是瘸的。」(撒下9:7, 13)從這段聖經很明顯的就看出來,大衛非常恩待約拿單的兒子,他所講那句話不是針對那些身體上不方便的人講的,而是一個比喻。
撒下5:6「耶布斯人對大衛說:你若不趕出瞎子、瘸子,必不能進這地方;心裡想大衛決不能進去。」很多聖經學者就對此句經文提出解釋,有人是說這是很堅固的城,連瞎子瘸子都可以防守住,或者是說這座城為了要刺激大衛,他們就真的放了幾個瞎子瘸子在那防守就綽綽有餘了,有很多種不同的說法,大概有六種,在福音週報上有詳細說明。我比較喜歡的解釋是一位猶太人的拉比,其實猶太人的拉比一直有這樣一個解釋的傳統,只是這一位叫作格爾森奈德(Gersonides 1288-1344)的拉比,他對這段聖經所提出的解釋和推論最能夠抓到這整個故事的核心,他認為瘸子與瞎子實際上是兩座巨大恐怖的神像,擺在山谷裡面的門口,這兩座神像被立為是耶路撒冷的守護神,它高高的矗立在門口前,利用著險要的地形地勢控制著進入耶路撒冷的門口,當敵人靠近時,這兩個鬼怪很奇怪,它們就會發出巨大的聲響、恐怖的怪聲,還有一陣陣的陰風,從你的身上吹過去,讓敵人未戰先懼。在那個時代是很迷信的,不像現在這樣,大家都會害怕,趁敵人害怕時,耶布斯人就在至高點上聲東擊西,利用這兩個鬼怪吸引敵人的注意,再暗中偷襲,所以很多去攻打耶布斯人的軍隊,都吃了這個虧,傳聞就一直流傳說有一個瘸子和瞎子的鬼怪在守護著耶路撒冷。這兩座神像所代表的不是別人,其實是要貶低以色列人他們都認識的兩個祖先,一個是瘸腿的雅各,一個是年老瞎眼的以撒。大衛在曠野漂流時,常常有機會經過耶路撒冷附近,在曠野裡也常常充滿著被放逐或是無家可歸的人,他們之中就會有很多的傳聞,這些傳說有的是誇大其詞、有的是荒誕不經,聽起來很離譜,可是也有一些是講到有關耶布斯的祕密,其實大衛在那個過程中,收集到很多的資料,雖然並沒有辦法判別那些資料的真假,他可以選擇相信自古以來的傳說迷信,真的有兩個鬼怪在守護耶路撒冷,在那時候是很合理的,因為當時候的人認為每一座城都有守護神。但是大衛也可以有他的懷疑,那兩個巨大的神像根本就是裝神弄鬼,不是什麼神明。
有很多人都聽過這樣的傳說,可是大部分的人都沒有採取行動,大衛卻不一樣,他認為耶布斯人知道希伯來人的歷史,知道他們祖先的故事,所以故意製造這兩個鬼怪來使希伯來人害怕,因為在迦南地都流傳著希伯來人要統治這塊土地的傳說,所以就利用他們的祖先覺得害怕的故事來嚇唬這些希伯來人。實際上這座神像是利用水利工程連接的大型機件,因為自古以來耶路撒冷就是以水利工程聞名,在當中有一個很有名的基訓泉,後來的猶太人統治耶路撒冷後也挖掘了兩條溝渠,一條叫作西羅亞溝,一條叫作希西家溝,基訓泉會流到西羅亞池,這讓他們在被敵人包圍十天、二十天、兩個月時,都不怕斷水。因為自古以來,耶路撒附有非常好的水利工程從城的下面經過。這些耶布斯人就是利用這些基訓泉的水力,透過風箱來驅動,產生巨大的聲響和氣流,造成令人恐怖害怕的氣氛。所以大衛決定要去攻打耶路撒冷時,他不是直接去攻打城門,他是向跟隨他的人說「當上『水溝』去攻打我心裡所恨惡的瘸子瞎子」,之後大衛就上去破壞這個水利設施,切斷水管,兩座怪物沒有了能源,也就不能裝神弄鬼,擺在那裡不過就是一堆廢物。在城東峽谷底部有一個水道的入口,先破壞水管,再利用這水管的通道偷偷地潛入到城池裡面。
-->那時候的約押就帶領軍隊,從水道偷偷地潛入到耶路撒冷,耶布斯人還以為,有這個易守難攻的地勢,有兩座恐怖的神像,和令人害怕的傳說,加上聲東擊西的戰術,他們認為大衛一定沒有辦法打進來。可是當大衛的軍隊突然出現在耶路撒冷城內時,耶布斯人才發現他們的神像根本派不上作用,應變不及,結果整個耶布斯人就束手就擒,大衛很輕易的取得勝利,攻下了耶路撒冷,不但把它打下來,甚至沒有付上太大的傷亡。很多的聖經學家研究發現,大衛其實只有少數人進入耶路撒冷,不是一次帶領大批的人馬去把裡面的人都殺光,耶布斯人甚至都沒有受到太殘忍的待遇,他們繼續留在耶路撒冷裡面生活。大衛就將這座城取名叫作大衛城,又名錫安。講到錫安很多人就很熟悉,如果你有看駭客任務就知道,電影最後是講到一個錫安堡壘,那個概念和聖經裡的概念很像。它是一個保障,是不能被攻破的,是最後的一道防線,大衛就將這個地方命名為大衛城,又名錫安。「大衛住在保障裡,給保障起名叫大衛城……」(撒下5:9),這是第一次在聖經裡出現錫安這個字眼,從此錫安就成為猶太人信仰的一個記號,也是我們今天基督徒一個應許異象的核心,表達出上帝的主權和旨意。
三、身份認知的改變:萬軍的上帝與他同在(撒下5: 9-10, 12)
第三個是,在這個過程中,大衛的身份有一個轉變。當大衛攻下耶路撒冷城之後,「大衛日見強盛,因為耶和華―萬軍之神與他同在。」(撒下5: 10)這句話如果照原文的意思是說:「大衛的步幅更大、容量更大,因為萬軍之耶和華與他同在。」第12節又說:「大衛就知道耶和華堅立他作以色列王,又為自己的民以色列使他的國興旺。」弟兄姊妹,其實這兩段經文有一個很重要的意義,這段經文的意義表明了大衛的生命有一個很大的轉變,他對他的角色有一個很深刻的認知,他知道自己是國家的元首,他知道他為什麼擔任這個角色,他知道是上帝把他放在這個位置,所以當他做這個工作時,他知道這件工作不是隨隨便便拿來的,而是上帝對他的應許,讓他成為以色列的王。不曉得在我們每一個人的工作當中,你有沒有知道這是上帝要你在的位置,不管是作一個主管,或是作一個伙計,你知道這是上帝要你做的。大衛從一個逃亡流浪的人,成為一個全國重心的人物,這個過程不是一個跳躍的轉變,而是一連串成長的故事。
大衛的故事我們已經講了很久,快要三年了,我們知道大衛之所以是大衛,是因為之前的種種經歷,有這麼多的經歷累積下來,到最後大衛成為以色列人的王,所以如果沒有講以前那些,現在來講這些,那個感覺是不一樣的。我們看見大衛今天成為以色列的王,他成熟了,他足以成為以色列人的一個王,如果歷史不是這樣,而是說,大衛擊倒了歌利亞,成為掃羅的女婿,然後大衛就做了王,這樣就跳過了掃羅的追殺,跳過他在曠野的流浪漂泊,和他為了要活下來去投靠非利士人,在那邊每天要說謊,沒有看見那些他生命中辛苦的掙扎,他就當了王,從此王子與公主就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故事就結束了,可是聖經讓我們看到的不是這樣的一個故事,它讓我們看見的是前面的這許多遭遇,這就是我們生命的故事,我們很多人在生活中就跟大衛一樣面對各種不同的掙扎。很多人在遇到困難時會說自己像約伯,其實我覺得我們大部分的人不像約伯,為什麼?約伯是個完全人,我都不敢說我像約伯,我比較喜歡說我像大衛,因為大衛有時候會說謊,有時候會做錯事,約伯是個完全人,我們大部分的人都不是。大衛讓我們看見,其實他也沒有做什麼特別壞的事情,可是一些困難和問題就是臨到他,如果大衛只是一個馬上從牧童被膏立,打倒歌利亞成為女婿,就做了王,那他可能只是一個政治的暴發戶,人生一帆風順,他的生命若沒有經過這些磨練,他就變成一個驕傲自大、高高在上、目中無人的君王,可是當他的生命遇到很多的挫折困難失敗時,我們看見這個人在這些挫折困難失敗中間,漸漸變得不一樣了,當他準備好時,他真的就知道上帝堅立他作為以色列人的王。
生活回應
一、生命的恐懼與障礙
透過今天這段經文,我們要一起來思考。第一個,我剛才講那兩個鬼怪是建立在一個假設之上,不過那個假設設計得很好,若不加思索那兩個鬼怪的假設,就真的會落入那樣的結論,那是一個解釋推論的過程。正如我要說我們的生命常常要面對的恐懼和障礙,大衛攻陷了耶路撒冷,不管那裡有沒有鬼怪,至少那是一個大家都不想去碰的禁忌,在這個禁忌成立的前題下大家都認為要把耶路撒冷打下來太困難了、代價太大了,沒有辦法,所以大家就乾脆不去碰,過去的人沒有勇氣去攻打這個迷信鬼怪的巢穴,從來沒有人能夠打下這個險要的城市,也沒有人把耶路撒冷看為一個重要的戰略地點,但是大衛卻改變了對這個禁忌的想法,他勇敢去做眾人認為不可能、太困難、辦不到的事情。如果真的有鬼怪傳說的話,大衛沒有被那個鬼怪嚇到,大衛在攻打耶路撒冷城的過程中,他展現了一種勇氣和智慧,所以聖經說他的步幅加大,他大步地進入耶路撒冷,去面對那個困難和挑戰。於是他招聚了所有上帝的兒女,不論是南方或北方的支派,都在大衛仁慈、溫和、智慧的領導之下合一,成為偉大的王國,大衛生命的成熟度在此展現無疑。
各位弟兄姊妹,我們每個人的生命中都有我們覺得恐懼害怕的東西,有的弟兄害怕的是面對所喜歡的姊妹,當兩人碰面時就結結巴巴不曉得要講什麼,所以就這樣蹉跎了好幾年,一直沒有女朋友。我們必須勇敢去面對我們自己覺得恐懼害怕的事情,我們才有可能跨出那一步、才有可能改變。當我們慢慢地去面對我們生命中的恐懼和害怕時,我們就會漸漸的成長,當我們成長時,不單單是身體的改變,也不單是年歲的增長。說到長大我已經十幾年沒有長大了,從我高中以後就一直是目前的樣子,大家都說我怎麼都沒有變,那天去參加很久以前教會青年的婚禮,大家也是這樣對我說。我們可能外表很多年來都沒有變,可是我要說的是,真正的成長不是外表的改變,而是我們能不能夠藉由信仰的力量,帶領我們不斷的踏入新的境界,在每一次的選擇中,我們有智慧和勇氣從一個熟悉的處境,踏入另一個對我們來說陌生又不安的境界,當我們走入這些新的境界,用信仰去面對時就會發現,我們的眼界變大了,那些生命中的障礙困難,到最後往往成為我們生命成長的動力,對我們而言,那些困難的經歷可以是成長的催化劑,苦難和挫折可以激發我們的生命的火花,使我們的生命發展出深度和耐力,並且更寬闊,在苦難中會讓我們的生命覺得不貧乏,而是更加的豐富,這就是聖經的作者,希望我們在大衛的故事中領悟到的真理。
我們看到大衛他不是因長期被人追殺,和常在掃羅的敵意中,就心裡充滿怨恨和痛苦;也不是因為他去投靠非利士人之後就好像吃了毒藥一樣,上了毒癮,從此無法自拔,就完全依賴非利士人;也不是在他緊張、逃亡的生命中,令他變得很病態,只顧自己的利益;也不是因為他曾經遭遇為了去救別人反而被出賣,從此他再也不相信人;也不是因為在曠野的流浪中,變成一個漂泊的遊蕩者,從此成為一個遊民,整天無所事事,看著日出日落;也不是整天嘆氣緬懷少年時期的輝煌成就,而失去了理想和使命。在很多的痛苦和困難中,及衝突和敵意中,我們卻看見大衛在那裡面學習成長、改變,孕育出一個合上帝心意的生命、一個豐盛、充滿上帝、用禱告尋求順服的生命。所以我們看見聖經說大衛的步伐越大,他的容量越大,在這些困難挫折中,大衛不是讓他的生命萎縮。如果我們沒有上帝,就可能被成長中的許多傷害限制住,結果我們對人變得不夠信任,對很多事情採取防衛的機制,當我們有這些問題時,我們求上帝使它成為祝福,而不是一種攔阻。
二、非教條的靈命故事
我們小時候都讀過很多教條,我記得以前大家曾唸過青年手則十二條,第一條是「忠勇為愛國之本」…,最後一條是「有恆為成功之本」。永恆真的必定會成功嗎?當兵時要唸軍營手則,那個更長更囉唆,「絕不可有什麼之行為」,在大衛的故事裡你看不到「上帝說:絕對不可有什麼之行為」。大衛三十七歲時做了以色列人的王,我們看見的是他靈性的故事,我們看見他的故事不是一個教條,也不是告訴我們人應該怎樣過完全生活的口號,而是上帝同在與上帝心意在故事中的展示。重點是我們在看大衛經歷的過程中發現,我們和大衛一樣,遇到困難時也會害怕、逃跑、說謊,為了達到保護他自己的目的,然而我們也發現,他乃是被上帝不斷的改變和調整。很可惜的是很多基督徒在看大衛時,囫圇吞棗讀過去就算了,我們沒有看見這些經文中有很多特殊的記載,也沒有發現這些記載對我們的意義是什麼。另外一種只是將聖經淪為平面化道德的訓誨,對他們而言,聖經缺少深刻描述人生面對不同遭遇的體驗,缺少一種發人深省的處事智慧,只是一種絕對化的信念,一種教條的宣示。我在準備大衛的講道篇時,常常去看不同的牧師,或是查經班,或是註釋書對於大衛的解釋,他們都把大衛描寫的像上帝一樣,裡面寫的大衛是個神,不是個人,他所有的事情都是完美無缺的,他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對的,即使做錯了也都會有一套很好的理由。例如當大衛說謊時,他跑去挪伯找祭司亞希米勒拿五塊餅時,大衛說:「王吩咐我一件事:我差遣你委託你的這件事,不要使人知道。」解釋成「那個王是上帝,是上帝派他出來,所以大衛沒有說謊。」那種硬拗,把大衛的人性都拗不見了,在大衛而言,他就是一個道德完美的人,不是凡人,是一種絕對的信念,絕對沒問題的一個人。當我們這樣看大衛時,會發現我們沒有辦法跟他一樣,關於大衛的故事不是告訴我們一個聖人的品格是如何的完全,也不是要告訴我們一個完全人應該要怎樣生活,而是一個普通的人,如何讓上帝在他身上改變生命的故事,是一個充滿人性的靈性故事。其實我們每個人的生命故事也應該是這樣,我們都不完全,都有自己的缺點,我們都有自己的軟弱和敗壞,甚至我們小時候也常常瞞著父母做一些不好的事情,或是常常把自己的過錯賴給別人,至少有人是不喜歡吃青菜而把它偷偷倒掉。大衛的故事是讓我們看見上帝如何在他生命中工作,不是讓我們看到他的完美以致於我們相形見拙。當我們在看大衛時,我們發現大衛也有不完全的一面,但是不同的是他常常倚靠上帝,不同的是當他自己犯錯時,他會尋求改變,求上帝來幫助他。大衛的故事提醒我們,我們是一個蒙恩的罪人,在我們的軟弱、欠缺不足當中,有上帝與我們同在,我們並非從頭到尾都是成功的,而是讓我們接觸到自己的人性、卻又提醒我們上帝每時每刻與有關係,我們的身上都有上帝的工作,如果我們願意誠實面對自己時我們會發現,重點不是我們做了什麼,而是在上帝那裡,他幫助我們,他讓我們不斷地學習、成長與改變。
三、耶和華是我的牧者(撒下5:2)(詩23)
最後我們看見大衛成為一個牧者,這個身份是因為上帝是他的牧者,我們要說,大衛奮鬥的日子已經結束了,當時以色列人去找大衛講了一句話「從前掃羅作我們王的時候,率領以色列人出入的是你……」(撒下5:2),當這些人在跟他講這句話時,特別提到掃羅王有其特殊的意思,大衛不用再去擔心有一個掃羅王會去追殺他了,他不用擔心半夜裡突然被叫起來,用繩索將他從牆上縋下去,現在是他掌權的時代、是他統治的時代,以色列人來到希伯崙擁立他作王時跟他說:「……你必牧養我的民以色列,作以色列的君」(撒下5:2),這裡面講到一個動作是牧養,講到一個角色是君,不過一個牧養的人應該是一個牧人,所以它裡面提到一種雙重的身份,一個是牧人、一個是君,這裡提到的君,它原本不是君王的意思,原本的意思是王子,所以以色列人他們不稱大衛為王,因為之前有一個叫作掃羅的王是失敗的,以色列的歷史很悲慘是因為他們第一個王是一個徹底失敗的王,這時候他們要立第二個人做王,這個王會不會成為另外一個掃羅王?這個王會不會弄權?會不會去逼迫那些威脅到他王位的人?他會不會變成另外的一位暴君?或者大衛會成為一個好的牧人?讓上帝在他的生命中來治理管理這個國家呢?親愛的弟兄姊妹,牧人是一個角色,大衛他本來的工作就是一個在曠野裡牧羊的人,大衛的故事就是從一個「牧者」的故事開始。所以弟兄姊妹,當我們在尋求上帝的心意時,第一個不是先去否定掉我現在的身份,很多時候上帝要使用你,就是從你現在的身份開始,可能你是老師,上帝就用你老師的身份;可能你是醫生,上帝就用你醫生的身份;可能你是公務人員,上帝就用你公務人員的身份。大衛是一個牧者,上帝就用他牧者的身份,上帝給他的角色就是牧養羊群的,以前是牧羊,現在是牧養他以色列的百姓。當大衛做王時,希伯來人到他面前來其實是跟他說:「做我們的王子吧,不要變成渴求權力的暴君,不要強迫人民來滿足自己的野心;當個好牧人吧,不要以自我為中心,不要犧牲百姓來抬高自己的地位。來自伯利恆的牧羊人,成為一個好牧者,來牧養你的百姓。」所以大衛聽見他百姓對他的期望,也照他們的要求去做。
大衛一生的故事在詩篇二十三篇有很深刻的描述,我想我們在主日學的教育下大家都會背,甚至有的人在蒙主寵召前,要求家人把這篇經文刻在他的骨灰壇上。親愛的弟兄姊妹,這首詩的每一個場景,其實都是大衛一生的縮影,他說「耶和華是我的牧者」,他要成為一個好的牧者以前,他要先讓耶和華成為他的牧者,當我們要了解大衛這個人的時候,我們沒有辦法把上帝拿走,當我們把上帝拿走時,大衛真的就是一個普通的人,甚至他沒有辦法成為今日的大衛,我們在看大衛生命成長的每一個部分,你看不到高談擴論上帝的教義,你看不到一個只是注重道德、倫理、律法的上帝,而是上帝如何在他每一天的生活中,陪伴他、帶領他,與他同在,帶他走過死蔭幽谷,為他在敵人面前擺設宴席,這就是我們的上帝。事實上大衛在他每一天的生活中,不斷地經驗那位跟他在一起的上帝,不是遙遠抽象與日常生活無關、高高在上的神明。大衛的生命很特殊,他是一個合上帝心意的人,如果你仔細去看聖經的話會發現,大衛一生沒有行過一件神蹟,一件都沒有,但是你我都不得不承認大衛的生命充滿傳奇,也沒有神蹟臨到他身上,大衛跟我們同樣是一個平凡的普通人,我們當中不曉得是否有人行過神蹟,或者有很多神蹟臨到你身上,你有大衛還沒有咧,他就是一個很普通的人,但是他卻是一個合上帝心意的人。當我們要成為合上帝心意的人,首先我們要去尋求上帝的旨意,如果我們不了解不知道上帝的旨意,我們就不可能合上帝心意。我們不可能每個人都和大衛一樣成為一國之君,雖然台灣有一首歌這樣傳唱「做總統大家有機會…」,即使我們不是每一個人都能當總統或一國之君,可是我們都可以靠著上帝在我們的生命中陪伴我們,學習去尋求去認識上帝,使我們都成為合上帝心意的人,讓耶和華上帝成為我們的牧者,當耶和華上帝成為我們的牧者時,我們看見大衛就在他生命的職場領域中成為一個牧者去牧養周遭的人,同樣我們每一個人也都能夠成為一個牧者,可能在我們的家庭、可能在你上班的地方,可能在你的班級,你可以成為一個謙卑的牧者,去牧養關照那些周遭的人,這是大衛讓我們看到他生命中一個不一樣的地方。願上帝幫助我們每一位也成為一個牧者。
「愛我們的主,我們在你面前求你幫助我們,我們看見你如何帶領大衛的生命,我們求你也顧守我們、幫助我們,在這過程當中,看見主你的聖靈與我們同在,願你祝福我們每一位弟兄姊妹,讓我們不輕看我們生命中所遇見的每一個艱難、每一個事件,因為我們相信你就是我們生活中一起同行的上帝,我們相信在這當中有你美好的旨意,你祝福我們、幫助我們,在這個過程中,讓我們學習來跟隨你的腳步,在你面前禱告感謝。禱告奉耶穌基督的名,阿們!」
1 意見:
看到曾牧師這篇講道文章發現個人有不少的收穫及小小的成長。謝謝牧師的分享。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