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9日 星期六

大衛的必修學分—罪的代價

講道內容

大衛的必修學分—罪的代價
時間:二0一一年六月二十六日
經文:撒母耳記下十五章7-16節
主講:曾昭瑞牧師


講道影片 :


Ⅰ.引言
       今天我們要來修習一個學分,就是罪的代價。我們可以透過聽道來學習,但有人卻必須親身經歷,才能學習到。
       押沙龍一直要回去跟他爸爸見面,終於押沙龍被允許與大衛見面,大衛見了他,與他親吻,「押沙龍來見王,在王面前俯伏於地,王就與押沙龍親嘴。」(撒下14:33),這一幕應是父子相和,感人的一幕,然而,這一切都只是假象,父子相和的關係並沒有真實地發生。


Ⅱ、押沙龍的叛變
       當押沙龍與大衛親吻之後,不但沒有跟父親和好,反而開始計畫謀權叛變。他開始塑造自己的形象,每天預備馬車,派五十人在他面前奔跑,聲勢浩大壯觀,引人側目。
       在以色列人的傳統當中,城門就是法院,押沙龍每天早上在那邊等待要去跟王上告的人,一遇到這些人,押沙龍就把人叫過來,問:「你是哪裡來的?要做什麼?」聆聽其案件原委後,就跟對方說:「你說的事情有理,『無奈』那個王沒有辦法委託人聽你的伸訴。」押沙龍用這種方法來破壞大衛的形象,他對那些來打官司的人說:「其實你說的很有道理,這個官司應該要判你贏,但是我們的王不知道在幹什麼,他沒有時間,也沒有能力派人來聽你的陳述。」所以押沙龍除了對他們表達很深的歉意,接著又感嘆地說:「恨不得我做國中的士師,凡有爭訟求審判的到我這裡來,我一定會秉公處理。」「此後,押沙龍為自己預備車馬,又派五十人在他前頭奔走。押沙龍常常早晨起來,站在城門的道旁,凡有爭訟要去求王判斷的,押沙龍就叫他過來,問他說:『你是哪一城的人?』回答說:『僕人是以色列某支派的人。』押沙龍對他說:『你的事有情有理,無奈王沒有委人聽你伸訴。』押沙龍又說:『恨不得我作國中的士師!凡有爭訟求審判的到我這裏來,我必秉公判斷。』若有人近前來要拜押沙龍,押沙龍就伸手拉住他,與他親嘴。」(撒下15:1-5)。透過這樣的方式,他暗示每個來打官司的人:「如果你們讓我有這樣的機會,我一定會做得很好。」如此一來,百姓就會覺得押沙龍很不錯,當有人要向他表示感謝的時候,押沙龍就會「伸手抓住對方,與之親嘴」。由此可見,他是一個非常會經營人際關係的人,懂得如何營造正面形象,所以聖經上說,經過四年,押沙龍認為時機已成熟,準備叛變,至於要在什麼地方叛變?我們要來看幾個重要的地點:
1.希伯崙
       押沙龍選擇希伯崙作為叛變地點,起因於大衛就是在希伯崙做王的,而押沙龍出生、成長都在這個地方,所以他認為,在希伯崙很容易得到支持。但是押沙龍必須讓別人對他沒有懷疑,於是他跟父親說:「我以前流亡在外的時候,在基述那地向上帝起了一個誓言,就是:如果有一天我回到以色列,我要到希伯崙去還我當初起的誓言。」我們在聖經裡面常常看到,人說謊的時候,往往會把上帝也拖下水,押沙龍為了表現得很有誠意,以遮掩謊言,就拿上帝當擋箭牌。所以,我們要小心,那表現得很敬虔的人,很有可能是說謊高手。
       當大衛聽到兒子的信仰如此堅固,重視自己向上帝許的願,就對他說:「你平平安安的去吧!」「滿了四十年(有作四年的),押沙龍對王說:『求你准我往希伯崙去,還我向耶和華所許的願。因為僕人住在亞蘭的基述,曾許願說:『耶和華若使我再回耶路撒冷,我必事奉他。』王說:『你平平安安地去吧!』押沙龍就起身,往希伯崙去了。」(撒下15:7-9)於是押沙龍就去了希伯崙,而大衛的這個決定,讓自己未來的日子過得並不安穩。
       押沙龍工於心計,他為了使自己的造反勢力強盛,所以他故意組織一個兩百人的進香團,這兩百人都是具有地位的,但這些人並不知道押沙龍要叛變,只是想說:「王的兒子請我去,我很有面子。」所以當押沙龍要叛變時,這些人就形同被軟禁起來一般。當時並沒有實況轉播車,所以會製造出這兩百個人都是支持押沙龍的假象,在氣勢上,能馬上就把對手壓下去,因此,當政變一發動的時候,很多人以為押沙龍有眾多跟隨者,而加入他的陣營,故押沙龍的氣勢與聲勢日漸增加,「押沙龍打發探子走遍以色列各支派,說:『你們一聽見角聲就說:『押沙龍在希伯崙作王了!』』押沙龍在耶路撒冷請了二百人與他同去,都是誠誠實實去的,並不知道其中的真情。押沙龍獻祭的時候,打發人去將大衛的謀士、基羅人亞希多弗從他本城請了來。於是叛逆的勢派甚大;因為隨從押沙龍的人民,日漸增多。」(撒下15:10-12)。
2.耶路撒冷
       相對而言,在耶路撒冷的大衛勢單力薄。當有人跑去跟大衛說:「以色列人的心都歸向押沙龍了!」大衛馬上跟臣僕說:「我們要趕快逃走,不然就來不及了,恐怕押沙龍會忽然來到,加害於我們,用到殺盡合城的人。」若仔細閱讀經文,便會發現,報信的人並沒有報告押沙龍採取什麼樣的行動,只說人心都歸向押沙龍,亦沒有說押沙龍領著大軍壓境而來,但是,大衛聽到這樣的話,卻沒有組織任何的反擊計畫,只做一件事情,就是:「逃」。我常常讀到這邊就會思想,大衛是個勇士,年輕時殺了哥利亞,為什麼他一聽到押沙龍要來了,第一個反應竟是逃跑?實際上的情況可能沒有大衛想像的那麼糟糕,因為沒有足夠的證據證明押沙龍已經向耶路撒冷進攻了。大衛的逃離讓押沙龍不費一兵一卒,不流一滴血,就進入耶路撒冷。
       值得思考的是,大衛的逃跑,代表他很膽小嗎?的確有這種可能性,也可能是因為他一時之間沒有想到親生兒子會背叛他,所以手足無措,選擇逃離,大衛做這樣的決定,原因不明,然而,聖經給我們足夠的證據,大衛逃離耶路撒冷的時候,並沒有打算要放棄他的王位,這就是為什麼他留下十個妃嬪來看守宮殿,「有人報告大衛說:『以色列人的心都歸向押沙龍了!』大衛就對耶路撒冷跟隨他的臣僕說:『我們要起來逃走,不然都不能躲避押沙龍了;要速速地去,恐怕他忽然來到,加害於我們,用刀殺盡合城的人。』王的臣僕對王說:『我主我王所定的,僕人都願遵行。』於是王帶著全家的人出去了,但留下十個妃嬪看守宮殿。」(撒下15:13-16)他留下十個妃嬪看守宮殿,代表有一天,他還要再回來,這個妃嬪是個重要的記號,象徵著大衛他要持續地統治以色列。也有人認為,大衛之所以迅速離開,是因為他不希望在首都耶路撒冷發生戰爭,若戰爭發生,很多建設都會被破壞;還有一個猜測是,大衛並不想要跟他的兒子正面迎戰,他並不想殺死押沙龍,就算押沙龍真的反叛,就算大衛不想看這個孩子,實際上,他還是很愛這個孩子,也因此,當最後決戰時刻來臨的時候,大衛跟他底下的人說:「你們要因為我的緣故,留那少年人的性命。」因此,也有可能是大衛並不想要跟押沙龍起正面衝突,而選擇出城流亡。
3.伯墨哈
       這個地名在聖經上原本的意思是「最後一個據點」、「最後一間房子」,也就是大衛帶著跟隨他的人跑到汲淪溪旁,他在那邊停了下來,這地成為大衛最後一個據點,他要讓那些跟隨他逃亡的人先過溪,然後大衛跟那些不能跟他一起逃亡的人做最後的告別。聖經告訴我們:「王出去,眾民都跟隨他。」所以,並不是所有的老百姓都跟隨了押沙龍,還是很多人支持大衛,但是在這最後的據點,大衛跟許多人告別,聖經告訴我們,他們在那邊放聲大哭。聖經的作者讓我們看見,許多大衛的朋友在這裡出現,其中包含迦特人以太,大衛跟以太說:「你是外邦逃來的人,你為什麼要跟我們一起去呢?你可以回去跟新王同住,或者回你的本地去。你來的日子不多,我怎麼好叫你與我們一起飄流,沒有一定的住處呢?不如帶你的弟兄回去吧。」「王出去,眾民都跟隨他,到伯墨哈,就住下了。王的臣僕都在他面前過去。基利提人、比利提人,就是從迦特跟隨王來的六百人,也都在他面前過去。王對迦特人以太說:『你是外邦逃來的人,為甚麼與我們同去呢?你可以回去與新王同住,或者回你本地去吧!你來的日子不多,我今日怎好叫你與我們一同飄流、沒有一定的住處呢?你不如帶你的弟兄回去吧!願耶和華用慈愛誠實待你。』」(撒下15:17-20),結果以太跟大衛說:「我指著永生的耶和華起誓,又敢在王面前起誓:無稐生死,王在哪裡,僕人也必在那裡。」(撒下15:21)。大衛他很認真地勸以太不要選邊站,要學習明哲保身,但是以太並沒有聽從大衛的話,他做了一個告白,這個告白很特別,就像路得記一章16-17節,路得的告白,以太也起誓要終身跟隨大衛,就算死亡也不能夠分離。摩押的女子路得跟她的婆婆說:「你的神就是我的神,你生在哪裡,我就在哪裡,你死在哪裡,我就死在哪裡,就算死亡,也不能夠將我們分離。」路得是摩押人,以太是非利士人,他們都是外邦人的身分,但是外邦人的身分不是一個阻礙,當他們指著上帝起誓的時候,這表明他們是真正願意相信跟隨上帝的人,因為他們沒有意願回到自己的土地,依靠自己的神明。迦特人就是非利士人,是以色列人的死對頭,為什麼會來跟隨大衛?有可能是因為大衛當初流亡被掃羅王追殺的時候,他曾經裝瘋過,也曾欺騙迦特王亞吉,他在那城邦住過一陣子,所以這些人很可能是當初大衛流亡在外所認識的人,大衛曾經為了逃命,投靠迦特王亞吉,跟他們認識建立了關係。
       接著,大衛就越過汲淪溪。越過汲淪溪之後,撒督和利未人台著約櫃一起前來,祭司長亞比亞也跟著一起前來,「撒督和抬上帝約櫃的利未人也一同來了,將上帝的約櫃放下。亞比亞他上來,等著眾民從城裏出來過去。」(撒下15:24),這些人都決定要忠心地跟隨大衛,但是大衛並沒有打算要帶著約櫃一起逃亡,大衛說:「我若在耶和華面前蒙恩,他必使我再回來,再見約櫃和他的居所。倘若他說:『我不喜悅你』,看哪,我在這裡,願他憑自己的意旨待我。」(撒下15:25-26),大衛相信,如果上帝真的喜悅自己,那麼就有機會再回到耶路撒冷,如果上帝棄絕了自己,就算有約櫃同在,也沒有用。這種態度,不同於我們一般人的信仰態度。撒母耳記上第四章中,以色列人跟非利士人打仗的時候,約櫃是很重要且特別的記號,它在以色列人心目中有一個神聖的地位,他們相信約櫃就是上帝的同在,如果要跟敵人打仗,只要有約櫃在他們這一方,他們就有上帝的幫助,做起事來無往不利,一定會成功。可是大衛沒有這種想法,他不認為成敗,在於擁有某些神聖物品。
        在臺灣,我們很喜歡神聖的物品,聖物的加持,像是很多人車上會掛平安符,因為台灣人相信這種加持的力量能夠幫助我們一帆風順。但大衛不同,他不是在自己困難的時候,就抓住一個代表上帝同在的東西,然後放在自己身旁以求心安。實際上,我們很多基督徒也會有這樣的想法,譬如害怕的時候,會抓著十字架;怕黑的時候會把聖經放在床頭旁邊。大衛認為:「我這個人如何」比「我擁有什麼代表上帝」還要重要,我這個人若是不好的,是上帝所不喜悅的,就算扛著約櫃跑,也無濟於事,但我這個人如果是上帝所喜悅的,我這個人如果是上帝所看重的,即使約櫃不在我手上,我相信我一樣能夠回到耶路撒冷,這個是一個正確的信仰態度,我們不是要在遇到困難的時候,抓一個代表上帝同在的東西,我們不是要抓一個上帝的印證、記號,相反地,要審視自己與上帝的關係是否正確,所言所行是否上帝眼中看為正,這個比擁有什麼東西代表上帝更為重要?你有這樣的認識嗎?還是你的信仰是想要從上帝那邊抓取什麼祝福或記號?大衛在顯現可貴的信仰特質時,並非藉著抬約櫃來證明上帝與他同在,他不試圖去操控上帝的力量,雖然約櫃在當時被視為上帝的同在,也視為一種上帝的力量。他沒有認為操控了約櫃,就等於操控了上帝的力量。大衛沒有這樣做,他相信上帝有他的主權,有祂的旨意,人最重要的是「我要如何活出合上帝心意的樣式」,而不是操控上帝。
        於是撒督與亞比亞被大衛要求留在耶路撒冷,幫他蒐集情報,「『倘若他說:『我不喜悅你』,看哪,我在這裏,願他憑自己的意旨待我!』王又對祭司撒督說:『你不是先見嗎?你可以安然回城;你兒子亞希瑪斯和亞比亞他的兒子約拿單都可以與你同去。我在曠野的渡口那裏等你們報信給我。』」(撒下15:27-28),當大衛逃離耶路撒冷時,很需要有人告訴他耶路撒冷發生了什麼事,所以,撒督的兒子亞希瑪斯與亞比亞的兒子約拿單成為大衛一個很重要的情報來源,大衛後來因著他們的情報,連夜越過約旦河,躲去押撒龍的追殺。
4.橄欖山
        聖經告訴我們,大衛蒙頭赤腳上橄欖山,一面走一面哭,這是一種落草為寇的場景,然而更慘的是,亞希多弗也在叛黨之中,跟隨押沙龍,「有人告訴大衛說:『亞希多弗也在叛黨之中,隨從押沙龍。』大衛禱告說:『耶和華啊,求你使亞希多弗的計謀變為愚拙!』」(撒下15:31),消息一傳來,對大衛來說是一個非常大的打擊,因為聖經形容,亞希多弗所出的計謀,好像人從上帝那邊求來的話語,這個人厲害無比,因為他出的計謀都是最好的。
       我在大學時代看過周恩來傳,作者下了一個評論說:「如果當初國共內戰,周恩來是站在國府的這一方,那麼今天流亡臺灣的很可能就是共產黨。」周恩來很聰明,且善使謀略,很會收買人心,使對方都站在下風,是天生的外交官,當初跟他國共談判的人,最後都投降共產黨。亞希多弗就如同這樣的人一般,因此,押撒龍有了亞希多弗的幫忙,可說是如虎添翼,而當大衛一聽到這個消息,他就做了一個禱告:「耶和華阿,求你使亞希多弗的計謀變為愚拙!」(撒下15:31)這是自押沙龍叛變起,大衛的第一個禱告,由此可知,亞希多弗的叛變對大衛內心是種多麼大的衝擊,以致於他要趕快跟上帝禱告,使他的計謀變為愚拙。
       當大衛做完這個禱告,他上了山頂,亞基人戶篩撕裂衣服頭蒙灰塵地迎接他,「大衛到了山頂、敬拜上帝的地方,見亞基人戶篩,衣服撕裂,頭蒙灰塵來迎接他。」(撒下15:32)這是一個悲傷的記號,戶篩表示要忠心跟隨大衛,但大衛告訴他不要如此做,因為戶篩是文人,既不勇猛,又不能吃苦,對大衛而言將會是個累贅,所以,大衛建議他不如去當間諜,回到耶路撒冷去,假意投靠押沙龍,這樣他就可以幫助大衛破壞亞希多弗的計謀。「大衛對他說:『你若與我同去,必累贅我;你若回城去,對押沙龍說:『王啊,我願作你的僕人;我向來作你父親的僕人,現在我也照樣作你的僕人。』這樣,你就可以為我破壞亞希多弗的計謀。』」(撒下15:33-34)大衛是合神心意的人,但也不是省油的燈,當仔細閱讀撒母耳記上下,會發現大衛很有政治手腕與天份,所以他在逃亡的混亂過程當中,做了很多有效的決策,在耶路撒冷安排了關鍵人物-亞希瑪斯、約拿單和戶篩,這些人到最後都發揮了極大的功用,使大衛轉危為安。
       在聖經的十六章,出現了一個人叫做示每,他嘲笑、戲弄、咒詛大衛,他對著大衛和跟隨他的人丟石頭,咒罵大衛:「你這流人血的壞人哪,去吧去吧!你流掃羅全家的血,接續他作王;耶和華把這罪歸在你身上,將這國交給你兒子押沙龍。現在你自取其禍,因為你是流人血的人。」(撒下16:7-8)大衛雖然是位落難的國王,可是他身旁並不缺乏保護他的人,而且以大衛的身手要取示每的首級並不困難,但大衛卻阻止他身旁的人去攻擊示每。示每認為大衛是流人血的壞人,他用自己觀點來看問題,其實他的指控完全不正確,因為在此之前,大衛沒有殺過掃羅家的一個人,大衛殺的是烏利亞,大衛今天會遇到這些事情,是因為烏利亞的緣故,而非掃羅的緣故。面對示每的指控,大衛想:「或者耶和華見我遭難,為我今日被這人咒罵,就施恩與我。」(撒下16:12)大衛將這事情看做是他在生命中必須學習面對苦難的功課。
 5.押沙龍入耶路撒冷
       押沙龍順利地進入耶路撒冷後,大衛的朋友戶篩就去投靠押沙龍,對他說:「願王萬歲,願王萬歲!」任何一個新登基的王,聽到這句話,都應該會很開心,但押沙龍並不笨,他對戶篩的投靠有所質疑:「這就是你對待朋友的態度嗎?為什麼你不跟你的朋友一起去流亡?怎麼反而跑來這裡巴結我?」戶篩果然有做臥底的功力,他回答:「不然,耶和華和這民,並以色列眾人所撿選的,我必歸順他,與他同住。再者,我當服事誰呢?不就是前王的兒子嗎?我怎樣服事你父親,就必照樣服事你。」(撒下16:17-19),因為戶篩講得義證嚴詞,所以押沙龍就相信了他。這些言不由衷的謊言,是大衛轉危為安的關鍵,因為他取得了押沙龍的信任,後來果然讓戶篩有機會得以破壞亞希多弗的計謀。
III.罪的代價
        撒母耳記上十六章20到23節,亞希多弗給押沙龍出了一個計謀,就是:「你父親所留下看守宮殿的妃嬪,你可以與她們親近。以色列眾人聽見你父親憎惡你,凡歸順你人的手就更堅強。」(撒下16:21)由於大衛留下了十個妃嬪,象徵有一天他仍然會以國王的身分統治以色列,所以亞希多弗給押沙龍出的第一個主意,就是要押沙龍象徵性的宣布自己是國王,透過與大衛的嬪妃同寢,表達他完全地掌握了大衛原有的權力,象徵取代了大衛,成為這個王宮的實際統治者,這是一個政治上很犀利的表態,但更重要的一件事情不應該被忘記,就是當押沙龍這樣做的時候,他就實現了當初先知拿單在大衛與拔示巴犯罪的時候,對大衛所說的話:「『你既藐視我,娶了赫人烏利亞的妻為妻,所以刀劍必永不離開你的家。』耶和華如此說:『我必從你家中興起禍患攻擊你;我必在你眼前把你的妃嬪賜給別人,他在日光之下就與她們同寢。你在暗中行這事,我卻要在以色列眾人面前,日光之下,報應你。』」」(撒下12:10-12)當大衛偷偷摸摸地娶了別人的妻子,後果就是上帝保證必然發生的三件事情:其一,刀劍必永不離開他的家;其二,必從家中興起禍患攻擊他;其三,必在他的眼前把他的嬪妃賜給別人。這是一個很嚴肅的話題,上帝藉著拿單所說的預言,沒有一件落空,當你看到這些話的時候,你是否會覺得這些話很嚴格,代價很高。我們知道,當一個人生氣的時候,會口不擇言,說話會比較嚴格,火氣會比較暴躁,但是當生完氣之後,就煙消雲散,既往不咎,上帝會不會也只是一時火氣上,說了這些話,過了幾年,氣消了,事情就算了?沒有,這不是上帝一時的氣話,聖經的作者不希望我們錯過這一段事實,他要我們很清楚的知道一件事情,也要讓大衛學習到一件事情:這就是罪的代價。
       大衛要在這一點上,認真學到他的功課;以色列人也要在這一點上面,看見一位犯錯的王,上帝如何管教他;每一個讀聖經的人都要知道,這個代價是巨大而昂貴的,所以,最好不要向大衛一樣親自去嘗試,從聖經裡面就學到了教訓,這是聖經讓我們看到人所應該修的學分。
        我們不要懷疑罪所帶來的後果,不要欺騙自己不用付上代價,或者可以跟上帝討價還價,我們要清楚地看到罪的代價是什麼,這不單單是大衛要學的功課,也是我們要學的功課,更是歷世歷代基督徒不能不會的功課,我們的上帝跟你談罪的時候,從來不打折,罪是要付上代價的。
IV.屬靈功課
1.朋友
       這段聖經讓我們看到真正的朋友是什麼,看大衛與約拿單,大衛與戶篩等人的故事,我們可以學習到什麼叫做朋友。事實上,箴言裡面談論到很多關於朋友是什麼,箴言27:10這樣說:「你的朋友和父親的朋友,你都不可離棄,你遭難的日子,不要上弟兄的家去;相近的臨舍強如遠方的弟兄」,你的朋友可能比你的親人更能夠幫助你,在我們今天的這段經文當中,我們發現,誰才是大衛真正的朋友,大衛從前是個王,他擁有很多的權力,自然有很多人來巴結他,但是當大衛逃亡落難時,面對生命的逆境時,還有人願意跟隨他,特別是當那造反者的聲勢非常浩大的時候,這些人選擇冒著生命危險跟隨大衛,在這個時刻,大衛更能看出誰是他真正的朋友,耶穌說:「人為朋友捨命,人的愛心沒有比這個大的。」(約15:13)你有這樣的朋友嗎?或是換個角度,你的朋友落難時,是否逃之夭夭,選擇明哲保身?你有真正願意為你委身擺上的朋友嗎?還是你就是朋友眼中那位願意真正委身擺上的人?這是我們要思想的一個功課:你願意為你的朋友付上多少?
2.管教
       我們要在這段聖經中學習「管教」的課題,這段經文提醒我們很重要的事情就是:上帝是一直都在工作中的上帝,而且他說話算話。當大衛與拔示巴犯錯時,上帝宣布了他的赦免-大衛不用死,但上帝也宣布罪的後果。如果我們很認真的思考看待這些事情,就會發現,真理是安慰人的,真理不是縱容我們的,真理是幫助我們的,上帝不是一位好好先生,他從來就不會縱容我們的罪,更不會一時心軟。
       上帝為什麼對大衛這麼嚴格?因為他是以色列人的王,是一個合神心意的人,當我們越被上帝看重時,上帝就越會出手管教我們的錯誤。做為基督徒,必須在信仰當中有一個很深刻的認識:在我們的信仰當中,不可以只求上帝多愛我們一點點,卻拒絕讓上帝管教我們一點點,這是在其他信仰當中,不一定會看到的。
       小時我媽媽常帶我去廟裡拜拜,求神明保佑我,但卻從來不求神明管教我。在基督教的信仰當中,我們的上帝並不單單只是祝福、保守與安慰,我們的上帝更是一位管教的上帝,任何一個愛上帝的人,渴望跟上帝建立親密關係的人,想要成為合神心意的人,都必須知道,上帝所愛的,他必管教,希伯來書說:「因為主所愛的,他必管教,又鞭打凡所收納的兒子。」(希12:6)如果你真的要跟上帝建立好的關係,上帝就會在你的生命當中,雕塑你,要求你,訓練你,若你與上帝無關係,上帝就會任由你自取滅亡,所以被上帝管教是好事,上帝越愛你,就越會管教你。
3.主權
       最後,我們要看的是上帝的主權,羅馬書說;「我們曉得萬事都互相效力,叫愛上帝的人得益處,就是按照他旨意被召的人。」(羅8:28)這些事情的發生,並非因為上帝的失控,一個不小心沒有把大衛照顧好,以致大衛遇到這些苦難,這些所有發生在大衛身上的事情,都是上帝主權的彰顯,都是上帝在實行他的旨意,上帝甚至使用大衛的敵人,即使他們是罪人,來實現上帝他的目的承諾,上帝甚至透過示每的口來教導大衛學習謙虛的功課,儘管示每的動機和消息都是錯的,上帝卻透過他來實現對大衛的管教,每個人、每件事都在上帝主權的掌握之下。上帝在大衛困難的時候,幫助大衛學習一件事情,就是讓他在自己的信仰上,能夠更謙卑,更真實地去認識上帝,讓他知道上帝所說過的話,都不會落空;而大衛也成為一個很好的警戒,警戒每一位今天讀聖經的基督徒:罪的代價就是這麼高。
       如果我們沒有用信仰的眼光去看待押沙龍與大衛之間的事情或是每一件發生在大衛家中的事件,你看到的只會是悲劇,但若在這過程當中,你能夠用信仰的眼光去看,你就會看到,我們都是有罪的人,我們都需要上帝的恩典,沒有一個人是完全的,不論發生在我們身上什麼事情,都有上帝的保守與帶領,上帝讓很多的事情發生在我們身上,其實就是要讓那愛他的,經歷到他的保守與帶領,並且學習到上帝所要教導他們的功課。
 V.結論
       若你是有屬靈眼光的人,那你會發現,在這些事情上,都是上帝主權的實現。在大衛逃亡的過程當中,示每的辱罵是很重要的一個記號,大衛不是第一次被人羞辱,大衛過去曾經被拿八羞辱,他的反應是帶著一群人半夜殺光對方全家,可是示每事件當中,大衛卻想到:這可能是上帝要他學習的功課。你怎樣看見你的苦難?上帝雖然讓這些苦難發生,但這些苦難並沒有摧毀大衛,反而讓他更親近、倚賴上帝。
       你怎麼看你自己?那些發生在生命當中的苦難、挫折與悲劇,是摧毀或是建造了你?你怎樣看待你和上帝之間的關係?願上帝幫助我們每一個人學習,上帝所愛的,他必管教,讓我們用謙卑順服的態度來面對上帝要我們學習的功課。

禱告
       慈悲愛我們的父上帝,在你面前,求你幫助我們,有時候我們會覺得你的管教嚴格,超過我們所能夠承受的,但主我們相信,當我們的生命經歷過你的管教之後,就能夠結出那更良善、更喜樂、聖靈充滿的果子,更能有基督的馨香之氣,主求你幫助我們每一位願意跟隨你的人,心中都有這樣的看見。我們要警戒自己,避免去犯那不應該做的錯,更重要的是,讓我們能夠歡喜的在你面前領受你所要我們學習的功課,願你與我們同在,這樣禱告,都是奉主耶穌基督的名,阿們。

0 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