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20日 星期六

耶穌復活之後

 

一、前言

各位弟兄姊妹平安,上週復活節感恩禮拜,透過詩班和樂團帶領我們,在清唱劇中再次體會主耶穌的受苦和復活,相信有許多的感動在當中。第二天早上起來,我發覺自己還哼著詩歌的那個旋律。不知你上週主日禮拜中最感動是什麼?在禮拜中透過什麼,經歷主耶穌復活的榮耀和喜悅?而今天,我們要透過聖禮典--洗禮和聖餐,一同見證並經歷主復活在我們當中的恩典記號。

今天講道的主題是「耶穌復活之後」,關於耶穌復活的記載,這一件奇妙又難以理解的事情,四本福音書中如何記載。首先對四本福音書的介紹,根據聖經學者的研究,四本福音書成書順序,依序是馬可福音最早,接著是馬太福音、路加福音,最晚的是約翰福音,它們陸續在主後60-100年期間被寫出來,這四本福音書有相同處,也有些差異,原因來自讀者對象的不同,以及承接不同的口語流傳的傳統,而這些都同樣對我們現在的基督徒說話。

 

二、關於耶穌復活之後」的幾項再認識

問大家,在現代教會中,我們對耶穌復活的敘事,主要依據哪本福音書?答案是約翰福音,包括:

1.幾位婦女清早去墳墓發現石頭已被滾開,回去跟彼得說,他跑去看見空墳墓。

2.耶穌向抹大拉的馬利亞顯現。

3.耶穌在屋內對門徒顯現,說願你們平安,多馬恰巧不在。

4.耶穌再次向門徒,包含多馬再次顯現,多馬見證「我的主,我的上帝」。

5.耶穌在加利利海向門徒及彼得顯現,跟彼得有一段愛的挽回和託付。

除了約翰福音外,還有路加福音那段,在以馬忤斯的路上的記載,兩位門徒遇見復活的主,連夜趕回耶路撒冷跟門徒說,主同時出現在他們當中,要他們留在耶路撒冷,等待聖靈降臨。今天講道要帶領大家去了解四福音當中,關於耶穌復活的其他記載,是我們以往比較被忽略,或是需要再做些釐清的部分,我把這整理為三項。

 

()關於耶穌在加利利的顯現

剛才我們從約翰福音的信息,最後有提到耶穌在提比哩雅亞(加利利)海邊向門徒顯現,特別和彼得一段愛的對話。但除了約翰福音之外,最早成書的馬可福音和馬太福音,都提到耶穌在復活的早晨,對婦女說他要門徒們去加利利,在那裡要和他們見面。意思是四福音中三本有提到加利利,只有路加福音沒有提到加利利,而是要他們留在耶路撒冷等候聖靈降臨。馬太福音的最後,是門徒來到加利利,耶穌跟他們所約定在山上對他們見面,說起那段對門徒的交託,就是我們所說的「大使命」,馬太福音就結束在這裡。換句話來說,耶穌復活顯現的地方,包括耶路撒冷和加利利,而耶穌在加利利的顯現,這部份現在反而較少被提到,而關於馬可福音提到加利利的部分,我們等下再做進一步的說明。

 

()耶穌升天的地方在哪?

根據馬太福音,耶穌在加利利顯現並交託門徒大使命,那耶穌是在加利利的山上升天嗎?還是路加福音提到在耶路撒冷附近的伯大尼?還是使徒行傳一開始寫到耶穌在橄欖山升天,究竟是在加利利山上、伯大尼,還是橄欖山?根據馬可福音11:1提到,伯大尼和橄欖山指的是同一個地點,橄欖山在耶路撒冷的東邊,伯大尼在東邊的山下,路加福音和使徒行傳同一作者,指的應該是同一個地方。那接著要處理的,是我們常說馬太福音這段大使命,是耶穌「復活後升天前」對門徒以及我們所吩咐的命令,嚴格的說,我們不能說這段是耶穌升天前最後的話,而是耶穌復活後對門徒交託的使命,馬太福音就結束在此。根據使徒行傳一開始,記載耶穌升天前最後的話是「但聖靈降臨在你們身上,你們就必得著能力,並要在耶路撒冷、猶太全地、撒馬利亞、直到地極做我的見證。」(1:8)

 

()馬可福音的結尾(16:9-19)

如果大家去看馬可福音,剛才說馬可福音是最早成書的一卷福音書,聖經學者考察,對照現存最早的一些聖經抄本,發現最初馬可福音結束在16:8「婦女們從墳墓出來,跑走了,戰戰兢兢,疑惑不已,什麼也沒有告訴他人,因為他們很害怕。」之後在教會的傳統中加入16:9-19節,成為我們現在看到馬可福音的結尾。這段增加的9-19節,是參考其他馬太、路加、約翰、使徒行傳的摘要。

v.9先向抹大拉馬利亞顯現—約翰福音。

v.10-13 兩個門徒去鄉下的路上遇見主顯現,回去告訴其他人—路加福音。

v.14 十一位門徒在吃飯時耶穌向他們顯現,責備他們不相信—路加福音。

v.15-16 要他們去世界各地傳福音,相信並接受洗禮者必得救—馬太福音。

v.17-18 信徒能行神蹟奇事、趕鬼說方言、用手拿蛇、喝了毒物不受害—使徒行傳。

V19-20 耶穌升天,門徒到處傳揚,主和他們同在—使徒行傳。

這也代表教會傳統整理出對耶穌復活綜合的摘要,寫為馬可福音的結尾。現在在2019和合本修訂版,已經根據近代聖經的考證和研究的進展,加註在其中。

那原本馬可福音最初的結尾,婦女們很害怕,什麼也沒有告訴其他人,為什麼結束在那裡?為什麼馬可福音的作者為什麼要這樣寫呢?作者最初想要表達什麼?我在美國神學院第一次聽見新約的老師講解這段經文時,老師的解釋是,面對主耶穌復活的難以相信和害怕,婦女們的害怕是最真實的反應。但這樣的結束,也不全然沒有盼望,讀到這卷馬可福音的讀者們,假如他們好奇,他們可以去加利利,去看看在那裡的基督信仰群體,就會發現他們已經成為耶穌基督活生生的見證人。以上三點,包括加利利的顯現、耶穌升天的地點、以及馬可福音的結尾,透過這次的查考聖經,希望讓我們對耶穌復活之後的這一段記載,有更全面的認識。

 

三、從上帝的「五幕劇」來看這段耶穌復活之後的記載

接著,我們要從五幕劇來看這段耶穌復活之後的相關記載,這是什麼?這是從劇本的角度看整本聖經,共可分為五幕,分別是:

(1)創造與墮落的故事 (2)以色列人的故事(3)耶穌的故事 (4)教會的故事 (5)終末主再來的故事。從這五幕劇的架構中,更可看出耶穌復活之後,是第三幕的最後,到第四幕開始間的重要銜接,接著教會被建立,要在世上代表耶穌,成為見證耶穌復活的群體。教會的使命是什麼?邀請我們大家一起唸這段復活耶穌留下的交代--大使命—「所以你們要去,使萬民做我的門徒,奉父子聖靈的名給他們施洗,凡我所吩咐你們的,都教訓他們遵守,我就常與你們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各位,這是主耶穌對教會的吩咐,也是應許要與我們同在。

 

四、結論—讓我們以行動來回應

在今天,我們要一起見證洗禮、恭守聖餐,等下我們也會聽見這些新加入教會兄姊們的見證,讓我們為此感謝上帝,願我們和平教會如同當時的加利利教會,在大家不安和驚恐中,成為耶穌復活的活見證。特別是在經歷0403的大地震,提醒著我們在這教會時代之中,要警醒,更要確實地彼此相愛,繼續遵守主的教導,也把握機會和人分享耶穌的福音。親愛的弟兄姊妹,試問,你可願意參與在這見證人的行列之中?讓我們用口做見證,也用我們的行為成為是見證。如同前幾週的全教會培靈會中,許承道牧師分享,成為「既願意,又能夠」的耶穌門徒,有一顆願意的心,又能夠化為行動。今年是我們和平教會的建造年,在第一季透過基督徒八要,互相提醒和彼此激勵,讓教會成為教會。在上個禮拜我們當中好些兄姊,在教會的但以理禱告網上,也一同經歷同心祈禱,為著教會會友的需要迫切祈禱,一同經歷上帝恩典保守的喜悅。在2024年,我們都不知今年我們還會遇見怎樣的事情,縱使如此,我們祈求主,因著上帝的恩典和保守,讓我們透過生活在教會的信仰群體中,能在不同光景中都願意,也能夠成為見證。阿們嗎?我們一起來禱告。

Blogger Tricks

2024年4月6日 星期六

基督徒八要(7) 服務社會

 

一、前言

    關於服務社會的主題,涉及的層面很廣泛,醫療、教育、法律、觀光、科技、社工等,都對社會做出貢獻。由於我在成為牧師之前,大學修讀建築、研究所修讀都市規劃,畢業後在市政府都市發展部門工作。另一方面,我們和平長老教會位於台北都市之中,因此針對這個很廣泛的主題,我將試著縮小範圍,先從都市發展的角度切入來看教會的服務社會。首先透過西方都市發展歷程中看當時基督信仰群體的因應,其次對台灣都市化變遷做觀察,最後試著提出,現今都市教會在服務社會上,我們面對的挑戰和契機,再回到教會群體和個人層面,我們可以如何回應。

 

二、認識18世紀工業革命後的都市化的變遷

    現在我們所熟悉的城市,是伴隨18世紀工業革命所產生,因為工業化生產,讓商品製造和運輸帶動人的聚集,從原有地主和佃農的農產畜牧,逐漸由企業家、中產階級、商業和工人所組成。透過大量生產和大眾消費,進一步讓都市更加擴展。用以下幾個數據來呈現這個巨大的變化:

1.都市居住人口(10萬人居住)比例之變化

1800年,世界只有3%的人口生活在城市,1900年有15%人口生活在城市,在20世紀末期,這一比例已經上升至47%。預估在2030年,全世界將會有60%的人口生活在都市。

 

2.都市人口規模之擴展

1900年,當時人口最多的都市是倫敦,有650萬。在1950年,有83個城市的人口超過了100萬。在2007年,人口超過100萬的城市已經增加到468個。在1950年紐約是世界唯一一個人口超過1000萬人的都市,在2016年,超過1000萬人口的大都會區有46個。

 

    在都市成長的趨勢下,有許多配套的專業被發展出來,像城市空間規劃、交通運輸、土地使用分區、公共設施和基礎設施的配套、都市防災、環境保護等,好讓都市能更有效能,同時避免因為人口聚集所造成的混亂和降低災害的風險。

 

三、當時西方基督徒團體的因應行動

    然而,這些現代都市各項系統的建立,並不是一開始就有。一開始,當工業革命和急遽都市化的發展,許多都市中的工人必須忍受簡陋的房子、不乾淨的水、空氣的污染和公共衛生等問題,特別是許多的童工加入生產線,導致產生許多都市問題。

 

1.投入都市關懷的行動和立法

    在那樣的情境中,當時西方基督信仰團體,紛紛投入都市關懷,以實際救助的慈善活動關懷童工、婦女,並透過倡議立法的方式,建立社會福利制度,來保障都市中工人和弱勢者的權益。回顧至今的兒童福利、青少年福利、婦女福利、甚至也包括合作社等,最初皆由當時的基督信仰團體來開始。1844(YMCA)1865(救世軍)陸續在倫敦成立。

 

2.1870年代「社會福音運動」(Social Gospel)

    在美國, 19世紀70年代開始也曾有一個稱為「社會福音運動」(Social Gospel),關注都市中各項社會的議題,特別是透過雪爾頓(Charles M. Sheldon1857~1946)所寫出的小說--「跟隨他的腳蹤行」,描寫在19世紀的美國都市,教會如何勇敢站出來,關懷都市中的貧民窟,而WWJD (What would Jesus do?) 「如果是耶穌,祂會怎麼做?」就是出自這本小說。我們可以說,當時基督教提出的社會福音運動,是回應工業化及都市化的變遷,因著信仰團體面對當時的都市議題時,積極參與並提供協助,成為宣教的契機,發展出許多我們現在的社會服務,直到現在都在發揮影響。

 

四、面對台灣都市化,從城市規劃到社區營造及地方創生

    台灣的都市發展,在清朝時期有一府二鹿三艋舺,當時的都市主要是以沿著水路運輸而生,除了成為附近農村地區的農產品集貨中心,對外成為與中國大陸間的通商港口,同時也是政治和宗教中心。而現代的城市規劃的引入,則是從日本人開始,日本統治台灣時很快地在各鄉鎮中進行都市計畫,一方面作為治理的手段,也是為了進一步發展工業化的基礎。而台灣進一步的都市化發展,在1974-79年政府透過十大建設,興建一系列交通運輸和基礎建設,廣設工業區,增加都市的工作機會,吸引農村地區許多城鄉移民進入都市之中,同時台灣被納入世界經濟體系中,透過外銷加工的急速成長,更進一步透過「客廳即工廠」的方式,廣泛收納全台鄉村和都市的家庭勞動力,在政府積極鼓勵下發展「全民家庭代工」,那是台灣經濟起飛的時刻。我們當中老一輩的兄姊,都有親身經歷過這情況

 

    在此也補充一些目前台灣都市化的情況,透過一些數據讓大家有更懂的感覺。根據行政院主計處的定義,人口數達到100萬以上稱為大都會區,目前台灣五大都會區為台北基隆大都會區、高雄大都會區、台中彰化大都會區、台南大都會區、桃園中壢大都會區。截至 2014 年,臺灣都市計畫區占國土面積的 13%,卻有將近80%的人口居住在都市計畫區裡,顯然臺灣都市化程度相當的高。

 

    台灣隨著經濟的發展,政治層面也開始鬆綁,1987年解嚴之後也由政治議題延伸到各項社會民生議題,農民、工人、環保、交通、都市高房價住宅議題(1989年無殼蝸牛運動,夜宿忠孝東路)等,同時也因著城市發展,衍生都市更新、歷史老街的古蹟保存等,90年代開始「民眾參與式」的規劃,或是我們所俗稱的社區總體營造,是政府在公共建設計畫擬定時,透過邀請相關的民眾參與,讓民眾的意見得以表達和採納,開放民眾(使用者)參與,希望能更符合在地使用者的需要。

 

    近年來,在原有社區總體營造的基礎上,所關注的不僅是地方公共建設的參與和地方社區組織的發展,更進一步去發展當地特色產業,延伸出像「收入」、「產業」、「就業」、「人口」等實際面向,帶動當地的青年回鄉與人口成長。特別是借用日本這方面的豐富經驗,並沿用日本所創的「地方創生」,大家可知道,政府特別將2019年訂為「台灣地方創生元年」。我們可以觀察到,現今台灣都市依然深具吸引力,但也有一群「北漂」的青年,希望能回到自己故鄉居住和就業;同時也有一些曾在都市中的專業者,選擇放棄原本的工作,想過另外的生活,進入鄉村中去居住和創業;還有一些大專院校,因著參與在USR(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就近去關心學校在地的鄉鎮,建立在當地「蹲點」的團隊,這些結合了發展特色產業、深度觀光、有機農業等,從都市返回鄉鎮進行各樣的地方創生。民間也自發成立【地域振興聯盟】,2020年在嘉義舉辦第一屆【台灣地方創生年會】,讓已有初步成效的地方創生團隊,分享交流經驗,鼓勵更多人投入。以上很快回顧,從80年代解嚴後的民生議題90年代社區總體營造,再到目前的地方創生,放在台灣都市化的脈絡中來理解。

 

五、現階段都市教會宣教的挑戰和契機 

    以下,我試著從都市教會的視角,跟大家分享現階段台灣都市宣教的挑戰和契機,也一起來思想,我們教會可以做些什麼。

 

1.透過認識教會所在社區,找到與社區族群的接觸點。

    和鄉村教會相比,都市教會有較多的人力和財務的自主性。都市中社區的多樣性,讓社區對教會相對開放,都市中的教會可透過認識所在的社區找到適切點。當然目前會友不見得都住在教會所在的社區中,但總有一些會友是在地的,在這當中去找尋社區的需要,同時也盤點教會中的人力(專長、興趣、恩賜)。像長者社區關懷站、青少年活動、弱勢家庭學童課業輔導、兒童共學團、婦女成長課程、職場心靈休憩站、新住民關懷、遊民關懷等。雖然各個教會有其獨特性,但透過觀摩和經驗交流,發展相對應的社區事工,來落實服務社會,作為福音的接觸點。過去這幾年,我們逐漸開展社區長輩關懷,做到被市政府列為特優。除了這些之外,我們還可再想想,這個社區有哪些需要和可能性﹖我們教會內還有哪些資源﹖

 

2.職場宣教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作為郵輪或航空母艦?

    大家是否同意,如果我們僅將教會的影響力限制教會內的,實在是劃定範圍的自我設限。對於教會,不該像一艘郵輪,裡面有各樣服務的設施,讓郵輪上的人在享受。教會更該像一艘航空母艦,上面停著戰機,可以飛往各處去,進入都市中的各行各業,在各類型的工作場所裡,成為職場的使者。教會如何成為各行各業基督徒們的後盾,鼓勵他們出去,在同業甚至是跨領域中,為社會帶來正向的影響力。職場青壯年的宣教和牧養,還有很大的空間,這幾年我們開始社青家庭的牧養,也是我們現階段的重點。

 

3.基督教機構和眾教會建立更多連結,提供更專業及多樣的服侍

    都市中除了教會之外,還有許多基督教機構,他們依據機構的異象和使命在推展特定的事工,服務特定族群的人,而這些往往是一般教會所無法照顧到的。假如教會和這些機構之間能發展更進一步的連結,相信對機構和教會能相得益彰。舉例:新住民事工、印尼姊姊、基層勞工、緬甸大學生、遊民等。目前我們教會透過宣教基金關心這類的機構,但除了為他們奉獻之外,更可思考,我們教會如何開啟進一步的合作關係。有沒有會友對這些特別的關懷對象有負擔,那我們可以再往前踏出一步。

 

4.開啟更寬廣的視野—與偏鄉、原住民教會互為夥伴

    台灣空間的特殊性,和其他國家相比,台灣真的不大,我們島內雖有城鄉的差異,但在交通便利(高鐵)的一日生活圈之下,都市的社會服務可以有更寬廣的視野。請大家留意這一波地方創生的發展,是否也能踏上地方創生的這一波浪潮,讓都市教會與偏鄉和原住民教會互相學習、互為夥伴的連結,包括都市退休兄姊移居鄉下,或鼓勵都市年輕人給自己幾年的時間,在鄉村實踐專業,做另類的職涯探索,這兩類的人可以一起合作共居,這有沒有機會更一步的具體化,同時也能幫助當地的教會。

 

六、結論

1.從整本聖經中,看重雙福—福音(gospel)和福利(welfare)

    在今天所讀的兩段經文,一段是舊約的先知彌迦,指出上帝要我們做的是什麼—行公義好憐憫,與我們的上帝同行,因為上帝要我們跟他做同樣的事,有公義、存憐憫的心。另一段是當耶穌出來傳福音時,看見有需要的人,憐憫他們、醫治他們,耶穌在世的生命中,也真實將這樣的教導活出來。從整本聖經中我們讀到,上帝要我們參與在雙福—福音(gospel)和福利(welfare)之中。耶穌說:「有病的人才需要醫生。」雙福策略工作中的「福利關懷」,就是去找貧窮、失落、創傷、社會脈絡中弱勢的家庭及個人,透過福利救助關心、扶持、團契來讓他站起來。由於感受到上帝的愛之實踐,並接觸到拯救生命的福音,此後他的生命面對轉折,能向上爬升,改變個人和整個家庭。在福音宣揚和服務社會中,每個時代有其挑戰也有其機會,就像150年前的馬偕博士來台灣,透過醫療和教育,成為當時傳福音極大的幫助。

 

2.相信上帝會一步步引領我們,只要我們願意。

    而在我們這時代,相信在都市中的教會,更需要具有更前瞻性的眼光,來回應這時代的需要、把握現今台灣處境中的機會。我相信我們和平教會的兄姊,還有更多的不同專業可以被挖掘、被鼓勵,參與在服務社會之中,當然我們沒有辦法做所有的,但相信只要我們願意,上帝會一步步指引我們,最優先最適合我們做的,阿們嗎? 我們一起來禱告。