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6日 星期六

從石版到心版:當恩典進駐內心

 

一、 啟程—外在規條的世界

各位弟兄姊妹,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小時候,家裡的冰箱門上貼滿了媽媽的紙條—「回家先洗手」、「記得做功課」、「零食不要吃太多」。那些字條,就像一塊塊小小的石版,每天提醒我們什麼可以做、什麼不可以做。

長大了,進了職場,有KPI、有規章制度;做父母的,有家規;開車,要遵守紅綠燈。規則可以幫我們不亂,但規則不能讓人心自動喜歡去遵守。你可能也會想:「我知道不該對親人或好朋友發脾氣,可我就是忍不住。」卻發現我們心裡還是會抱怨、嫉妒、冷漠。

回顧舊約時代的以色列人也是如此。神在西乃山,把律法刻在石版上交給摩西,告訴他們應該怎麼活,但他們的心卻常常離開神。

從曠野的生活到迦南地都是如此,期間雖有士師帶領的百姓爭戰、有祭司帶領他們做宗教的獻祭,上帝最終也同意他們設立王,如同附近的國家那樣,但從我們最近聖經速讀列車讀到列王記上下,讓我們看見一個個王為著權力,以及受到周圍民族的影響,縱容百姓甚至是帶領百姓去效法祭拜迦南地的神明,百姓也沒看見群體中那些孤兒寡婦的需要,甚至用欺詐的方式做生意牟利等,沒有遵行主所教導要敬神愛人的生命,一路往下沉淪墮落,來到耶利米所在的世代。

 

 

二、 進入經文—耶利米所領受的應許

耶利米活所在的時代—北國以色列已經滅亡,南國猶大卻仍然是偶像充斥、社會不公、鄰國威脅、百姓遠離神。

神呼召耶利米去說出真話,哪怕這些話不討喜。耶利米很孤單,也被稱為愛哭的先知,但他忠心,傳達許多警告和審判的信息。

但這段經文,是有一次上帝透過耶利米說出一個充滿盼望的應許:「那些日子以後,我要立新約—不是把律法刻在石版上,而是刻在你們的心上。」

讓我們想像一下,這不再是牆上掛的「禁止觸摸」牌,而是我們心裡自然想這樣做,如同在談戀愛的時候,專心地把愛人緊緊放在心坎上。

從外在的命令,到內在的渴望—這是一個很大的翻轉,一個極大的改變。

 

 

三、 旅程推進—從石版到心版

石版是外在的,冷冰冰、有距離感;要求多、力量少。它可以告訴你「不要這樣做」,卻不能讓你真心想要改變。

就像減肥菜單貼在冰箱門上,但打開冰箱的時候,往往手還是伸向那塊蛋糕。

心版是內在的,溫暖、有生命;因著愛,依靠恩典而行。這意思是當神的愛寫在我們心裡,我們就不是被迫去做,而是因為愛的緣故去遵守。

就像一對夫妻,丈夫不會因為「婚姻守則」上寫著「每天必需準時去接太太下班,要負責洗碗、拖地、倒垃圾。」這怎麼寫都會不完全。

然而,這先生卻是因為他不願讓辛苦上班一整天的太太,下班後還要站在路邊等太久。

基督信仰中的上帝,不是要我們更努力守規則,而是祂已經先愛我們,讓我們因著愛,更願意自然地去活出祂的心意。

 

 

四、 神學的轉折—恩典已經臨到

耶利米領受了這樣的新約,寫給當時正面對即將被擄的以色列百姓,而這個應許,是極大的盼望。

然而,這樣的應許對耶利米和他那時代的人來說,其實並沒有看見。這個上帝要立訂新約的恩典,從整本聖經來理解,最終在耶穌基督裡開始實現了!祂在十字架上為我們的犧牲,用祂的血立了新約。

石版讓人看見自己的不足,但恩典讓人得赦免,不再活在定罪中,而是活在新生命裡。耶穌並應許當我們信靠祂,聖靈就常住在我們裡面,引導、提醒、安慰我們。

這代表什麼?你不是一個人在努力想要遵行上帝的行事準則,而是讓聖靈在你心中,推動著你往神的方向走。藉著耶穌基督的救贖,你不只是被赦免,還被更新。

弟兄姊妹,這真何等喜樂的事!因為上帝不是等我們完美才接納我們,不像小學時候的糾察隊,時時看著我們什麼時候做錯了,而是上帝先接納我們,然後再賜下力量來改變我們。

在今天禮拜中,看見這些等下將受洗、堅信禮、轉籍的弟兄姊妹,他們也正經歷這樣的過程,從他們所寫的見證中,上帝如何帶領他們、接納他們成為上帝的兒女,這為上帝帶領他們在和平教會中,在教會中繼續培育和成長。

值得注意的是,沒錯,耶利米所領受的新約已經在耶穌基督裡實現了,但完全的實現還要等耶穌基督再次來到的時候,在現在這階段被稱為「教會時代」,也是你我在體會already but not yet的階段。

而我們現在,就活在新約的時代中,活在聖靈的引領中,在恩典中一步步朝著這目標而邁進。

 

 

五、 實踐的方向—活出心版的生命    

那今天,我們怎麼回應這份恩典呢?

職場的弟兄姊妹:不只看業績,或僅是一份謀生的工作,而是在同事中做一個誠實、鼓勵別人的人,像一盞燈,照亮著辦公室,懇求聖靈幫助我們,成為這樣的一位職場基督徒人。

家庭中的父母、家庭主婦:不只是把事情做完,而是用耐心和柔和,回應家人的情緒,因為你知道,你的心裡有一位不離不棄的主。

透過為家人預備一頓頓用愛調味的晚餐,透過和兒女一段段精心時刻的陪伴,因為心中有主的愛,讓愛在家人中流動。

退休的長輩:不只回顧過去,而是在禱告中為兒孫守望,領受主所交託的眼光,把愛和信心在家族中傳下去。

同時,不僅在自己的家族中,也在和平這個屬靈的大家庭中,和其他年輕的家人們分享,也和參加社區長輩關懷站的朋友們分享。

學生與年輕人:不只是為考試、工作奔波,而是在青春裡找到與神同行的方向。上帝給你們有這麼不同的特質,相信上帝給你們也有不同的生命帶領,憑著愛和信靠往前走。

我讀到一位年輕弟兄的見證,當他剛信主不久,還在舊習慣中掙扎。有一天,他讀到這段經文,禱告說:「主啊,請把你的話寫在我心裡。」他說,那天起,他雖然還有軟弱,但心裡有一種新的力量—就像有人在背後推著他,溫柔地提醒:「你是屬我的。」

而這成為他每天生命更新的動力! 在我的信仰體會中也是如此,聖靈會幫助我們經歷這樣的恩典臨在,雖然不是到完全的地步,卻是朝著這樣的方向一步步前進。

同時,透過在教會中,分享彼此的生命見證,也讓我們被這些見證人的經驗所圍繞,幫助我們存著盼望來認識更多、渴望經歷更多。

 

六、 慶祝與呼召—讓恩典寫在你心上

弟兄姊妹,從石版到心版,從規條到恩典,從要求到喜樂,這是神在我們生命中要走的旅程。

今天,不論你信主多久,還是對我們當中的親友團來說,有的人是第一次聽到這信息,上帝都正在邀請你,歡迎你。讓恩典寫在你心上,意謂著:

1.不再靠自己達標—神改變我們的心。你不需要自己的修練去遵守這些規條,這是行不通的,也是達不到的。祂要親自用恩典刻在你的心上。

如果你渴望,就向祂說:「主,讓你的話寫在我心裡,讓我因你的愛而渴望遵行你的旨意。」

2.失敗不是結局—雖然有時會失敗,但我們可以再次來到主施恩寶座前,神應許赦免更新心版,祂說我要赦免他們的罪孽,不再紀念他們的罪惡。

3.不再隔著距離—人人能認識神(v.34),這是給為萬民預備的好消息,我們也正因著這來經歷。就從我們自己開始,帶著喜樂走出去,與周圍的人分享這份好消息,因為你我的生命,已經開始被恩典重新書寫。 

最後,讓我們宣告:在基督裡,律法已刻在我們心上,聖靈在我們裡面運行!在等下即將舉行洗禮和聖餐的聖禮典中,讓我們存著歡慶的心和這些兄姊們一同慶賀,也求主再次更新我們內心,來回應上帝應許愛的約定,阿們嗎?

 

2025年8月2日 星期六

破了又怎樣?陶匠還沒放棄! —給心碎者的重塑之路

 一、前言

這段經文出自耶利米書,一位在南國猶大亡國前夕,被神呼召的先知。耶利米活在主前第七世紀,是一個充滿撕裂與混亂的時代—宗教敗壞、政治搖擺、百姓剛硬,而巴比倫帝國的威脅正像烏雲一樣壓境。

他生長於祭司家庭,受呼召成為先知,前後長達40年,最後也經歷了國家的滅亡,一起和其他百姓被迫離開家園。他不只是傳話者,更像是一位流著眼淚的見證人,替神發聲,也替百姓哭泣。

  

二、看見陶匠的工作,想起自己的破碎

今天,我們走進一個古老的畫面:這位先知被上帝帶到陶匠的家,陶匠家不是聖所,也不是王宮,而是一個充滿泥土、輪盤、陶器的成品和半成品的工作場所。耶利米站在那裡,心中會想問,上帝你要我來這裡,要我看見什麼呢﹖

他看見了一個令人不安的畫面--器皿在陶匠手中做壞了,那不是失誤的瞬間,而是失敗的真相,就像我們生命中也曾「做壞了」。這不是單純的「人生困難」,而是一種破碎(brokenness)。

你的生命曾經過破碎嗎?曾經覺得自己「做壞了」嗎?那是一種關係崩壞、信仰冷卻、自我否定、選擇失誤等…,我們的人生在那一刻,多麼像那團失敗的泥,做壞了。上帝並不避開這樣的狀態,反而要耶利米「親眼看見」,從這事中啟示他。

各位,當我們活在習慣以「成敗論英雄」的世界裡,就像賽跑在運動場上爭取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一旦比賽結束就成定局。失敗,似乎意味著結束。

但在上帝的眼中,失敗不是廢棄,而是祂工作的一部分。假如,你正處在一個看似做壞的人生階段,請停下來。不要急著否定自己,甚至放棄自己。你,仍在祂手中。

  

三、上帝不是旁觀者,是參與者

讓我們繼續看下去—那團做壞的陶土,陶匠是怎麼處理的?我們都知道壞掉的東西就丟了,特別是在現在這個時代,燈泡壞了,丟掉,電鍋壞了,丟掉,電腦壞了,丟掉。

但這不是陶匠的工作方式,陶匠沒有丟掉,他重新另做別的器皿。上帝要啟示耶利米,祂的手沒有離開,而是繼續轉動、製作、塑造。

這裡所啟示的是上帝的參與性恩典(participatory grace),意思是關於上帝怎樣工作的神學觀:祂是陶匠,是與你生命互動的主。

祂不是旁觀者,祂是參與者。祂不是那位責備你跌倒的,祂是那位把你抱起來、重新塑造你未來的那一位。

在這時代,我們太容易接受「失敗就等於淘汰」的觀念,太多人會說:「你失敗過?那你大概沒有機會了。」但上帝的福音卻是說:「你破碎過?那正是我要親手重塑的材料。」這位上帝的手從未離開做壞的泥,代表祂對人持續的盼望與恩典。

所以,若你現在正處於一個灰心、破裂、人生看似「做壞了」的時刻,請聽這段信息:上帝依然還在工作,祂仍在塑造。在今天,你我可以把那「做壞掉了」的部分交給祂。

  

四、被塑造的過程是恩典,也是邀請

然而,接下來上帝的話臨到耶利米,但這語氣卻突然變得嚴肅和直接,讓我們一起來看接下來的這段經文:「以色列家啊,我待你們豈不能照這陶匠弄泥嗎?…看哪,我造福與一邦,與一國;…若行我眼中看為惡的事…我就必後悔,不造那福了。」(耶18:6-10,節錄)

上帝的話接續帶出呼籲與挑戰—重塑的恩典,原來也包含著人的回應。這裡有一個很重要的神學訊息:重塑,不是自動發生的恩典,而是邀請中的恩典。

上帝確實願意像陶匠一樣重新塑造祂的百姓,但祂不會強迫地推著我們改變,祂是呼喚、等待,看我們是否願意再次回應祂的手。祂在等待著,並問我們:「你願不願意把自己交在我手裡?」

上帝說:「你們各人當回頭離開惡道…」這雖然是指責,而更加是懇切的呼喚。這是一個轉向的邀請(invitation to repentance and participation)。

因此,耶利米被吩咐:「你現在要對猶大人和耶路撒冷的居民說…」上帝不是單單要耶利米看到「上帝的工作」,而是要他發出「人的回應」。這段話也如同對著我們說:「你們各人當回頭離開惡道,改正你們的作為。」

親愛的弟兄姊妹,你願意把生命重新交給神的手嗎?請注意,即使上帝有主權重塑,但祂仍尊重人心的自由。

我們也許曾經抗拒,曾經逃跑,甚至還曾責怪上帝為什麼讓我遇到破碎。但今天上帝不是要你解釋過去,而是邀請你選擇現在:你是否願意讓上帝的手重新轉動你、塑造你?

各位,這並不是一個容易的邀請,因為被塑造也意味著被壓下、被揉碎、被重構。但這個過程的另一個名字,叫做「恩典」。

就像耶穌說的浪子比喻,當他願意回轉時,重新有了新的機會。

  

五、破碎不是終局,恩典才是結語

最後,這段經文的結尾不是悲傷的,而是福音的轉折。在耶利米的畫面中,這團陶土曾經「做壞了」,但故事沒有停在那裡。這正是福音的神學(gospel theology):我們的破碎,不是結局。

這樣的神學,是耶利米書中令人震撼也令人安慰的真理—我們的破碎不是故事的結束,而是上帝重新開始的地方。當人看見一個失敗者,上帝卻看見一個等待重塑的器皿;當我們說「沒用了」,上帝卻說「我還沒放手」。

上帝說:「我豈不能照這陶匠弄你們嗎?」這句話,像是一個溫柔的反問,更像是一位父親對失望中孩子的輕聲提醒:「孩子啊,你忘了我是誰嗎?我是那位仍願意塑造你的人。」弟兄姊妹,這正是福音的核心。

問大家,我們所信的是誰?是那位曾經經歷過被捏碎、被背叛、甚至被釘十字架的耶穌。祂自己也曾像那器皿一樣被壓碎、被遺棄、被嘲弄。

同樣的,那並不是結局,當主耶穌從墳墓中復活,祂的生命就是神「再造」的見證—因著祂的復活,一切都更新了,這是我們所信上帝的作為。

我們看到耶穌自己就是那被壓碎的器皿,但也成了重建計畫的頭塊石頭。

在彼得前書中,作者曾引述舊約以賽亞書中的話,匠人所棄的石頭,如今成了房角的頭塊石頭。那被毀的,成為新造的起點。只要我們仍願意交託在復活的主手中,那重塑的可能就永遠存在。

在今天,上帝仍然在尋找願意交出生命的那團「泥巴」:不是完美、不是堅固,而是願意。

各位,你願意交出你的生命泥巴嗎?你願意交出自己生命中的失敗,並信靠陶匠的雙手,願意相信:只要在祂手裡,破了又怎樣?

今天,請讓「恩典」作為你人生的另一個起點。你選擇放棄了嗎?破了又怎樣?陶匠還沒放棄!

 

【結語禱詞】

主啊,我們承認,我們是破過的器皿,我們也許懷疑過、逃避過,甚至抗拒過祢的塑造。

但今天,願祢的話再次觸動我們的心,使我們知道:在祢手裡,沒有絕望的生命,只有等待被塑造的未來。

主啊,我們把自己交在祢手中—這破碎的夢、這無聲的痛、這複雜的心,願祢再塑造我們,使我們成為合祢心意的器皿。

 

2025年7月26日 星期六

我的幫助來自上主

 前言

這一趟去了土耳其,再次被凱馬克利地下城((Kaymaklı Underground City)給感動到。從西臺人(聖經譯為赫人)早在1600年挖來做為儲藏食物之用、第四世紀基督徒逃避羅馬帝國嚴厲殘酷的追殺、迫害,到東羅馬帝國滅亡,基督徒在此躲避阿拉伯穆斯林,直至1923年的希臘東正教基督徒被驅離土耳其之後,這地下城市才漸漸淹沒於歷史之中。

當我穿行在這個錯綜複雜又充滿斑斑血淚歷史的地下城時,心中不猶然想起詩篇182,「耶和華是我的巖石,我的山寨,我的救主,我的神,我的磐石,我所投靠的。他是我的盾牌,是拯救我的角,是我的高臺。」感謝主!從高台到洞穴,耶和華上帝都是我們的避難所啊!

今天我們再次邀請林嘉慧姊妹,分享她如何在身體接連生重病、失去敬愛的父親、又遭遇職場激烈的動盪中,卻能一一勝過這些打擊。

 

 

見證---林嘉慧姊妹(職場動盪得智慧,奔跑不息)

********************

引言:從看見到奔跑

各位親愛的弟兄姊妹,大家平安。我是耶穌的好朋友,林嘉慧。我~~~~。喜樂小組的永文兄曾說過,我這個“又"是屬於上帝優等生的記號,上帝出很多功課給我,讓我能有一些些見證可以來跟大家分享。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過一種經驗,就是心裡的難處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多到好像快要把自己給淹沒了?今天,我的見證續集,就是要從那個快要滅頂的時刻說起。

我想和大家分享,當我被怒氣淹沒時,神不是把我直接拉出,而是讓我潛得更深。給我一個全新的看見——人性的軟弱。祂又如何在我學會順服之後,賜下祂的大能,讓我游出了風暴,而且現在還能繼續在祂恩典的道路上,奔跑不息。

 

 

風暴中的憤怒與神的智慧

我的故事,可以從 2022 年的 8 15 日說起。就在那一天,當我被診斷出心臟衰竭,每天只為了能「順利過個馬路、趕上捷運」這種微小的願望而奮戰時,我親手創辦、專注於長照醫療社福設計的建築師事務所,卻捲起了一場讓我心碎的風暴。那時我信任的專案經理及用心栽培的合作團隊,竟然利用我生病、復健的時候來侵占我的業務。更讓我心碎的是,我發現這場計謀,其實早在我們剛搬進新辦公室時就已經展開了。他們對外使用自己印的名片,與另一位建築師合作,拿著我們共同完成的作品,放在自己的網站上打廣告,企圖抹去我和我團隊的一切努力。

最讓我無法承受的,是在一次與業主的聚餐中。當時業主在我旁邊打電話給他們,他們竟然就在電話裡,直接否定我帶領多年的團隊能力,要業主把案子改換給他們做。

各位弟兄姊妹,我必須誠實地說,當時我的心裡充滿了憤怒。那種被背叛、被虧待的感覺,讓我感覺胸口像有一把火在燒,我的血氣讓我只想為自己討回一個公道。但就在我被這些負面情緒徹底綑綁的時候,神開始動工了。祂沒有立刻挪走我的環境,而是先來改變我的眼光。祂讓我看見的,不只是他們的貪婪與背叛,更是人性普遍的軟弱與不足—當然,也包括我自己在團隊管理上的忽略與盲點。

這個從神而來的看見,讓我進入了整個事件的轉捩點,那就是,在討回公道之前,我該如何先處理我心中這把憤怒的火?這就帶到了我人生中最艱難的一門功課。

 

 

交出憤怒——饒恕的功課

但知道神與我同在,跟實際去饒恕他們,是兩回事。我的心裡還是充滿了血氣和不平。我的內心,就像一個戰場,分裂成兩個我。一個我會向上帝哭喊:「主啊,這太難了!是他們先背叛我,是他們不公不義,為什麼要我先來饒恕他們?」接著,另一個我又會想起聖經裡,耶穌對彼得說,要饒恕人不是七次,而是七十個七次。老實說,一次就很難了,何況是490次!(一次很容易,完完全全的那一次,很難) 

我跟神摔跤了很久、很久。而在我那些很菜鳥、很笨拙的禱告中,神開始用各種方式來柔軟我的心。奇妙的是,祂第一個管道,竟然是我的律師。在我情緒最激動的時候,她好幾次勸勉我,說:「不要急,要先想辦法緩和心情,才能好好判斷下一步。」神透過她的話,像一道溫柔卻有力的光,暫時撥開了我的混亂,讓我的心稍微安靜下來。 就在那被迫安靜的時刻裡,神的話語,才真正刺進了我心裡的黑暗。

首先,祂讓我讀到馬太福音 7:3,「為什麼看見你弟兄眼中有刺,卻不想自己眼中有梁木呢?」 那一刻,我才突然意識到,如果我繼續抓住這些仇恨,我就被這些事給徹底綁架了!我自己那份不肯放手的驕傲和苦毒,才是那根讓我看不見神恩典的巨大梁木。

緊接著,當我還在為自己的罪悔改時,我又讀到歌羅西書 3:13,「主怎樣饒恕了你們,你們也要怎樣饒恕人。」這句話,就像最後的法官槌,敲定了我的決定。

於是,在看見自己的問題,又領受了神清楚的命令之後,我做了一件在當時看起來很傻、很吃虧的事——在還沒完成交接前,我就先把錢匯給了他們,甚至還提供給他們其他的業務機會。我選擇順服神的話,我相信,我的神會親自為我爭戰。

 

 

經歷神所賜的得勝

當我選擇順服,交出我的憤怒之後,神就親自為我開路了。

2023年的228日,在經歷了三個月的紛爭之後,那是我們最後一次坐下來談判的日子。我走進會議室時,心中沒有了過去的憤怒和恐懼。我看見他們哭了,而我心裡也沒有了怒氣,取而代之的,是一種從神而來的平靜和力量。因著這份力量,我們和平地結束了合作關係。這份得勝,不是來自於我贏了什麼道理,而是來自於我放下了自己,讓神來掌權。

但神蹟,還在後頭!就在228 連假、談判落幕的同一天!神成就了我一個放在心裡很久的禱告。因為生病爬不動樓梯,我一直想換有電梯的房子。那天我突發奇想在 FB上賣房子,沒想到,那間將近50 年的三樓老公寓,竟然在三天內就順利賣掉了!這不是巧合,這是神在用最奇妙的方式印證祂的信實!

而神的恩典,還沒有停止。整整一年後,2024年的228日,我已經歡喜地搬進了神為我預備的新家。從換屋、裝修到入住,每一步都銜接得無比順暢,讓我真實體會到,這一切的美善,都不是出於我的能力,誠如雅各書 1 17 節所說,是「從眾光之父那裏降下來的。」

 

 

結語:在恩典中一同奔跑

所以,各位弟兄姊妹,這個故事的結局是什麼呢?回頭看,我才發現神真正要雕塑的,從來不只是那個「得勝」的結果。祂真正在做的,是讓我整個人更新變化——讓我學會用祂的智慧看見人的軟弱,也學會了交出我最真實的憤怒,去換取祂所賜的力量。

所以啊,那場得勝,對我來說,更像是一張上帝親手遞給我的「恩典賽道入場券」!這讓我深深體會到腓立比書第 3 章所說的,要「忘記背後,努力面前的,向著標竿直跑」!這張入場券,讓我的人生進入了下一個階段。我甚至還有勇氣,為我的建築師事務所,成立了一個全新的室內裝修工程團隊!

在經歷這一切的過程中,我才深刻地理解了耶穌在路加福音第五章所說的話。祂說: 「沒有人把新酒裝在舊皮袋裡;若是這樣,新酒必將皮袋裂開,酒便漏出來,皮袋也就壞了。但新酒必須裝在新皮袋裡。」

我才恍然大悟!神賜給我最大的恩典,不只是外在的祝福,而是這個被更新的心!這就是那「新酒」!而我現在,正興奮地用這個「新皮袋」,來承接祂所賜下的一切恩典!

現在,我的人生教練是耶和華!我心中有著最強大的應許,那就是以賽亞書 40 31 節:「但那等候耶和華的必重新得力。他們必如鷹展翅上騰;他們奔跑却不困倦,行走却不疲乏。」

所以,各位弟兄姊妹,讓我們一起跑吧!願我們每一個人,都能在神的智慧中,得著祂的力量,在祂的恩典中,永不止息地一同向著標竿奔跑!

願一切的頌讚、榮耀,都歸給我們在天上的父!阿們!

 

********************

 

現代人的難處---把「成功」當作價值的準則

確實,我們活在一個對「掌控」充滿渴望的世代。我們的社會極度看重KPI(關鍵績效指標),將個人表現、業績等等「成就」當作衡量一個人價值的唯一標準。尤其是青壯年——正值事業打拼期、家庭承擔期、財務壓力期——我們幾乎每天都在一種隱形的緊繃狀態中生活。或許我們中間有兄姊正面對著以下的難處:

*在職場上,你可能正經歷人際關係的破裂、人心詭詐、裁員潮、組織重組、績效壓力。你想轉職卻又不確定市場行情;你創業幾年,財報不穩,資金快燒光了。

*在家庭中,也許你剛有孩子、孩子正在青春風暴期,或是正經歷婚姻中的種種衝突、又或是面對父母健康出問題;頻繁出入醫院...,種種壓力從四面八方湧來。於是,我們開始覺得:我這麼努力,怎麼生活還是一團亂?我還能掌控什麼呢?我們開始仰賴心靈雞湯的激勵:「只要肯努力、動作夠快、腦筋夠聰明,就能搞定一切」,但現實卻是不斷證明我們的無力。於是我們便陷入兩個極端的反應:1.更努力地抓緊一切,或是2.選擇let it be,躺平,放ho爛吧!

正因為很多人以為人生像一個建案,認為只要照計劃、按步驟,房子就會蓋好。然而詩人告訴我們:「若不是耶和華建造,建造的人就枉然勞力。」所以,別再說:「只要努力就能成功了」。我們努力的根基若不是建立在上帝裡面,所有的安排都可能是「枉然」。請想想,你的努力,是出於信靠,還是出於焦慮? 也回想努力落空的痛苦,你是不是和我一樣不禁喟嘆:「人生真的好苦啊」!

 

 

神不是只在我們「成功時」工作,甚至常常在苦難中做工

在《與上帝同行:穿越苦難與痛苦》這本書中,提摩太.凱勒寫了這句話:「苦難其實是基督教故事的核心(Suffering is actually at the heart of the Christian story.)」。可不是嗎?我們往往以為上帝的工作就是使我們「成功」;例如:身體健康、家庭和樂、升官發財。但是,這樣的觀念其實更像是現代社會價值與宗教混合的產物,而非聖經的啟示。

聖經從來沒有保證信徒會此後「一帆風順」,反而一次又一次指出——上帝最深刻的作為,往往是在最黑暗的時刻展開。苦難中的上帝,不是一位缺席的神,而是鍛造我們的神。就像耶穌基督,他不是在皇宮裡拯救我們,而是在十字架上的苦痛中拯救了我們。

這就顛覆了我們對「神同在」的定義。是的,苦難就像但以理和他的兩個朋友遭受著火爐焚身ㄧ般的痛楚,上帝不是讓我們遠離火爐,而是像在但以理書中所記錄的一樣,他也要和我們一同走進烈火熊熊的火爐,(參但以理書3:25)。聖經中那位死而復活主更是跟我們說:「在世上你們有苦難,但你們要有勇氣,我已經勝過世界。」(1633)

耶穌在十架上經歷了我們的破碎——祂被父神離棄、祂的朋友背叛、祂在痛苦中呼求。祂不是站在你風暴之外的神,而是走入你風暴中心的救主。

 

 

等候上主的幫助,這不是逃避現實,更是真實的信靠

確實面臨苦難,我們的第一個反應或許是震驚、恐懼,甚至急著想辦法如何躲避、逃離或解決它。但上帝通過先知以賽亞要我們學習安靜等候,並在「等候耶和華中重新得力,就必如鷹展翅上騰。」

這段經文用「鷹展翅」來形容我們在安靜等候上帝的狀態。「等候」在聖經原文中,不是被動的癱坐,而是積極的信靠與倚賴。就像老鷹不是拼命拍翅膀,而是懂得等待上升氣流一樣。信靠神的人,也要學會放手自己的焦慮,讓上帝的能力托住我們,順著聖靈的引導起飛、行動。

 

 

結語:重新得力的你

當我們不再把眼光專注在痛苦上,而是仰望上帝、數算祂恩典時,真的會發現你不是獨自面對人生中的種種風暴,通過種種神的作為,我們也因此大受安慰。(例如:在土耳其的最後一天,接到一個非常衝擊性的電話,心中極度憂傷很想趕快回台灣,卻即時見到一個特別的異象,也因而大受安慰)

詩篇103:2說:「我的心哪,你要稱頌耶和華,不可忘記祂的一切恩惠。」數算神恩不是催眠自己說「一切都好」,而是選擇在現實的挑戰中,重新看見神的真實與同在。

這是一個會讓人疲乏的時代,但你不必靠自己撐過去。你可以選擇「白忙一場」,也可以選擇「在主裡得力」。讓我們一起來到神面前說:「主啊,不是靠我建造,乃是靠你成就;不是靠我撐住,乃是你托住我。」

願弟兄姊妹在職場動盪與家庭風暴中,因著注目上帝並數算祂的恩典,而被聖靈及時安慰;提醒---上帝與我們同在,我們也因此得以經歷詩篇127的安息,與以賽亞書40章的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