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5日 星期六

在路上

 

一、前言

弟兄姊妹平安,我們這一季前半段的講道主題,將隨著教會的樂活讀經進度,進入民數記,之後接著是感恩節和預備慶祝耶穌誕生的待降節期。民數記對許多弟兄姊妹來說,是較為陌生的,在此先稍作介紹,這卷書屬於摩西五經(創出利民申)中的一卷,裡面主要有三個內容,第一種是記載許多數字和人名,在第1章和第26章各記載兩次的人口調查,有其特別的意義,代表摩西帶領出埃及的第一代以色列人,以及第二代將要進入迦南地的第二代,標示出這是一段轉換和過渡期。第二種內容是記載關於律法的內容,特別是各種跟獻祭有關的規定,和出埃及記、利未記、申命記中有相對照的經文。第三種是記載他們從西乃山下整隊出發後,到準備進入迦南地之間這段曠野期間所發生的事情。整卷書中有組織地將這三種內容組合起來,稱為民數記,相傳是摩西寫的,再加上後來人的編輯成為現在的模樣。

 

在今天的講道中,將接續在上個主日,光勝牧師講道以色列12支派以約櫃為中心,在雲柱火柱的帶領下,如同紅燈停綠燈行的引領,有秩序地一同出發。我把這稱為「在路上」,我們除了了解當時發生了什麼事,也連結到我們每一位基督徒該如何看待現在的生活,這是關於個人,也關乎群體。

 

二、進入經文—看見一條抱怨連連的路

1.從嘀咕和抱怨開始—團體中的閒雜人(12:38, 11:4)

對這群以色列百姓來說,他們離開從小生長的埃及,過紅海,進入曠野,在西乃山下住了一年,遵照所領受的律法,製作會幕、約櫃和各樣器具,學習獻祭等,有如現代教會的建堂,接著在火柱雲柱的引領中,是綠燈準備前行。

 

今天我們讀的這段經文,11:1百姓發怨言傳到耶和華耳中,上帝降火在營區外圍,透過摩西祈求,火熄滅。沒多久,中間的閒雜人開始嘀咕「誰給我們吃肉呢﹖我們想起還在埃及的時候,那時可以不花錢就吃魚、吃黃瓜、西瓜、韭菜、蔥、蒜,現在除了嗎哪,什麼都沒有。」這兩件連續的事件,就發生在他們剛出發沒有多久的時間,從西乃山到迦南地的約旦河邊,距離大約多遠﹖我查了一下google地圖是大約480公里,在我讀到的資料中學者估計,在古代的路況和這麼多人一起走,最快十一天就可以到。他們才剛開始整隊齊步走沒走幾天,竟然這麼快就有抱怨,開始成為一條抱怨連連的路,且走得比他們想得還要久。

 

關於抱怨,聖經中並非要我們都不能抱怨,在詩篇中有好些抱怨,詩人寫下詩篇抱怨自己受到的委屈、痛苦,在抱怨中跟上帝對話和祈禱,後來化為盼望和信心的祈禱。但詩篇中寫的跟這裡的不一樣,這裡就只有抱怨。當我們讀民數記這段記載,在走進曠野的路上,接二連三地聽到抱怨,縱使每天有伴隨著神蹟的雲柱火柱的引導,縱使每天早上他們走出營區撿拾嗎哪做食物,卻百姓們卻可能是邊撿邊嘀咕,邊煮嗎哪邊抱怨。這裡提到閒雜人,指的是跟著以色列人一起出埃及的外族人,這個詞共有出現兩次,分別是出12:38,民11:4,我曾分享聽過一位牧師用這兩段經文教導關於「閒雜人」的危險,這兩段經文可以用「出一兩個三八的,民就一個一個死」來記憶。這些閒雜人好像有選擇性的失憶,在埃及當奴隸的時候,哪有真的這麼好﹖別忘了他們是奴隸,法老要他們做什麼就做但這些嘀咕的抱怨在團體中醞釀散開,11:10摩西聽見百姓家家戶戶在帳篷門口哀哭,哭說沒有肉吃,好苦喔。用我們現在的話說,就是傳播假消息、帶風向,是認知作戰,是會出亂子的。

 

2. 我是一個習慣抱怨的人嗎﹖我身處在一個習慣抱怨的群體中嗎﹖

拉回到我們現在的生活,試問,你會抱怨嗎﹖你是一個習慣抱怨的人嗎﹖你抱怨什麼﹖常跟誰抱怨﹖抱怨時間太少,抱怨別人怎麼不認真,抱怨,自己投入怎麼沒有即刻產生成果,抱怨工作上所投入的和薪水不成比例﹖抱怨政府政策不夠照顧人民,甚至在匿名的網路中怒氣爆發來抱怨,這是你我目前的生活光景嗎?

 

同時,也試問,你身處在一個習慣抱怨的群體中嗎﹖或許一開始你可能不習慣也不喜歡抱怨,但聽著聽著這環境中經常性的抱怨,自己也漸漸習慣,甚至也加入在這樣抱怨中。如果你身邊有這樣的人,那真要認真思想你們之間的關係,能否誠心提出勸戒、試著改變對方,或者需要和這樣的人或群體保持距離,以免讓你繼續走在一條抱怨連連的道路上。

 

三、在曠野—這難道不是一條通往應許之地的路﹖

1.留意上帝的供應和出手,也別忘了有上帝的管教。

讓我們換一個角度想,這群出埃及走進曠野的以色列百姓,難道他們不是正走在一條通往應許之地的路上嗎﹖這豈不是一條上帝引領和陪伴。他們在路上,難道不該意識到這階段僅是過程,不是終點,在前方有更美好的應許之地在等著他們。除了原有的火柱雲柱、除了每天馬那的供應外,上帝也出手,要摩西去找七十位長老一同來分擔他帶領的責任,穩定摩西所承受的痛苦和壓力。上帝也出手,讓他們連續吃肉一個月,11:31記載上帝颳起一陣風,把海上的鵪鶉吹過來,掉落在營地的周圍,以色列百姓吃肉吃到從鼻孔噴出來。這是上帝的出手供應,但同時,也別忘上帝會管教,聖經記載,上帝就擊殺那些貪慾的百姓,讓他們死在那裏。以色列百姓受處罰管教,從一個更廣的時間來看,這是上帝要塑造屬於祂的子民,透過規範律法、制定獻祭和製作會幕,有如外在的建堂,但更深的建造他們成為屬神的子民,脫離原有在埃及養成的價值觀,則需要更長的時間。我們看到這群以色列百姓,有如一個小孩需要被陪伴、被教導、被管教,才能漸漸長大成為真正屬神的子民。我在預備PPT的時候,很喜歡這幾張耶穌和小孩的藝術作品,表達我們在上帝的帶領陪伴下,每個基督徒需要成長,我們在信仰上的認識和成長,不是也需要經歷這樣類似的歷程。

 

2.這也是一條塑造上帝子民的旅程,也是你我的信心之旅。

這條上帝的應許之路,對我們來說也是一條信心之旅。問大家你曾從哪裡學習到信靠上帝﹖你的信心只是說說而已,還是真的如此相信呢﹖對上帝的信賴,往往是在逆境中學習到的。到中國宣教的宣教師戴德生曾說過「不信的人只能看見困難,信的人卻看見在他們和困難之間有神。」意思是,上帝在哪裡﹖上帝就在那些相信的人和他們的困難之間,但是對於不相信的人而言,他們卻只能看見困難。或許,我們都沒有經歷過當時以色列人走進曠野的那種處境,在那什麼都沒有的路上,面對困難只能憑著信心跟著大家來往前走。那群人離開埃及走往應許之地,是那世代的以色列人唯一要做的一件事。當我這次在默想經文時,設想假如我在他們的處境中,真的可以更有信心的往前走嗎﹖我真的可以不抱怨、專心仰望順服嗎﹖而另一方面,回到我們所在的環境裡,我們並非活在什麼都沒有的曠野,而是在繁華世界加上資訊爆炸的世代中,過著一直都有事情要忙碌的生活,過著一直有各種擔心掛慮的事情在發生,活在分身乏術的生活中。現在的我們好像跟在曠野十分不同,但卻又跟在曠野相似,就是都容易迷失,容易失去方向感。上帝帶領以色列人在進入應許之地前,經過曠野是為了塑造他們成為上帝的子民,那麼上帝在我們的環境中,祂又要如何來塑造你我,成為屬祂子民的樣式呢﹖但假如我們沒有被上帝這樣塑造,反而被外在環境、外在的價值觀所塑造,那我們會漸漸成為一個怎樣的人呢﹖各位,我說的是,如果我們不是走在一條信心的旅程,那我們正走在一條怎樣的旅程呢﹖

四、結論—你我正走在哪一條路上

 

1.哪裡是你的應許之地﹖

親愛的弟兄姊妹們,你正朝著那個目標方向前進呢﹖如果牧師問你,現在哪裡是你現階段的目標,那裡是你認為的應許之地﹖答案可能多種,包括考上理想學校、順利畢業找到好工作、找到相愛的人組成家庭、生兒育女、買房買車、事業有成、維持年輕健康的身體、或你想的是去某個遙遠國度中住上一年半載好好體會生活等。這些都是值得我們去努力,努力想讓生活過得更好的目標。但隨著年歲和經驗的增加,是否我們漸漸會發現這些目標,原來都還是在路上,都還不是那最終的「應許之地」,因為當我們達到這些之後,往往會發現還繼續會問,然後呢﹖然後呢﹖以上這些都還在過程,都還是階段性的目標。那我們真要花時間好好想想,上帝對你我更深遠的目的究竟是什麼。

 

2.通過階段性的目標,去覺察上帝對你我更深遠的目的。

如果你問我,牧師,那你的體會是什麼﹖整個人生就是一趟走往應許之地的道路,我們一直都「在路上」。從一個階段進到另一個階段,上帝要我們在當中學習,珍惜並體會當下,有歡笑的時刻,有困難和痛苦的時候,在這當中去留意上帝的作為,雖然火柱和雲柱沒有那麼清楚,卻需要仔細去體會。也留意上帝的作為,建立對上帝的信心,感激在每天中像嗎哪那樣的生活供應。是的,我們不同生命階段,會設定不同的階段性目標,讓我們依靠上帝的恩典去達成,同時也去覺察上帝透過這,對我指向那更遠的目標是什麼。我自己越來越覺得那些目標,雖然可能是外在的,但更多卻是更指向內在,究竟上帝在這些過程中要我成為一個怎樣的人﹖上帝要我常常經歷祂的同在,邀請我把握機會和祂一起同工,存著敬拜跟感恩的心來過生活,這些都是繼續走在這條通往應許之路的方向。如同彌迦書6:8,先知彌迦所領受的「世人哪,耶和華已指示你何為善。他向你所要的是甚麼呢?只要你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與你的 神同行。」

 

3.從個人和群體—和平教會眾兄姊一起前往應許之地。

這條繼續「在路上」的歷程,不僅是關乎個人,同時也是群體,因為個人能在信仰群體中被塑造、被培育。回想過去,我感謝上帝,讓我能持續參與在信仰團體中。有句話說「一個人可以走得很快,但一群人可以走得很遠。」我擔心自己一個人走,走得快,卻也容易走偏差,走走就停下來了。大家是否深切體會到,我們能成為和平教會的一份子,在這個教會中找到認同感跟歸屬感,能在這群體中一起同行,真是上帝的恩典,在男女老幼同行的群體中,我們在這裡學習彼此相愛,學習信心的仰望,更存著盼望成長,共同經歷一段被塑造成為上帝子民的歷程,走進那永恆的應許之地。雖然這條路有多長,每個人都不同,也不是我們能掌握或計畫的,但讓我們一起在路上,一起同行,阿們嗎﹖我們一起來禱告。

0 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