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8日 星期六

拓殖系列(一) 立定根基

講道內容 : 拓植系列(一)立定根基
經文:馬可福音一章1節 ;哥林多前書三章10-11節
主講:李俊佑傳道

影片:  

MP3:  拓殖系列(一) 立定根基[] []



時間:二0一二年八月廿六日

Ⅰ、前言:建造房屋  

今日要開始新一系列的講道──拓植系列。和平教會新堂建造完工後,接下來要開始進行拓植教會這重要的工作。在開始這事工之前,以及在拓植的過程中,我們需要了解一些重要的觀念。所以這幾次的講道中,會用一點時間來談:拓植教會需要什麼?哪些原則是我們應認識的?而今天要分享的是立定根基。根基是硬的,今天的講道也會硬一些,需要大家的專注,請大家稍微花一點心力。   

建造房屋最重要的一件事即是打地基。若地基穩固,住在裡面的人就能安枕無憂。若地基不穩呢?無論建物多麼高聳堂皇,都無法安心居住其中。台北101大樓曾是全世界最高的建築,在台北建造世界高樓是很大的挑戰,因為台灣位於地震帶上,又時常有颱風,加上過去有很多湖泊,造成土質鬆軟,工程師必須將地基深深打入地下的岩層,才能穩固地築起101大樓。台北101僅僅地基的工程,就費時一年三個月。   

地基工程對於建立一所新教會而言同樣重要。聖經以弗所書說到「教會是被建造在使徒跟先知的根基上,有耶穌基督作房角石。」(弗2:20)人們若開拓一所新的教會,卻沒有預先立好根基,恐怕這間教會很快就會瓦解。耶穌曾說過一個撒種的比喻:種子撒在四種土裡,其中一種,種子撒下後,經日光照射,種子很快就枯乾了,因為種子沒有根(可4:6)。由此可知根基十分重要,並且根基需建基於耶穌基督。但耶穌如何成為教會的根基?拓植教會有哪些原則來立定根基?要說明上述問題,我們將透過馬可福音第一章第一節來學習。今天要從「上帝的兒子」一詞來思考三點建立教會根基的原則。   

Ⅱ、聖經教導  

1.經文背景?   

馬可福音一章一節開宗明義:「上帝的兒子,耶穌基督福音的起頭。」這段經文通常被視作馬可福音的標題,它在原文中並沒有動詞。作者或許希望讀者開卷時,即能知曉整卷書的主題,所以採用這樣清楚且具結論性的語句作為開場。   

根據教會歷史、和研究經文內證,多數學者咸認,馬可即是馬可福音的作者。聖經多處稱馬可為約翰,因為「馬可」是他的拉丁名字,希伯來文名叫「約翰」。他是巴拿巴的表弟,巴拿巴曾與保羅一同旅行宣道。馬可的母親與耶穌的母親同名,也叫馬利亞。馬可很可能是耶穌眾多追隨者之一,教會傳統認為他的家境富裕,耶穌和門徒進行逾越節晚宴的樓房即是他的家。並且他在耶穌升天後,仍繼續接待門徒們在家中聚會禱告。馬可身為初代教會的重要人物,也曾參與保羅和巴拿巴奉安提阿教會差派的第一次佈道旅行。但途中因某種不知名的原故而先行離開,返回耶路撒冷,導致後來保羅與巴拿巴嚴重的意見分歧。

早期教會的幾位教父指出,馬可福音其實是馬可回憶彼得的講道內容所寫下的,目的是堅固當時教會的信心。教會在西元六十到七十年時,遭到羅馬皇帝尼祿血腥恐怖的迫害,使徒彼得殉道身亡,教會人心惶惶,信心搖動。馬可在這樣的內憂外患中,認為有必要再次重述過去的真實經歷,因此寫下彼得所講述耶穌的事蹟,並特別傳遞給位於羅馬境內的教會。

2.兩種詮釋

在上述背景下,馬可福音一章一節可作兩種詮釋。第一,它做為故事開始的標題,鋪陳舊約的預言,和施洗約翰的宣告。對於這個詮釋,人們容易理解,因為在現代文學作品中,或是論述文章、報告等,每個段落都有清楚的標題,方便讀者概略知道緊接的內容要點。第一節在這個詮釋中,僅為一個小段落的標題。

第二種詮釋則較為寬廣,以第一節經文做為全卷的標題,陳述馬可福音的總結。對於這個詮釋,我個人認為比較合理,理由是馬可意欲在書卷翻開、映入眼簾的第一句話,向遭受迫害中的基督徒如此宣告:「上帝的兒子,耶穌基督福音的起頭。」(可1:1)

該宣告的意義在於,對當時的信徒而言,教會遭受大逼迫,領袖死去,會眾分崩離析。若所信的不真、沒有價值,教會信徒實在沒有理由繼續持守信仰。此時間點是弟兄姊妹信心軟弱之時,僅能以禱告、逃難回應現況。馬可在書卷第一節的宣告,在此刻顯得非常清楚有力,並帶領信徒有堅定的信心。這句話傳達了:「教會所相信的福音,其源頭是耶穌;他是基督,是彌賽亞,是上帝的兒子。這是真的,彼得如此說過,我馬可也參與在其中。」接著馬可以快速的筆調,一件接著一件陳述耶穌行過的神蹟,這成為馬可福音的特色,它積極強調耶穌做的事,並且是一件接著一件,彷彿迫不及待要趕快講出來似地。因此,第二種的詮釋讓這一節經文變得非常有力量。

若馬可福音一章一節是福音源頭的信心宣告,接下來讓我們思考,「上帝的兒子」對拓植教會的意義。

III、聖經教導

對基督徒而言,「上帝的兒子」具有什麼特別的意義?「兒子」一詞單獨於經文中出現,並不能帶出特別的信息,因為人人都是某人的兒子,彼此並沒有太大的差別。由此可知,重要的不是兒子的身份,重要的是,是「誰」的兒子。

1.誰的兒子?

在多數的社會裡,屬於誰的兒子本身即具有差別。舉例來說,一般人都會禮讓官員或企業主的孩子,因為即使不給他面子,也要看他父親的面子。過去在鄉下,某次因嘴破到地方診所擦藥治療,治療完畢要付費時,向醫師道謝,告知父親的名字,原本一臉冷漠的醫生,這時突然眉開眼笑,說:「原來你是某某人的兒子啊!這次治療,免費!」是誰的兒子很重要,在塵世是如此,在信仰世界也是如此;我們是光明之子,我們屬光明,如果是黑暗之子,就屬黑暗。

在猶太人的傳統中,上帝是獨一的。若有人說自己是上帝的兒子,這是嚴重的冒犯。經上記載,耶穌在畢士大池醫治一位病了三十八年的人,後遭猶太人逼迫,理由是冒犯了安息日。聖經說道:「耶穌就對他們說:『我父做事直到如今,我也做事。』所以猶太人越發想要殺他;因他不但犯了安息日,並且稱上帝為他的父,將自己和上帝當作平等。」(約5:17-18)若是耶穌說,他是約瑟的兒子,問題就僅限於冒犯安息日;但他說,他是上帝的兒子,引起了猶太人的憤怒。另一方面,馬可福音完成的年代是羅馬帝國統治時期,又是針對羅馬境內的教會寫作,羅馬人對「上帝的兒子」這個身份想必也有強烈的感受。在羅馬文化中,「上帝的兒子」是指羅馬皇帝,正所謂君權神授,羅馬人認為皇帝具有上帝兒子的身分,所以才擁有統治者的地位。馬可福音寫道:「上帝的兒子」正是表達耶穌獨特的身份;而基督徒所信福音的源頭,不是隨意出於某位普通人,而是來自「上帝的兒子」。

所以,拓植教會的第一個重要原則就是,向還未認識耶穌的人分享:基督徒信靠的是上帝的兒子,上帝的兒子有能力,並且信實可靠,因為他不是一個普通的人。

2.尊貴的兒子

尼西亞信經說:「耶穌基督(是)上帝的獨生子,…從上帝出的上帝,從光出的光,從真神出的真神。」耶穌是尊貴上帝所生的尊貴兒子,保羅在加拉太書裡說道,我們被耶穌基督贖回來,叫我們得到兒子的名份(加4:5);雖然人是被造的,但因為耶穌在十架上所成就的救贖了人們,如今基督徒在靈裡面是上帝的兒子。基督徒是否感受到自己尊貴獨特的身分?

有時覺得基督徒(包括我自己)對上帝兒子這一身份的認識非常膚淺。一般信徒都知道,信了耶穌之後,「上帝的兒子」表示天父上帝會賜予愛、照顧、關懷、平安、力量等等。這無可厚非,但基督徒對上帝的認識往往只停留於此。若要向別人表明自己是基督徒,是上帝的兒子,常常感到害怕、畏縮。以前就讀中、小學時,每次讀到耶穌是基督教的教主,老師就問全班:班上有沒有同學信基督教?通常只有我一人舉手,久而久之,心裡開始覺得驚慌害怕。後來上了國中,遇到一位非常勇敢的同學,老師問起就會主動說自己是信耶穌的。原來這個同學的家人曾被邪靈附身攻擊,後經由教會的牧師、長老協助趕鬼才得以復原。這位同學知道,是真實的上帝救了他的家人,信耶穌的身份非常尊貴榮耀,一點都不會感到害羞。

同樣地,基督徒傳福音需要清楚上帝兒子的身份,同時打從心底認定這身份的尊貴榮耀。若基督徒如此確信,必定自然而然散發出基督的馨香之氣,一方面會敬重這寶貴有榮耀的身份,不做出讓上帝丟臉的事;另一方面對這身份的肯定與喜愛,會讓別人感到非常羨慕。

因此,拓植教會的第二個重要原則是,活出尊貴上帝兒子的身份,不僅本身不做害羞的事,同時對自己的身份充滿信心與肯定。

3.敗壞的兒子

對「上帝的兒子」的身份有清楚的認識,可以幫助基督徒活得平衡。一方面,我們會積極面對每日生活,要求自己不能做出羞辱上帝之名的事;另一方面,若是努力後仍達不到標準,我們仍有確信,知道上帝以慈愛愛他的兒女,基督徒不需要過度地焦慮。

然而,若過分對「上帝的兒子」自我感覺良好,則可能造成另一極端。以剛剛治療嘴破為例,如果我三天兩頭拿著父親的名號去就診,甚至四處濫用,的確父親的名號很尊貴榮耀,但很快地,街頭巷尾就會指出我不過是個敗家子。台灣的鄉土連續劇很喜歡使用這類題材,屢試不爽且收視率很高。這現象說明了,這種「仗勢欺人」是普遍令人討厭的事。我稱之為「敗壞的兒子」,雖然清楚知道自己的身份,但卻濫用這身份,結果令上帝的名蒙羞。

歷史上,教會曾濫用上帝的名,並造成了嚴重的後果。如十一世紀到十三世紀之間,歷時約二百年之久的十字軍東征,西羅馬教廷大舉東進,表面打著上帝名號舉行聖戰,事實上卻是為了滿足自身的政經利益,不僅造成許多傷亡,以至於地中海地區遭受嚴重損失,後人也常常舉之為例來攻擊基督教。其實,最糟糕的情況就是濫用了上帝之名,還以為自己正在做對的事情。

IV、上帝的宣道

1.人的宣道(missio hominum)

宣教歷史中亦存在類似情況。這種被稱作「殖民主義式」或「帝國主義式」的宣教,在二十世紀受到學者們嚴肅地檢討。這段約莫於1865年到1910年期間,多數宣教事工夾帶在帝國主義的侵略裡,造成宣教行動被認為是帝國的信仰侵略。例如,清朝末年鴉片戰爭之後,西方列國對中國訂定了種種不平等的條約,好比1858年的天津條約,和1860年的北京條約,其中強制要求中國允許西方宣教士在華工作。宣教與帝國主義的侵略一同進行,導致許多人仇視基督信仰。當時一般認為,上帝開了一扇宣教的大門,讓福音能大舉進入殖民地:但很快地就有人指出,這種形態的宣教恐怕是人為的結果。很多宣教士拒絕採用武力,不認同使用帝國主義和定訂條約的方式達到宣教的目的。然而,不可否認地,當時的宣教果實的確經由如此路徑而獲得。

從歷史的角度來看,這是十八、十九世紀的宣教經驗,結合了當時的政治環境所造成的結果。當時的教會或信徒,認為宣教是自己的責任,必須要為上帝贏得世界。這樣的想法起初十分激勵教會實踐宣教的行動,但久而久之便開始出現問題。簡單地說,信徒用人的智慧、方法和能力,來達到宣教的目的,學者Steiger稱之為「人的宣教」。人的宣教最大的問題是,人或教會團體將「宣教」據為己有,宣教是教會的發明、責任或節目;然後為宣教巧立名目,採用人想得到的各種策略、手段、技巧、方法。教會做了許多表面看來漂亮的宣教工作,但事實上,上帝並沒有要他們這麼做。

人為的宣教對拓植新教會是非常危險的。我在著手開拓教會的論文研究時,以三間主要的教會為研究對象,訪問過三位負責的牧師,和許多相關的牧長同工。訪查與整理資料的過程非常令人興奮,因為得到許多值得學習的方法和策略,可以做為十分有用的參考,心想將來也要帶著這些技巧或做法去服事。久而久之,覺得好像只要學好這些技巧策略,就可以萬無一失地去開拓教會了。直到有一天,上帝讓我發現不太對勁,我正在做一個沒有上帝的宣教。整個開拓只有我個人的想法,使用我所知的方法,而上帝卻不見了。

2.上帝的宣教(missio Dei)

真正的宣教應是上帝的宣教。此一觀念最早由瑞士籍神學家卡爾‧巴特所提出,他在1932年說道:「宣教是上帝自己的一項活動。」上帝是宣教的上帝,宣教是上帝的本質。祂差派了獨生子耶穌,和聖靈保惠師來到世間。換句話說,宣教屬於上帝,不屬於教會;上帝主動宣教、負責宣教,教會只能參與其中,因為只有上帝能拯救,教會本身無法施行拯救。

和平教會在拓植教會的事上比較偏向上帝的宣教。因為若觀察一些客觀事實,我認為其中有許多環節,無法單靠人為計劃或教會的設法便可達成。首先,觀察台灣眾教會現階段對開拓教會的熱切心志,是近十幾年來無可比擬的,幾乎所有主要宗派都期待拓植。浸信會神學院大力推動開拓,靈糧堂宣傳遍地開花的拓植策略,台福教會和行道會也各有行動。眾教派彷彿在同一個時間點,同心參與開拓。原本我的計畫不是開拓教會,而是完成學業,到偏遠地區盡力服事。但上帝把我從原先的想法中拉出來,並且不只我一人如此。在神學院裡,上帝促成一個以開拓為核心的福音開拓團契,一群人有同樣的心志,願意為開拓教會而努力。同時剛好長老教會總會為紀念宣教150週年,推動各中會開拓教會。和平教會剛好即將完成建堂,預備走向新的階段。而我能夠來到和平教會,也是因為許多「剛好」的條件一一成就。這整個過程需要上帝的推動,無法單單倚賴人的能力或決定。

拓植教會的第三個重要的原則就是,上帝才是拓植教會的主。

3.教會的根基

拓植教會的三個原則:一,我們所傳所信的是上帝的兒子;二,活出上帝兒子的尊貴身份;三,上帝才是拓植教會的主。這是開拓教會當中,信徒需要清楚的三個原則,而其實不只是拓植教會,基督徒行事為人也是如此。

保羅在哥林多前書說:「我照上帝所給我的恩,好像一個聰明的工頭,立好了根基,有別人在上面建造;只是各人要謹慎怎樣在上面建造。因為那已經立好的根基就是耶穌基督,此外沒有人能立別的根基。」(林前3:10-11)拓植教會不是開設公司或成立社團機構,也不是發展一個事工。拓植教會是在上帝的呼召之下,建造一間屬於上帝兒子的教會。這是建造一間上帝兒子的教會,其份量完全不同。在《基督教會神所立》這首歌裡,歌詞很直白地說,教會不是人或教會團體建立,而是上帝所建立;耶穌是教會的根基,沒有別的能取代。因此,基督徒一定要按照上述三個原則拓植教會,立定教會的根基。

V、結論:立在根基之上

最後還有一個待解決的問題:基督徒到底如何分辦上帝的宣教,和人為的宣教?和平教會如何確知,上帝呼召教會去開拓新堂?這個問題的答案只有一個:拚命地禱告。

教會如果不禱告,要如何明白上帝的呼召與帶領?如果不明白上帝的呼召與帶領,又怎能走入上帝邀請的宣教行列中?在此誠摯地邀請弟兄姊妹參與教會於每週四在約翰館的禱告會。有此一說,想聽牧師聲音就參加禮拜,想聽上帝聲音就參加禱告會。這笑話不完全正確,但也反應部分事實。和平教會的禱告會過去非常慘淡,每週出席約不超過十人,幾乎面臨解散。現在情況好一些,出席人數在二、三十人上下,但這仍遠遠不足。

由樹林長老教會開拓的北大禮拜堂,會友人數大約三百人,每週禱告會出席約七十人,並且每個月一次舉行六點開始的晨禱;火把行道會會友約一千多人,禱告會有四百人出席,並且尚有通宵禱告會,約莫有三十多人參加。我們在禱告會仍須多加努力,盼望我們開始為拓植教會禱告,所以在此邀請有負擔的兄姐,即便尚在思考、或仍不清楚,週四晚上先一起來禱告。這樣的禱告能幫助兄姐愈來愈清楚上帝的心意,並且幫助教會走入上帝的宣教行列中。願上帝幫助我們,願上帝的兒子耶穌基督幫助我們,在拓植教會的開始,就能立定根基,建造新教會在根基之上。

禱告

親愛的主,祈求你幫助我們深刻明白,主你是上帝的兒子。我們所信、所傳的,是上帝的兒子。求你幫助我們知道,應當活出上帝兒子尊貴的身分。求主也使我們了解,在我們做任何服事以先,或教會要開始事工之前,需要打從心底清楚,唯有上帝是事工的主。求你帶領我們每一個人,真實立定根基,並且為主侍奉。願主聽我們的禱告,謝謝主,奉靠耶穌基督的聖名,阿們。



0 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